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综合测试(二)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所到之处,羊皮纸被取代。事实证明,它的价值十分显著:“过去用羊皮纸制作一本圣经至少要300张羊皮。”这句话中提到的技术是(c)a印刷术 b火药c造纸术 d指南针解析:注意题干材料“羊皮纸被取代”,中国的造纸术传入欧洲,取代欧洲的羊皮纸,故选c。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2旧唐书记载:“文宗大和九年(835年)十二月,丁丑,敕诸道府不得私置历日板(历法)。”因为颁布历法一直是封建帝王的特权。但是由于历书关系到农业生产,农民非常需要,民间雕版刻印的历书仍旧风行。这反映了(a)a雕版印刷业
2、比较成熟b政府对农业生产高度重视c文宗皇权威严尽失d唐朝历法体系混乱解析:本题考查科技成就,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强调唐代虽然政府严禁私置历日板,但“民间雕版刻印的历书仍旧风行”,这反映了雕版印刷业比较成熟,a项正确。历法关系到农业生产,但政府严禁历法私置,无法反映政府高度重视农业,b项排除。c项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排除。材料反映的不是历法体系的混乱,d项排除。3指南针的发明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物体磁性认识的结果。由于生产劳动,人们接触了磁铁矿,开始了对磁性的了解。人们首先发现了磁石引铁的性质,后来又发现了磁石的指向性。经过多方的实验和研究,终于发明了极
3、具实用价值的指南针。指南针的发展过程体现出我国科技的基本特征是(d)a建立在观察实验基础上的实验科学b从经验定律上升为系统的科学理论c形成相对完整独立的科学学科体系d对生产经验和自然现象的观察总结解析:根据材料“指南针的发明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物体磁性认识的结果”可知,指南针的发明过程体现了我国古代科技的特征是对生产经验和自然现象的观察总结,d项正确。4“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作科学的解释与推广。”这主要表明的是(d)a儒家主张研究人类唯有研究人本身b儒家认为人与社会、自然不可分离c中国古代不重视人自身和科学研究d中国古代不重视科技的研究与推广
4、解析:从题干材料中看,儒家思想不重视科技的推广并对其产生抑制的作用,故选d。a、c项表述错误,b项表述虽正确,但与题意联系不紧密。5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技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当时的中国(c)a经济停滞倒退b受到西方殖民者的侵扰c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d国家分裂、国力衰弱解析:封建社会的中国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阻碍了科技在生产实践中发挥作用,未能推进社会变革,故答案为c项。其他三项不符合史实,排除。6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成为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苏轼
5、的书法主张从侧面反映了当时 (b)a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民族矛盾尖锐b理学思想的影响c书法艺术已进入自觉阶段d反封建意识的出现解析:苏轼在书法上强调精神气度,体现出宋代文人注重内心道德修养;这与理学重视伦理道德的主张是一致的。a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早在魏晋南北朝时就已出现,d项是在明清时才产生的。7传统的中国人物画并不标榜个人主义,个人的特征,描绘的再真实,哪怕是如何英伟、如何娇俏的人物,也只能是肖像,其意义仅限于为后人追思和供奉的对象,因此,传统中国人物画不是个别人物的写真,而是画中人物所代表的整个社会阶层的诠释。由此可知 (a)a古代中国的人物画忽视人物个性表达b古代中国没有个体人物的绘画
6、作品c中国古代的肖像画主要用于祭祀祖先d中国古代画家并不擅长创作人物画解析:根据材料“传统中国人物画不是个别人物的写真,而是画中人物所代表的整个社会阶层的诠释”可知,传统中国的人物画是对整个社会阶层的描绘,而忽视人物个性表达。故选a项。8北宋画家黄休复提出绘画的“逸”应具备两个特点:一是得之自然,追求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第二是“笔简形具”,形神兼备。当时绘画讲求“逸美”观念出现的背景是(b)a儒佛道三者开始融合,影响画家创作 b由于理学的兴起,绘画注重意境c大批文人入仕无望,借物言志d市民阶层兴起,影响绘画风格解析:儒佛道三者融合在魏晋时期就已经出现,排除a;宋代重文轻武,不可能出现“大批文人
7、入仕无望”,排除c;题干所述绘画没有体现世俗化、市民化的特点,而是追求意境,借物抒情,故b正确,d错误。9京剧脸谱是根据某种性格、性情或某种特殊类型的人物而采用某些色彩的,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如红色脸谱表示忠诚耿直、热情吉祥;黑色脸谱表示豪爽粗暴、刚正不阿。由此可知,京剧脸谱艺术(a)a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 b注重人物性格的多变c折射了社会伦理秩序 d表明了戏剧艺术成熟解析:“寓褒贬、别善恶”说明京剧脸谱具有教化功能,a正确;人物性格多变不符合材料主旨,b错误;社会伦理不是京剧反映的艺术特色,c错误;d是元杂剧的意义,不符合题意。10近代有经学家指出,三百篇后得风雅之旨者,唯屈子楚
