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记念刘和珍君》第三课时导学案_第1页
2018-2019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记念刘和珍君》第三课时导学案_第2页
2018-2019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记念刘和珍君》第三课时导学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湖南省隆回县第二中学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导学案记念刘和珍君导学案第三课时【学习目标】1 :掌握鉴赏散文语言的方法,学会准确鉴赏本文语言。2 :从语言中把握本文主题,正确评析本文主题【自主学习】鉴赏散文语言的方法:( 1)语言的特点:一般从准确简洁、清新明快、生动形象、浅显质朴等方面思考。文学作品的语言多生动,富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具有准确精炼的特点。说明性语言具有准确周密、简洁清楚、 通俗生动的特点。叙述性语言具有概况性、具体性和蕴涵感情色彩的特点。描写性语言具有描绘性、 寓意性、 富有感染力的特点。 议论性语言具有简明、 概况、准确、 翔实、合乎逻辑、具体生动、富有形象感的特点。抒情性语言富

2、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富有感染力,简明精炼,有真实感。( 2)语言的风格:语言的风格体现在语言、语义以及修辞手法的使用上。一般有绚丽、平实、明快、含蓄、简洁、细腻、豪放、柔婉、幽默、深刻等形式。( 3)语言的技巧:多从修辞的角度考虑。如:比喻: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化无形为有形。拟人:使物具有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情感,引起共鸣。排比:强烈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增强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突出强调。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均匀、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况力强。反复:紧凑、有气势、表达效果强烈。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强

3、化了文章的主旨。借代:使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引人联想,具体生动。用典:丰富文化(思想)内涵,增添文采和趣味性。互文 :又名互辞,是古代诗文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 即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互不相干,实则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还有诸如反语,对比,反衬,反问,设问等修辞手法也较为常见。【合作探究】一:阅读“自主学习”部分,结合本文,找出具体句子,分析本文语言特点和风格?并试着找出文中出现了哪些修辞手法,共同探讨。1二:语言往往是我们了解作者情感和作品主题的一扇窗,结合本文语言所含的语体色彩,谈谈本文的主题?仅仅只是为了表达作者对刘和珍君的怀念之情吗?【目标检测】6.

4、下边是一首七言律诗,括号处应填入的最恰当的一句是()江风送月海门东,人到江心月正中。(),一船鸡犬欲腾空。帆如云气吹将灭,灯近银河色不红。如此宵征信奇绝,三更三点水晶宫。A. 半帆风雨宜织锦B.千年筠竹老不死C. 半树佛花香易散D.万里鱼龙争照影5. 下列诗句中,不是对偶句的一项是()A.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B.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C.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7. 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出句,下面能与它构成对偶句的一项是()A. 柳絮池塘淡淡风B.榆荚临窗片片雪C. 带水芙蕖点点雨D.丁香初绽悠悠云10从语言连贯和修辞运用的角度看,填入横线上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唐诗以韵胜,故丰腴;宋诗以意胜,故瘦劲。譬如花,则:A唐诗如芍药海棠,浓花繁枝;宋诗如寒梅秋菊,幽韵冷香B唐诗如寒梅秋菊,浓花繁枝;宋诗如芍药海棠,幽韵冷香C宋诗如芍药海棠,幽韵冷香;唐诗如寒梅秋菊,浓花繁枝D宋诗如寒梅秋菊,幽韵冷香;唐诗如芍药海棠,浓花繁枝本节课困惑:本课复习指导:1:学会筛选关键信息,理清文章思路。2:理解阅读散文的正确方法。3:掌握修辞手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