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晋冀三省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18/06678f22-accb-478c-81d4-c12ba7b8b2df/06678f22-accb-478c-81d4-c12ba7b8b2df1.gif)
![豫晋冀三省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18/06678f22-accb-478c-81d4-c12ba7b8b2df/06678f22-accb-478c-81d4-c12ba7b8b2df2.gif)
![豫晋冀三省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18/06678f22-accb-478c-81d4-c12ba7b8b2df/06678f22-accb-478c-81d4-c12ba7b8b2df3.gif)
![豫晋冀三省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18/06678f22-accb-478c-81d4-c12ba7b8b2df/06678f22-accb-478c-81d4-c12ba7b8b2df4.gif)
![豫晋冀三省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18/06678f22-accb-478c-81d4-c12ba7b8b2df/06678f22-accb-478c-81d4-c12ba7b8b2df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5.12第卷(选择题 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自秦、汉以来,仕者不世,然其贤人君子犹能识其先人,或至百世而不绝,无庙无宗而祖宗不忘,宗族不散,其势宜亡而独存,则由有谱之力也。”这一现象说明() A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基础 B宗法观念是维系家族亲情的纽带 C宗庙是维系亲情延续的关键 D宗法制构筑了家族内部等级观念【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解析】材料中没有提及分封制的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中“无庙无宗而祖宗不忘,宗族不散,其势宜亡而独存,则由有谱之力也。”说明祖宗不忘的原因是宗法制的因素
2、,故B项正确;“维系亲情延续”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家族内部等级的观念,故D项错误。【答案】B2老子认为,使用战争这种手段一定要慎之又慎:首先,不能轻易运用武力;其次,即使在迫不得已用兵时,也一定要以一种“悲哀”的心情来对待;就是打了胜仗,也绝不可以炫耀。而应该“以丧礼处之”。这体现出他的人生观是() A恬淡为上,胜而不美 B隐忍退让,以和为贵 C知足寡欲,隐于山野 D上善若水,刚柔并济【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老子思想主张 【解析】材料中“打了胜仗,也绝不可以炫耀。而应该“以丧礼处之”明显说明胜不骄,败不馁的思想,与“胜而不美”相符,故A项正确;以和为贵材料中没有体现
3、,故B项错误;材料中不是隐于山野,故C项错误;上善若水,刚柔并济属于辩证法思想,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答案】A3在四川新繁和成都出土的汉代市井画像砖上有汉代“市”的景象:市列分明,商肆整齐,“市楼”矗立于市井中央,在其上可以“俯察百隧”。这反映出() A汉代政府对市场贸易进行垄断 B四川的商品经济相对发达 C市井画像的景象与史实不符 D汉代的市场监管较为严密【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汉代市场管理 【解析】材料中体现不出市场垄断的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中体现市场管理,不是经济发达,故B项错误;市井画像能反映一定的史实,故C项错误;材料中 “市楼”矗立于市井中央,在其上可以“俯察百隧”,说
4、明政府对市场管理比较严格,故D项正确。【答案】D4清史稿记载了晋商捐赠白银给清王朝,清王朝则用“赐产”“入籍”“赐职”以及特许经营和贷给资本等方法予以回报的史实。可见,晋商的发展() A折射了清朝统治的腐败没落 B得益于与政治力量紧密结合 C标志着政府商业政策的转变 D使商人与政府经济利益趋同【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清代晋商的发展 【解析】材料中体现不出政府腐败的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中“特许经营和贷给资本等方法予以回报”说明晋商利用官场与商业结合,故B项正确;古代重农抑商政策一直没变,故C项错误;经济利益趋同说法错误,故D项错误。【答案】B5醒世恒言写道:“那相公是个老实头,不知利害,一径
