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培训材料张志成2015年12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17/cac7fca5-be37-41f5-9d4d-99e4c959af9f/cac7fca5-be37-41f5-9d4d-99e4c959af9f1.gif)
![土壤学培训材料张志成2015年12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17/cac7fca5-be37-41f5-9d4d-99e4c959af9f/cac7fca5-be37-41f5-9d4d-99e4c959af9f2.gif)
![土壤学培训材料张志成2015年12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17/cac7fca5-be37-41f5-9d4d-99e4c959af9f/cac7fca5-be37-41f5-9d4d-99e4c959af9f3.gif)
![土壤学培训材料张志成2015年12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17/cac7fca5-be37-41f5-9d4d-99e4c959af9f/cac7fca5-be37-41f5-9d4d-99e4c959af9f4.gif)
![土壤学培训材料张志成2015年12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17/cac7fca5-be37-41f5-9d4d-99e4c959af9f/cac7fca5-be37-41f5-9d4d-99e4c959af9f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Soil ScienceSoil Science张志成:张志成:158491026982015.12.8 ( (定义定义: : 形成形成-组成组成-功能功能) )土壤是在地球表面生物、气候、母质、地形、时土壤是在地球表面生物、气候、母质、地形、时间等因素综合作用下所形成能够生长植物的、处间等因素综合作用下所形成能够生长植物的、处于永恒变化中的疏松矿物质与有机质的混合物。于永恒变化中的疏松矿物质与有机质的混合物。简单定义:简单定义: 能产生植物收获的地球陆地表面的疏松层次。能产生植物收获的地球陆地表面的疏松层次。u 土壤肥力土壤肥力 在植物生活全过程中,土壤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所需水、肥、气、热的
2、能力。在植物生活全过程中,土壤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所需水、肥、气、热的能力。养分养分 水分水分 空气空气 温度温度营养条件营养条件环境条件环境条件肥力肥力4个要素个要素u 土壤肥力与肥沃度区别土壤肥力与肥沃度区别 肥沃度是指土壤养分含量(一元论概念)。肥沃度是指土壤养分含量(一元论概念)。一、土壤有机质一、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机质的定义土壤有机质的定义? ?存在于土壤中的所有含碳的有机化合物。存在于土壤中的所有含碳的有机化合物。它主要包括土壤中各种动物、植物残体,微生它主要包括土壤中各种动物、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化合物。物体及其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化合物。 1、土壤有机质的含量
