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伏晏沙线双回路工程说明书施工设计_第1页
千伏晏沙线双回路工程说明书施工设计_第2页
千伏晏沙线双回路工程说明书施工设计_第3页
千伏晏沙线双回路工程说明书施工设计_第4页
千伏晏沙线双回路工程说明书施工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0千伏晏沙线双回路工程施工设计批 准:审 核:校 核:设 计:10千伏晏沙线双回路工程施工设计说明书目录1 总论21.1 设计依据性文件21.2 主要设计标准、规程、规范21.3 设计概况21.4 建设理由21.5 工程主要设计选定21.6 经济指标21.7 建设单位及限期22 设计说明22.1 路径选择原则22.2 路径及建设方案22.3 导线对地和交叉跨越情况22.4 地形和地质22.5 工地运输43 气象条件44 导线选取44.1 导线选取原则44.2 线路档距及导线线间距44.3 导线的选定45 杆塔与基础55.1 设计依据55.2 杆头布置55.3杆塔部分55.4 基础设计65.5

2、 土质情况65.6 防台措施65.7 防盗与防护要求66 绝缘导线的防雷与接地66.1 绝缘配合66.2 绝缘子串与金具76.3 接地77 柱上开关设备及电缆头布置77.1 柱上负荷开关77.2 分支熔断器78 电缆设计78.1 电缆及其附件88.2 电缆敷设88.3 电缆终端安装88.4 电缆支架安装88.5 电缆护层接地88.6 电缆防火98.7 电缆埋设标志98.8 电缆标牌99 施工注意事项:99.1 线路复测99.2 杆塔与基础99.3 架线与附件安装99.4 线路运行编号910 附件:91 总论1.1 设计依据性文件浙电经(2011)31号文件,关于台州2012年第一批配电网建设与

3、改造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审意见(10千伏晏沙线双回路工程进行设计)。1.2 主要设计标准、规程、规范GB/T 1179-2008 圆线同心绞架空导线GB 1200-1988镀锌钢绞线GB/T 4623-2006 环形混凝土电杆GB 14049-2008 额定电压10kV架空绝缘电缆GB 50010-200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52-2009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61-2010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技术规范DL/T 601-1996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 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 5130-2001 架空送电线路钢管杆设计技术规

4、定DL/T 5131-2001 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导则DL/T 5154-2002 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DL/T 5219-2005 架空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DL/T 5220-2005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主要参考(2011版)浙江省电力公司标准化设计汇编配网工程通用设计10kV架空配网电线路分册(沿海部分)。电缆线路分册(杭州)。1.3 设计概况经现场勘测,本工程线路从110千伏晏站变出线向西南至山边跨越公路,向左转(西)至乌龟山靠南边半山半腰(J2),右转(西南)至西山山脚(J3),再向右转(西北)至禾绿坪山脚(J4),左转(西南)经田游螺山至田游螺西

5、面山脚(J5),向左转(西南)经鲍家村上山至杨梅山山脚(J6),向右转(西北)至甬台温铁路边(D2)。1.4 建设理由滨海新城是三门县工业经济与外向型经济的集中发展区域。目前该区域无电源点,供电仅依靠三回10千伏线路供电(电源引自110千伏三门变)。今年底前能引进一部分企业落户,企业性质主要以机电、汽摩配、塑料模具、纺织、服装为主。负荷预计能达2万千瓦。晏站变预计在2012年投运。除了滨海新城本区域的用电需求外,考虑到晏站变投运后将承担老县城北部和沙柳区块的用电,缓解三门变的供电压力,需要出两回线路。1.5 工程主要设计选定项 目名 称电压等级10kV回路数双回架空线路型号及长度LGJX-24

6、0/30 双回(1#-45#)5331米。 电缆长度YJV22-8.7/15kV-3*300 2*100米。杆塔型式19015米 24基、19018米 1基、23015米 7基。 35SZ21_13.5 1基 35SZ21_15 4基 35SZ21_18 2基 35SZ22_21 1基 35SZ22_27 1基 A1_SJ21_15 2基 A1_SJ22_18 2基基础型式底盘采用1.0*1.0 1.2*1.2拉盘采用1.4*0.7、1.0*0.5、0.8*0.4。铁塔基础:2228型 42只 3234型 6只 3836型 4只 1.6 经济指标全线的综合造价 万元、本体造价 万元;每千米的综

