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红桥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_第1页
天津市红桥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_第2页
天津市红桥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_第3页
天津市红桥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_第4页
天津市红桥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九年级语文本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第卷两部分。第卷为第 1 页至第 4 页,第卷为第 5 页至第 8 页。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答卷前,请你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点校、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祝你考试顺利!第卷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的信息点。2本卷共 11 题,共 27 分。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7分。14小题,67小题,

2、每题2分;5小题,811小题,每题3分)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折腰(shé)劫掠(lüè)根深蒂固(dì)不言而喻(yù)B冠冕(min)恪守(è)强聒不舍(u)矫揉造作(jio)C忧戚(q)箴言(zhn)心无旁骛(wù)间不容发(f)D濡养(rú)瞥见(pi)前仆后继(p)丰功伟绩(jì)2. 某同学读完神奇的成语后,写了下面一段话。依次填入其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成语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化,其内容包罗万象,丰富多彩。无论是对历史的广泛 ,还是对语言的高度概括,都让人

3、叹为观止。穿过风云 的岁月,我们与美好的文字不期而遇。感悟其中的生活智慧, 其中的人生哲理,我们在赞叹它多姿多彩的同时,也领悟到人生的千姿百态。A. 采撷 变幻 思索  B. 采撷    变换 思考C. 采摘 变幻 思考  D. 采摘 变换    思索3. 下面一段话有语病的一句是 近年,电动自行车已成为不少市民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但日常生活中,只有少数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会自觉佩戴安全头盔。据不完全统计,在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死亡事故中,大约80%左右为颅脑损伤致死。有关研究表明,正确佩戴安全头盔能够将交通事故死亡风险降低至70%。A第

4、句 B第句 C第句 D第句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某大国一名上将曾说:“我们可以把航空母舰送给你们,但是,十年之内,你们不可能让舰载机上舰 为了这一天,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 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今天,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能不激动吗 A ”! ; 。 B ”! , ?C !” , 。 D !” ; ?5. 下列对苏轼水调歌头一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水调歌头  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

5、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A. 本词句句扣住“月”来写,情感多次起伏变化,在抑扬之间反复转换,有很强的感染力。B. 上片望月,既表达对明月的赞美,对天上美好生活的向往;又表达词人想逃离人间,与明月一同归去的思想感情。C. 下片的“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两句,用反诘的语气、埋怨的口吻向月亮发问。D. 词的结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词人发出美好的祝愿,感情热烈而奔放。阅读简与俭一文,回答68题。简与俭马军“简”与“俭”二者无疑

6、是一对近义词,但仔细分辨,二者也有差异。“简朴”侧重的是一种生活方式,它喜爱和追求的是一种省时、省力、低成本的生活,而“俭朴”侧重的是一种生活态度,它源于对高尚道德的追求而进行的自我药束,对物欲和享乐的坚忍和克制。孔子在论语·述而中曾有这样的表述:与其由于奢侈骄纵而逾越礼节,不如节俭固守本心。韩非在韩非子·难二中提出,要“俭于财用,节于衣食”。这些论述,角度不同,但其精神实质却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将“俭朴”贯穿到生活的每一个方面,过简单朴素的生活。曾有这样一个故事,过去有一富家子弟,自小就在锦衣玉食的家境中长大,他不知前辈创业的艰难,每天要吃纯肉馅的饺子,而吃饭时又总是将每个

7、饺子的边儿咬下,他家的仆人默默把这些边儿收拾起来。后来,由于天灾,这个家庭破落了,原来衣食无忧的阔少沦为沿街乞讨的叫花子。一天,他极度饥饿的时候,爬到原来那个仆人家的门前,仆人拿出饭食递给他,他猛吃一顿,觉得这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当他问及是什么时,仆人感慨地说:“这不就是你过去吃剩的饺子边儿吗?”故事是虚构的,但它讲述了一个道理,俭不只是一种生活方式,同时也包含着高深的智慧。北宋贤相寇准的母亲就是深知这个道理的智慧老人。寇准自幼丧父,家境贫寒,全靠母亲织布度日。后来,寇准考中进士,喜讯传到家里,寇母已身患重病。临终前,她将亲手画好的一幅画交给仆人,并郑重叮嘱:“日后寇准为官,如果忘了过去的日

