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内装订线内装订线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外装订线广东省佛山市2021-2022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评卷人得分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人物视角叙事是古代小说常用的叙事观点,红楼梦可以从每个章节的不同人物视角来读,对同一件事也可以从不同人眼中写出。黛玉进府,是贵族少女兼伶仃孤女角度;刘姥姥进大观园是穷人兼世故老妪角度;查抄大观园是从权力顶峰跌落的王熙凤角度。这是作者熟谙人物视角叙事的结果。曹雪芹善于使用人物视角叙事,喜欢变换视角,但目标却始终围绕
2、着贾宝玉和贾府盛衰。红楼梦人物视角叙事既考究且华丽,站在叙事视角的人物一定有特别深刻的叙事角度,他(或她)和所叙之事或人又肯定有重要联系。在红楼梦前三回中得到详尽外貌描写的依次是熙凤、宝玉、黛玉。熙凤和宝玉都映现在黛玉眼中,黛玉到荣国府,王熙凤说:“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她夸黛玉长得好,主要为逗老祖宗开心,所以还有下边的话:“这通身的气派,倒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嫡亲的孙女。”至于黛玉标致到什么程度?曹雪芹却故意不写,他要将黛玉的外貌放到最应该观察的人眼中写,绛珠仙草只能在神瑛侍者面前显露绝世风姿。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情目”必须从贾宝玉眼中看出,且要
3、接着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从林黛玉眼中,贾宝玉“面若中秋之月,色若春晓之花”的外貌得到了详尽展示,他的通灵玉却绝对不能从林黛玉眼中叙出,所以当袭人要拿通灵玉给黛玉看时,被婉拒。贾宝玉的通灵玉只能从最终兑现了“金玉良缘”的薛宝钗眼中叙出。每个情节都有一个主要的人物叙事视角,一丝不苟又一丝不乱。多种叙事视角的综合运用和自如转换,是红楼梦取得前所未有叙事成就的主要原因。(摘编自马瑞芳红楼故事及文本写作)材料二:红楼梦主题历来众说纷纭,正如鲁迅所言,经学家见易,道学家见淫,才子见缠绵,革命家见排满持自传说、索引说、阶级斗争说者亦众,此现象实属正常。有些文学作品就像饺子,就为了中间那口馅儿;有些文
4、学作品就像点缀在西瓜里的那些子儿,人间百态尽在其中。其实开篇作者就借空空道人说出,即“大旨谈情”。红楼梦可称为“言情小说”,但与现代意义的“言情小说”不同。我们可以从“情”字来赏析红楼梦的主题思想:第一层境界,是将“情”理解为爱情之情,认为红楼梦单纯是一部写宝黛爱情的书。若如此看待红楼,可谓未窥门径,枉费曹公十年辛苦。第二层境界,认为红楼梦是为闺阁立传、女儿正名。刘鹗老残游记言:雪芹之大痛深悲,乃是为“千红”一哭,为“万艳”同悲。宝玉在女子面前自卑、自轻、自我否定、自我牺牲。与玉钏儿一起,他烫了手,反急问玉钏儿烫着没有。龄官画蔷,天降大雨,他只顾提醒龄官“快避雨去罢”,却不在意自己也在雨中。受
5、父笞打,黛玉来探,却只嚷不疼,希望黛玉不要伤心第三层境界借写宝玉对女子的珍重体贴,探究人与人应该如何相处。体贴,以己之心体人之心,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也是“仁”的内核。当时“仁”道日渐僵化,而作为躯壳的“礼”反据要津,红楼梦中亦有暗讽,贾敬死后,贾珍、贾蓉“直哭到天亮喉咙都哑了方住”,回府后便寻欢作乐。而宝玉形象是对“仁”“礼”平衡的一次拨乱反正。有人说红楼梦的内核是对封建道德的反抗,宝玉就是代表。实则大谬,宝玉蔑视的是虚伪,是虚礼,而非道德。他领会到了仁道精髓,即体贴,是真道德的践行者。第四层境界,红楼梦不仅是仁爱之书,更是充满无限情怀的天真之书、博爱之书。“仁”道建立在人与人的关系
6、之上,推己及人,即可得仁。宝玉对一切美好、纯净的事物都充满关爱,第三十五回说宝玉“看见燕子,就和燕子说话;河里看见了鱼,就和鱼说话;见了星星月亮,不是长吁短叹,就是咕咕哝哝”宝玉之“多情而善感”毫无矫揉,发乎真心,他有仁心,坚持、热爱、有信仰;他有诗心,天真、浪漫、充满想象。二者结合,便是宝玉这个“混世魔王”的真实面貌,而这或许也是红楼梦一书“大旨谈情”之“情”的真实面貌。(摘编自王学良如何赏析作为“言情小说”的)材料三:红楼梦是小说,是文学艺术。表达思想的方式是塑造典型形象,使用的语言是生活语言。作者只用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人物形象,并且语言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第二十四回自“贾芸出了荣国府回来”至
7、“一面趔趄着脚儿去了”,一千八百多字,却写了四个人:贾芸的舅舅卜世人、贾芸的舅妈、醉金刚倪二和贾芸。前面三人虽然都只是寥寥数笔,但俱各传神。卜世人夫妇的鄙吝和倪二的仗义,皆历历如绘。人物的语言也符合各自的身份和性格。“一碗茶也争,我难道手里有蜜!”这是初恋中的智能的语言,反映她心里的甜意。“你忙什么!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这是金钏的语言,反映她因受宝玉的赏爱而心悦意肯、别无他虑的心态。“呦呦鹿鸣,荷叶浮萍,小的不敢撒谎”。这是李贵的语言,反映他护送宝玉读书,但不识字,也不理会读书,只是从旁听闻的状况。红楼梦里最能言善语的要数黛玉、王熙凤、红玉、麝月几人。林黛玉慧心巧舌、聪明伶俐
