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考语文模拟卷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对称是一种结构,使得物体可以被分割成形状和大小相同的几部分,或者使物体按照 边界或中心呈现类似重复。试想你沿着北京天坛的台阶拾级而上,一定会感受到一种和谐的美感。这座沿着道路 中轴对称的建筑展现了令人折服的庄严与肃穆,这是反射对称(镜像对称)的例子。建于 公元前447年一438年的希腊雅典帕台农神庙,无论从前方或侧面看,它都是对称的,而 它的柱子呈周期分布,体现了一种平移对称。如果你在春暖花开的时节走进公园,你会看 到争妍斗丽的鲜花大都是对称的。比如,冬乌头就是旋转对称的。有些花还带有更多的对 称,比如大丽花,除
2、了旋转对称,还有一种由内而外、层次鲜明的对称。多重对称的叠加 让花朵更加艳丽。以数学思维看,上面的所有例子,都包含着一个保持物体形状或模式不变的等距群。 明显的,这样的等距群把物体分成了相同的几个部分。依此理解,给出两个物体A与B, 如果A的等距群包含了 B的等距群,那么我们就说A比B更加对称。为了更好地表述这些概念,我们考虑四个图形:圆、正方形、长方形和一个不规则的 四边形。明显的,这不规则的四边形不是对称的。同样,直觉告诉我们,圆是最对称的, 正方形比长方形更加地对称。事实上,圆的等距群是无穷的,并且包含了正方形的等距 群,而后者又包含了长方形的等距群。人生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我们也很难找
3、到一朵花是完美无缺的。虽然人体总的来说 是左右对称的,可是这种对称远远不是完全的。每个人左右手的粗细不一样,一只眼睛比 另一只眼睛更大或更圆,耳垂的形状也不同。不仅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有意地打破对称,艺术家有时也会极力地创造出残缺对称的 图像和物体,可是仍然给人以和谐与平衡的美感。许多人也许会有这样的共识,脸上如果 有一颗美人痣,那么会让人眼前一亮,可是如果有两颗对称的美人痣,肯定会让人觉得不 舒服。有时候残缺对称会以一种非常微妙的方式出现。比如,建于公元前486年一460年的 奥林匹亚宙斯神庙西门三角楣上的雕塑,它的外轮廓呈现出反射对称性,并且中线两边的 人数相等,可是两边的塑像却有着很大差别
4、。这是反射对称的变体。平移对称的近似也出 现在艺术中。例如,在宋朝著名画家米友仁的画中,山峰基本上是呈现周期变化的。另一 个近似平移对称的例子,是北京颐和园内以四季亭为连接点的湖岸画廊。(摘编自季理真对称之美)材料二:商周青铜器纹饰系统性很强,其基本特点是对称性,这一审美法则反映了中国先民最 基本的思维方式。阴阳观念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范畴之一,古人将事物分为阴阳、高 下、明暗等相对应的要素,进行思考。从本质上讲,这就是对称的思想。商周青铜器纹饰 的对称性可以被认为是其在艺术上的源头或集中表现。国语中有云:“夫美也者,上 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这是古人对美的一种定义
5、,其本意也是讲究 对称之美。商周青铜器纹饰体现的这种审美法则至今仍然葆有旺盛的生命力。上世纪初,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文化上的变革也不可避免。1917年出现的文学 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组成部分,提倡白话,反对文言,白话文取代讲求平仄、对仗的文言 文,但是也给中国人的思维特点和语言自身的特色带来了许多问题,需要协调解决。闻一 多提出的“三美”主张即是其在诗歌领域的反映,其中的“音乐美”认为作品要“有音 尺,有平仄,有韵脚”,“建筑美"则主张“有节的勾称,有句的均齐",实质上强调的 就是对称性。中国古代的住宅基本上都是单层的,故宫这样的宏大建筑群实质上也只是建得更高、 面积更大
6、一些。如今城市里高楼林立,除单体建筑外,其他建筑物从表面上不易看出对称 的特点,但如果仔细分析,仍能找到对称性的体现。比如在大的住宅小区里都有“楼态。它是年轻奔放的胡杨。它无法与塔克拉玛干沙漠胡杨的千年雕琢之神奇相,也无法和额济纳奇胡杨的健硕道劲之壮美相比拟,然俊秀如它,粗析如它;热烈如它,沧桑 如它;豪放如它,内敛如它。无论是扎根沙漠瀚海,还是景区沙丘,都是那么精神饱满。 在这个金色的秋天,它便是的大家,毫不吝啬,在沙漠戈壁深处,描绘出一幅别样清新的画卷,令人震撼和陶醉。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B )A.峰回路转肢解匹敌挥洒自如B.柳暗花明肢解媲美挥毫泼墨C.峰回
7、路转分解媲美挥洒自如D.柳暗花明分解匹敌挥毫泼墨【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第一处,“峰回路转”意思是形容山峰、道路曲折迂回,比喻事情经历挫折、失败后,出 现新的转机。“柳暗花明”形容绿柳成阴、繁花似锦的景象,也比喻经过一番曲折后,出 现新的局面。由前面“望而生畏的无边戈壁沙丘,那种土色”和后面“一丛树枝纷披、树 叶沙沙作响的胡杨树出现在眼前"可知,此处使用“柳暗花明”的本义,是形容眼前看到 的美景,与“山峰,无关,所以使用“柳暗花明” O第二处,“肢解”,分解四肢。“分解”,一个整体分成它的各个组成部分。由后面的 “皮开肉绽”来看,使用“肢解”更符合情
