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6讲 生态环境规划和管理_第1页
第15、16讲 生态环境规划和管理_第2页
第15、16讲 生态环境规划和管理_第3页
第15、16讲 生态环境规划和管理_第4页
第15、16讲 生态环境规划和管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生态环境规划和管理生态环境规划和管理 第一节第一节 生态规划的基本内容和方法生态规划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第二节第二节 城市生态规划城市生态规划 第三节第三节 生态产业园规划生态产业园规划 第四节第四节 生态规划案例生态规划案例广州科学城生广州科学城生 态规划态规划第一节第一节 生态规划的基本内容生态规划的基本内容 和方法和方法 一、生态规划的概念一、生态规划的概念 二、生态规划的主要任务二、生态规划的主要任务 三、生态规划的步骤三、生态规划的步骤 四、生态规划的内容与方法四、生态规划的内容与方法 一、生态规划的概念一、生态规划的概念 n2020世纪世纪6060年代初,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者年代初

2、,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者I . L . I . L . McHargMcHarg在在Design With NatureDesign With Nature一书中指出生态规划一书中指出生态规划是在没有任何有害的情况或多数无害条件下,对土地的是在没有任何有害的情况或多数无害条件下,对土地的某种可能用途进行的规划。某种可能用途进行的规划。 n日本一些学者则将生态规划定义为生态学的土地利用规日本一些学者则将生态规划定义为生态学的土地利用规划。划。 n李博等人提出,生态规划应是以生态学原理和城乡规划李博等人提出,生态规划应是以生态学原理和城乡规划原理为指导,应用系统科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的手段原理为指

3、导,应用系统科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的手段辨识、模拟和设计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内的各种生态关系,辨识、模拟和设计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内的各种生态关系,确定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生态适宜度,探讨改善系统确定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生态适宜度,探讨改善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生态建设对策,促进人与环境关系持续协结构与功能的生态建设对策,促进人与环境关系持续协调发展的一种规划方法。调发展的一种规划方法。二、生态规划的主要任务二、生态规划的主要任务 n生态规划对象是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生态系统,它包括以下主要任务: n(1)根据生态适宜度,制定区域经济战略方针,确定相宜的产业结构,进行合理布局,以避免因土地利用不适宜和布局不合

4、理而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 n(2)根据土地承载力或环境容量的评价结果,搞好区域生态规划、人口适宜容量、环境污染防治规划和资源利用规划等;提出不同功能区的产业布局以及人口密度、建筑密度、容积率和基础设施密度限值。 n(3)根据区域气候特点和人类生存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搞好林业生态工程、城乡园林绿化布局、水域生态保护等规划设计,提出各类生态功能区内森林与绿地面积、群落结构和类型方案。三、生态规划的步骤三、生态规划的步骤 生态敏感性分析生态敏感性分析 敏感性评价敏感性评价 规划方案规划方案 生态评价生态评价 资料收集、实地考察资料收集、实地考察 因子选择及图因子选择及图 像化处像化处 理理 生态适宜性

5、分析生态适宜性分析 适宜适宜 性评性评 价价 生态调查生态调查 决策分析决策分析 四、生态规划的内容与方法四、生态规划的内容与方法 (一)生态调查的内容与方法(一)生态调查的内容与方法 (二)生态适宜性分析(二)生态适宜性分析 (三)生态敏感性分析(三)生态敏感性分析 (一)生态调查的内容与方法(一)生态调查的内容与方法1. 1. 生态调查的内容生态调查的内容 (1)自然环境状况调查:自然环境状况调查主要侧重对规划自然环境状况调查:自然环境状况调查主要侧重对规划区域生态环境基本特征的调查,包括:气候气象因素和地理区域生态环境基本特征的调查,包括:气候气象因素和地理特征因素;自然资源状况;生态功

6、能状况;人类开发历史、特征因素;自然资源状况;生态功能状况;人类开发历史、方式和强度;自然灾害及其对生境的干扰破坏情况;生态环方式和强度;自然灾害及其对生境的干扰破坏情况;生态环境演变的基本特征;基础图件收集和编制,主要收集地形图、境演变的基本特征;基础图件收集和编制,主要收集地形图、土地利用现状图、植被图和土壤侵蚀图等。土地利用现状图、植被图和土壤侵蚀图等。 (2 2)社会经济状况调查:社会经济状况调查包括社会结构情)社会经济状况调查:社会经济状况调查包括社会结构情况和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方式等。况和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方式等。 (3 3)环境质量状况调查:包括空气、水体、土壤、声环境质)环境质

