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七章第七章 常用实验设计方法常用实验设计方法第一节第一节 配对设计配对设计 一一.概念概念 条件相同(或相似)的受试对象配对,将每个条件相同(或相似)的受试对象配对,将每个对子中不同个体进行随机分组,对不同的个体进行对子中不同个体进行随机分组,对不同的个体进行不同的处理后,分析两种不同处理之间的差别。不同的处理后,分析两种不同处理之间的差别。 或将同一批受试对象在接受某种处理时分为两或将同一批受试对象在接受某种处理时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比较处理因素作用后两个阶段的差个不同的阶段,比较处理因素作用后两个阶段的差别。别。 可见,配对设计可在同一个个体上进行,也可在可见,配对设计可在同一个个体上进
2、行,也可在不同的个体上进行。在同一个体上进行时,同一个不同的个体上进行。在同一个体上进行时,同一个体不同阶段的条件是相同的;在不同个体上进行时,体不同阶段的条件是相同的;在不同个体上进行时,两个个体之间的条件必须是相似的。两个个体之间的条件必须是相似的。 二二.优点优点 由于每个对子中都有一个条件相似的对由于每个对子中都有一个条件相似的对象分到两个不同的实验组,因而抽样误差很象分到两个不同的实验组,因而抽样误差很小小-组间影响因素的差异小,均衡性好,齐组间影响因素的差异小,均衡性好,齐同可比性好。实验设计的效率高。同可比性好。实验设计的效率高。三三 类类 别别 (一)自身对照设计(一)自身对照
3、设计 1.自身前后对照设计自身前后对照设计 在同一个个体接受处理因素前后,观察处理因素作用后引在同一个个体接受处理因素前后,观察处理因素作用后引起某效应的变化。起某效应的变化。 以实验前为对照期,实验后为观察期结果以实验前为对照期,实验后为观察期结果-单组比较设计单组比较设计模式:模式:N Ne C D1 T D2适用范围:适用范围:急性或短期的实验研究或临床研究急性或短期的实验研究或临床研究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尽量使实验前后各种影响研究结果的因素基尽量使实验前后各种影响研究结果的因素基 本一致。本一致。 (2)一般情况下应设立同期平行对照组(空白对)一般情况下应设立同期平行对照组(空白
4、对 照组、实验对照组)。照组、实验对照组)。2.自身左右对照设计自身左右对照设计 两个不同的被试因素分别施加于同一个体的左右两个部两个不同的被试因素分别施加于同一个体的左右两个部位。位。 是将自身左右两个部位配对进行的设计,属自身不同部位是将自身左右两个部位配对进行的设计,属自身不同部位的比较。的比较。模式:模式: 左对右实左对右实 N Ne R 右对左实右对左实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同一个体的两个部位必须是对称的,这样可保证两)同一个体的两个部位必须是对称的,这样可保证两组之间的影响因素基本相同,减小影响因素的干扰。组之间的影响因素基本相同,减小影响因素的干扰。 (2)被试因素产生的作
5、用必须是局部的,不会通过神经)被试因素产生的作用必须是局部的,不会通过神经体液因素引起全身反应。体液因素引起全身反应。 (3)保持个体之间的条件均衡性。如外用药的剂量、用)保持个体之间的条件均衡性。如外用药的剂量、用药部位的大小、动物个体之间的差异。药部位的大小、动物个体之间的差异。1/2Ne1/2Ne(二二).异体配对设计异体配对设计 将条件相似的两个不同个体进行配对,在对子内随机地将两个样本分将条件相似的两个不同个体进行配对,在对子内随机地将两个样本分别分到不同的两个实验组别分到不同的两个实验组-直接配对设计直接配对设计模式:模式: :D1 T D2 N Ne P R :D1 C D2 应
