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表达交流《想象世界 学习虚构》用分格法来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高中语文 表达交流《想象世界 学习虚构》用分格法来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高中语文 表达交流《想象世界 学习虚构》用分格法来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高中语文 表达交流《想象世界 学习虚构》用分格法来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用分格法来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现代中学生写不好作文,除了他们的阅读量有限、理解能力有限、观察事物时只看不思考或思考肤浅外,还与他们的想象能力欠佳有直接的关系。虽然说现在的中学生天真、烂漫,善于幻想,有时能天马行空,有时会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地散想,可这并不是真正的我们所言的具有思辩色彩的想象能力。黑格尔说:“想象力是最杰出的艺术本领”。科学家、政治家、哲学家、文学家,无不认为想象力重要而可贵。因为想象力是创造性思维中最积极、最活跃、最基本的因素。古代所说的“神童”、“鬼才”、“才子”,今天所谓的“天才”、“通才”、“人才”,无不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要练就惊人的笔力,要创造出人物、格调新异的作品,要写

2、出传世之作,就必须提高自己的想象力。这也是我们中学生写好作文的最基本的能力。自古以来,谈想象重要的书很多很多,谈想象可贵的文章亦不计其数。但怎样提高想象力,规律是什么?途径在哪里?这些实际的问题则要我们大力实践,认真在实际教学中去探索。提高想象力之所以困难,在于它:(一)无教材,(二)无计划,(三)无系统。为什么三者皆无呢?一方面我们对想象力的分类、关联、特点,以及想象力本身发展的规律,在认识上还较模糊。另一方面,是因为想象力作为一种思维形式,它飘忽不定、变化万千、难以捕捉。针对以上两点,我自己读了些书后苦苦地思索、总结,行摸出用分格法训练想象力的方法,效果较好。把分格法再根据想象思维的特点进

3、行分类,按不同类型的不同思维轨迹找到它的素、量、序,再举例文予以强化,从易到难,按格加以系统编排,进行训练。有了格,每种想象力,就以其独有的格素、格量与格序,清晰地展现在学生们的面前。这就使学生便于理解、记忆、掌握、运用,迅速而有效地提高同学们真正的具有思辩色彩的想象能力。一、相似联想格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但在形、声、色、味、情、数、意的某一点上,常存在着惊人的相似。譬如:“露似珍珠,月似弓”(形似)“榴花红似火”(色似)“二月春风似剪刀”(意似)由甲的某一点,想到与其相似的乙的某一点,这种由此及彼,寻找相似点的联想,属于相似联想。相似联想即依据主体的某一特点,联想到喻体的某一相似点。特点,

4、是联想的起点。相似点,是联想的终点。从特点到找到相似点的过程,正是相似联想的过程。比喻,是相似联想中的常用式和最简式。(一)基本格一次比喻格1、格例:我的心猛然地跳动了一下,像点燃的烟火一样,从心灵的深处喷出感激的漫天的火花。(冰心樱花赞)2、格素:事物(我的心),特点(跳动了一下),比喻物(像点燃烟花),相似点(火花)。3、格量:事物1,特点1,比喻物1,相似点1。4、格序:事物+特点+比喻物+相似点。5、格文:梅雨潭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菏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朱自清绿)(二)一物多喻格为了强调某一事物特点,常常连用两个以上的比喻,这种一物多喻的形式,也可称做“博喻格”。1、

5、格例:水,汹涌奔泻而来!如箭离弦,如马脱疆,如猛虎下山,如江水出峡。(徐迟三峡记)2、格素:事物(水),特点(汹涌),比喻物(箭、马、虎、江),相似点(奔腾)。3、格量:事物1,特点1,比喻物N,相似点1。4、格序:事物+特点+比喻物+相似点。5、格文:雨一下就是两三天。看,像牛毛,像花针,像雨丝,密密的斜织着(朱自清春)(三)同物分项设喻格:根据同一事物,或同类事物的各个侧面分项设喻。这样能更形象、更鲜明、更细密地想象到事物的几个方面。1、格例:天上的云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床大棉被,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

