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13.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_第1页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13.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_第2页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13.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_第3页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13.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_第4页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13.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13.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品质的教育。2、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3、练习快速阅读,认识生字,简要地复述故事。教学重点借助课文进一步提高阅读速度,提升阅读能力。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通过自读课文,深入理解课题“金色的鱼钩”所蕴含的深刻意义。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借助课文进一步提高阅读速度,提升阅读能力。2 .通过自读课文,深入理解课题“金色的鱼钩”所蕴含的深刻意义。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图片导入,引出课文。1 【出示课件1、 2】长征系列图片,思考:这是

2、发生在什么时候的事情?长征, 当我们感叹红军创造的这一奇迹时,也应该去看看这伟大奇迹背后那些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让我们来认识今天故事的主人公。他,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2这是属于哪一种描写方法?这描写的是谁?明确:外貌描写大家亲切的称呼他为 “老班长”。 (板书: 老班长) 他是一位普通的红军战士,也是一位挽救了3 位年轻战士生命的英雄。3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英雄人物,齐读课题(板书:金色的鱼钩),看到这个题目你有哪些疑问?二、把握内容,概括课文。1 .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课文,借助六要素简要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2 .在我们解开鱼钩与老班长之间

3、的谜底之前,先来将这些词语读准确:【出示课件4】颧骨、 两鬓、 斑白、 搪瓷、 严厉、 收敛、 疙瘩、 粗糙、 抽噎、 红锈、 宿营地、青稞面、喜出望外、热气腾腾、无边无涯、昏迷不醒、奄奄一息3 .交流课文各要素,并将六要素连起来。概括就是去繁就简,这是略读课文重要的学习方法。我们大家一起把它们连成一句话,就成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三、外貌主线,感受人物。(一)抓住老班长的外貌变化,体会老班长的形象1 .再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老班长外貌的语句,在文中作标记。【出示课件5】2 .第一处:“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儿驮,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3 .第二处:“他整夜

4、整夜地合不拢眼”-“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4 .第三处:“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5 .第四处:这鱼汤,他自己有没有喝过一口?我们来看看,老班长最后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出示: “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6 .小结:从老班长外貌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红军战士?(板书:尽职尽责)(二)感受其他描写,加深体会故事中还有许许多多地方都蕴含着感人至深的情,把让你感动的句子找出来,动情地和同桌相互读一读,再来感受老班长这份深深的爱。预设以下几个方面:1、 【出示课件6】老班长吃鱼骨头的画面(6、 7

5、、 8 自然段)师:为什么让你感动?生:我从捧着、嚼着、紧锁眉头、哽咽等词语感受到老班长的舍己为人。(板书: 舍己为人)是啊, 我们和你一样体会到了老班长为别人着想的可贵品质。 你能用通过朗读把 “我” 的心情和感受表达出来吗?让我们一起读出这份感动。还可以加上动作再次感受一下老班长此时此刻的状态。(生再读)2、老班长严厉劝“我”吃鱼汤(第21、 22 自然段) 【出示课件7】当时“我”已经发现了秘密,能喝下这碗鱼汤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生: “我”端起鱼汤,觉得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里。实在喝不下这碗鱼汤。老班长又是怎么劝“我”的?生:老班长鼓励我们为了革命,必须吃下去。否则就走不出茫茫

6、草地。“我”明白老班长的苦心,即便是“我”喝下鱼汤”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 “千斤重”是什么意思?你能把这千斤重的心情读出来吗?3、每天只吃草根和鱼骨头,老班长的身体又怎么熬得住?好景不长,就在我们要走出草地时意外发生了。【出示课件8】 (第 28 自然段 )自由轻声读这部分内容,注意自己内心的感情。说出内心感受,并说说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是啊,当生命垂危的时候,老班长竟然想到的还是3 个小战士。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真是一个好战士啊!生 1:老班长的牺牲让我们很难过,很伤心。生 2:老班长在生命垂危之时,还想着别人,心系他人,心系革命。(板书:忠于革命)四、品味“金色”,

