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语文21-23课_第1页
四下语文21-23课_第2页
四下语文21-23课_第3页
四下语文21-23课_第4页
四下语文21-23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题 21爬山课时计划2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一对父子一同爬山的事。课文先讲了二十六年前一个夏日的清晨,父亲带我去“爬山”,然后讲了在爬山过程中,父亲教育“我”、启发“我”。最后讲了在晚上,父子二人下山回家。父亲通过爬山这边件事,教育儿子要努力征服自己,尽力做好每件事,还启发儿子怎样欣赏大自然的景物。 学习本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理解父亲说的话的意思,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二是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词语的意思。三是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教学目标1、认识“逞、崎、岖、煌”4个生字,会写“煮、拂、燃、煌、智、慧”6个字。要求掌握的词有“煮熟、吹拂、燃起、灯火

2、辉煌、智慧”等。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3、引导学生体会父亲的话的深刻含义,教育学生做事要有信心,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父亲的话含义深刻,耐人寻味,引导学生理解父亲说的话带给人的深刻启示。难点: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具学具准备 自制的简单课件教学设计思路1、学习爬山该篇课文时,首先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进文字的里。为文本的人和事所感动,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教学过程中,要抓住重点句子,引导学生加深理解,让学生学得充分,学得深刻。学习时教师应抓住父亲所说的这几句话,作为学习该文的突破口

3、,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在学习方式上应该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理清课文条理,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今天,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爬过山吗?2、看来每个人对爬山都有不同的理解与体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爬山(板书:爬山)课文围绕爬山都写了哪些内容呢?你想知道吗?我们现在就来学习。 把爬山的体会与大家交流交流。 齐读课题谈话导入,引出课题,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欲望。 二、初读课文,质疑问难,整体感知 1、学生朗读课文,

4、自学生字新词。(3)教师检测生字和词语。1)课件演示生字新词,指名学生认读生字新词。2)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煮熟、吹拂、燃起、灯火辉煌、智慧2、再读课文,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通过读文,你有什么新的感受? 1)概括主要内容。(主要讲了一对父子一同爬山时,父亲教育儿子要努力征服自己,尽力做好每件事,还启发儿子怎样欣赏大自然的景物。)2)学生汇报读书感受。(1)读边找找出本课的生字和新词,然后同桌或小组内交流一下是怎么学会生字和新词的?(2)学生自学,小组交流。按要求初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词,认读词语、理解词义。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放手让学生畅谈读书感受,学生会谈到父亲所说的话,能有自己初步

5、的理解,这样既能了解学生的感受,又能根据学情进行下面的教学。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默读课文,画出父亲说的话,父亲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说这些话的。什么地方?什么情况?说话内容?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2、理解父亲第一次说的话。1)为什么说爬山是一件辛苦的事? 2)“我们”爬山 与别人有什么不同。3)“征服”还可以换成什么词?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替换,用换词的方法理解了“征服”的意思。征服战胜4)“征服山”和“征服自己”各是什么意思? 5)我为什么是“似懂非懂”? (“我”那时年纪小,只有十岁,所以对父亲富有哲理的话好像懂了,又好像不懂。) (3)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边读边画,然后教师引导

6、学生再分别汇报。(1)自读。(2)质疑小组合作解疑别人爬山是为了征服山,“我们”爬山是为了征服自己。“征服山”是指战胜山,以爬到山顶为目的。“征服自己”是指要有自信心,尽自己最大努力去爬山。教育“我”做事要有决心,要有信心,要努力去做。可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爬山会遇到哪些困难?遇到困难,人们往往会产生什么不良情绪?以此来说明爬山是一件辛苦的事。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提问解疑为学路,合作讨论形式学习,进而解决发现的问题,给学生读书的时间与环境,使其在读书、讨论的过程中提高认识事物和阅读能力,最终形成自能读书的能力。四、课堂总结,置留作业 1、这是父亲开始爬山时所说的话,他使我们明白了做事要有决心,有信