7、量状况调查:包括空气、水体、土壤、声环境质量现状的监测和调查。量现状的监测和调查。(一)生态调查的内容与方法(一)生态调查的内容与方法2. 2. 生态调查的方法生态调查的方法 n生态调查的手段通常包括历史资料的收集、实地调查、社会生态调查的手段通常包括历史资料的收集、实地调查、社会调查与遥感技术的应用四类。调查与遥感技术的应用四类。 n收集历史资料,可以了解区域与城市的过去及其与现在的关收集历史资料,可以了解区域与城市的过去及其与现在的关系,还可以提供实地调查所不能得到的资料;系,还可以提供实地调查所不能得到的资料; n在区域规划或城市规划中,实地调查往往是弥补历史资料的在区域规划或城市规划中

8、,实地调查往往是弥补历史资料的不足与不完善,或对遥感资料的校正;不足与不完善,或对遥感资料的校正; n社会调查通过了解区域各阶层对发展的要求以及所关心的焦社会调查通过了解区域各阶层对发展的要求以及所关心的焦点问题,以便在规划过程中体现公众的愿望;点问题,以便在规划过程中体现公众的愿望; n遥感技术为迅速准确的获取空间资料提供了十分有效的手段遥感技术为迅速准确的获取空间资料提供了十分有效的手段 (一)生态调查的内容与方法(一)生态调查的内容与方法n在生态资料收集过程中多采用网格法,即在筛选生态在生态资料收集过程中多采用网格法,即在筛选生态因子的基础上,按网格逐个进行生态状况的调查与登因子的基础上

9、,按网格逐个进行生态状况的调查与登记,通过数据库和图形显示的方式将规划区域的社会、记,通过数据库和图形显示的方式将规划区域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各种要素空间分布直观地表示出来。经济和生态环境各种要素空间分布直观地表示出来。 n其具体工作方法为,采用其具体工作方法为,采用110000110000(较大区域为(较大区域为150000150000)地形图为底图,依据一定原则将规划区)地形图为底图,依据一定原则将规划区域域划分为若干个网格(单元),网格一般为划分为若干个网格(单元),网格一般为1 1 kmkml l kmkm,有的也采用有的也采用0.5 km0.5 km0.5 km0.5 km(网格大

10、小视具体(网格大小视具体情况而情况而定定) ),每个网格即为生态调查与评价的基本单元。,每个网格即为生态调查与评价的基本单元。 (二)生态适宜性分析(二)生态适宜性分析 n1. 1. 因素叠加法因素叠加法 n又称地图重叠法。其基本步骤为,又称地图重叠法。其基本步骤为, (1)(1)根据规划目标,列出各种发展方案和措施,确定规划方案根据规划目标,列出各种发展方案和措施,确定规划方案及措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表,建立关系矩阵;及措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表,建立关系矩阵; (2)(2)在生态调查的基础上,按一定的评价准则进行各因子对规在生态调查的基础上,按一定的评价准则进行各因子对规划目标的适宜性评价和分级

11、;划目标的适宜性评价和分级; (3)(3)用不同的颜色将各因素对特定规划方案的适宜性绘制在地用不同的颜色将各因素对特定规划方案的适宜性绘制在地图上,形成单因素生态适宜评价图;图上,形成单因素生态适宜评价图; (4)(4)将各单一因素适宜性图叠加得到综合适宜性图;将各单一因素适宜性图叠加得到综合适宜性图; (5)(5)由综合适宜性图上色调的深浅表示特定规划方案的适宜性由综合适宜性图上色调的深浅表示特定规划方案的适宜性等级,并由此制定规划方案。等级,并由此制定规划方案。 (二)生态适宜性分析(二)生态适宜性分析2. 2. 线性组合与非线性组合法线性组合与非线性组合法 n线性组合法是用一定的度量值来

12、表示适宜性等级,线性组合法是用一定的度量值来表示适宜性等级,并给每一因素视其重要性赋予不同的权重值;将每并给每一因素视其重要性赋予不同的权重值;将每一因素的适宜性等级值乘以权重值,得到该因素的一因素的适宜性等级值乘以权重值,得到该因素的适宜性值。最后综合各因子的适宜性空间分布特征,适宜性值。最后综合各因子的适宜性空间分布特征,即可得到综合适宜性值及其空间分布即可得到综合适宜性值及其空间分布 (二)生态适宜性分析(二)生态适宜性分析n3. 3. 生态适宜性等级划分生态适宜性等级划分 n单因素生态适宜性等级通常分为三级,即适宜、基单因素生态适宜性等级通常分为三级,即适宜、基本适宜、不适宜;或五级,

