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古代文化常识1.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科举殿试时录取分为三甲: 分别赐“进士及第” “进士出身” “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一部分文人是进士出身,如王 维,但仍有很多不是,比如李白,杜甫。B.大理寺,官署名。掌刑狱案件审理。北齐为大理寺,历代因之,明清时期与刑部、都 察院并称为“三法司”。狄仁杰就曾在此任职。C.服除,指守丧期满。古制规定父母、祖父母甚至兄弟姊妹去世,均要守丧, 是为丁 忧,时间视亲疏而定;丁忧期间不能为官,已为官者则需停职守制。D.擢,提升官职,其他如“除” “拔” “拜”也指官职的提升,“改”
2、 “徙” “知”等都可 以表示官职的变动,而“出”特指离京外调,“入”则指入京为官。解析 D项,“拜” “除”不用来表示官职升迁,只是指任命官职。答案 D2.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嗣位、即位:特指皇帝登上皇位,表示此意思的词还有登基、禅位、践昨等等。B.古代常用纪年法有干支纪年法(十大干与十二地支两字相配,60年周而复始),王公 即位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生肖纪年法等。如“正统二年”中的“正统”是年号,这里采用的是年号纪年法。C.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朝廷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古代科举考试按 照等级次序先后分为院试、乡试、会试、殿
3、试。D. “谥号”“庙号”,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唐朝以 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解析 A项,禅位:君王将帝位禅让给贤人或让位。不是皇帝登临皇位。答案 A3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是公认的儒学经典,也是中华 文化的宝典。8. “令”是美好的意思,可用于尊称对方亲属。如令堂,是对对方的父亲的尊称;令尊, 是对对方的母亲的尊称。C.春秋时,秦晋两国国君几代都互相通婚,后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D.鸿门宴中“竖子不足与谋” 一句中的“竖子”是骂人的话,相当于今天的“
4、小子” 。解析 B项,“令堂”是对对方母亲的尊称,“令尊”是对对方父亲的尊称。答案 B4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布衣”是对百姓的称呼,与之类似的还有:黎民、庶民、苍生等。8. “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如师说中有“士大夫之族”。C.昌黎先生文集是韩愈的作品集,这是以籍贯命名其文集。D. “江表”指长江以南的地区。如赤壁之战中“江表英豪,咸归附之”中的“江表” 就是此意。解析 C项,“以籍贯命名”错,昌黎韩氏于唐是一时望族,韩愈自称“郡望昌黎” ,故 世称“昌黎先生”。答案 C5.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5、.“百越”,又作“百粤”“诸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统称为“百越”。 古文中常用其泛指南方地区。B.“察举”,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制度。由官吏举荐,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C. “乡试”,指明清两代每三年由朝廷选派考官在各乡举行一次的选拔人才的考试。D.“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 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 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解析 C项,“在各乡举行”错,应该是“在各省省城举行”。答案 C6.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优”的本义指表演乐舞、杂戏的艺人。如柳敬亭传中提到的“优孟”,是指名叫“孟”的艺人。B. “乞巧”,
6、旧时风俗,农历七月七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C.“顿首”,古时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行礼时,头碰地即起。也常用于书信、表奏的首尾,表示恭敬。D. “太牢”指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三牲全备;“少牢”指祭祀用的羊,没有豕、牛。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解析 D项,“少牢”指古代祭祀用的羊和豕,没有牛。答案 D7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五谷”是古代所指的五种谷物,泛指粮食。古代对其有多种不同说法。8 . “黄金台”,相传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筑台,上面放着千金用来招揽人才。9 . “刎颈之交”指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
7、朋友。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廉颇与蔺相如 终成刎颈之交。D.“国子监”指国家的最高学府,入监读书的人称监生,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等;教 学人员为博士、直讲、助教等。解析 D项,”指国家的最高学府”说法不严密,国子监”指的是中国封建时代最高的教育管理机构,有的朝代兼为最高学府。答案 D8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国风”是诗经的一部分,主要是民歌,自周南至豳风 ,共十五国风,一 百六十篇。B. “齐宣王”,春秋时齐国国君,与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合称“春秋五霸”。C. “斋戒”,指古人在祭祀或进行重大活动前,沐浴更衣,不喝酒,不吃荤,洁净身心, 以示虔诚。D
8、.“社稷”,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土神为“社”,谷神叫“稷”。后来就以“社稷”代称 国家。解析 B项,“齐宣王”应改为“齐桓公”。答案 B9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免胄”,按古代礼法,诸侯的军队过天子门,战车上的左右卫士必须脱胄卷甲,收好 兵器,下车步行而过,以示对天子的尊敬。B. “崩”,本指山倒塌,古时用来比喻帝王的死。如出师表中有:“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C.古代纪年法有多种,有干支纪年法、帝王年号纪年法、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等。“赵惠文王十六年”属于帝王年号纪年法。D.“伯乐”,相传春秋时秦国人,名孙阳,以善相马著称。现在引申为善于发现、
9、推荐、 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解析 C项,“赵惠文王十六年”属于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答案 C10.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望”,指农历每月的十五,而农历的每月十六则称为“既望”。如赤壁赋中有:“壬戌之秋,七月既望。”B. “车裂”,指古代的一种酷刑,以车马撕裂人的肢体。C. “三秦”,指关中地区。项羽灭秦后曾将此地封给秦军三位降将,故得名。D.古代以水南、山北为“阳”,以水北、山南为“阴”。解析 D项,古代以水北、山南为“阳”,以水南、山北为“阴”。答案 D11.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月兔”,借指月亮。古神话中称月中有兔,故