7、读透主题1引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可亲、可敬的老班长永远离开了我们,战士们撕心裂肺的呼喊也无法唤醒他了。擦干了眼泪2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战士们的生命,他用自己的忠诚和无私完成了党的委托。 他永远地留在了那片无边无际的草地上,留给战士们的只有那根用缝衣针弯成的钓鱼钩。(板书:鱼钩)你说,这鱼钩不就是班长生命的象征吗?是这小小的鱼钩,钓到了挽救战士生命的小鱼,是这看似平凡的老班长,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三个小战士的生存的希望!3、 【出示课件9】回味质疑:现在你能理解为什么说长满了红绣的鱼钩上,闪烁着金色的光芒了吗?(板书:金色)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凝结了老红军心中只有战友,唯独没有自己的高贵品质; 长满

8、红锈的铁鱼钩,体现了红军战士舍己为人的伟大精神;长满红锈的鱼钩见证了红军战士互相关心、互相扶持、一心北上的艰苦历程,表现了战友之间伟大的爱。五、读长征诗,总结全文1 .这不是一枚普通的鱼钩,万分沉重。这鱼钩,是一种深深地怀念,还是一份革命的力量,更是对一代代享受着美好生活的人们的教育呀!在长征途中有多少这样可歌可泣的英雄,正因为有了他们,才有我们现在美好的今天,让我们用一首我们学过的毛主席的诗七律长征一起来缅怀他们!【出示课件10】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2 .交流搜集到的与长征有关的诗歌。

9、板书设计:金色的鱼钩尽职尽责老班长 舍己为人金色 鱼钩忠于革命教学反思4 篇金色的鱼钩是一篇略读课文,描写的是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一件感人至深的故事。课文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意义深刻。 “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历程,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本文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品质教育,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 神态, 展现了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训练简要复述故事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本文的教学重点是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难点是理解 “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 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一、给

10、学生足够时间自主学习。在这个环节中,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了四道题,让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小组中的成员可以互相讨论,时间是8 分钟。这4 道题是这样的:(1)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课文的题目是“金色的鱼钩”,这个鱼钩是金色的吗?作者为什么说:“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3)本文的哪些内容让你深受感动,找出来,并说一说让你感动的原因。(4)把描写老班长神态的语句找出来,并说说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的学习兴致很高,讨论的也很热烈,与平常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二、合作展示。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各派一

11、名代表上台来展示本组自主学习的成果,老师给予适当的评价。这个环节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发挥,自我展示的平台,让学生畅所欲言,这样在课堂上,学生有了展示自我的欲望,迸发出了创造的火花,树立了学习的自信心。事实证明,学生的表现出奇地好,他们的发言简直可以用“妙语连珠”来形容。三、提升小结。这个环节既是老师对课堂情况的总评,也是课堂的延伸。当学生谈了自己在这堂课中的收获时,我适时地总结了一下,并提了一个要求。我 是这样说的:在长征途中,还有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请同学们课后去搜集,我们准备组织一次长征故事会。几天后, 这个故事会开得很成功,同学们都踊跃上台,争着讲述自己搜集到的故事。教学中, 我们不仅把

12、课堂主动权还给了学生,还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在以前我上这类课文时,要么叫学生自己读课文自己解决课后习题,要么直接将课后习题的答案告诉学生。这两种做法都存在许多弊端,前者是一味的放,让学生在读课文和做习题时增加了难度,对课文的理解不够深入到位,往往不能准确地回答问题,一遍,两遍老是不对,结果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后者则没有充分地给学生读书和思考的时间,只是被动地接受答案,并不知道课文里讲了些什么,问题的意思是什么?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了依靠老师说答案的懒惰思想,不再主动地朗读课文、思考课后习题。而运用“自主式五步”教学模式避免了这个弊端。另外,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那就是在课堂

