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侯使连称》《晋侯梦大厉》_第1页
《齐侯使连称》《晋侯梦大厉》_第2页
《齐侯使连称》《晋侯梦大厉》_第3页
《齐侯使连称》《晋侯梦大厉》_第4页
《齐侯使连称》《晋侯梦大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齐侯使连称晋侯梦大厉 晋侯梦大厉被发及地,搏膺而踊曰:“杀余孙,不义!余得请于帝矣!”坏大门及寝门而入。公惧,入于室。又坏户。公觉,召桑田巫。巫言如梦,公曰:“何如?”曰:“不食新矣。” 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公曰:“良医也!”厚为之礼而归之。 六月丙午,晋侯欲麦,使甸人献麦,馈人为之。召桑田巫,示而杀之。将食,张;如厕,陷而卒。小臣有晨梦负公以登天,及日中,负晋侯出诸厕,遂以为殉。(左传成公十年) 齐侯使

2、连称、管至父戍葵丘,瓜时而往,曰:“及瓜而代。”期戍,公问不至。请代,弗许。故谋作乱。僖公之母弟曰夷仲年,生公孙无知,有宠于僖公,衣服礼秩如适。襄公绌之。二人因之以作乱。连称有从妹在公宫,无宠,使间公,曰:“捷,吾以汝为夫人。”冬十二月,齐侯游于姑棼,遂田于贝丘。见大豕,从者曰:“公子彭生也。”公怒,曰:“彭生敢见!”射之,豕人立而啼。公惧,队于车。伤足,丧屦。反,诛屦于徒人费。弗得,鞭之见血。走出,遇贼于门,劫而束之。费曰:“我奚御哉?”袒而示之背,信之。费请先入。伏公而出,斗,死于门中。石之纷如死于阶下。遂入,杀孟阳于床。曰:“非君也,不类。”见公之足于户下,遂弑之,而立无知。初,襄公立,

3、无常。鲍叔牙曰:“君使民慢,乱将作矣。”奉公子小白出奔莒。乱作,管夷吾、召忽奉公子纠来奔。古今字古今字,是不同时代记录同一个词(或语素)使用的不同形体的字。使用年代较早的是古字,使用年代较晚的是今字,是指一个古字由于含义较多,便在古字的基础上增加或改变偏旁,另造一个新字来分担古字的某个含义或引申义。记录原来的多义词或同形词的字就是古字,记录分化后形成的新词的字就是今字。新造的字与原来兼表原来意义的字合称为“古今字”。新造的字是“今字”,原来兼表意义的字是“古字”。张将食,张张本义:把弦绷在弓上。引申:开弓,拉弓展开,开。如:张嘴扩大,夸大。如:虚张声势放逸,无拘束。如:乖张铺排陈设。如:张灯结

4、彩量词“胀”本字(约六朝以后造“胀”)队公惧,队于车。甲骨文像倒“人”在山“阜”旁,像从上往下坠状。是“坠”本字西周后才从“阜”,从sui(打不出来)表示猪被射倒。队列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史记项羽本纪车按行,骑就队。司马相如子虚赋女吾以女为夫人。女,妇人也。象形字,像人的两手束缚形。甲骨文中,女、母、每三字通用奴的本字。(约商末周初才有“奴”字)第二人称汝本字(一说通假字) 汝,水。说文見、現【彭生敢見】见见,視也。-说文现,俗见字。广韵古书作“见”(约六朝以后造“现”字)宋代集韵说是“玉光”义。常用作显露义。转义为现在,眼前。如:现状引申为当时。如:现成的又指实有的,当时就有的。如:现金田【遂

5、田于贝丘。 】甲骨文时期在方框中做一个十字。原说像井田方田形,现在说像田猎阵型等。甲骨文晚期作动词,打猎义。后来指一般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如:水田,稻田。引申指和农业有关的,如:田家 一种运动,如:田径作动词有打猎义的“田”甲骨文加“攴”(扑本字)表示动作。战国时期有从犬从田的,表示带着犬打猎。小篆以后有“畋”字,是打猎或平田,耕种义。 绌【襄公绌之。 】絳也。此絀之本義,而廢不行矣。韵會絳作縫。非也。古多叚絀爲黜。段注今义:不足,不够。如:相形见绌黜,貶下也。玉篇云。貶也,下也。按當作貶也下色也五字。貶也者,黜陟之義也。下色也者,爲从黑張本也。古或叚詘,絀爲之。段注异体字由于汉字是由意符、音符