10、称月亮为“月兔”。B.“郎中”,战国时为宫廷医生。隋唐以后,六部都设置郎中,分学部内各司政务。C.“惠存”是敬辞,指请保存。多用于赠人照片、书籍等时所题的上款。D. “庠”和“序”,指的是地方开设的学校,如齐桓晋文之事中有:“谨庠序之教。解析 B项,“战国时为宫廷医生”错,应该是“战国时为宫廷侍卫”。答案 B12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微服”,指改变常服以避人耳目,如“桓公微服而行于民间”。B. “道”,唐代时是监察区,相当于汉代的“州”。唐代先分天下为十道,后又分为十五 道。C. “流涕”指流泪。古代的“涕” 一般指眼泪,而“泗”指鼻涕。D.“五常”,
11、也叫“五伦”,是封建礼教所规定的君臣、父子、兄弟、夫妇、师生之间的 伦理关系 解析 D项,“师生”错,在“五常”中没有师生关系,应改为“朋友”。答案 D13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朔漠”,指北方的沙漠地区。如杜甫咏怀古迹之三:“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B.“公车”,汉代官署名。因汉代曾用公家车马接送应举的人,后便以“公车”泛指入京 应试的举人。C.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起于明代。D.“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 究学问的场所。如岳麓书院、东林书院等。解析 C项,
12、“起于明代”错,应该是“起于隋朝”。答案 C14.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重阳”,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农历九月初 九为“重阳”。旧时这一天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B. “拱”,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恭敬。如论语微子:“子路拱而立。”C.“晦”,指的是阴历每月的三十日,这是古代特定称谓纪日法中的一类,此类纪日法还 有朔、望、既望等。D.嚏京”,古代的一种刑罚,即墨刑,是古代五刑之一。即用刀刻犯人额颊等处,再涂上 墨,作为惩罚的标记。解析 C项,”指的是阴历每月的三十日”错,应改为“指的是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答
13、案 C15.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华盖”,星座名,共十六星,在五帝座上,今属仙后座。旧时迷信,以为人的命运中 有了华盖星,运气就好。B.“襁褓”,本义指背负婴儿用的宽带和包裹婴儿的被子。现在以此借指婴儿。C.“六部”,隋唐至清,中央行政机构分史部、户部、礼部、兵部、开【J部、工部。这些部 门各司其职,如户部主管土地、户籍、赋税、财政等事务。D. “中岳”,指嵩山,在今河南登封市北,我国五岳之一。解析 A项,“运气就好”错,应该是“运气不好”。答案 A16.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封禅”,古代帝王祭天地的最隆重的典礼,一般都是
14、由帝王亲自到泰山上举行的。B. “士”,商、周时最低级的贵族阶层,是介于卿大夫和庶民之间的一个阶层。C.“衅钟”,古代的一种礼制,“钟”这种重要器物制成时,人们一般会杀牲取血涂在上 面行祭,叫作“衅钟”。D.“黔首”,是战国时秦国及后来秦王朝对平民的一种尊称。解析 D项,“黔首”并不是“尊称”。答案 D17.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庶人”,春秋时对农业生产者的称呼,也可泛指平民、百姓。B.春秋战国时期,士死了叫“薨”,而诸侯的死则称为“不禄”。C.“庐冢”,也叫庐墓,指古人在服丧期间,为守护父母或师长坟墓所盖的房舍。D."踞”,指长跪,两膝着地,上身
15、挺直。如鸿门宴中有“项王按剑而踞" 一句。解析 B项,“薨”指的是诸侯死,而“不禄”指的是士死。答案 B18.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迁客”,指被贬谪在外的官吏,如范仲淹岳阳楼记:“迁客骚人,多会于此。”B.“樽”,指酒杯。如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C.“举案齐眉”,汉代梁鸿的妻子为丈夫捧膳食时,总是把端饭的托盘举得和眉毛一样高, 以示尊敬,故后世常用本词表示夫妻相敬。其中“案”指书案。D.“五音”,即我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级。解析 C项,“案”并不指书案,而是指端饭的托盘。答案 C19.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
16、的一项是 ()(3分)A.“社日”,古代祭祀土神的日子。分春秋两次,一般在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B.“笞刑”,古代的一种刑罚,是一种用小荆条或小竹板抽打臀、腿、背的刑罚,隋代定 为五刑之一。C.古代的纪时法比较特殊,如平旦、晡时、黄昏、人定等。按时间先后来说,“人定”在“黄昏”之前。D.“中国”,古代指我国中原地区或在中原地区华夏族建立的政权。解析 C项,“人定在黄昏之前”错,应该是“人定在黄昏之后”。答案 C20.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史皇”,指仓颉,古代传说中最早发明文字的人。B. “号”,又叫别号、表号,一般自己取定,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 也是一种敬称。C.“太傅”,古代“三公”之一,又指“东宫三师”之一,如贾谊曾先后任皇子长沙王、 梁怀王的老师,故被封为“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川省广元天立学校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2次月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 宁夏宽口井中学石油希望校2024-2025学年初三5月统一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 陕西省咸阳市秦岭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试题英语试题试卷含答案
- 房产交易合同补充协议
- 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重点达标名校2024-2025学年中考最后冲刺模拟(一)数学试题含解析
- 圆通快递服务合同
- 装饰工程公司与供应商合同
- 铁路合同运输的市场前景分析
- 医院食堂承包经营合同书
- 初中数学全等三角形 课件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 北京市房山区2025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试题 数学 含解析
- 刹车创意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贵州路桥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荷塘月色》课件25张-
- 2024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护理与管理专家共识要点(全文)
- 偏航闸及闸片更换作业指导书
- 公务员面试题型思路及例题答案解析
- 施工现场日周月安全检查记录表
- 板材生产线的张力控制和负荷平衡控制
- 荧光光谱知识
- 世界各国钢材牌号对照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