6、用范围:应用范围: (1)临床上,可将年龄、性别、病情等相似的患者配对)临床上,可将年龄、性别、病情等相似的患者配对-双胞胎、专双胞胎、专科医院、专科病房、社区科医院、专科病房、社区 (2)实验室中,可将同种系、同窝、同性别、体重相近的动物配对实)实验室中,可将同种系、同窝、同性别、体重相近的动物配对实验验-小动物或中等动物小动物或中等动物 (3)同一来源的生物样本(体液、组织、细胞等)分成两份,进行配)同一来源的生物样本(体液、组织、细胞等)分成两份,进行配对实验。对实验。注意事项:注意事项:异体配对设计时,应注意每对实验对象内的两个样本应当具异体配对设计时,应注意每对实验对象内的两个样本应
7、当具有良好的齐同可比性,不可勉强硬凑配对。有良好的齐同可比性,不可勉强硬凑配对。四、统计学分析四、统计学分析(一)计量资料(一)计量资料1.自身前后配对设计自身前后配对设计:配对配对t检验检验 t= d /Sd Sd=Sd/(n1/2)2.异体配对设计:在资料完整时应进行三次配对异体配对设计:在资料完整时应进行三次配对t检验检验(1)两组实验前观察值的比较(配对)两组实验前观察值的比较(配对t检验)检验)(2)各组实验前后观察值的比较(配对)各组实验前后观察值的比较(配对t检验)检验)(3)两组实验前后观察值的差值的比较(配对)两组实验前后观察值的差值的比较(配对t检验)检验)(二)计数资料(
8、二)计数资料 配对设计的配对设计的X2检验检验 b+c40: x2=(b-c)2/(b+c) b+c40: x2=( b-c -1)2/(b+c)第二节第二节 交叉设计交叉设计-交叉配对设计交叉配对设计一、定义一、定义 样本分配时先按异体配对方式配对后,样本分配时先按异体配对方式配对后,随机地将受试对象分成两批。将随机地将受试对象分成两批。将A、B两种两种被试因素先后施加于同一批受试对象,随被试因素先后施加于同一批受试对象,随机地使半数对象先接受机地使半数对象先接受A,再接受,再接受B;另一;另一半受试对象先接受半受试对象先接受B,再接受,再接受A。两种处理。两种处理因素在全部受试对象中因素在
9、全部受试对象中“交叉交叉”进行。进行。二二.模式模式 : D1 D2 D3 D4 N Ne P R : D1 D2 D3 D4 A G BBGA1/2Ne1/2Ne三三.优点优点 (1)兼有异体配对设计和自身配对设计的)兼有异体配对设计和自身配对设计的优点优点-设计效率高设计效率高 (2)每个样本先后接受两个被试因素,即)每个样本先后接受两个被试因素,即一个样本做了两个用一个样本做了两个用-节约样本节约样本四四.应用范围应用范围 1.临床主要用于临床主要用于目前尚无特殊治疗方法,且目前尚无特殊治疗方法,且病情相对稳定的慢性病患者病情相对稳定的慢性病患者。 要求受试对象的病理状态在一段比较长的要
10、求受试对象的病理状态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要相对稳定。时间内要相对稳定。 2.实验室多用于离体器官实验。实验室多用于离体器官实验。 3.慢性病理状态下治疗方法比较的实验研究。慢性病理状态下治疗方法比较的实验研究。五五.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实验对象应为慢性病人或病理模型,且病情)实验对象应为慢性病人或病理模型,且病情无自愈倾向,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病情相对比较无自愈倾向,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病情相对比较稳定。稳定。 (2)2个被试因素之间无蓄积作用和交互作用。个被试因素之间无蓄积作用和交互作用。否则不能分析效应是来自哪个受试因素。否则不能分析效应是来自哪个受试因素。 (3)两个处理因素之间应有足够
