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九年级上人教新课标第17课智取生辰纲学案1_第1页
语文九年级上人教新课标第17课智取生辰纲学案1_第2页
语文九年级上人教新课标第17课智取生辰纲学案1_第3页
语文九年级上人教新课标第17课智取生辰纲学案1_第4页
语文九年级上人教新课标第17课智取生辰纲学案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7.智取生辰纲导学案 内容: 智取生辰纲 课型: 阅读教学课 时间:2011年10月25日学习目标:1. 了解分析作品的叙事线索和杨志的思想性格。2. 鉴赏本文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3. 理解本文精巧的构思。学习重点、难点:作品的叙事线索和杨志的思想性格教学难点。学习方法:赏读法 以小组讨论、个人感悟为主学法指导: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勾画字词等基础知识。精彩处做好1-2处批注。2、用红笔勾画出“教材助读”部分的重点并重复记忆。3、在充分预习自学的前提下,认真完成导学案。4、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注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5、限时完成。学前准备1、教师准备导学案和多媒体

2、课件2、学生利用导学案充分预习课文。预习案教材助读:一走进作者施耐庵(12961370?)元末明初小说家,原籍东都,一说钱塘。曾中进士,做过官,与当道不合,弃官回家,从事著述。与刘青田为同门师兄弟,青田先生曾仕胡元,施耐庵以为耻,致书诮之,友谊遂绝。施耐庵博通古今,才气横溢,举凡群经诸子,词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相,一切技术无不精通。洪武初,隐于江阴,设馆授徒,从学者甚众。每为人卜决疑难,当验如响;邻近有病者,自往诊视,药之无不愈,群诧为神。自言青田刘伯温长于为政而拙于军旅,中驷材耳。若余不仕则已,仕必文为宰辅,武致将帅,握兵十万定天下,如一棋一局而已。尝取梁山泊故事,著成水浒一百二十回

3、,文笔精工,状物肖妙,坊贾喜而刻之,风行遐迩。贾因而致富。此书后展转流入禁中,太祖见而恶之,曰:“此倡乱之书。是人胸中定有逆谋。不除之必贻大患。”密令疆吏捕之。兵至日,耐庵先已遁去,莫知所终。还有一说:水浒传,其作者署名为“施耐庵”。不过长期以来,关于其人生平均无可考证,疑为假托之名。后从零星典籍知其可能投身过元末农民起义领袖张士诚的队伍,后因张士诚不思进取,其继承人更是贪婪残暴,施耐庵等有志之士只好黯然远走。后来在罗贯中的协助下完成了水浒传,借书中人寄托自己的理想、悲哀。二、走进作品:水浒传它是明代长篇小说,是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并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在民间口头传说,

4、艺人讲说演唱的基础上,由文人加工编撰而成。全书前半部写“官逼民反”。后半部分写宋江被招安,攻辽、打方腊,最后以悲剧结局。作者对起义英雄予以充分肯定和热情讴歌,对封建阶级的黑暗势力则尽情揭露。本书结构严整,以官逼民反,替天行道为主线,每个故事又独立成章。它的主要倾向是“官逼民反”,局限在于只反贪官,不反皇帝。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初读课文:1、朗读课文,注意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勾画重点字词并利用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2、请选出能够表现人物个性的句子或段落读给同学听,展示自我风采。3、字词积累、文学常识积累:(积累在你的“知识积累及运用”本上)教师的建议:趱zn 虞yú 嗔chn

5、 恁nèn 朴p刀 别拗biè ni 聒gu 喃呐nán nà 怄òu 省xng 崎岖qíq 忒tu 唣zào 晁cháo均匀:合理 “正是好歹不均匀” (P.90)不直得:动不动 “这厮不直得便骂” (P.90)耐:忍 “权且耐他”“且耐他一耐” (P.90)将:拿、挑 “你左右将到村里去卖” (P.93)你的补充:(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生辰纲是谁取的?又是从谁的手里取走的?用怎样的方式取走的?2原章回为:“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结合课文找出本文的主角和线索。3. 故事情节分析:(一) 两

6、分法: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二) 六分法:第一部分:故事发生第二部分:故事发展第三部分:故事进一步发展第四部分:高潮第五部分:结局第六部分:尾声 我的疑问: 探究案学始于疑我思考,我收获!质疑探究质疑解疑、合作探究1、独立思考·小组探讨: 活动: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用"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吴用施用的计谋,采用了三十六计中的哪些计?活动二:作者塑造杨志这个人物形象都用了哪些方法?杨志最终失陷生辰纲从而"贻误"终身,是否在他身上确实无“智”可言呢? 如杨志并非无智,那么试分析他失败的关键症结在哪里? 2、师生探究·合作交流【议一议】:

