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选修3-3第1讲分子动理论内能(新人教版)_第1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选修3-3第1讲分子动理论内能(新人教版)_第2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选修3-3第1讲分子动理论内能(新人教版)_第3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选修3-3第1讲分子动理论内能(新人教版)_第4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选修3-3第1讲分子动理论内能(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诚凝聚 =A_A=成就梦想 _HIII第1讲分子动理论 内能* jK A O J II Z I Z H U L U O 5 H I必考必会:必记必做01" 考基自主落实对应学生用书P198II考纲点击I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实验依据阿伏加德罗常数I (考纲要求)1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的大小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10 10 m估测的方法:油膜法(2)一般分子质量的数量级:10 26 kg(3)阿伏加德罗常数1 mol的任何物质中含有相同的粒子数,用符号Na表示,Na= 6.02 X 1023molNa是联系宏观量和微观量的桥梁,NA = Mm°l, NA = Vm

2、QmV分(4)分子模型球体模型直径为 d= 3,6V0立方体模型边长为 d=3Vo2 .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1)扩散现象:相互接触的物体互相进入对方的现象.温度越高,扩散越快.(2)布朗运动的特点:永不停息、无规则运动;颗粒越小,运动越剧烈;温度越高,运动越剧烈;运动轨迹不确定.(3)布朗运动和热运动的比较布朗运动热运动共同点都是无规则运动,都随温度的升局而变得更加剧烈小同点运动物体小颗粒分子运动观察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 联系布朗运动是由于小颗粒受到周围分子热运动的撞击力而引 起的,它是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反映3.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1)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2)分

3、子力是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合力.(3)ro为分子间引力和斥力大小相等时的距离,其数量级为10一10 m.(4)如图1 11所示,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总是斥力变化得较快.二"时,5引=5斥,分子力 F = 0;r<0时,F引和F斥都随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 F斥比F引增大得更快,分子力 F表现为r>r0时,F引和F斥都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 F斥和F引减小得更快,分子力 F表现为引力;r>100(109 m)时,F引、F斥迅速减弱,几乎为零,分子力 F = 0.II状元微博II点!击回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内能 I

4、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内能I(考纲要求)分子动能、分子势能和物体的内能分子动能分子势能内能定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即 热运动)分子间后作用力,由分子 间相对位置决定的势能物体中所有分子的热运动 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续表影响因素微观分子运动的快慢分子相对位直,分子 力工一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 之和宏观温度体积温度、体积、物质的 量改变方式升高或降低温度增大或减小体积做功和热传递(二者 实质/、一样)I状元微博I翻点亮心灯 Z/(AvA)照亮人生 精诚凝聚=A,=成就梦想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分子动能、分子势能或内能只对大量分子才有意义任何物体都有内能体积增大分子势能不一定增大(如

5、水变成冰)实验做理实验: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目施卜学会一种估测分子大小的方法将油酸滴在水面上,让油酸尽可能散开, 可认为油酸在水面上形成隼命F油膜b 如果把分子看作球璃,塘分子油膜层的 厚度就可以看作油酸分子的直径事先恻出油酸滴的体枳产和油期的面积5 就可以笄出分子的直径,、盛水方盆、注射器(或股头而r赢 便甑瓯一瓶、坐标饿、玻璃板、舜子粉、油酸泗精溶液、量筒、彩箱水实验杀.蝶,油酸酒精溶液中油酸的怵积.实验数畋油膜的面积浮在水面匕油般心油酸分子 的排子粒油酸膜U)在方维中盛人适盘的水约2 士m深), 使水处于稳淀状态网上图)(2)用注射器(述股出滴低)取苏先阳好的 油酸酒精溶液,逐滴滴