8、;王熙风先意承志、博取欢心;红玉伶牙俐齿,如簧百啭;麝月在教训老婆子时词锋逼人,势猛气锐。作者对这四个人的语言是精心设计的,是特写。红楼梦在古典长篇小说中确已成为“绝唱”,这是无庸争议的,但它还是一首不用韵的诗。这不仅仅是因为红楼梦里有许多诗,而且它从开头至八十回的叙述,也都有诗的素质,它的叙述与诗是交融的,是一体。诗是什么?是抒情,抒喜怒哀乐各种各样的情而不是干巴巴的纪事,红楼梦确有这种抒情性的特点。(摘编自冯其庸的语言魅力)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重点关注了红楼梦中的叙事特点,通过列举事例、引用原文,对红楼梦叙事特点进行阐释,准确到位。B材料二列举了关于
9、红楼梦主题的众多说法,指出其主题即作者开篇说的“大旨谈情”,可以从“情”字入手理解把握小说主旨。C材料三认为红楼梦不仅是小说,也是一首不用韵的诗,这源于作品中穿插着很多诗,而且从始至终都充满叙述与抒情的交融。D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绝唱”,红楼梦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作者通过塑造典型形象来表情达意,人物的语言富有生活气息。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红楼梦虽可理解为“言情小说”,但仅仅把它当作一部写宝黛爱情的书,并不符合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意图。B红楼梦中“情”是“仁心”与“诗心”的结合,这种结合在宝玉身上表现为坚持、热爱、有信仰与天真、浪漫、充满想像。C红楼梦中对人物的语
10、言描写精妙传神,表现力很强,寥寥几笔,就将智能、金钏以及李贵等人描绘得栩栩如生。D红楼梦精心设计了黛玉、王熙凤、麝月等人的语言特写,符合人物身份,凸显人物性格,具有高度个性化的特点。3下列说法中,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A红楼梦中的多次点戏、听戏都与小说人物命运紧密关联,如宝钗过生日时点了涉及和尚的戏,暗示她未来的丈夫将会出家。B红楼梦中很多文字是写景和叙事的最天然的结合,也是富有诗的素质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我们要读出它的味外味、韵外韵。C胡适用“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研究方式,考证了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还得出了红楼梦是曹雪芹自传的结论。D无论人或物、有情或无情,宝玉都可以体贴其
11、悲音,感谅其情愫。对他来说,不但草木,凡天下之物,皆和人一样,有情有理。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5请结合材料一,概述红楼梦在叙事方面的主要特点。评卷人得分二、选择类6下列用“”给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B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C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D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夫子哂(微笑)之咏(唱歌)而归B保(安养)民而王度(丈量),然后
12、知长短C吾惛(欺蒙,迷惑),不能进于是矣素善(友善,交好)留侯张良D拔剑切而啖(吃)之道芷阳间(秘密地)行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错误的一项是()A加之以师旅(军队)欲辟(开辟)土地,朝秦楚B俯足以蓄(养活)妻子申(重复,再)之以孝悌之义C莫不中(合乎)音每至于族(聚结,集中),吾见其难为D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裁定)矣始速(快速)祸焉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异乎三子者之撰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B技盖至此乎盖亦反其本矣C若民,则无恒产若属皆且为所虏D为国以礼敢以烦执事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
13、之辞谁为大王为此计者B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微夫人之力不及此C何可废也终继五国迁灭,何哉D佚之狐言于郑伯曰赵尝五战于秦1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既来之,则安之。A是以君子远庖厨也B然后从而刑之C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D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12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A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端章甫:名词用作动词,穿着礼服,戴着礼帽风乎舞雩风:名词用作动词,吹风B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形容词用作名词,老人寡故不可以敌众寡、众:形容词用作名词,人少的国家、人多的国家C越国以鄙远鄙:名词用作动词,当作边邑晋军函陵军:名词用作动词,驻扎D项伯杀人,臣活