7、本回小说环境描写重在突出哪个字?起何作用?【想一想】:全文为何在篇末才点出好汉的名字及所用计策?采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何作用?如果在情节发展中就点出效果有何不同?【品一品】指出句中画线词语古今意义有什么不同?例句古义今义要取六月十五日生辰  如今正是尴尬去处  前日行的须是好地面  且耐他一耐  老都管听了,也不着意  都叹气吹嘘  也合依我劝一劝  全不晓得路途上的勾当艰难  却说出这般没气力的话来  你左右将到村

8、里去卖  那计较都是吴用主张  回顾全文,写出体会:本文带给你什么启示?拓展案 生辰纲被夺对于杨志而言是他人生一个转折点,从此落草为寇,最终归梁山。他是被逼上梁山的,梁山的一百零八将中有许多都是被逼上梁山的,让我们从中选择几个人物(林冲、杨志、鲁智深)相比较,来看一看他们的被“逼”有何不同?布置作业:发挥你的想象,以本文的暗线“吴用智取生辰纲”为根据,编写一个小故事。17.智取生辰纲导学案年级: 九年级 学科: 语文 执笔: 丛月波 内容: 智取生辰纲 课型: 阅读教学课 时间:2011年10月25日学习目标:1. 了解分析作品的叙事线索和杨志的思想性格

9、。2. 鉴赏本文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3. 理解本文精巧的构思。学习重点、难点:作品的叙事线索和杨志的思想性格教学难点。学习方法:赏读法 以小组讨论、个人感悟为主学法指导: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勾画字词等基础知识。精彩处做好1-2处批注。2、用红笔勾画出“教材助读”部分的重点并重复记忆。3、在充分预习自学的前提下,认真完成导学案。4、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注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5、限时完成。学前准备1、教师准备导学案和多媒体课件2、学生利用导学案充分预习课文。预习案教材助读:一走进作者施耐庵(12961370?)元末明初小说家,原籍东都,一说钱塘。曾中进士,做过官,与

10、当道不合,弃官回家,从事著述。与刘青田为同门师兄弟,青田先生曾仕胡元,施耐庵以为耻,致书诮之,友谊遂绝。施耐庵博通古今,才气横溢,举凡群经诸子,词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相,一切技术无不精通。洪武初,隐于江阴,设馆授徒,从学者甚众。每为人卜决疑难,当验如响;邻近有病者,自往诊视,药之无不愈,群诧为神。自言青田刘伯温长于为政而拙于军旅,中驷材耳。若余不仕则已,仕必文为宰辅,武致将帅,握兵十万定天下,如一棋一局而已。尝取梁山泊故事,著成水浒一百二十回,文笔精工,状物肖妙,坊贾喜而刻之,风行遐迩。贾因而致富。此书后展转流入禁中,太祖见而恶之,曰:“此倡乱之书。是人胸中定有逆谋。不除之必贻大患。”

11、密令疆吏捕之。兵至日,耐庵先已遁去,莫知所终。还有一说:水浒传,其作者署名为“施耐庵”。不过长期以来,关于其人生平均无可考证,疑为假托之名。后从零星典籍知其可能投身过元末农民起义领袖张士诚的队伍,后因张士诚不思进取,其继承人更是贪婪残暴,施耐庵等有志之士只好黯然远走。后来在罗贯中的协助下完成了水浒传,借书中人寄托自己的理想、悲哀。二、走进作品:水浒传它是明代长篇小说,是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并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在民间口头传说,艺人讲说演唱的基础上,由文人加工编撰而成。全书前半部写“官逼民反”。后半部分写宋江被招安,攻辽、打方腊,最后以悲剧结局。作者对起义英雄予以充分肯定

12、和热情讴歌,对封建阶级的黑暗势力则尽情揭露。本书结构严整,以官逼民反,替天行道为主线,每个故事又独立成章。它的主要倾向是“官逼民反”,局限在于只反贪官,不反皇帝。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初读课文:1、朗读课文,注意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勾画重点字词并利用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2、请选出能够表现人物个性的句子或段落读给同学听,展示自我风采。3、字词积累、文学常识积累:(积累在你的“知识积累及运用”本上)教师的建议:趱zn 虞yú 嗔chn 恁nèn 朴p刀 别拗biè ni 聒gu 喃呐nán nà 怄òu 省xng 崎岖q

13、7;q 忒tu 唣zào 晁cháo均匀:合理 “正是好歹不均匀” (P.90)不直得:动不动 “这厮不直得便骂” (P.90)耐:忍 “权且耐他”“且耐他一耐” (P.90)将:拿、挑 “你左右将到村里去卖” (P.93)你的补充:(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生辰纲是谁取的?又是从谁的手里取走的?用怎样的方式取走的?(晁盖、吴用等八条好汉;杨志;智取 六月初四正午 黄泥冈松树林。)2原章回为:“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结合课文找出本文的主角和线索。一个主角 两条线索 杨 志 智送智取3. 故事情节分析:(一) 两分法:第一部分(开头到“今日天下怎的不太平”

