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推荐】数学说课稿模板锦集6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数学说课稿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数学说课稿 篇1【说课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49页例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说教材】三位数乘两位数是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学生在三年级下册已经学过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笔算。本节课在此基础上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基本方法。三年级时,学生已经掌握了三位数乘一位数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因此,对算理和算法的理解和探索并不会感到困难。但是,由于因数数位的增加,计算的
2、难度也会相应的增加,计算中就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情况,因此,这一课的学习对学生来说也是非常必要的。学习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学生完整地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小数乘法打好基础。教材提供的情景中,让学生建立速度的概念,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时间、路程和速度的关系,并应用这种关系去解决问题。【说教学目标】根据以上分析以及新课标提出的要求:要让学生在获得新知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培养,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情感与态度目标:让学生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
3、的计算问题的体会,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3、能力目标: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能主动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类比及分析,概括能力,发展应用意识。【说教学重点、难点】由于学生对笔算乘法已有一定的经验,通过知识的迁移学生能很好的掌握,所以本课的重点制定为: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因为在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时,学生在把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时,就不知道积应该写在什么位置上。所以本课的难点为:理解竖式中,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时,积的末尾要与十位对齐的道理。【说教学方法】一、说教法:新课程标准指
4、出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而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所以我制定了以下的教法:1、情景教学法:创设学生熟悉和喜爱的情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迫不及待获取新知的欲望,发现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产生积极的数学情感。2、任务教学法:学生通过猜测、思考、验证、合作、交流等活动学习新知,完成教学任务。在这过程中我注意使用启发式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角色。【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五一”劳动节妈妈、爸爸和小明计划出游的打算:有这样的四条路线从湖州到南京,爸爸决定自驾游,时间大概是3小时,汽车每小时可以行79千米。从湖州到云南大理,如果坐快客的速度是每小时
5、85千米,一共需要32个小时。从湖州到北京故宫,如果坐特快列车的速度是162千米,大约需要9小时。从湖州到四川卧龙,如果坐火车的速度是145千米,大约需要12小时。请你提出数学问题,并且解决问题。设计意图:学生虽然已经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方法,但这已经是三年级学习的内容,好多学生已经忘记,所以进行复习非常有必要,且很自然地把旧知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来。并且在具体的情景中,复习和学习新知都比较容易接受,效果也比较好。(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让学生列出算式“145×12”,提问:你会算吗?学生可能会出现课本第49页所列举的方法,这时,教师适时优化出用竖式来做
6、。生1:145×10=1450,145×2=290,1450+290=1740。生2:145150,150×10=1500,150×2=300,1500+300=1800,比1800少一些,5×12=60,1800-60=1740。生3:100×12=1200,40×12=480,5×12=60,1200+480+60=1740。生4:145×12=1740145× 12- 问题1:290怎么来的?290145 问题2:145就是145了吗?是怎么来的?-1740学生独立尝试计算,不规定算法,给
7、予他们充裕的思考空间,培养他们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亲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不仅理解了新知,同时在这个充满探索和体验的过程,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让学生明白笔算和口算的思考过程是一样的。2、挑学生不同的竖式板书在黑板上,集体订正。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错误: 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的积,积的末尾对准了个位。 当遇到连续进位的情况时不进位。 受以前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影响,忘乘百位上的数。设计意图:不管是正确的竖式还是错误的竖式,都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思维过程,通过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4、归纳算法,着重强调: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得的是多少个“十”,乘得的
8、积的末尾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三)课堂练习,巩固知识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也起到了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作用。考虑到学生在40分钟学习中难以始终集中注意力,我在练习中特别加进情境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竖式计算134×12=176×47=425×36= 82×237=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把竖式写在苹果上。有的学生在计算82×237这种两位数在前三位数在后的乘法时,不知该如何计算,这时教师适时引导,可以把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计算,以便更好的计算,练习的设计从易到难比较容易学习和接受。2、要求绕地球59周的时间和5天比大
9、小,这里要把5天化成以分钟为单位,学生可能已经把天、小时、分钟之间的进率忘了或者不知道该怎么比,需要教师适时点拨。这样的设计的题目可以让学生明白三位数乘两位数可以在生活的很多方面需要应用。3、这道题目可以使得学生充分的利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并且以前的知识也运用进去,使得计算题更加充实。4、技巧题:师: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第一行和第二行)规律 如:13×11的积的方法是:两头拉开,中间相加。如:121×11=1331,两头拉开,中间依次相加。由此可见笔算还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一些计算的规律呢!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平时的计算中有很多的技巧,让学生养成细心计算和观察总结计算技巧的