7、心。那么,父亲的另外两次所说的话,又有哪些深刻的含义呢?下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2、书写课后的生字。3、继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观察总结如何写好。让学生主动识字,掌握记字方法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深入学习课文,引导学生体会父亲的话的深刻含义,教育学生做事要有信心,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一、复习导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爬山,谁来说说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从父亲第一次所说的话中,你受到了哪些启示呢?3、是啊,父亲的话使“我”明白了在困难面前,要有决心、有信心,征服了自己就征服了困难。那么,父亲还说了什么呢?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 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说受到的启发。回顾课文内容

8、,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作好了铺垫。二、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学习父亲第二次说的话(课件出示)父亲喝了一口水,慢条斯理地说:“爬到山顶固然令人高兴,但是爬山的过程更让人愉快。其实能不能爬到山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尽了力。”3)“我”的说法对吗?为什么?4)能说出一个你自己尽力(或没尽力)的一件事吗,你今后会怎样去做呢?2、学习父亲第三次说的话(课件出示)“大自然的美景,不只是用眼睛去看,还要用耳朵去听,更要用心灵去体会,用脑袋去思考。”2)父亲说这些话的用意是什么?(或父亲为什么要说这些话?)3)父亲的确话给了你哪些启发呢?3、(课件出示父亲三次所说的话)4、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9、1)齐读。2)“我”从这次爬山中学到了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的? 1)指名读。2)小组内交流、讨论,父亲的话强调了什么? (父亲的话强调的是爬山的过程,强调爬山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也就是做任何事情,最重要的是在过程中去努力,而结果并不是很重要的。)(不对,因为自己并没有尽最大努力,所以羞愧地低下了头。)1)自由读。(结合父亲是怎样做的来理解。)(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来谈体会。)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有感情地朗读。2)完整地谈一谈自己从父亲的话中得到的启示。抓住“沉静”和“智慧” 结合前文的学习来谈。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就在于对学生的熏陶和感染。结合自身的例子,不但能更好地加深对课文本内容的认识,而且更具

10、有实际的教育意义,突显人文性。再次读一读,品一品,议一议,揣摩其中所蕴涵的道理,认识会得到更大的提高。三、总结全文,拓展练习 1、教师总结本课的闪光点。2、让学生走进大自然,欣赏大自然。 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看一看大自然的美景,听一听大自然的声音,然后用心灵去体会,用大脑去思考。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四、作业 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自由背诵 。 作业设计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格外 征服 凝视 仿佛2、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斜体词语的意思。1)我似懂非懂地听着。2)只见山下一片碧绿的树海中,几座房子若隐若现。3)父亲慢条斯理地说:

11、“爬到山顶固然令人高兴”4)睁开眼睛后,我一五一十地向父亲报告那些不同的声音。3、按课文内容填写。1)大自然的美景,不只( ),还要用( ),更要用( ),最后用( )。2)回到了灯火辉煌的都市。从青山那里,( );3)从父亲身上,( )。4、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1)仿写。我听了以后,脸就像煮熟的虾一样红,赶紧低下头来。2)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句意。如果你只是急着下山,又怎么能欣赏沿途的美景呢?板书设计 21 爬山征服自己尽力做事 智慧懂得欣赏 教学反思检查意见检查人时间课题语言的魅力 课时计划2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 语言的魅力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街头的故事:中午,一个在街

12、头乞讨的老人什么也没得到,晚上,情况却发生很大变化,过往行人纷纷给他铜币。这是为什么?原来是法国著名诗人让.彼浩勒在他“我什么也看不见”的木牌上加了一句话“春天到了”,经这句美好的诗一般语言的衬托,不幸的人更加不幸,从而唤起人们对盲妇人的无限同情。说明了恰当地运用语言文字,会产生非凡的感染力和令人难以置信的效果。学习本课的目的:一是指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让.彼浩勒加的那几个字为什么那样有魅力。二是让学生明白恰当地运用语言,会产生非凡感染力,能深深地打动人心。三是培养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理解课文的中心内容的能力。教学目标1、会认“魅、姗、辰”等3个字,会写“魅、丐、牌、绅、衷、辰、酸”等7个字。掌