8、子,贪图富贵,你就把这幅画亮给他看。”后来,寇准做了宰相。一次,为庆贺自己的生日,他请了好多同僚,并大摆筵席。就在这时,老仆人拿出这幅画来,毕恭毕敬地交给寇准。寇准展开一看,见是一幅寒窗课子图,画上有首诗:“孤灯课读苦含辛,望尔修身为万民。勤俭家风慈母训,他年富贵莫忘贫。”此时,过去生活的一幕幕在他眼前闪现,寇准禁不住泪如泉涌,再三拜过,从此勤于政务,俭于生活,勇于担当,成为彪炳史册的一代贤相。难怪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殷殷叮嘱:“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朱子家训亦谆谆告诫自己的子孙:“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钱再多,一天也只能三餐,大厦万

9、间,酣眠不过五尺。易经谈到节俭时讲了三种态度,第一种是“甘节”,即甘于节俭,把节俭当成甘之如饴的乐事;第二种是“安节”,即安然节制,不追求享受;第三种是“苦节”,把节俭当作苦事。三种态度,三种境界。今天的社会条件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但简与俭的精神却永远不会过时,甚至可以说它恰是现代文明的标尺。简单、朴素、俭省的生活,不只是我们个人的生活方式和态度,也是家庭、社会和国家应该倡导的文明准则。(节选自杂文选刊2020年12期,有改动)6. 下列选项中,最适合做选文中心论点的一项是A. 每个人都应该追求“简朴”,要把“简朴”作为省时、低成本的生活方式。B. 每个人都应该注重“俭朴”,要对物欲和享乐保持坚

10、忍、克制,要自我约束。C.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降低物质生活要求,用节俭的生活来修养自己的品德。D. 俭朴不只是个人的生活方式和态度,也是家庭、社会和国家倡导的文明准则。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第段比较了“简朴”和“俭朴”侧重点的不同,起到了引入议论话题的作用。B. 第段虚构了富家子弟的故事来证明观点,这里采用举例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C. 第段讲述的寇准成为一代贤相的故事属于事实论据,这是从正面论证作者的观点。D. 第段引用诫子书和朱子家训中的话属于道理论证,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8.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富家子弟落魄后,觉得以前吃剩的饺子边现在变成了“世界上最好吃的

11、东西”,是因为前后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B. 北宋名臣寇准之所以成为彪炳史册的一代贤相,与他为官时谨记母训,富贵后不忘贫寒,勤于政务密不可分。C. 易经所谈到节俭的三种境界是按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文章并没有要求我们一定要追求最高的境界。D. 文章告诉我们:简与俭永远不会过时,成功往往由勤俭而起,破败往往由奢侈而起,我们应该过简朴、俭省的生活。阅读醉翁亭记一文,回答911题。醉翁亭记 欧阳修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

12、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

13、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9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霏:弥漫的云气 B野芳发而幽香 芳:花C觥筹交错 筹:酒杯  D太守谓谁 谓:为,是10下列句子加点的“之”字具有指代意义的一项是A山之僧智仙也 B名之者谁C四时之景不同 D而不知人之乐11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是全文的核心句,表明“乐”是表象,“醉”是根本。 B文章用对偶句写景,用散句收束,做到了在整齐中寻求变化,

14、抑扬顿挫,音韵谐美。 C第段描绘了一幅太平祥和的百姓游乐图。在太守看来,滁人的自在出游多了一层政治清明的意味,更多了一些自信。 D第段作者写出了“乐”的几种情境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其中太守之乐的境界最高。第II卷注意事项: 1.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把第I、II卷答案都写在“答题纸”上。 2.本试卷共13题,共93分。二、(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12请将下列诗文语句补充完整。(8分)(1)金樽清酒斗十千,_。   (李白行路难其一) (2)长风破浪会有时,_。 (李白行路难其一)(3)而或长烟一空,_,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范仲淹岳阳楼记) (