6、入量筒,记下量 筒中滴入1 ml群液所需加入溶液的浦数I 3的推子朝均句地撤在水面卜.国用注射器(或胶去滴管)旅近水面将一 滴油酸科特溶渔滴在水面上5待油酸膜的面积稳定后.杷坡璃板 放在方盘上,用笔描绘出油膜的形状注意事项1 .实验前应检查方盘是否干净.2 .方盘中的水应保持稳定状态,最好静置一段时间,那子粉均匀撒在水面上.翻点亮心灯 Z/(AvA)照亮人生精诚凝聚=A,=成就梦想 _HIII3 .向水面滴油酸酒精溶液时,针尖应竖直、靠近水面,如果离水面太高,可能无法形成 油膜.最好在1 cm左右.4 .计算油膜面积时,以坐标纸上方格的数目来计算,不足半个的舍去,多于半个的算1个.II考基自测

7、I1 .下列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C.布朗运动说明了液体分子与悬浮颗粒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D.观察布朗运动会看到,悬浮的颗粒越小,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剧烈解析 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小颗粒由许多分子组成,所以布朗运动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也不是指悬浮颗粒内固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A、B选项错误,布朗运动虽然是由液体分子与悬浮颗粒间相互作用引起的,但其重要意义是反映 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而不是反映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故 C选项错误.观察布朗运动 会看到固体颗粒越小、温度

8、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故D选项正确.答案 D2 .下列关于分子热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热运动B.气体如果失去了容器的约束就会散开,这是因为气体分子之间存在斥力C.对于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如果压强不变,体积增大,那么它的内能一定减小D.如果气体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能会增加,但并不是所有分子的速率都增大解析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小颗粒的运动;气体分子散开的原因在于气体分子能做 无规则热运动;对于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在压强不变的情况下,体积增大,温度升高,分子 平均动能增加,理想气体分子势能为零,所以内能增大.答案 Dd,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该3 .设某种物质的摩

9、尔质量为丛分子间平均距离为物质的密度p可表示为().心心A,P= /Nab- P= d3NAc3*c -8-C-k 4Td3NAD- P <INa解析 分子为球形时,1 mol物质的体积:16 /na,则p= = J63N,故A错6 4AA误.分子为正方体时,1 mol物质的体积:d3NA,则p= dN,故B正确.答案 B图 11 24 .如图1 1 2所示,用F表示两分子间的作用力, Ep表示分子间的分子势能,在两个 分子之间的距离由10ro变为ro的过程中().A. F不断增大,Ep不断减小B. F先增大后减小,Ep不断减小C. F不断增大,Ep先增大后减小D. F、Ep都是先增大后

10、减小解析 分子间的作用力是矢量,分子势能是标量,由图象可知F先增大后减小,Ep则不断减小,B正确.答案 B5 .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步骤如下:向体积为Vi的纯油酸中加入酒精,直到油酸酒精溶液总量为V2;用注射器吸取上述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小量筒,当滴入n滴时体积为V。;先往边长为3040 cm的浅盘里倒入 2 cm深的水;用注射器往水面上滴一滴上述溶液,等油酸薄膜形状稳定后,将事先准备好的玻璃板放在浅盘上,并在玻璃板上描出油酸薄膜的形状;将画有油酸薄膜轮廓形状的玻璃板,放在画有许多边长为a的小正方形的坐标纸上;计算出轮廓范围内正方形的总数为N,其中不足半个格的两个格算一格,多于半个格的算

11、一格.上述实验步骤中有遗漏和错误,遗漏的步骤是 ;错误的步骤是 (指明步骤,并改正),油酸分子直径的表达式 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用油膜法测分子直径,意在考查学生对单分子油膜的理解和粗略估 算能力.本实验中为了使油膜不分裂成几块,需在水面上均匀撒上郁子粉;由于本实验只是 一种估算,在数油膜所覆盖的坐标格数时,大于半个格的算一个格,少于半个格的舍去;油 酸溶液在水面上充分扩散后形成一层单分子油膜,油膜厚度可看成分子直径,由题意可知,油酸溶液的浓度为V1, 一滴油酸溶液的体积为 V0, 一滴油酸溶液中含纯油酸体积为 VV0, 一滴 V2nnV22V1Vo油酸溶液形成的油膜面积为 Na2,所以油膜

