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_第1页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_第2页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_第3页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_第4页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教学内容:量一量,比一比【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获得长度单位的感性认识。2掌握对长度、高度、宽度等的估计的方法,培养学生估计的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点】能正确估量物体的长度。【教学难点】会选用适合的长度单位估量物体。【学具】彩带,刻度尺,米尺,作业本。【教学过程】 一、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1情景设置,用不同的测量工具进行估计和测量 提问:你能说一说你的课桌有多长吗?你知道你的数学课本有多长吗?(提示:左、右小组分开测量。可以用你有的东西比一比,测一测)2提出测量中的矛盾问题(1)在刚才的实际测量当中,有的同学说数学书有5颗别针那么长,有的同学说数学书有4个三角

2、形那么长,有的同学说数学书有2把小刀那么长。 师:为什么我们都是测量的同一边量出的结果不一样呢?(2)实际生活中人们用不同的测量工具也就是用不同的长度单位测量,这会带来交流的不方便,那么我们需要统一的长度单位,你知道有那些吗?3揭示课题,介绍测量的工具(1)我们要测量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请同学们拿出直尺,观察一下,直尺上有些什么?(大小刻度、数字、厘米)观察这把直尺,它的每两个刻度之间是多长?(1厘米,也就是说直尺以1厘米为单位。)(2)今天我们来学习量比较短的东西时,用“厘米”做单位。(3)板书课题。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1介绍1厘米:那么你知道1厘米是多长吗?

3、请你用直尺上表示出来。首先找到刻度“0”,从刻度0到1,这中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2感知1厘米的实际长度:(1)把1厘米的长度画在黑板上;(2)请你刻度尺和图钉的长比一比,图钉的长大约是1厘米;(3)请你用刻度尺比一比自己那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4)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3观察自己的刻度尺:你知道从刻度“0”到哪儿是2厘米长吗?(从0到2)从刻度“0”到哪儿是3厘米长吗?(从0到3)也就是说,从刻度“0”到几,就是几厘米。那么你的刻度尺一共有多少厘米?三、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方法1学生小组动手测量纸条长度(1)这有一张纸条,你知道它有多长吗?小组讨论、操作测量纸条的长度。(2)小组汇报:你们

4、是怎么测量的?2统一测量的方法 介绍:量物体的时候,把刻度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纸条就长几厘米。现在纸条的右端正好对着“5”,说明纸条长5厘米。3实际测量物体的长(1)测量同桌准备的纸条,看一看它们分别长多少厘米?量的结果写在纸条上,同桌检查。(2)量一量你带来的新铅笔长多少厘米。看练习一的1题中铅笔的长度,笔尖不能靠近刻度尺的刻度,怎么量它的长度呢?利用三角板来卡一卡的量。(3)量一量 你的手掌宽度是( )厘米。(取整数) 一拃:你的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是( )厘米。(取整数)四、巩固反馈五、发展练习1如果有些东西两头都不能靠近尺子,那要怎么量出它的长度呢?例如

5、花生的长度和1角硬币的长度。2讨论交流,想办法。可以有很多方法。六、全课小结 今天学了什么?【板书设计】填一填小明身高120( ) 黑板长4( ) 教室长10( ) 小刀长5( )【课堂作业】【课后反思】教学内容: 米的认识(第4页内容)【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使学生认识米,掌握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知道1米=100厘米,能估计较长物体的长度。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体会米的实际意义,建立1米长度的概念,掌握用米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良好意识。【教学重点】通过本节课,使学生认识米,掌握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知道1米=100厘米