14、之活:动词使动用法,使活下来沛公欲王关中王:名词的使动用法,使为王13下列文言句式中,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B吾属今为之虏矣C百姓之不见保D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14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A不吾知也何厌之有B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摄乎大国之间C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此天子气也D五亩之宅,树之以桑虎兕出于柙1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童子六七人B今者有小人之言C依乎天理D不能进于是矣1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行李之往来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刺客不行,良将犹在约为婚姻若无罪而就死地可谓智力孤危危而不持,颠而不扶 所以遣将守
15、关者ABCD17下列句子组合中,都含通假字的一组()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莫春者,春服既成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君之所知也暴霜露,斩荆棘六国互丧,率赂秦耶ABCD18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A宗庙,是古代帝王、诸侯或士大夫为维护宗法制度而设立的用于祭祀其祖先的礼制性建筑。B四夷,是古代对中原周边各族的统称,即东夷、南蛮、北狄和西戎的合称,亦泛指外族、外国。C史记和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史记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四部分。D中国古代的学校有“庠”“序”之称。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太学之名始于西周。评卷人得分三、非选择类1
16、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3)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评卷人得分四、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小题。孝文皇帝,高祖中子也。孝文帝从代来,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弛以利民。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上常衣绨衣,所幸慎夫人,令衣不得曳地,帏帐不得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南越王尉佗,自立为武帝,然上召贵尉佗兄
17、弟,以德报之,佗遂去帝称臣。与匈奴和亲,匈奴背约入盗,然令边备守,不发兵深入,恶烦苦百姓。吴王诈病不朝,就赐几杖。群臣如袁盎等称说虽切。常假借用之。群臣如张武等受赂遗金钱,觉,上乃发御府金钱赐之,以愧其心,弗下吏。专务以德化民,是以海内殷富,兴于礼义。后七年六月己亥,帝崩于未央宫。遗诏曰:“联闻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不有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者,奚可甚哀。当今之时世咸嘉生而恶死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且朕既不德无以佐百姓;今崩,又使重服久临,以离寒暑之数,哀人之父子,伤长幼之志,损其饮食,绝鬼神之祭祀,以重吾不德也。谓天下何!朕获保宗庙,以眇眇之身,托于天下君王之上,二十有余年矣。赖天地
18、之灵,社稷之福,方内安宁,靡有兵革。联既不敏,常畏过行以羞先帝之遗德。维年之久长,惧于不终。今乃幸以天年,得复供养于高庙,朕之不明与。嘉之,其奚哀悲之有!”其令天下吏民,令到出临三日,皆释服。毋禁取妇嫁女祠祀饮酒食肉者。孝景皇帝元年十月,制诏御史:“孝文皇帝临天下,通关梁,不异远方。除诽谤,去肉刑,赏赐长老,收恤孤独,以育群生。减嗜欲,不受献,不私其利也。罪人不帑,不诛无罪。除宫刑,出美人,重绝人之世。朕既不敏,不能识。此皆上古之所不及,而孝文皇帝亲行之。德厚侔天地,利泽施四海,靡不获福焉。”太史公曰:孔子言“必世然后仁。善人之治国百年,亦可胜残去杀”。诚哉是言,汉兴,至孝文四十有余载,德至盛
19、也。廩廪乡改正服思封禅矣,谦让未成于今。呜呼,岂不仁哉!(选自史记孝文帝本纪,有删改)【注】绨衣:质地粗厚的丝织衣服。世:三十年。廩廩:犹庶几,渐进。乡改:更改历法。正服:更改服色。2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当今之时世咸嘉生而恶死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且朕既不德无以佐百姓B当今之时世咸嘉生而恶死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且朕既不德无以佐百姓C当今之时世咸嘉生而恶死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且朕既不德无以佐百姓D当今之时世咸嘉生而恶死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且朕既不德无以佐百姓2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帝以安民为本。他曾打算