7、合造价 万元、本体造价 万元。工程造价详见“预算书”1.7 建设单位及限期建设单位:天台县电力公司建设期限: 年 月至 月竣工2 设计说明2.1 路径选择原则2.1.1 配电线路路径的选择,应认真进行调查研究,综合考虑运行、施工、交通条件和路径长度等因素,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做到经济合理、安全适用。2.1.2 配电线路的路径,应与城镇总体规划相结合,与各种管线和其他市政设施协调,线路杆塔位置应与城镇环境美化相适应。2.1.3 配电线路路径和杆位的选择应避开低洼地、易冲刷地带和影响线路安全运行的其他地段。2.1.4 乡镇地区配电线路路径应与道路、河道、灌渠相协调,不占或少占农田。2.1.5 配电

8、线路应避开储存易燃、易爆的仓库区域。配电线路与有火灾危险性的生产厂房和库房、易燃易爆材料场以及可燃或易燃、易爆液(气)体储罐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杆塔高度的1.5倍。2.2 路径及建设方案线路从1#(110kV晏沙变)至44#(甬台温铁路边),选用导线型号为LGJX-240/30 线路长度为2*5331米,本工程大部分在山上,由于档距高差较大只有选用铁塔,出山上的部分。其它的均在丘陵和稻田里,为了降低成本只好选用水泥杆,该工程为塔、杆混合使用的双回路工程。2.3 导线对地和交叉跨越情况根据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50061-2010)要求,在最大计算弧垂和最大计算风偏情况下,对地距

9、离和交叉跨越应满足如按下表:类 别最小距离(m)居民区6.5非居民区5.5交通困难地区4.5步行可以达到的山坡4.5步行不可达到的山坡或悬崖1.5水面:通航河流6.0水面:非通航河流3.0公路7.010 kV及以下配电线路2.0通信线路2.0街道绿化树木2.0路灯、建筑物2.0本工程交叉跨越情况:跨越河流5次、公路3处、10kV3处、邮电光缆 3处。2.4 地形和地质地形:山地40%、丘陵60%。地质: 松砂石25%,岩石36%,淤泥39%。2.5 工地运输汽车运输: 6 km。人力运输: 0.6 km。3 气象条件本工程所处地区属“浙江省输电线路标准气象区”浙气象区,工程设计选用该气象区。表

10、2-1 10kV配电线路标准化设计设计用气象区气象区浙大气温度()最高+40最低-10覆冰-5最大风+15安装外过电压+15内过电压年平均气温+15风速(m/s)基础本风速25覆冰10安装10外过电压10内过电压15覆冰厚度(mm)5冰的比重0.94 导线选取4.1 导线选取原则4.1.1 导线截面的确定为简化杆型选择、施工备料、运行维护,10kV架空配电线路导线根据不同的供电负荷需求,本工程主干线采用240 mm2截面的导线。 4.2 线路档距及导线线间距4.2.1 线路档距导线的适用档距是指导线可以使用到的最大水平档距,实际应用中要结合电杆的使用条件,最终确定导线的使用档距。本设计对裸导线

11、确定最大使用档距为:单回路最大使用档距为495米;线路耐张段长度控制在1104m以内。4.2.2 导线线间距离依据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 50061-2010)关于线间距离计算的公式进行计算,其计算公式取值如下。线间距离计算公式:D0.4 Lk+U/110+0.65DXD 导线水平相间距离,m;Lk 悬垂绝缘子串长度,m;U 额定电压,kV;f 导线最大弧垂,m;DX 导线三角排列的等效水平相间距离,m;DH 相导线间水平投影距离,m;DV 相导线间垂直投影距离,m;4.3 导线的选定本工程导线选用LGJX-185/25、导线安全系数为4.8。导线主要技术参数如下表项 目导

12、线LGJX-240/30外 径(mm)21.6综合截面积(mm2)240安全系数K3.0计算拉断力(N)75620最大使用应力(N)99.78平均运行应力(N)74.835 杆塔与基础5.1 设计依据(1)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50061-2010)。(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3-2010)。(3)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范(DL/T 5154-2002)。5.2 杆头布置10kV架空配电线路有多种杆头布置型式,本标准化设计按回路数与使用档距的不同进行分类;对于一般档距的架空线路:单回路选用三角型1种杆头布置型式,双回路