6、,能估计较长物体的长度。【教学难点】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体会米的实际意义,建立1米长度的概念,掌握用米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教具、学具准备: 米尺、厘米尺、绳子、卷尺【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老师准备买一些彩带来装饰教室,首先要用红彩带把黑板四周装饰一圈,同学们老师应该买多长的红彩带呢?(学生估计长度)2、刚才同学们估计了黑板四周的长度,但是为了不浪费,老师应该怎么做呢?(学生说方法,为了不浪费,就要进行测量)3、怎么量?用厘米尺量,方便么?你还能用什么方法测量?需要什么工具?(学生出主意,想办法,看看用什么方法测量,需要什么工具?)4、量比较长的物体时,常用米尺和卷尺。二、小组合

7、作,探究学习1、认识米 你知道1米大约有多长吗?用比划一下!你能在米尺上或卷尺上找到1米么?用手比划一下。在仔细观察米尺或卷尺,你发现了什么?在小组内交流交流你的发现。谁能说说你对1米有哪些认识?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米=100厘米。你可以用那些方式来验证1米=100厘米。小组讨论并且进行验证。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小组同学互相交流一下2、米和厘米的关系 我们已经知道1米=100厘米,那么2米=?厘米;500厘米=?米;1米30厘米=?厘米;你是怎么想的?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3、测量 刚才我们估计了黑板的长度,现在我们来量一量,看谁估计得更为准确。请你们分组上台测量。同学

8、们测量时都非常仔细,特别有求实精神,谁在莱说一说你们是怎么测量的,测量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引导学生总结测量方法!三、学习效果测评1、完成练习一第4题 先估计,再测量,并说说你是怎么量的?2、第5页做一做 怎么才能准确测量出同学跳远的距离?请同学们分组测量跳远距离,比一比谁条的最远?四、全课小结,梳理消化谁来说说你金坛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课堂作业】 判断【课后反思】教学内容: 线段的认识(第5页内容)【教学目标】 1、创设情景,让学生自己观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两个特征:直的和可度量的,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想

9、象力,以及操作能力,以及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教学重点】创设情景,让学生自己观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两个特征:直的和可度量的,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教学难点】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刻度尺、各种直的、弯的实物,例如:牙膏盒、药盒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课件演示)同学们,你们知道英勇的消防队员叔叔抢救国家、人民的生命财产时都是争分夺秒的,每次接到任务时,为什么他们都是从高高的铁管上滑下来而不是走楼梯呢? 生:因为从铁管滑下来比走楼梯快 师:为什么从铁管滑下来比走楼梯快呢

10、? · 生1:铁管很直 生2:楼梯要拐很多弯 生3:铁管很滑 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事例还很多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二、观察体验,探究新知认识线段a感知线段的直师:请同学们拿出袋里的东西,看一看,摸一摸,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事先准备好的牙膏盒、药盒、鞋盒、直和曲的吸管、铅笔、绳子、直或弯的铁丝等,然后汇报) 生1:我发现牙膏盒、数学书的棱都是直的 生2:我发现铅笔和一些吸管是直的 生3:我发现有些铁丝和有些吸管是弯的 生4:我发现一根包装绳本来是弯弯曲曲的,可是我把它一拉,就变直了 师:你觉得桌子上哪些东西是直的? (学生迅速找出自己认为是直的东西) 师:请大家

11、互相检查谁对了,谁错了,并且互相纠正b,感知线段的两个端点 师:请同学们再看一看、摸一摸那些直的东西,除了直以外,你还发现什么? 生1:药盒的棱用手摸觉得很细,有些硌手 生2:吸管滑滑的 生3:这些东西在两端有两个头 生4:圆圆的 · 生5:能摸到尽头 师:假如从铅笔的任意一端开始,摸到铅笔的另一端,我们就可以把其中的一端看做一个点,把另一端也看做一个点,我们把这两个点叫做端点像书本的边、直的吸管都有两个端点c,从实例理解线段 师在黑板出示: 请三位同学到黑板,分别把黑板上的两个点用线连起来(其中的同学用尺联结,其余学生都随手画线联结) 师:这三段线哪一条像书本的边?为什么? 生1:

