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相关肝硬化临床诊断和治疗综合管理_第1页
乙肝病毒相关肝硬化临床诊断和治疗综合管理_第2页
乙肝病毒相关肝硬化临床诊断和治疗综合管理_第3页
乙肝病毒相关肝硬化临床诊断和治疗综合管理_第4页
乙肝病毒相关肝硬化临床诊断和治疗综合管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乙肝病毒相关肝硬化临床诊断和治疗乙肝病毒相关肝硬化临床诊断和治疗综合管理综合管理背景背景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 (HBV) 感染是肝硬化的重要原因。 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对改善疾病临床结局具有重要意义,也是目前 HBV 相关肝硬化整体治疗策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流行病学流行病学 据WHO估算,2002 年全球死于肝硬化的患者中约 30为 HBV 相关肝硬化。 慢性HBV感染进展为肝硬化的 5 年累积发生率约为 820。 一项包括 684 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前瞻性研究显示,肝硬化的年发病率约为 21,持续 HBeAg 血清阳性者更高,达到 35。慢性乙肝自然史慢性乙肝自然史慢性乙肝慢性乙肝5年发生年

2、发生率率8%20%肝硬化肝硬化5年发生率年发生率10%17%肝癌肝癌代偿期代偿期肝硬化肝硬化5年累计发生年累计发生率约率约20%失代偿期失代偿期肝硬化肝硬化5年存活率约年存活率约14%35%全球肝癌主要由全球肝癌主要由HBV/HCV引起,引起,占所有癌症约占所有癌症约5%,占第,占第5位位Chen DS, et al. J Gastroenterol Hepatol. 1993;8:470-475. Seeff L, et al. N Engl J Med. 1987;316:965-970. Fattovich G, et al. J Hepatol. 2008;48:335-352.5年存

3、活率年存活率84%HBV相关肝硬化的诊断相关肝硬化的诊断 组织学或临床提示存在肝硬化的证据 病因学明确的 HBV 感染证据。 其他常见引起肝硬化的病因如 HCV 感染、酒精、药物等也需通过病史或相应的检查予以明确或排除。 存在肝硬化的证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肝组织活检。 存在HBV感染的证据:HBsAg 阳性史超过 6 个月,且目前 HBsAg 和(或)HBV DNA 仍为阳性者,可诊断为慢性 HBV 感染。慢性乙型肝炎隐匿性慢性乙肝乙型肝炎肝硬化携带者 慢性HBV携带(耐受)非活动性HBsAg携带HBeAg(+)HBeAg(-)慢性HBV感染代偿期失代偿期HBsAg(-),HBV

4、 NDA(+)根据肝功能损害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分为活动期/静止期ALT正常临床评估临床评估 1病毒复制状况评估:HBV DNA 是临床评估和监测 HBV 复制情况的重要指标,可反映病毒的复制水平,用于慢性 HBV 感染的诊断、抗病毒治疗适应证的选择及疗效的判断。 2肝脏功能及其代偿能力的评估:肝脏生物化学指标吲哚氰绿 (ICG) 试验 Child-Pugh 分级) MELD 模型 A级(5 -6 分)、B级(7-9 分)、C级(10 分)诊断时的 Child-Pugh 分级与 1 年生存期密切相关,有研究提示肝硬化患者 Child-Pugh A、B、C 级的 1 年生存率分别为 100%

5、、80%、 45%。 MELD模型:终末期肝病模型 (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 可有效预测终末期肝病的死亡风险,其计算公式为:R=3.8In胆红素(nrg/dl)+11.2In(INR)+9.6 In肌酐(mg/dl)+6.4(病因:胆汁性或酒精性 0,其他 1)。R 值越高提示病情越严重,生存率越低。 3.并发症评估:Arvaniti 将肝硬化分为 5 期:1 期和 2 期属代偿期肝硬化,而 3-5 期属失代偿期肝硬化;1、2、3、4、5 期一年的病死率分别为 60%。并发症的出现与肝硬化患者预后和死亡风险密切相关。 4.HCC筛查:可采

6、用血清甲胎蛋白 (AFP) 和肝脏超声进行常规筛查。对年龄35 岁的男性、有 HBV 和(或)HCV 感染、嗜酒、有 HCC 家族史的高危人群,每 6 个月进行一次筛查。HBV 相关肝硬化的抗病毒治疗相关肝硬化的抗病毒治疗 治疗目标:延缓疾病进展,延长生存时间。 治疗指征:早期即开始抗病毒治疗,尤其是失代偿期肝硬化。 代偿期肝硬化:决定是否开始治疗的唯一因素是 HBV DNA 水平,与 ALT 水平无关。 失代偿期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只要 HBVDNA 可检出,应尽早开始抗病毒治疗。代偿期肝硬化代偿期肝硬化 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2010 年版)” 对 HBeAg 状况进行了区分

7、,HBeAg 阳性者和阴性者的治疗指征分别为 HBV DNA104 拷贝 /ml 和103 拷贝 /ml。 2012 年 欧洲肝病研究学会年会(EASL) 指南建议“只要 HBV DNA 可测,即使 ALT 正常,需考虑治疗”。从指南的发展来看,提倡尽早、积极的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药物及选择抗病毒治疗药物及选择 干扰素(INF ):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 INF 是禁忌。 IFN 是否应用于代偿期肝硬化的抗病毒治疗,目前尚有争议。 核苷类似物:拉米夫定 LAM)、阿德福韦酯(ADV)、恩替卡韦(ETV)、替比夫定(LdT) 和替诺福韦酯(TDF)。 著名的 4006 研究是一项里程碑式的随机双

8、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它首次证实有效的抗 HBV 治疗(口服 LAM 3 年)能够延缓进展期肝纤维化和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疾病进展,并可减少 HCC 的发生。但高耐药率使其远期获益受到影响,故不适合长期单药治疗。 目前尚无足够的证据显示初始联合治疗比采用高效低耐药的单药治疗更有效。初始联合治疗应慎重。 亚太、美国及欧洲肝病学会的指南均推荐高效低耐药的 ETV 和 TDF 作为治疗 HBV 相关肝硬化患者的首选或优先考虑药物。 本共识推荐,在条件许可的条件下,建议首选或优先选用强效和低耐药的药物如 ETV、 TDF 的单药长期治疗。安全性监测安全性监测 LAM 安全性总体较好,有报道横纹肌溶解 ADV 肾脏毒性, 3 个月监测血清肌酐和血磷水平 ETV 总体耐受性良好,耐药发生率较低,动物研究中曾有肺部良性肿瘤的报道,MELD评分高患者中有乳酸酸中毒风险 LdT 引起肌病(包括横纹肌溶解)、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安全问题 TDF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胃肠道反应,也有报道引起低磷血症及骨代谢异常。耐药监测管理耐药监测管理 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 HBV DNA,一旦出现耐药信号,如病毒学突破、病毒学反弹和生化学突破等,应尽快进行耐药基因位点检测。 根据完全病毒学应答、部分病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