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矿湿法厂工艺简介_第1页
铜矿湿法厂工艺简介_第2页
铜矿湿法厂工艺简介_第3页
铜矿湿法厂工艺简介_第4页
铜矿湿法厂工艺简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铜矿湿法厂工艺简介2 紫金山矿区矿床呈上金下铜分布,其中铜工业储量达紫金山矿区矿床呈上金下铜分布,其中铜工业储量达146.5万吨,平均品位万吨,平均品位0.42%,为国内特大型铜矿,总储量将超过,为国内特大型铜矿,总储量将超过200万吨。万吨。v铜矿湿法厂于铜矿湿法厂于2004年开始动工兴建,年开始动工兴建,2005年年12月月31日正式投产,总投资两个日正式投产,总投资两个多亿,多亿,20082008年对萃取系统、电积系统进行扩建。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湿法年对萃取系统、电积系统进行扩建。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湿法炼铜厂炼铜厂 ,设计日处理矿量,设计日处理矿量3万吨,年产标准阴极铜万吨,年产标准

2、阴极铜2万吨,万吨,2013年产标准阴极年产标准阴极铜铜12750吨,吨,2014年年 计划产铜计划产铜16524吨吨。v铜矿湿法厂三个生产车间全部实现国内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铜矿湿法厂三个生产车间全部实现国内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采用采用自动控自动控制程序和制程序和监控监控设施相结合设施相结合, ,对于对于生产过程的生产过程的温度温度、值、压力、流量、液位值、压力、流量、液位和工艺和工艺参数参数在线分析在线分析、过程过程适时适时控制控制,并并实现生产报表自动生成。实现生产报表自动生成。铜矿湿法厂概况铜矿湿法厂概况3v铜矿湿法工艺采用国家科委重点推广的绿色环保冶炼技术,即铜矿湿法工艺采用国家

3、科委重点推广的绿色环保冶炼技术,即“生物浸出生物浸出萃取萃取电积电积”全湿法冶金提铜工艺流程,是我国第一家万吨级生物提铜冶炼全湿法冶金提铜工艺流程,是我国第一家万吨级生物提铜冶炼厂,被列入国家厂,被列入国家“十五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利用生物湿法工艺技术的运用和投科技攻关项目。利用生物湿法工艺技术的运用和投产解决了国内低品位、难选冶铜矿的开发利用难题。产解决了国内低品位、难选冶铜矿的开发利用难题。v铜矿生物湿法提铜技术属清洁型工艺,具有投资省、成本低、流程短、易操铜矿生物湿法提铜技术属清洁型工艺,具有投资省、成本低、流程短、易操作、反应温和、对环境友好、能耗低,能获得高纯金属铜,可适应成分更贫、

4、作、反应温和、对环境友好、能耗低,能获得高纯金属铜,可适应成分更贫、更难提取的非传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等特点更难提取的非传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等特点v铜湿法厂共有四个生产车间:堆浸车间、选冶车间、环保车间和机电车间铜湿法厂共有四个生产车间:堆浸车间、选冶车间、环保车间和机电车间铜矿湿法厂概况铜矿湿法厂概况4 电电 铜铜 开路废电积液开路废电积液 开路萃余液开路萃余液Cu0.08g/l矿矿 石石微生物微生物+酸性溶液酸性溶液浸浸 出出 萃萃 取取反反 萃萃电电 沉沉 积积浸出液浸出液Cu 1.82g/lFe 56g/lH2SO4 8.0g/l萃余液返回萃余液返回Cu0.4g/lFe56g/lH2SO

5、49.0g/l负载有机相负载有机相Cu5.53g/l电积前液电积前液Cu 4550g/lFe 4g/lH2SO4160180g/l电积后液电积后液Cu 35g/lFe 23g/lH2SO4 160180g/l再生有机相再生有机相Cu2.5g/l硫酸硫酸微生物湿法炼铜工艺流程微生物湿法炼铜工艺流程5堆浸车间共有筑堆、接拆管道、喷淋、溶液调度四道工序。堆浸车间共有筑堆、接拆管道、喷淋、溶液调度四道工序。喷淋工段:堆场粒度喷淋工段:堆场粒度70mm,堆场高度,堆场高度8-10m,浸出液自流至富液池和贫液,浸出液自流至富液池和贫液池,富液抽到萃取工段,贫液重新返回堆场。池,富液抽到萃取工段,贫液重新返

6、回堆场。含铜矿石成分:含铜矿石成分:蓝辉铜矿、黄铜矿、铜蓝、硫砷铜矿及少量辉铜矿、斑铜矿等。蓝辉铜矿、黄铜矿、铜蓝、硫砷铜矿及少量辉铜矿、斑铜矿等。工业类型:工业类型:属含硫砷铜矿的单一硫化铜矿石,易于湿法选冶加工。属含硫砷铜矿的单一硫化铜矿石,易于湿法选冶加工。铜矿生物浸出菌种:铜矿生物浸出菌种:氧化亚铁硫杆菌氧化亚铁硫杆菌氧化硫硫杆菌氧化硫硫杆菌堆浸车间简介堆浸车间简介堆浸系统建设7堆浸防渗措施简介堆浸防渗措施简介堆浸防渗措施简介堆浸防渗措施简介9 氧化亚铁杆菌或铁硫杆菌 FeS2 + 7O2 + 2H2O = 2FeSO4 + 2H2SO4 氧化亚铁杆菌或铁硫杆菌Fe2(SO4)3 +