11、的间隔期,以消)两个处理因素之间应有足够的间隔期,以消除两个因素之间效应的相互影响。除两个因素之间效应的相互影响。 一般间隔期(洗脱期)一般间隔期(洗脱期)G为为68个药物的半衰期。个药物的半衰期。六六.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方差分析(交叉设计的方差分析)方差分析(交叉设计的方差分析)问题:能否把这种设计当成一个异体配对设问题:能否把这种设计当成一个异体配对设 计,以配对计,以配对t检验分析?检验分析?第三节第三节 完全随机设计完全随机设计一一.定义定义 将受试对象完全按随机原则分到不同的将受试对象完全按随机原则分到不同的组,对各组施加不同的处理;组,对各组施加不同的处理; 或从不同的总体(不同疾病
12、、不同证型)或从不同的总体(不同疾病、不同证型)中抽样,以抽出的样本来代表不同的总体,中抽样,以抽出的样本来代表不同的总体,比较不同总体的差别。比较不同总体的差别。 由于这种设计由于这种设计只是根据被试因素的多少只是根据被试因素的多少来来进行分组的,故属于进行分组的,故属于单因素设计方法。单因素设计方法。二二.模式模式 :D1 D2 (D3) N Ne R :D1 D2 (D3) . k: D1k D2k (D3k)三三.方法方法 可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排列表法。可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排列表法。四四.应用范围应用范围 1.动物实验多用于大动物或珍贵动物、以及无法进动物实验多用于大动物或珍贵
13、动物、以及无法进行配对或划分区组的实验。行配对或划分区组的实验。 2.临床研究多用于综合医院、综合病房组间的对比临床研究多用于综合医院、综合病房组间的对比研究。研究。 3.中医辨证分型与某些指标变化的关系及其比较的中医辨证分型与某些指标变化的关系及其比较的研究。将疾病的某一证型视为一个总体(群体),研究。将疾病的某一证型视为一个总体(群体),从各总体中抽样,观察某指标的变化,比较各组从各总体中抽样,观察某指标的变化,比较各组之间指标的差异。可将此类研究视为完全随机设之间指标的差异。可将此类研究视为完全随机设计。计。 4.观察某疾病或某病不同阶段某指标的变化。将某观察某疾病或某病不同阶段某指标的
14、变化。将某病或其不同阶段视为总体,从中抽取病人,通过病或其不同阶段视为总体,从中抽取病人,通过与正常组比较,或不同阶段各组之间比较,以分与正常组比较,或不同阶段各组之间比较,以分析疾病的病理变化。析疾病的病理变化。五五.统计分析统计分析(一)两组数据的分析(一)两组数据的分析1.计量资料计量资料正态分布,方差齐正态分布,方差齐-t检验检验 P156正态分布,方差不齐正态分布,方差不齐- t检验检验 P158不符合正态分布,或分布不清不符合正态分布,或分布不清-秩和检验秩和检验 P2212.计数资料计数资料大样本资料(大样本资料(n1+n2120)-两样本率比较两样本率比较u检验检验 P205分
15、类变量率的比较分类变量率的比较-X2检验检验 P2113.等级资料等级资料-等级资料的等级资料的Ridit分析分析 (二)多组数据的分析(二)多组数据的分析 1.计量资料计量资料 正态分布,方差齐正态分布,方差齐-单因素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F检验)检验)P162,两两比较,两两比较q检验检验P165问题:多组完全随机设计资料,是否可以采用两组之问题:多组完全随机设计资料,是否可以采用两组之间进行间进行t检验以比较各组间的差异?如果用检验以比较各组间的差异?如果用t检验可检验可出现什么后果?出现什么后果?非正态分布,或方差不齐非正态分布,或方差不齐-多组比较的秩和检验(多组比较的秩和检验(