3、、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一般含量在一般含量在0-5%0-5%之间。之间。 有机质含量(有机质含量(%)肥力水平肥力水平 1.5 高高0.5%5%0.5-2.0%7%2、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土壤有机质的来源植物残体植物残体动物、微生物残体动物、微生物残体 人为施入土壤中的各种有机肥料人为施入土壤中的各种有机肥料 动物、植物、微生物的排泄物和分泌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的排泄物和分泌物 其中绿色植物的茎叶、根茬和各种有机肥料是耕作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来源其中绿色植物的茎叶、根茬和各种有机肥料是耕作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来源, ,植物植物残体占残体占80%80%以上以上3、土壤有机质的组成、土壤有机质的组成土壤有机质的基
4、本元素组成是C、H、O、N,C/N比大约在1012之间。(1)(1) 化学元素组成 碳碳 52%58% 氧氧 34%39% 氢氢 3.3%4.8% 氮氮 3.7%4.1%3、土壤有机质的组成、土壤有机质的组成腐殖物质 (Humic Substance) 60%80%非腐殖物质 (Non-Humic Substance) 20%40%(2) 化合物组成糖类、有机酸、醛、醇、酮糖类、有机酸、醛、醇、酮纤维素、半纤维素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木质素脂类(脂肪、蜡脂、单宁、树脂)脂类(脂肪、蜡脂、单宁、树脂)蛋白质(含氮化合物)蛋白质(含氮化合物)常见的化合物有:常见的化合物有: 3、土壤有机质的组成、
5、土壤有机质的组成(1) (1) 存在形态:存在形态: 动、植物残体动、植物残体(新鲜)(新鲜) 半分解的动、植物残体半分解的动、植物残体 腐殖质腐殖质 在微生物作用下,有机物质经分解再合成形成的一种褐色或暗褐色的高分子胶体物质 P504、土壤有机质的分解与转化、土壤有机质的分解与转化有机质的分解与合成示意图有机质的分解与合成示意图矿质化过程腐殖化过程4.1 4.1 有机质的矿化过程:有机质的矿化过程:有机化合物进入土壤后,在微生物酶的作用下发生氧有机化合物进入土壤后,在微生物酶的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彻底分解而最终释放出二氧化碳、水和能量,化反应,彻底分解而最终释放出二氧化碳、水和能量,所含氮、
6、磷、硫等营养元素在一系列特定反应后,释所含氮、磷、硫等营养元素在一系列特定反应后,释放成为植物可利用的矿质养料。放成为植物可利用的矿质养料。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同时释放矿质营养的过程 提供植物、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的碳源提供植物、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的碳源和能源和能源 提供中间产物,为合成腐殖质准备原料提供中间产物,为合成腐殖质准备原料 二氧化碳大量产生可进一步风化土壤,二氧化碳大量产生可进一步风化土壤,促进养分释放促进养分释放矿化分解意义?矿化分解意义? 矿质化过程的某些中间产物再合成矿质化过程的某些中间产物再合成或或在原植物组织中聚合转变为组成和结构在原植物组织中聚合转变为
7、组成和结构比原来有机化合物比原来有机化合物更为复杂的新的更为复杂的新的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腐殖化过程腐殖化过程 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经分解再合成腐殖质的过程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经分解再合成腐殖质的过程4.2 4.2 有机质的腐殖化过程:有机质的腐殖化过程:土壤有机质的矿质化过程和腐殖化过程是既互相对立,土壤有机质的矿质化过程和腐殖化过程是既互相对立, 又互相联系,即互相独立,又互相渗透的两个过程。又互相联系,即互相独立,又互相渗透的两个过程。 矿质化过程是有机质释放养分的过程矿质化过程是有机质释放养分的过程,又是为腐殖质合成,又是为腐殖质合成提供原料的过程,没有矿质化过程就没有腐殖化过程;提供
