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问题解疑策略结题报告_第1页
历史教学问题解疑策略结题报告_第2页
历史教学问题解疑策略结题报告_第3页
历史教学问题解疑策略结题报告_第4页
历史教学问题解疑策略结题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历史教学问题解疑策略结题报告历史教学问题解疑策略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目前,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非常强调在学科教学中开展探究 式教学活动,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初中历史课程 的设计与实施“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 在多样化, 多层次, 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 培养主动探究历史问题的 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在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中善于独立 思考和交流合作,切实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强调要尊重学生学习方式的独特性和个性化。 历史教学问题解疑学习 活动不仅在课程改革中处于关键地位,而且对于历史课堂的趣味性 , 课堂活力

2、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增强 , 以及新课标的实施 , 都有着至关重 要的作用。 那么,对于处在初中新课改前沿的一线教师, 我们应领悟 新理念, 贯彻新理念, 实践新理念, 积极有效地开展历史问题教学活 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探究能力,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大胆质疑,积极开展讨论,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乐于学习。使不同层 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因此,面对新课改、开展 历史教学问题解疑探究活动的研究工作是当务之急。二、课题提出的意义 开展此课题, 有助于学习主动积极者带动学习被动者, 共同参与, 有 利于实现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让学校教育成为“活的教 育”,成为真正培养人

3、的教育, 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对人的发展起促进 作用的教育。 将三维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学生体验历史过程, 掌 握历史学习方法,在情感、态度、价值观诸方面得到培养,提高人文 素养。有助于增强中学生认识问题、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 且有助于促进中学生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 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使 学生会问会学。同时,问题解疑探究活动也能帮助学生灵活掌握知识, 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2 、 多元智能理论3 、 结构认知理论4 、 有效教学理论四、课题研究的目标(一)、由重结论的注入者转换为重学习过程的促进者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普遍存在重

4、结论轻过程的问题。所谓重结论, 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偏重于历史结论的总结, 而忽视了学生学习历史知 识的思维过程。 所谓重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把重点放在过程与方 法上,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 让学生通过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 掌握规律。(二)、由机械的教材阐述者转换为历史教学的创新者 历史教师要用时代的观念搞好历史教学创新。历史教学不是直接用 新观念来武装学生, 而是培养学生用时代的观念来理解历史。 随着史 学理论的发展和新材料的发掘, 以及观念的更新, 人们对某些历史现 象的诠释也会有所变化。 教师要用时代的观念帮助学生认识历史, 有 助于学生对历史理解的深化。五、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一)基

5、本内容1 、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2 、 历史教学问题解疑策略研究: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 我们越来越认识到提高课堂效益, 不仅需要教师的探索创新, 更需要 学生的积极参与。在教学中,我尽可能地创设充满趣味的问题情境, 在解疑引思上寻求突破, 引导学生懂得尊重历史, 解放思想运用唯物 主义观3 、传统的历史教学,教师是既定教材的阐述者、传递者。新 课程倡导历史教师由机械的教材阐述者向历史教学的创新者转换。 随 着教材选用权的下放, 历史教师有选择教材的权利。 就讲授的内容而 言,历史教学完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超标”, 实现对教材的二 次开发。4 、教师带着学生走进教材,通过这种教学模式,教师的

6、主导作 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谐统一起来,教师重在创设学生发问的情境, 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产生了思维的激 情,积极探索,到教材中求解。(二)具体操作方法和步骤:、通过学习有效教学的相关理论和策略指导教学实践、利用试验班级和对比班级平时、期中、期末成绩和学生的综合评价手册来总结和发现问题。3、写好阶段性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4 、 及时进行效果评价,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指导学生自 我拓展。5 、 课堂教学要体现有效性的精神实质6 、 通过实验 - 对比-反思,再实验 - 对比-反思的形式进行,不 断的总结、积累、改进的步骤进行。7 、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在课题进行

7、的阶段设计一篇与课题相符 的教案并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写好反思。六、课题研究的思路以转变观念为重点, 构建教师有效教学的理论框架, 探讨、研究, 实施有效教学实用策略,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 并 在研究与实验中注重培养教师自己选用教学策略的意识, 提升教师的 专业化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验教师在某一策略上扎根实践, 不懈研究它的有效性和操作策略。七、课题研究的方法1 、个案研究法。 从本学科出发,针对某一课例、某一教学 时段或者某一学生发展时期等进行个案研究, 最终提炼出共性的结论 来。2 、行动研究法。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检 验,边完善,教什么研究什么,什

8、么地方有问题就研究什么,把研究 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 边归纳,边总结, 最终探索出提高课堂教学 效益的有效策略, 积累丰富的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经验。 这是本课题 研究的最重要方法。3 、文献分析法。 作为学习理论、收集信息的主要方法,其中 信息资料主要来源于教学理论书籍、 报刊杂志以及网络下载的相关资 料等。通过这些资料信息的分析与研究, 达到准确地界定课题研究的 价值性、可行性及关键概念的内涵与外延。4 、经验总结法。 在实验过程中, 组织主研和协研人员定期或 不定期地开展经验交流与总结, 积极撰写有一定价值的经验论文, 采 取总体规划、分步推进的实验策略。有计划、有记录、有检测、有总 结