14、)写杨志在押送生辰纲途中与同伙之间发生矛盾的情形。第二部分(“杨志却待要回言”到最后)写杨志与晁盖等八条好汉的矛盾。(二) 六分法:第一部分:故事发生(开头至“今日天下怎的不太平”)杨志押送生辰纲。第二部分:故事发展(“杨志却待要回言”至“自去一边树下歇凉”)七雄贩枣蒙杨志。第三部分:故事进一步发展(“没半碗饭时”至“也这般罗唣”)白胜设计诱官军。第四部分:高潮(“那对过众军汉见了”至“自下冈子去了”)杨志无奈买白酒。第五部分:结局(“那七个贩枣子的”至“挣不得,说不得”)杨志误失生辰纲。第六部分:尾声(最后一段)吴用智取生辰纲。 我的疑问: 探究案学始于疑我思考,我收获!质疑探究质疑解疑、合

15、作探究1、独立思考·小组探讨: 活动: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用"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吴用施用的计谋,采用了三十六计中的哪些计?乔装稳住对手诱饵佯争酒、佯不卖下药巧下药,麻翻对手一智用 。杨志押送生辰纲正赶上酷热的季节,“此时正是五月半天气”,过了十四五日后(六月初四)“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实十分大热”“众军人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实那热不可当”。在短短几行文字中便出现两次“热”,天气的特征已得到极其鲜明的表现。所以军汉们一见到迎面的土冈子,便“都去松树下睡倒了”。暑热加上一路疲惫使杨志的随从几乎没有还击之力。而晁盖、吴用等人却早

16、已等候在此,以逸代劳,可以说已掌握了智取的首要有利因素。 二智用 。晁盖等人选择了山冈和树林作为劫取生辰纲的最佳地点,自然有其中原因。黄泥冈可以作为掩护,松林既可引诱急欲避暑歇息的杨志一行人进入,又可模糊敌人的视线,使他们看不清松林内的真切情况。小说中“只见松林里影着一个人”一句中的“影着”足以说明问题。这前两“智”充分说明晁盖、吴用等人做到了知己知彼,且深入调查研究了杨志一行人的行进时间、速度和路线。他们断定在近正午时分,杨志一行人将抵达黄泥冈,而且军汉们将急于进人松林避暑歇息。晁盖、臭用等人为杨志一行人画好了他们情愿也好,不情愿也好都将进入的“伏击圈”。 三智用 。同样通过仔细的观察和分析

17、,晁盖等人发现了杨志一行人内部的矛盾并且利用了这一矛盾。杨志担心生辰纲出事,推迟每天动身时间,让军汉们担着百余斤担子在烈日下行走,还时常用藤条鞭打他们,唯恐在休息时会发生意外,军汉们早已怒忿在胸。虞侯、老都管同样对杨志有强烈不满,杨志一行内部矛盾已达激化。这就注定在松林中休息,无人再去理会杨志的打骂。矛盾致使内部分裂,给了晁盖等人可乘之机。此智更能说明晁盖等入运用一二两智的高明、得当,此智亦与前两智密切相关。 四智用 。前面所有“智”的最终实现靠的就是“半瓢酒”。在双方众目睽睽之下,晁盖等人喝的是美酒,而杨志、众人得的是药酒,刘唐与白胜的表演天衣无缝,不能不说是吴用的计谋用到了家。杨志等人在“

18、倒也”声中眼睁睁地看着生辰纲被劫持而去就是动弹不得。】活动二:作者塑造杨志这个人物形象都用了哪些方法?杨志最终失陷生辰纲从而"贻误"终身,是否在他身上确实无“智”可言呢? 如杨志并非无智,那么试分析他失败的关键症结在哪里? 【间接描写:反面衬托 、侧面衬托 直接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神态描写不智:1.刚愎自用 2.对部下凶横 3.不体谅 4.缺乏沟通】2、师生探究·合作交流【议一议】:本回小说环境描写重在突出哪个字?起何作用? 3.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即天气炎热成为矛盾冲突发生、发展、激化以至解决的重要客观原因之一)】【想一想】:全文为何在篇末才点出好汉的名字及所用计策?采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何作用?如果在情节发展中就点出效果有何不同?【见教参177页】【品一品】指出句中画线词语古今意义有什么不同?例句古义今义要取六月十五日生辰  如今正是尴尬去处  前日行的须是好地面  且耐他一耐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