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体会与做法_第1页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体会与做法_第2页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体会与做法_第3页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体会与做法_第4页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体会与做法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体会与做法 胡海燕在世界教育改革风浪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经成为最重要的议题。我国高度重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在新课程中明确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内容。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面对21世纪的挑战,学生数学方面发展的愿望和能力最重要的基础之一就是现代信息技术与新的数学课程理念的融合,现代信息技术为

2、数学课程改革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方法和工具,营造了新的数学学习环境。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目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已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因此,作为教育的内容及方式也必须随着改变,同时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校于2000年引进了一整套现代化设备,并不断地加以完善,这为我校教师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及网络资源提供和创造了优越的条件。我在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方面也进行了一定的摸索和尝试,下面,我就来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点滴体会与一些做法。一、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对教师的要求教师要掌握和学

3、习现代教育理论,促进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技术的发展要求教师的角色发生根本性变化,作为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努力学习新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与实验。教师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信息技术是一门基础工具课程,作为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操作水平,积极参加培训,同时要掌握常用的教学软件的使用,如几何画板、Authorware、powerpoint等。二、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巧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对学生而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之一。每当学生进入多媒体教室的时候,他们的心情往往非常愉快,兴致也很高,他们被周围的环境、先进的教学设备所吸引。教师要将这种

4、兴趣及时引到教学内容上来,效果就会很明显。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加上设置新的教学情景,巧妙引入新课。例如在教授“双曲线的概念”一课时,以往的教学中,总是用一根拉链演示一下,形成“双曲线”的一支,告诉学生调换固定拉链的图钉又有另一支,就开始给“双曲线”下定义,推导标准方程,学生对概念理解得不够深刻。当多媒体引进课堂教学中时,就可当堂用几何画板作出双曲线,让学生观察双曲线的整个形成过程,从而使学生自己总结出双曲线的定义,印象较深。通过这样巧设情景,帮助学生形成概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再现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再现数学知识的发现过程,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

5、基础上,猜想结论,发现定理和结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如:在研究点的轨迹问题时,有这样一道题:C是定圆A内的一个定点,D是圆上的动点,求线段CD的垂直平分线与半径AD的交点F的轨迹方程。可先由学生分析,得出点F的轨迹是一个椭圆,然后用几何画板演示,得出轨迹图形,并且可将此题一题多变,从而发散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深入研究问题,努力提高科学素养。同时可让学生自己编题、猜想,然后用几何画板演示。通过演示,再次展示结论的发现、证明过程。利用计算机软件的交互性,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主动积极地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信和勇气,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用自己的头脑去获取知识,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

6、神。化静为动,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数学教学内容有时比较抽象,传统的教学手段有一定的局限性,而计算机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进行动态展示,加强学生的直观印象,这样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方式难以克服的重点、难点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二面角的教学中,关于二面角是由平面角运动形成的,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因此可利用几何画板做一个可以任意转动的二面角,然后设置动画,通过图形连续转动形成的众多画面变换,给学生带来的视觉感受使学生在大脑中形成图形空间变幻的印象,可让学生亲自操作,反复观察在各个不同位置二面角的图形特点,从而纠正学生长期形成的二维平面的思维习惯,实现空间想象能力培养的目的。传统的教学

7、方式,教师只能在黑板上通过板书、作图来传递知识,而一些动态的数学知识教学,教师不得不借助口头语言、身体语言将动态画面说“动”,而这样抽象的知识学生仍只能够“感受”。平面图形中的平移、翻折、旋转等位置变化,用多媒体能够发挥它们特有的优势,如抛物线的平移、旋转,可以通过动态演示,学生能够一目了然,还有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相互运动以及每种位置关系下圆心距d与两圆半径R、r之间的数量关系通过计算机的演示,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主动参与, 达到学生知识的重新建构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是学生个体的主动建构过程,每个学生都是从自己的认知基础出发依自己的思维方式理解数学的。从这个意义看,数学是无法灌输的,是难以讲授的

8、,只能依靠学生的主动参与才能学好数学。建构主义应该是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教学设计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考虑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要考虑到效率的问题、应考的问题往往就采用“总结规律式”的方法,这提高了学生的应试能力,但数学教学中最精彩的部分波利亚所谓的“怎样解题”,并没有教授给学生,学生并没有领会到“怎样解题”的真谛,也没有享受到解题的乐趣,因此学生就只能完成已知的题型,遇到新的问题就一筹莫展,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解题机器”。 在信息技术引入数学教学时,学生就由原来的“听”数学,变成了“做”数学,在“三角函数图象的变化”这一节中,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Authorware软件设

9、置“句柄”控制三角函数图象,演示给学生看;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上机操作,自己输入A、和,观察图象的变化,摸索A、和对图象的影响,在电脑图形的不断变化,同学之间的互相讨论,教师的点拨指导等反馈中,逐渐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达到自我知识的重新建构。 丰富知识, 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以计算机网络为主的信息技术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机遇,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教学改革的手段和方法。如今,计算机网络教学实现了资源共享,多媒体教育教学资源库提供了针对性的海量素材,这在以前的传统教学中都是无法实现和不可想象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实现个性化教学,已有了充分的条件。网络

10、时代就要求我们引导学生融进网络生活。我校已建立了网络系统、安装上了K-12学科资源库,并开通了Internet网,在数学网站上学生可以查阅古今中外数学科学家的生平介绍、他们的故事和趣闻、中国和世界数学的发展史、课堂自学题和趣味题、课余时间的智力游戏、数学擂台及中外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题。在网上学生可以自由地耕耘、涉猎,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掌握了许多终身受益的方法。 三、对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几点思考1.给学生以思考的时间用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具,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这一段时间正是学生审题、思考的时间,利用信息技术后,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认为许多东西都呈现给学生了,很快就过

11、去了,没有给学生以思考的时间,表面上看整堂课信息量大,学生反映良好,其实由原来的“人灌”改为更高效的“机灌”。在利用信息技术时必须给予学生自由、独立思考的时间 2.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整合需要好的教学设计 如何与信息技术整合,这是最值得讨论的一个问题。其他的史、地、政、生等学科在利用信息技术时可以利用丰富的视、听等多媒体效果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数学学科有它自身的特点,如果一味利用视听刺激,久而久之学生必然产生厌倦情绪,反而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我的思考是,数学有她自身的魅力,就在于探索学习者未知的知识领域,因此信息技术利用的好,还需要教师不断的改进教学设计,利用“问题”吸引学生,达到激发兴趣的目的。 3.是“教师为主导地位”还是“学生为主体地位” 要让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但是不是就让学生在计算机上瞎碰瞎撞?是不是每一个概念都要学生自己去建构?教师的演讲、解释、传授知识是不是都是多余的?这些问题都是值得研究探讨的,在教学中教和学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片面的强调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都会走入一个极端。 综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整合能够给学生、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