8、原料的过程,没有矿质化过程就没有腐殖化过程;同时腐殖化过程的产物同时腐殖化过程的产物腐殖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腐殖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以再经矿质化过程而释放养分以供植物吸收利用。以再经矿质化过程而释放养分以供植物吸收利用。 4.3、矿质化和腐殖化过程的关系、矿质化和腐殖化过程的关系5、土壤腐殖质、土壤腐殖质土壤腐殖质是褐色或暗褐色的,芳香族结土壤腐殖质是褐色或暗褐色的,芳香族结构的,具有多官能团的含氮的、复杂的构的,具有多官能团的含氮的、复杂的高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分子有机化合物。 在土壤中,通常以腐殖酸盐的形态存在,在土壤中,通常以腐殖酸盐的形态存在,并与矿物粘粒结合形成复合物。并与矿物粘
9、粒结合形成复合物。 胡敏素胡敏素胡敏酸胡敏酸富里酸富里酸失去水溶性和碱溶性失去水溶性和碱溶性不溶于酸不溶于酸溶于酸溶于酸腐殖酸腐殖酸5、土壤腐殖质、土壤腐殖质5.1 土壤腐殖酸土壤腐殖酸(一)物理性质(一)物理性质1、颜色 黑褐色,富里酸呈淡黄色,胡敏酸呈褐色2、溶解性 富里酸溶于水、酸、碱; 胡敏酸不溶于水和酸,但溶于碱;3、吸水性 最大吸水量可以超过500%(二)(二) 元素组成元素组成C、 H 、N 、O、 P、 S,其次其次Fe、 Ca、 Mg 、Si 。 C H O+S N 胡敏酸胡敏酸 50-62 2.8-6.6 31-40 2.0-6.0 富里酸富里酸 45-48 5-6 43-
10、48 1.5总体来说,一般腐殖质平均含碳为总体来说,一般腐殖质平均含碳为58%,氮,氮5.6%,其其C/N比为比为10:1-12:1。5.1 土壤腐殖酸土壤腐殖酸5.1 土壤腐殖酸土壤腐殖酸(三)(三) 功能团功能团6 6、土壤有机质的作用、土壤有机质的作用(一)(一)提供植物需要的养分提供植物需要的养分直接提供:直接提供:土壤有机质是作物所需的氮、磷、硫、微土壤有机质是作物所需的氮、磷、硫、微量元素等各种养分的主要来源。量元素等各种养分的主要来源。间接作用:间接作用:多种有机酸和腐殖酸对土壤矿质部分有一多种有机酸和腐殖酸对土壤矿质部分有一定的定的溶解能力溶解能力,可以促进矿物风化,有利于某些
11、养料,可以促进矿物风化,有利于某些养料的的有效化有效化。一些与有机酸和富里酸。一些与有机酸和富里酸络合络合的金属离子可以保留于土壤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可以保留于土壤溶液中不致沉淀而增加有效性。不致沉淀而增加有效性。(二)(二)促进植物生长发育促进植物生长发育l 胡敏酸可以加强植物呼吸过程,提高细胞膜的渗透性,促胡敏酸可以加强植物呼吸过程,提高细胞膜的渗透性,促进养分迅速进入植物体进养分迅速进入植物体 。l 胡敏酸钠盐对植物根系生长具有促进作用胡敏酸钠盐对植物根系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l 土壤有机质中还含有维生素土壤有机质中还含有维生素B1B2B1B2、吡醇酸和烟碱酸、激素、异、吡醇酸和烟碱酸、激素、异
12、生长素(生长素(吲哚乙酸)、抗生素(链霉素、青霉素)等对植物的吲哚乙酸)、抗生素(链霉素、青霉素)等对植物的生长起促进作用,并能增强植物抗性。生长起促进作用,并能增强植物抗性。 6 6、土壤有机质的作用、土壤有机质的作用(三)(三)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6 6、土壤有机质的作用、土壤有机质的作用l 腐殖质是土壤团聚体的主要胶结剂,形成团粒状结构,从腐殖质是土壤团聚体的主要胶结剂,形成团粒状结构,从而增加土壤的疏松性,改善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性。而增加土壤的疏松性,改善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性。l 改良土壤结构,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增加土壤的疏松性,改良土壤结构,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增加
