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第四组第13课只有一个地球2人教新课标_第1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第四组第13课只有一个地球2人教新课标_第2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第四组第13课只有一个地球2人教新课标_第3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第四组第13课只有一个地球2人教新课标_第4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第四组第13课只有一个地球2人教新课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组第13课?只有一个地球?同步练习一、根底运用1.看拼音,写词语jng yngmio xiocu cnn c_z yunp suyn linln yng_2. 选择划线字的正确读音遨_游o o 扁_舟pin bin枯_竭 k 慷慨_ki i 3. 辨字组词葛_ 胁_ 赌_ 莹_蔼_ 协_ 睹_ 萤_ 4. 写近义词遥望_ 合适_ 证明_ 随意_大方_ 奉献_ 灾难_ 节制_ 5. 写反义词破坏_ 遥远_ 渺小_ 枯竭_大方_ 奉献_ 随意_ 造福_ 6. 选词填空后果 结果 成果不听劝告,_自负。不听劝告,不会有什么好的_的。科学家的研究获得了丰硕的_。希望

2、 指望 愿望想到月球去居住,_是好的,但不可能。我们_大家都可以重视环境的保护。他这件事没做好,想受表扬是没_了。 7. 关联词语填空地球的资源_上帝的恩赐,_经过漫长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_这些设想可以实现,_是遥远的事情。_地球被破坏了,我们_会别无去处。我们_要好好保护地球,_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唯一的家园。 8. 指出各句的说明方法填序号A举例子 B打比方 C作比较 D列数字在群星璀灿的宇宙中,地球就像一叶扁舟。_地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_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_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_ 9.内容梳理课文回放?只有一个地球?一文

3、以_的形式,从_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说明了人类的生存“_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_。课文从_引入,接着从_、_、_三个方面来说明_的事实,最后告诉人们_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_。 二、阅读理解10.阅读下文,答复以下问题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互相交织,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1这段文字写的是_。 2给划线的字注音。_映入纹痕3找出详细些地球美丽壮观的句子。 4根据理解完成填空。“蓝色和白色的纹痕互相交织,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4、中“蓝色的是_,“白色的是_,“水蓝色的纱衣指的是_。这段话中将地球比作_和_,说明它的_,表达出对地球的_之情。 11.阅读下文,答复以下问题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奉献的。但是因为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 , 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给文中划线的字注音。_因为灾难生存2结合句子理解划线字的意思。再生:_。滥用:_。 3短文提到的可再生资源有_、_、_、_。 4根据内容理解,完成下面填空。从文中“_一词可以看出这段文字两句话之间是_关系。地球上自然资源遭到破坏

5、的原因一是_,二是_。文中的本来一词不可以去掉,因为_。 5根据课内外的理解,写出所知道的生态灾难的类型。 6根据这段文字提出的问题,设计两条保护和节约资源的广告语。 12.阅读下文,答复以下问题 燕子的双腿被一个小孩“喀嚓一声剪断; 奄奄一息的小猫“扑的一声被抛向疾驶的车轮; 正在河岸上蜕壳的蜻蜓,被一双漫步的脚有意识地踩扁; 鲜花被两个谈情说爱的人漫不经心地一瓣瓣撕碎、揉烂、碾成泥 树上鸟窝里的幼鸟成了人类幼儿的玩物,听凭它们的母亲绕树嘶叫,直至心力交瘁,坠地而死。 顽童们兴奋地往返奔跑,享受踩踏虫尸所发出的脆响。 目睹这触目惊心的一幕幕,不能不令人心寒,感受最深化的悲哀。 也许,与浩瀚人