16、H检验)检验)P222,再进行两两比较,再进行两两比较P224 2.计数资料,分类变量,多个样本率的比较计数资料,分类变量,多个样本率的比较-X2检验检验P213,多个率的两两比较多个率的两两比较P215 3.等级资料(有序分类变量)等级资料(有序分类变量)-多组等级资料的多组等级资料的Ridit分析分析六六.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注意各组样本数应尽量相等或接近,这样可提高注意各组样本数应尽量相等或接近,这样可提高显著性检验的效率。显著性检验的效率。2.注意随机原则,随机是设计的前题。完全随机不注意随机原则,随机是设计的前题。完全随机不是随意。是随意。3.应尽量注意组间的均衡可比性,以减小实验误
17、差。应尽量注意组间的均衡可比性,以减小实验误差。 可采用先分层再随机的方法。可采用先分层再随机的方法。 如未按先分层再随机进行分组,其均衡性可能较如未按先分层再随机进行分组,其均衡性可能较 差。应在实验样本达预期样本的差。应在实验样本达预期样本的80-90%时,进时,进 行均衡性检查,再对余下的样本进行调整分组。行均衡性检查,再对余下的样本进行调整分组。 异体配对设计和完全随机设计的选择异体配对设计和完全随机设计的选择 问题:两组实验时,以选用何种方法为好?问题:两组实验时,以选用何种方法为好? 两组实验时,如条件可行,应尽量选用异两组实验时,如条件可行,应尽量选用异体配对设计。因为配对设计的
18、效率高于完体配对设计。因为配对设计的效率高于完全随机设计。全随机设计。 但不是绝对的。但不是绝对的。第四节第四节 配伍组设计(随机区组设计)配伍组设计(随机区组设计)一一.定义定义 区组区组-几个条件(几个条件(影响因素影响因素,如年龄、性,如年龄、性别)相似的受试对象划成一个区段。别)相似的受试对象划成一个区段。 随机区组随机区组-几个条件相似的受试对象先划几个条件相似的受试对象先划分成一个区组,然后在区组内按随机原则分成一个区组,然后在区组内按随机原则将各个样本分别分配到各个实验组。将各个样本分别分配到各个实验组。 特点特点-由于每个区组都有一个样本分配到由于每个区组都有一个样本分配到各个
19、实验组,故改善了组间的均衡性和齐各个实验组,故改善了组间的均衡性和齐同可比性同可比性-各组可比性好各组可比性好二二.模式模式 :D1 D2 (D3) :D1 D2 (D3) N Ne B R . K: D1k D2K (D3k)ABC三三.适用范围适用范围组数组数3的实验的实验 随机区组在设计思路上与异体配对设计类似,但随机区组在设计思路上与异体配对设计类似,但异体配对设计只适用于两组实验,而随机区组设异体配对设计只适用于两组实验,而随机区组设计适用于多组实验计适用于多组实验-异体配对设计的扩大运用异体配对设计的扩大运用 为两因素设计方法为两因素设计方法-根据影响因素划分区根据影响因素划分区
20、组,根据被试因素划分实组,根据被试因素划分实 验组。验组。四四.优点优点 先划区组,再在区组内随机分配样本,每先划区组,再在区组内随机分配样本,每个被试因素组中都有一个相同区组的样本,个被试因素组中都有一个相同区组的样本,因而保持了各组间的均衡可比性;且各实因而保持了各组间的均衡可比性;且各实验组样本数相等。因而实验误差小验组样本数相等。因而实验误差小-效率效率高于完全随机设计高于完全随机设计五五.设计方法设计方法1.先划分区组先划分区组划分区组的条件:划分区组的条件: 将对实验结果有明显影响的非被试因素将对实验结果有明显影响的非被试因素作为划分区组的条件(依据)作为划分区组的条件(依据) 原
21、则:区组内差异(非被试因素)越小越原则:区组内差异(非被试因素)越小越好,区组间差异越大越好。好,区组间差异越大越好。动物实验区组的划分:动物实验区组的划分: 将同一来源、同一品系、年龄一致的动将同一来源、同一品系、年龄一致的动物,先按窝别和性别分成一个大的区段物,先按窝别和性别分成一个大的区段(大区组),再在大区组内将体重相近的(大区组),再在大区组内将体重相近的动物分成小区组。动物分成小区组。例:窝例:窝1 雄雄 编号:编号: 1 2 3 4 体重:体重:198 200 203 253 窝窝2 雌雌 编号:编号: 1 2 3 4 体重:体重:173 196 198 202临床研究区组的划分