13、上,没有给学生自由的空间去质疑。这样, 就使得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还不是那么主动。记得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如果学生无所疑,无所惑、无所求,那么,老师的启发是不会生效的。所以, 我觉得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作为主导的老师还应该给他们质疑的机会。2金色的鱼钩是统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组13 课。这篇课文的作者对人物的语言、动作、 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揭示出人物崇高的内心世界。金色的鱼钩的语言朴实,像讲故事一样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表达了对老班长的深切怀念。完成金色的鱼钩的教学后,写了篇教学反思,总结为以下四个方面。1、 金色的鱼钩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一件非常

14、感人的故事。因此在教学本课之前,我先交代学生查阅历史资料,了解故事背景,为理解老班长的高尚品质奠定基础。并且提示学生联系毛泽东写的长征 这首诗,根据自己的了解讲一讲长征的时间、经过的省份和一些重要的战斗等,使学生更加深入的认识长征。2、 金色的鱼钩篇幅较长,故事性很强,在教学过程中,我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要求学生初读课文时,入眼看得快,入脑想得快,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课文的题目是“金色的鱼钩”,这个鱼钩真的是金色的吗?作者为什么说 “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 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3、在快速阅读的基础上,学生大概理解了课文内容,我再要求学生把感受较深的部分有感情地多

15、读几遍,并把自己心中的感受写在旁边。之后,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把感受最深的部分读给大家听,并说说自己为什么受到感动。4、 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揭示出人物崇高的精神境界。教学中我有意识地为学生在读写之间架起桥梁,引导学生从读学写。如,课文中几次描写了老班长的神态,从课文中画出有关语句读一读,思考这几次描写老班长的神态有什么不同,你能从中感悟到什么?从而使学生领会神态描写对反映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3本次研修活动旨在研究“阅读教学中如何实现语言积累”,根据这一研修主题,我选择了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篇幅较长,故事性强,主要通过

16、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从而展示人物内心,表现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比较适合进行语言积累的训练。因此,教学中, 我把从人物外貌、语言、 动作等描写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以及语言文字的积累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把对文章主题的理解作为教学的难点,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我主要进行了如下尝试和探究。一、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1、这篇课文由于篇幅较长,针对这样的文章我们应怎样来学习,于是我教给同学们先将文本读薄,再将重点读厚,最后将主题读透的学习方法,让同学们在一步步的闯关学习中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这样让同学们在不经意间读懂了课文,明白了文意。事实证明,无论同学们理解深

17、刻与否,但整节课还是基本达到了应有的学习目标。2、 教学中我有意识地为学生在读写之间架起桥梁,引导学生从读学写。如,课文中几次描写了老班长的外貌,从课文中画出有关语句读一读,思考这几次描写老班长的外貌有什么不同,你能从中感悟到什么?从而使学生领会外貌描写对反映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3、课文结尾“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是同学们最难理解的,我让同学们从课题入手,读题质疑,学中解疑,这样以至于最后同学们较自然地理解了教学难点。二、以生为本,为学生提供自由表达的机会。1、课堂上,我充分地让学生自由地默读、朗读、思考、表达,边读书边思考边批注,这样学生有了自由,就有了灵性

18、,就会迸发出创造的火花,学生自主的投入阅读实践,也才会读得一遍比一遍好,感悟一次比一次深。2、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我要求同学们把感受最深的部分读给大家听,并说说自己为什么受到感动。在学生自我感受,自由朗读有了一定基础,但还未达到一定高度时,这样组员之间互相帮助,互相补充,从而让同学们的感受更加深刻。3、老师抓住时机进行范读,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拨动了孩子的心弦,开启了学生的心智,使学生与文本,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三、加强语言文字的积累,厚积而薄发。1、在教学本课之前,我先交代学生查阅历史资料,了解故事背景,为理解老班长的高尚品质奠定基础。课堂伊始,让同学们自主背诵已学过的毛泽东的诗长征 ,这样既朗诵了经典,又了解了长征。2、 在授课过程中,自始至终让同学们抓住文章的重点语句进行学习,体会,感悟,这样加强了语言文字的积累。3、最后进行记忆大比拼,故事讲述都是在有意识地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本节课, 虽然做了一些研究,但也还有很多不如意,主要是老师的水平不够,与一节优课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