6、世相比,这些只不过是一出出缺乏挂齿的小小杂乱的悲剧而已,但不知几时开场,人类潜意识里有座冰山,人性就变麻木、冷漠、甚至残忍,以肆虐他族之苦,养已欢颜,并引为闲适雅趣。 生灵何罪之有? 就因为看不见它流泪流血, 就因为听不到它呼痛呼救, 就因为人类比它强大, 我们就可以任意践踏、践踏、摧残? 再微末也是生命,是比人类更加脆弱的生命。 人对世界总是不满意,却从不愿反躬自省,自己为这个世界做了些什么? 1用“将短文分为两部分,并概括每部分大意。第一段:_。第二段:_。 2文中的哪些词语让我们感受到了人性中的麻木、冷漠、甚至残忍的一面。 3阅读下面句子,按要求完成题目。“目睹这触目惊心的一幕幕,不能不

7、令人心寒,感受最深化的悲哀。这个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_。“触目惊心的意思是_。从“心寒“悲哀两个词语我们能感受到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_?将这个句子改写成反问句_。 4短文最后几个自然段应读出_的语气。 5针对文中提到的现象,写几句你发自肺腑的话,呼吁人们保护生灵、保护动物。 三、语言表达13.通过实地考察、询问身边的人、看电视、读报纸等搜集有关环境保护、资源保护方面的信息资料,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彼此对环境的看法。 14.与有共同爱好的同学组成兴趣小组,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特长,出一期以“珍惜资源,保护环境为专题的手抄报,利用适当的时机在全班范围内展示自己的杰作。 答案解析部分一、根底运用 1.【答案

8、】晶莹;渺小;璀璨;恩赐;资源;破碎;眼帘;滥用 【考点】拼音,词形,只有一个地球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察对词语汉字的拼写才能。解答此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构造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莹、渺、璀、璨、赐、帘、滥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构造。要做到标准、正确和美观。故答案为:晶莹、渺小、璀璨、恩赐、资源、破碎、眼帘、滥用。【点评】此题考察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2.【答案】o;pin;k;ki 【考点】拼音,只有一个地球 【解析】【分析】字音题的考察只

9、要求识记不要求拼写,即侧重于考察识记、区分、确定字音的才能,准确地判断其正确与否。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侧重的是“常用字的字音。考察主要涉及同音字、形声字、形近字、多音字、习惯性误读字、方言字、统读字、难读字等。多音字、习惯性误读字是考试的重点、形声字、形近字次之。多音字、难读字是“认读的难点。复习时应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把记忆和训练结合起来。此题中:遨游o 、扁舟pin 、枯竭 k、慷慨ki故答案为:o pin k ki【点评】这道题目考察学生对汉字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是语文学习中最根底的知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多记、多写,才可以准确无误书写出来。3.【答案】葛衣;威

10、胁;赌博;晶莹;和蔼;协助;目睹;萤火虫 【考点】字形,字义,词形,只有一个地球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形近字的辨析,通过比较部首、字义、组词记忆生字。还有些形近字的读音有的也是相近或一样的,需要平时学习积累的时候细心区分记忆。故答案为:葛衣、威胁、赌博、晶莹、和蔼、协助、目睹、萤火虫。【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从读音、构造、字义三方面加以区别,通过比较组词记忆生字。4.【答案】远望;适宜;证实;任意;大方;索取;灾害;控制 【考点】词义,只有一个地球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搜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

11、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究、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那么材料。假如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解析】【分析】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一样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此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遥望:向远处看;看远方。合适:符合;合宜。证明:根据确实的材料判明真实性。随意:随着自己的意愿。大方:充满正气,情绪激昂2.大方;不吝啬。奉献:有助某事的行为,或作有利于社会国家的。灾难:自然的或人为的严重损害带来对生命的重大

12、伤害。灾祸造成的苦难、灾祸。节制:限制;控制。故答案为:远望、适宜、证实、任意、大方、索取、灾害、控制。【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5.【答案】保护;逼近;伟大;丰富;吝啬;索取;慎重;为害 【考点】词义,只有一个地球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

13、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老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根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老师、老师之意根本一致。【解析】【分析】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此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破坏:摧毁;毁坏;使受到损害;变革;破除;物体的组织损坏。遥远:辽远;长远。渺小:指非常微小或无关紧要,并