8、境。第三处,“匹敌”,(力量等)对等相当。“媲美”,美好的程度彼此相当。语境是将年轻 奔放的胡杨和塔克拉玛干沙漠胡杨美好程度进行比较,应使用“媲美” o第四处,“挥洒自如”,形容写文章、写字运笔随意灵活,不受拘束;形容举止洒脱大 方,不做作。“挥毫泼墨”,作画或书写毛笔书法作品。由后文“描绘出一幅别样清新的 画卷”可知,此处应使用“挥毫泼墨”。故选Bo古来万事东流水。 玉箸应啼别离后。 随君直到夜郎西。 举酒欲饮无管弦。19. 下列选项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与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相同的一项是(C )A.B.C.D.世间行乐亦如此,铁衣远戍辛勤久,我寄愁心与明月,主人下马客在船,【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
9、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树枝随心所欲地伸向四周”使用拟人的修辞,“随心所欲”让“树枝”有了人的情态意 识。A. 使用比喻,将“世间万事”比作“东流水” oB. 使用借代和比喻,“铁衣”代指戍边将士,是借代;“玉箸”用玉制的筷子来比喻思妇 的眼泪,是比喻。C. 拟人,把月亮人格化,赋予人的情感,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D. 使用互文和借代,前一句是“主人客人下马上船”,是互文,后一句“管弦”代指音 乐,是借代。故选C。20.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A. 汽车奔驰过令人望而生畏的无边戈壁沙丘,那种土色映入眼帘,让人感觉困乏不已。B. 汽车奔驰过望而生畏
10、的无边戈壁沙丘,映入眼帘的那种土色,让人感觉困乏不已。C. 汽车奔驰过望而生畏的无边戈壁沙丘,映入眼帘的那种土色,让人倍感困乏不已。D. 汽车奔驰过令人望而生畏的无边戈壁沙丘,那种土色映入眼帘,让人倍感困乏不已。 【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第一处是成分残缺,“望而生畏”是人的行为感受,应改为“令人望而生畏”;第二处,“让人倍感困乏不已”重复赘余,“倍”和“不已”都是形容“困乏”的程度, 可以删除“不已”,或者将“倍感”改为“感觉” O只有A修改正确。故选Ao(二)语言文字运用I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21世纪以来,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气候变化随着全球
11、碳排放量 的迅速增长正影响着人类的未来生存。到底是什么破坏了地球上的碳循环?要想回答这一问题,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包括固定与释放两个阶段:首先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被陆地和海洋中的植物吸收, ;然后在生物或地质过程以及人类活动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又返回到大气中,完成了碳 的释放。近年来,人类社会工业化迅速发展,生产活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远远超过了大气 吸收的极限,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过高, 。2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答案】21.首先要弄懂碳循环的作用机理;完成碳的固定;破坏了地球上的碳循环【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
12、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从后文“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包括固定与释放两个阶段”可知,此处是解释碳 循环的作用机理,所以填入的句子应是关于碳循环的作用机理的内容,而根据上文“到底 是什么破坏了地球上的碳循环?要想回答这一问题”可以推知,中可以填入“首先要弄 懂碳循环的作用机理”这样的内容。第二空,从上文“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包括固定与释放两个阶段:首先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被 陆地和海洋中的植物吸收”可以推知中填入句子是“这一阶段是碳固定”的意思,在参 照后文“完成了碳的释放”的句式,可以推知处应填入“完成碳的固定”这样的内容。 第三空,作为文段的结尾,是一个总结性的句子。从上文内容“生产活动所产生的二氧
