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拜师》的教学设计_第1页
《孔子拜师》的教学设计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孔子拜师的教学设计孔子拜师的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会认 7 7 个生字,会写 1212 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 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 法理解词句的意思。5.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教学重点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体会孔子谦虚好学、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行,并 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对孔子和老子作出简单的评价。课前准备1学生查阅资料或请教长辈,

2、了解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以及他对 我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有什么贡献。教师可以搜集关于山东曲阜孔府、孔庙、孑L林的文字资料、图片资料 或音像资料,以便为学生补充关于孔子的背景知识。2多媒体课件孔子画像、孔子讲学、孔子论著以及人们纪念孔子的场景。3学习自读课文,记下疑问。教学时 2 2 课时第一课时一、激趣谈话,情境导入1.谈话激趣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 家,叫孔子板书孔子,并正音子读让我们随着这段录像一起走近孔子。2播放多媒体课件看了这段录像,你想说些什么?3引入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学了孔子拜 师这篇课文,就能揭开这个秘密。二、初读感知

3、,识字学词.学生自由朗读课文。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认记字形。仆易被误读为三声,在教学时要加以注意。词语认读日夜兼程风尘仆仆纳闷风餐露宿毫无保留传授佩服。扩词练习如纳纳凉,纳税,出纳,吸纳;兼兼职,兼并,品学兼优;佩佩带, 敬佩,王佩。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请学生推荐班内一两名朗读好的同学当老师,检查同学们课文的朗读 情况。4.感知课文大意课文讲了些什么?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三、 朗读课文,理清层次 总结归纳,理出课文的叙述顺序孔子决意拜师 -历尽艰辛前往洛阳拜师 -认真求学 -受到人们的敬重第一段 1 1 写孔子决意拜师。第二段 2 2 写孔子历尽艰辛

4、前往洛阳拜师。第三段 3 3 写孔子认真求学。第四段 4 4 写人们既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又敬重他们的人品。四、 指导书写1引导学生观察,交流观察所得重点指导容易写错的字。如,尘字,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迎字的里面是,不是卯或印;境字的右半边是竟,不是竞。2教师示范3学生练写五、课后作业结合课文或课外资料谈谈自己对孔子或老子的印象。下节课,班内召幵我心中的孔子我心中的老子读书汇报会。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1听写生字词并认读。同桌交流记忆生字的方法。注意丘与兵的区别,尘上面的写法。2谈谈孔子、老子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3引入能通过朗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二、研读课文,感悟体验1孔子和老子给我们留下

5、很深的印象,请你用 一 出文中让你感动的 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2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3班级交流读书感受。学生结合文中的重点语句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谈孔子1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 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幵家乡曲阜, 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2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 于走到了洛阳。相距上千里,表明路途之遥远;风餐露宿,表明途中生活艰苦;日夜 兼程,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迫切心理;终于,说明孔子虽然在路上遭遇了 许多困难,但凭着毅力和信心,最终还是来到了洛阳。3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

6、行礼4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5学习是没有止境的。6从此,孔子每天不高老师左右,随时请教。谈老子1你就是孔丘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2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3学生根据交流综合谈对孔子、老子的印象。重点交流1重点交流两对意思相近的词语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拜访是敬辞,访问的意思。拜见是拜会,会见的意思,是从客人方面说的。这两个词语意思上有细微的差别,可以通过朗读课文中的句子,细细 品味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多谢老师等候。迎候和等候都有等待的意思,但迎候是到

7、某个地方等候、迎接,等候 则不表达迎接的意思。老子说我就在这儿迎候,表现出他非常谦和、知礼。在这里,如果换成等候,就不能充分体现出老子的美德。多谢老师等候一句中,等候也不宜换成迎候,因为这里是晚辈向长辈 致谢。2重点句子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抓住重点词终于,提醒学生联系上文的描写来体会。文中学习伙伴提出的问题,就是引导学生边读边体会这句话的意思。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路途十分遥远;风餐露宿,这个词语一般用 来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说明孔子一路上的艰辛;日夜兼程,不分 白天黑夜地赶路,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急切心情。短短的一句话,把孔子对知识如饥似渴的追求表现得淋漓尽致。引导学生通过这些词句

