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训练专题《大道之行也》含答案_第1页
2020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训练专题《大道之行也》含答案_第2页
2020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训练专题《大道之行也》含答案_第3页
2020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训练专题《大道之行也》含答案_第4页
2020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训练专题《大道之行也》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大道之行也课内精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 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故人不独亲 其亲()(2)力学其不出于身也()(3)不独子其子()(4)男有分,女有归.()2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货恶其弃于地也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8 .相与步于中庭C.达于汉阴D.告之于帝9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ii(2) 是故谋闭而不兴, 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4联系当前创建和谐社会的实际,谈谈这篇文章的现实意义。5选文构想的理想社会具有哪些特点?17比较阅读一、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甲 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选自礼记礼运) 乙 韩

3、休为相唐玄宗以韩休为门下侍郎 , 同平章事 。 休为人峭直, 不干荣利。及为相,甚允 时望。上或宫中宴乐,及后苑游猎,小有过差,辄谓左右曰: “韩休知否?” 言终, 谏疏已至。 上常临 镜, 默默不乐。 左右曰: “韩休为相, 陛下殊瘦, 何不逐之?” 上叹曰: “吾貌虽瘦, 天下必肥。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 ”( 选自涉史随笔 ) 注 门下侍郎: 官职名, 为皇帝近侍。 同平章事: 唐代制度,君主在大臣中选任数人,给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名义,即为事实上的宰相,与中书、门下协商处理政务。允:符合。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 盗窃乱贼而不作 ( )(2) 上常临 镜 ()2用现代汉

4、语翻译下列句子。(1)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2) 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3实现大同社会是每个人的愿望。请你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谈谈如何才能实现大同社会。二、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甲 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乙 桃花源记 ( 节选 )林尽水源, 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 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 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5、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 屋舍俨然 ()(2) 阡陌交通 ()(3) 不独子 其子 () (4) 货恶 其弃于地也()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6理解文意,用原文语句填空。(1) 孟子有句名言: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甲文中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2) 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桑竹垂余荫,菽稷( 粮食作物 )随时艺( 种植) ”的诗句,乙文中描述的田园景象与之类

6、似的句子是:7 大道之行也 中与 桃花源记 中“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以及“( 男女) 往来种作”相对应的有关美好社会愿景的描写语句是:。8 2016 福州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艺术地再现了 “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因此二者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请参照示例,从两段选文中再找出一例,说说它们的相似之处。示例:从“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可以看出“桃花源”中社会环境和平安宁,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的“盗窃乱贼而不作” 。课外阅读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大顺义者,艺之分、仁之节也。协于艺,讲于仁,得之者强。仁者,义之本也,顺之体也,得之者尊。故治国不以礼,犹无耜 而耕也;为礼不本于义, 犹耕而弗种也;为义

7、而不讲之以学, 犹种而弗耨 也;讲之于学而不合之以仁,犹耨而弗获也;合之以仁而不安之以乐,犹获 而弗食也;安之以乐而不达于顺,犹食而弗肥也。四体既正,肤革充 盈,人之肥也。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也。大臣法,小臣 廉,官职相序,君臣相正,国之肥也。天子以德为车,以乐为御,诸 侯以礼相与,大夫以法相序,士以信相考,百姓以睦相守,天下之肥 也。是谓大顺。(节选自礼记礼运)注相(s i):古代一种翻土农具,安在耒的下端,形状像今天 的铁锹,最早是木制的,后用金属制成。耨 (n):锄草。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 义之本 也()(2) 犹 无耜而耕也( )(3) 肤革充盈 ()(4) 大臣

8、法 ()2 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仁之节也 大道之行也故 外户而不闭温故而 知新意将隧入以 攻其后也8 .故治国不以礼C.为义而不讲之以学D.大夫以法相序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 协于艺,讲于仁,得之者强。(2)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也4.作者在文中给我们描述了一个“大顺”的境界,它应该符合什 么标准?(请用自己的话回答)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原道(节选)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恃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故道有君子小人,而 德有凶有吉。老子之小 仁义,非毁之也,其见者小也。坐井而观天, 日天

9、小者,非天小也。彼以煦煦 为仁孑孑为义其小之也则宜。其所 谓道,道其所道,非吾所谓道也;其所谓德,德其所德,非吾所谓德 也。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老子之所 谓道德云者,去仁与义言之也,一人之私言也。(选自韩愈原道)注宜:合宜,恰切。礼记中庸:“义者,宜也。”之: 往。煦煦:和蔼可亲的样子。这里指小恩小惠。孑(ji a孑:谨小慎微的样子。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 博爱之谓 仁()(2) 老子之小 仁义 ()6用“/ ”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彼 以 煦 煦 为 仁 孑 孑 为 义 其 小 之 也 则 宜。7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10、8在韩愈看来,老子所说的“道德”与自己所说的“道德”含义是否一致?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参考译文与答案详析课内精读1 .以为亲厌恶(3)以为子 (4)女子出嫁2 B3 (1)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 ( 人们 ) 把品德高尚的人、有才干的人选拔推举出来, ( 人人 ) 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2) 因此图谋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盗窃、造反和害人( 的事情 )不再兴起,所以 ( 家家户户的 ) 大门都不用关闭。这就是理想社会。4 解析 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解答的时候一定要把文章主旨和社会实际联系起来,要紧扣文中与“和谐”有关的内容来谈,语言不能空洞。 答案 略。5 人人都能得到