13、化 碳远远超过了大气吸收的极限,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可知,这是造成碳循环被 破坏的原因,所以中可以填入“破坏了地球上的碳循环”这样的内容。22. 文中画横线处是个长句,请改成三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增删个别词语,但 不得改变原意。22.地球上出现了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气候变化,随着全球碳排 放量的迅速增长,这些气候变化正影响着人类的未来生存。【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句式变换的能力。此题要求将长句改成三个较短的句子,属于长句变短句。先分析长句的句子成分,找出主 干,即“气候变化影响生存”,将其作为其中的一个短句,可得“气候变化正影响着人类 的未来生存”;然后再分
14、析句子的其他成分,会找到“随着” 一词,此词在句中经常是接宾语,然后构成 介宾短语,在句中作状语,因此可得“随着全球碳排放量的迅速增长”这句话,可作为在 个短句之一;最后句子剩辛了 “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这是名词,不能单独成 句,只能通过添加合适的词语将其变成一句话,可得“地球上出现了气候变暖、冰川融 化、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气候变化”这样的句子。最后调整好句子的先后顺序,使其表意 明确,且不改变原意。王",它的出现掺杂很多商业因素,但成为“楼王”的最核心要素是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在一个小区里,“楼王"一定位于中心地段,其他楼宇都围绕着它。有很多小区就是
15、以 “楼王”为对称轴设计的,这可以说是这种传统审美法则在现代的折射。研究青铜器纹饰,找出其特征,揭示其内涵,是为了更好地利用传统资源为现代服 务。中国是五千年文明古国,展示中国话语,显示中国风采,就要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寻 找其中有价值的元素,与现代意识和科学技术相结合,做到有所创新,有所创造,从而展 现出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的影响力。(摘编自杨小明商周青铜器纹饰的艺术研究一一以对称特点及其蕴含为例).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D )A. 建造于公元前的希腊帕台农神庙前方和侧面都是对称的,这属于一种平移对称。B. 人们在直觉上认为圆是最对称的图形,实际上恰恰相反,圆的等距群
16、是无穷的。C. “三美”理论强调对称,根除了文学革命给中国人思维、语言方面带来的问题。D. 我国的单层建筑易看出对称特点,仔细分析林立的高楼,也会找到对称的体现。【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 “这属于一种平移对称”错,原文说“而它的柱子呈周期分布,体现了一种平移对 称”,体现“平移对称”的是“它的柱子”,而非“前方和侧面”。B. “实际上恰恰相反”错,原文说“同样,直觉告诉我们,圆是最对称的,正方形比长方 形更加地对称。事实上,圆的等距群是无穷的,并且包含了正方形的等距群,而后者又包 含了长方形的等距群”,说明圆是最对称的图形;C. “根除了文学革命给中
17、国人思维、语言方面带来的问题”无中生有,原文只说“闻一多 提出的“三美”主张即是其在诗歌领域的反映,实质上强调的就是对称性”,我们 并不能由此推断“根除了文学革命给中国人思维、语言方面带来的问题”。故选Do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A. 如果天坛的建筑不是严格以道路为中轴对称建设,就很难呈现令人折服的庄严和肃穆, 也会失去美感。B. 自然界很难找到完美无缺的对称,日常生活中对残缺对称的欣赏,也体现了人们对和谐 之美的追求。C. 商周青铜器纹饰的研究启示我们,要想让传统资源为现代服务,就需要将传统文化元素 与现代意识结合。D. 无论是从数学理论上还是从审美观念上看,对称都
18、是一种相对概念,我们对此概念的理 解不能固定僵化。【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 “如果,就”推断错误,原文只说“试想你沿着北京天坛的台阶拾级而上,一定会 感受到一种和谐的美感。这座沿着道路中轴对称的建筑展现了令人折服的庄严与肃穆,这是 反射对称(镜像对称)的例子”,充分条件甲推出乙,不能判定非甲就非乙。故选Ao3. 下列图像属于材料一所说的反射对称的变体的一项是(C )【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A. 典型的反射对称,不是变体;B. 图像是旋转对称;C. 图像轮廓体现反射对称,但两个人物形象有很大差别,属于反射对称的变体。D.