9、,最后汇总阶段成果和实验过程,形成自己的整体实验成果。八、实验步骤及主要过程(一)、 准备阶段( 2008 年 9 月 12 月)1 、制定实验方案、确定实验教师2 、召开子课题开题报告会、培训实验课题成员。3 、学生基本情况调查、分析、分类(二)、研究实施阶段( 2009 年 1 月 12 月)1 、实施准备阶段: 学校制定课题研究工作制度, 商讨制定有关活动方案; 初步拟定历史 教学问题模式, 整理完善方案, 进行问卷调查及分析; 学习有关历史 教学问题解疑策略的教学理论。2 、开展课堂实践活动1)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注重发散性提问, 其典型的形式是: 除此之外还有哪些?还有什么新 的

10、见解?如果那样又会怎么样?这类问题重在启发学生求异, 让学生 多方面、 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思维活动。 更应当提倡让学生自己提 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2)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教学中要鼓励学生不惧怕权威, 不迷信书本, 敢于对教材和教师的授 课内容提出质疑。 鼓励质疑问难的方式有: 自疑围绕教学内容鼓 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疑当学生无疑时设法激起疑问;辩 疑发动学生围绕疑点展开讨论; 释疑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 上解释疑问; 存疑有些疑问留给学生课后进一步思考。 鼓励学生 质疑问难关键是看教师要筛选哪些问题解疑和如何解疑。 如果说,教 师筛选的是只限于课本内容方面的问题, 那么它就不属

11、于创新思维训 练,而只是传统的问答解疑。 相反,如果筛选的问题能反映学生的跳 跃式思维,逆向思维,甚至“反”内容,就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联 想力,就可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火花。 假如有些问题在课堂上解决不 了,教师则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 调查研究等手段寻求解决, 实现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社会大课堂教学目标, 这才是真正的创新思维训 练(3)建构积极思维状态的参与式教学新环境课堂教学中, 答案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积极的思考、 探索的状态。 教师不仅要挖掘和发展学生的思维潜能, 更重要的是要善于激荡学生思维的火花, 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这才是教学的关键。 要肯定学 生的“标新立异”和“异想天开

12、”。 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在广阔的 空间自由飞翔, 学生的思维生命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 教师应创设情 境,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 这是营造积极思维状态的关键。 学生只有充分参与到教学当中, 才能积极思维, 才能发现问题、 提出 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比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更重要。提问是智 慧的体现, 提问也是积极的思维状态。 因此,教师应把提问权还给学 生,鼓励学生提问, 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或难以理解的问题, 哪怕学生因为自己的认知水平有限, 提出一些在我们看来很简单的问 题也不要嘲笑他们, 哪怕提得是很可笑的问题, 都证明他们是在思考 了。3 、课题研究的阶段总结( 1 )、总

13、结和展示研究成果,主要征集论文、课例、教学优 质课教案。( 2 )、交流和总结课堂教学中经验与心得(三)总结成果阶段( 2011 年 1 月 12 月) 1 、召开本课题研究的成果展览会,邀请相关人员参加。2 、评选优秀科研成果,奖励教育科研教师先进个人。3 、召开本课题研究的总结大会, 对研究成果进行收集和整理。九、课题研究的具体措施1 、引导学生落实笔上,真正思考很多时候, 教师提出问题让大家思考时, 不少中下层学生不大去 思考,于是利用这个时间“神游四海”, 思维的惰性也常常因此养成。 为了避免这种现象,教师可要求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把问题的回答要点 写在草稿本上, 教师快速逐个浏览, 既可

14、监督学生的思考, 又可以看 到学生思考的效果。 对于那些对思考比较“感冒”的学生, 教师可以 重点检查,但对于这些学生的要求要适当放宽, 只要他们能提出问题, 都要给予及时地鼓励。 激发他们的思考热情, 逐渐培养他们的思维习 惯,让他们从游离的状态中真正进入思考的境地。2、给足学生时间,充分思考 教师上课常常有一定的教学目标安排,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 上课 赶时间的大有人在。 而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的充分思考, 需要他们心 到,眼到,口到,而我们很多教师在教学中设置问题后给予学生的思 考时间往往只有几分钟,也许几分钟时间一部分学生的确思考好了, 可是另一部分学生呢?他们往往因为自己的认知水平限制

15、, 思考速度 常常跟不上大家, 久而久之就会觉得思考不关我的事, 是好学生的事, 答案反正老师会说的, 我不听不思考问题也不大。 有些教师组织学生 小组讨论, 常常让大家思考几分钟, 而实际上短短的几分钟时间, 学 生真的进入状态、 真的思考了吗?所以常见的是个别手举起来了, 其 余的都作沉默状, 而讨论常常流于走马观花, 不痛不痒, 没有真正落 实到讨论的境界当中。 鉴于这种情况, 教师首先要转变思想, 不要为 了完成教学目标, 为了课堂处理的完美结局, 为了赶进度, 而缩短学 生思考的时间。学生在质疑的过程中教师要尽量给足学生思考的时 间,让学生充分思考。 要照顾到各个层面学生的思考时间,

