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化学实验现象的清晰呈现与有效观察_第1页
略谈化学实验现象的清晰呈现与有效观察_第2页
略谈化学实验现象的清晰呈现与有效观察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略谈化学实验现象的清晰呈现与有效观察殷志宁 新课程倡导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教学的基本特征。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原理,研究化学问题,发展思维能力,培养科学态度。作为实验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呈现、观察实验现象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的重要途径。依据准确的实验现象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从而揭示化学的规律和本质,完成认识上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一、清晰呈现实验现象的策略 任何实验现象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中,或多或少、或强或弱地受着观察条件的干扰和影响,因此,应该选择适宜的时间、空间、

2、条件,采用适当的策略呈现实验现象,这样有利于学生获得较为准确清晰的认知结果。 1对比呈现 在某些实验现象变化不太明显时,教师或学生往往采取做对比实验的方法进行求异比较,接着再对比呈现。如,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红与紫的色差不大,较难分辨,实验时,采用取两支试管,加入同体积的酸溶液和蒸馏水,再各滴人几滴石蕊试液,振荡后一起呈现,效果较好。 2。衬托呈现 观察的实验现象与背景的颜色相近时,如,生成溶液或沉淀的颜色较深或较浅,背景是黑板和教师深色的服装或白板和教师浅色的服装,学生就不容易看清,因此,教师应根据情况考虑使用白纸板或黑纸板来衬托一下。 3嫁接呈现 当在课堂上做某个演示实验需要较长时间才能

3、出现理想现象时,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实验现象呈现得相对完整,可以采用嫁接呈现的方式。如,做铜丝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实验时,看到铜丝表面附着一层银白色的固体很容易,但要看到银树却需要较长的时间,这时教师可以把事先做好的银树带到课堂上,在完成实验操作后,当观察到现象慢慢生成时,将银树呈现给学生,实施实验现象的嫁接。 4放大呈现 有些用试管作反应容器的实验或微型实验演示时,座位偏后的学生看不清现象,教师会很自然地借助高亮度实物投影仪放大实验效果。如,做铁丝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时,要想使座位偏后的学生观察到铁丝表面的气泡,采用这种方法较为理想。 S。课件呈现 在教学中,为了引导学生规范操作,让学生认识到错

4、误操作的危害性是十分必要的,由于错误操作带来的严重后果不宜在课堂上真实再现,因此播放课件将实验过程模拟展示尤为合适。如,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可以用课件模拟实验结束时先撤酒精灯后撤导管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但需清醒地认识到,绝大部分情况下,实验的教育功能是其他教学手段所不能替代的,用课件模拟时需谨慎考虑其必要性。 6近距离呈现 对于一些方便拿在手里的实验装置,如一些试管实验,我们可以拿着它走近学生,让实验现象近距离地呈现,这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除此之外,还可以尽可能多地让学生自己动手、相互合作完成实验,这比看别人演示实验更进了一步,在实验过程中,主人翁的责任意识会更加强烈,亲历过程、体验成功的感

5、受会使学生兴趣盎然,实验现象自然也是近距离呈现,这样可以满足学生追求好奇、主动探索的心理需求,给课堂注入生机和活力,也更加符合新课程理念。 二、有效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 观察是人们有效地探索世界,认识事物的一种极为重要的心理素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观察是思考和认识之母”。在实验教学中,向学生介绍前人通过细致观察而获得重大科学成就的事例。如,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观察到葡萄球菌的培养基被青霉菌污染后生长受到抑制的现象从而发现了青霉素,这样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和观察欲望。光有兴趣和欲望的观察往往只停留在浮光掠影看热闹的层面上,不能称之为有效观察。有效观察是指能完整、细致、迅速地观察到现象的特

6、征和稍纵即逝的细微变化,在别人习以为常的现象中观察到不平常的结果。有效观察能力不是与生俱有的,要靠教师的引导和培养,常用以下几种方法: 1全面观察 全面观察是指在化学实验中,尽可能多地用多种感官(如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从多方面进行观察。各种感官进入状态后,相互配合、相互协调、按照事物发生和发展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顺序地对实验现象进行全面、准确的观察,才能使学生获得完整的感性认识。如,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在各种感官的并用下,不仅观察到了反应物、生成物的颜色、状态等物理性质,还观察到了实验装置和反应的变化过程;不仅观察到了火星四射等容易感知的现象,而且能抓住生成物瞬间的存在状

7、态和实验后触摸瓶壁来证明反应放出了大量的热。 2重点观察 对于不止一个观察点、现象较为复杂的实验,学生进行观察时往往很难分清哪个是主要现象,需要重点观察。这就需要确定明确的观察目的,引导学生的感知按一定的方向和目标进行,以克服盲目心理。如,铜锌原电池实验,要证实化学能转变成电能,应着重观察灯泡发光,若要分析反应原理,则应着重观察铜片上逸出的气泡。 3对比观察 一是针对做空白对比实验,在对比呈现后进行对比观察。二是现象相近的一组实验,对比观察效果也比较明显。如,在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氯化钠、溴化钠、碘化钠溶液中,滴人硝酸银溶液,观察所得三种沉淀的颜色,这样对比观察,白色沉淀、浅黄色沉淀、黄色沉淀一目

8、了然。 4发现观察 教师在课前都会对课堂上要做的或指导学生做的实验进行预设性的试做,以排除药品变质、浓度和温度的不适宜等不成功因素,保证实验成功。即便这样,在动态实施的过程中,有时还会意想不到地出现一些超越预设的动态生成。对于那些不在预计范围内出现的现象进行观察就是发现观察。如,一次做实验时,先让硅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然后在此反应的基础上加氢氧化钠溶液,预期的现象有白色胶状沉淀,澄清溶液得到后,本以为完成了实验,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快要下课时,教师无意中发现试管中液面和试管内壁的交界处又出现了白色胶状物质,这是生成性的课程资源,如果及时地呈现让学生观察,并引发学生讨论就可得出后生成的白色胶状物

9、是生成的硅酸钠溶液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结论,正是这种发现观察为精彩课堂奠定了基础。 5观思结合 观察如果只停留在感知的层面上,就显得没有活力。只有观察与分析、综合、判断、推理、创新等思维活动相互渗透,观思并用,才能对实验本质有更深刻的认识,提高观察的理性程度。如,在某校开放周活动的观摩课上,看到了这样一个教学片断:在实验室中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时,将学生分为四人一组,桌上提供的实验仪器中既有酒精灯也有铁架台(带铁圈),还有石棉网、烧杯、试管、试管夹等,所需要的药品也是种类齐全,并用课件展示出实验要求:在两支大试管中分别加入约5mLl2的过氧化氢溶液,再分别加入几滴洗涤剂,探究在常

10、温和加热时,反应速率的大小。实验过程中,笔者看到:有的小组直接采用酒精灯加热,有的小组则采用水浴加热,都得到了相同的结论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接下来教师让各小组汇报交流、评价优劣,用酒精灯加热的学生认为这种方法简单易行,符合实验简约性原则,用水浴加热的学生说课本上就是这样的,自然地形成了矛盾冲突。这时教师点拨说:“用酒精灯加热得出的结论不能令人信服”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结果很快有学生回答酒精灯加热的试管中产生气泡多,大多是因为加热使过氧化氢溶液沸腾的结果,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气泡被它掩盖在其中。其他学生联系到平时给液体加热的实验现象,很自然地接受了这个事实而达成共识。这个教学片段充分说明了观察与思考结合,可以由表及里、去伪存真、抓住本质,同时也体现了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创造性地利用教学资源,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在体验、感悟的过程中还有效地培养了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