20、建造一座露台,召来工匠一计算,造价要上百斤黄金,就自动停止了,以便利百姓。B文帝躬行节俭。他平时穿的是质地粗厚的丝织衣服,甚至不准宠爱的慎夫人穿长得拖地的衣服,以此表示节俭。C文帝有着比较进步的生死观,他认为死是世间的常理;对待丧葬也极力主张节俭,反对厚葬等奢侈浪费的习俗。D文帝流芳百世。文帝去世以后,孝景帝和司马迁都给予他很高的历史评价,认为没有哪个皇帝能够同他相比较。2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高祖:庙号称谓。古代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称号,开国皇帝一般称为“祖”,后继皇帝称为“宗”。B释服:指脱去朝服,或守丧期满,除去丧服。文中指前者,与仪礼乡饮酒礼的
21、“主人释服”相同。C己亥:天干地支。天干地支相配得六十组,可用于纪年、纪月和纪日。文中的“六月己亥”是用于纪日。D封禅: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大典。在泰山上筑土为坛祭天叫“封”,在泰山南面的梁父山辟场祭地叫“禅”。2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2)除诽谤,去肉刑,赏赐长老,收恤孤独,以育群生。评卷人得分五、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三首关于项羽的诗,完成下面小题。题乌江亭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乌江亭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夏日绝句李
22、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注相传为西楚霸王项羽自刎之处。此诗作于宋室南渡之后。宋汴京沦陷后,康王赵构带着臣僚南逃,偏安于临安(今杭州)。24下列对三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胜败兵家事不期”,“事不期”是说胜败之事不能预料。“卷土重来未可知”,是说如若重整旗鼓是大有可为的。B杜牧诗不落传统窠臼。认为项羽不该自杀,本该卷土重来。而王安石则认为项羽自杀是唯一正确的选择。C李清照对项羽进行了高度评价。“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是说人要有骨气,不管是活着还是死去,都要顶天立地。D这三首诗对项羽评价的角度都不同,杜牧从用兵角度、王安石从民心向背角度、李清照从节操(气节
23、)角度进行评价。25这三首诗分别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评卷人得分六、情景默写2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_,_”两句,孔子先从自己谈起,把师生摆在同等的地位,又充分表现了他的平易近人,谦逊和蔼地对待学生的态度。(2)孔子在季氏将伐颛臾中谈及国家治理时要处理好贫富悬殊的问题,否则会影响到国家的安定。他说的原话是:“_,_。”(3)苏洵在六国论的结尾指出,“苟以天下之大,_,_,”明确体现文章借古讽今,告诫北宋统治者要汲取历史教训的主旨。评卷人得分七、选择题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按照学问体系上的划分,一说起“经史子集”,
24、就在学术意义上涵盖了中国文化的全部内容,中国传统文化可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类。经,专指儒家文化。因为自汉武帝时期以来,儒家文化超越诸子百家,成为中国古代社会中的主流意识形态,此后的历朝历代,儒家思想都被看作社会发展中的纲常伦理,被认为是思想文化界的_ 。史,便是史书。中国历史上的“正史”,从汉代的史记开始,到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史书清史稿,总称为“二十六史”。子部,就是指人们常说的“诸子百家”。百家之长与儒家之尊共同盛放于中国文化的百花园中,才使得中国文化_、鲜活有力。集部,泛指一切文化艺术,包括诗词文赋、戏曲小说等。综合来看,如果我们将国学比喻为一座_的文化大厦,那么:经,是这座大厦的钢筋结
25、构,有了儒家经典,就立起了中国主流思想;史,是大厦的水泥浇筑,水泥的巍然填充与钢筋的昂然挺立,就构筑起了中国文化的坚实外形;(),所以,子部的百家思想,就如同为这座大厦开了一扇扇的门窗,正因为有门窗的参与,才使得空气流通、阳光照耀;集部,像是大厦里一切装潢与内饰,丰富多样,精彩纷呈。是“经史子集”四个部分,全面支撑起了中国文化这座_的殿堂。2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按照学问体系上的划分,中国传统文化可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类,一说起“经史子集”,就在学术意义上涵盖了中国文化的全部内容。B按照学问体系上的划分,中国传统文化可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类,而“经史子集”就在学
26、术意义上涵盖了中国文化的全部内容。C按照学问体系上的划分,“经史子集”在学术意义上涵盖了中国文化的全部内容,中国传统文化可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类。D“经史子集”在学术意义上涵盖了中国文化的全部内容,按照学问体系上的划分,中国传统文化可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类。2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中流砥柱栩栩如生富丽堂皇古色古香B擎天之柱生生不息富丽堂皇美轮美奂C中流砥柱生生不息高耸入云美轮美奂D擎天之柱栩栩如生高耸入云古色古香2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钢筋水泥建起的这座楼宇既非常庞大,也密不透风、缺乏生机B虽然用钢筋水泥建起了一座庞然大楼,这座楼宇却密不透风
