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能了解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表现、影响,通过探究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相关的社会经济问题。 ()通过学习,能了解西晋、东晋、前秦、南北朝的建立及更替。过程与方法()通过提问、阅读、比较、思考、讨论等方式,理解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表现和影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认识历史的能力和方法。()通过对江南地区发展的研读,感知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江南地区的开发史,学生能认识到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劳动人民对于社会物质文
2、明发展的重大贡献,认识到和平、安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江南地区的开发。难点: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设计思路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学习三块内容,东晋的兴亡、南朝的政治和江南地区的开发,分别从政治、经济两方面介绍江南的发展。东晋、南朝的统治,为江南地区的开发提供了必要条件。学习这三部分,首先要了解三国以来南北政权更替的历史。北方地区自西晋灭亡之后,相继建立起许多割据政权,这种政治局面一方面造成了农业经济的萧条和衰落,另一方面使大批北方人民南下,为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极大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南方地区在东晋南朝时期,战乱较少,社会稳定,统治者大都注
3、重发展农业,积极兴修水利,推广先进生产技术,改变了江南农业“火耕水耨”的原始状况,转而进入精耕细作阶段。这样,江南很快形成为新的农业经济区,同时手工业、商业也得到迅速发展,使南北经济的发展趋向平衡。 学情分析(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教学方法图示法、比较分析法、史料分析法、列表归纳法、讨论法等。 教学准备图片、史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展示一幅江南美景的图片和一首白居易的忆江南,播放视频江南美景。过渡:同学们,江南地区山美、水美、人更美。不仅如此,如今的江南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它是历史长期发展的结果。那江南地区是怎样得到开发的?经济重心何时南移的
4、?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有关这方面的问题。倾听、欣赏。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究新知(授新课)东晋的兴亡()东晋的建立 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南迁的北方人,怀念家乡,希望晋朝能够恢复中原。他们的愿望是否能实现?为什么?司马睿在年建立晋朝,以建康为都城,史称东晋。东晋时期,出现“王与马,共天下”政治局面,你能说说这是什么回事吗?这种现象说明什么问题?教师总结:在东晋初年,王导主政在内,王敦领兵在外,权倾朝野,故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你们听过“闻鸡起舞”的故事吗?故事主人物是谁?他为什么要如此勤奋练舞?展示教材页的相关史事,请学生阅读和回答问题。西晋末年,祖逖要求司马睿出兵北伐,
5、司马睿是否支持祖逖的提议?得不到东晋统治者的大力支持,祖逖北伐的结果是什么?教师总结:东晋初年,多次进行北伐,曾收复了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由于朝廷对祖逖心存疑虑,多方牵制,使北伐缺少后援,东晋最终未能恢复中原。展示图片东晋形势图,东晋在淝水之战中战胜前秦,解除了来自北方的威胁,相对稳定的局势使社会经济有所发展,江南出现了“荆扬宴安,户口殷实”的景象。东晋末年,政权落入武将手中,年,东晋灭亡。学生回答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学生回答问题。通过层层设问,引起学生的求知欲,逐步理清东晋兴亡的线索。南朝的政治东晋灭亡后,年的年里,中国南方政权更替频繁,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请学生阅读教材的 “南
6、朝的政治”的内容,回答问题:南朝时疆域最大,江南民殷国富,社会比较安定的是哪个政权?为什么说“在南北实力对比中,南朝处于明显劣势”?回答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的能力。江南地区的开发()展示史料,提出问题。材料一 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放火烧荒,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史记(西汉)材料二 江南是全国最繁荣昌盛的地方。民户越来越多,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江南土地肥沃,百姓勤奋,丰收的年头,一年的收获能满足几个郡人口的需要,生产的丝绵布帛能供天下人穿用。宋书(南朝)上述两则材料是对哪个地区的描述?汉朝与南朝时的江南经济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根据材料二和所学