19、 典型的反射对称,不是变体。故选Co4. 请依据文本内容,分别从数学思维和美学思维角度给“对称”下一个简要定义。4. 数学思维:对称是指包含着一个保持形状或模式不变的等距群的物体结构。美学思维: 对称是指将事物分为相对应的要素进行思考的审美法则。【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给文中重要词语下定义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找到答题区间。从数学思维给“对称”下定义的答题区间:“对称是一种 结构”“这是古人对美的一种定义,其本意也是讲究对称之美。商周青铜器纹饰体现的这种审 美法则至今仍然葆有旺盛的生命力”“以数学思维看,上面的所有例子,都包含着一个保持物 体形状或模式不变的等距群”“古人将事物分为阴阳、高下
20、、明暗等相对应的要素,进行思考。 从本质上讲,这就是对称的思想”。据此我们找到属概念“结构”“审美法则”,特点 “保持形状或模式不变的等距群”“相对应的要素”,然后连缀成句得出答案:对称是指包含着 一个保持形状或模式不变的等距群的物体结构。美学思维需根据文本二进行概括,注意事物中不再是具体的物体,而是抽象的物体即要 素,本质属性是审美法则。“商周青铜器纹饰系统性很强,其基本特点是对称性,这一审美 法则反映了中国先民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古人将事物分为阴阳、高下、明暗等相对应的要素, 进行思考。从本质上讲,这就是对称的思想”,由此可推知“对称”的定义:对称是指将事物 分为相对应的要素进行思考的审美
21、法则。5 .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行文思路。5. 首先提出商周青铜器纹饰蕴含的对称法则至今仍然葆有旺盛的生命力;然后以文学创作 和建筑设计为例进行说明;最后指明研究商周青铜器纹饰的现代意义。【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第一段写“商周青铜器纹饰体现的这种审美法则至今仍然葆有旺盛的生命力”,提出商周 青铜器纹饰蕴含的对称法则至今仍有旺盛的生命力。第二、三段写“上世纪初,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文化上的变革也不可避免.”“中 国古代的住宅基本上都是单层的,故宫这样的宏大建筑群实质上也只是建得更高、面积更大 一些”,以文学创作和建筑设计为例进行说明。第四段写“研究青铜器纹饰,找出其特征,
22、揭示其内涵,是为了更好地利用传统资源为 现代服务。.从而展现出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的影响力”,指明研究商周青铜器纹饰的现代 意义。(二)现代文阅读I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海上扁舟美斯蒂芬克莱恩船上的四个人谁也不知道天空的颜色。几双眼睛平望出去,紧紧盯着汹涌而来的波 涛。波涛是蓝灰色的,只有浪脊上喷溅着白色的泡沫。地平线窄了又宽,落了又起,边缘 上总是参差不齐,波浪看上去像峻岩一般尖削地向上搏击。负责从船里往外舀水的厨子蹲在船底,双眼瞅着那六英寸厚的船舷,他与这汪洋大海 就这一舷之隔啊。当他舀水时,因为身上的背心没有扣上,两片襟子在荡来荡去。加油工在用两把桨中的一把划着船,有时猛然抬起身子,
23、闪开由船尾漩进的海水。记者划着另一把桨,他注视着波浪,奇怪自己为何呆在这里。受伤的船长躺在船头,虽说还很镇定,但声音却带着深沉的哀伤,带着一种口舌和泪 水所无法表达的特性。“比利,把船再向南转一转。”船长说。“是,再向南转一转。”加油工在船尾回答。坐在这只船上,简直就像坐在一匹狂蹦乱跳的野马上,何况,野马也不比那船小多 少。那船腾跃,竖起,栽下,就和那野马一样。每逢浪头打来,小船因此而颠起时,好似 一匹烈马向高耸的栅栏扑去。那船如何能攀越过一道道水墙,实在不可思议。棉绒似的海 鸥飞来飞去,真叫小船上的人艳羡,因为愤怒的大海对于它们,就如同对于一千英里以外 内陆上的一群松鸡一样无所谓。船长在小船
24、被一个巨浪颠起之后,在船头谨慎地抬起身子,说他看到了海湾的灯塔。 厨子马上说他也看到了。它恰似一个针尖,要我到一个如此微小的灯塔,那得有急切的目 光才行。灯塔在慢慢变大。现在几乎显出颜色了,看上去犹如天边的一个小小的灰影。最后, 从每一个浪峰上,那颠簸着的小船上的几个人终于看得见陆地了,疑虑和恐惧从他们心里 消逝了。大家还在全神贯注地驾驭着小船,但却无法压抑心头默默的喜悦之情:一个钟头 之后,他们也许就抵岸了。南边,纤细的灯塔将它小小的灰色塔身升高了。潮水、风和海浪却冲着小船向北旋 转。“奇怪,岸上怎么没有人? ”远远望去的那几个人说,先前那股轻松的心情完全消失 了。前面就是陆地,可是那儿却看