27、、缺乏生机C水泥钢筋建起的这座楼宇缺乏生机、密不透风,虽然它是一座庞然大楼D而钢筋水泥虽然建起了一座庞然大楼,却也使得这座楼宇密不透风、缺乏生机评卷人得分八、材料作文3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庄子说:“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关注很多有用的东西,而恰恰看不到有些看似无用却实际有用的东西。所以当我们漫不经心地拒绝看似“无用”时,其实是放弃了很多隐藏在“无用”后的“大用”。比如,作为学生,在学校参加公益活动,有人说无用,实际上,这些活动对我们的成长有大用;再如重视阅读,有人说无用,实际上对我们的人生却有潜移默化甚至不可估量的大用。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理
28、解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要求:选好角度,自定立意;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试卷第12页,共12页参考答案:1C2B3D4(1)论证方式多样。文章采用了例证、喻证、引证、对比论证等。引用了鲁迅、刘鹗的语句,选取了宝玉与玉钏儿、龄官、黛玉的交往事例,运用了饺子西瓜子等比喻,让论证更有说服力。(2)论证结构清晰,运用总分结构,分条论证。作者从“情”字入手,分析了从“情”字理解小说主题的四个层面,结构严谨,层次清晰。(3)论证语言浅显明了。作者通过比喻、对比、举例等手法,用通俗浅显的语句,将自己的观点一一展示,化难为易,通俗易懂。5(1)每个章节可以
29、从不同人物视角来读,同一件事也可以从不同人眼中写出;(2)善于使用人物视角叙事,喜欢变换视角,但目标却始终围绕着贾宝玉和贾府盛衰;(3)人物视角叙事既考究且华丽,站在叙事视角的人物一定有特别深刻的叙事角度;(4)对主要人物、关键情节的描写,通过特定的人物去实现;(5)每个情节都有一个主要的人物叙事视角,多种叙事视角的综合运用和自如转换。【解析】1此题考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
30、等等。C项,“而且从始至终都充满叙述与抒情的交融”错误。作者只是说在前八十回的叙述中“也都有诗的素质,它的叙述与诗是交融的,是一体”,而不是说从始至终。故选C。2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通读文章,注意细节。学生必须养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迅速搜寻到每个选项所涉及的段落,然后仔细比较选项的说法是否与原文一致。B项,“红楼梦中情是仁心与诗心的结合”错误,原文材料二最后“而这或许也是红楼梦一书大旨谈情之情的真实面貌”,可知是“或许”,而不是肯定。故选B。3此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
31、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观点和论证的方法。A项,“红楼梦中的多次点戏、听戏都与小说人物命运紧密关联”是说小说中“戏文”与人物命运的关联,B项,“红楼梦中很多文字是写景和叙事的最天然的结合我们要读出它的味外味、韵外韵来”说的是红楼梦富有诗意,具有言外之意,C项,“考证了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还得出了红楼梦是曹雪芹自传的结论”错误,这是作为考据派的胡适的成果。故选D。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特点的能力。答题前,首先把握文本的内容;其次,明确文章的论述话题是什么,文章采取了什么论证思路,从哪些角度和层面进行分析论证的,使用了哪些论据,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等。注意常见的论证方法
32、:例证法、引证法、对比论证法、因果论证法等。首先,从论证方法上看,引用刘鶚老残游记中的话,“雪芹之大痛深悲,乃是为千红一哭,为万艳同悲”,使用了引证法;列举“贾敬死后,贾珍、贾蓉直哭到天亮喉咙都哑了方住,回府后便寻欢作乐”,使用了例证法;“有些文学作品就像饺子,就为了中间那口馅儿,有些文学作品就像点缀在西瓜里的那些子儿,人间百态尽在其中”,使用了喻证法;“宝玉在女子面前自卑、自轻、自我否定、自我牺牲。与玉钏儿一起,他烫了手、反急问玉钏儿烫着没有。龄官画薔,天降大雨,他只提醒龄官快避雨去罢,却不在意自己也在雨中”使用了对比论证法。其次从论证结构上讲,文章采取的是总分的论证方式,首先,提出总的论点
33、是红楼梦主题是“大旨谈情”,接下来从四个层面理解,第一层境界,是将“情”理解为爱情之情,认为红楼梦单纯是一部写宝黛爱情的书;第二层境界,认为红楼梦是为国立传、女儿正名;第三层境界借写宝玉对女子的珍重体贴,探究人与人应如何相处;第四层境界,红楼梦不仅是仁爱之书。可以说条理非常清晰。再者,在语言上也很有特色,比如“有些文学作品就像饺子,就为了中间那口馅儿,有些文学作品就像点缀在西瓜里的那些子儿”,就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在第二个境界中大量列举实例,通俗易懂,使深刻的道理浅显化。5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和探究文章叙事特点的能力。解答这类题首先粗读全文,重点阅读相关段落,然后根据题干要求,筛选