13、即非常适宜、适宜、基本适宜、不适宜;或五级,即非常适宜、适宜、基本适宜、基本不适宜、不适宜,同时分别赋权值本适宜、基本不适宜、不适宜,同时分别赋权值5 5、3 3、1 1或或9 9、7 7、5 5、3 3、1 1,数值大小与该因素生态适,数值大小与该因素生态适宜性的大小成正比。宜性的大小成正比。 (二)生态适宜性分析(二)生态适宜性分析n非常适宜,指土地可持久地用于某种用途而不受重非常适宜,指土地可持久地用于某种用途而不受重要限制,不至于破坏生态环境、降低生产力或效益;要限制,不至于破坏生态环境、降低生产力或效益; n适宜,指土地有限性,当持久用于规划用途会出现适宜,指土地有限性,当持久用于规

14、划用途会出现中等程度不利,以至于破坏生态环境、降低效益;中等程度不利,以至于破坏生态环境、降低效益; n不适宜,指有严重的限制性,某种用途的持续利用不适宜,指有严重的限制性,某种用途的持续利用对其影响是严重的,将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利用勉对其影响是严重的,将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利用勉强合理。强合理。 n综合生态适宜性分级,通常根据综合生态适宜性值综合生态适宜性分级,通常根据综合生态适宜性值确定适宜性分级的上下限,结合单因素的生态适宜确定适宜性分级的上下限,结合单因素的生态适宜性分级标准进行分级。性分级标准进行分级。 (三)生态敏感性分析(三)生态敏感性分析 n生态敏感性是指在不损失或不降低环境质量

15、的情况生态敏感性是指在不损失或不降低环境质量的情况下,生态因子对外界压力或干扰的适应能力。生态下,生态因子对外界压力或干扰的适应能力。生态敏感性分析是利用信息技术对影响生态环境的组成敏感性分析是利用信息技术对影响生态环境的组成因子按照一定的加权叠加规律进行模拟分析的一种因子按照一定的加权叠加规律进行模拟分析的一种方法,它基于方法,它基于GISGIS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对影响生态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对影响生态环境平衡的因素进行叠加分析,可动态的在一定范环境平衡的因素进行叠加分析,可动态的在一定范围内显示围内显示“如果这样如果这样”将会产生何种后果和将会产生何种后果和“最好最好这样这样”的合适区域

16、。生态敏感性分析的内容包括的合适区域。生态敏感性分析的内容包括水水土流失评价土流失评价和和敏感集水区敏感集水区的确定等。的确定等。 (三)生态敏感性分析(三)生态敏感性分析 n n1. 水土流失分析水土流失分析 n用于分析、评价规划区域潜在水土流失与现实水土用于分析、评价规划区域潜在水土流失与现实水土流失状况的通用方程为:流失状况的通用方程为: nA=RK(LS)CP A=RK(LS)CP (三)生态敏感性分析(三)生态敏感性分析2. 2. 敏感集水区分析敏感集水区分析 n敏感集水区评价的目的是基于规划区域水文及水资源活动与土地利用的关系,确定其与资源开发和工农业生产布局的关系,使规划区域内水

17、循环过程得到维护。规划区域按其与河流、水体、水土流失、植被等的关系,划分成不同敏感性集水区。对人类活动及一定方式的土地利用十分敏感的区域划分为敏感集水区;而对人类活动及土地利用相对抗干扰能力强的区域划分为不敏感集水区。 (三)生态敏感性分析(三)生态敏感性分析3. 3. 生态敏感性等级划分生态敏感性等级划分 n影响一个地区生态敏感性因素很多,通常选用影响影响一个地区生态敏感性因素很多,通常选用影响开发建设较大的因子作为生态敏感性分析的生态因开发建设较大的因子作为生态敏感性分析的生态因子,通过制定单因子生态敏感性标准及其权重对各子,通过制定单因子生态敏感性标准及其权重对各单因子等级及其权重进行评

