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考前专项练习_第1页
五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考前专项练习_第2页
五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考前专项练习_第3页
五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考前专项练习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五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考前专项练习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课外阅读。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行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世说新语·容止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1)自以行陋,不足雄远国_(2)既毕,令间谍问曰_(3)魏王雅望非常_(4)魏武闻之,追杀此使_2魏王为什么要“追杀此使”?_3用“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一成语形容文中的魏王是否恰当?为什么?_2. 阅读理解。晏子使楚(原文)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

2、,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1理解字词意思。短:_ 更读音(_):_ 不肖读音(_):_使狗国者,从狗门入。_齐无人耶,使子为使?_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这三个成语运用了_修辞手法,我知道成语(_)的意思是_这三个成语运用了_修辞手法来表现齐国人多。2这两个短小的故事,告诉我们晏子_(用三个以上成语或四

3、字词)的人。3. 阅读理解。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1给下面加点的“度”字选择合适的解释。标准,限度   衡量   计量长短的标准或工具先自度其足 _ 吾忘持度 _   宁信度 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及反,市罢,遂不得履。_3文中加点字“之”共出现五次,任意选择其中的两处,说说“之”的词性和意思。_4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_4. 课外阅读。咏雪谢太傅寒

4、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1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俄而雪骤。翻译:不一会儿雪突然停了。B.撒盐空中差可拟。翻译:跟在空中撒盐。C.与儿女讲论文义。翻译:与子侄辈一起讨论诗文。2用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把“”比作“”和“”。3对文章的内容理解和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结尾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表明了作者赞赏谢道韫的聪颖和才气。B.谢太傅认为后一喻比前一喻好。C.“公大笑”中的“笑”意有讽刺兄子胡儿“撒盐空中差可拟”不恰当

5、。D.“柳絮”一喻给人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正如英国大诗人雪莱“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一句有着深刻的意蕴。4这则小古文主要想告诉我们的是 ()A.谢太傅教学有方,善于引导儿女们从生活中学习。B.谢太傅的兄女才思敏捷,想象力丰富。C.我们要善于运用比喻,恰当的比喻可以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5.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梁国杨氏子九岁,甚_。孔君平_,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_。孔_曰:“_。”儿应声答日:“_。”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人家中一个九岁男孩的故事。(_)文中的“果”字是“果然”的意思。(_)文中的“夫子”是旧时对学者或老师的尊称。(_)文中的

6、“家禽”和我们现在生活中所说的“家禽”意思相同。(_)文中的“儿”是指杨氏之子。(_)3短文的第一句话是什么意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_4“儿应声答曰”中的“应声”反映了什么?  _5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_6你认为杨氏之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_6. 课内阅读。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_);(有识则_,_),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_)。此三者缺一不可。1把选段内容补充完整。2曾国藩认为,读书要“三有”,即有_,有_,有_。3根据选段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7、1)文中的“志”是指“志向”,“识”是指“知识”,“恒”是指“恒心”。(_)(2)“学问无尽”可以用现代成语“学无止境”来形容。(_)4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中的句子的意思。_7. 阅读理解。疑神疑鬼夏首之南有人焉,日涓蜀梁。其为人也,愚而善畏。明月而霄行,俯见其影,以为伏鬼也,仰视其发,以为立魅也。背而走,比至其家,失气而死。注释: 夏首:古时地名。在今湖北省夏水;焉,语气助词,无实在的意思。夏首的南边有一个人。涓蜀梁:人名。善畏:容易害怕,胆子小。在一个明月高挂的夜晚出门去。伏鬼:趴在地上的鬼。仰头看到自己的头发。立魅:站着的鬼怪。背:转身。背转身就跑。比:等到。等到跑回家里。1写出文

8、中的一对意思相反的字:_。2读文填空。  文中这个人名叫_,他是一个既_又_的人。在月光下他疑神疑鬼,把自己的_当作_,把自己的_当作_,结果,_。3在横线上摘录此人疑神疑鬼的句子。_8. 课内阅读。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   ),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   )!” (   ),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1按原文填空。2这篇文章的题目是_。文中的俞伯牙和钟子期相传为(_)时代人。根据他们的传说,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创作了_,收在了_中。成语“高山

9、流水”也出自这个传说,比喻(_)。3写出句子的意思: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_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伯牙当时的心情(_)。(用一个成语概括)4请写出一句自己积累的关于友情的古诗句。_9. 课外阅读。东施效颦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注释:颦:皱眉头。里:邻里。美:认为美。归:回去。挈:带着。妻子:妻子和儿女。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东施效颦(_)(2)挈妻子而去之走(_)2翻译下面的句子。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_3用“_”在文中画出描写人们看到丑人“亦捧心而颦其

10、里”的表现的句子。这种表现说明了什么?_4东施效颦最大的问题在于:_。(用原文语句回答)5这个故事给人们的启示是()。A.每个人都要有追求美的勇气B.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必在意别人的看法C.要懂得扬长避短,不能盲目模仿别人10. 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1选文的作者是_代的_。2解释下列字词盖:_  恒:_  自足:_3作者认为读书有三者缺一不可,一者是_,缺之则_;二者是_,缺

11、之则_;三者是_,缺之则_。4你还知道哪些古人谈过读书方法?他们怎么说的?写下来吧。_1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文中加点的“其”指的是_。“夫子”指的是_。2孔君平由“_”而联想到小儿姓“_”,就和小儿开了一个玩笑,说明孔君平非常幽默。3短文主要通过对人物的_描写来表现杨氏之子“甚聪惠”的特点。4你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A.都根据人物姓氏来借题发挥。B.杨氏之子以否认的语气表示出杨梅是自己家的果子。C.指出了孔君平的“孔”是

12、孔雀的“孔”。D.既否定了孔君平的话,并不尊重。5你认为杨氏之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提示:结合杨氏之子说的话来分析)_12.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自相矛盾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1这段文字选自_。2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誉之曰(称赞)  B.于物无不陷也(穿透)C.吾矛之利(好处) D.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句首发语词)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1)楚人有鬻盾与矛者。

13、60;_  (2)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_ (3)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_ (4)其人弗能应也。 _4“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A.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B.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C.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D.他说的盾没有那么坚固,矛也没有那么锐利5故事讽刺了哪一类人?   ()A.言过其实的人。B.说或做三思而后行的人。C.说话、行动前后抵触、不一致的人。D.说或做不考虑后果的人。6学习这则寓言后,你得到什么启示?_13. 阅读理解。杨氏之子梁国杨氏(sì shì

14、;)之子九岁,甚(shèn  shèng)聪惠。孔君平诣(zh  yì)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wéi  wèi )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yng  yìng)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qín  qíng)。”1选择正确的读音,打“”。2先解释带点词的意思,再解释整句话的意思。(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 )(2)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 )(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