5、奔到非空庵前,东张西望。”红楼梦也有同样的表述:“珍大奶奶不是我说是个老实头,个个人都叫他养得无法无天的。”今天河南方言中还广泛运用这个词,如:也是个老实头,干点啥事也不容易。这反映出() A古今方言在表述方式上存在共性 B现代方言保留了古代遗风 C古代小说中的语言运用有失严谨 D河南方言的进化相对缓慢【考点】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明清小说 【解析】表述方式上存在共性说法错误,故A项错误;材料中“老实头”从明朝到清朝以及现代保留,说明方言保留了古代遗风,故B项正确;语言运用有失严谨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故C项错误;河南方言的进化相对缓慢书说法错误,故D项错误。【答案】B61914年,无锡商人荣宗敬兴
6、奋地点燃了爆竹,庆祝自己在上海的第三家面粉厂成立。三年后,他已拥有10个工厂,一昼夜可出面粉42万袋,这位面粉大王还同时进军纺织业,在衣、食两大民生产业中攻城略地。对今天的企业来说,可从中得到的启示是() A壮大企业规模,实行实业救国 B优化投资环境,支持资本扩张 C善于抓住机遇,提高企业效益 D利用政府支持,生产民生产品【考点】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民国初期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 【解析】材料中体现不出实业救国的思潮,故A项错误;投资环境当时主要是外部环境,不是内部环境,故B项错误;材料中时间是1914年,正值一战期间,列强忙于一战,给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获得机会,故C项正确;此时没有体
7、现政府支持的信息,故D项错误。【答案】C7陈独秀说,“孔子祖述儒说阶级纲常之伦理,封锁神州”,“于近世自由平等之新思潮,显相背驰”。可见,陈独秀意在() A批判儒家思想维护专制统治 B反孔批儒以开民智 C提倡科学与民主的治国之术 D否定孔子及其思想【考点】新文化运动陈独秀思想主张 【解析】材料中没有批判儒家思想维护专制统治,故A项错误;材料中“孔子祖述儒说阶级纲常之伦理,于近世自由平等之新思潮,显相背驰”说明传播新思想,故B项正确;科学与民主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全盘否定孔子思想,故D项错误。【答案】B8“自从1914年爆发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和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在地球六分
8、之一的土地上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以来,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起了一个变化。”由材料可推知() A十月革命被中国资产阶级认可 B中国社会主义革命运动渐成主流 C中国的民主革命进入了新阶段 D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取得胜利【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 【解析】材料中说的是民主革命性质的变化,故A项错误;此时社会主义革命运动还没有成为主流,故B项错误;材料中“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起了一个变化“是说明十月革命给中国民主革命带来的变化,故C项正确;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取得胜利是新中国成立,故D项错误。【答案】C9右图是蒋介石国民政府为壮大空中作战力量发行的一种债券。这体现出当时() A国民政府积极发动全民抗
9、战B抗日战争已经进入空战阶段 C国民政府增发货币以备抗战D国民政府借助统一战线抗战101978年9月,邓小平在黑龙江考察时指出:“从总的状况来说,我们国家的体制,包括机构体制等,基本上是从苏联来的,是一种落后的东西。”邓小平的这一言论() A作用在于为改革埋伏笔 B否定了新中国初期政策 C拉开了体制改革的序幕 D不利于中苏关系的缓和【考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解析】材料中“我们国家的体制,包括机构体制等,是一种落后的东西”体现出对当时经济体制不满意,显然是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故A项正确;否定政策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拉开了体制改革的序幕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故C项错误;不利于
10、中苏关系的缓和不是材料中体现主旨,故D项错误。【答案】A11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1985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1989年,中共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改革模式。这表明() A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思想还很混乱 B计划经济地位逐步被政府淡化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企业认可 D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深化【考点】经济体制改革【解析】经济体制改革思想还很混乱说法错误,故A项错误;计划经济地位一直在改革中占据主导,故B项错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992年材出现,故C项