12、厚度即分子直径d=NV1Va0n.答案 将郁子粉均匀撒在水面上错误的步骤是,应该是不足半个格的舍去,多于半02个格的算一格NVV2nHEXINKAODIANTOUKI-励核心考点透析对应学生用书P200考点一微观量的估算【典例1】一气泡从湖底上升到湖面, 已知气泡内气体的密度为 1.29 kg/m3,平均摩尔质量为0.029 k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 Na = 6.02X 1023 mol1,取气体分子的平均直径为 2X10 10 m.若气泡 内的气体能完全变为液体,请估算液体体积与原来气体体积的比值.(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解析 题目考查利用阿伏加德罗常数进行估算.设气体体积为V1,液体

13、体积为 V2,由此可知,气泡内气体的质量为: m= pV1,物质的量为:mM.翻点亮心灯/(AVA)照亮人生则气泡内的分子个数为:N=nNA="M1NA.起3.1将分子视为球体,每个分子的体积:V分=16对液体来说,忽略分子间隙,则液体体积为:. N / Tip jV1NAV2 = NV 分=-L,V6 6M '由此可知:2WNA代入数据解得V2=1X M4(9X1052X1。-4都算正确)答案见解析借蔻发挥I 在求解与阿伏加德罗常数有关的计算问题时,总体思路是 质量、摩尔质量摩尔数 体积、摩尔体积分子数【变式1】已知铜的摩尔质量为 M(kg/mol),铜的密度为 *g/m3

14、),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NA(mol1),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NaA. 1 kg铜所含的原子数为而B. 1 m3铜所含的原子数为MNAPC. 1个铜原子的质量为NM(kg) AD. 1个铜原子的体积为-(m3) P m解析1 kg铜所含原子个数 N = 1NA=NA,A正确;同理1 m3铜原子的原子数 N =滞Na=tta, B错误;1个铜原子质量 mO=襄(kg), C正确;1个铜原子体积 V0=-Mr(m3), D正确.MNap Na答案 B考点二 分子间作用力、分子势能、分子力做功【典例2】如图1 13所示,图 11 3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 O,乙分子位于x轴上,甲分子对乙分子的作用力

15、与两分子间距离 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 F>0为斥力,F<0为引力,a、b、c、d为x轴上四个特定的位置.现 把乙分子从a处由静止释放,则().A .乙分子由a到b做加速运动,由b至U c做减速运动8 .乙分子由a到c做加速运动,到达 c时速度最大C.乙分子由a到b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一直增大D.乙分子由b到d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一直增加解析 由题意可知,乙分子由a到c的过程中,两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分子力做正功,动能一直增大,分子势能一直减少,到c点时加速度为零,速度达最大,因此,A错误,B正确, C错误;b到c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少,c到d分

16、子间表现为斥力,斥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因此, D错误.答案 B【变式2】(2012广东一模)某一密闭容器中密封着一定质量的某种实际气体,气体分子间的相互作 用力表现为引力.关于实际气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密封容器内的气体对器壁的顶部没有作用力9 .若气体膨胀对外界做功,则分子势能一定增大C.若气体被压缩,外界对气体做功,则气体内能一定增加D.若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等于膨胀对外界做的功,则气体分子的动能一定不变解析 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密封容器内的气体仍然有压强,气体对器壁的顶部有作用力,所以A错误;体积膨胀,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力做负功,气体的分子势能增加,B

17、正确;外界对气体做功,但气体有可能向外界放热,所以内能的变化情况不能确定,C错误;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等于膨胀对外界做的功,所以内能不变,但分子势能增大了,所以分子 动能一定减小,即 D错误.答案 B考点三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典例3】104 mL溶液中图 11 4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所用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每 有纯油酸6 mL,用注射器测得1 mL上述溶液为75滴.把1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里,待水面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用彩笔在玻璃板上描出油膜的轮廊,再把玻璃板放在坐 标纸上,其形状和尺寸如图11 4所示,坐标中正方形方格的边长为1 cm.则(1)油酸薄膜白面积是 c

