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浙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内容填空课后专项练习_第1页
2022年浙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内容填空课后专项练习_第2页
2022年浙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内容填空课后专项练习_第3页
2022年浙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内容填空课后专项练习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年浙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内容填空课后专项练习班级:_ 姓名:_一、 根据所学内容填空。1你的同学李明经常以自己还小为借口不好好学习, 你会用长歌行中的“_,_”来劝他。2腊八粥一文的作者是_,课文主要写了八儿_和_两部分的内容。3“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寒食一诗中的“_,_”两句就表明了这一点。4传说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而不能会面。迢迢牵牛星一诗中描写织女思念牛郎的诗句是:_,_。5八月十五,中秋之夜,身处异乡的人思念家乡,不禁吟诵起唐代诗人王建的两句诗:_,_?二、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学弈中写其中一个人学习时专心致志的句子是:_。表现另一个人学习时三心二意的句子是:_(

2、填原文)2.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既是课文的题目,也是课文的主要观点,课文主要用事实论述了只要善于_,不断_,不断_,钦而不舍地_,就能在现实生活中_。3.穷则变,_。周易4.苟利于民,_;苟周于事,_。淮南子三、 按要求完成练习。1日积月累。锺期久已没,_。无情未必真豪杰,_。“五行”是华夏民族创造的哲学思想。古代先民认为,天下万物皆由五类元素组成,分别是_、_、_、_、_。_、_与黍、菽、稷合称“五谷”。_、_、_与徵、羽合称“五音”。2根据教材内容填空。“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诗句中的“九曲”说明了黄河_的特点,“万里”写出了黄河_的特点。请你再写两句描写黄河的诗句:_,_

3、。小说一般有比较鲜明的人物形象,如桥中的_,穷人中的_。留意人物的_、_、心理活动,可以帮助我们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还可以通过小说的情节感受人物形象。四、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学弈选自_,“弈”的意思是_。2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一篇_文,文中写得非常有条理:先是开门见山提出观点:_;再运用_个事例证明观点;最后_,重申观点。3表里的生物主要讲了小时候的“我”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表现了童年的“我”对事物有着强烈的_,是个_、_的孩子。五、 按课文内容填空1“ _ ,_”这正是曹植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的体现。2欣赏着迷人的春景,我们会不觉地吟诵朱熹的名句“ _,

4、_!”3毛泽东在七律 长征诗中,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反衬出红军战士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伟大气魄的诗句是“_,_!”4“_,_”,表达了作者_ 对即将到来的丰收之年的喜悦。5草原第一自然段按_顺序来写,先写了_、_,再写了_、_、_,勾画出一幅辽阔美丽的草原风光图。 6十五从军征一文中表现从征历史之久的诗句是“_,_ ”。六、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过去的日子如_ ,被微风吹散了,如_,被初阳_了。2.匆匆是一篇_,作者是现代作家_。文章紧紧围绕“_”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流逝的时间感到_和_的情感。3.别了,语文课中“我”由开始_语文到后来_语文,最后因为知

5、道自己无法再学习语文而“热泪盈眶”,从这些心理变化中,感受到了“我”_之情。4.那个星期天是作者_缅怀逝去的_而写的,诠释了_的至纯至真。文章采用 _的写法开头,以_为线索,通过一系列的_描写和动作描写,将“我”在等待中的_以及母亲想带“我”出去玩而又分身乏术的_真切地表现出来。七、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题目。1只有一个地球一文采用科学小品文的形式,阐明了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_。2书戴嵩画牛作者是_代文学家_,这篇短文塑造了一个_的牧童形象。3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黑洞洞”指的是_。4丁香结作者以丁香结象征_。告诉我们:结,是解不完的;_。八、 回顾课文,完成练习。1匆匆是现代杰出的散文家

6、_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扣“_”二字,无论是写燕子、_、_,还是写_,都与“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的感叹融为一体,细腻地刻画了_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_之情。2那个星期天一文,“我”无声的哭泣惊醒了_,她于是惊惶地抱着自己疼爱的孩子_,与“我”一起感受那失落而荒凉的心绪,让“我”获得些许_。九、 课文理解与填空。1按原文填空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_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_过去;默默时,便从_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_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2 通过对本组课文的学习,我认识了匆匆的作者_,在文中他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_。那个星期天的作者是_,他第一次盼望的是

7、_,结果母亲没有兑现承诺,原因是_。十、 根据课内外阅读内容填空。1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认识了_的桑娜夫妇、_的老支书和_的鲁迅先生;我们随着作者的如花妙笔,参观了_的草原,观看了_的开国大典,见到了_的丁香花2童年的作者是苏联作家_,主人公是_。3本学期我在古诗文的学习中任意徜徉,我遇到了关心人们生活,期盼丰收的辛弃疾;我遇到了_;我遇到了_。4唐代诗人_在浪淘沙(其一)中运用_的修辞方法写出了黄河的气势,主要诗句是:_,_。5在“日积月累”中,我感受到孟浩然“_”的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欣赏到朱熹“_”的绚丽春景;领悟到贺知章“_”的无奈和凄凉;感动于曹植“_”的爱国热情。(填序号)A捐躯

8、赴国难,视如忽如归 B少小离乡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C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D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6作为环保小卫士,请你写一份简单的倡议书,号召你们小区的居民们开始实行垃圾分类活动,并用上“逐条说明”的方法说明你的观点。倡议书_十一、 根据课本内容填空。1.石灰吟是_代诗人_写的一首诗,其中抒发了诗人高尚气节的诗句是:_,_。2.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_,为人民的利益_,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_。3.十六年前的回忆写的是_年的事情,是按李大钊_、_、_、_的顺序记叙的,条理清楚,结构严谨。4.金色的鱼钩按照_的顺序写了长征途中一位_的故事,他接受上级的任务,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