11、错误;材料中“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说明经济体制改革思想不断深化,故D项正确。【答案】D12下面是新时期中国的“三环准联盟外交”示意图,据此可知() A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赢得国际认可B中国外交注重观念更新与机制创新 C中国外交政策由“不结盟”回归“结盟”D冷战时的外交烙印被世界各国遗弃【考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解析】材料中没有体现出“赢得国际认可”的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图片中“多边外交”“准联盟外交”“传统国家”信息说明中国外交观念的变化,故B项正确;新时期中国是不结盟,故C项错误;被
12、世界各国遗弃说法错误,故D项错误。【答案】B132014年播出的电视剧老农民的编剧高满堂说:“作为一部编年体正史,它时间跨度长达60年,从头至尾没有回避任何一个历史节点和敏感时期。”这部作品() A可用于研究新中国的发展历程 B是一部体系较完善的史书 C不可能涉及新中国的城市建设 D可为冤假错案的平反证伪【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解析】材料中“作为一部编年体正史,它时间跨度长达60年”“ 没有回避任何一个历史节点和敏感时期”说明历史影视可作为研究历史,故A项正确;文学作品不是史书,故B项错误;新中国的城市建设从1984年,开始城市改革,故C项错误;冤假错案的平反证伪说法不符合史实,
13、故D项错误。【答案】A14美国史学家斯东说:“苏格拉底需要鸩酒,就像耶稣需要十字架一样,来完成一项使命,这项使命却在民主身上永远留下了一个污点。”这里的“使命”就是履行苏格拉底的理念。该“理念”是() A美德就是知识 B法律至上C怀疑神灵权威 D追求民主【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苏格拉底思想主张 【解析】材料中体现不出“美德就是知识”的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中“这项使命却在民主身上永远留下了一个污点”说明行使权利注重法律意识,故B项正确;材料中体现不出怀疑神灵权威信息,故C项错误;追求民主信息不是材料中反映主题,故D项错误。【答案】B15十二铜表法明文公示、按律量刑。它在第九表第三条中规定:“
14、经长官委任的承审员或仲裁员,在执行职务中收受贿赂的,处死刑。”由此可见,古代罗马() A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成文法削弱了贵族势力 C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D注重维护法律程序公正【考点】罗马法十二铜表法 【解析】材料中体现不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信息,故A项错误;贵族势力始终不会被消弱,故B项错误;私有财产不受侵犯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材料中“在执行职务中收受贿赂的,处死刑”显然强调的是注重法律的公正,故D项正确。【答案】D16历史学家赫乔。韦尔斯说:“卢梭的学说不但批判了现存的社会结构,而且批判了一切社会组织卢梭思想的盛行,使那种通过感情冲动和纸上谈兵的方法解决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的倾向大
15、大增加。”由该学者观点可知() A自由平等是普世的价值 B卢梭思想具有破坏性的一面 C卢梭的思想更具民主性 D人天生具有不可剥夺的权利【考点】启蒙运动卢梭思想主张 【解析】自由平等是普世的价值不是材料中主旨,故A项错误;材料中“而且批判了一切社会组织”信息说明卢梭破坏作用,故B项正确;民主性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材料中体现不出“人天生具有不可剥夺的权利”信息,故D项错误。【答案】B17美国制宪会议代表确立了三条纪律与程序:(1)会议以闭门方式举行;(2)所有问题的决议必须以州为单位来投票;(3)投票结果以当时在场州的总数的大多数的意愿为标准。制宪会议的这些规定() A表明美国急需建立中央
16、集权制政府B确立了民主制衡的新原则 C有助于均衡各州利益确保行政效率 D主要为避免会议受外界干扰【考点】美国共和制的确立美国制宪会议 【解析】材料中不是体现建立中央集权制政府信息,故A项错误;民主制衡材料中不体现,故B项错误;材料中“以州为单位来投票”“ 在场州的总数的大多数的意愿为标准”信息说明助于均衡各州利益,故C项正确;材料中体现不出避免会议受外界干扰的宗旨,故D项错误。【答案】C181789年,英国大约生产1000万吨煤,而法国仅生产70万吨煤。当时有位诗人已意识到这种无限的动力之源对英国工业的意义,他写道:英国是个完美的世界!它还拥有东印度群岛!修正你们的地图吧!新的城堡是秘鲁。这反
17、映出() A工业革命对国家实力有促进作用 B英国掠夺海外资源满足工业革命需求 C该诗人不满法国海外殖民地减少 D法国大革命减缓了其工业革命的进程【考点】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 【解析】材料中“英国工业的意义”“英国是个完美的世界!它还拥有东印度群岛!修正你们的地图吧!新的城堡是秘鲁。”说明工业革命促进英国国家实力提高,故A项正确;材料中“掠夺海外资源”属于工业革命前的准备,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到法国,故C项错误;材料中体现不出“法国大革命”的信息,故D项错误。【答案】A191831年,英国国会上院否决了首相格雷提出关于扩大下议院选民基础的改革法案。在各种压力下,英王支持格雷,并在上院中加入