7、Cu2S + 2O2 = 2FeSO4 + CuSO4 氧化亚铁杆菌或铁硫杆菌 Fe2(SO4)3+CuFeS2+3O2+2H2O=5FeSO4+CuSO4 + 2H2SO4 微生物反应过程取到催化主要(间接作用或直接作用),加快反应速率微生物反应过程取到催化主要(间接作用或直接作用),加快反应速率矿石喷淋反应过程矿石喷淋反应过程10 萃取工段:喷淋富液进入料液槽经过萃取提纯、浓缩后成为电富液萃取工段:喷淋富液进入料液槽经过萃取提纯、浓缩后成为电富液(电积前液)(电积前液)cu2+4550g/l、 H2SO4160180g/l,电积前液经除有,电积前液经除有机相后进入电积工段,电积后液返回电贫

8、液槽,经过反萃后成为电富机相后进入电积工段,电积后液返回电贫液槽,经过反萃后成为电富液重新进入电积。液重新进入电积。v 有机相组成:有机相组成:90%煤油、煤油、10%萃取剂萃取剂萃取反应:萃取反应:萃取:萃取:(2R-H)org+(Cu 2+ +SO42-)aq (R2Cu)org+(2H+ + SO42-)aq反萃:反萃:(R2Cu)org+(2H+ + SO42-)aq (2R-H)org+(Cu 2+ +SO42-)aq 选冶车间萃取工艺选冶车间萃取工艺11萃取工艺流程 萃1A O/A=1.2 萃2A O/A=1.2 O/A=1.2 反萃 O/A=3.0 109012萃取过程相连续性变

9、化萃取过程相连续性变化萃取级相连续原因萃取1A萃取2A萃取1B有机相有机相夹带在萃余液中,会使其损失在萃余液中,再进一步损失在浸出液中。在此二级中采用有机相连续可以减少这种夹带 反萃有机相有机相通过夹带在电富液中,转移到电积车间是有害的,易使阴极铜出现有机物烧板,采取有机相连续可以减少有机物的夹带 洗涤水相负载有机相洗涤后进入反萃,采取水相连续可以减少Fe离子进入下续的萃取 13 自动化控制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14 电积工段:电积前液经过板式换热器,加热至电积工段:电积前液经过板式换热器,加热至45进入高位槽进入高位槽(加入添加剂),然后自流至电解槽,阳极为铅(加入添加剂),然后自流至电解槽,阳

10、极为铅钙钙锡不溶阳极锡不溶阳极板,阴极板为不锈钢材质,平均电流板,阴极板为不锈钢材质,平均电流18000A,阴极铜生产周期,阴极铜生产周期1012天,合格的阴极铜经称量打包送成品库天,合格的阴极铜经称量打包送成品库电积反应电积反应(直流电流)(直流电流)阴极反应:阴极反应: Cu 2+ + 2e Cu阳极反应:阳极反应: 2H2O 4H+ + O2+4e (2OH- 4e 2H+ + O2)总反应:总反应: CuSO4+H2OCu+H2SO4+ O2选冶车间电积工艺选冶车间电积工艺15 电积系统控制16电积系统17v 向需处理废水中添加石灰乳液,通过混合搅拌筒搅拌,使得废水与向需处理废水中添加

11、石灰乳液,通过混合搅拌筒搅拌,使得废水与石灰乳液充分混合反应后,进入浓密机进行沉淀,最终达到调节废石灰乳液充分混合反应后,进入浓密机进行沉淀,最终达到调节废水水PH值,降低废水中铜离子浓度,使废水达标排放的目的值,降低废水中铜离子浓度,使废水达标排放的目的 。v 中和反应后渣浆在进入浓密机前添加中和反应后渣浆在进入浓密机前添加0.10.2%絮凝剂,使渣浆能够絮凝剂,使渣浆能够迅速沉降,浓密机上清液实现直排。迅速沉降,浓密机上清液实现直排。v 每个班对本班处理废水处理前取样一次并送化验室对其每个班对本班处理废水处理前取样一次并送化验室对其PH值、铜离值、铜离子浓度进行检测,浓密机溢流水样在线监测,并人工取样二次送化子浓度进行检测,浓密机溢流水样在线监测,并人工取样二次送化验室检测其验室检测其PH值、铜离子浓度及总铜浓度。各外排口安装自动取样值、铜离子浓度及总铜浓度。各外排口安装自动取样检测设备,溶液要求检测设备,溶液要求PH值值69,Cu2+0.5/L,检测数据与省市,检测数据与省市县环保部门联网,适时传输。县环保部门联网,适时传输。环保车间简介环保车间简介18环保工艺石 灰 仓工 业 水石 灰 搅 拌 桶混 合 搅 拌 桶1 8 米 浓 密 池 底 流 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