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音乐人才的社会适应性培养模式研究_第1页
地方高校音乐人才的社会适应性培养模式研究_第2页
地方高校音乐人才的社会适应性培养模式研究_第3页
地方高校音乐人才的社会适应性培养模式研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地方高校音乐人才的社会适应性培养模式研究唐海燕【摘要】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最终体现在所培养的学生是否能快速适应社会角色、胜任社会职业。目前我国大学生群体在社会中表现出来的无所适从、迷茫和不适应的特征,是高校办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社会对音乐人才素质的期望,研究课程体系和培养途径,整体设计“知识多元、能力多元”的人才培养格局,实现“知识结构与社会需求对接、能力与职业需求对接”的培养目标,是地方高校音乐人才的社会适应性培养的有效模式。【关键词】地方高校 音乐人才 社会适应性近几年来,大部分地方高校对开展社会服务有了一定的认同,把服务社会发展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把社会服务工作纳入学校的总体规划。不

2、容忽视的是,我国地方高校在发挥社会职能过程中,逐步暴露出办学定位与社会发展需要不适应、人才培养模式和学科建设等方面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脱节等问题。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最终体现在所培养的学生是否能快速适应社会角色、胜任社会职业。目前我国大学生群体在社会中表现出来的无所适从、迷茫和不适应的特征,是高校办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以音乐专业人才培养为研究对象,对音乐人才的社会适应性培养模式进行探讨性研究。根据社会对音乐人才素质的期望,研究课程体系和培养途径,我们可以整体设计“知识多元、能力多元”的人才培养格局,构建“多元+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知识结构与社会需求对接、能力与职业需求对接”的培养目标

3、,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的应用型人才。一、 多元能力培养平台的搭建围绕学生能力培养,搭建 “校内、校外”两个能力培养平台。(一)“校内平台”打基础围绕“校内平台”,研究课程设置,强化公共基础课程、公共选修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与实践课程间的互动作用,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努力形成音乐、艺术和文化三位一体的整体课程结构。树立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理念,强化民族音乐课程和地方音乐文化课程建设,实现知识结构的“多元化”和知识结构与地方文化的对接。围绕“校内平台”,加大实践教学改革力度,落实和完善实践教学环节,苦练专业基本功,为能力“多元化”打下基础。(二)“校外平台”重应用围绕“校外平台”,加强与

4、当地政府部门、文化旅游部门、企事业单位、教育部门、社区及农村的合作,拓展对外实践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音乐作品表现能力、节目创编能力、活动组织能力,把所学专业知识转化为现实社会的具体服务,实现知识结构和能力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真正对接。通过这两个平台的锻炼,让学生的能力达到“在讲台是称职的教师,在舞台是合格的演员,在非专业岗位中是文艺活动的多面手”,把他们培养成为“知识多元、能力多元”的应用型人才。二、 多元能力培养环节的设置实践能力培养环节是音乐专业学生从事音乐相关工作的关键。搞好实践能力培养环节,对于巩固专业基本功,实现音乐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锻炼学生的工作能力起着关键性作用

5、。实践能力培养环节包括“基本功锻炼”环节、“综合素质培养”环节和“社会应用”环节三大模块。(一)“基本功锻炼”环节该环节指锻炼学生“音乐基本功”的赛事和各专业方向的教学汇报音乐会。赛事可以参照教育部门组织的每两年一届的音乐教育专业教学基本功比赛内容,把声乐演唱、钢琴演奏、器乐演奏、舞蹈作品表演、指挥、弹唱、合唱等这些音乐基本技能纳入比赛内容。通过各单项的初赛、复赛、决赛的选拔来总结比赛和教学中的经验和不足,全面提高教风、学风,促进音乐基本功的锻炼。教学汇报音乐会指以各教研室为单位举行的声乐、钢琴、器乐、舞蹈等教学汇报演出,有计划有目的的展示教学阶段性成果;该环节要作为每个学生必须要参加的实践环

6、节,以此促进学生较为全面地提高专业基本技能。(二)“综合素质培养”环节综合素质是学生多元能力展现的基础。该实践环节的设置包括校内重大晚会、毕业晚会以及社团活动等。校内重大晚会主要指学校接待重要来宾、举办重大事件特别安排的演出活动;毕业晚会指音乐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社团活动指学生社团自编自演各类节目参加学校节假日庆典、社团文化节等活动的文艺演出活动。这个环节是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有专业课程学习一个综合型的艺术检验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可以熟悉晚会的设计、主题确定、内容安排、节目排练、程序组织、舞美设计、节目单与海报制作、台词写作、晚会气氛营造等演出所有流程和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语言表达

7、能力、创作能力、艺术表现能力,锻炼音乐活动的组织、策划、协调能力,为适应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三)“社会应用”环节“社会应用“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最有效的环节。这个环节包括见习实习、社会性演出、田野调查、社区辅导等直接与社会服务对象接触的活动。见习实习指学生转变身份,以准教师的身份到学校接受具体的教学和演出任务,是学生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阶段,学生在这个实践活动中熟悉基本的组织教学程序,锻炼驾驭课堂的能力、评课能力和组织课外活动能力,完成从学生到教育工作者的过渡。社会性演出是指利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与政府部门、广电媒体、公司企业等单位的合作的演出活动,这类演出直接与各单位活动主