13、土壤的疏松性,改善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性。改善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性。l 土壤腐殖质是亲水胶体,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和亲水基团,能提高土壤腐殖质是亲水胶体,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和亲水基团,能提高土壤的有效持水量。土壤的有效持水量。 l 腐殖质为棕色至褐色或黑色物质,增加了土壤吸热的能力,提腐殖质为棕色至褐色或黑色物质,增加了土壤吸热的能力,提高土壤温度。高土壤温度。 (四)(四)促进微生物和动物的活动促进微生物和动物的活动6 6、土壤有机质的作用、土壤有机质的作用l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养分和能量的主要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养分和能量的主要来源。来源。 l 土壤动物中有的(如
14、蚯蚓等)也以有机质为食物和能量来土壤动物中有的(如蚯蚓等)也以有机质为食物和能量来源源。 l 通过刺激微生物和动物的活动还能增加土壤酶的活性,从通过刺激微生物和动物的活动还能增加土壤酶的活性,从而直接影响土壤养分转化的生物化学过程。而直接影响土壤养分转化的生物化学过程。(五)(五)提高土壤保肥性和缓冲性提高土壤保肥性和缓冲性6 6、土壤有机质的作用、土壤有机质的作用l 土壤腐殖质有着巨大的比表面和表面能,具有土壤腐殖质有着巨大的比表面和表面能,具有 较较强的吸附能力,腐殖质胶体以带负电荷为主,从强的吸附能力,腐殖质胶体以带负电荷为主,从而可吸附土壤溶液中的交换性阳离子,因此,土而可吸附土壤溶液
15、中的交换性阳离子,因此,土壤有机质具有巨大的保肥能力。壤有机质具有巨大的保肥能力。 l 腐殖酸本身是一种弱酸,腐殖酸和其盐类可构成腐殖酸本身是一种弱酸,腐殖酸和其盐类可构成缓冲体系,因此,使土壤具有较强的缓冲性缓冲体系,因此,使土壤具有较强的缓冲性 。(六)(六)有机质具有活化磷的作用有机质具有活化磷的作用6 6、土壤有机质的作用、土壤有机质的作用土壤中的磷一般不以速效态存在,常以迟效态和缓效态土壤中的磷一般不以速效态存在,常以迟效态和缓效态存在,因此土壤中磷的有效性低。存在,因此土壤中磷的有效性低。土壤有机质具有与难溶性的磷反应的特性,可增加磷的土壤有机质具有与难溶性的磷反应的特性,可增加磷
16、的溶解度,从而提高土壤中磷的有效性和磷肥的利用率。溶解度,从而提高土壤中磷的有效性和磷肥的利用率。 注意注意:有机质在分解时,也能产生一些不利于植物生长或甚至有害有机质在分解时,也能产生一些不利于植物生长或甚至有害的中间物质,特别是在嫌气条件下,这种情况更易发生的中间物质,特别是在嫌气条件下,这种情况更易发生 。(七)(七)生态环境上的作用生态环境上的作用6 6、土壤有机质的作用、土壤有机质的作用(1)有机质可降低或延缓重金属污染)有机质可降低或延缓重金属污染可以通过静电吸附和络合(螯合)、还原作用来实现。可以通过静电吸附和络合(螯合)、还原作用来实现。 如胡敏酸将如胡敏酸将Cr6+还原为还原
17、为Cr3+,然后形成稳定的复合体。,然后形成稳定的复合体。(2)有机质对农药等有机污染物具有固定作用)有机质对农药等有机污染物具有固定作用 (3)有机质对全球碳平衡的影响)有机质对全球碳平衡的影响土壤有机质对农药等有机污染物有强烈的亲和力,对有机污染物在土壤土壤有机质对农药等有机污染物有强烈的亲和力,对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生物活性、残留、生物降解、迁移和蒸发等过程有重要的影响。中的生物活性、残留、生物降解、迁移和蒸发等过程有重要的影响。土壤有机质是全球碳平衡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碳库。土壤有机质是全球碳平衡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碳库。7 7、增加土壤有机质的途径、增加土壤有机质的途径(1)施用有机肥)施用