13、选用垂直排列型1种杆头布置型式;考虑线路走廊、跨越、实际地形及原有线路结构等的影响,本工程单回路按三角排列,双回路按垂直排列。5.3杆塔部分电杆根部弯距的标准值(计算时需考虑附加弯距的影响,电杆附加弯矩:单回路10kV无低压线电杆取8%,单回路10kV带单回路低压线及多回路电杆取10%。)和表2-5提供的电杆根部许用弯距的标准值数据进行比较(并严格控制在表2-5许用范围之内);或将计算的电杆根部弯距的设计值(计算时同样需考虑附加弯距的影响)和表2-5提供的电杆根部许用弯距的设计值数据进行比较 (并严格控制在表2-5许用范围之内)钢筋混凝土电杆根部许用弯距一览表电杆型号弯矩计算点至杆根距离(m)

14、电杆根部弯距标准值(kNm)电杆根部弯距设计值(kNm)19012m K级2.039.054.619012m L级2.048.7568.2523012m M级2.058.581.919015m K级2.561.2587.7519015m M级2.573.5102.923015m M级2.573.5102.923015m N级2.585.75120.0519018m M级2.811423018m N级2.8127.46横担设计时考虑线路的分支、安装设备等需要,瓷横担选用SC-185。各杆型的设计和使用条件见杆型一缆图。5.4 基础设计5.4.1 土壤特性表序号土壤名称土容重(kN/m3 )计算上

15、拔角()计算内摩阻角()土压力系数m (kN/m3 )地基承载力P(kPa)侧压力系数1坚硬粘土162035631500.722软塑粘土151015261000.63软塑粘土(有水)151015261000.64砂石土172230481800.385.4.2 拉线基础本设计中的预制式拉线基础按拉线对水平地面夹角45度设计,拉盘垂直拉棒放置;实际使用中,当拉线对地夹角大于45度或导线最大使用张力超出本设计范围时,应对拉线基础进行校验;拉线基础坑回填土时,严格按有关标准执行。5.4.3 直线电杆的倾覆基础本设计对直线电杆倾覆基础设计采用电杆深埋式设计,电杆埋深具体参照杆型一览图。5.4.4 电杆下

16、压基础本设计对耐张(终端)电杆采用预制式底盘基础,具体参照基础设计图。5.5 土质情况根据架空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DL/T 5219-2005)的要求,基础的型式根据线路沿线地形、地质、材料来源、施工条件和杆塔型式等因数综合确定。本工程改造部分属淤积粘土、松砂石、河砂、普通土,承载力R为4656KN/m2,计算容重r=15KN/m3,内摩擦角=6。 本工程底盘采用1.2*1.2(开挖后底部为淤泥、河砂采用),1.0*1.0,拉盘采用1.4*0.7,1.2*0.6, 1.0*0.5, 0.8*0.4。5.6 防台措施本工程线路连续直线杆时根据实际情况装设防风拉线。(见杆塔明细表)5.7 防

17、盗与防护要求UT型线夹在调整后应进行防盗、防腐处理。所有杆位悬挂杆号牌,其中转角、耐张、终端杆悬挂相位牌。6 绝缘导线的防雷与接地6.1 绝缘配合依照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50061-2010和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1997)进行绝缘设计,使线路能在工频电压、操作过电压和雷电过电压等各种情况下安全可靠地运行。根据浙江省污秽等级图中污秽等级划分,同时要求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户外设备的外绝缘水平应按照相应污区图爬电比距要求提高20。本次标准设计均按系统中性点非有效接地来考虑绝缘配合。本工程设计的爬电比距均按不小于2.8cm/kV进行设计。6.2 绝缘子