10、方法。(四)小结反思,回顾新知“笔算乘法有哪几个步骤”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让学生在总结的过程中慢慢回忆起今天这堂课的重点和难点,也让学生可以培养说数学的能力,同时养成学生“学习,总结,学习”的学习习惯,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评价反思能力。【说板书设计】好的板书可以说是一个微型教案,其概括性强,条理清楚,突出重点,起到一种画龙点睛的作用。为此我设计了下列板书: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145×12=1、145×10=1450,145×2=290,1450+290=1740。2、145150,150×10=1500,150×2=300,1500+30
11、0=1800,比1800少一些,5×12=60,1800-60=1740。3、100×12=1200,40×12=480,5×12=60,1200+480+60=1740。4、145×12=1740 (最方便)145× 12- 问题1:290怎么来的?290145 问题2:145就是145了吗?是怎么来的?-1740数学说课稿 篇2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第二册第五单元中的第一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运用“凑十法”进行一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进位加法,并且在本学期第三单元学会了运用列竖式的方法计算不进位的两位数
12、加法。在本节课中,要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列竖式的方法计算进位加法,了解“满十进一”的计算规律,这对于他们以后学习笔算加法非常重要。因此对竖式的写法,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指导。基于这些理念,本课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学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在竖式计算中,知道“满十进一”的运算规律。2、探索适合于自己的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3、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交流,培养学生综合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学会与他人积极合作学
13、习的良好学习品质。4、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运用“满十进一”的规律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教学难点是培养学生表达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学生的认知分析:一年级学生年龄小、思维活跃、表现欲强,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已有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知识作基础,对竖式有简单的了解,在前面的学习中已有过练习。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对计算有着浓厚的兴趣,这些都是本节课学生学习的前提条件。三、教法与学法分析: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认知规律特点,我采用了灵活多样、新颖有趣的方法手段,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
14、率,这也是我们在“激趣导学”课题研究中大力倡导的。因此本课我采用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运用大量的活动、讨论、比赛等形式引导学生学习,注重运用引导法、观察法、讨论法等方法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主动探究算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根据小学一年级儿童的特点以及本课的特点,把本节课学生的学法定格为:自主探究法、讨论学习法等。四、教学过程分析:(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在开课之初,我利用小学生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设计了让学生过二关才能到图书馆去看看的情境,使得学生都想当勇敢的闯关者,激发了学生挑战知识的欲望,并为学习新知作好了铺垫,使课堂有了良好的开端。(2
15、)自主学习、探究新知。在这一部分内容中,首先我利用“图书馆”这一情境图进行新旧知识链接,可以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这一原则。然后,在探讨算法中,我设置了三个步骤:第一步是自己独立思考算法,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的空间和时间,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感受探索的乐趣,品尝成功的快乐。第二步是在组内交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给学生充分探索、思考、动手、动口、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第三步让学生在全班交流,培养学生表达、交流的能力。在交流中,我特别注重了列竖式的计算方法,学生已经学会列竖式计算两位数不进位加法,有的学生甚至已经有列竖式计算进位加法的知识储备,
16、所以当学生提出可以列竖式计算时,我就先让学生试着列竖式计算,自己讲解计算方法,然后教师再强调“满十进一”的计算法则。(3)畅谈收获、总结学法。在小结中,不仅让学生谈自己的收获,而且还评价自己这节课的表现,这样做不仅归纳了本节课的知识要点,提高学生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对学习充满了自信心,找准了自身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4)联系实际、拓展延伸。本节课紧紧围绕本次研究主题“激趣、导学”,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引出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算法,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也可以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7、数学说课稿 篇3这节课我执教的内容是认识人民币。人民币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数学知识,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了解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加深数概念的理解,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智障儿童,缺乏社会经验,购物的机会也少,对人民币只是初步的了解。培智四年级学生学习了110数序知识,但还没有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基于这种情况,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设计认识人民币的教学。本节课主要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通过小面值人民币的认识,使学生对人民币有进一步的了解,在创设的教学情境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激发
18、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社会实践能力。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元、角之间的进率;2、会简单的取币、换币。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模拟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的币值和商品功能,并知道爱护人民币、懂得勤俭节约。教学重点和难点是:1、在活动中认识小面额人民币,以及元、角之间的换算关系。2、运用元、角之间的换算关系进行兑换,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分认知、活动、练习、总结四个阶段。在认知阶段,通过师生之间的谈话、交流,让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掌握1元=10角。本课活动设计了“买票乘车,买门票,购物”三个环节。“买票乘车”
