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建筑的保护_第1页
浅谈古建筑的保护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古建筑的保护摘要:历史悠久,光辉灿烂的中国古建筑,遍及我国城乡大地。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古建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我们的城市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些古建筑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古代建筑是不可再生资源,它们的消失让我们痛心。虽然通过拆旧建新城市的面貌得到了大的改观,但是随着古建筑的消失也给城市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古建筑是属于珍贵的文物,对其的保护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务必要严格保护古建筑,保护历史留下来的这些瑰宝,并在保护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才能将历史文化不断继承发扬。本文旨在对古建筑卧龙寺的一些问题予以探讨。关键词: 古建筑、保护、历史Abstract:A long history

2、and splendid ancient Chinese architecture, throughout urban and rural earth.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ic construction, the ancient buildings more and more people concern and attention. Our city has undergone enormous changes. Some ancient building was severely damaged, the anc

3、ient building is non-renewable resources, and their disappearance pains us. Although the demolition of old buildings and building new face of the city has been a major change, but with the disappearance of the ancient buildings have brought huge losses. The ancient buildings are a precious cultural

4、relics, its protection is very important, be sure to strictly protect the ancient buildings to protect the history of these treasures left behind, and growing experience in conservation practice in order to continue to inherit and carry forward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This article aims to explore s

5、ome problems in ancient buildings Wolongsi, be.Key words:Ancient buildings、protection、History目 录引言11 卧龙寺的起源21.1刘邦首驻卧龙寺21.2唐玄宗由此起程进成都21.3康熙为卧龙寺题门匾22 古建筑的破坏22.1拆和保的度失衡32.2古建筑的消失导致城市的雷同32.3建筑的整体性遭到破坏32.4城市文脉被切断32.5保护方法不得当33 古建筑的保护建议33.1合理规划33.2合理更新43.3古为今用43.4保护技术43.5环境保护44 结论4参考文献6引言:各个朝代各个时期的建筑是一个城市的

6、文脉,是一个城市的历史见证。它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技术和科学水平。人离不开建筑,建筑是以人为主体的。几千年以来,建筑随着中国文化的变化而变化,它忠实地反映着人的过去。我们只有保护好这些古建筑,才能更好地认识我们的生活环境。古建筑是城市历史的档案卷,当我们再次翻阅它,会从中吸取民族营养。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先生就古建筑的保护问题提出:“对老房子应该尽可能多地保留,要成片地保留,而不是拆除。论文以古建筑卧龙寺为例进行分析,这对我们了解历史、传承民族文化都有积极、深远的意义,所以我们应尽其所能保护它,使之能延续下去。1 卧龙寺的起源 卧龙寺,位于今西安市明城内东南部,著名的西安碑林博物馆的东北不远处,南北

7、向的柏树林街与开通巷之间的卧龙寺巷北侧。它地处繁华的闹市之中,是城内佛家弟子们礼佛被灾祈福非常便利的所在.早在1907年,法国学者沙婉就曾来西安考察了卧龙寺,将卧龙寺的佛足造像碑发表在他的著作中。稍后,日本人关野贞和常盘大定都曾游访卧龙寺,并向人们介绍了卧龙寺的少许碑刻与建筑。但迄今为止,有关卧龙寺的文字材料,仅限于辞条性质的简单介绍。 寺院是传播与弘扬佛法的基地,它的历史越久远,就越是能吸引更多的信徒,越有可能被佛教界奉为正宗。于是后世佛家弟子们在追述其所在寺院的创建时,就难免产生附会于古老年代的现象了。卧龙寺也不例外。现存卧龙寺最早的碑刻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卧龙禅寺之记载该寺“建于唐

8、初”。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秦藩王府重修卧龙禅寺碑记载卧龙寺建于隋唐之。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重修卧龙寺碑记载“卧龙寺远建自隋世,盛于唐代”。 康熙七年(1668年)咸宁县志卷七古迹中说:“卧龙,隋为福应禅院,唐因吴道子观音像改名观音寺。”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西安府志卷六十一中延用了这种说法,并将其列人了唐代寺院中。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咸宁县志卷十二祠祀志中也对卧龙寺始建年代作了同样的描述。2 古建筑的破坏2.1拆和保的度失衡在城市发展与老城区保护发生矛盾时,我们往往会牺牲后者,让大片的老城区消失。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规模的现代化城镇建设和城市改造,对历史文化