25、不到人迹,真叫他们悲怆至极。“假使我们不能都上岸,”船长说,“我想你们几位知道把我完蛋的消息送到什么地 方去吧?”随即,他们匆匆交换了住址和叮嘱。加油工在划船,继而是记者在划,接着又是加油工在划。这是件累人的差事。每当一 个人由划船的位子换到船底的位子时,他就感到浑身萎顿不堪。寒冷的海水在船里荡来荡 去,人躺在水中,头枕在座板上,几乎碰着一个旋转着的浪峰; 有时一个巨浪打进船来, 又把全身浇个透湿。然而,这些事不会使人烦恼。几乎可以肯定,即使小船翻个个儿,歇 着的那位也会舒舒服服地滚到大洋上,好像确信那是个柔软的大垫子似的。渐渐地,海岸朦胧了,浪花咆哮着冲上船舷,那几个航海人瑟缩着,咒骂着。夜
26、里,记者划桨的时候,喝了点船长给的掺水威士忌,镇住了冷颤:“假如我最终上 了岸,有人给我看一支桨,哪怕是桨的照片”过一段时间,就出现一阵短暂的交谈。“比利!比利,你换换我好吗?"“当然好。"加油工说。终于,海和天都露出了鱼肚白。后来,海水涂上了金黄,黎明终于来临,阳光在浪尖 上燃烧着。海岸近了,但汹涌的向岸巨浪把小船高高抛起。“大家记住,”船长说,“跳水的时 候,要跳得离船远些。”阵浪向前涌来,巨大无比,完全把小船吞噬了,几乎在这同时,船上的人都跳进了海 里。水是冰冷的,记者当即发觉,这佛罗里达沿海的水比他原来预料的还要冷。水冷得可 悲,冷得凄惨,几乎使人觉得有适当的理由可
27、以流泪了。他浮出水面的时候,见到了海里 的同伴。加油工一马当先,他游得很有劲,速度很快。在记者左边,厨子那白色的软木背 鼓鼓囊囊地凸在水上。后边,船长用那只没有受伤的手攀在仰面朝天的船脊上。海岸很诱人,记者却游进了漩涡,在那儿停滞不前了。海岸就在眼前,犹如舞台上的 一小块布景。“假如我要淹死假如我要淹死假如我要淹死的话,疯狂的海神啊, 为什么又让我漂泊这么远,眼巴巴地凝视着沙滩和树木呢? ”一个大浪卷来,轻巧神奇地 把他整个儿抛了过去,抛到海水仅仅齐腰的地方,可是当时的处境使他站不住片刻。每个 浪头都把他打成一团,回头浪又阻拦着他。海滩上出现了一个人,他奔跑、脱衣,脱衣、奔跑,一跃跳入水中,将
28、厨子拖上岸, 然后向船长趟去,船长却把他挥开,要他到记者那儿去。那人赤裸裸的赤裸裸得像冬 天的树木。然而他头上有一个光环,像圣人似地焕发着光芒。他抓住记者的手,用力拉, 拽了很远,然后潇洒地一放。记者很懂得客套,说声:“谢谢,老兄。”可是蓦然间,那人叫道:“那是什么? ”他迅疾地指向不远处。记者说:“快去。'' 浅水处,加油工面孔朝下趴着,额头抵着沙滩,每逢浪头的间隙,便从海水中显露出来。海滩上似乎立刻挤满了人,男人们带着毛毯、衣物和水瓶,女人们带着咖啡壶以及她 们视为神圣的种种药品。陆地对海上来客的欢迎是热烈而慷慨的,但是,一个静默的、水 淋淋的形体被慢慢地抬上海滩,陆地对他
29、的欢迎只能是另外一种友好接待,给他提供一个 阴森森的坟基。夜幕降临时,白浪在月光中荡来荡去,风把大海的声音传给岸上的人,他们觉得现在 能够解释这大海的声音了。(文章写于1897年,有删改)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B )A. 受伤的船长声音哀伤,最早提议留下遗瞩,表明他是四人中唯一一个悲观的人。B. 陆地出现后,四人由喜转悲,因为他们不见岸上人迹,认为得不到想要的帮助。C. “哪怕是桨的照片”,省略号含有记者因划船时间长久而对桨喜爱不舍之意。D. 岸上的人热烈而慷慨地救助了遇险者,他们从大海的声音中也听出了热烈和慷慨。【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 “是
30、四人中唯一一个悲观的人”错。船长最早提议留下遗嘱,应是表明船长的沉着冷 静C. “含有记者因划船时间长久而对桨喜爱不舍之意”错。根据“每当一个人由划船的位子 换到船底的位子时,他就感到浑身萎顿不堪”可知,划船时间太长,每个人都很疲惫,记 者没有对桨喜爱不舍之意,此处省略号表示意犹未尽。D. “从大海的声音中也能听出热烈而慷慨”错。“风把大海的声音传给岸上的人,他们觉 得现在能够解释这大海的声音了”,大海是冷漠无情的,从大海的声音中不能听出热烈和 慷慨。故选Bo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D )A. 小说没有交代船只失事的原因,直接呈现四人海浪中颠簸的场景,突兀而来的冲击