6、川、像雄狮、像奔马(看云识天气)2、格素:事物(云),分项特点(轻、软、奇形怪状),分项比喻物(羽毛、鱼鳞、棉被),分项相似点(轻、整齐、多而流动)。3、格量:事物1,分项特点N,分项比喻物N,分项相似点N。4、格序:事物+分项特点+分项比喻物+分项相似点。5、格文: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群幅;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她又不杂些儿尘渣,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请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朱自清绿)(四)数物并喻格几个事物,并列出现,又并列设喻,互相映衬。促使联想力向宽处、广处伸展。1、格例:下雨,下雪,火车照常行驶。这时

7、最能感到坐火车的幸福。看急雨打窗,长长的水溜像横挂的株帘。听雪霰轻拂,的声音像窃窃私语:“旅客们,平安前进吧。”(吴伯箫火车前进)2、格素:事物(雨、雪),特点(水溜、声),比喻物(株帘、私语),相似点(丝条状、细柔声)。3、格量:事物2,特点2,比喻物2,相似点2。4、格序:事物N+特点N+比喻物N+相似点N。5、格文:那沉甸甸的稻谷像一垅垅金黄的珍珠;炸蕾吐絮的棉花,像一厢厢雪白的珍珠;婆娑起舞的莲蓬,却又像一盘盘碧绿的珍珠。(谢璞珍珠赋)二、相关联想格依据人或事物彼此间的相互关联,进行由此及比彼的联想,叫相关联想。事物之间的关联,千丝万缕,或由人想到事,或由事想到人,或由物想到物,或由人

8、想到人。人、事、物,就像织不布机上的经纬,春天的雨丝,冬天的雪线,相互交织着。相关联想,正是要通过相互关联进行想象。1、格例:拿起茶叶筒,使人想起南方那诱人的茶山。(袁鹰井岗翠竹)2、格素:某物(茶叶筒),特点(茶香),相关物(茶山),相关点(诱人)。3、格量:事物1,特点1,比喻物1,相关点1。4、格序:事物+特点+相关物+相关点。5、格文:听见歌声,仿佛同时看见队伍,看见了队伍两旁拥挤着欢迎队伍的人群。(吴伯箫歌声)三、相反联想格在人、事、物之间,向相反的方面联想,叫相反联想。这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途径。世界上的事物,充满了矛盾,东与西,南与北,上与下,成与败,好与坏,喜与悲,衰与荣,在

9、联想中,向相反方向联想,正反对比,不但在表达上能造成鲜明的艺术效果,还能有效地把思路变得灵活。1、格例: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一打油诗)2、格素:甲事物(陶尽门前土),特点(屋上无片瓦),相反事物(十指不沾泥),相关点(鳞鳞居大厦)。3、格量:甲事物1,特点1,相反事物1,相反点1。4、格序:甲事物+特点+相反事物+相反点。5、格文:刀光剑影的三十年过去了,就在毛泽东同志住过的地方,就在你们当年流过血汗的地方,你们的下一代,正在实现着你们当年的理想。就在当年只能点一根灯芯的地方,如今亮起了千盏万盏电灯。(李银桥回忆毛泽东文字)四、类比联想格类比联想的基础,是两个事物之间的类同点。有类同才能类比,无类同就不能类比。从表及里,从内容到形式,从精神到行为,事物之间,存在着广泛的类同点,因而也就有了广阔的类比联想的天地。1、格例:不是有位老红军战士在天安门前,想起遵义会议的红楼吗?他联想的真好。1976年10月,就像1935年1月,又像1949年10月,又一次次翻开历史的新页。(文汇报1989年2月4日三版)2、格素:甲事物(1976年10月),特点(天安门),类比事物(1935年1月、1949年10月),类比点(红楼)。3、格量:甲事物1,特点1,类比事物2,类比点1。4、格序:甲事物+特点+类比事物+类比点。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