7、知识概括出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材料三 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为什么会得到开发?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时间建立者都城东晋的建立东晋的政治局面:“王与马,共天下”东晋灭亡东晋的兴亡南朝政治江南地区开发讲述: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并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江南。因为汉朝的江南尚未开发,南朝的江南已经过三国、西晋、东晋的长期开发。阅读课本,回答问题:大量的荒地被开垦为良田;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农业技术进步;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得到推广;小麦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地
8、区。在教师的指导的基础上回答问题: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利于农业发展;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最主要原因);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南北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南方统治者推行了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措施。培养学生从史料中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课堂总结归纳、梳理知识点。理清所学知识的层次结构,掌握其外在的形式和内在联系,形成知识体系及一定的结构框架。巩固练习按下面的性质分类,司马睿应归为哪一类( )陈胜、吴广 司马炎、刘裕 司马迁、王羲之 张衡、祖冲之 南朝是指从公元年开始的( )我国南方地区并有的四个朝代我国南方先后相继
9、的四个朝代我国南、北方并存的四个朝代我国历史上四个大一统的朝代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表现不包括( )修建水利工程,荒地变成良田江南种植水稻,稻田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也得到推广福建、广东等地得到快速开发江南经济得以开发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北方劳动人民的南迁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南北方人民共同兴修水利、开垦良田推广屯田制参考答案: 回答问题。巩固基础知识,启发思维,培养学习能力。中考链接(年 湖南邵阳卷)从东汉末年到南宋,促进我国南方经济发展并最终超过北方的原因有( )北方人口南迁 民族交往 南方相对稳定 南方生产技术历来比北方先进
10、; 参考答案:回答问题。熟悉中考题目。课后作业在下边地图上用箭
11、头和线简要地画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的趋向。想一想,这一时期民族迁徙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学生讨论做作业。培养学生绘制地图的能力,了解民族迁徙的意义。板书设计第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时间建立者都城东晋的建立东晋的政治局面:“王与马,共天下”东晋灭亡东晋的兴亡南朝的政治:宋、齐、梁、陈江南地区开发原因:自然条件优越、人口大量南迁;社会安定;统治者重视农业表现:开垦荒地、兴建水利等影响: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生活不是等待风暴过去,而是学会在雨中翩翩起舞,不要去考虑自己能够走多快,只要知道自己在不断努力向前就行,路对了,成功就不远了。放弃了,就不该后悔。失去了,就不该回忆。放下该放下,退出那没结局的剧。我们需要一点点的眼泪去洗掉眼中的迷雾,一点点的拥抱去疗愈受伤的心,一点点的休息去继续前行,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不一样的,处同样的位置,也是有人哭,有人笑,有人沉默。穷人缺什么:表面缺资金,本质缺野心,脑子缺观念,机会缺了解,骨子缺勇气,改变缺行动,事业缺毅力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借用别人撞的头破血流的经验作为自己的经验,世界上最愚蠢的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19-2025年试验检测师之道路工程通关提分题库及完整答案
- 2017年广东省中考数学试卷(含解析版)
- 2025《工程承包合同》
- 财务数据保密管理计划
- 适应市场变化的管理策略计划
- 2025建筑工程承包合同安全生产附件
- 个人入股建筑公司合同样本
- 人工带料合同范例
- 2025出口退税账户托管借款合同范本
- 确立班级学习核心价值观的计划
- 酒店前台培训知识
- 统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 (一模)石家庄市2025年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一)地理试卷(含答案)
- 数学-湖南省长郡二十校联盟2025届新高考教学教研联盟高三第一次联考(长郡二十校一联)试题和答案
- 2025届陕西省安康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考试
- 初中地理中考备考-大题答题模板(九个板块)
- 玄武岩矿行业市场发展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土木工程论文范文
- 甲流及其检测方法检验科
- GB/T 45159.3-2024机械振动与冲击黏弹性材料动态力学性能的表征第3部分:悬臂剪切梁法
- DB35-T 2208-2024 面向视频图像识别的AI边缘计算系统应用技术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