31、感使 小说开篇就迎来紧张的叙述节奏。B. 小说先写海浪“是蓝灰色的”“喷溅着白色的泡沫”,后又写“阳光在浪尖上燃烧 着”,景物的变化预示着故事走向的改变。C. 文中“一匹烈马向高耸的栅栏扑去” “浪花咆哮着”“水冷得可悲”等句子,调动读者 的多种感官体会人物所受的海水折磨之苦。D. 与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类似,小说多从人物的视角展开客观冷静的叙述,塑造了四位 同圣地亚哥一样的“硬汉”形象。【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D.“塑造了四位同圣地亚哥一样的'硬汉'形象”错。文章塑造了四位团结友爱的人物形 象,他们虽然与大海搏斗,但无法体现自己的主观意志,更不能验
32、证人自身的本质力量, 表现了人在大海面前的渺小。所以文章没有塑造同圣地亚哥一样的“硬汉”形象。故选D。8. 小说画线部分着力叙述加油工和记者轮流划船及其感受的情景,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 简要分析。8. 突出两人划船的劳苦,体现了遇险者在海上漂泊遭受的磨难之重。与下文两人欣然交 替工作呼应,体现团结互助的深厚情谊。【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内容上,加油工和记者交替划船,“每当一个人由划船的位子换到船底的位子时,他就感 到浑身萎顿不堪”,写出两人划船的劳苦;“寒冷的海水在船里荡来荡去,人躺在水中, 头枕在座板上,儿乎碰着一个旋转着的浪峰”,突出体现了遇险者在海上漂泊
33、遭受的磨难 之重。结构上,下文中写到“比利!比利,你换换我好吗? ” “ '当然好。'加油工说”, 写加油工和记者交替划船,与下文两人欣然交替工作呼应,体现团结互助的深厚情谊。9. 有人说,小说中加油工临近获救时却死去这一情节,削弱了小说的思想意义。你同意这 种观点吗?结合文本简要分析。9. 参考答案一:不同意。加油工的死去,显示了个体生命的脆弱,更能表现合作互助的人 生价值导向。加油工的死去,体现人类的渺小,但更体现了人与自然搏斗的精神。加油 工的死去,与记者的偶然获救形成映照,更能反映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参考答案二:同意。如果加油工没死,更能体现人们在困难中合作互助的价值和
34、意义。如果加油工没死,更能体现人在直面自然灾难时的主动性。如果加油工没死,更能体 现生活和生命中战胜灾难的乐观精神。【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首先表述观点,同意或不同意皆可;然后分析缘由。不同意。由“海岸近了,但汹涌的向岸巨浪把小船高高抛起”等句可见,面对大海的 肆意暴虐,逃生者既无助又无奈,他们在茫茫大海上像几只可怜的蚂蚁,完全听天由命、 随波逐流。加油工的死去,显示了个体生命的脆弱,体现人类的渺小;但四个人在与大海 抗争中拧成一股绳,他们分工明确,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而且总是替他人着想。正是他们 在与人海的抗争中结成了这种弥足珍贵的手足之情,创造了生活
35、的真正意义,才让人们生 存在这个荒谬的世界上更加富有现实的意义和价值。面对冷漠无情的大海,记者、船长、加油工和厨师四人在沉船之后忍受着饥饿、寒冷 和肢体疼痛与大海搏斗了几十小时,体现了人与自然搏斗的精神。“记者却游进了漩涡,在那儿停滞不前了”“一个大浪卷来,轻巧神奇地把他整个儿 抛了过去”,但是最后记者却获救了;加油工本来是“一马当先,他游得很有劲,速度很 快”,最后却死了,二者形成映照,更能反映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同意。四个人在与大海抗争中分工明确,团结协作,如果加油工没死,四人最终都能成功登 岸,更能体现人们在困难中合作互助的价值和意义。“加油工一马当先,他游得很有劲,速度很快”,如果加油
36、工没死,更能体现人在直 面自然灾难时的主动性。船长、记者、厨子和加油工人被抛弃在苍茫的大海上,尽管拯救无望,但是船上的四 人自始至终都没有放弃求生的欲望,期望能被一个海上救生船或救难收容所救助。如果加 油工没死,更能体现战胜灾难的乐观精神。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邓鸾欲弃凉州,徙边郡不能自存者入居三辅,并力北边。乃会公卿集议,曰:“譬若 衣裳败坏,一以相补,犹有所完,若不如此,将两无所保。"公卿皆以为然。郎中虞诩言 于太尉张禹曰:“大将军之策不可。凉州士风壮猛,庶众便习兵事。今羌、胡所以不敢入 据三辅为害者,以凉州在后故也。凉州士民所以持锋执锐,蒙