18、m2.(2)每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是 mL.(取一位有效数字)(3)按以上实验数据估测出油酸分子直径约为 m_(取一位有效数字)/口必须注意单位的统一一(力计算油膜面枳时,必疑遵循、“数格子法”的原则(不足半 I(也舍去,大于半个的算一少/O解析(1)运用数格法,多于半个的算一个,小于半个的舍去,有效面积共有 115格.油 膜的面积:S= 115X1 cm2 =115 cm2.(2)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V' =-1 mL.7 5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纯油酸体积:V=164V' =8X10 6 mL.12_ V 8X1010(3)油酸分子白直径:d=S=115x 10

19、4 m=7X 10 m.答案 (1)115=3 (2)8X10 6 (3)7X10 1°【变式3】“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的简要步骤如下.A.将画有油酸膜轮廓的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数出轮廓内的方格数(不足半个的舍去,多于半个的算一个),再根据方格的边长求出油酸膜的面积S.8. 将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待油酸薄膜的形状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 用彩笔将薄膜的形状描画在玻璃板上.C.用浅盘装入约 2 cm深的水.D.用公式d=V,求出薄膜厚度,即油酸分子直径的大小.SE.根据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算出一滴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V.上述步骤中有步骤遗漏或步骤不完整的,请指出:9.

20、 )上述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 .某同学实验中最终得到的计算结果和大多数同学的比较,数据偏大,对出现这种结果的 原因,下列说法中可能正确的是 .A .错误地将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直接作为油酸的体积进行计算10. 算油酸膜面积时,错将不完整的方格作为完整方格处理C.计算油酸膜面积时,只数了完整的方格数D.水面上郁子粉撒得较多,油酸膜没有充分展开答案(1)C步骤中,要在水面上撒上郁子粉或石膏粉03(2)实验时,还需要:F用注射器或滴管将事先配制好的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量筒, 记下量筒内增加一定体积时液滴的数目.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 CFBAED.正确的说法是ACD.GAOKAOKUAILETIY

21、AN -快乐体忸:感悟高者高考快乐体验对应学生用书P201一、对分子动理论有关内容的考查(高频考查)11. (2010四川)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间存在分子力的是().A.两铅块能被压合在一起B.钢绳不易被拉断C.水不容易被压缩D.空气容易被压缩解析 空气容易压缩是因为分子间距大,而水不容易压缩是因为分子间距小,轻微压缩 都使分子力表现为斥力.A、B、C说明存在分子力.答案 D12. (2010上海)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由引力与斥力共同产生,并随着分子间距的变化而变 化,则().A.分子间引力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增大B.分子间斥力随分子间距的减小而增大C.分子间相互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增大D.

22、分子间相互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的减小而增大解析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减小.斥力变化得快些,据此可知A项错误、B项正确.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是分子引力与分子斥力的合力,简称分子力.分子力随 分子间距的变化特点是非单调的,有最小值,故C、D两项均错.分子力和分子间距离关系图象如图所示.选B.答案 B13. (2010全国卷I改编)如图11 5所示为两分子系统的势能 Ep与两分子间距离r的关 系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r大于门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B.当r小于门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C,当r等于r2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D.在r由门变到2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

23、功解析 分子间距等于 "时分子势能最小,即r0=r2.当r小于门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 当r 大于r1小于r2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当 r大于上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A、B错,C对.在r 由r变到上的过程中,分子斥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D错误.答案 C精诚凝聚=A,=成就梦想 _HIIITnnTX?图 11 614. (2011广东卷,13)如图1 16所示,将两个接触面平滑的铅柱压紧后悬挂起来,下 面的铅柱不脱落,主要原因是 ().A.铅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B.铅柱受到大气压力作用C.铅柱间存在万有引力作用D.铅柱间存在分子引力作用解析 由于铅柱较软,且接触面平滑,用力压紧,使得铅分子

