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下册5大自然的语言1_第1页
初中语文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下册5大自然的语言1_第2页
初中语文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下册5大自然的语言1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自然的语言学导案1、 课堂记录2、 课堂练习1. 给加点字注音翩然( ) 孕育( ) 悬殊( ) 炎热( )簌簌( ) 物候( ) 农谚( ) 连翘( )风雪载途( ) 草长莺飞( ) 销声匿迹( )2. 根据解释填写相应词语悬殊 周而复始 次第 翩然 销声匿迹 衰草连天 草长莺飞 一个挨一个地。( )动作轻快的样子。( )本义是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公开露面。文中指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 )很多草枯黄败落的样子。( )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形容春天美好的情景。( )相差很远。( )3. 本文题为大自然的语言,主要是讲物候现象,请概括一下什么是“物候”。4. 第1-3段式怎样将“物候”

2、这一科学概念一步步引出来的?5.理清文章思路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3、 课堂检测1. 加点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A.冬季南北温度十分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B.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C.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了。D.冬天到了,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2. 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3. 影响物候现象的决定因素有哪些?4. 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4、 课堂点评5、 晚修作业大自然的语言说明了研究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由于时代的局限,没有涉及到生态文明方面的内容。你能说一说研究物候学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吗?阅读下面的三则材料,课外查阅资料,尝试写一段文字,补全大自然的语言一文。材料一 大自然的语言是根据竺可桢发表在科学大众1963年第1期的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改写的。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气象学,地理学家。材料二 随着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工业文明造成的环境污染,资源破坏,沙漠化,“城市病”等等全球性问题的产生和发展,人类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不能破坏生态;不能一味地向自然索取,而必须保护生态平衡。材料三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从10个方面绘出生态文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