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试题库及答案_第1页
统计学试题库及答案_第2页
统计学试题库及答案_第3页
统计学试题库及答案_第4页
统计学试题库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知识点一:统计基木理论和基木概念一、填空题1、统计是、和的统一体,是统讣工作的成果.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2、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和。3、统计工作可划分为、>和四个阶段。4、随着的改变总体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5、标志是说明抬标是说明6、可变的数址标志和所有的统讣抬标称为,变址的具体数值称为。7、变址按分.可分为连续变虽和离散变:e.职匚人数、企业数属于变虽:变量按分.可分为确定性变量和随机变:8、社会经济统计具有、.等持点。9、一个完整的统计抬标应包括和两个基木部分。10、统计标志按是否可用数值表示分为fH:按在各个取位上的具体表现是否相同分为和o11、说明特征的名称叫

2、标志,说明特征的名称叫指标。12、数虽指标用表示.质址抬标用或平均数表示。13'在统计中.把可变的和统称为变址。14、由于统讣研尤目的和任务的变必原来的变成>那么原来的指标就相应地变成标去两者变动方向相同。二、是非题1、统计学和统汁工作的研尤对象是完全一致的。2、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尤对彖的所有爪位进行观察调查。3、统计学是对统讣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04、一般而言.抬标总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讯位则是标忐的直接承担者。5、数虽指标是由数虽标,忐汇总来的.质量抬标是由品质标忐汇总来的。6、某同学计算机考试成绩80分.这是统讣抬标值。7、统计资料就是统汁调查中获得的各种数

3、据。8、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而标,忐则不能用数值表示。9、质虽指标是反映匚作质量等内容的,所以一般不能用数值来表示。10、总体和总体氓位可能随若研尤目的的变化而相互转化。1K女性是品质标总°12、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抬标都是数量抬标.以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的抬标都是质量抬标。13、构成统计总体的条件是各立的差异性。14、变异是抬各种标吉或各种抬标之间的名称的差界。三、爪项选择§0统计认识过程是()B、从:&到质1.c、从质到虽.再到质和址的结合D、从总体到个体2、某班5名同学的某门课的成绩分别为60.70.75.80、85.这5个数是(A、才旨标B.标志C、变虽D.变

4、址值3、涮查某市职匚家庭的生活状况时.统讣总体是()A、该市全部职工家庭B、该市每个职工家庭C、该市全部职工D.该市职工家庭户数4、调查某班5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休讯位是()A、该班50名学生B、该班每一名学生C.该班5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D、该班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情况5、构成统计总体的基础和前提是(A、综合性B、同质性C.大量性D.变界性6、统汁学研尤对象的最基木特征是(A、总体性B、数址性C.具体性D.社会性7、某企业职工张三的月工资额为500元,则“工资”是(A、品质标吉B、数虽标吉C.数虽才旨标D、质虽抬标8、象“性别”、“年龄”这样的概念,可能用来(A、表示总体特征B、表示个体特征C

5、、作为标志使用D、作为指标使用9、调查某校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学生“一天中用于学习的时间”是(人、标吉8月旨标Cx变异D、变虽10s一个统讣总体(A、只能有一个标总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总D、可以有女个抬标1K统汁对总休数址的认识是(A'从总体到单位B、从爪位到总体C、从定量到定性D、以上都对12.变虽是可变的(A、品质标志B.数虽标也C.数址标总和抬标D、质虽抬标13s研尢某企业职工文化程度时,职工总人数是(A、数虽标志B.数虽抬标C.变量D、质虽指标14、某银行的某年末的储蓄存款余额(A、一定是统计指标B、一定是数虽标忐C、可能是统汁抬标,也可能是数虽标忐D、既不是统

6、汁指标,也不是数虽标志15.年龄是()A、变虽值B.离散型变址C、连续型变虽D、连续型变址-但在应用中常作为离散型变址处理四、多项选择题1、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中(A、全国人口数是统il总体B、总体1(又位是每一个人C、全部男性人口数是统计抬标E、人的年龄是变虽2、统计总体的特征表现为(A、大量性B、数址性C、同质性D、男女性别比是总体的品质标忐D、差异性E.客观性3、下列指标中属于质虽抬标的有(A、劳动生产率B、产品合格率C、人口密度D、产品讯位成木E、经济增长速度4、下列指标中属于数虽抬标的有(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C、固定资产净值D、劳动生产率E、平均工资5、下列标,忐中属于数虽

7、标吉的有(A、性别Bs出勤人数C、产品等级D、产品产虽E、文化程度6、下列标,忐中属于品质标忐的有(A、人口性别B、工资级别C、考试分数D、商品使用寿命E.企业所有制性质7、下列变虽中属于离散型变虽的有(A、粮食产址B、人口年龄C、职匚工资D、人体身商E.设备台数8、研究某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匚资”对于各个职工而言是(A、标志B、数虽标总C、指标Dx数fit指标9、连续变量的数值(A、是连续不断的B、是以整数断开的C、用测址或计算方法取得D、相邻两值之何可取无限数值E.相邻两值之间不可能有小数10、总体、总体讥位.标志、抬标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A、没有总体单位就没有总体总体单位不能离开总体