16、 不要让那 些好学生的回答阻碍了其他同学的思维积极性。因此,学生质疑时, 一般时间应设置 3-5 分钟。视学生情况而定,学生疑难问题多时间就 长些,问题少时间就应短些, 最大限度的让学生把不能理解的地方或 问题提出来。学生设计问题时,思维能力强的同学可以多设计几个, 考虑问题可以深一些、 广一些。思维能力弱些的学生可以少设计一些, 问题可以浅一些。 速度快些的学生可以先检查, 并指出问题所在, 让 他们进一步提高、 改进。速度慢些的学生就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充分思 考。教师应想方设法地让学生自己感受到思考的快乐, 感受到成功的 快乐。如果教师每节课都能留出一段时间让学生练习提问题、 谈看法, 鼓励

17、学生发表各种见解。 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课堂教学 效果,同时又可以培养学生善于独立思考并尝试解决问题的习惯, 做 到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3、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发掘思考 合作学习应以学生的独立思考为基础,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 活动当中。 而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 往往只注意到让学生 把问题放到小组中进行合作交流, 通过小组的力量来解决问题忽视了 合作学习的真正前提。 合作学习的真正前提应使每个学生都要承担相 应的任务,应使每个学生都要积极地独立思考, 然后沟通,达成共识, 从而使每个个体都得到锻炼与提高。 为此,合作学习时教师可根据优 劣互补的方式进

18、行小组组合, 以优促劣。 还可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来 分组,让知识水平相当的学生在一起产生一种竞争意识, 减少依赖性。 合作学习中可以布置一些加强难度的题使他们深入思考,展开讨论。 讨论是日常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当讨论问题时, 每一方为了 讲清自己的基本思路和观点, 并批驳对方的基本思路和观点, 需要调 动各自的智慧和积极性,使自己的思维状态处于高度活跃 十、课题研究的成果1 、学生树立了整体意识 整体意识是指学生全面考虑问题的思维习惯。 这是一种能够充分 体现辨证思维特性的学科观念。每门学科自身就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树立整体意识, 不能仅仅要强调一个整体, 还要强调整体与局部的关 系、

19、整体与局部的相对性、 整体与结构的关系, 教学中教师应善于运 用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思维方法引导学生对同一问题从多角度、 多侧面去思考,并传授给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思维方法。 要让学生树立“一分为二”的观点,辨证的观点和整体意识。2 、学生养成系统思维的习惯 站在系统的高度学习知识,注重知识的整体结构,经常进行知识总 结。将平时学到的孤立、 零碎的知识融会贯通, 使之系统化、 条理化, 形成概念体系和网络结构。 追根溯源,寻求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与 区别,挖掘共性,分离个性,在比较中学习新知识。学习最忌死记硬 背,特别是理科学习, 更重要的是弄清楚道理, 所以不论学习什么内 容,都要

20、问为什么,这样学到的知识似有源之水,有木之本。注重知 识的纵横联系,在融会贯通中提炼知识,领悟其关键、核心和本质。 将所学的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体系。、学生养成创新思维习惯依据研究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按科学的思路,灵活运用各 种方法, 通过独立地分析综合, 形成新的知识联系, 然后学生们广 开言路,自由想象,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相互关系,不同的结构 形式,获得解决同一问题的新方案或新途径, 从而形成有一定价值 的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和新产品的思维活动, 从而解决问题4 、教师带着教材走进学生转变为教师带着学生走进教材 由原来教师先钻研教材,设计了一连串的问题,在课堂上教师 连续提问, 学

21、生习惯性的举手回答; 学生被指名回答时, 教师有时还 连续地补充追问,学生仓促地回答;表面上学生的思维是积极主动的, 但其实质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 以教师预先设计好的思路去代替学生 思维的过程;现在转变为教师带着学生走进教材。这种教学模式中, 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谐统一, 教师重在创设学生发问 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产生了思 维的激情,积极探索,到教材中求解。5 、提炼并撰写出了相当数量的案例、总结和论文等论文成果王东辉论文 整合历史课程资源的尝试 发表在吉林省教育 学院学报 2010年第 7期王东辉论文如何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发表在扶余教育 20

22、10年第3期王东辉教育科研论文 土地改革 一课在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机制研究分会举办的“精彩一课”中荣获二等奖王东辉设计课件 土地改革 在全国新课堂教学“区域联动、 同 课异构”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与实践征文中荣获二等奖沈景申论文 “导演”好自己的课堂 发表在吉林省教育学院 学报 2010年第10期十一、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设想(一)问题与困惑 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本着认真、扎实、有效的原则, 积极开展研究与实验, 摸索了一些好的做法, 也提炼出了一些好的经 验和体会, 但有些问题的处理却难以尽如人意, 现将问题和困惑总结 如下:1 、学生的思维问题(1)思维的空白现象。 这是指思维的静止状态, 即我们常说的“无 从着手”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学生没有养成积极思维的习 惯。(2)思维的片面现象。这是指思维的狭隘性,即不能一分为二的 看待事物、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