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文版语文七年级上第30课?诗五首?之?望岳?教学设计?望岳?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理解有关古体诗、近体诗的一些常识。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 2.掌握一些古诗朗读的常识,读出节奏,读出韵律,逐步进步诗歌朗读程度。 3.加强朗读教学,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品味诗中的美点。 4.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教学重点: 1.初步鉴赏品味诗歌的美点。 2.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 1.透过字面意思,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 2.初步掌握一些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并体悟其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反
2、复朗读、吟诵,感知诗歌的声韵美,通过想像与联想,把握诗的景与情。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鉴赏的主体。老师尽量少讲,以读代讲,以讲促读。 3.古诗五步教学法。?望岳?采用这种教法,从知诗起,经历说诗、想诗、悟诗、品诗等四个阶段,引导学生知内容,想意境,悟情感,品特色。 4.诗歌境界教学法。教读?春望?,打算采用这种教法,引导学生想像形象、把握物境;体验情感、把握情境;品味意蕴,把握意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诗歌到了唐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迎来了她的第一个顶峰,佳作浩如烟海,名家灿假设繁星。
3、今天,让我们走近被后人称为“诗圣的杜甫,聆听他笔下流淌出来的歌声。 设计二 多媒体显示: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同学们,这些对联中寓指的人物是谁呢?对,是杜甫,今天我们学习他的二首诗?望岳? 二、杜甫简介 多媒体显示“杜甫画像,分发文字资料,资料内容如下: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为我们留下了1400多首诗歌。这些诗篇像一面镜子,广泛深化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相貌。自唐以来,他的诗歌即被公认为“诗史,诗人本人也被看作一代诗宗,被尊为“诗圣。 杜甫公元712770,字
4、子美,诗中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杜少陵。杜甫出生于一个“奉儒守官的家庭里。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父亲杜闲曾做过奉天县令。这样一个家庭给了他一定的文化熏陶。杜甫的创作历程,可分为四个时期。 一读书和壮游时期。杜甫七岁即能作诗文,十五岁时便在文坛上初露头角。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他刻苦学习的自述。二十岁后,他开场了遨游生活。他南游吴越,北越齐赵,饱览了祖国壮丽的河山,开阔了他的视野和心胸,并在洛阳与李白等同时代的著名诗人结为肝胆相照的朋友。这个时期的生活和创作,具有浓重的浪漫色彩和情调。如?望岳?一诗表现了他青年时代的气概和抱负,是他早期的代表作品。
5、 二长安十年时期。公元746年杜甫怀着经世济用的政治理想到长安试求官。可是由于奸相李林甫玩弄了“野无遗贤的骗术,使参加考试的人全部落榜。杜甫也遭其害,困居长安达10年之久,过着辛酸屈辱的漂泊生活。不幸的遭遇使他进一步认识到统治者的腐朽,创作出了像?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等出色的现实主义诗篇。诗的风格情调,也由早期的热情奔放、乐观坦荡变得悲壮凄凉,形成“沉郁顿挫的诗风。 三战乱流离时期。这是其现实主义诗歌开展时期。在短短两三年中,由于安史之乱,他携家和人民一道受冻挨饿,避难流亡,卷进了生活的底层。在陷落区,山河破碎之感甚深。脱贼后,又屡遭肃宗贬斥。灾难的时代,震撼着诗人的心灵,使
6、他写出了?春望?北征?和“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一系列具有高度人民性和爱国思想的不朽诗篇,并到达了现实主义的顶峰。 四漂泊西南时期。介绍略,留待以后介绍。 三、师生共同研讨?望岳? 多媒体显示: 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作品。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轻的诗人分开了长安,到兖州去省亲其父杜闲当时任兖州司马。此后大约三四年内,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遨游,结交了不少朋友,这首诗就是这期间写的。 这是一首古体诗。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多数通篇是五言句或七言句,也有以五言或七言句为主而杂有长短句的;平仄没有严格的限定,表达自由的抑扬韵律;用韵比较自由,可以一韵
7、到底,也可以换韵。从句式方面看,古诗一般四字为二、二式,五字为二、二、一式或二、一、二式,七字为二、二、二、一式,有时因表意需要而有特殊情况。?望岳?是一首五言古诗,句式有“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1配乐诗朗读?望岳?,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五言古诗的诵读节奏。 2全体学生配乐齐读。 3指名学生朗读,其余同学点评。 4老师范读,学生轻吟。 2.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老师要求学生从文字到内容根本理解和把握诗歌,可设置考虑题启发和帮助学生理解,小到一个词的词义,大到这首诗的整体内容。就这些问题,小组展开讨论,学生将自己
8、对诗歌的理解表达出来,学生之间互相商讨交流,有助于充分地理解诗意。 3.再次播放配乐诗朗读,要求学生边听边想,想像诗歌描绘的画面和意境,体会诗的诗情画意。 老师提问:诗题为?望岳?但全诗没有一个“望字,而句句写向岳而望,而且角度有别,试对此作详细分析。 老师提供必要的背景常识:这里说的是泰山山脉,它在山东省中部,从东平湖东岸一直延伸到淄博市南,长约二百公里。 学生展开想像,设想诗人当时望岳的情景。 明确: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那种欣喜惊叹仰慕的情形,非常传神。“齐鲁青未了语出惊人,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欣赏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间隔 之远衬托泰
9、山之高。这两句是远望泰山的景象。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这是近望泰山所见的景象。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写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仔细看才能看见。这是凝望泰山时所见的景象。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这显然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 4.进一步感悟作者通过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对诗的理解逐渐向较高的理性层次靠近。 提问:诗言志,诗歌创作无不是为了传情达意。这首诗流露出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老师提示学生,可以联络写作背景,联络诗人的人生经历。 明
10、确:这是杜甫的早期作品,青年时期的杜甫过着一种“裘马轻狂的遨游生活,字里行间 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勃的朝气。诗人热情赞美了泰山的神奇秀丽,流露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5.感受诗人高超的写作艺术,进步学生的审美素养。 要求学生说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并阐述理由。或者“这首诗什么地方最吸引你,指出来并说明原因,或者“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绝唱,你认为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各抒己见,老师应当以鼓励为主,不要动辄评判,更不要轻易否认。 比方:“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钟将大自然人格化、拟人化,把大自然写得有情有义。“割字锤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割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含蓄蕴藉,意在言外,诗人凝望泰山“层云“归鸟,不觉时间已久,连眼睛都酸困了,这不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智能设备采购委托项目管理合同》
- 2025合同范本食品供应合同
- 2025年委托借款合同模板
- 2025便利店店面转让合同范本
- 2025标准化的苗木购销合同
- 2025版商品房购买合同范本
- 2025年上海市农产品买卖合同示范文本
- 《年级魅力》课件
- 2025授权合同范本(标准)
- 《金融市场概述》课件
- 《骨折概论》课件
- 暨南大学-萧惠琳-毕业论文答辩PPT模板
- 2022版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含2022年修订部分)
- 数理统计(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 工程竣工结算审计申请书
- 安全风险辨识清单
- (精选word)洪恩识字-生字卡片1-200
- CNC作业指导书及操作规范
- 备品配件开箱验收单
- EHS安全培训教育周知卡(机械伤害)
- 贵州生态停车场建设工程监理规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