15、4)不以物喜,_,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5)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_”乎! (范仲淹岳阳楼记)(6)_,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7)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揭示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现诗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诗句是:“_,_。”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7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315题。唐张全义为河南尹,经黄巢之乱,居民不满百户,四野俱无耕者。全义招怀流散,劝之树艺。数年之后,都城坊曲,渐复旧制;桑麻蔚然,野无旷土。全义明察,人不能欺,而为政宽简。出见田畴美者,辄下马与僚佐共观之,召田主劳以酒食。有田荒秽者,则集众杖之。或诉以“乏人

16、牛”,乃召其邻里,责之曰:“彼诚乏人牛,何不助之?”众皆谢,乃释之。由是邻里有无相助,故比户皆有蓄积,凶年不饥,遂成富庶焉。(选自农桑辑要典训,有删减)【注释】招怀:招纳安抚。 树艺:种植栽培。 坊曲:大街小巷。 田畴:已经耕种的田地。 僚佐:随从官员。 秽(huì):杂草多,荒芜。 乏:缺乏。 有无相助:有无相通,彼此帮助。13解释文中加点的词的含义。(2分)(1)四野俱无耕者 俱:_ (2)渐复旧制 制:_14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乃召其邻里,责之曰:“彼诚乏人牛,何不助之?”翻译:_ 15袁隆平院士的去世,引发了大家对农业的热议。老师要大家搜集重视农业的人和

17、事,本文中张全义的哪些事迹符合要求?(3分)_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5分)阅读阳台上的花一文,回答1619题 阳台上的花黄咏梅意识到母亲喜欢花,已是她退休的时候了。记忆中,我们家阳台上花盆里,常种着小葱、小蒜、小辣椒等。厨房里,主菜炒起来了,母亲会命我到阳台摘几根小葱或小辣椒,洗洗,直接放到锅里。“物尽其用”四个字,被母亲一辈子奉为人生信条。母亲不种花,可能也觉得花不好伺候。我们一家五口人,父母上班,孩子上学,并没有多余的时间来养花。种下的花如果不开花,还不如种小菜。母亲种菜是很积极的。小时候我们家住在一个半山腰的独间平房。房前有一片平地,被母亲用篱笆围成小菜园,里边种了不少蔬菜瓜果,基本

18、上可供应一家人的日常需求。印象最深的是葫芦,藤蔓攀在篱笆上,果实藏在叶子下。我们三个小孩子会挑选出自己喜欢的小葫芦,用一根针,在葫芦瓜上歪歪扭扭地写下自己的名字,然后比赛哪一只长得又快又大,就像比赛自己的身高一样。母亲很懂种菜,在她特别的照顾下,刻有我们几个孩子名字的葫芦瓜,总是长势喜人,最终结出了皆大欢喜的果实。而刻着父亲母亲名字的那几只葫芦,远远落后于我们。我们欢天喜地地将自己的葫芦摘下来,挂在屋角,让它们跟我们的名字一起晒干、变黄,最终成为书桌上的摆设,权当一束不会凋谢的花。十七岁那年夏天,父母送我去大学报到。我们住在一个简陋的小旅馆,旅馆对面有一个花坛,母亲在那里第一次看到了一种奇怪的

19、花。小小的五瓣花瓣,组合成一张人的脸谱,有眼睛有鼻子有嘴巴,五官是深紫色,脸膛是浅紫色或嫩黄色。母亲对花的知识匮乏,直接称之为“人脸花”。她指着角落里的一簇花,说,这五朵,像不像我们一家?那五朵花挨得特别近,都快叠到一起了,上边两朵稍微大一些,浅紫色的脸膛上有着近乎墨色的五官,下边三朵大小差不多,嫩黄色的脸膛上,五官是浅浅的紫色。我和父亲都笑了,说像。我点着那些“小脸”数过去,这是我,这是哥哥,这是姐姐。数完,我的眼泪就流了下来。那之后的许多年,离别、想家成为一种习惯。后来,在一些地方,我多次看到过这种“人脸花”,每次都会想起那年小旅馆前的“一家五口花”。母亲退休之后,慢慢开始种起了花,阳台上