18、串与金具本工程耐张山下采用2片防污绝缘子(XWP-7),山上采用合成绝缘子及双挂串,直线杆采用柱式瓷绝缘子57-2。本工程对重要跨越(如房屋、等级公路、河流等)的线路,直线杆采用合担相结合,耐张串采用单联绝缘子。金具采用原电力工业部一九九七年修订编制的电力金具产品样本中的型号。绝缘子及金具的机械强度安全系数按下表选取类 型安全系数运行工况断线工况悬式绝缘子2.71.8柱式瓷绝缘子2.51.5瓷横担绝缘子3.02.0合成绝缘子3.01.8金具2.51.56.3 接地1)接地体宜采用垂直敷设的角钢、圆钢、钢管或水平敷设的圆钢、扁钢。接地体应热浸镀锌防腐。2)山地线路接地装置采用浅埋式,平地采用深埋

19、式。当线路通过耕地时,接地体应埋设在耕作深度以下,且不小于0.6m.4)柱上开关装设防雷装置。避雷器接地线与柱上开关金属外壳连接并接地,且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防雷型式:本工程在原10kV终端杆搭接处新装柱上真空开关1台并安装氧化锌避雷器,来防止雷击引起线路过电压。钢管杆及铁塔采用接地扁铁及圆钢接地,柱上真空开关安装及电缆头处采用接地圆钢及角钢接地。垂直接地体选用L50*5的角钢,且适当增加埋深以减少接地电阻,接地引接线选用12圆钢,考虑土壤的腐蚀性,所有接地钢材加工后,均需整体热镀锌处理,焊接后,在焊接部位增加防腐措施。安装有避雷器或柱上真空开关设备的电杆,其工频接地电阻不大于10欧姆。7

20、柱上开关设备及电缆头布置7.1 柱上负荷开关柱上真空开关的两侧、电缆头,均设有避雷装置;避雷装置的接地线与柱上真空开关、电缆终端头钢带等金属外壳应连接并接地,且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本工程柱上真空开关选用ZW32-12G/630T-20型4台,分别安装在1#、26#各2台。7.2 分支熔断器本工程主干线与分支线连接处,全部设有高压熔断器:AC10kV,跌落式,100A;(安装1组)。8 电缆设计 根据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的要求,本工程电缆从新建44#杆西穿越甬台温铁路(电缆采用排管敷设)然后上新建45#杆上杆(详见路径图)。8.1 电缆及其附件1、 本工程

21、选选用YJV22-8.7/15kV-3*300铜芯电缆。电缆附件选用冷缩式交联聚乙烯终端接头。 10kV常用电力电缆允许持续载流量电缆允许持续载流量(A)绝缘类型交联聚乙烯钢铠护套有缆芯最高工作温度()90敷设方式空气中直埋缆芯截面(mm2)7017315295214182120246205150278219185320247240373292300428328400501374500571424环境温度()4025土壤热阻系数(m/W)2.02、避雷器选择满足在正常运行和内过电压时不误动作,避雷器残压应不能超过被保护的电缆线路绝缘水平。为简化电缆终端塔布置,本工程选用HY5WS5-17/50

22、L型避雷器并配设接地装置。以上电缆和附件必须按有关国家标准组织生产和试验并经验收合格方可使用。8.2 电缆敷设 本工程电缆新建电缆井、排管及顶管。电缆敷设运行条件:空气敷设时最高温度40,最低温度-10;直埋敷设时土壤热阻0.8m/W。电缆敷设前,先检查排管有无损坏,内部清洁无杂物。未穿电缆管孔用防火堵料封堵。电缆敷设先两边后中间,先下后上,电缆标示牌及相位应有明确标记。8.3 电缆终端安装电缆户外终端安装时,保证支架水平;架空线路通过铝接线端子与电缆终端相连。8.4 电缆支架安装电缆终端杆塔的电缆支架及引下部分必须经过放样后再加工,以确保安装孔位置及尺寸的正确。8.5 电缆护层接地电缆的护套对电缆及其绝缘起到防护、防水作用,同时在电缆故障情况下回流故障电流,对外界弱电设施起到电磁屏蔽作用。三芯电缆应在线路两终端直接接地,如在线路中有中间接头者,应在中间接头处另加设接地。8.6 电缆防火电缆敷设后,每个工井的排管应用防火堵料密封。电缆上构架部分应涂刷防火涂料。8.7 电缆埋设标志电缆应设置方位标志。直线段,宜每50100m设置一个,其他转弯及进出建筑物处应适当设置。8.8 电缆标牌按运行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