14、且常指同类事物中相比时较卑贱;微缺乏道的。枯竭:干涸;断绝。大方:大方;不吝啬。奉献:恭敬地交付;献出。随意:随着自己的意愿。造福:给人带来幸福。故答案为:保护、逼近、伟大、丰富、吝啬、索取、慎重、为害。【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6.【答案】后果;结果;成果;愿望;希望;指望 【考点】词义,只有一个地球 【解析】【分析】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异。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词语所在的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题干中后果、结果、成果,都是结果,但是

15、后果偏向贬义,如。结果是中性词,如。成果偏向褒义,如。愿望:指主观心愿,希望时期向某个方向开展,多用于对美妙事物的向往,一般用于褒义方面。如。希望:一般的愿望;对象可以是别人或自己,也表示某种可能性。如。指望:指所盼望的事物。如。【点评】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详细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情色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7.【答案】不是;而是;即使;也;假如;就;之所以;是因为 【考点】句式衔接,只有一个地球 【解析】【分析】考察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

16、联词语填写。分句前后是并列关系。应选“不是而是;分句之间是转折关系。应选“即使也;分句之间是假设关系。应选“假如就分句前后是因果关系。应选“之所以是因为故答案为:不是、而是;即使、也、;假如、就之所以、是因为【点评】此题考察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接。8.【答案】B;D;C;A 【考点】修辞手法,只有一个地球 【解析】【分析】这是对说明文说明方法的考察。学生应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A举例子 B打比方 C作比较 D列数字;作答时要结合语境,抓住标志性词语,判断说明方法。在群星璀灿的宇宙中,地球就像一叶扁舟。采用的是打比方。地球是一

17、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采用的是列数字。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采用的是作比较。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采用的是举例子。故答案为:BDCA【点评】考察学生对说明方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9.【答案】科学小品文;人类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珍惜资源,保护地球;宇航员要往地球时的景象;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地球拥有资源有限;被不加节制地开采或随意毁坏;人类没有第二个星球可以移居;保护生态环境;精心保护地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子孙后代 【考点】课文内容理解,只有一个地球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才能。解答此题,需要回忆课文

18、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进展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纯熟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地球?一文以科学小品文的形式,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说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课文从宇航员要往地球时的景象引入,接着从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地球拥有资源有限、被不加节制地开采或随意毁坏三个方面来说明人类没有第二个星球可以移居的事实,最后告诉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精心保护地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子孙后代。故答案为:科学小品文 人类生存 只有一个地球 珍惜资源,保护地球宇航员要往地球时的景象

19、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 地球拥有资源有限被不加节制地开采或随意毁坏 人类没有第二个星球可以移居 保护生态环境 精心保护地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子孙后代。【点评】此题考察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熟悉和理解程度,锻炼了学生阅读和综合才能,特别是语言表达才能。二、阅读理解 10.【答案】1宇航员在太空看到的地球的样子2yn;hn3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互相交织,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4海水;云;大气层;摇篮;母亲;得意;赞美 【考点】课文内容理解,只有一个地球 【解析】【分析】1考察概括段意的才能。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

20、,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2正确读准字音,注意腔调、声母、韵母的区别,平时注意多读,多练。 映入yn 、纹痕hn。3考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才能。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互相交织,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4这道题考察的是词语在详细语境中的意思,解答时要联络文章上下文及主旨来考虑。“蓝色和白色的纹痕互相交织,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中“蓝色的是海水,“白色的是云,“水蓝色的纱衣指的是大气层。这段话中将地球比作摇篮和母亲,说明它的得意,表达出对地球的赞美之情。【点评】1此题主要考察概括段意的

21、才能。2此题主要考察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考察主要涉及同音字、形声字、形近字、多音字、习惯性误读字、方言字、统读字、难读字等。3此题考察挑选相关信息的才能。4这种词语的意思是语境临时赋予的,具有特殊的表情达意的作用。注意,做这样的题必须结合详细的语言环境来解释,不能借助字典等工具书照抄照搬下来。来源:ZXXK11.【答案】1wi;nn;cn2重新;不加节制3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4但是;转折;随意毁坏自然资源;滥用化学品;准确的点明可再生资源已经遭受破坏,以及这些资源的以前可再生和如今的不可再生,给人们以警示5泥石流,沙尘暴,山体滑坡,土地沙漠化,干旱,水涝灾害6不要让地球上的最