18、有机肥 施用有机肥以提高土壤有机质水平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施用有机肥以提高土壤有机质水平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主要的主要的有机肥源有机肥源包括:作物秸杆、绿肥、粪肥、厩肥、包括:作物秸杆、绿肥、粪肥、厩肥、堆肥、沤肥、饼肥、蚕沙、鱼肥、河泥、塘泥等堆肥、沤肥、饼肥、蚕沙、鱼肥、河泥、塘泥等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不仅能增产,提高肥料利用率,不仅能增产,提高肥料利用率,还能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还能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7 7、增加土壤有机质的途径、增加土壤有机质的途径(2)种植绿肥)种植绿肥 绿肥绿肥是指把还在生
19、长着的豆科绿色植物体翻入土壤的肥料是指把还在生长着的豆科绿色植物体翻入土壤的肥料。种植绿种植绿肥是一个培肥土壤、提高产量的有效措施。肥是一个培肥土壤、提高产量的有效措施。 (3 3)秸秆还田)秸秆还田一般是指将作物收获后将秸秆切碎,不经堆腐直接翻入土壤。一般是指将作物收获后将秸秆切碎,不经堆腐直接翻入土壤。秸秸秆还田不仅节省劳力和运输,对促进土壤结构的形成、固定和保秆还田不仅节省劳力和运输,对促进土壤结构的形成、固定和保存氮素以及促使土壤难溶性养分的释放比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效果存氮素以及促使土壤难溶性养分的释放比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效果更好。更好。(4 4)其他途径)其他途径免耕免耕可以显著增加可以
20、显著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微生物碳与有机碳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微生物碳与有机碳的比率,并使土壤有机质水平表现出提高的趋势。比率,并使土壤有机质水平表现出提高的趋势。二、土壤质地和结构二、土壤质地和结构(一一)土壤质地)土壤质地 指各粒级土粒占土壤重量的百分数,也叫土壤的机械组成。指各粒级土粒占土壤重量的百分数,也叫土壤的机械组成。黏性土壤性土沙性土不同质地土壤的肥力特点不同质地土壤的肥力特点(1)砂土类:a 粒间孔隙大,毛管作用弱,通气透水性强,内部排水通畅,不易积聚还原性有害物质,有机质分解快,易释放有效养分;b 矿物成分主要是石英,含养分少,要多施有机肥料;保肥性差,施肥后因灌水降雨而易淋
21、失;c 含水量低,热容量较小,易增温也易降温;d 松散易耕,缺少有机质的砂土泡水后容易沉淀、板结、闭气。不同质地土壤的肥力特点和利用改良不同质地土壤的肥力特点和利用改良(2)粘土类:a 粒间孔隙小,多为极细毛管孔隙和无效孔隙,通气透水性差,内部排水慢,易受渍害和积累还原性有毒物质,有机质分解慢,不易释放有效养分;b 粘土一般含养分较丰富,特别是钾、钙、镁等含量较多,保肥力强;c 含水量多、热容量较大,升温慢降温也慢;d 粘土干时紧实坚硬,温时泥烂,耕作费力,宜耕期短。不同质地土壤的肥力特点和利用改良不同质地土壤的肥力特点和利用改良(3)壤土类: 这类土壤由于砂粘适中,兼有砂土类、粘土类的优点,
22、消除了砂土类和粘土类的缺点,是农业生产上质地比较理想的土壤。(二二)土壤结构)土壤结构 土壤结构是土粒(单粒和复粒)的排列、组合形式。土壤结构是土粒(单粒和复粒)的排列、组合形式。1、块状结构体:(1 1)长、宽、高大体相似,无明显)长、宽、高大体相似,无明显的棱角。的棱角。(2 2)直径)直径10cm10cm的为大块状;的为大块状;5cm5cm的为碎块状;的为碎块状;5-10cm5-10cm的为块状,北方的为块状,北方群众称作群众称作“土坷垃土坷垃”。(3 3)有机物质缺乏有机物质缺乏、质地粘重(中、质地粘重(中壤质以上)的土壤表层。壤质以上)的土壤表层。(一)不良结构2 2、核状结构体:、