22、:临床研究区组的划分: 临床研究进行随机区组设计比较困难,一般要在临床研究进行随机区组设计比较困难,一般要在有较多的病例供选择时才可进行随机区组设计,故有较多的病例供选择时才可进行随机区组设计,故多在专科医院、社区等地进行。多在专科医院、社区等地进行。 临床研究进行随机区组设计的原则同前。可先按临床研究进行随机区组设计的原则同前。可先按性别分开,再将病情或年龄相近者划分成小区组。性别分开,再将病情或年龄相近者划分成小区组。例:例: 男男 女女 35-45Y 45-60Y 35-45Y 45-60Y 中中 较重较重 中中 较重较重 中中 较重较重 中中 较重较重 1 2 3 4 5 6 2.再随
23、机再随机 处理组数为处理组数为K,每,每K个样本划分成一个小区个样本划分成一个小区组,在每一个小区组内取组,在每一个小区组内取K-1个随机数字,个随机数字,分别以分别以K、K-1、K-2、除随机数字,除随机数字,视余数分组:余数为视余数分组:余数为1分在第一个组;余数分在第一个组;余数为为2分在剩余的第二个组分在剩余的第二个组,以此类推。,以此类推。例例1:18只大鼠分成三组只大鼠分成三组例例2:27例胃溃疡患者按证型划分区组进行配例胃溃疡患者按证型划分区组进行配伍组设计伍组设计 例例1:18只大鼠分成三组只大鼠分成三组雄性(雄性(9只)只)体重排序体重排序 200 199 198 197 1
24、97 196 195 195 194 划分区组划分区组 随机数随机数 R 22 17 - 68 65 - 81 68 - (第一行第一个开始)(第一行第一个开始) R/K的余数的余数 1 1 - 2 1 - 3 2 -分组分组 A B C B A C C B A六六.随机区组设计的扩大运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扩大运用1.不同方法研究同一个对象,比较不同方法不同方法研究同一个对象,比较不同方法的异同。的异同。例:例: 对象对象 方方 法法 样本样本1(血浆)(血浆) ELISA RIA HPLC 样本样本2(血浆)(血浆) ELISA RIA HPLC .2.同一个研究方法研究同一对象的不同部位某一效
25、同一个研究方法研究同一对象的不同部位某一效应指标的变化,比较不同部位某一指标的异同。应指标的变化,比较不同部位某一指标的异同。例:例: 样样 本本 不同部位组织液不同部位组织液pH值值 内关内关 合谷合谷 足三里足三里 三阴交三阴交 患者患者1 患者患者2 患者患者3 . 3.被试因素作用于同一个受试对象在不同时被试因素作用于同一个受试对象在不同时间点引起某一效应指标的变化,则同一个间点引起某一效应指标的变化,则同一个受试对象为一个区组,不同时间点视为不受试对象为一个区组,不同时间点视为不同的处理因素。(目的是比较不同时间点同的处理因素。(目的是比较不同时间点效应的差别)效应的差别)例:例:
26、动动 物物 时时 间(间(min) 注药前注药前 10 30 60 120 兔兔1 PT PT PT PT PT 兔兔2 兔兔3 七七.临床科研随机区组设计的运用技巧临床科研随机区组设计的运用技巧问题:问题:临床科研配伍组设计原则同前。但由于临床临床科研配伍组设计原则同前。但由于临床难以一次性滿足研究对病例数的要求,故临床科难以一次性滿足研究对病例数的要求,故临床科研进行配伍组设计时可遵循配伍组设计的原则灵研进行配伍组设计时可遵循配伍组设计的原则灵活运用。活运用。方法:首先将研究者认为重要的因素(如年龄、性方法:首先将研究者认为重要的因素(如年龄、性别等)进行均衡性处理,分成不同的层次(区别等