11、社会的关爱; 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货尽其用,人尽其力。比较阅读1 (1) 兴起(2) 面对2 (1) 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也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2) 我重用韩休,是为了国家,不是为了我自己。3 解析 围绕“善于纳谏;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天下为公” 来谈即可。 答案 略。 参考译文 乙 唐玄宗任用韩休担任门下侍郎, 同平章事。 韩休为人耿直敢言,不热衷于名利。等到 ( 韩休 )担任宰相后, (所作所为 )很得当时的民心。唐玄宗有时在宫中宴饮欢乐,或在苑中打猎游玩,偶尔玩得过度,就对左右的人说: “韩休知道不知道?” 话刚说完, 劝谏的文书就递上来了。唐玄宗常常对着镜子默不作声,很不

12、高兴。身边的人说:“韩休担任宰相以后,陛下的容貌和以前相比清瘦多了,为什么不罢免他?”唐玄宗叹息说: “虽然我的容貌清瘦,天下一定丰饶了许多。我重用韩休,是为了国家,不是为了我自己。 ”4 (1) 整齐的样子(2) 交错相通(3)以为子 (4)憎恶5 (1) 老人和孩子们个个都安闲快乐。(2) 把品德高尚、 有才干的人选拔推举出来, ( 人人 ) 讲求诚信, 培 养和睦气氛。6 (1) 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7 2)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7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8示例一: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可以看出“桃花源”中的老人和孩子因为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生活极其幸福, 这就是 “大

13、同”社会中的“老有所终” “幼有所长” 。示例二: 从“其中往来种作, 男女衣着, 悉如外人” 可以看出 “桃花源” 中的男人和女人各司其职, 这就是 “大同” 社会中的 “男有分, 女有归” 。课外阅读1 (1) 根本 (2) 好像 (3) 充满,丰满(4) 名词用作动词,遵守法律2 解析 B 此题考查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A 项,前者是助词,“的”;后者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B项,都是连词,译为“因此”。C项,前者表转折,相当于“可是”;后者表顺承。D项, 前者是介词,译为“按照” ;后者是连词,译为“来” 。3 (1) 将礼和义协调,且讲究仁爱,这样做的人就会强大。(2) 父子情

14、深,兄弟和睦,夫妇和谐,这是一个家庭的强健。4 一个人的强健, 一个家庭的强健, 一个国家的强健, 整个天下 的强健,这些合在一起就叫作大顺。 参考译文 义是区分是非的标准,衡量仁爱的尺度。将礼和义协调,且讲究仁爱,这样做的人就会强大。仁是义的根本,又是贯通天理人情的具体表现,这样做的人就会受人尊重。所以,治国不用礼,就好比耕田不用农具;实行礼不依据义,就好比耕地不播种;有了义而不进行讲解教育,就好比播种后不除草;讲解教育而不和仁爱结合,就好比除草以后不去收获;和仁爱结合了却不用音乐安定人心,就好比收获以后不食用;用音乐安定人心却没有达到顺从和谐的境界,就好比吃了饭但身体却不强健。四肢健全,肌

15、肤丰满,这是一个人的强健。父子情深,兄弟和睦,夫妇和谐,这是一个家庭的强健。大臣守法,小臣廉洁,百官各守其职而同心协力,君臣互相勉励匡正,这可以看作是一个国家的强健。天子把道德当作车辆,把音乐当作驾车者,诸侯礼尚往来,大夫按照法度排列次序,士人根据信用互相考察,百姓根据睦邻的原则维持关系,这可以看作是整个天下的强健。这些合在一起就叫作大顺。5 . (1)叫作,称作 (2)认为小,轻视6彼以煦煦为仁/ 孑孑为义 / 其小之也则宜。7 ( 好比 ) 坐在井里看天的人,说天很小,并不是天真的小。 (大意正确即可)8不一致。在韩愈看来,老子所说的“道德”是抛开了仁义而言的,只是老子一个人的说法;而自己所说的“道德”包括仁义,是天下人所共同承认的道德。 参考译文 博爱称为仁,行动合宜称为义,从仁义出发去立身行事称为道,自己本身就具备、不需要凭借外物称为德。仁和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