24、间的距离小到分子力起作 用的距离,分子引力的作用使铅柱在钩码的拉力下未分开,D正确.答案 D二、油膜法测分子直径(低频考查)15. (2011全国卷I , 22)在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中,有下列实验步骤:往边长约为40 cm的浅盘里倒入约 2 cm深的水.待水面稳定后将适量的那子粉均匀地 撒在水面上.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制好的油酸酒精溶液滴一滴在水面上,待薄膜形状稳定.将画有油膜形状的玻璃板平放在坐标纸上,计算出油膜的面积,根据油酸的体积和面 积计算出油酸分子直径的大小.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量筒中,记下量筒内每增加一定体积时的滴数,由此计算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

25、的体积.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然后将油膜的形状用彩笔描绘在玻璃板上.完成下列填空:(1)上述步骤中,正确的顺序是 .(填写步骤前面的数字)(2)将1 cm3的油酸溶于酒精,制成 300 cm3的油酸酒精溶液;测得 1 cm3的油酸酒精溶液有50滴.现取一滴该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测得所形成的油膜的面积是0.13 m2由此估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径为 m_(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解析 根据纯油酸的体积 V和油膜面积S,可计算出油膜的厚度 L,把油膜厚度L视为油酸分子的直径,则 d = V,每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是 上cm3,而1 cm3的油酸溶于酒精,制V=- cm3,则300 50 cm '

26、S50成300 cm3的油酸酒精溶液,则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纯油酸的体积是根据题目要求保留一位有效数字可知油酸分子的直径为5X 10 10 m.答案(1)(2)5 X 10 10U4. 活页限时训练 (时间上 60分钟)一苦演练,考提升对应学生用书P301I备考基训II1 . (2011四川卷,14)气体能够充满密闭容器,说明气体分子除相互碰撞的短暂时间外().A.气体分子可以做布朗运动B.气体分子的动能都一样大C.相互作用力十分微弱,气体分子可以自由运动D.相互作用力十分微弱,气体分子间的距离都一样大解析 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的运动,布朗运动不是分子运动,选项 A错误;气体分子的速度

27、不一定一样大,动能不一定一样大,选项 B错误;气体分子可以自由运动, 相互作用力十分微弱,但距离不一定一样大,选项C正确、D错误.答案 C2 .分子动理论较好地解释了物质的宏观热学性质.据此可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显微镜下观察到墨水中的小炭粒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 规则性B.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一定先减小后增大C.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可以先减小后增大D.在真空、高温条件下,可以利用分子扩散向半导体材料掺入其他元素解析 A选项中小炭粒做布朗运动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故 A是正确的;B 选项中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在间距r<

28、;ro的范围内,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减小,而在间距r>ro的范围内,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减小,故 B是错误的;C选项中分子势能在r<r。时,分子势 能随r的增大而减小;ro处最小,在r>ro时,分子势能随r的增大而增大,故C选项是正确的; D选项中真空环境是为防止其他杂质的介入,而高温条件下,分子热运动剧烈,有利于所掺入元素分子的扩散,故错误选项为B.答案 B图 11 7翻点亮心灯/(AVA)照亮人生C的冷水(如图1 17B瓶中水分子的平均动B瓶中水分子的布朗运所以B瓶中水分子个数约为N=nNA= 1.0X 1026 个.答案(1)A (2)热传递 A B自然界中进行的与热现象有

29、关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 (3)1.0 x 1026 个4.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气体的温度升高时,分子的热运动变得剧烈,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撞击器壁时对器 壁的作用力增大,从而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B.把两块纯净的铅压紧,它们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C.破碎的玻璃不能重新拼接在一起是因为其分子间存在斥力作用D.分子a从远处趋近固定不动的分子b,只受分子之间作用力,当 a到达受b的作用力为零处时,a的动能为零(2)目前,环境污染已非常严重,瓶装纯净水已经占领柜台.再严重下去,瓶装纯净空气也会上市.设瓶子的容积为 500 mL,空气的摩尔质量 M = 29x 10 (2)若油酸