34、出相关信息,并归纳概括,分点作答。材料一第一自然段中“人物视角叙事是古代小说常用的叙事观点,红楼梦可以从每个章节的不同人物视角来读,对同一件事也可以从不同人眼中写出”,比如文章列举林黛玉和刘姥姥王熙凤的例子,这是作者熟谙人物视角叙事的结果,即每个章节可以从不同人物视角来读,同一件事也可以从不同人眼中写出;“曹雪芹善于使用人物视角叙事,喜欢变换视角,但目标却始终围绕着贾宝玉和贾府盛衰”也是作者叙事的特点之一;“人物视角叙事既考究且华丽,站在叙事视角的人物一定有特别深刻的叙事角度”,他(或她)和所叙之事或人又肯定有重要联系;“详尽外貌描写的依次是熙风、宝玉、黛玉。熙风和宝玉都映现在黛玉眼中”,所以
35、对主要人物都有特定的描写手段;“每个情节都有一个主要的人物叙事视角,一丝不苟又一丝不乱。多种叙事视角的综合运用和自如转换”,这也是红楼梦取得前所未有叙事成就的主要原因。综上所述,可以说在叙事上红楼梦使用了多种手段,所以才深得读者的喜爱。【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6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如今沛公第一个攻入关中并且进入咸阳,他
36、一丝一毫都不敢占有动用,封闭了官室,退军驻扎在霸上,就是为了等待大王(指项羽)的到来。本题中,“封闭宫室”,主语“沛公”省略,“封闭”谓语,“宫室”宾语,故本句结构相对完整,独立成句,前后断开,排除ABD;故选C。7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句中含义的能力。C.惛:不明事理,糊涂。“吾惛,不能进于是矣 ”句意:我糊涂,不能懂得这个道理。故选C。8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句中含义的能力。A.两句都正确。B.申,反复陈述。“申之以孝悌之义”的句意: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C.族,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的句意:每当碰到筋骨
37、交错聚结的地方,我看到那里很难下刀。D.判,决定、确定。“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的句意: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决定了。速,招致。“始速祸焉”的句意: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故选D。9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乎”,介词,相当于“于”,和。句意:和他们三人(子路、冉有、公西华)的志向不同。“乎”,形容词词尾,的样子。句意:对于刀刃的运转和回旋来说那是多么宽绰而有余地呀。B.“盖”,同“盍”,何,怎么。句意:(你解牛的)技术怎么竟会高超到这种程度啊?“盖”,同“盍”,何不。句意:为什么不回过头来从根本上做起呢?C.“若”,连词,至
38、于。句意:至于民众,如果没有固定不变的产业。“若”,代词,你们。句意:你们这些人将被他俘虏。D.两个“以”都是介词,用。句意:治国要用礼;斗胆用这件事情劳烦您。故选D。10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用法都是介词,给、替。句意:君子厌恶那些不肯说(自己)想要那样而偏要找借口的人。/谁替大王制定了这条计策。B.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的。句意:我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如没有这个人的力量,就没有我的今天。C.疑问代词,怎么。/疑问代词,为什么。句意:怎么可以废除呢?/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D.介词,对。/介词,和。句意
39、:佚之狐对郑伯说。/赵国曾经和秦国交战五次。故选A。11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例句:来,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来。安,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安顿下来。句意: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A.远,形容词作动词,远离。句意:因此君子远离厨房。B.刑,名词作动词,处罚。句意:然后用刑法去处罚他们。C.名词作状语,在夜里。句意:项伯就连夜赶到刘邦的军营。D.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句意: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李牧又多次击退了他们。故选D。12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D.王,名词用作动词,称王。句意:沛公打算在关中
40、称王。故选D。13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A.省略句,完整句子为:昔者先王以(之)为东蒙主。句意:从前先王把他当作主管东蒙山祭祀的人。B.被动句,“为”表被动。句意:我们都要被他俘虏了!C.被动句,“见”表被动。句意:百姓没有受到安抚。D.被动句,“为所”表被动。句意:治理国家的人切不要让自己被敌人积久的威势所胁制啊!故选A。14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A.“不吾知也”,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不知吾也”。句意:不懂得我啊。“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有何厌”。句意:有什么能让他满足的呢?B.“宜