12、第3条,因为它是直的 生2:它还有两个端点 师:大家说得好,请同学们看看教科书第5页“做一做”的图下面的那句话和三条线 小结:我们就把像那样的线和课本第5页中间的图叫线段,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比如书本的边、盒子的边、铅笔、直吸管都可以看做是线段d活动体验 师:我们已经知道什么是线段了,你还能在教室里找到线段吗? (说一说,评一评) 生1:黑板和墙的边都是线段 生2:门和窗的边都是线段 生3:椅背(弯的)的边和课桌面的边都是线段 生4:我认为,椅背的边不是线段,因为它是弯的 生5:相片的边也是线段 (师引导学生再次正确认识线段) 师:刚才大家找到的线段可真多,关于线段你们还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吗

13、? 生1:拔河比赛用的绳是线段吗? 生2:探照灯射出的光线是线段吗? 生3:河边绑船的绳缆,高压架上的电缆是不是线段? (小组讨论后汇报) 生1:我认为拔河绳不是线段,因为它很粗 生2:我也认为它不是线段,因为它不一定是直的 生3:我觉得不管它是粗是细,只要把它拉直就是线段 师:说得好线段确实是有粗有细 生4:我觉得探照灯射出的光线不是线段,因为它没有尽头 生5:我认为如果探照灯的光线射到墙上或有物体挡住,那就是线段,例如我们上课电脑平台用的照射灯的光线 师:对,凡事都不是绝对的 生6:我认为高压架上的电缆不是线段,因为电缆很长很长,好像没有端点另外电缆也不一定是直的生7:尽管高压电缆很长很长

14、,它还是有起点也有尽头的,听以我觉得应该是线段 生8:其实我们可以把每两个高压架之间的一段电缆看做线段,它既是直的又有端点 师:同学们说得多好啊!尽管高压电缆很长很长,但毕竟不是无穷无尽,始终有头有尾,并且也可一段一段来看e、通过比较认识线段 学生分组讨论练习一第7题,然后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确定只有中间两线才是线段量线段和估线段a、线段可以量度吗? 生1:能,因为它有一定的长度 生2:能,因为它有两个端点又是直的b,用厘米量 量一量书本第5页上面的线段的长度,让学生说出量法 生:我先把尺上的0刻度对准线段的左端,再看右端对着刻是几,就是几厘米并在线段的下面写上几厘米c、估一估 师出示横、竖两

15、条同样长的线段请学生估计这两条线段哪条长、哪条短或是同样长? 众生:横着的短、竖着的长 生:我觉得一样长 师:量量看 众生:一样长 小结:不太长的线段通常用厘米和米可以量出它的长度,而生活中的线段有时需要估计一下,有时又要通过实践来得出正确的结论另外,同样长的两条线段,往往人们会觉得竖放比横放长,这是视觉的误会,同学们在生活中要注意这个问题画线段 教师让学生用手势表示3厘米大约有多长 学生尝试画3厘米长的线段,并说出画法 让几个学生演示怎样画线段,大家评价哪种方法好? (学生操作后汇报) 生1:我认为XX的方法好,因为他画得很直 生2:我认为XX的方法不好,因为他画的线有些弯曲 师:XX同学,

16、大家都认为你画得好,你说说你的画法好吗¨ XX同学:我右手拿铅笔,把笔尖从0刻度开始向右画,左手按着尺子不动,笔尖沿着尺子的边一直画到刻度3,再标上两个端点,并且在线段下面写上3厘米 师出示断了3厘米多的断尺让学生讨论:怎样用这把断尺画出3厘米长的线段 生1:从上两节课我已经知道,几厘米就是刻度尺的几大格,所以我从4厘米开始画,画三大格就是3厘米 生2:我可以像前节课东东那样,用左边的刻度数加上要画的长度数就可以画出要画的线段长度(如:4+37) 生3:我从尺上的4画到6 生4:我连续画3次1厘米 师:同学们评价一下,刚才谁说得对呢? 生5:生3是错的,他从尺上的4画到6,只相隔2厘