18、估单因子等级及其权重进行评估, , 通常用通常用5 5、3 3、1 1或或9 9、7 7、5 5、3 3、1 1表明其敏感性高低。然后用加权多因素表明其敏感性高低。然后用加权多因素分析公式进行单因子图加权叠加、聚类得出综合评分析公式进行单因子图加权叠加、聚类得出综合评价值,作为综合评价值分级标准,并由此判明不同价值,作为综合评价值分级标准,并由此判明不同区域的敏感性等级。区域的敏感性等级。(三)生态敏感性分析(三)生态敏感性分析3. 3. 生态敏感性等级划分生态敏感性等级划分 n对城市生态敏感性地带分级,一般按3级标准分:敏感地带(3.7A5);一般敏感性地带(2.3B3.7);基本不敏感地带

19、(1C2.3)。对生态敏感、景观独特的地带,适宜保持原貌而成为保护区;对于生态不敏感、不适合动植物生长的地带,可以进行工业区或商业区的开发。 第二节第二节 城市生态规划城市生态规划 一、生态城市及其基本特征一、生态城市及其基本特征 二、城市生态规划的主要内容二、城市生态规划的主要内容 一、生态城市及其基本特征一、生态城市及其基本特征 1 1、生态城市概念、生态城市概念 n2020世纪世纪70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人与生物圈物圈”(MAB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生态城市这一概)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生态城市这一概念。生态城市的最终目标是把社会、经济发展

20、与生念。生态城市的最终目标是把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结合起来,努力创造人与自然环境互惠态环境建设结合起来,努力创造人与自然环境互惠共生,高效、和谐的人类栖境。共生,高效、和谐的人类栖境。 2 2、生态城市建设指标、生态城市建设指标 n为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建设的协调发展,建设生为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建设的协调发展,建设生态型城市,推动可持续发展,国家环保总局提出了态型城市,推动可持续发展,国家环保总局提出了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包括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包括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进步三类共社会进步三类共2828项指标。项指标。二、城市生态规划的主要内容二、城市生态规

21、划的主要内容 1. 1. 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规划 n城市用地城市用地般可分为工业用地、农业用地、生活居般可分为工业用地、农业用地、生活居住用地、市政设施用地、道路交通用地、绿化用地住用地、市政设施用地、道路交通用地、绿化用地等,它们各自对环境质量有不同的要求,本身又给等,它们各自对环境质量有不同的要求,本身又给环境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环境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n在城市生态规划中,应综合研究城市用地状况与环在城市生态规划中,应综合研究城市用地状况与环境条件的相互关系,按照城市的规模、性质、产业境条件的相互关系,按照城市的规模、性质、产业结构和城市总体规划及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提出结构和城市总体

22、规划及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提出调整用地结构的建议和科学依据,同时,应充分重调整用地结构的建议和科学依据,同时,应充分重视农业用地,尤其是基本农田的保护,促使土地利视农业用地,尤其是基本农田的保护,促使土地利用布局趋于合理。用布局趋于合理。 二、城市生态规划的主要内容二、城市生态规划的主要内容2. 2. 人口适宜容量规划人口适宜容量规划 n城市人口对城市水环境、土地资源、能源、城市空城市人口对城市水环境、土地资源、能源、城市空间和环境容量具有较大的影响。截至间和环境容量具有较大的影响。截至20032003年底,我年底,我国城市平均人口密度为国城市平均人口密度为847847人人/km2/km2,北

23、京和广州城,北京和广州城区的人口密度分别为区的人口密度分别为1.41.4万万/km2/km2和和1.31.3万万/km2/km2。而目。而目前世界主要大城市如纽约、伦敦、巴黎的人口密度前世界主要大城市如纽约、伦敦、巴黎的人口密度最多也只有最多也只有85008500人人/km2/km2。制定适宜人口容量的规划。制定适宜人口容量的规划将有助于降低单位国土面积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将有助于降低单位国土面积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城市人口规划内容包括人口分布、密度、规模、年城市人口规划内容包括人口分布、密度、规模、年龄结构、文化素质、性别比、自然增长率、机械增龄结构、文化素质、性别比、自然增长率、机械增

24、长率以及流动人口等基本情况。长率以及流动人口等基本情况。 二、城市生态规划的主要内容二、城市生态规划的主要内容n3. 3. 环境污染防治规划环境污染防治规划 n环境污染防治规划应从整体出发,实行主要污染物环境污染防治规划应从整体出发,实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根据各功能区不同的环境目标,实排放总量控制,根据各功能区不同的环境目标,实行分区生态环境质量管理,逐步达到生态规划目标行分区生态环境质量管理,逐步达到生态规划目标的要求。环境污染防治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大气的要求。环境污染防治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大气污染控制、水污染控制、噪声污染控制、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水污染控制、噪声污染控制、固体废物