18、足够多的改革派,使得改革法案在1832年终获通过。这表明英国() A内阁并未掌握国家实权 B政治力量发生了变化 C国王仍然掌握国家实权 D工人政治权利得到认可20有学者认为,应该把自然界无情的生存竞争引入人的社会生活中来,应该提倡个人和国家的竞争(包括终极的毁灭战争),从而淘汰失败者和一些“不适合再生存下去”的人,从而达到净化人类基因,优化人种的效果。该学者观点说明() A进化论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B社会进步是激烈竞争的结果 C科技进步与否有赖于合理解释 D不应把进化论引入社会竞争【考点】进化论 【解析】材料中“自然界无情的生存竞争引入人的社会生活中来,从而达到净化人类基因,优化人种的效果”
19、说明进化论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故A项正确;材料中“社会进步是激烈竞争的结果”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科技进步不是材料中体现主旨,故C项错误;不应把进化论引入社会竞争与材料中主旨相反,故D项错误。【答案】A21恩格斯称共产党宣言是共产党人的第一个周详的理论和实践纲领,对那些打着“社会主义”旗号的杂七杂八的思潮加以甄别和澄清,对于确立科学社会主义在工人运动中的主导地位,无疑是完全必要的。恩格斯在此强调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A促进世界无产阶级真正走向联合 B使工人斗争富有了科学性 C意味着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终结 D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考点】共产党宣言 【解析】材料中没有提及无产阶级真正走向联合信
20、息,故A项错误;材料中“对于科学社会主义在工人运动中的主导地位,无疑是完全必要的”说明工人斗争重要性,故B项正确;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终结说法错误,故C项错误;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是共产党宣言发表,故D项错误。【答案】B221928年7月5日,斯大林说:“我国无产阶级专政的建设工作不是从军事共产主义开始的,而是从宣布所谓新经济政策的原则开始的。列宁在1918年就已经论证了新经济政策的原则。”这种说法() A是对新经济政策的高度赞扬 B肯定了新经济政策的经济职能 C否定了新经济政策的创新性 D否定了新经济政策的进步作用【考点】新经济政策 【解析】材料中是否定新经济政策,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肯定
21、“新经济政策的经济职能”故B项错误;材料中“无产阶级专政的建设工作是从宣布所谓新经济政策的原则开始的”说明对新经济政策的否定,故C项正确;材料中否定的不是新经济政策进步作用,故D项错误。【答案】C23有学者曾说:“苏联虽然成为一个政治大国,但是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和国家组织中,处于少数和孤立地位,很难发挥作用;苏联无疑是一个军事大国,但是它缺乏战略空军和有效的天空防御能力;苏联的经济尚待恢复。”该学者意在说明() A战后形成的两极是不对称的两极 B战后的苏联实力大减 C社会主义阵营不足以抗衡美国 D苏联政治上孤立无援【考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解析】材料中“苏联虽然成为一个政治大国”“ 苏联
22、无疑是一个军事大国”“ 苏联的经济尚待恢复”说明美苏势力的不均衡,故A项正确;战后的苏联实力大减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到社会主义阵营,故C项错误;苏联政治上有社会主义阵营,不是孤立无援,故D项错误。【答案】A242005年11月,在第四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开幕之际,第三届美洲人民峰会在马德普拉塔举行大规模集会,反对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这从侧面反映出() A经济区域集团化易扩大贫富差距 B美国推行霸权政策引起了他国不满 C经济区域集团间排他性特征明显 D该贸易区难以实现利益均衡的理想【考点】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美洲自由贸易区 【解析】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扩大贫富差距”的信息,故A项错误;
23、材料中没有体现美国霸权主义,故B项错误;经济区域集团间没有排他性信息,故C项错误;材料中“第三届美洲人民峰会在马德普拉塔举行大规模集会,反对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说明是自由贸易区内反抗斗争,说明是利益不均的结果,故D项正确。【答案】D252006年,在威尼斯电影节上,凡位意大利影评专家最后这样评述冯小刚的夜宴:“无论从情节还是从结构而言,夜宴都过于西方化如果抽掉背景的时代设置,根本就看不出这是一部中国电影。”可知,这些影评专家认为() A艺术应该做到内涵与形式统一 B世界文化出现多元化的发展 C中国影视情节符合西方人口味 D艺术价值源于对现实的演绎【考点】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电影艺术 【解析】材