17、米,应画到7才对 师:刻度尺有不同的标记方法,只要掌握画法就能准确画出线段 小结:刚才同学们从生活经验和情景实践中认识了线段:直的、有两个端点的,还学了量线段、估线段、画线段三、联系生活,拓展延伸下图有四个点,每两点之间画线段 想一想,下面是小明从家到学校的路线图,你认为走哪条路最近?师:你们明白消防员叔叔为什么一接到任务马上从铁管滑下来,而不走楼梯了吗? 生:我们都明白了 师:生活中运用这个原理的例子还有很多,你们能说说看吗? 生1:隧道 生2:地铁 生3:缆车四、回顾全课,总结提高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知道了线段是什么 认识了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它的长度 我有个问题,把水

18、龙头轻轻拧一下,自来水细细地不断流下,这是不是线段? 我认为线段不一定是很短的,可以很长很长 我知道线段有粗有细,有长有短 下雨时,雨是不是线段? 我懂得了刻度尺和怎样用它 我会用尺画或量线段 总结:同学们真了不起!我相信,你们将来不仅能学好数学,还能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刚才同学们还提了一些问题,课后大家拿来讨论研究一下【板书设计】【课堂作业】 选线段【课后反思】第4课时教学内容: 单元复习【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带领学生系统回忆本单元的知识,并进行整理和复习。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熟悉量线段,画线段以及进行测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以及操作能力,以及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9、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教学重点】通过复习,带领学生系统回忆本单元的知识,并进行整理和复习。【教学难点】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熟悉量线段,画线段以及进行测量的方法。教具、学具准备:刻度尺【教学过程】 一、启发提问,回忆知识点 同学们,我们第一单元的知识已经学习完了,这个单元的名字是认识长度单位。那么你在这个单元中都学到了那些知识呢? 学生回忆,发言,老师总结认识厘米,用厘米量认识米,用米量认识线段,量、画线段认识长度单位 下面我们来分块进行复习二、分层复习,层层递进1、复习认识厘米,用厘米量厘米是我们最常见的一种长度单位,我们每个人都有厘米尺,你能用手比一比1厘米大约有多长么?(学

20、生动手比划) 我们用直尺还可以进行测量,我们可以量很多东西,你现在可以用直尺去测量你周围的一件学习用品,心里要想一想你是怎么测量的? 学生动手测量,汇报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把尺子的0刻度线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纸条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2、认识米,用米量 我们认识了厘米,但是用厘米测量有时候很麻烦,比如说我们要测量教室的长度,甚至是操场的长度,所以我们又认识了米,知道了米也是一种长度单位,可以用来测量更长的一些事物。 除了米尺和厘米尺,我们还见过卷尺,它可以用来测量更长一些的事物。3、认识线段,量、画线段 我们现在就利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我们昨天还认识了线段。那么

21、线段的特点是什么呢?(直、2个端点) 你能在记事本上画出1条5厘米的线段么? 你是怎么画的?(右手拿铅笔,把笔尖从0刻度开始向右画,左手按着尺子不动,笔尖沿着尺子的边一直画到刻度5,再标上两个端点。) 还有其他方法么? 学生汇报 4、米和厘米的关系 1米=( )厘米 所以5米=( )厘米200厘米=( )米2米40厘米=( )厘米,你是怎么想的?3米+49米=( )米 40厘米-35厘米=( )厘米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1、 你能用手臂表示出1米大约有多长么?用手指表示1厘米有多长?2、 先估计下面两条线段大约有多长?再量一量实际长多少厘米?1033、 量一量图中两条线段的长。在计算出两条线

22、段接起来有多长?第二条线段比第一条线段长多少?四、小结梳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课堂作业】 有几条线段【课后反思】1、两位数加两位数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1213页。【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2、通过实际操作、自主探究、小组协作等手段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情感目标:对学生进行公德教育。【教学重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掌握计算方法,能运用多种方法正确计算。【教具准备】:小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学校决定组织我们二年级的小朋友去参观博物馆,出示图。每班