25、管理规划等管理规划等 。二、城市生态规划的主要内容二、城市生态规划的主要内容n4. 4. 生态功能分区规划生态功能分区规划 n生态功能分区规划是根据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及其功生态功能分区规划是根据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及其功能的特点,综合考虑地区生态要素的现状、问题、能的特点,综合考虑地区生态要素的现状、问题、发展趋势及生态适宜度等,划分不同类型的单元,发展趋势及生态适宜度等,划分不同类型的单元,提出工业、生活居住、对外交通、仓储、公共建筑、提出工业、生活居住、对外交通、仓储、公共建筑、园林绿化、游乐等功能区的划分以及大型生态工程园林绿化、游乐等功能区的划分以及大型生态工程布局的方案。充分发挥各地区生态

26、要素的有利条件布局的方案。充分发挥各地区生态要素的有利条件及其对功能分区的反馈作用,促使功能区生态要素及其对功能分区的反馈作用,促使功能区生态要素朝着良性方向发展朝着良性方向发展。二、城市生态规划的主要内容二、城市生态规划的主要内容n5. 5. 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园林绿地系统规划 n园林绿地系统对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调节小气候、园林绿地系统对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调节小气候、丰富与美化城市景观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丰富与美化城市景观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城市生态规划应制定城市各类绿地的用地指标,选城市生态规划应制定城市各类绿地的用地指标,选定各项绿地的用地范围,合理安排整个城市园林绿定各项

27、绿地的用地范围,合理安排整个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结构和布局形式,合理设计群落结构、选地系统的结构和布局形式,合理设计群落结构、选配植物,并进行绿化效益的估算。配植物,并进行绿化效益的估算。 第三节第三节 生态产业园规划生态产业园规划 一、生态产业园概念一、生态产业园概念 二、生态产业园规划的内容二、生态产业园规划的内容 三、生态产业链的结构及构建三、生态产业链的结构及构建 四、生态产业系统分析四、生态产业系统分析 一、生态产业园概念一、生态产业园概念 n生态产业园是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产业生态学生态产业园是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产业生态学和系统工程理论指导下,将在一定地理区域内的多和系统工程理

28、论指导下,将在一定地理区域内的多种不同产业,按照物质循环、产业共生原理组织起种不同产业,按照物质循环、产业共生原理组织起来,构成一个资源利用具有完整生命周期的产业链来,构成一个资源利用具有完整生命周期的产业链和产业网,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和产业网,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求得多产业综合发展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响,求得多产业综合发展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二、生态产业园规划的内容二、生态产业园规划的内容 n1. 1. 系统集成系统集成 n系统集成主要是在区域和企业层次上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循环与共享是通过具体的集成方案得以体现的。在系统集成方案中,将应用生态学和系统工

29、程方法,把最先进的工艺、最具有市场前景的产品融入到生态产业园区的规划中。系统集成包括物质集成、水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4个方面。 二、生态产业园规划的内容二、生态产业园规划的内容 生态产业园区规划包括企业选择、系统集成、园区生态系统设计和非物质化等四部分(如图9-2所示)。在规划中,首先要对产业定位和现有企业进行详细了解,合理引入与原有企业存在潜在协同和共生关系的企业;同时,在区域和企业层次上进行系统集成以及园区的管理与服务体系的规划。 二、生态产业园规划的内容二、生态产业园规划的内容n(1 1)物质集成:)物质集成:根据园区产业规划,确定企业间的上下游关系,并根据物质供需方的要求,运用过程

30、集成技术,调整物质流动的方向、数量和质量,完成生态产业链网的构建。 n(2 2)能量集成:)能量集成:生态产业园区内,在各企业寻求各自的能源使用效率最大化的同时,实现园区内总能源的优化利用。另外,最大限度地使用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和太阳能等。减少能源消耗的主要途径一是能源的梯级利用,另一种是热电联产。 二、生态产业园规划的内容二、生态产业园规划的内容n(3 3)水系统集成:)水系统集成:水系统集成主要采用节水工艺、直接回用、再生回用、再生循环方式进行集成。由于下游企业使用的水质要求较低,因而可以采用上游企业的出水。在生态产业园设计时还应考虑建立具有收集和使用雨水的设施。 n(4 4)信息集成:)

