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情 景 切 入碰撞是自然界物体间发生作用的一种常见的方式。天体间的碰撞惊心动魄,微观粒子间的碰撞又悄无声息,竞技赛场上的碰撞更是扣人心弦,高速喷出的流体也能对物体施加作用,火箭之所以能进入太空就是高速气体持续作用的结果。那么,物体间碰撞时遵循什么规律呢?知 识 导 航本章主要学习动量的概念,以及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这一章是牛顿力学的进一步延伸。本章从知识结构上可分为两个单元:第1节、第2节、第3节为第一单元,这部分内容侧重动量概念的引入,以及动量守恒定律的建立。第4节、第5节为第二单元,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围绕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展开的。本章的重点是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理解和
2、应用,学会用动量观点解决碰撞、反冲等问题的思想和方法;难点是应用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处理打击、碰撞、反冲等实际问题。学 法 指 导1在学习本章内容前,应注意复习运动学和动力学的有关知识,回顾利用牛顿运动定律和利用能量观点解决问题的重要思路和方法。学习中应注意探究过程,突出过程与方法的学习。2要结合实例理解动量、冲量、动量变化量的概念,通过做适量练习题巩固概念的内涵、感知概念的外延,这样才能真正掌握这些概念。3冲量、动量是矢量,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表达式也是矢量式,它们的运算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在高中阶段我们一般研究在同一直线上的相互作用,这样的矢量运算是同一直线上的矢量运算,只要在运算前先
3、规定一个正方向,就可以把矢量运算转化为代数运算。第一节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素养目标定位】了解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基本思路和实验方法体验探究自然规律的过程探究一维碰撞中的不变量【素养思维脉络】课前预习反馈教材梳理·夯基固本·落实新知知识点1实验的基本思路1一维碰撞两个物体碰撞前沿_同一直线_运动,碰撞后_仍沿这条直线_运动。这种碰撞叫做一维碰撞。2探寻守恒量在一维碰撞的前提下,设两个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1、m2,碰撞前它们的速度分别为v1、v2,碰撞后的速度分别为v1、v2。(1)物体质量与各自速度的乘积之和是否为不变量。即是否有m1v1m2v2_m1v1m2v2_?(2
4、)物体质量与各自速度平方的乘积之和是否为不变量。即是否有m1vm2v_m1v1_2m2v22_?(3)物体速度与其质量之比的和是否为不变量。即是否有_?知识点2实验方案设计方案一:用气垫导轨完成两个滑块的一维碰撞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1速度的测量v,式中x为滑块上挡光片的_宽度_,t为光电计时器显示的挡光片经过_光电门_的时间。2各种碰撞情景滑块上装弹性片、贴胶片或橡皮泥等,达到碰撞后弹开或粘在一起的效果。方案二:利用等长悬绳挂等大的小球实现一维碰撞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把两个小钢球用线悬起来,一个小球静止,拉起另一个小球,放开后它们相碰。1速度的测量v,式中l为_单摆摆长_,为小球被拉起或被撞小
5、球摆起的角度。2各种碰撞情景可采用在小球上贴胶布的方式来改变碰撞中的能量损失。方案三:利用小车在光滑桌面碰撞另一个静止的小车实现一维碰撞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1速度的测量v,式中s为_小车匀速_运动时纸带上各点之间的距离,t为通过s所用的时间。2碰撞情景静止的小车上装上橡皮泥,运动的小车上装上撞针,让它们碰撞后粘在一起。课内互动探究细研深究·破疑解难·萃取精华一、实验过程1实验器材方案一:气垫导轨、光电计时器、天平、滑块(两个)、弹簧片、细线、弹性碰撞架、胶布、撞针、橡皮泥等。方案二:带细线的摆球(两个)、铁架台、天平、量角器、坐标纸、胶布等。方案三:光滑长木板、打点计时器、