23、有两名老师带队,你们能帮老师解决二(1)班学生和老师一共多少人这个问题吗?(小组交流)汇报不同的方法。师:有这么多的方法,我们如何验证呢? 二、自主探究:1、验证二(1)一共多少人。小组合作,也可以请小棒来帮忙。学生汇报:(1)用口算5+27 ,30+737没(3)用小棒,先摆3捆5根,再摆2根,5根+2根=7根,30根+7根=37根。(4)我使用竖式计算的,个位5+27,在个位写7,十位是3,在十位下面写3,所以等于37。你认为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准确?2、用你喜欢的方法验证二(1)班和二(2)班一共多少名学生? 要求两个班一共有多少人,就是求两个班的总人数,用加法计算师:怎么列式? 指名列式,

24、自主探索选出比较快的人,说一说是用的什么方法。3、用竖式计算应注意什么?(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的数写在个位下面,十位相加的数写在十位下面。三、拓展运用:1、计算下面各题。 59+40 20+67 24+63 46+53 62+17 35+24 3+84 43+402、数学医院:17+2019 50+26 42+372 1 7 5 0 4 2 + 2 + 2 6 + 3 0 1 9 7 6 7 23、第15页第3题4、 3 7 4 5 + 2 ? +? 4 5 9 7 95、开放题: 3 6+6 3 你能写出几个像这样的算式。 9 9板书: 不进位加法 35+2=

25、37 35+32=67 35 35 + 2 +32 37 67四、全课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布置:完成相关练习。【板书设计】不进位加法35+2=37 35+32=673 5 35+ 2 +323 7 67【课堂作业】【课后反思】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14页。【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2、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加法。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三、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的良好品质。【教学重点】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加法。【教学难点】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教具准备】:小棒【教学过

26、程】一、创设情境:1、计算:36+21 23+75 56+30 4+522、二(1)和二(3)班一共多少人?需要什么信息?如何计算?二、自主探究:1、出示37+35,学生试算。交流算法。2、摆小棒:小组说摆法。问:怎么多了一捆?捆好的一捆放在哪?单根还剩几根?整捆的有几捆?合起来是多少?3、怎样列竖式?要注意什么?从哪一位加起?7+5超过了10怎么办?师:我们一般在十位的右下角写上一个小小的“1”字表示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在加十位时不要忘记加上这个1,也可以从这个1加起。4、比较35+32与37+35有什么不同?5、计算46+24,试算,可以借助于小棒。个位的0可不可以不写,为什么?6、小组合

27、作讨论:笔算加法要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你认为还应该提醒同学们什么问题?师小结:提问:今天咱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板书:“两位数加两位数”。与复习板演题比较,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它们有什么不同?复习:个位相加不满十。新课:个位相加满十。师讲:像今天这样个位相加满十,就要向十位进1的加法,就叫进位加法。板书:进位加法。提问: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我们要注意什么?三、小结笔算加法要注意: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提问:书上的小朋友还告诉我们也可以从十位加起,如果从十位加起,要注意什么?教师说明:笔算加法还可以从十位算起,算十位,一定

28、要看个位满不满十,个位满十,十位相加的和要多1。四、拓展运用:1、“做一做”. 2、猜一猜十位上是几。第15页第6题。25 45 32 9 37 + 63 +47 +18 + 5 6 +38 3、数学医院第15页第5题: 4 9 2 1 27 + 4 4 +3 9 +4 8 3 6 67 说明理由。 开放题:谁先正确算出圆圈表示的数,就奖励给谁。 2 4 7 3 2 + 6 9 + 9 + 2 8 + 6 + 9 4 8 6 6 0 5 5 9 9五、作业布置:完成相关练习。【板书设计】 进位加法35+37=72(人) 35+37 72【课堂作业】【课后反思】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1617页