20、的盆栽从实用转变为审美。种的都是些好养的花,茉莉、海棠、三角梅、芍药、桂花之类,但没有见到过“人脸花”,年份最久的当属那株海棠花。花树不高,却很结实,主干已经比我的拳头还粗,每年过年,它都不辜负花期,准时开起了红艳艳的花朵,仿佛要跟我完成一个共同的约定每年过年回家后,我会挑一个阳光充足的中午,搬两张小椅子,让父亲母亲坐在这株海棠花下,我一点一点将他们花白的头发染黑。阳光把海棠花照得通红,也将父母的衰老照得纹路清晰。我站在他们背后,既感伤又幸福,虔诚地祈祷年年岁岁都拥有这相同的一幕。近些年,家乡过年流行一种“年花”五代同堂果。黄灿灿胖乎乎的果实,浆汁饱满,寓意子孙满堂,老少安康。每到年前母亲总会

21、去花市挑一枝果实多的买回家,养在阳台上,有一次,我用湿布给这些果实“洗澡”时,指着最大的那两只说,这是爸,这是妈,然后又分别按个头指定了我和哥哥姐姐。母亲一听,笑了,看看那两只最大的果实,说,不像,现在我们家里,我和你爸最瘦。我愣了好一会儿,夸张地提高嗓门说,再瘦也是最大的。今年,在小区散步的时候,突然发现小区围栏下新摆了一溜花盆,花盆里边挤挤挨挨地开满了一朵朵“人脸花”。整齐的五瓣花瓣颜色各异,风一吹,像笑脸。我也笑了,站着看了很久。手机里有一款植物识别软件,几秒钟之后,我得以知道,“人脸花”真正的名字叫三色堇,花语是请思念我。我用微信把照片发给母亲看,她高兴地说,你们那里也种“人脸花”啊!

22、我暗自偷笑,并没有纠正母亲。这种花,在我们家就叫“人脸花”,早在很多年前,我家这位无暇养花的“花盲”,竟然无师自通,为我正确读出了那些“人脸花”的花语请思念我。(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6请你谈谈对本文标题“阳台上的花”的理解。(4分) 17结合文章内容,赏析第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我愣了好一会儿,夸张地提高嗓门说,再瘦也是最大的。 18. 本文第段写母亲命名“人脸花”,结尾才点明花名及花语,这是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4分) 1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4分)A第段使用说明的表达方式,列举母亲在阳台上种的多种植物,表现她勤劳俭朴、聪明能干的特点。B第段中

23、画线词语“皆大欢喜”既指孩子们因刻着自己名字的葫芦结果丰硕而欢喜,又指父母因满足孩子们的心愿而欢喜。C第段写“我每次都会想起那年小旅馆前的一家五口花”,主要原因是这些花奇怪且美丽,我被它们吸引了。D第段“共同的约定”指每年过年“我”回家时,海棠花总会准时开花,“我”会在盛开的海棠花下,为父母染发。E文章两次写到“人脸花”,第一次在桂林一家旅馆,第二次在小区,既写了此花外形、颜色,又传达出它所寄寓的美好情感。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3分)(一)综合性学习(5分)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某班同学以“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材料,请你按照要求,回答20

24、21题。【材料一】近年来,我国从立法和资金投入两个方面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我国第一部针对一个流域的专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已实施,黄河保护法正加快推进立法进程。最近5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生态保护修复资金的数目达8779亿元。还青山以葱茏,复水以澄澈,国家掏出的是真金白银。【材料二】处于我国东北的黑龙江省持续改善生态环境。2021年计划完成营造林100万亩,近年来新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4种。龙江大地的人们用汗水浇灌和培育着共同的绿色家园,为“修复我们的地球”贡献了一份龙江力量。【材料三】市自然资源局开展世界地球日科普宣传活动。当天,市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在公园设立宣传咨询台,向过往居