8、辞。而“楚辞未尝引经,亦未道及孔子”。“楚辞盖偶未道及,而实兼有国风小雅之遗。”按照这一理解,楚辞(c)a展示了奴隶主贵族的日常生活 b继承了诗三百的表现手法c体现出南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d表达了寄寓风雅的浪漫主义情感解析:根据材料“楚辞”“实兼有国风小雅之遗”可知楚辞虽是南方文化特产,可它继承了国风小雅的艺术形式,可知是南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对它的产生有着重要的作用,c正确;楚辞吸收南方民歌精华,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排除a;它的手法与诗三百不同,属于浪漫主义,排除b;楚辞表达了寄寓风雅的浪漫主义情感与材料意思不符,排除d。11中国古代书籍命名的方式和思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方式之
9、一。有的使用典故,讲究出处来源有的渗透中国传统思想,有的直接使用作者姓名为书名。下列均以作者姓名为书名的是(b)a周易韩非子 b韩非子孟浩然集c孙子兵法贞观政要d康熙字典贞观政要解析:韩非子是战国时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孟浩然是唐朝的诗人,所以均以作者姓名为书名的是b;a中的周易不符合题意,c、d中的贞观政要不符合题意。12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下列属于“市民文化”形态的是 (d)清明上河图诗赋元曲小说a bc d解析:注意题干要求的时间是“北宋到明清”,特点是“市民文化”。诗赋的流行时代是
10、汉唐,并且不是适应市民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文化,排除含有的选项。13红楼梦中贾府四位小姐的名字分别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其谐音为“原应叹息”;第五回中有茶名为“千红一窟”、有酒名为“万艳同杯”,其谐音为“千红一哭”“万艳同悲”。这反映了该书的创作风格为(c)a爱国主义 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社会蕴含着深刻的危机。政治黑暗、官场腐败,各种社会矛盾逐渐加深,一些文人对现实社会日益不满,从而写出了一批批判现实主义的力作,红楼梦最具代表性,故选c项。14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文学表达由辞藻华丽、对仗工整到语言朴实、句式灵活,这种现象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d)
11、a大一统的时代背景 b多元化的创作风格c理性化的思想诉求 d世俗化的发展趋势解析: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发展的历程,“由辞藻华丽、对仗工整到语言朴实、句式灵活”说明古代文学世俗化趋势的加强,故d正确;a是西汉时期特点;b中“多元化”不符合古代文学特点;c中“理性化”没有体现。1517、18世纪中西文明有较大规模的交流,西方的宗教、哲学、科学知识和器物文明传播到中国,同时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制度也传到西方。这表明当时(c)a中国文明处于优势地位b中国文明跟上时代发展潮流c文明交流具有双向特点d文明交流推动了双方社会转型解析:由“西方的宗教、哲学、科学知识和器物文明
12、传播到中国,同时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制度也传到西方”可以看出此时期中西方之间文明是相互交流的,具有对等交流特点,故本题答案选c项,排除a项;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17、18世纪中国文明日益落后于西方文明;d项说法错误,文明交流并没有推动中国的社会转型。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6题20分,第17题20分,共40分)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代诗歌的成就尤为突出。唐代诗人之众和作品之多都超过了以往各代。仅全唐诗所录就有两千三百多人,近五万首诗。唐诗内容的广泛也是空前的。它有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也有祖国壮丽的自然景色的画面。在艺术上,唐诗也达到高度成熟的境地。除李白和杜甫
13、两个伟大诗人外,其他如陈子昂、孟浩然、王维、高适、白居易、韩愈、李贺、杜牧、李商隐等人,也都各自具有独创的风格,在诗歌史上形成了百花争艳的繁荣局面,使我国文学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传统,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二材料二:明清时代,是白话小说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的岁月。此时的白话小说不仅数量浩繁,而且以其辉煌的成就赢得了众多的读者,在数千年中国文学殿堂中占据有很重要的位置。通俗小说能够成为文学的主流,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崛起经过一个文学的启蒙、继而诞生启蒙文学的艰苦过程。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产生了新的城市阶级。阶级使社会群体重新划分,群体的价值意识也必然出现不可逆转的整