22、后一滴水,成为人类的眼泪 水是生命的源泉、工业的血液、城市的命脉。 还老人一个纯洁的梦, 给孩子一片蔚蓝的天。 【考点】语段阅读,只有一个地球 【解析】【分析】1此题主要考察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考察主要涉及同音字、形声字、形近字、多音字、习惯性误读字、方言字、统读字、难读字等。因为wi、灾难nn、生存cn。2词语理解的考察。认真阅读短文,联络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再生:重新。滥用:不加节制。3考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才能。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短文提到的可再生资源有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4此题主要考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才能。解答此题,要真正阅读课文

23、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进展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纯熟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从文中“但是一词可以看出这段文字两句话之间是转折关系。地球上自然资源遭到破坏的原因一是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二是滥用化学品。文中的本来一词不可以去掉,因为准确的点明可再生资源已经遭受破坏,以及这些资源的以前可再生和如今的不可再生,给人们以警示。5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积累知识的好习惯。生态灾难的类型泥石流,沙尘暴,山体滑坡,土地沙漠化,干旱,水涝灾害。6此类试题常常给定一个主题,让考生根据这一主题拟写标语,或者相关的诗句或者名言。考生答题时首先要理解标语或口号的特点,即简洁,有

24、号召力。可引用名言,也可以自拟,只要符合活动主题即可。如:不要让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成为人类的眼泪 水是生命的源泉、工业的血液、城市的命脉。 还老人一个纯洁的梦, 给孩子一片蔚蓝的天。故答案为:1wi、nn、cn2重新。滥用 不加节制 3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 4随意毁坏自然资源 滥用化学品 准确的点明可再生资源已经遭受破坏,以及这些资源的以前可再生和如今的不可再生,给人们以警示。5泥石流,沙尘暴,山体滑坡,土地沙漠化,干旱,水涝灾害。6不要让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成为人类的眼泪 水是生命的源泉、工业的血液、城市的命脉。 还老人一个纯洁的梦, 给孩子一片蔚蓝的天。【点评】1正确读准

25、字音,注意腔调、声母、韵母的区别,平时注意多读,多练。2此题考察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熟读课文,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3此题考察挑选相关信息的才能。4此题考察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熟悉和理解程度,锻炼了学生阅读和综合才能,特别是语言表达才能。5此题考察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积累。6此题主要考察学生拟写广告的才能12.【答案】1列举人类的种种残忍的行径;对人类的残忍行径发出责问2喀嚓,扑,有意识,漫不经心,听凭,享受。3过渡承上启下;看都之后心里感到震惊;仁慈,有同情心;目睹这触目惊心的一幕幕,怎能不令人心寒,感受最深化的悲哀?4强烈谴责5略 【考点】语段阅读,只有一个地球 【解析】【

26、分析】1分段就是划分文章的意义段,即在意义上可以构成一个完好单位的部分。段落大意是对文章的一个段落的主要意思的概括。第一段燕子的双腿并引为闲适雅趣。:列举人类的种种残忍的行径。第二段生灵何罪之有?自己为这个世界做了些什么?:对人类的残忍行径发出责问。2考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才能。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文中让我们感受到了人性中的麻木、冷漠、甚至残忍的一面的词语:喀嚓,扑,有意识,漫不经心,听凭,享受。3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考虑,才能填好每一空。“目睹这触目惊心的一幕幕,不能不令人心寒,感受最深化的悲哀。这个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过渡承上启下。“触目惊心的意思是看都之后心里感到震惊。从“心寒“悲哀两个词语我们能感受到作者是一个仁慈,有同情心的人。将这个句子改写成反问句:目睹这触目惊心的一幕幕,怎能不令人心寒,感受最深化的悲哀?4语气:是表示说话人对某一行为或事情的看法和态度。是思想感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