6、纸带、小车(两个)、天平、撞针、橡皮泥等。2实验步骤不论采用哪种方案,实验过程均可按实验方案合理安排,参考步骤如下:(1)用天平测量相关的质量;(2)安装实验装置;(3)使物体发生碰撞;(4)测量或读出有关数据,计算出物体的速度;(5)改变碰撞条件重复上述(3)、(4)步;(6)进行数据处理通过分析对比,找出碰撞中的不变量;(7)整理实验器材。3数据处理(1)将以上三个实验过程中测得的数据填入下表中碰撞前碰撞后质量m1m2m1m2速度v1v2v1v2mvm1v1m2v2m1v1m2v2mv2m1vm2vm1v12m2v22从上表中的三个关系中,找出碰撞前和碰撞后相等的关系量。(2)结论在实验误
7、差允许的范围内,碰撞前、后不变的量是物体的质量m与速度v的乘积之和,即m1v1m2v2m1v1m2v2。二、误差分析1系统误差(1)碰撞是否为一维碰撞,设计实验方案时应保证碰撞为一维碰撞。(2)碰撞中其他力(例如,摩擦力、空气阻力等)的影响带来的误差。实验中要合理控制实验条件,避免除碰撞时相互作用力外的其他力影响物体速度。2偶然误差测量和读数的准确性带来的误差,实验中应规范测量和读数,同时增加测量次数,取平均值,尽量减小偶然误差的影响。三、注意事项1前提条件应保证碰撞的两物体发生的是一维碰撞,即两个物体碰撞前沿同一直线运动,碰撞后仍沿同一直线运动。2方案提醒(1)若利用气垫导轨进行实验,调整气
8、垫导轨时,注意利用水平仪确保导轨水平。(2)若利用摆球进行实验,两小球静放时球心应在同一水平线上,且刚好接触,摆线竖直,将小球拉起后,两条摆线应在同一竖直平面内。3探究结论寻找的不变量必须在各种碰撞情况下都不改变,才符合要求。探究实验步骤与数据处理典例剖析_典例1某同学运用以下实验器材,设计了一个碰撞实验来寻找碰撞前后的不变量:打点计时器、低压交流电源(频率为50 hz)、纸带、表面光滑的长木板、带撞针的小车a、带橡皮泥的小车b、天平。该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a用天平测出小车a的质量为ma0.4 kg,小车b的质量为mb0.2 kgb更换纸带重复操作三次c小车a靠近打点计时器放置,在车后固定
9、纸带,把小车b放在长木板中间d把长木板平放在桌面上,在一端固定打点计时器,连接电源e接通电源,并给小车a一定的初速度va(1)请将以上步骤按操作的先后顺序排列出来_adceb_。(2)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中,比较理想的一条如上图所示,根据这些数据完成下表。碰撞前碰撞后a车b车ab整体质量/kg速度/(m·s1)/(m·s1·kg1)mv/(kg·m·s1)mv2/(kg·m2·s2)(3)根据以上数据猜想碰撞前后不变量的表达式为_mavambvb(mamb)v_。解题指导:注意碰撞前后小车均做匀速运动,碰撞前后的速度可利用纸
10、带上点迹分布均匀的部分计算。解析:(1)按照先安装,后实验,最后重复的顺序,该同学正确的实验步骤为adceb。(2)碰撞前后均为匀速直线运动,由纸带上的点迹分布求出速度。碰后小车a、b合为一体,求出ab整体的共同速度。注意打点计时器的频率为50 hz,打点时间间隔为0.02 s,通过计算得下表。碰撞前碰撞后a车b车ab整体质量/kg0.40.20.6速度/(m·s1)3.002.0/(m·s1·kg1)7.503.3mv/(kg·m·s1)1.201.2mv2/(kg·m2·s2)3.602.4(3)由表中数值可看出mv一行
11、中数值相同,可猜想碰撞前后不变量的表达式为mavambvb(mamb)v。对点训练_1在用气垫导轨做“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时,左侧滑块质量m1170 g,右侧滑块质量m2110 g,挡光片宽度为3.00 cm,两滑块之间有一压缩的弹簧片,并用细线连在一起,如图所示。开始时两滑块静止,烧断细线后,两滑块分别向左、右方向运动。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分别为t10.32 s,t20.21 s。则两滑块的速度分别为v1_0.094_m/s,v2_0.143_m/s。烧断细线前m1v1m2v2_0_kg·m/s,烧断细线后m1v1m2v2_2.5×104_kg·m/s。可
12、得到的结论是_在实验允许的误差范围内,两滑块质量与各自速度的乘积之和为不变量_。解析:取向左方向为正,两滑块速度v1m/s0.094 m/s,v2m/s0.143 m/s。烧断细线前m1v1m2v20烧断细线后m1v1m2v2(0.170×0.0940.110×0.143)kg·m/s2.5×104 kg·m/s,在实验允许的误差范围内,m1v1m2v2m1v1m2v2。探究实验创新设计典例剖析_典例2如图所示,斜槽末端水平,小球m1从斜槽某一高度由静止滚下,落到水平面上的p点。今在槽口末端放一与m1半径相同的球m2,仍让球m1从斜槽同一高度滚