29、。【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通过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笔算加法的算理。能正确的进行计算。2、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二、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计算的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情感目标:对学生进行细心计算反复检查好习惯的培养。【教学重点】能正确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计算的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具准备】:实物图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星期天,小花和妈妈要去游乐场,在游乐场的门口贴着一张海报:如果哪一位小朋友过了下面的难关,可以免费进入游乐场。小朋友你们愿意和小花一起闯关吗?二、自主探究:1、看谁算的正确?30+20 50+26 9

30、2+4 61+2535+32 3+45 13+72 44+533、第16页的第9题,分组完成。4、那两个数相加得和是100?请写出算式,写得越多越好。 38 40 27 60 85 62 73 50 155小组比赛完成第16页第8、10题6、开放题、第16页第11题。第(2)小题有多种答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第(3)小题学生提问题时说完整话。三、全课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四、作业布置:完成相关练习。【板书设计】 两位数家两位数练习14+27=41(元)【课堂作业】【课后反思】2、两位数减两位数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18页。【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使学生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算理,能正

31、确的笔算。2、鼓励学生进行算法探索,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二、能力目标:1、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三、情感目标:1、结合情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培养学生仔细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算理,能正确的笔算。【教具准备】:图片、圆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谁知道2008年的奥运会在哪举办?师: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取得了奖牌总数 第一名的好成绩.你知道金牌前五名都是那几个国家吗?二、自主探究:1、出示金牌榜统计表,观

32、察图,问: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学情预测:北京和美国一共得多少块?北京和英国一共得多少块?美国比俄罗斯多得多少块?美国比北京少得多少块?.学生列式,可以用笔算加法解决。学生计算。问:笔算加法要注意什么?2、师:3 623该怎样解决呢?A、可以口算,302010,633,10+313。B、可以像加法一样笔算。该怎样列竖式呢?小组合作完成。互相交流算法。3、你认为笔算减法应该注意什么?4、小结:先自己归纳,再得出: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减,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意图】在尝试、交流中掌握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三、拓展运用:1、解决刚才没有解决完的问题。2、完成18页“做一做”第1题。小组

33、内交流算法。3、完成练习三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汇报、订正观察两道题的区别与联系,在小组内交流发现。4、3923 7434 99-14= 57-51=强调笔算5751时,十位怎样算?“0”用不用写?为什么?5、小英捡了32个贝壳,小勇捡了21个贝壳,小英比小勇多捡了多少个贝壳?开放题:五一节,建强量贩店庆促销,每件玩具优惠6元,几种玩具的价钱如下:25元 30元 18元根据上述信息,你能解决什么问题?四、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五、作业布置:完成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 不退位减法36-23=23 3 6 -2 3 1 3【课堂作业】【课后反思】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19页。

34、【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使学生在实际情况中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2、使学生理解笔算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笔算。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操作、实践、解决问题、合作交流的能力。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新知,通过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三、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仔细计算的学习习惯和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教学重点】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个位不够减怎么办。会正确计算。【教具准备】:小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计算:4323 8962 595 92712、出示主题图。聪聪还有一个问题想考考大家:中国比美国多得多少块金牌?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学

35、生回答。 【意图】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二、自主探究:学习例2。1、学生列式。该怎样计算呢?从哪一位减起?个位上1减6不够减,怎么办?拿出小棒摆一摆。学情预测:(1)先拿出1捆拆开,从中拿出6根,再拿出3捆。(2)先拿出3捆,再拿出1捆拆开,去掉6根。(3)先拿出4捆,再从4捆中拿出4根。(4)先拿1捆拆开与1根合在一起,再从中拿出6根,再拿出3捆。你发现了什么?(要拆开1捆)从几里拿走了8?2、你能试着列竖式吗?你认为个位不够减时怎么办?十位还剩几?教师教写竖式的方法,说明退位点的用途,不要忘了减去退位的1。3、比较5622与5136在计算上有什么不同?4、你认为笔算两位数减法要注意什么?相