31、信息集成:信息集成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生态产业园区的各种信息进行系统整理,建立完善的信息库、计算机网络和电子商务系统,并进行有效的集成,充分发挥信息在园区内部、与外界交流以及对园区管理和长远发展规划中的作用。 二、生态产业园规划的内容二、生态产业园规划的内容n2 2、管理与服务、管理与服务 n生态产业园区需要政府、园区、企业3个层次进行生态化管理。政府着眼于宏观方面进行战略管理、政策导向、法规建设和建立激励机制;园区管理则侧重协调生产企业和技术、产品、环境、经济等多个部门的关系,保证物质、能量和信息在区域范围内的最优流动,达到园区能源和原材料使用最小、废物产生量最小的目的;企业管理主要推行清

32、洁生产,节能降耗,按照废物交换关系优化原料产品废物的关系,保证高效、稳定的正常生产活动。 三、生态产业链的结构及构建三、生态产业链的结构及构建 1. 1. 生态产业链的成员组成生态产业链的成员组成 n根据各企业的特点和其在生态产业链中所处的位置,可将区内企业划分为物质生产者和技术生产者(生产者)、加工生产者(消费者)和还原生产者(分解者),由它们共同组成生态产业链和产业共生网络系统。 三、生态产业链的结构及构建三、生态产业链的结构及构建 2. “2. “关键种企业关键种企业”的选定的选定 n在生态产业链设计时,应用生态学的关键种理论,选定“关键种企业”作为生态产业园的主要种群,构筑企业共生体。

33、“关键种企业”是那些使用和传输的物质最多、能量流动的规模最为庞大;带动和牵制着其他企业、行业的发展,居于中心地位,也是生态产业链的链核,对构筑企业共生体和生态产业园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的企业。 三、生态产业链的结构及构建三、生态产业链的结构及构建3. 3. 生态产业链的构建生态产业链的构建 (1 1)物质循环生态产业链)物质循环生态产业链 生态产业园、生态产业网络中的各成员之间的进行物质传递、供应、副产品交换建立物质循环生态产业链。如山东鲁北生态产业系统的磷铵水泥硫酸联产(PSC)产业链,磷矿粉与硫酸制取得到的磷酸与合成氨反应制得磷铵;副产品磷石膏送往水泥厂生产水泥;富含SO2的水泥窑气送往硫酸

34、厂生产硫酸和液体 SO2;硫酸送往磷铵厂完成 PSC 工艺的硫循环,液体SO2作制溴原料。 (2 2)能量梯级利用生态产业链)能量梯级利用生态产业链 n 生态产业园、生态产业网络成员依据能量的品质差异,进行“能量层叠”梯级利用,如热电联产、热电冷三联供。如河南商电铝业集团公司构筑的铝电热化生态工业链,热电厂将生产的电力供给铝厂进行电解铝生产,剩余蒸汽供给化肥厂用于化肥生产,同时向市区居民供暖。三、生态产业链的结构及构建三、生态产业链的结构及构建(3 3)水循环利用生态产业链)水循环利用生态产业链 生态产业园构筑水循环利用生态产业链,循环利用、分级使用水资源,既可节约水资源,又可提高水的利用率。

35、如朔州火电厂生态产业园水循环利用生态产业链,充分利用神头泉的天然泉水生产纯水;所有企业产生的废水进入废水处理厂,处理后的水用于清洁、灌溉和工业循环。 三、生态产业链的结构及构建三、生态产业链的结构及构建四、生态产业系统分析四、生态产业系统分析 1. 1. 代谢分析代谢分析 n代谢分析是针对所有进出生产系统的物流和能流的输入和输出的平衡分析。 n该方法依据质量守恒定律,通过建立物质结算表,估算物质流动与储存数量,描述其行动的路线和复杂的动力学机制,同时指出它们的物理的和化学的状态。通过这种分析,可以为公众或是企业的决策者提供一幅详细的物流图,并从中可以看出某一地区或企业所具有的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36、 四、生态产业系统分析四、生态产业系统分析2. 2. 资源分析资源分析 n资源分析是针对某种具体物质在一个储库内或几个储库间流动开展的分析。资源分析根据物质的化学形态开展不同层次的分析,即元素分析、分子分析、物质分析、材料分析。其中元素分析是一种比较常用且简单的资源分析方法,元素分析是研究某种元素从一个储库到另一个储库的迁移速率。资源分析的结果可以为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评估现存的和潜在的各种环境危害和相关政策的实施提供依据。 第四节 生态规划案例广州科学城生态规划 广州科学城广州科学城(Guangzhou Science City)是广州市的一个现是广州市的一个现代化科学园区,位于白云山生态保