13、握“魅力、乞丐、牌子、绅士、无动于衷、良辰美景、心酸”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3、培养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理解课文的中心内容的能力。4、解课文内容,明白语言运用得恰当会产生非凡的感染力,感受语言的魅力。教学重难点重点:指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让.彼得勒加的那几个字为什么那样有魅力。让学生明白恰当地运用语言,会产生非凡感染力,能深深地打动人心。难点:培养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理解课文的中心内容的能力。自己写富有魅力的语言。教具学具准备1、布置学生收集精彩的广告词和打动人心的警示语。2、教师自制的简单课件。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教学力争以题目语言的魅力为线索,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的理

14、解课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在阅读中发现语言的魅力,在表达、思维的过程中感受语言的魅力。文中“春天到了,可是”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一波才动万波涌”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独自感受这句话在文中带来的“波澜”,体会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课文了描写行人的感情在变,老人的心情在变,在这变化之中,展示了语言所特有的魅力。在这节课的教学中,紧紧抓住这拨动人心弦的话语,适时引导,使学生自主学习;激发情感,增强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脉络。3、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学习课文第一段。一、谈话导

15、入,激趣引题1、师板书“魅力”。 2、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魅力”这个词,“魅力”是什么意思?3、你认为什么具有魅力呢?4、同学们用三言两语就说出了自己的理解,描述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其实这也是一种魅力,这就是同学们“语言的魅力”。5、这节课我们学习“语言的魅力”(板书“语言的”),那么课文究竟要告诉我们什么呢?现在,就请同学们一同走进课文,去探寻语言的魅力。 指名读。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齐读课题 。  先理解魅力的意思,再出示课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有效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生自由朗读课文,标清自己不熟悉的字词,注意读准字音

16、。2、同桌之间互相检查字词读音。(课件出示本课字词)3、全班交流,注意“衣衫褴褛、姗姗而去”等词的读音。(结合一些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衣衫褴褛、头发斑白、良辰美景”的意思,也可以让学生用这些词语再说一句话,进一步理解词语。)4、通过自学,你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5、再读课文,同学们一边读一边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一位法国诗人在一位行乞老人的木牌上加了几个字,结果给钱的人就多了。) 按阅读要求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指名认读词语,齐读正音。理解词语。分段读课文。练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通过学生的自读和交流,强化了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打下基础。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 过渡:法国

17、诗人让.彼得勒在木牌上只加了几个字“春天到了,可是”就让老人的处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么在加上这几个字之前、之后都是样的情境呢?我们现在就来共同学习研究。1、学生自读第1自然段,边读边想,在你的脑海中会浮现怎样的一幅画面? (盲老人站在木牌旁,期待着路人的帮助,路人却无动于衷。师相机板书“双目失明 我什么也看不见 无动于衷 什么也没有得到 )2、你们想看这个画面吗?(出示课件盲老人和写有“我什么也看不见”的木牌。)3、看了以后,你的感受是什么?4、感情朗读 是啊,盲老人为生活所迫才这样做的,处境非常悲惨,可路人却如此冷漠,谁来有语气的读一读,其他同学看书体会或看画面感受。结合“衣衫褴褛”“头发

18、斑白”“双目失明”“衣着华丽”等词语理解汇报。)读课文,想画面;看画面,读课文,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更好地促进了课文本的学习,丰富了学生认识事物的手段和方式。五、指导写字1、自读,指名读。 2、观察生字字形,记忆字形。 3、重点指导书写自读生字,观察记忆。练习书写。培养学生的正确书写生字的能力。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解课文内容,明白语言运用得恰当会产生非凡的感染力,感受语言的魅力。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那个可怜的老人吗?是啊,这样一个老人,他的境遇发生变化了吗?会是什么改变了他的境况呢?下面我们就来继续学习。 回忆课文中描述老人的词句。 温故知新,为学习新知做铺垫。二、学习课文 2-5自

19、然段 穿着华丽的绅士、贵妇人走过去了,打扮漂亮的少男少女们走过去了,他们都无动于衷。盲老人心里多么悲伤呀!这天中午他幸运地遇到了诗人让.彼浩勒,改变了他的命运。1、默读2-5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诗人帮助盲老人的句子。2、诗人添上这几个字后,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3、先自学,然后小组讨论,师重点指导。4、指导朗读诗人添上这几个字以后,人们一改原来的无动于衷,纷纷解囊相助。1)指名读,一人读添字前的内容,一人读添字后的内容。其他同学想想前后语气有什么不同?2)同桌互相练一练。3)分角色朗读。在默读中进行充分的思考,边读边画,有思考的内容,和充分的时间就会有自己的见解。通过朗读,进而更好地体会出语言