41、乎百姓之谓我爱也”,主谓倒装句,正常语序应该是“百姓之谓我爱也宜乎”。句意:百姓认为我很吝啬是应该的啊!“摄乎大国之间”,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乎大国之间摄”。句意:夹在大国之间。 C.“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判断句,“为”表判断。句意:现在人家正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们则好比是鱼和肉。“此天子气也”,判断句,“此也”表判断。句意:这是天子的运气呀!D.“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五亩之宅,以桑树之”。句意:五亩大的住宅场地,种上桑树。“虎兕出于柙”,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虎兕于柙出”。句意: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跑出。故选B。15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今
42、异义词的能力。A.童子:古义,少年,未成年的男子;今义,儿童。句意:六七个童子。B.小人:指人格卑下的人。古今同义。句意:现在有小人的谣言。C.天理:古义,牛体的自然结构;今义,天然的道理。句意:依照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D.于是:古义,到这一步;今义,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句意:不能达到这一步啊。故选B。16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犹在”,还在。古今意思相同。句意:燕国的刺客不动身赴秦,赵国的良将还活着。“无罪”,没有犯罪。古今意思义相同。句意:这样没有死罪而要他死。“不扶”,不搀扶。古今意思相同。句意:盲人摇
43、晃着要倒下却不去扶持,颤颤巍巍将要跌倒却不去搀扶。“行李”,古义,外交使者;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句意:出使的人来来往往。“有事”,古义,有军事行动;今义,有事情。句意:季氏将对颛臾使用武力。“婚姻”,古义,亲家,有婚姻关系的亲戚;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句意:和项伯约定结为儿女亲家。“智力”,古义,智谋和力量;今义,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句意:可以说是智谋和力量变得势孤力弱,处境危急。“所以”,古义,的原因;今义,因果关系连词。句意: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故选C。17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通假字现象的理解能力
44、。“戮”通“勠”,联合,一同。句意:我和将军合力攻击秦国。“莫”通“暮”,晚。句意: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上了。“涂”通“涂”,道路。句意:旅行的人都想在大王的道路上出入。“暴”通“曝”,暴露,冒着。句意: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故选B。18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B.“史记分为四部分”错,史记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部分。故选B。19()难道大王调动军队,使军士臣下受到伤害,和诸侯结怨,这样以后(才)从心里感到痛快吗?(2)依靠别人的力量却(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3)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
45、土地有限,凶暴的秦国的欲望不会满足,(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侵略诸侯就越厉害。【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得分点:()“抑”,难道;“兴”,使兴起,发动,调动;“危”,使动用法,使受到伤害;“构怨于诸侯”,状语后置;“快”,形容词作动词,感到痛快。(2)“因”,依靠、凭借;“所与”,名词性所字结构,同盟者;“知”,通“智”,明智。(3)“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厌”,满足;“弥”“愈”,越、更加。20B21D22B23(1)百斤黄金相当于十户中等人家的产业,我继承了先帝留下来的宫室,时常担心有辱于先帝,要建造露台干什么呢(或怎么用得着建造高台呢)!(2
46、)废除了诽谤有罪的法令,取消肉刑,赏赐老人,收养抚恤少无父母和老而无子的贫苦人,以此来养育天下众生。【解析】2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如今,世人都喜欢活着而不乐意死,死了人还要厚葬,以致破尽家产;加重服丧以致损害身体。我认为很不可取。况且我生前没有什么德行,没有给百姓什么帮助。“当今之时”,句中作时间状语,习惯上独立断开;“世咸嘉生而恶死”中“世”为主语,所以“时”“世”中间断开,排除A、C两项。“吾甚不取”是一个完整的主谓结构,“吾”主语,所以“伤生”和“吾”中间要断开,排除D项。故选B。21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D.“孝景帝和司马迁都给予他很高的历史评