24、料中“夜宴都过于西方化如果抽掉背景的时代设置”说明该作品缺少内涵,反映出艺术应该做到内涵与形式统一,故A项正确;材料中体现不出多元化的发展信息,故B项错误;中国影视情节符合西方人口味与材料中信息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中体现不出艺术价值源于对现实的演绎信息,故D项错误。【答案】A此第卷(非选择题 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4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2分,共50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早在齐桓公称霸以前,郑庄公称霸时期的郑国就曾于公元前706年派兵援齐国,帮助其击败了入侵齐国的北戎军队,而齐桓公更是凭借“尊王”和“攘夷”战略,通过为周王
25、室和小国提供政治和安全保障,成功获得了体系霸权的地位。公元前662年,齐国为救援燕国出兵北伐山戎,击退山戎后还主动将齐国的部分土地赠予燕国。公元前661年和659年,齐国两次为救援邢国抗击狄兵,并将邢国迁到夷仪安置。公元前660年至658年,齐国又帮助因狄兵入侵而灭国的卫国复国。然而,在国家消亡数量方面,春秋初年,西周分封的邦国有140多个,而到了春秋后期,尚存的周朝诸侯国仅剩十余个。材料二二战后初期,美国出台马歇尔计划等经济援助政策,为西欧和日本等地区(国家)战后经济的恢复提供了大量经济和技术援助;同时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等军事联盟,在面对苏联威胁的背景下为其盟友提供安全保障。苏联也通过“莫
26、洛托夫计划”和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等措施为东欧国家提供经济援助,同时通过组建华沙条约组织等军事联盟为东欧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提供军事援助和安全保障。在国家消亡方面,这一时期对一国的征服和占领事实上已经停止。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杨原大国权力竞争方式的两种演化路径基于春秋体系和二战后体系的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体系和二战后体系的异同。(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两种体系产生不同的原因。(6分)【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解析】(1)第一小问相同点,依据材料一中“通过为周王室和小国提供政治和安全保障”以及材料二中“在面对苏联
27、威胁的背景下为其盟友提供安全保障”的信息并依据所学从意识形态角度等角度归纳;第二小问不同点,依据主权国家、兼并体系以及国家形态的角度归纳不同点。(2)原因依据春秋时期社会制度破坏以及二战后实力消长、社会形态过度的形式等角度分析作答。【答案】(1)相同:两个体系初期,都出现大国主动帮助其他国家,维护其他国家利益的行为;两个体系中都存在至少两种文化和意识形态。(4分,答出两点且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不同:春秋体系中的各诸侯国只是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并不是主权国家,而二战后体系中的各国是主权国家;春秋体系中大国兼并小国,而二战后体系中大国征服、兼并小国的情况几乎不存在;春秋体系中的各国处在奴隶制向封建
28、制的过渡期,而二战后体系中的各国大多是现代国家。(4分,答出两点且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2)原因:春秋体系的形成源于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破坏,二战后体系形成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实力出现消长的结果;春秋体系中王室衰微,无力制约各国,二战后体系中联合国作用日益增强,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际社会的公平和国家主权独立。(6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德意志的莱布尼茨盛赞儒家道德及其影响下的社会秩序和国家统一。法国的伏尔泰认为,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
29、,它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十七十八世纪欧洲的中国热 材料二1949年前,中国共有13所基督教教会大学:燕京大学、齐鲁大学、东吴大学、圣约翰大学、之江大学、华西协合大学、华中大学、金陵大学、福建协和大学、华南女子文理学院、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沪江大学、岭南大学。虽然数量不多,但起点很高,在中国教育近代化过程中起着示范和导向作用。基督教传教士在中国建立的13所教会大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欧洲思想家对中国的政治和思想文化的态度。(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述近代基督教在华传播对中国社会的影响。(4