37、护区边缘,东接黄埔,北代化科学园区,位于白云山生态保护区边缘,东接黄埔,北邻白云,南望珠江,西靠广州新城市中心珠江新城,地处广邻白云,南望珠江,西靠广州新城市中心珠江新城,地处广州知识密集区,规划面积州知识密集区,规划面积22.74平方公里,起步区平方公里,起步区4平方公里。平方公里。它是广州市东部发展战略的中心区域,广州市发展高新技术它是广州市东部发展战略的中心区域,广州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示范基地。广州科学城将以科学技术的开发应用为动产业的示范基地。广州科学城将以科学技术的开发应用为动力,以高科技制造业为主导,配套发展高科技第三产业,成力,以高科技制造业为主导,配套发展高科技第三产业,成为

38、具有高质量城市生态环境,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高效率为具有高质量城市生态环境,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高效率的投资管理软环境的产、学、住、商一体化的多功能、现代的投资管理软环境的产、学、住、商一体化的多功能、现代化新型科学园区。化新型科学园区。 第四节 生态规划案例广州科学城生态规划一、科学城发展用地的生态适宜度分析一、科学城发展用地的生态适宜度分析 (一)生态调查及评价因子选择一)生态调查及评价因子选择 (1 1)坡度:科学城地处丘陵地带,地形起伏较大,)坡度:科学城地处丘陵地带,地形起伏较大,坡度是影响建设投资、开发强度的重要控制指标之坡度是影响建设投资、开发强度的重要控制指标之一。一。 (2

39、2)地基承载力:地基承载力主要与地层的地质构)地基承载力:地基承载力主要与地层的地质构造和地基的构成有关。影响到城市用地选择和建设造和地基的构成有关。影响到城市用地选择和建设项目的合理分布以及工程建设的经济性。项目的合理分布以及工程建设的经济性。第四节 生态规划案例广州科学城生态规划(3 3)土壤生产性:科学城用地多为农业用地,保护良田)土壤生产性:科学城用地多为农业用地,保护良田是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必须重视的问题。土壤生产性是是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必须重视的问题。土壤生产性是综合反映土地生产力的指标综合反映土地生产力的指标 (4 4)植被多样性:植被多样性是自然引入城市的重要因)植被多样性:植被多

40、样性是自然引入城市的重要因素,它的存在与保护使城市居民对自然的感受加强,素,它的存在与保护使城市居民对自然的感受加强,并能提高生活质量,是保护城市内多样的生物基因库并能提高生活质量,是保护城市内多样的生物基因库和改善环境的重要场所。和改善环境的重要场所。 (5 5)土壤渗透性:充足的地下水源对维持本地水文平衡)土壤渗透性:充足的地下水源对维持本地水文平衡极为重要,在开发建设中应保护渗透性土壤,使之成极为重要,在开发建设中应保护渗透性土壤,使之成为地下水回灌场地,顺应水循环过程。土壤渗透性也为地下水回灌场地,顺应水循环过程。土壤渗透性也是地下水污染敏感性的间接指标。渗透性越大,地下是地下水污染敏

41、感性的间接指标。渗透性越大,地下水越易被污染。水越易被污染。第四节 生态规划案例广州科学城生态规划(6 6)地表水:地表水在提高城市景观质量,改善城市空间)地表水:地表水在提高城市景观质量,改善城市空间环境,调节城市温度、湿度,维持正常的水循环等方面环境,调节城市温度、湿度,维持正常的水循环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引起城市水灾、易被污染的环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引起城市水灾、易被污染的环境因子。境因子。 (7 7)居民点用地程度:居民点规模是影响开发投资、工程)居民点用地程度:居民点规模是影响开发投资、工程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规划中确定居民点保留或集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规划中确定居

42、民点保留或集中搬迁的依据。中搬迁的依据。 (8 8)景观价值)景观价值: :景观价值评价依据自然和人文因素两方面进景观价值评价依据自然和人文因素两方面进行。人文评价主要考虑视频、视觉质量行。人文评价主要考虑视频、视觉质量( (悦目性悦目性) )、独特、独特性。自然评价主要考虑地貌、水系、植被三方面。综合性。自然评价主要考虑地貌、水系、植被三方面。综合人文评价与自然评价得出三类景观类型,一类为有丰富人文评价与自然评价得出三类景观类型,一类为有丰富植被的山峰、河流,视觉条件好,有一定独特性;二类植被的山峰、河流,视觉条件好,有一定独特性;二类为自然条件较好,视觉质量一般,独特性中等;三类为为自然条