9、名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2.2古建筑的消失导致城市的雷同随着老城区的成片消失,我们的城市正在走向雷同。古代建筑代表了一个城市的特色、文化,是一个城市的历史记忆。它的消失使城市的特色荡然无存。城市是我们的家,仔细观察我们彼此的家越来越像了。高楼耸立、街道拥挤,霓虹灯、玻璃幕墙到处可见,弥漫着现代科技的味道。但是我们对家的亲切感、归属感却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陌生感。2.3建筑的整体性遭到破坏大规模的老城区改造彻底破坏了当地历经数百年形成的复杂的社会人文环境,而大规模的现代建筑缺少了昔日的人情味。漫长的历史发展历程,使各种古代建筑都散布在旧城内并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形成了各种有意味的“场所”

10、。在大规模旧城改造中,这些古代建筑很难单独得到保留。即使有些建筑因学者多方呼吁而得到留存或重建,但周围历史环境已不复存在而使这些建筑失去了原有的保护意义。2.4城市文脉被切断一个城市在不断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文脉,这是这个城市历史和文化的结晶。现在有些城市不注重保护和延续城市的文脉。日本著名建筑师黑川纪章曾讲过,建筑是本历史书,在城市中漫步,应该能够阅读它。阅读它的历史、它的意韵。想想如果有一天我们的古代建筑突然消失,我们要从哪里去阅读这个城市的历史、这个城市的故事呢?2.5保护方法不得当在对老城区内的街道、建筑、景观改造时,我们往往会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材料加以修缮。这是忽视了梁思成提出的“整

11、旧如旧”的方法。在修缮过程中我们要保留下前人的痕迹,不单是保留外貌,更主要的是要将古人运用的材料、工艺等保留下来,这样城市的历史才能得到完整的延续和发展。3 古建筑的保护建议3.1合理规划在对古代建筑的保护中,我们要做的是从整体着眼进行多方位的、系统的研究。在城市改造规划中我们要全面考虑老城区的历史性、现实性、发展性。要充分借鉴国内外成功地保护古城文化的理念、方式,取长补短。要从人性出发,提倡公众参与,提倡以人为本的原则。3.2合理更新在改造老城区中首先要保护古代建筑的原真性,完整地保护历史原物才能保存下全部的历史信息。在古建筑修缮中要尽可能运用原工艺、原材料,坚持“整旧如故、以存其真”的原则

12、。其次,要保持古代建筑的整体性。不仅要保护建筑,还要保护其环境、街区、景观等。这样才能体现出历史的原貌,使人能感受到历史的延续。最后,要保持古代建筑的持续性。要用发展的观点来修缮古建筑,要将保护工作一代一代传下去。3.3古为今用精心保护和充分利用古代建筑会增加城市的品位,产生很好的景观效果。发挥古代建筑在观光旅游业中的作用,让开发和利用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有很多古代建筑已经失去了其原本的实用价值。对这种建筑要赋予其新的实用功能,挖掘其再利用的因素,使其获得新生。将古代建筑和现代建筑融合起来也是一种有效的延续方法。3.4保护技术古建筑本体的修缮就是要以科学的保护技术防止其损毁和延长其寿命,并且最

13、大限度地保存其历史、艺术和科学的价值,后者尤为重要。在工程中如何才能最大限度的保存其原有价值。1.保存原来的建筑形制。每一个朝代的建筑平面布局、造型、艺术风格等都有它的特点,不仅反映了建筑功能,同时也反映了社会情况和民族文化风格。如果改变了原来的建筑形制,古建筑的价值也就减小或丧失了。2.保存原来的建筑结构。建筑结构是建筑发展进程的标志,建筑结构也是决定建筑类型的本质原因。如果改变了原来的建筑结构,那么不仅会影响建筑的形式,而且建筑的科学价值就降低了。 3.5环境保护禁止在保护区内进行影响环境和破坏植被绿化的各类生产活动;清除各类杂物和垃圾;保持景观的视线通廊;游客机动车道路和停车场的规划建设

14、;景区内景点间游览人行道路的规划整治;环境和景观污染源的拆除和搬迁;拆除或搬迁严重影响文物保护单位安全性及其环境完整性的建筑物、构筑物;修缮建设控制地带内已有的与文物保护单位历史环境有关的建筑物;局部整改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内已有的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环境影响较大的建筑物。4 结论文物建筑及其环境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我们宝贵的不可再生的城市物质与文化资源,由若干个文物建筑及其环境所组成的一个空间群体是我们维系历史情感的纽带,更是我们传承文明的载体。文物建筑与它们的周边环境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整体,周边环境为文物建筑提供生存的空间和土壤,保护了文物建筑的周边环境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文物建筑保护。失去一个良好周边环境的文物建筑,谈对它的保护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历史和时代的发展将对文物建筑及其环境作为整体加以规划和保护的思路推到了我们面前,这也是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面对这一课题,我们必须采取谨慎的和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在不断地保护实践中逐步积累经验,寻求突破,将宝贵的历史财富发扬光大,传于后世。参考文献:1罗哲文.古建筑维修和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R.泰国:联合国教科文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