20、所起的巨大作用。三、 学习第6、7自然段1、诗人添上“春天到了,可是”几个字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作用呢? 3、学生汇报,教师引导点拨。1)“春天到了”我们会想到什么?2)根据文中的内容想象一下这叫人陶醉的春天景象,好吗?3)这么美的春天,你们想看吗?请你先趴在桌子上,不许抬头看。(课件出示春景图及背景音乐)春天到了,蓝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尽情地歌唱;小鹿在小溪旁欣赏着自己映在水中的倒影;我们在绿树红花间追逐嬉戏;那红的、黄的、粉的各种各样的野花盛开怒放,真是如诗如画的春天。4)刚才,我播放的画面,你看见了吗? 5)你想不想看这如诗如画的春天呀?(重放春景图)这景象美不美呀

21、?你刚才看不见时是什么感受呢? 6)你这么一会儿看不见就这么难受,盲老人一生什么也看不见,会更难受,这多么令人心酸呀,多么令人同情啊!7)指名读描写春天景色的句子,一人接读下面的内容。其他同学看画面再次感受。8)我们也被这句话感染了,9)齐读最后一段,练习背诵。、短短几个字就产生了这么大的作用,语言是多么有魅力啊!在生活中,我们也会发现许多有魅力的语言说给大家听听好吗?(出示经典的富有魅力的语言课件)体会不同的语言会产生不同的作用。自由读有关段落,找出答案,画下来。2、学生自学,小组内讨论交流。(春天美丽的景象)(学生想象)只听不看。(没有,什么也没看见。)欣赏。(美!)(非常难受)自由练读,

22、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体会语言的魅力。在电教手段的运用中,学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已经被调动起来了,这时学生的想象力,学生的朗读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另外也让学生体会“春天到了”让人想到了如诗如画的春天美景,“可是”一词让人形成对比,这美景盲老人却看不见,于是让人产生了同情之心,具有了感染力,所以说它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是富有诗意的语言,这就是语言的魅力。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1、不同的语言会产生不同的作用,好的语言,能给人以美好的享受,能使人的心灵受到巨大的震撼。有句名言说得好,“语言不是蜜,却可以粘住一切”。希望同学们认真地学好语文,让你们的语言也具有巨大的魅力吧!2、一句有魅力的

23、话有着神奇的魔力,同学们,你们能不能也试着发挥语言的魅力,写几句话呢?出示图片:草坪、动物、水资源、环境等)用有魅力的语言说说,注意语言要少而精。掌握文章的写法。五、布置作业 1、查找能说明“语言魅力”的词语、格言或故事。2、背诵第6自然段。背一背调动记忆,培养情感。训练语言表达。作业设计1、读拼音,写词语。mèi lì gaì mù wú dòng yú zhng xn sun shn shì liáng chén mi jng 2、把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但句意不变。(1) 一生连万紫千红的春

24、天都不曾看到,怎能不对他产生同情之心呢?(2) 那美丽的景色怎能不叫人陶醉呢?3、你能像让.彼浩勒那样用有魅力的语言,在水塘边、草坪边、花坛边、电灯开关旁写个提示牌吗?想一想,再写下来。 板书设计 22 语言的魅力 双目失明 我什么也看不见 无动于衷 什么也没有得到 春天到了,可是 得到的钱多极了 解囊相助教学反思检查意见检查人时间课题23寓言两则计划课时2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精读课文,包括滥竽充数和邯郸学步两则寓言。滥竽充数讲的是战国时候,齐宣王喜欢听吹竽,又喜欢讲排场,常叫三百人的乐队一起吹奏给他听。齐宣王死后,齐湣王继位,他的的爱好与齐宣王不同,他叫每个人单独吹竽给他听,南郭先生再也混不下