27、)进行均衡性处理,分成不同的层次(区组),其它次要的因素(如体重、体质等)则仅组),其它次要的因素(如体重、体质等)则仅作记录,不作为分层的依据。然后根据病人的就作记录,不作为分层的依据。然后根据病人的就诊顺序依次按均衡的层次进行分组。诊顺序依次按均衡的层次进行分组。 实际上,在同一个层次内,相近的几个样本为一实际上,在同一个层次内,相近的几个样本为一个区组。个区组。例:比较例:比较A、B、C三种药物抗心绞痛的疗效三种药物抗心绞痛的疗效 均衡层次均衡层次 就诊顺序就诊顺序 重重 男男 随机数随机数 22 17 - R/K的余数的余数 1 1 - 就诊顺序就诊顺序 1 4 7 分组分组 A B
28、C 女女 随机数随机数 68 65 - R/K的余数的余数 2 1 - 就诊顺序就诊顺序 2 5 8 分组分组 B A C轻轻 男男 随机数随机数 81 68 - R/K的余数的余数 3 2 - 就诊顺序就诊顺序 3 6 9 分组分组 C B A 女女 随机数随机数 95 23 - R/K的余数的余数 2 1 - 就诊顺序就诊顺序 10 11 12 分组分组 B A C八八.统计分析方法统计分析方法(一)计量资料(一)计量资料 两因素方差分析两因素方差分析-条件:正态分布,方差齐条件:正态分布,方差齐P164 目的是比较各组之间总体上差异有无显著性意义。目的是比较各组之间总体上差异有无显著性意
29、义。 在两因素方差分析的基础上,再进行多个均数之在两因素方差分析的基础上,再进行多个均数之间的两两比较(多重比较)间的两两比较(多重比较)-q检验检验 问题:在进行多个均数的两两比较时,是否可用问题:在进行多个均数的两两比较时,是否可用t检检验进行每两个均数的对比?验进行每两个均数的对比? 如用如用t检验作两个对比,则会使犯第一类错误检验作两个对比,则会使犯第一类错误(假阳性错误)的概率(假阳性错误)的概率增大,使本来无差异的两增大,使本来无差异的两个总体均数判断为有差异。个总体均数判断为有差异。(二)计数资料(二)计数资料 多个样本率比较的多个样本率比较的2检验和多个率的两个检验和多个率的两
30、个比较。(比较。(P214)(三)配伍组设计计量资料方差不齐时比较(三)配伍组设计计量资料方差不齐时比较的秩和检验(的秩和检验(M检验)(检验)(P225)配伍组设计计量资料方差分析的技巧和要求配伍组设计计量资料方差分析的技巧和要求 配伍组设计计量资料表配伍组设计计量资料表 组别组别 效应指标效应指标(xs ) 给药前给药前 给药后给药后 前后差值前后差值(d) Group A xA1sA1 xA2sA2 dAsdA Group B xB1sB1 xA2sB2 dBsdB Group C xC1sC1 xC2sC2 dCsdC分析:分析:(1)各组给药前效应值进行两因素方差分析。注意:要求)各
31、组给药前效应值进行两因素方差分析。注意:要求P0.05 (2)各组的实验前后数值分别作配对)各组的实验前后数值分别作配对t检验,以明确各组接检验,以明确各组接受被试因素前后是否可引起效应指标发生改变。受被试因素前后是否可引起效应指标发生改变。 (3)各组前后的差值作两因素方差分析,以比较各被试因素)各组前后的差值作两因素方差分析,以比较各被试因素作用后效应的差别。作用后效应的差别。_ 多组研究时随机区组设计与完全随机设方多组研究时随机区组设计与完全随机设方法的选择问题法的选择问题 在多组实验时,如条件允许,应尽量选用在多组实验时,如条件允许,应尽量选用随机区组设计,因随机区组设计的效率高随机区
32、组设计,因随机区组设计的效率高于完全随机设计。于完全随机设计。 但这并不绝对的。但这并不绝对的。第五节第五节 拉丁方设计拉丁方设计 一一.定义定义拉丁方:拉丁方:将拉丁字母代表处理因素,以将拉丁字母代表处理因素,以r个拉个拉丁字母排成丁字母排成r行、行、 r列的方阵,即列的方阵,即r* r的方阵。的方阵。拉丁方设计:拉丁方设计:在研究中,如除了要比较不同在研究中,如除了要比较不同的处理之间效应的差别外,还需将另外的处理之间效应的差别外,还需将另外2个个影响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分离出来,此影响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分离出来,此时以拉丁字母作为处理因素,以行和列分时以拉丁字母作为处理因素,以行和列分