37、矢石于行陈,而无反顾之心 者,为臣属于汉故也。今推而捐之,割而弃之,民庶安土重还,必引领而怨曰'中国弃我 于夷狄!'如卒然起谋,豪雄相聚,席卷而东,则函谷以西、园陵旧京非复汉有也。议者 喻以补衣犹有所完,诩恐其疽疮侵淫而无限极也!”禹曰:“吾意不及此,微子之言,庶 几败国事矣!"因更集四府,皆从诩议。邓骂由是恶诩,欲以吏法中伤之。会朝歌贼数千 人攻杀长吏,州郡不能禁,乃以诩为朝歌长。故旧皆吊之,诩笑曰:“事不避难,臣之职 也。不遇槃根错节,无以别利器,此乃吾立功之秋也。”始到,谒河内太守马彳麦。秧曰:“君儒者,当谋谟庙堂,乃在朝歌,甚为君忧之。”诩曰:“此贼犬羊相聚,
38、以求温饱 耳,愿明府不以为忧。"*麦曰:“何以言之?”诩曰:“朝歌者,意,太煮凡去效仓丕 更瓦里安谟之虽流堂互数愿宽假辔 策,勿令有所拘阂而已。”及到官,设三科以募求壮士,自掾史以下各举所知,其掠劫者 为上,伤人偷盗者次之,不事家业者为下,收得百余人。诩为飨会,悉贯其罪,使入贼中 诱令劫掠,乃伏兵以待之,遂杀贼数百人。又潜遣贫人能缝者佣作贼衣,以采线缝其裾, 有出市里者,吏辄禽之。贼由是骇散,成称神明,县境皆平。(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C )A. 背太行/临黄河/去敖仓/不过百里/而青冀之民流亡万数/贼不知开仓/招众劫库兵/守成 皋/
39、断天下右臂/此不足忧也/B. 背太行/临黄河/去敖仓不过百里/而青冀之民流亡/万数贼不知开仓招众/劫库兵/守成皋 /断天下右臂/此不足忧也/C. 背太行/临黄河/去敖仓不过百里/而青冀之民流亡万数/贼不知开仓招众劫库兵/守成皋/ 断天下右臂/此不足忧也/D. 背太行/临黄河/去敖仓/不过百里/而青冀之民流亡/万数贼不知开仓/招众劫库兵/守成 皋/断天下右臂/此不足忧也/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本题中,“去敖仓不过百里”,“去”是“距离”的意思,“百里”是朝歌与敖仓之间的 距离,语意联系紧密,不可断开,排除AD;“流亡”是“青冀之民”的后置定语,句子的谓语是“数” “万”是“数”的状语,“
40、而 青冀之民流亡万数”是主谓结构,中间不可断开,排除B。本句译为:背靠太行山,临黄河,离敖仓不过百里地,而青州、冀州逃亡的难民数以万 计,叛匪却不懂得打开敖仓招揽民众,抢劫武库中的兵器,据守成皋,斩断天下的右臂, 这说明他们不值得忧虑。故选Co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C )A. 三辅,汉代指治理京城及附近地区的三位官员,也指三位官员管辖的地区。B. 夷狄,古代分别指东方和北方 部族,文中泛称华夏族之外的其他部族。C. 辔策,用以御马的缰绳和马鞭,虞诩以此代指马匹,向太守请求兵马支援。D. 掾史,汉代指中央和各州县设置的分曹治事的属官,一般由长官自行辟举。 本
41、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C. “虞诩以此代指马匹,向太守请求兵马支援”错误。“辔策”喻指控制的工具,文中是 请求太守放松约束,让自己放手对付叛匪。故选C。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A.虞诩熟知边事,十分了解凉州的风土民情,他对凉州刚猛剽悍、惯于反叛的民风非常担 心,提醒太尉张禹要严加防范。B. 邓鹭和虞诩意见相悖,最终虞诩 建议被采纳,于是心胸狭隘的邓鹭对虞诩怀恨在心, 想要利用职权对虞诩打击报复。C. 朋友为虞诩被任命为朝歌长感到担心,虞诩却把处理复杂的事务当成检验能力的机会, 毅然赴任,表现出异于常人的气魄。D. 虞诩让招募的壮士诱贼外出劫掠,
42、又用偷缝在衣服上的标记辨识叛贼,既斩杀擒获了不 少叛匪,也动摇了贼众的心理防线。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能力。A. “惯于反叛”和“严加防范”错误。从原文“凉州士风壮猛,庶众便习兵事”来看,虞 诩认为凉州民风剽悍刚猛,百姓惯于从军作战;“严加防范”错误,虞诩认为大将军的计 策不可行,并没有提及严加防范。故选Ao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吾意不及此,微子之言,庶几败国事矣!13. (1)我没有考虑到这些,如果没有您这番话,恐怕要坏了国家大事。(2)君儒者,当谋谟庙堂,乃在朝歌,甚为君忧之。(2)您是一位儒生,应当在朝廷上出谋划策,如今竟然到了朝歌,我很是替您担