19、环节使学生在模拟的生活情景中认识1元;“买门票”环节使学生理解10角就是1元;“购物”环节让学生通过模拟购物,体会人民币的币值和商品价格,学会简单的购物。本课的练习设计体现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练习使学生巩固对知识点的掌握。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教育。在认识人民币上的国徽图案,教育学生爱护人民币;在学习人民币单位时,要懂得节约不浪费;在实践活动时,教育学生要友好合作,文明购物。数学说课稿 篇41问好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鞠躬)我是今天的1号考生,我说课的题目是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程,下面开始我的说课。2总括语为了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突出数学课标的教学理念,在讲授过程中我既要做
20、到精讲精练,又要放手引导学生参与尝试和讨论,展开思维活动。因此,本节课力争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由被动听讲式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地探索发现式学习。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这六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3教材分析教材是进行教学评判的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所以,对教材的分析尤为重要。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选自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四节,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了解因式分解法的解题步骤,会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整式乘法以及因式分解,为本节课学习解一元二次方程做了铺垫,也为以后学习二次函数奠定基础。4教学目标为了与学生
21、的认知基础相适应,更好展现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我确定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如下:一、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因式分解法的解题步骤,会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根据方程特征灵活选择方程的解法。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逐渐学会在具体情景中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小组合作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学生可以树立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养成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基于以上对教材和教学目标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因式分解法的解题步骤,会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难点是理解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
22、基本思想。5学情分析为了保证教学有针对性,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更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九年级学生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他们乐于参与课堂,更渴望得到教师的关注,有强烈的好胜心,因此我会有组织、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帮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6教法学法数学是一门发展思维的重要学科,为了更好贯彻数学新课标的要求,我采用小组合作讨论法,并辅之以问答和讲授的教学方法。在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和培养学习能力方面,我将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学法。这种教学理念紧随新课改理念也反映了时代精神。7教学过程以上所有的准备都是为了课堂的完美呈现,结合学生
23、的认知特点,我将设计如下教学过程:导入精彩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将采用如下方式进行导入:同学们请看大屏幕,王庄村在测量土地时,发现了一块正方形的土地和一块矩形的土地,矩形土地的宽和正方形的边长相等,矩形土地的长为80m,工作人员说:“正方形土地的面积是矩形面积的一半。”谁能帮助工作人员计算一下正方形土地的面积吗?我看到同学们脸上露出了疑惑的表情,带着这个问题进入我们今天的课堂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这样通过生活实际问题引入,可以激发学生好奇探索、主动学习的欲望。新授接下来进入新授环节,此环节我设计如下活动:我会先带领同学们根据题意列式,
24、同学们在之前学习的基础之上,不难得出a=80a,但是对于解决这个问题略有难度,因此我会组织同学们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给同学们5分钟时间,鼓励同学们采用多种方法就解决问题。讨论过程中,我会走下讲台,参与同学们的讨论。讨论结束后,有的小组用公式法得到答案;有的小组用的是等式的性质,但是,考虑不全面,所以错误;还有小组是将方程转化成两个因式乘积的形式a(a80)=0,结果正确。在此活动中引导学生共同交流,锻炼合作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根据上述结论,我会抛出问题:该小组的做题思路是什么?他们的思路用到我们以前学的什么知识点?组织小组继续合作讨论并进行比较归纳,经过激烈讨论之后找小组代表总结可得:基本思路
25、是:以b代替a-80,若ab=0,则a=0或b=0。当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边为0,而另一边易于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时,我们可以用因式分解的方法求解。因式分解法关键是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知识,在此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理念,有效突破重点,增强学习兴趣。为了学生能够进一步掌握因式分解法,我会在多媒体上出示如下方程:5X=4X,并进行演示具体解题步骤,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因式分解法的基本步骤为:一移-方程的右边等于0;二分-方程的左边因式分解;三化-方程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四解-写出方程两个解。这与配方法类似,都是将一元二次方程转化成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求解,这个环节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
26、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在对因式分解法了解之后,结合前几种方法我会在黑板上出几道题目,找学生上黑板练习,以便于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和运用因式分解法。巩固练习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为了鼓励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更好的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我会引导学生回顾课堂导入时的问题并进行解决,这样设计既检查了新知学习情况,也与实际联系起来,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小结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可知,及时复习效果更好,在课堂即将结束时我将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重难点加以总结,使知识系统化、概括化。作业最后留出本节课的作业:回想一下我们学习了哪些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每种方法的适用类型是什么?请以列表的方式进行对比