33、别作为两个影响因素,组成别作为两个影响因素,组成r* r个方阵,按个方阵,按此方阵进行的实验,为拉丁方设计。此方阵进行的实验,为拉丁方设计。 例:拟比较例:拟比较A、B、C、D四个药物对人血四个药物对人血小板体外聚集反应的影响,每个样本作为小板体外聚集反应的影响,每个样本作为一个区组,将每个样本的血小板在体外分一个区组,将每个样本的血小板在体外分成成4份,分别加入药物,进行血小板聚集试份,分别加入药物,进行血小板聚集试验。验。 在实验中,除考虑四个处理因素的作用外,在实验中,除考虑四个处理因素的作用外,还考虑另外两个因素对实验结果有影响:还考虑另外两个因素对实验结果有影响:一是不同的样本之间有
34、个体差异一是不同的样本之间有个体差异,二是在二是在体外实验时操作顺序对结果有影响。体外实验时操作顺序对结果有影响。现以现以行作为区组因素(个体差异),以列为第行作为区组因素(个体差异),以列为第三因素(顺序),进行如下设计:三因素(顺序),进行如下设计:方案1 区组 顺 序 1 A A A A 2 B B B B 3 C C C C 4 D D D D方案2 区组 顺 序 1 A B C D 2 A B C D 3 A B C D 4 A B C D方案3 区组 顺 序 1 A B C D 2 B C D A 3 C D A B 4 D A B C 二二.要求要求 必须为三因素设计必须为三因素
35、设计-处理因素、行(区组)处理因素、行(区组)因素、列(第三)因素,且每个因素的水平因素、列(第三)因素,且每个因素的水平数必须相等数必须相等-配伍组设计的扩大运用。配伍组设计的扩大运用。 三三.应用范围应用范围1.体外实验中,操作顺序常作为第三因素体外实验中,操作顺序常作为第三因素.例:在体外比较三种药物抗凝作用,生理盐例:在体外比较三种药物抗凝作用,生理盐水为对照。以每个兔为一个区组,将每只水为对照。以每个兔为一个区组,将每只兔血浆分为兔血浆分为4份,加入药物后,分别测定凝份,加入药物后,分别测定凝血时间。血时间。 考虑凝血时间的差异将来自三个方面的影考虑凝血时间的差异将来自三个方面的影响
36、:响:药物之间、不同兔间、顺序之间药物之间、不同兔间、顺序之间。三。三个因素的水平数相等。故可用拉丁方设计。个因素的水平数相等。故可用拉丁方设计。2.体内实验:研究不同的被试因素,取不同的剂量,体内实验:研究不同的被试因素,取不同的剂量,对不同的相关病理状态作用的比较。对不同的相关病理状态作用的比较。 例:从蛇毒中分离例:从蛇毒中分离3个成分(个成分(A、B、C),拟取),拟取3个剂量(个剂量(0、5、10mg/kg),对三种小鼠病理模型,对三种小鼠病理模型(S180、艾氏腹水癌、淋巴肉瘤)的作用。、艾氏腹水癌、淋巴肉瘤)的作用。 3个成分为被试因素,三种肿瘤为行(区组)因个成分为被试因素,三
37、种肿瘤为行(区组)因素,三个剂量为列(第三)因素。可用拉丁方设素,三个剂量为列(第三)因素。可用拉丁方设计进行组合。计进行组合。 小鼠模型 a(S180) b(艾氏腹水癌艾氏腹水癌) c(淋巴肉瘤淋巴肉瘤) 0 A B C剂量剂量 5 B C A 10 C A B3.不同中药对相关的不同疾病的不同证型疗不同中药对相关的不同疾病的不同证型疗效的比较。效的比较。 例:三种中药复方(例:三种中药复方(A、B、C)对三种胃)对三种胃病(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病(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三种证型(三种证型(、 )疗效的比较。疗效的比较。 三种复方为被试因素,三种胃病为区组三种复方为