30、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东西方文化碰撞的认识。(2分)【考点】(1)启蒙运动(2)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近代基督教在华传播(3)对东西方文化碰撞的认识【解析】(1)依据材料一中“儒家道德及其影响下的社会秩序和国家统一”“ 归纳莱布尼茨观点;依据“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归纳答案;依据“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归纳孟德斯鸠观点。(2)影响,依据材料二中“但起点很高,在中国教育近代化过程中起着示范和导向作用”并结合所学从积极和消极的视角归纳作答。(3)本题属于开放题型,从“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以及“文化的传播带来的影响”等角度归纳作答。【答案】(1)态
31、度:莱布尼茨认为中国儒家思想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伏尔泰认为中国选官制度体现了公平性,可以加以借鉴;孟德斯鸠否定中国政治制度,认为当时中国过于专制。(6分)(2)影响: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并存。基督教伴随西方国家扩张在华传播,为西方国家的扩张提供精神动力和情报,如法国借马神甫事件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创办学校宣扬西方思想文化;基督教在客观上也促进了西方先进文化、教育和科技在中国的传播。(4分)(本问为开放性设问,做到论述结合,表述无误即可)(3)认识: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反映了近现代世界交往的日益密切,有利于促进双方国家的文化交流和学习。文化的传播有时带有政治色彩,应该尽量避免以进攻和侵略为目
32、的的文化传播。(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罗荣渠认为:“广义的现代化(近代化)主要是指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导致社会生产方式的大变革,引起世界经济加速发展和社会适应性的大趋势;具体来说,这是以现代化工业、科学和技术革命为动力,实现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的大转变,使工业文明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并引起社会组织和社会行为深刻变化的过程。”近代化可以归纳为如下公式: 近代化=经济领域的工业化和市场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思想文化领域的理性化和科学化。运用近代中国的相关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12分,说明:可以就公式中的两个要素之间的关
33、系进行探讨;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辛亥革命【解析】本题属于论证型试题,回答时候围绕“近代化的主题”“现代生产力导致社会生产方式的大变革,引起世界经济加速发展和社会适应性的大趋势”,从政治和经济的角度分析作答。经济从西方经济入侵导致经济近代化;政治从“辛亥革命以及带来的影响角度”回答。【答案】示例: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埠通商,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洋务企业和外资企业以及民族工业相继创办,经济结构有了巨大的变动,促进了经济领域的工业化和市场化。由于近代工业的发展
34、,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他们领导的改革和革命,最终推翻了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了近代中国政治领域的民主化和法制化。资产阶级掌权后,采取一系列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推动民族工业进入了黄金发展时期,进一步促进了近代中国的工业化和市场化。(2分)(示例仅作参考,其他符合设问且言之有理的答案亦可)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618世纪,英国形成了自然经济瓦解、原始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经济建立的历史巨变,重商主义走向全盛。1759年,亚当·斯密首次提出“看不见的手”。1776年,他的国富论的出版是经济自由主义的理论高