43、忧啊。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得分点:(1) “意”,考虑;“微”,如果没有;“庶几”,恐怕。(2) “谋谟”,谋划;制定谋略;“乃”,竟然。14. “疽疮侵淫而无限极也”这一比喻,如何形象地表达了虞诩的观点?14. 疮毒侵蚀肌体后就会不停地蔓延,与此类似,放弃凉州就会失去屏障,丢掉更多国土, 形象地表明了虞诩坚决反对放弃凉州的观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疽疮侵淫而无限极也”意思是“局势正如毒疮,会不断侵蚀肉体而没有止境!"虞诩针 对邓鹭打算放弃凉州的决策,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凉州民风剽悍刚猛,百姓惯于从 军作战。如果放弃凉州,就会
44、失去了凉州这一天然的屏障,丢掉更多国土,就像是疮毒侵 蚀肌体然后不停地蔓延,形象地表明了虞诩坚决反对放弃凉州的观点。参考译文:邓骂打算放弃凉州,让边疆各郡无法生存的百姓迁徙到京畿地区居住,然后集中力量 应对北方的边患。于是他召集公卿商议,说:“这就好比是破旧的衣裳,拿其中的一件去 补另一件,还能得到一件整衣,不然的话,就两件都保不住了。”公卿都认为很正确。郎 中虞诩对太尉张禹说:“大将军的计策不可行,凉州民风剽悍刚猛,百姓惯于从军作战。 如今羌人、胡人之所以不敢占据三辅作乱,是因为凉州在他们背后的缘故啊。而凉州的百 姓之所以手执锋利的兵器,在军阵中冒着流矢飞石(冲锋),而没有后退之心,是由于他
45、们 归属于汉朝。假如现在推开凉州而舍弃它,割让出去而抛弃它,人民安于乡土而不愿迁 徙,必然伸长脖子远望,怨恨说'朝廷把我们丢给了夷狄!'假如突然有人起事,强横勇 武之人聚集起来,席卷东进,那么函谷关以西、历代帝陵和旧京长安将不再归汉潮所有。 倡议者用补破衣做比喻,认为还可以保全一件,而我担心局势正如毒疮,会不断侵蚀肉体 而没有止境! ”张禹说:“我没有考虑到这些,如果没有你这番话,恐怕要坏了国家大 事!"于是再次召集大将军、太尉、司徒、司空等一起商议,众人一致同意虞诩的意见。 邓骂因为这件事对虞诩怀恨在心,打算借法令陷害他。恰好朝歌县叛匪数千人造反,他们 杀死长官,州
46、郡官府无法镇压,于是便任命虞诩为朝歌长。虞诩的故人旧友都为他深感忧 虑,虞诩却笑着说:“做事不避艰难,是臣子的职分。不遇到盘根错节,就无法鉴别刀刃 (是否锋利),这正是我建功立业的时机。”他一到任,便去拜见河内太守马*麦。马被: “您是一位儒生,应当在朝廷上出谋划策,如今竟然到了朝歌,我很是替您担忧。”虞诩 说:“朝歌的这群叛匪,只是像狗群羊群那样聚在一起,以寻求温饱罢了,请您不要为担 忧。”马*麦问:“为什么这样讲?''虞诩说:“朝歌,背靠太行山,临黄河,离敖仓不过 百里地,而青州、冀州逃亡的难民数以万计,叛匪却不懂得打开敖仓招揽民众,抢劫武库 中的兵器,据守成皋,斩断天下的右臂,这说明他们不值得忧虑。只希望您能放松对我的 控制,不要让我受到约束阻碍就可以了。”等到上任以后,虞诩设定了三个等级来招募勇 士,命令自掾史以下的官员各自就所了解的人进行保举,行凶抢劫的属上等,打架伤人、 偷盗财物的属中等,不经营家业、不从事生产的属下等,共收罗了一百多人。虞诩设宴招 待他们,将他们的罪行一律赦免,让他们混入匪帮,诱使叛匪进行抢劫,官府则设下伙兵 等候他们,于是杀死叛匪数百人。虞诩又秘密派遣会缝纫的贫民做佣工,为叛匪制作服 装,这些人用彩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办公室装修与家具采购一体化合同范本3篇
- 初中音乐教学论文六篇
- 小班清明节语言课程设计
- 自控课程设计校正概论
- 网络工程课程设计项目
- 电子钟课程设计微机原理
- 智能榨汁机课程设计
- 2024综合安全生产年终个人工作总结(30篇)
- 《高科技武器》课件
- 2024年职业技能鉴定中级题库
- 土建定额培训课件
- ISO 56001-2024《创新管理体系-要求》专业解读与应用实践指导材料之13:“6策划-6.2创新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雷泽佳编制-2025B0)
- 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日积月累
- ICD-10疾病编码完整版
- 毕业设计(论文)安徽汽车产业的现状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
- 帆软BIFineBI技术白皮书
- 绞车斜巷提升能力计算及绞车选型核算方法
- 6_背景调查表
- 毕业设计(论文)矿泉水瓶吹塑模设计
- 在离退休老干部迎新春座谈会上的讲话(通用)
- 围挡计算书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