23、核状结构体:(1 1)长、宽、高大体相似,有明显的棱角。)长、宽、高大体相似,有明显的棱角。(2 2)直径为)直径为10-20cm10-20cm,群众叫它,群众叫它“蒜瓣土蒜瓣土”、“鸡粪土鸡粪土”。(3 3)有机物质缺乏有机物质缺乏、质地粘重(中壤质以上)的土壤下层。、质地粘重(中壤质以上)的土壤下层。(4 4)坚硬而泡水不散,在土壤团聚体分析时,易被误认为是)坚硬而泡水不散,在土壤团聚体分析时,易被误认为是 水稳性团聚体,但它不具备多孔特性。水稳性团聚体,但它不具备多孔特性。(一)不良结构3、片状结构体:(1)结构体呈扁平状,农民叫它“卧土”。(2)由于流水沉积或某些机械压力所造成。(3)
24、耕作土壤的犁底层。(4)土壤有机物质贫乏。(一)不良结构 棱柱状结构是在干湿交替频繁的情况 下所形成的。4、柱状结构体:(1)圆柱状:也称为拟柱状,棱角不很 明显,主要发生在碱化层中,成为 碱土的特征结构。(2)棱柱状结构: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的一种土壤结构类型(一)不良结构(二)良好结构团粒状结构最理想的结构最理想的结构单个土粒单个土粒团聚体团聚体微团粒微团粒第一阶段:第一阶段:单粒(或粘单粒(或粘粒)形成初级复粒或致粒)形成初级复粒或致密的微团聚粒。稳定性密的微团聚粒。稳定性差,易分散。差,易分散。 第二阶段:第二阶段:各种胶结物各种胶结物质或外力作用,使初级质或外力作用,使初级复粒进一步
25、相互逐级粘复粒进一步相互逐级粘合、胶结、团聚,依次合、胶结、团聚,依次形成第二级、第三形成第二级、第三级级,再经多次聚合,再经多次聚合,最终成为大小形状不同最终成为大小形状不同的团粒结构体。的团粒结构体。土粒土粒土粒土粒土粒土粒Ca2+腐腐 殖殖 质质土粒土粒土粒土粒土粒土粒Fe2+腐腐 殖殖 质质Fe3+Al3+砂粒砂粒砂粒砂粒粉粒粉粒粉粉 粒粒粘粒粘粒腐殖质腐殖质团粒结构在土壤肥力上的意义小水库 团粒结构的小水库作用主要表现为透水性好,可接纳大量雨水和灌溉水,而团粒内部保水性强,天旱时还可防止水分蒸发。 小肥料库 团粒结构表面为好气作用,有利于有机质的矿质化,释放养分。团粒内部则有利于腐殖
26、化,保存养分。 空气走廊 空气走廊作用是由于团粒之间的孔隙较大,有利于空气流通。 三、土壤养分三、土壤养分1 1、土壤养分:、土壤养分:由土壤提供的植物生长所必须的营养元素。由土壤提供的植物生长所必须的营养元素。 2、土壤养分分类、土壤养分分类 : 大量元素、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大量元素、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MnBFeSNCOHCaKPCuClZnMgMoMnBFeSNCOHCaKPCuClZnMgMo 目前目前 国内外公认的高等植物所必需国内外公认的高等植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的营养元素有16 16 种。它们是碳、氢、氧、种。它们是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铁、硼、锰、氮、磷、钾、钙、
27、镁、硫、铁、硼、锰、铜、锌、鉬、氯。铜、锌、鉬、氯。MnBFeSNCOHCaKPCuClZnMgMo必需营养元素必需营养元素 大量元素大量元素 植物干重的植物干重的0.X%X0% 碳(碳(C)氢()氢(H)氧()氧(O)氮()氮(N)磷()磷(P)钾()钾(K) 中量元素中量元素 植物干重的植物干重的0.1%1% 钙(钙(Ca)镁()镁(Mg)硫()硫(S) 微量元素微量元素 植物干重的植物干重的0.000X% 0.0X% 铁(铁(Fe)硼)硼(B)锰()锰(Mn)铜()铜(Cu)锌()锌(Zn) 钼(钼(Mo)氯()氯(Cl)必需元素的分类必需元素的分类按植物需要的量区分如下按植物需要的量区