38、被试因素,三种胃病为区组因素,三种证型为列因素,进行拉丁方设因素,三种证型为列因素,进行拉丁方设计。计。 三种胃病三种胃病 消化性溃疡消化性溃疡 慢性胃炎慢性胃炎 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 A B C证型证型 B C A C A B 四四.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注意随机。样本分配在区组内或列内随机,注意随机。样本分配在区组内或列内随机,各因素各水平的确定随机。各因素各水平的确定随机。2.三个因素的水平数必须相等,且因素之间三个因素的水平数必须相等,且因素之间无交互作用。无交互作用。3.只用一个拉丁方进行实验时,样本数过少,只用一个拉丁方进行实验时,样本数过少,可能影响实验结果,可用另外排列的拉丁可能
39、影响实验结果,可用另外排列的拉丁方重复。方重复。 五五.统计分析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三因素方差分析。计量资料,三因素方差分析。随机区组设计和拉丁方设计的选择随机区组设计和拉丁方设计的选择 一般情况下拉丁方设计的效率高于随机区一般情况下拉丁方设计的效率高于随机区组设计组设计随机区组设计变异来源 离均差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值总变异 SSt Vt=kn-1处理间 SSg Vg=k-1 MSg=SSg/Vg Fg=MSg/MSe区组间 SSb Vb=n-1 MSb=SSb/Vb Fb=MSb/MSe误差 SSe=SSt-SSg-SSb Ve=(k-1) (n-1) MSe=sse/ve 拉丁方设计变
40、异来源 离均差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值总变异 SSt Vt=kn-1处理间 SSg Vg=k-1 MSg Fg行(区组)间 SSb Vb=n-1 MSb Fb列(三因素)间 SSo Vo=n-1 MSo Fo误差 SSe=SSt-SSg-SSb Ve=(k-2) MSe -SSo (n-1) 第六节第六节 析因设计析因设计 问题:问题: 以上的设计方法只能分析出被试因素的作用,以上的设计方法只能分析出被试因素的作用,而不能分析被试因素组合的效应如何。而不能分析被试因素组合的效应如何。 如要分析被试因素组合后效应的不同(交互作如要分析被试因素组合后效应的不同(交互作用),则必须将被试因素取不同的水平进行组合用),则必须将被试因素取不同的水平进行组合后进行实验后进行实验,此为析因设计。为此为析因设计。为全面实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传媒公司协议合同范本
- 制作简易合同范本
- 农户贷款保证合同范本
- 农村住宅设计合同范本
- 上海植物租摆合同范本
- 公积金租房合同范本
- 五人合伙合同范本
- 二手公寓房购买合同范本
- 正规合同范本买卖
- 仓库货品保管合同范本
- GB/T 3452.2-2007液压气动用O形橡胶密封圈第2部分:外观质量检验规范
- GB/T 30797-2014食品用洗涤剂试验方法总砷的测定
- GB/T 20057-2012滚动轴承圆柱滚子轴承平挡圈和套圈无挡边端倒角尺寸
- GB/T 19808-2005塑料管材和管件公称外径大于或等于90mm的聚乙烯电熔组件的拉伸剥离试验
- GB/T 12771-2019流体输送用不锈钢焊接钢管
- 工程验收及移交管理方案
- 班组建设工作体系课件
- 图片编辑概述课件
- 第章交通调查与数据分析课件
- 2023年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认识无理数(第2课时)》参考课件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