25、民发放宣传单,现场为群众答疑解惑。工作人员还向群众宣传自然资源国情、国策、国法,普及自然资源管理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技术,引导全社会增强对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认识,节约集约利用自然资源。20阅读以上三则材料,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信息。(2分) 21结合材料内容,谈谈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地球。(3分) (二)名著阅读水浒传(8分)22. 阅读下面几则有关水浒传人物的选段,回答问题。(4分)【甲】(1)对四家邻舍道:“小人因与哥哥报仇雪恨,犯罪正当其理,虽死而不怨。却才甚是惊吓了高邻。”【乙】(2)寻思道:“却是怎地好!只有祖上留下这口宝刀,从来跟着洒家,如今事急无措,只得拿去街上货卖得千

26、百贯钱钞,好做盘缠,投往他处安身。”【丙】(3)听罢,吃了一惊,肚里寻思道:“晁盖是我心腹弟兄。他如今犯了迷天大罪,我不救他时,捕获将去,性命便休了!”【丁】(4)道:“叵耐这厮无礼,却在这里夺人的包裹行李,却坏我的名目,学我使两把板斧,且教他先吃我一斧!”劈手夺过一把斧来便砍。【甲】【乙】【丙】【丁】四个语段,对应的四个人物分别是(1) (2) (3) (4) 下面是诗人聂绀弩先生读水浒传后写的一首诗,根据要求完成相关题目。(4分)董超 薛霸聂绀弩解罢林冲又解卢,英雄天下尽归吾。谁家旅店无开水,何处山林不野猪?鲁达慈悲齐幸免,燕青义愤乃骈诛。佶京俅贯江山里,超霸二公可少乎!23.(1)概括第

27、二联中与林冲相关的故事情节。(2分) (2)尾联中“佶京俅贯”和“超霸二公”分别代表了封建社会中的哪两类人?(2分) 六、(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50分)赤橙黄绿青蓝紫。色彩,装点着我们的世界,也装点着我们的人生。在你的生命历程中,哪一种色彩曾讲述你人生的故事?哪一种色彩曾带给你感动与启迪?哪一种色彩又给予你前行的力量?请以“那一抹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3)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4)不少于600字;(5)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九年级语文 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7分。

28、14题,67题,每题2分; 5小题,811小题,每题3分)题号1234567891011答案DACCBDBC CBA二、(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12(1)玉盘珍羞直万钱 (2)直挂云帆济沧海 (3)皓月千里(4)不以己悲 (5)后天下之乐而乐 (6)春蚕到死丝方尽(7)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共8分。每空1分,错、漏字不得分)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7分)13(1)皆,都 (2)规模 (共2分。每空1分)14. (张全义)便召集他的邻居,责问他们说:“他确实是缺乏人力牛力,(你们)为什么不帮助他?”(共2分。 四个分句各0.5分)15. 张全义招募流民,劝课农桑,奖勤罚懒,倡导互助

29、,勤于引导,表现了他对农业的重视。(共3分。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5分)16(1) 既指母亲在阳台上种花,又暗示和乐融融的家庭氛围;(2) 概括本文主要情节,交代母亲在阳台上种花这一事件; (3)表现母亲热爱生活、关爱子女的特点(或:渴望家人安康幸福的美好愿望);(4) 表达作者对母亲及家人的思念及祝福; (5) 作为本文的线索。(共4分。每一点1分,答出任意四点得满分,意思对即可)17运用语言、神态描写,侧面衬托了父母对家庭的付出之多、牺牲之大,表现“我”当时心酸(伤感)的心理,凸显“我”对父母的理解(心疼、理解、感激)。(共3分。手法1分,表达效果2分,意思对即可)18. 写法:设置悬念(或前后照应)。作用:(1)母亲无师自通地读出花语,更突出了母爱;(2)突出主要人物形象,表现母亲的聪明慈爱;(3)突出主旨,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和对家庭幸福的祝愿;(4)前后照应,使结构严密;(5)行文增加曲折性,使故事叙述有波澜,增强吸引力;推动情节发展;引发疑问,增强吸引力。(共4分。写法1分,作用3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