28、分如下:土壤养分的有关概念土壤养分的有关概念 有效养分有效养分能够直接或经过转化被植物吸收利用的能够直接或经过转化被植物吸收利用的 土壤养分土壤养分 速效养分速效养分在作物生长季节内,能够直接、迅速为在作物生长季节内,能够直接、迅速为 植物吸收利用的土壤养分。植物吸收利用的土壤养分。迟效(缓效)养分迟效(缓效)养分 无效养分无效养分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土壤养分。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土壤养分。 土壤养分状况土壤养分状况是指土壤养分的含量、组成、形态是指土壤养分的含量、组成、形态 分布和有效性的高低。分布和有效性的高低。(一)、土壤中的氮(一)、土壤中的氮 氮素是构成一切生命体的重氮素是构成一切生
29、命体的重要元素要元素 在植物生产中,植物对氮的在植物生产中,植物对氮的需要量较大需要量较大: : 肥料三要素肥料三要素 氮是构成蛋白质的主要元素,氮是构成蛋白质的主要元素,而蛋白质又是细胞原生质组而蛋白质又是细胞原生质组成中的基本物质。氮也是叶成中的基本物质。氮也是叶绿素、酶(生物催化剂)以绿素、酶(生物催化剂)以及核酸、维生素、生物碱等及核酸、维生素、生物碱等的主要成分。的主要成分。1 1、土壤中氮的来源:、土壤中氮的来源:生物固氮、降水、灌溉、施肥等生物固氮、降水、灌溉、施肥等2 2、土壤中氮的形态、土壤中氮的形态无机氮(无机氮(2 25 5)NHNH4 4+ +N N NONO3 3-
30、-N N NONO2 2- -N N水溶性氮水溶性氮5 5水解性氮水解性氮50507070非水解性氮非水解性氮30305050 有机氮(有机氮(95959898)土壤氮土壤氮能直接被植物吸收利用能直接被植物吸收利用NO3-NOxNH4+4地下水地下水腐殖质腐殖质微生物微生物NO3-NH4+NO3-N2NOxN H3N2生生物物与与非非生生物物固固氮氮湿沉降湿沉降干沉降干沉降收获收获枯枝落叶枯枝落叶矿化矿化固持固持硝化硝化粘粒矿物粘粒矿物可交换态可交换态固定态固定态吸收吸收淋淋 洗洗风化风化固固持持氨氨挥挥发发灌水灌水施肥施肥径流径流气 态 损 失气 态 损 失 NH3 土壤氮素转化过程与氮素循
31、环示意图 (二)、土壤中的磷(二)、土壤中的磷 土壤中磷的土壤中磷的主要来源于矿物质主要来源于矿物质,在长期的风化和成土过,在长期的风化和成土过程中,经过生物的积累而逐渐聚积到土壤的上层程中,经过生物的积累而逐渐聚积到土壤的上层 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机质 开垦后,则主要来源于施用开垦后,则主要来源于施用磷肥磷肥 1 1、土壤中磷的来源:、土壤中磷的来源:磷是核酸及核苷酸的组分,是组成原生质和细胞核的主要成磷是核酸及核苷酸的组分,是组成原生质和细胞核的主要成分。核苷酸及其衍生物是作物体内有机物质转变与能量转变分。核苷酸及其衍生物是作物体内有机物质转变与能量转变的参与者。作物体内很多磷脂类化合物和许多酶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广州市部分学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2025年企业内部控制完善咨询合同
- 2025年住宅小区机动车停放安全与管理协议
- 2025年高效酸雾净化器项目规划申请报告模式
- 2025年企业并购协议问答
- 2025年建筑施工照明设备安装安全策划协议书
- 2025年水利项目施工劳务合同
- 2025年酒类销售合作合同
- 2025年医院安保人员雇佣合同范本
- 2025年住宅建设项目合同管理与绩效
- MBTI量表完整版本
- 护理操作-吸痰
- 重症肺炎的基本知识宣教
- 中医适宜技术-腕踝针
- 初二上劳动技术课件电子版
- 创业计划书模板-创业计划书-商业计划书模板-项目计划书模板-商业计划书30
- 医院护理带教老师竞聘课件
- 四川虹科创新科技有限公司高强超薄耐摔玻璃智能制造产业化项目环境影响报告
- 多联机空调系统设计课件
- 烛之武退秦师 全市一等奖
- 提高高中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