43、件较好,视觉质量一般,独特性中等;三类为其他区域。其他区域。 (二)制定单因子生态适宜度分级标准及其权重(二)制定单因子生态适宜度分级标准及其权重编号生态因子属性分级评价值权重1坡度5% 50.155%20% 320% 12地基承载力承载力大50.10承载力中3承载力小13土壤生产性生产力低50.10生产力中3生产力高14植被多样性旱地,无自然植被区50.15荒山灌木草丛区3自然密林,果林15土壤渗透性渗透性小50.10渗透性中3渗透性大16地表水小水塘及无水区50.10灌溉渠及大水塘3支流、溪流及其影响区17居民用地程度5% 50.125%30% 330% 18景观价值人文、自然景观价值低5

44、0.18人文、自然景观价值中3人文、自然景观价值高1编号生态因子属性分级评价值权重(二)制定单因子生态适宜度分(二)制定单因子生态适宜度分级标准及其权重级标准及其权重 对表对表9-19-1中的中的8 8个生态因素加权叠加得出科学城发个生态因素加权叠加得出科学城发展用地综合评价值展用地综合评价值SiSi在在1.971.974.794.79之间变化,取之间变化,取1.972.693.153.553.954.791.972.693.153.553.954.79区段为综合区段为综合适宜度分级标准。其中适宜度分级标准。其中3.953.95SiSi4.794.79为最适宜用为最适宜用地;地;3.553.5

45、5SiSi3.953.95为适宜用地;为适宜用地;3.153.15SiSi3.553.55为基本适宜用地;为基本适宜用地;2.692.69SiSi3.153.15为不宜用地;为不宜用地;1.971.97SiSi2.692.69为不可用地。对照科学城现状土地为不可用地。对照科学城现状土地利用情况可看出,最适宜用地为坡度利用情况可看出,最适宜用地为坡度5%5%的区域。的区域。(二)制定单因子生态适宜度分(二)制定单因子生态适宜度分级标准及其权重级标准及其权重 科学城五类用地百分比分配为:最适宜用科学城五类用地百分比分配为:最适宜用地地( (约约6.736km6.736km2 2) )占总用地的占总

46、用地的30.96%30.96%,适宜用地,适宜用地( (约约5.856km5.856km2 2) ) 占总用地的占总用地的26.91%26.91%,基本适宜,基本适宜用地用地( (约约4.540km4.540km2 2) )占总用地的占总用地的20.87%20.87%,不宜用,不宜用地地( (约约3.290km3.290km2 2) )占总用地的占总用地的15.12%15.12%,不可用地,不可用地( (约约1.336km1.336km2 2) )占总用地的占总用地的6.14%6.14%。可以看出属。可以看出属于适宜用地范围的用地于适宜用地范围的用地( (前三者前三者) )占占78.74%78

47、.74%,说,说明科学城用地大部分是适宜开发的,适宜用地明科学城用地大部分是适宜开发的,适宜用地主要分布于科学城西部及中南部。主要分布于科学城西部及中南部。 二、生态敏感性分析二、生态敏感性分析影响科学城开发建设较大的生态因子,其分级标准及权重见下表影响科学城开发建设较大的生态因子,其分级标准及权重见下表编号编号 生态因生态因子子 评价标准评价标准 分级分级 敏感性评价敏感性评价值值 权重权重 1 土壤渗土壤渗透性透性 保证地下水回复、保证地下水回复、减少对地下减少对地下水、土壤的水、土壤的污染污染 渗透性高渗透性高 5 0.1 渗透性中渗透性中 3 渗透性低渗透性低 1 2 植被多植被多样性

48、样性 景观游憩、生物景观游憩、生物多样性、环多样性、环境改善境改善,水土水土流失流失 密林、立体种植果密林、立体种植果园园 5 0.3 一般果园、灌木草一般果园、灌木草丛区丛区 3 农地及其他农地及其他 1 3 地表水地表水 景观游憩、野生景观游憩、野生生物生境、生物生境、污染敏感性污染敏感性 溪流及其影响区溪流及其影响区 5 0.1 大水塘、灌溉渠大水塘、灌溉渠 3 其他其他 1 二、生态敏感性分析二、生态敏感性分析影响科学城开发建设较大的生态因子,其分级标准及权重见下表影响科学城开发建设较大的生态因子,其分级标准及权重见下表编号编号 生态因生态因子子 评价标准评价标准 分级分级 敏感性评价敏感性评价值值 权重权重 4 坡度坡度 水土流失、土壤水土流失、土壤侵蚀侵蚀 20% 5 0.2 520% 3 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