36、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减。问:从十位减起方便吗?5、试练:6739 358 8156 5024学习例3 出示50-24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你的算法。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问:5024十位退1后个位上要算几减几?十位再算几减几?6、小结。先学生思考计算方法。分小组交流想法。并汇报: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意图】通过猜想、练习、交流总结,使学生掌握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三、拓展运用:1、完成第19页做一做。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并说说是怎样想的。2、完成练习三第5题。3、数学门诊(第2

37、1页第6题): 4 0 8 3 7 9 5 3 2 8 -3 5 6 7 4 2 2 4 8 2 5 7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并说明错误的原因,及怎样改正。【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四、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布置:完成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 退位减法51-36=15 50-24=2651 50 -36 -24 15 26【课堂作业】【课后反思】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2122页。【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法则,能正确的、比较熟练的进行计算。 2、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能力目标:培养

38、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实践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好习惯。【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法则,能正确的、比较熟练的进行计算。【教学难点】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第21页第8题:小鸡一起在吃米,他们找不到妈妈了,你能帮他们找到妈妈吗?母鸡85 19 43小鸡16+27 529 44+41 9813 905 6445 19+24 9172 9813 9047 19+24二、自主探究:1、第21页第10题:夺红旗,计时,看那组最快 又正确2、第22页第11题:计时做再连线,全班订正3、青蛙妈妈:我吃了58只害虫。小青蛙:我才吃了24

39、只害虫。青蛙妈妈比小青蛙多吃了多少只害虫?4、第22页第13题:按规律填一填:先观察,发现规律,在填空。5、火柴盒里有60根火柴,妈妈用去了15根,盒里还剩多少根?三、拓展运用,开放练习:第22页12题姓名 小明 小华 小芳 小强拍的个数 34 41 45 39(1)小明比小华少拍多少个?(2)小芳和小强一共拍多少个?(3)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吗?选择两个列式算一算。四、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布置:完成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减法练习课(1)41-34=7(个 ) (2)45+39=84(个)【课堂作业】【课后反思】第四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2324页。【教学目标】一、知识目

40、标:1、使学生学会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2、会分析“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情感目标: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结合教材培养学生讲卫生的习惯和环保意识。【教学重点】会分析“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教学难点】使学生学会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具准备】:主体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本周我校进行了校园卫生大评比,看,全校卫生评比表已经贴出来了。评比表的下半部分被遮住了,你能根据表中的信息求出二(2)班得多少面红旗?【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二、自主探

41、究:1、(1)找一找表中有哪些信息?求二(2)班的多少面,需要什么信息?该怎样列式?为什么用加法?借助小棒摆一摆或画图分析。(2)仔细观察、思考。分组讨论,学生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解答的思路。学生汇报。二班比一班多3面,求二班得了多少面,就是求比12多3的数是多少,用加法计算,列式为12+32、三班的小旗比一班少4面,你能说出三班得多少面红旗吗?小组合作,利用图中的信息,借助画图或摆一摆进行解决。学生交流,说一说为什么。(求三班得了多少面?就是求比12少4的数是多少,用减法计算)3、从评比表中你知道了什么?(哪个班得的多,哪个班得的少,)小结:比较一下,今天学习的知识和以前学

42、习的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指名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所学知识。 【意图】在操作中掌握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拓展运用:1、完成“做一做”。你从图中得到了什么信息?要求的鸡蛋和鹅蛋都和谁有关系?学生自己解决。汇报解题思路2、课本24页第1、3题,独立完成。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3、生活中你还遇到那些类似的问题,可以用数学知识解答?开放题:北京什刹海的湖面上有很多的野鸭子,由于人们对环境的破坏,野鸭子越来越少,最后一只也没有了。后来人们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提出了“绿色奥运”的口号,改变了环境,野鸭子又飞回来了,为了保护野鸭子,人们做了木筏放入水中让野鸭子