13、下,并与球m2正碰后使两球落地,球m1和m2的落地点分别是m、n。已知槽口末端在白纸上的投影位置为o点。则:(1)两小球质量的关系应满足_b_。am1m2bm1>m2cm1<m2(2)实验必须满足的条件_acd_a轨道末端的切线必须是水平的b斜槽轨道必须光滑c入射球m1每次必须从同一高度滚下d入射球m1和被碰球m2的球心在碰撞瞬间必须在同一高度(3)实验中必须测量的是_afg_。a两小球的质量m1和m2b两小球的半径r1和r2c桌面离地的高度hd小球起始高度e从两球相碰到两球落地的时间f小球m1单独飞出的水平距离g两小球m1和m2相碰后飞出的水平距离(4)若两小球质量之比为m1m2
14、32,两球落点情况如下图所示,则碰撞前后有_c_。am1vm1vm2vbcm1v1m1v1m2v2dm1v1m2v2解题指导:本题中利用平抛运动的规律,巧妙的提供了一种测量小球碰撞前后速度的方法,既方便又实用。解析:(1)为防止反弹造成入射球返回斜槽,要求入射球质量大于被碰球质量,即m1>m2,故选b。(2)为保证两球从同一高度做平抛运动,实验中要求斜槽轨道末端的切线要调成水平。为保证实验有较好的可重复性以减小误差,实验中要求入射球每次从同一高度滚下。本实验是探究碰撞前后物理量的变化情况,故不需要斜槽轨道必须光滑,故选a、c、d。(3)本实验必须测量的是两小球质量m1和m2,入射球m1单
15、独飞出的水平距离和两小球m1和m2相碰后各自飞出的水平距离。因小球脱离轨道口后做的是相同高度的平抛运动,因此两球碰后落地时间相等,两小球水平分运动的时间也相等,故可以利用水平距离的测量代替速度的测量,所以不需要测量桌面离地的高度及两小球碰后落地的时间。故选a、f、g。(4)设m13m,m22m,则v1 m/s,m1v1v1 m/s,m1v1v20,v2 m/s,m2v2m1v1m2v2。所以m1v1m1v1m2v2,故c选项正确。对点训练_2(2020·北京市陈经纶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小明做“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的装置如图1所示,悬挂在o点的单摆由长为l的细线和直径为d的小球a组
16、成,小球a与放置在光滑支撑杆上的直径相同的小球b发生对心碰撞,碰后小球a继续摆动,小球b做平抛运动。(1)小明用游标卡尺测小球a直径如图2所示,则d_14.40_mm。又测得了小球a质量m1,细线长度l,碰撞前小球a拉起的角度和碰撞后小球b做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x、竖直下落高度h,为完成实验,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小球b质量m2,碰后小球a摆动的最大角_。(2)若a、b两球碰后粘在一起形成新单摆,其周期_大于_(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粘合前单摆的周期(摆角小于5°)。解析:游标卡尺读数的方法是主尺读数加上游标读数;根据球a摆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来分析球a的速度,根据平抛运动规律来分析球b的速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飞机电缆盘箱工职业技能模拟试卷含答案
- 排岩机操作工职业技能模拟试卷含答案
- 轻冶沉降工上岗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体育用品制作人员应急处置分析及对策
- 钛渣冶炼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 薪税师实操任务书
- 电气装配调试工实操任务书
- 压敏电阻器制造工职业技能模拟试卷含答案
- 纺丝工理论学习手册练习试题及答案
- 出版物发行员岗位实习报告
-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液氨)
- 全国初中音乐优质课说课大赛一等奖《走进影视歌曲音乐》说课课件
- 境外安全风险管理培训课件
- 住宿流水单免费模板
- 北京大学金融伦理学 (3)课件
- BWD3K130干式变压器温控器说明书
- 公司引进战略投资者计划书课件
- 六西格玛黑带C阶段考试题
- HoloSens IVS3800智能视频存储介绍
- HSE管理体系审核员培训考核测试试卷
- 08S305-小型潜水泵选用及安装图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