27、,在这个数学活动中,学生是完全自由的学习个体。8板书设计板书是一堂课的精华部分,好的板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以下是我的板书设计:我将在黑板正上方写本节课的题目,主板书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系统展示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步骤:一移、二分、三化、四解。这样的板书设计简单明了、系统直观,能够帮助学生对本节课有一个更深刻的掌握。以上是我全部的说课内容,谢谢各位评委老师!铁树老师网络面试辅导,喜马拉雅app-主播-教师面试大杂烩图文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数学说课稿 篇5一、教材分析方程是在学生已经学过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展开的,为下面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的教学作铺垫,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
28、用。同时,方程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对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二、学情分析1、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小学生年少好动,有强烈的好奇心,注意力分散,因此,我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2、学生知识结构:学生已经完成了整数、小数的认识及其四则运算的学习,积累了较多的数量关系的知识,是在学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学习方程知识的。三、教学目标分析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编写意图、五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已有知识结构,制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能力目标:通过将现实问题抽
29、象成等式与方程的过程,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 、“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概括能力。情感目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观察、分析、探求的学习激情,强化学生参与意识及主体作用。四、重难点分析方程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因此,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理解方程的含义。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正处在感性认识的阶段,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还存在着很大困难,所以将理解等式与方程的关系确定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五、教法与学法分析1、学法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学。因此,在学法中,让学生通过“感知交流观察比较得出概念
30、分析概念的探究过程去发现新知,从而达到发展思维,提高能力的目的。2、教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因此,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和学生实际,我采用以小组合作观察探究为主,多媒体为辅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观察探究的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六、教学过程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在与学习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使自身的认知结构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在该理论的指导下,我将按创设情境观察探究知识运用三个环节来组织教学。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我首先提供了天平平衡的情境图,通过“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的活动,引出“50+50
31、=100”的等式,激活学生已经积累的关于等式的感性经验。这样,以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索活动,初步理解等式的特征。2观察探究形成概念。这部分是教学的重点,我采用以下几个步骤突出这个重点。【感知交流】我提供了四幅天平图,让学生充分感知和交流,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通过展示图片,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观察比较】接着,我提出这些式子中“哪些是等式”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进一步的观察和比较,认识到列出的式子中,两个式子是等式,还有两个式子不是等式。而这里的等式与前面的等式不同,它们都含有未知数。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充分体现自主
32、、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得出概念】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方程的特点,并用自己的语言充分地表达,从而得出方程的概念,即 “像X+15=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概括能力。【分析概念】这部分是教学的难点,为突破这个难点,在得到方程概念的基础上,我及时组织学生讨论“等式和方程有什么关系”,帮助学生感受等式与方程的联系与区别,体会方程就是一种特殊的等式。这样做有助于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3知识运用。“试一试”通过列方程表示现实情境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方程的含义,体会方程的思想,并为进一步学习列方程解决实
33、际问题作一些准备。“练一练”安排了3道题。第一题采用学生抢答的方式,通过判断题中的式子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引导学生体会等式与方程之间的逻辑联系,加深对方程含义的理解。第二题通过让学生写出一些方程在小组里交流,引导学生将已有的对方程的认识用外显的形式表达出来,促进学生自主地建构方程的模型,内化方程的概念。第三题采用全班交流的方式,根据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列方程,既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熟悉列方程的思维特点,又有利于学生对方程含义的理解。4引导小结本课的小结采用学生小结的模式,这是让学生学会自己梳理已经学习过的知识,然后我再对学生的小结进行总结。5布置作业为了使所有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我布置了必做题:要求学生每个人写一篇数学日记,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同时又为学有余力的学生留有自由发展的空间,我布置了探究题。数学说课稿 篇6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 )一、 说教材(教材分析)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专利知识产权合同
- 2024五星级酒店食品供应与采购劳务合同
- 2024外架搭设合同
- 2024软件项目委托开发合同
- 2024年度旅游景点开发合作协议
- 2024年度安置房买卖合同中的违约责任
- 2024年度新能源项目开发建设合同
- 文书模板-充电桩股份转让合同
- 2024年度货物买卖合同商品描述与支付方式详解
- 2024年幼儿园教育联盟协议
- 国开电大 可编程控制器应用实训 形考任务6实训报告
- GB/T 34120-2023电化学储能系统储能变流器技术要求
- 跨国企业中方外派人员的跨文化适应
- 《道路交叉设计》课件
- 《活着》读后感-课件
- 体检报告汇总分析中风险的防范
- 村里建群管理制度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研究5300字】
- 2024年中核汇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上海市2024届高三7月模拟预测历史试题(等级考)(解析版)
- 肺炎护理查房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