43、住,野鸭子一年比一年多,今年有35只,去年比今年少了18只,你知道去年有多少只?【意图】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求比一个数少(多)几的数”的解答方法,体验解答的过程。 四、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五、作业布置:完成相关练习。【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1)12+3=15(面) (2)12-4=8(面 )【课堂作业】【课后反思】第五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2526页【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使学生会分析“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会比较分析同类应用题。2、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情感目标: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教学重点】

44、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具准备】:实物图、卡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今天我收集了我们班课外活动的资料,这里有许多数学问题,看谁能解决。二、基本练习:1、跳绳的有27人,踢毽的人数比跳绳的多9人,踢毽的有多少人?2、小华和小阳在做手工,小阳做了38个,小华比小阳少做9个。小华做了几个?3、第一小组在玩投球游戏,小军比小明多投中4个,小丽比小明少投中7个,小方比小明多投中3个,小明投中16个,小军投中多少个?小丽投中多少个?小方投中多少个?4、小南和小娇踢毽子,小南踢了34个,小娇比她多踢12个, ?三、拓展运用:1、在玩“猫捉老鼠

45、”的学生中男同学比女同学多9名,女同学有19名,(1)男同学有几名?(2)一共有几名同学?2、静静、欣欣、帆帆在跳绳,静静跳了36下,欣欣比静静多跳7下,帆帆比静静少跳9下。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再列式计算。3、完成教材26页第5、6、7题。第5题,可提出的问题很多,让学生广泛的提出问题,只要合理,都给予肯定,学生自由选择问题列式计算。第7题,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明确题目要求并独立解答。 “优惠”是什么意思?开放题:第26页第8题 四、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布置:完成相关练习。【板书设计】解决问题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用加法计算。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用减法计算。7

46、、(1)58-8=50(元) (2)45-8=37(元)【课堂作业】【课后反思】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2728页。【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简便写法,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2、能灵活、正确的计算连加、连减的题目。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计算的能力和迁移的能力。三、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简便写法。【教学难点】能灵活、正确的计算连加、连减的题目,提高计算能力。【教具准备】:主体图,卡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今年农场的南瓜丰收了,202班的同学去帮助收南

47、瓜,他们分小组进行比赛,下面是他们比赛的统计,你们看到这些数据能提出什么问题?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28个 34个 22个二、自主探究:1、小组合作交流,提问题列算式。学情预测:第一组和第二组一共摘了多少个?28+34第二组和第三组一共摘了多少个?34+22第一组和第三组一共摘了多少个?28+22第一组比第二组少摘了多少个?34-28第二组比第三组多摘了多少个?34-22三组一共摘了多少个?28+34+22学生会做得让学生练习,说算法。摘出:28+34+222、小组讨论:怎样计算?汇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如何计算?学情预测: 2 8 6 2 2 8 + 3 4 + 2 2 + 3 4 6 2

48、 8 4 6 2 + 2 2 8 4这两种写法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第二个简便?3、我们一共摘了84个大南瓜,李大爷运走了40个,王叔叔运走了26个,还剩多少个?学生列式,并试算。学情预测:844026 40+2666 846618在计算时,能够口算得可以口算,不能口算的进行笔算。三、拓展运用:1、46+25+17 752819 54+20+16 90-58-24注意书写格式,能口算的不必列竖式。2、把同一条线上的的三个数加起来(第29页第一题)。 3、引导完成29页练习五第2、3题。算好后学生说说计算方法。开放题:路边有一行树,共8棵,每两棵之间相隔3米,从第1棵到第8棵树间共有多少米?(教给学生画图的方法)四、课堂总结学生在知识、方法上做一个回顾。学生自由说说。五、作业布置:完成相关练习。【板书设计】 连加连减计算(1) 2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