47、价,认为没有哪个皇帝能够同汉文帝相比较”错误。由原文“孝景皇帝此皆上古之所不及,而孝文皇帝亲行之”可知,孝景皇帝这些都是古代帝王做不到的,而孝文皇帝亲自实行了。孝景皇帝认为文帝比古代帝王做得都好。由“太史公曰汉兴,至孝文四十有余载,德至盛也”可知,司马迁只是肯定了文帝的德政,没有将文帝跟古代帝王进行比较。由“述赞:孝文千年颂声”可知,司马迁只是强调了对汉文帝的歌颂的声音千年仍然不断,也没有将文帝和古代帝王比较,所以D项表述绝对。故选D。2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B.“指脱去朝服”错误。根据语境“其令天下吏民,令到出临三日毋禁取妇嫁女祠祀饮酒食肉者”可知,“释服”为除去丧服之意。故
48、选B。2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赋分点:(1)“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判断句式;“奉”,继承;“羞”,使羞辱;“何以为”,宾语前置句,“以何为”,为什么呢;“台”,活用作动词,建造高台。(2)“除”,动词,废除;“去”,动词,取消;“长老”,长辈,老人;“孤独”,名词,无父母和老而无子的贫苦人;“群生”,天下众生。参考译文:孝文皇帝,是高祖的排行中间的儿子。孝文帝从代国来(到京城),在位二十三年,宫室、园林、狗马、服饰、车驾等等什么都没有增加,若有对百姓不便的事情,就放开法禁来便利民众。文帝曾打算建造一座露(高)台,召来工匠作预算,造价要值上百斤黄金。文帝说:“百斤黄金相当于
49、十户中等人家的产业,我继承了先帝留下来的宫室,时常担心有辱于先帝,还建造露台干什么呢?”文帝平时穿的是质地粗厚的丝织衣服,对所宠爱的慎夫人,也不准她穿长得拖地的衣服,所用的帏帐不准绣彩色花纹,以此来表示俭朴,为天下人做出榜样。(文帝规定)建造他的陵墓霸陵一律用瓦器,不准用金银铜锡等金属做装饰,不修高大的墓冢,就是要节省,不要烦扰百姓。南越王尉佗自立为武帝,然而文帝却把尉佗的兄弟召来,(加官进爵)使他们显贵,用恩德回报他们,尉佗于是取消了帝号,向汉朝称臣。汉与匈奴相约和亲,匈奴却背约入侵劫掠,而文帝只命令边塞戒备防守,不发兵深入匈奴境内,不愿意给百姓带来烦恼和痛苦。吴王刘濞谎称有病不来朝见,文帝
50、就趁此机会赐给他木几和手杖(以表示关怀他年纪大,可以免去进京朝觐之礼)。群臣中如袁盎等人进言说事,虽然直率尖锐,而文帝总是(宽容)采纳这些意见。大臣中如张武等人接受别人贿赂的金钱,事情被发觉,文帝就从皇宫仓库中取出金钱赐给他们,用这种办法使他们内心羞愧,而不把他们下交给执法官史处理。文帝专心致力于用恩德感化臣民,因此天下富足,礼义兴盛。后元七年六月己亥日,文帝在未央宫逝世。留下遗诏:“我听说天下万物萌芽生长,最终没有不死的。死是世间的常理,事物的自然归宿,有什么值得过分悲哀呢!当今世人都喜欢活着而不乐意死,死了人还要厚葬,以致破尽家产;加重服丧以致损害身体。我认为很不可取。况且我生前没有什么德
51、行,没有给百姓什么帮助;现在死了,又让人们加重服丧长期哭吊,遭受严寒酷暑的折磨,使天下的父子为我悲哀,天下的老幼心灵受到损害,减少饮食,中断对鬼神的祭祀,其结果是加重了我的无德,我怎么向天下人交代呢!我有幸得以保护宗庙,凭着我这渺小之身依托在天下诸侯之上,至今已二十多年。依靠的是天地的神灵,社稷的福气,才使得国内安宁,没有战乱。我不聪敏,时常担心行为有过错,使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蒙受羞辱;岁月长久了,总是担心不能维持始终。如今没想到能侥幸享尽天年,将被供奉在高庙里享受祭祀,我如此不贤明,却能有这样的结果,我认为就很好,还有什么可悲哀的呢!”诏令天下官吏和百姓,从令到之日算起,服丧三日就可以除去丧
52、服。婚庆祭祀,饮酒吃肉,概不禁止。孝景皇帝元年十月,下诏给御史:“孝文皇帝治理天下,开放了关卡桥梁,处处畅通无阻,边远地区也是一样。废除了诽谤有罪的法令,取消肉刑,赏赐老人,收养抚恤少无父母和老而无子的贫苦人,以此来养育天下众生。他杜绝各种嗜好,不受臣下进献的贡品,不求一己之私利。处治罪犯不株连家属,不诛罚无罪之人。废除宫刑,放出后宫美人,对使人断绝后代的事看得很重。我不聪敏,不能认识孝文皇帝的一切。这些都是古代帝王做不到的,而孝文皇帝亲自实行了。他的功德显赫,比得上天地;恩惠广施,遍及四海,没有哪个人不曾得到他的好处。”太史公说:孔子曾说,“治理国家必须经过三十年才能实现仁政。善人治理国家经过一百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无偿使用合同标准文本
- 课程辅导与个别指导计划
- 井巷工程施工合同标准文本
- 公司规章制度(7篇)
- 你我贷借款合同标准文本
- 港口航运行业月个人工作计划
- 2025级沥青路面施工合同
- 公司总顾问聘用合同标准文本
- 信息咨询度合同标准文本
- 万能销售合同标准文本
-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培训
-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明细居民村民委员会
- 城市环境卫生工作定额环境卫生各类作业成本
- 文件、资料和记录调阅申请表
- 开工预付款支付申请表
- 腹部CT检查技术ppt课件(PPT 18页)
- 《医药代表拜访技巧及区域管理》PPT课件
- 事件研究法PPT课件
- 空冷岛施工方案
- 硬笔书法专用纸竖版
- 第二章 三相异步电机控制线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