25、去了,只好偷透逃走。邯郸学步讲的是战国时候,燕国寿陵有一个人到赵国首都邯郸去学走路的故事。这两则寓言,都是把深刻的道理寄寓在一个短小的故事之中,具有讽刺意味,给人以启发和教育。滥竽充数讽刺了没有真本领,混进行家里充数的人。邯郸学步比喻机械模仿别人,最后连自己原来会的东西也忘记了。教学目标1、认识“竽、郭、腮、彻、械”等5个字,会写“滥、竽、宣、超、编、腔、混、雅、彻、械”等10个字。掌握“滥竽充数、高超、装腔作势、幽雅、彻底、机械”等词语。2、朗读课文,理解这两则寓言的寓意,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3、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寓言故事,懂得道理,学会做人。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这两则寓言的寓意。难点:学习灵

26、活运用这两个成语。教具学具准备这两则寓言的动画片。教学设计思路这两则寓言,虽然短小,都蕴涵着深刻的道理。如何通过自读、自探、自悟的方式,感悟文章所蕴涵的深刻意义?本课教学讲紧紧围绕学生提出的问题中的“南郭先生为什么只好偷偷逃跑了”和“那个学走路的燕国人为什么只好爬着回去?”这两个重点问题去思考、理解两个人落得如此下场的原因。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前后联系,上下贯通,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寓意,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阅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动画引入,揭示课题1、(播放动画片滥竽充数)今天,老师请大家来欣赏一段动画片

27、,看完后,看谁能把这个动画片的内容讲一讲。2、这个故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寓言滥竽充数。生齐读。(板书:滥竽充数)观看音乐、画面、语言、神情营造出来与课文内容相匹配的气氛,使学生入境动情,顺利地跨越了时代的鸿沟去理解、领悟,同时获得情感的陶冶。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词语。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则寓言故事,画出课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认读,想办法识记字形。再画出新词,想想这些词语的意思。2、检查自学情况。1)读词语:滥竽充数、高超、装腔作势齐宣王编排蒙混过关2理解词语:滥竽充数:滥,与真实不符;引申为蒙混。竽,一种乐器;充数,凑数;这个成语比喻没有本领的人冒充有本领;次的充作好的;有时也用来表

28、示自谦。装腔作势:腔,腔调;势,姿势。故意装出某种腔调,做某种姿势,想引人注意或吓唬人。待遇:本课指报酬。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名认读指名理解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领悟寓意1、请同学们再快速浏览课文,想想这则寓言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南郭先生本来不会吹竽,但他却混到乐队里,最后还是露出了马脚,只好偷偷逃走。)2、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读文,针对课文内容,你能提出哪些值得大家共同研究的问题。(1)小组内交流、讨论。(2)学生汇报。1)南郭先生为什么能滥竽充数?2)南郭先生是怎么滥竽充数的?3)南郭先生为什么只好偷偷地逃走?3、研读课文,解决问题(1)以小组为单位,确定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

29、来理解。(2)全班交流,教师点拨引导1)他常常叫这三百人一起吹竽给他听。(解决南郭先生为什么能滥竽充数)2)每逢吹竽,他也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装腔作势,混在队里充数。(课件出示)(引导学生理解“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装腔作势”,然后指导朗读并表演,体会南郭先生是怎样滥竽充数的)3)他混过了一次又一次,都没有被发觉。(结合上文的讲排场来理解。)4)后来,齐宣王死了一个一个地吹给他听。(解决为什么只好偷偷地逃走)4、分析人物,揭示寓意(1)你觉得南郭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讨论;这则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3)想一想,生活中有像南郭先生这样的人或类似“滥竽充数”的事吗?说一说。(

30、4)引导学生理解“滥竽充数”这个成语的其他的意义。指名总结小组合作学习指名汇报研读全班交流各抒己见同桌讨论想谈一谈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通过生动鲜明的表演,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中词语的理解,也更好地体验了人物角色,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想象力、创造力都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活,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理应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四、总结全文,拓展练习1、这就是同学们通过自己对这则寓言的学习所揭示出来的道理,也希望同学们要有真才实学,因为靠假冒过日子是长不了的。不要做第二个“南郭先生”。2、假如,同学们现在碰到了南郭先生,你会怎样对他说呢?各抒己见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心里话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寓言二则中的第二则寓言。(板书;邯郸学步)2、谁知道成语“邯郸学步”的意思?(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查字典了解“邯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