8、体会孔子的心理和情感,并通过恰当的语气把 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这是孔子对学习的理解,也是孔子拜师的根本原因。正是因为他认为学无止境,所以三十岁的时候,他还要千里迢迢去拜 师学习引导学生围绕这句话,体会孔子拜师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谦虚好学、不 怕吃苦、彬彬有礼等品质;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这句话的体会。三、朗读课文,演读感悟1.分小组演一演。体会出二人在对话中表现出的谦虚、礼貌的品行。2推荐小组演一演,进一步加深对孔子、老子的印象。四、合作交流,读书汇报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班内召幵我心中的孔子和我心中的老子读书汇 报会,从多方面介绍孔子和老子鼓励学生利用教材中的资料袋或引用名言

9、 谈孔子和老子五、课文总结1默读课文,讨论人们敬重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从课文的哪些地 方可以看出来?2.总结师正因为孔子和老子一个虚心求教,一个诲人不倦,都表现出了高尚 的品行,所以获得了人们的敬重。中心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 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 晚辈的品行。课文还渗透了学无止境的精神。六、拓展活动1布置综合实践活动1活动总动员。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孔子、老子是我国的大思想家,他们创立的儒家、道家学说,是中华 文化的精华。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为了更多地 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10、,我们幵展一次活动,去了解一下生活中的传统文 化,去感受一下这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要把学生引向社会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并使学生感受到,传统不一定很古,它有时离我们很近,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2活动筹备。.命名。根据教材提示,你想了解生活中的哪些传统文化?学生根据自己准备 了解的内容给本次活动命名。举例提出了活动的指向民间工艺、民族艺术、风俗习惯等。传统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单是中华民族的风俗习惯,就有节日风俗、 各地民俗、各族风土民情等;民族艺术,有各种门类的戏剧、园林建筑、 民族舞蹈等;又如民间艺术,可以分为剪、扌 L L、编、织、绣、雕、塑、绘 等种类,也

11、是多姿多彩,异彩纷呈,如泥人、彩绣、陶艺、微雕、篆刻等, 都可以纳入学生了解的范围。.组织。自由组成合作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担任组长3拟定活动计划由组长组织讨论,共同拟定本次活动的计划。4交流活动计划。2课外实践按照商定的计划开展这一综合实践活动。提示开展活动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查阅图书、图像或音像 资料,访问长辈,实地考察,搜集或制作实物。附参考资料1孔子前 551-551-前 479479 名丘,字仲尼。鲁国陬0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一生言行,被他的学生编成论语一书,流传于世。 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儒家文化逐渐成为中国的正

12、统文化,并影响到东亚和东南亚及世界各国,成为整个东方文化的基石。由于孔子的卓越贡献和深远影响,他被中国人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我国政府决定每年 9 9 月 1010 日为教师节。我国台湾地区把孔子的生日 9 9 月 2828 日作为教师节; 美国也于 19711971 年 由美国两院法定通过把每年的 9 9 月 2828 日定为教师节。孔子曾经向老子请教过历代礼乐制度方面的问题,这在历史上是很有 名的故事,不仅见于史记等正史记载,也见于老子彩图相传春秋末期 和汉画像砖。在洛阳市东关大街北侧有一座碑楼,据传就是孔子入周问礼处2老子春秋末期思想家、道家创始人春秋末年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关于他的生

13、平,史料记载不多,先秦古籍如庄子 天下,称老子为 老聃,以老为姓,以聃为名。还有一种说法是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据司马迁史记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聃。老子曾任周朝的守藏史,著道德经五千言。 他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后世道教将他尊奉为祖师。 太上老君是道教对老子的尊称。老子思想不仅对中国影响深远,在世界上的影响也很广泛。3古人的名、字与号中国古人的姓名比现代人要复杂一些,大体有姓、名、字、号四项。名,是婴儿出生后由父亲取的。 字,是男子二十岁成年举行冠礼,及女子十五岁举行筓礼时取的,是 人的正式称谓。号,是有一定名望和文化的人,为表示自己的思想志趣而取的。 古人在名、字、号的使用上,有一定原则和习俗。不论尊卑,自称通常用名,不能用字,以示自己谦虚有礼;对别人则 不能直呼其名,而以字相称。4曲阜三孔曲阜市位于山东省中部,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公元前 1111 世纪春秋战国时期鲁国的都城,是儒家学派始祖孔子的故 乡。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统称三孔。孔府,旧称衍圣公府,是孔子后裔的官署和邸宅。占地 1616 公顷,各式建筑 463463 间,所藏历史文物十分丰富。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孔子逝后第二年公元前478478 年,鲁哀公将其故宅改建为庙。后来,历代帝王对孔子不断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