6、和记号组成,意符选取的角度因人而异,音符又不同于拼音文字中的字母,所以,一字多形的现象在汉字的历史上比比皆是。踊,踴【搏膺而踊曰】踊,跳也。【形声字,从足,甬声】踴【形声字,从足,勇声】其他异体字:繁简字由于人们改革汉字,进行简化而产生的现象,简化字要比繁体字的书写简单,笔画较少,往往是一对一的关系,也有一对多的情况。今天所用的许多简化字是历代相传下来的。坏、壊【又壊户】坏,土再成者也。一曰瓦未烧。说文(pei)同“培”,用泥土封空隙。壊,败也。说文战国以来形声字,从土,huan声。简化后作“坏”斗,鬥【鬥,死于门中。 】斗,十升也,象形,有柄。说文(dou三声),象形字。一般为量粮食的器材。

7、引申为容量单位。 像斗的东西。鬥,两士相對,兵杖在後,像鬥之形。说文(dou四声),象形字。象两人打斗形,本为对打义。简化后作“斗”。余、餘(余请得於帝矣) 余,我也。余,身也。釋詁餘,饶也。说文余,甲骨文象树木支撑起的房子,是“舍”的本字。假借为第一人称代词,甲骨文中指王,春秋以后,下加“八”字。战国后又有余,表剩余义(引申指零数,如:十余人;又引申指“后”如:兴奋之余)。小篆以后加“食”写作“馀” 。后简化字作“余”。礼、禮【厚为之礼而归之。 】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说文本指敬神,祭祀祈福。引申:礼遇;厚待等(见上图)甲骨文西周至战国文作“豊”。下从豆,食器;上从花饰,两串玉。 小篆和

8、隶楷作“禮”【古异体字,现作繁简字】战国时六国文字作“礼”“竖弯钩”是符号字。礼髮、发(晋侯梦大厉被发及地)“髮”、“發”都简化为发發,矢發也。从弓癹聲。(从弓,从两趾)读fa(一声) 本义:是把箭发射出去。如:引而不发 引申:产生。如:发光 显露。如:发黄 送出。如:发信 启动。如:发动髮,根也。(从髟biao,犮ba声)读fa(四声) 本义:头发,毛发。禦、御说文:禦,祀也。从示御聲。御,使馬也。古代汉语:御,驾驭马车禦,阻挡,防禦御甲骨文从人持绳。像人驾驭马形。增加“彳”旁,表示前面有路。后又加攴(又)旁,表示一手持鞭。个别字形从马从攴,即驭。本义:迎接(驾马迎接宾客)。如:御妇好于高。

9、西周金文和说文所载战国文字或作“驭”,驾驭义(后引申有治理、统治义。东周后引申为和统治者有关的的食物。)西周后加“止”作御。引申为抵抗。又转为祭祀义,加“示”旁,即“禦”(但从古书至隶楷都转为抵抗义)现作繁体字。通假字通假字,是泛指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有人认为部分通假字就是古人所写的白字(别字)。适【衣服礼秩如適。 】适,之也。从辵啻聲。说文嫡,孎(谨也)也。从女啻聲。说文段注:按俗以此爲嫡庶字,而許書不尒。葢嫡庶字古衹作適。適者,之也。所之必有一定也。詩:天位

10、殷適。傳曰:紂居天位,而殷之正適也。凡今經傳作嫡者,葢皆不古。嫡,古形声字。从女,啇声。本意,谨慎。假借为“敌(敵)”匹敌相当义。敵、适本都作“啇”,是加意符以区分的分化字。作正妻讲,古书多作“适”引申为:正妻所生。如:嫡子 亲的,血统最近的。如:嫡系被【晋侯梦大厉被发及地】被,寝衣,長一身有半。说文本义:睡觉时覆盖身体的衣服引申:动词,表示覆盖。 介词,表被动。披,從旁持曰披。说文本义:古代办丧事的器具(在棺材车的两边牵挽的帛)转为动词引申:覆盖在肩上(披大衣) 由两边义引申为裂开,又为劈开(披荆斩棘) 打开(披露)被在部分方言中念“披”,故二者为通假字通假字。焉兼词(语气词,疑问代词),于

11、何,在哪里。兼词(语气词,指示代词),与此,在这里,在那里疑问代词。怎么,哪里,什么代词,相当于之连词,相当于“乃”“则”“就”语气词。形容词,副词词尾“。的样子”疑问代词作宾语 焉逃之【哪里】兼词(指示代词兼语气词) 药不至焉【那里】于、於甲骨文和两周金文至秦篆作“于”。春秋后古书作“於”现以“於”为异体字。二字为同义词。诗经尚书周易多作“于”,其他书多作“於”。有些书如左传“于”“於”并用,“于”常在地名前,其余写作“於”。但动词词头作“于”,叹词作“於”,则不能混。汉字简化后都作“于”。于(於)1、于,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时间和对象,可以译为“在”、“到”、“向”、“从”、“对于”等2、介词。表示比较,相当于“过”。3、介词。在被动句中印出动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