9、不惜牺牲自己,表现了红军战士_、_的高贵品质。十二、 古诗文积累运用。1“月”是自然界的一道绚丽风景,中国古诗词中借月抒怀的诗句不胜枚举,如“_,_”衬托出孟浩然孤身一人夜宿建德江的孤寂之情;而辛弃疾笔下的“_,清风半夜鸣蝉”,让我们感受到的是他夜行黄沙道时轻松愉悦的心情;李白则在“_,_”中将妻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流泻到千家万户的捣衣声里,这不禁让我们再次想起了春江花月夜中的那句“玉户帘中卷不去,_。”2锺子期死,伯牙_,终身不复鼓琴,以为_。其中“复”的意思是_,你如何看待“伯牙终身不复鼓琴”的行为?支持还是反对?请分两点说明理由。_十三、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

10、_,像_,我的日子_,没有声音,也_。2.十五夜望月中描绘月光皎洁的诗句是:“_,_ 。”3.北京的春节作者是_ ,全文是按照_顺序来写的,重点写了腊八、_、正月初一和 _。4.同学们都很喜欢读外国名著,也很喜欢里面的人物。王刚说“我喜欢汤姆索亚,因为我觉得_”李倩却不认同王刚的说法,她说:“_。”十四、 积累运用。1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与陆游的“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2七律长征中总括全诗的句子是:“_,_。”3当我们遇到困难,不知道前方的路该如何走下去时,就会想起鲁迅先生的名言:“_,走的人多了,_。4春天,我来到郊外,看见到处姹紫嫣红,繁花似锦。不

11、禁吟诵起朱熹的诗句:“_,_。”5回忆伯牙鼓琴完成练习。(1)“鍾子期死,伯牙破琴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足”的意思是_,“鼓”的意思是:_。(2)从这句话中可以感受到伯牙当时的心情是_(用一个成语概括)。十五、 根据课本内容填空。1两小儿辩日选自_。文中的两个小孩围绕_展开了辩论,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其理由是 _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其理由是_。2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作者是_。作者的观点是_。为了证明这个观点,作者举了三个具体的事例:_发现大部分花草受酸或碱的作用都会改变颜色,从而发明了_。_从蚯蚓的分布,推论_。_发现睡

12、眠中眼珠快速转动的时候是人_。十六、 根据课文内容填。1.两小儿辩日中两小儿各自提出自己的观点,他们的依据是一儿认为_;一儿认为_。2.表里的生物通过写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_,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_在里面。表现了童年的“我” 对事物有着_,是个_,爱_的孩子。3.“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 这句话启发我们_。4.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一文中玛琪是一个_、_、_的孩子。十七、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这里的句子描写非常简短,作用是_。“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这句话是对_的描写

13、,反映出女主人的_。“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这句话暗示了_。2.书戴嵩画牛文章最后引用的古语是“_。”这句话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答案1、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沈从文 等粥 喝粥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终日不成章 泣涕零如雨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2、惟弈秋之为听。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繳而射之 观察 发问 解决问题 追根求源 发现真理 变则通,通则久 不必法古 不必循旧3、世上无知音 怜子如何不丈夫 金 木 水 火 土 稻 麦 宫 商 角 弯弯曲曲 地域广大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老支书 桑娜 语言 动作4、孟子

14、告子上 下棋 议论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本身就是真理 三 总结全文 好奇心 善于观察 爱思考5、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从上到下 天空 空气 小丘 平地 羊群 十五从军征 八十始得归6、轻烟 薄雾 蒸融 散文 朱自清 匆匆 无奈 惋惜 厌恶 喜欢 浓浓的爱国 史铁生 母亲 母爱 倒叙 盼 心理 焦急 无奈7、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宋 苏轼 不迷信权威,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当时国民党统治的社会的黑暗 生活中解不开的愁怨 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8、朱自清 匆匆 杨柳 桃花 太阳 时

15、间流逝 无奈和惋惜 母亲 道歉 安慰9、水盆里 饭碗里 凝然的双眼 匆匆 朱自清 无奈和惋惜 史铁生 星期天妈妈带他出去玩 母亲太忙碌了10、善良 不徇私情 爱憎分明 一碧千里 隆重、庄严 美丽、幽雅 高尔基 阿廖沙 热爱、向往田园生活的王安石 享受万紫千红的春景的朱熹 刘禹锡 夸张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C D B A 11、明 于谦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坚持好的 改正错的 兴旺起来 1943 被捕前 被捕时 法庭上 被害后 事情发展 老班长 忠于革命 舍己为人12、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明月别枝惊鹊 长安一片月 万户捣衣声 捣衣砧上拂还来 破琴绝弦 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6、 再 我支持。因为世间知音难得,因此伯牙子期的友情就成为了千古绝唱。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表现了伯牙对于子期作为唯一知音的深厚友情,以及敬重和珍惜,伯牙痛心于子期的早逝,以此表达了知音难觅的悲伤情怀。13、从我手中溜去 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 滴在时间的流里 没有影子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老舍 时间 除夕 正月十五 他聪明勇敢,具有冒险精神 他调皮捣蛋,老是桶篓子14、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也便成了路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值得 弹奏 悲痛欲绝15、列子汤问 太阳距离人的远近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叶永烈 真理诞生于一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