14、合。 摘编自于平明清小说外围论(1)据材料一概括唐代诗歌艺术成就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使唐代诗歌艺术成就斐然的主要因素。(8分)(2)据材料二回答,明清小说有何特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小说繁荣的原因。(6分)(3)根据以上材料,概述文学艺术与政治、经济的关系。(6分)答案:(1)特点:诗人和作品众多,内容广泛,创作艺术高度成熟,风格多样、百花争艳,空前繁荣。因素:政治安定,经济繁荣,对外交流频繁,选官制度的促进和教育的发展等。(2)特点:百花齐放、异彩纷呈;数量浩繁;深受读者喜爱;崛起过程艰难。原因:封建社会走向衰落,专制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工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适应
15、市民阶层的需要。(3)关系:一定时期的文学艺术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状况的反映。经济的发展为文学的繁荣提供物质基础,由经济决定的政治状况又为文学发展提供相应的社会环境。解析:第(1)问和第(2)问中的“特点”从材料一、二中分别概括即可;从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分析唐代诗歌艺术和明清时期小说繁荣的原因。第(3)问,根据前两问中关于“原因”的分析,并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原理进行概括。17历史上每一个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往往也是文化繁荣兴盛的机遇期。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秦汉之时,中华文化大致完成了内敛式的演进,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人生观、价值观、哲学思想,以其鲜明的自身特色投入世界文明舞台,做
16、好了迎接其他文明体系挑战的结构性准备,从而构成了世界文明发展史上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中华文明的特点及延续至今的原因小论材料二:武人出身的宋太祖对文化的重视超过其他所有的开国皇帝。宋代学校教育异常发达,京师设有国子学、太学等,另有专业性很强的武学、律学、算学、画学、书学、医学。除了官办学校之外,私人讲学授徒亦蔚然成风,其中以书院的兴盛最为引人注目。当时学术空气相当自由,学术环境也是非常宽松的。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偶然的,但它确实又寓于两宋社会尊重科技、重视科技氛围的必然之中。在漫长的中国封建时代,宋代是经济发展迅猛的时期,在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引人注目的成就。据重新认识宋代历史
17、宋朝历史整理材料三:宋代以前的中国人,可以说是伟大的民族。他们创造着,体验着,发现着,说自己想说,想自己所想,生机勃勃,生趣盎然。宋代以后的中国人,却只是前人的影子。他们不但失去了创造力,而且也失去了感受力。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秦汉之际的主要哲学思想,中华文明“做好了迎接其他文明体系挑战的结构性准备”表现在哪些方面?(8分)(2)根据材料二,归纳宋代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主要原因。(4分)(3)你是否赞成材料三中对宋代以后的中国人的评价?请以明清时期的思想、文学、艺术、科技等成就为例,论证你的观点。(8分)答案:(1)哲学思想:董仲舒宣扬的“君权神授”“天人感应”。表现:国家统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幼儿培训班租房合同
- 2025永业大厦监理合同
- 殡葬代理服务合同
- 包工包料承包合同年
- 2025挖掘机设备转让合同
- 建筑工程项目验收与结算
- 2025年非油炸食品项目规划申请报告模稿
- 2025年重过磷酸钙项目规划申请报告
- 新郎婚礼致辞 集合15篇
- 新郎的婚礼致辞(范文15篇)
- 供电公司一把手讲安全
- 译林版七年级下册英语单词默写表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简便计算大全600题及答案
- 2016-2023年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考点试题甄选合集含答案解析
- 政治单招考试重点知识点
- 专题01 中华传统文化-中考英语时文阅读专项训练
- 北京四合院介绍课件
- 《国有企业采购操作规范》【2023修订版】
- 土法吊装施工方案
- BLM战略规划培训与实战
- GB/T 16475-2023变形铝及铝合金产品状态代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