8、题、社会消费群体的审美需求挂钩,是学生的综合能力接受群众和社会的检阅最直接有效的环节之一。田野调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到当地文化、宣传部门了解基层音乐工作的内容、性质和现状,找到现实工作需求与自身能力的差距。二是指学生参与整理、挖掘当地传统音乐文化如地方戏、宗教音乐、民俗音乐、民歌等音乐形式,让学生了解基层群众的审美需求和当地音乐文化,创造、编排出更多贴近当地群众生活和审美习惯的节目,更好地为地方文化传播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在“社会应用“环节,学生在直接面向社会服务对象的过程中,理论知识实际运用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真正实现人才培养与服务社会接轨,达到适应社会的目标。三、

9、 能力培养与服务社会对接地方高校的音乐专业是培养音乐文化传播使者的摇篮。把学生能力的培养与服务社会紧密相接合,是突出地方高校办学特色、体现社会服务职能的有效手段。通过多年的实践与研究,我们认为地方高校音乐人才的能力培养主要通过对接文化部门的科研服务、对接旅游部门的旅游文化服务、对接企事业单位的演出服务、对接教育系统的教育服务以及对接政府部门的农村、社区精神文明服务等主要形式来服务社会发展。(一)与当地文化部门对接的科研服务随着小康社会目标及和谐文化建设任务的确立,社会各界对传统文化资源价值的多层次要求显得更加迫切和更加直接。为了真正落实传统音乐文化的现代转化,作为地方本科院校的音乐工作者,应该

10、把当地传统音乐的理论研究、传唱传播、创作实验、演出推广等,都作为文化实体,强化其学术价值,在交流中建设,在建设中交流。与当地文化部门合作下的科研服务就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和社会需求下,发挥当地高校的优势,与当地文化局、群艺馆合作,建立当地音乐文化研究中心。主要任务是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们参与整理、挖掘、研究当地传统音乐文化,对其进行“守护”、保存、传播、发展。把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与开发地方传统音乐文化遗产与资源,挖掘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底蕴结合起来,对研究开发地方在全国有影响的科学文化遗产和特有资源,丰富、光大地方文化精神,提升地方文化品位具有现实意义。(二)与旅游部门对接的旅游文化服务经济的发展

11、、时代的进步、音乐传媒活动的丰富多彩,使社会对地域音乐文化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地域音乐文化艺术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地域音乐文化的社会存在和传播也真正进入大众化的时代。地域文化对旅游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地域文化利用与否以及利用程度如何己成为吸引更多游客和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地方院校的音乐专业人才培养中,把地域音乐文化融入到教学和实践中来,与当地旅游直接服务,是非常有效而实用的措施。在教学中,发挥民间文艺团体、民间艺人和民间文艺创作人员在活跃基层文化生话中的作用,定期请他们表演、传授,让学生掌握这类地方音乐文化,为再现和创作当地音乐表演形态打下坚实基础。实践方面,利用节庆活动如春节

12、、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庆活动,到当地集庆活动点和旅游景区体验生活,直接参与民间音乐活动,收集索材、资料,为今后进行精心加工、改编、创作出优秀的旅游宣传音乐作品提供保障。(三)与当地企、事业单位对接的演出服务与当地企事业单位对接的演出服务主要指与政府部门、广电媒体、公司企业等单位的合作演出。利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与需求单位协作,根据各单位活动的要求,有组织地挖掘企事业单位的文化主题,创造、编排各类雅俗共赏、贴近群众生活和审美习惯的音乐产品。这类演出既可丰富地方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提升文化品位,促进地方精神文明建设,又能体现地方高校服务与地方经济的发展,取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四)与

13、教育系统对接的教育服务基础教育服务是地方高校教育服务的核心。就音乐专业学生能力培养与地方社会教育服务方面,主要是指练好扎实的教师基本功和素质服务于地方基础教育。为此,地方高校音乐人才培养应把提高未来教师的教师素质和教学能力作为师资培养的重点。通过音乐基本功比赛、演出与排练、教育实习等途径训练学生“唱、演、编、教”的专业基本功,培养学生驾驭课堂及集体活动组织能力等全面的教师素质,为学生今后站稳讲台,服务地方基础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五)与当地政府部门对接的农村、社区精神文明服务在学生能力培养过程中,挖掘本土音乐课程资源,把民间曲艺、民间歌舞纳入到声乐、舞蹈等课程中,使学生掌握地方音乐文化的精髓,

14、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地方特色。有了这个基础,师生们可以针对现代农村文化意识及生活方式组建学校大学生艺术团和演出小分队,与当地农村、社区政府合作,结合当地风俗,利用节假日定期开展“文艺下乡”活动,创造、编排出更多贴近当地群众生活和审美习惯的节目,开展“大学生与农民心连心、与市民心连心”慰问演出等活动,把地方特色音乐文化和时代的主旋律带到社区和农村去,服务社区和“三农”。有效地为新农村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地方高校音乐人才的培养关系到地方高校音乐办学在地方现代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服务的培育、形成及其净化、规范、提升等方面是否能较好地起示范、影响和导向作用,从而进一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实践表明,地方院校与地方政府、地方院校与行业、地方院校与区域的关系将日益密切,地方院校只有走出“象牙塔”,主动融入现代社会生活,向公众传播知识,为社会提供服务,才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便是教育的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辩证统一,也是地方高校人才的社会适应性培养必经之路。项目来源:2012年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地方本科院校校企合作培养音乐专业人才的研究与实践(湘教通2012401号,项目序号384);2011年湖南城市学院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地方本科院校音乐人才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研究(湘城院发201194号,编号JK11B001)参考文献1宋亚平.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增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