30、酒精溶液体积浓度为0.10%,4.8 10 mL,其形成的油膜面解析 (1)由于一滴溶液的体积太小,直接测量时相对误差太大、应用微小量累积法减 小测量误差. kg/mol.按标准状况计算, Na= 6.0X 1023 mol 1,试估算:空气分子的平均质量是多少?一瓶纯净空气的质量是多少?一瓶中约有多少个气体分子?解析 (1)气体的温度升高时,分子的热运动变得剧烈,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撞击器壁 时对器壁的作用力增大,但是气体的压强不一定增大,还要看分子的密集程度, A项错误;把两块纯净的铅压紧,它们会“粘”在一起,是分子间引力的作用,B项正确;玻璃断面凹凸不平,即使用很大的力也不能使两断面间距

31、接近分子引力作用的距离,所以碎玻璃不能接合,若把玻璃加热,玻璃变软,则可重新接合,所以 子b,只受分子之间作用力,先是引力做正功,当 定最大,D项错误.C项错误;分子 a从远处趋近固定不动的分a到达受b的作用力为零处时,a的动能(2) m=一 3M 29X1023 kg = 4.8 x 10 26 kgNa6.0 X 10m空=p 丫瓶=MV瓶 29X 10 3X 500X 10 6 * *Vm322.4X 10kg=6.5X 10 4 * kgiV瓶分子数N= nNA =VmNa =500x 10 6X 6.0X 10答案 (1)B(2)4.8X10 26322.4X104kg 6.5X 1

32、0 kg23-=1.3X 1022 个 1.3X 1022 个5. (2011上海单科)在“用单分子油膜估测分子大小”实验中,(1)某同学操作步骤如下:取一定量的无水酒精和油酸,制成一定浓度的油酸酒精溶液;在量筒中滴入一滴该溶液,测出它的体积;在蒸发皿内盛一定量的水,再滴入一滴油酸酒精溶液,待其散开稳定;在蒸发皿上覆盖透明玻璃,描出油膜形状,用透明方格纸测量油膜的面积.改正其中的错误: 积为40 cm2,则估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为m.m= 1.2x 10 9 m.一 440 X 108 31X10 m4 2D,解得 S= 1 X 104 m2答案 1X104 m27. (2010江苏单科)已知潜

33、水员在岸上和海底吸入空气的密度分别为1.3 kg/m3和2.1kg/m3,空气的摩尔质量为 0.029 kg/mol ,阿伏加德罗常数 Na= 6.02x 1023 mo1.若潜水员呼吸 一次吸入2 L空气,试估算潜水员在海底比在岸上每呼吸一次多吸入空气的分子数.(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解析 设空气的摩尔质量为 M,在海底和岸上的密度分别为p海和p岸,一次吸入空气的体积为V,则有 加=(湃M岸VNa,代入数据得 An=3X 1022答案 3X1022II考能提升II8. (1)气体内能是所有气体分子热运动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其大小与气体的状态有关,分 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与分子势能分别取决于气体

34、的().A.温度和体积B.体积和压强C.温度和压强D.压强和温度(2)1 g 100 C的水和1 g 100 C的水蒸气相比较,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分子的总动能都相同.它们的内能相同.解析(1)选A.由于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所以气体分子的动能宏观上取决于温度;分子势能是由分子间作用力和分子间距离共同决定的,宏观上取决于气体的体积.因此选项A正确.(2)温度相同则说明它们的分子平均动能相同;又因为 1 g水和1 g水蒸气的分子数相 同,因而它们的分子总动能相同,所以说法正确;当 100 C的水变成100 C的水蒸气时, 该过程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所以 1 g 100 C的水的内能小于1 g 100 C的水蒸气的内能,故 说法错误.答案(1)A(2)见解析3 .给体积相同的玻璃瓶A、B分别装满温度为60 C的热水和0所示).(1)关于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所以A瓶中水分子的平均动能比能大B.温度越高,布朗运动愈显著, 所以A瓶中水分子的布朗运动比 动更显著C. A瓶中水的内能与 B瓶中水的内能一样大D.由于A、B两瓶水体积相等,所以 A、B两瓶中水分子间的平均距离相等(2)若把A、B两只玻璃瓶并靠在一起,则 A、B瓶内水的内能都将发生改变,这种改变内 能的方式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