35、峰。到19世纪末期,经济自由主义登上巅峰,也开始走向极限,国内出现了市场失灵和社会问题,国外自由贸易政策难以为继,于20世纪初期形成重重危机。20世纪前期,英国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和西方经济大危机,这是资本主义史上最严重危机的时代,英国经济政策“重返”国家干预,形成第二次大变革。20世纪70年代,英国面临的危机重重,1979年起,奉行新自由主义的保守党连续执政18年,形成了“权力与资本”的第三次结盟,重点是“重返”自由经济,即“解放市场和压缩大政府”。历史再次相似,新自由主义政策进入高潮也物极必反。工党在1997年大选中获压倒性胜利上台执政12年,提出两个政策思想:市场社会主义和第三条道路(在国家
36、干预与市场机制的关系中谋求新平衡)。吴必康变革与稳定:英国经济政策的四次重大变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近现代英国四次经济政策变革的主要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经济政策变革与政党政治的关系。(4分)【考点】(1)工业革命;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英国经济调整(2)英国经济政策变革与政党政治的关系【解析】(1)第一次原因围绕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对英国影响回答;第二次原因从20世纪初期,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角度思考;第三次从20世纪70年代“经济发展出现滞胀,大规模福利政策”角度回
37、答;第四次依据材料中“1997年工党提出市场社会主义和第三条道路“角度回答。(2)本题围绕政党与经济发展关系从“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与经济利益、经济政策转变以及政党利益最大化”等角度思考作答。【答案】(1)原因: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期,经济自由主义出现的原因是英国首先开展和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急需倾销工业品,其产品具有竞争优势;20世纪前期,英国自由主义经济政策转向国家干预的原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受国内外因素的影响,英国政府加强对经济的管控;1979年起,英国“重返”自由经济的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出现危机,经济发展出现滞胀,大规模福利政策导致财政困难;1997年
38、,工党提出“市场社会主义和第三条道路”的原因是自由主义对经济的发展作用有限,其他政党开始上台执政并提出新的政策。(8分)(2)关系: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是资产阶级利益的化身,是受经济利益驱使的工具;政党能否掌握国家政权与其政党的经济政策有根本联系,其政策推行的目的是为该政党谋取更大化的经济利益,二者相辅相成。(4分,其他答案表述有逻辑,分析合理亦可)豫晋冀三省2016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第卷(选择题 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BADBBCBCDADB题号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ABDBCABABCADA第卷(非选择题 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4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2分,共50分。)26(14分)(1)相同:两个体系初期,都出现大国主动帮助其他国家,维护其他国家利益的行为;两个体系中都存在至少两种文化和意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广东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
- 2024婚礼司仪主持词开场白模版(33篇)
- 2024西安市房屋租赁合同范本(22篇)
- 2025年个人资产转让协议官方版
- 2025年代理出口合作协议范例
- 2025年农村自用土地转让合同示例
- 2025年油污清洁剂项目立项申请报告模板
- 2025年公路清障车项目规划申请报告模稿
- 2025年中国邮政快递运输合同标准
- 2025年快递员职业技能培训与发展协议
- 第五版-FMEA-新版FMEA【第五版】
- 英语人教版高中必修三(2019新编)第一单元教案
- GB/T 9535-1998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
- GB 9706.1-2020医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的通用要求
- 口腔颌面外科:第十六章-功能性外科与计算机辅助外科课件
- 植物工厂,设计方案(精华)
- 贷款新人电销话术表
- 音箱可靠性测试规范
- 数据结构ppt课件完整版
-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小学数学全册导学案(学前预习单)
- 杭州市主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