8、而存在B、总休讹位是标吉的承担者C、统计抬标的数值来源于标总D、抬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吉是说明总体取位持征的E、指标和标志都能用数值表示。知识点二:统计调查一、填空§01、统计调查是统计工作的环节.它的基木婆求有2、统计调查按组织形式不同,可分为和>3、统计调查按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可分为和o4、统计调查中搜集资料的方式有、和5、统计调查方案包括、调查对荻和调查单位.、调查时间和>6、统计调查的调查时间是指:调查期限是抬o7、涮查表是用来表现的.按其形式不同一般有fH两种。8、统计报表的资料来源主要是.和9、建立和健全和是保证统计报表质址的基础。10'统讣中专J

9、调查包括.、fHo1K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做位”是以为标准选取的。12.调查笊位是的承担者.填报取位是的爪位。二、是非题1、一般而言.全而调查的结果更全面、准确.所以得到普遍应用C2、统计调查中的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是一致的。3、统计报表一般属于经常性的全面调查。4、统汁报表中的资料主要来源于基层讯位的原始记录.统讣台帐和基础的内部报表。5、由于直接观察法能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釜性-因而在进行大规模调查时.应采用这种方法。6、在非全面调查中.最完善、垠有il程科学依据的方法是抽样调查。7、农一表能容纳较女的标忐,阳而能把许女IR位的资料填列于一张表中.这有利于比较和分析。8、典型调查中典型讯位的

10、选取可以不遵循随机J京则。9、当调查项目较多时,应采用一览表。io、对统il总体中的全部U又位进行调查称为普查。1K调查对彖是调查项目的承担者。三、爪项选择题1、通过调查大庆、胜利等几大主要汕HI来了解我国石油生产的基木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A.普查B.典型调查C.重点调查D.抽样调查2、1解某企业的期末在制品数虽,由调查人员亲自到现场观察计数.这种收集资料的方式属于()oA、采访法B、直接观察法C.大虽观察法D、报告法3、我国目前收集统讣资料的主要形式是()A.全面调查B.普查C.抽样调查D.统计报表4、统计调查收集的资料主要是指()A、原始资料B、总体资料C.数字资料D.初次整理过的资

11、料5、统汁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是()A.调查经费的落实B、调查组织乍C、调查任务和目的的确定D、调查对彖的确定6、在现实生活中使用最为广泛的非全而诡查方式是()A、普查B.重点调查7、作为一个涮查单位(C、抽样调查D、典型调查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可以有蓼个标志C、只能有一个指标D、可以有卷个抬标)是统计JJ乍的根木准则,是统讣工作的生命线A.及时性B、完整性C.连续性D、真实性9、某种年报制度规定在次年19J31日前上报,则调查期限为(A、1个月B、1年C.1年零1个月D、2个Jj10、普查规定的标准时间是(B、时点现象的所属时间C、时期现彖的所属时间D、以上都对1K按调查对彖包括的范隔不同.

12、统计调查可以分为(A、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B .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C、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D.普查和抽样调查12 .经常性调查与一次性调查的划分标准是(A、调查对盘包括的讯位是否完全B、最后取得的资料是否全面C.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D.涮查工作是否经常进行13 .凋查时间是抬(A、资料所属的时间B、调查工作起止的时间C、规定提交资料的时间D、开始进行调查的时间14 .重点调查中的重点的位是抬(A、这些单位是工作的重点B、在某方面作出成绩的单位C、某一数址标土:值在总体中占比重大的讥位D.典型讥位15.典型调查中的典型总位是()A.l:作做得好的单位B.工作中出现问题最多的做位C、具有举足轻

13、重作用的取位D、具有代表性的少数取位四、女项选择题1.普查属于(全面调查C、非全面调查D. 一次性调查E、经常性调查2、常用的收集资料的方式有(B .采访法C、大虽观察法D.直接观察法E、问答法A、普查3、专门调查包括(B.抽样调查E典型调查4、下列社会经济资料的收集.可采用经常性调查方式的有(A、商品库存址B、职工人数C、工业总产值D.企业固定资产价值E企业:伤事故情况5、为了解全国乡镇企业情况而进行调查.则每一个乡镇企业是(C、填报单位D.调查项目E.标志的承担者A、是收集原始资料的匚作B、是统计工作的基础环节C、是统计工作中承前启后的阶段D、所取得的资料都是数字资料E、所取得的资料直接说

14、明总体单位的持征7、抽样调查具有()等特点B.数址方面的推算C.适用面JD.可整性高、误差可以讣算和控制8、统计调查项目(A、是调查方案的核心部分)B、是调查的具体内容C、是抬标名称D、都表现为具体数值E.是调查单位应承担的调查标,忐9、统计报表的特点是(A、自上而下统一布宜B、自下而上逐级填报C、按规定的报送时间上报D、按统一的表式和项目填报E、一般属于全面调查知识点三:统计整理1、统计整理的中心内容是2、统计整理包括,统讣分组的吴榷是3、在分布数列中.备组爪位数与总休单位数的比率称为四方面内容。 又称为比重或百分比。4、变址值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额称为:在组距数列中.各组上限与下限的差额称

15、为5.统计汇总技术主婆有两种形式。&统计表从形式上看.由四部分构成;从内容上看,由部分构成。、统计表按主词是否分组和分组程度可分为、统计表的宾词排列形式有两种O、统计分组的基木原则是:按分组标总的多少和组合形式不同,统计分组两种。10、统汁分组同时具有两个含义:一是将总体划分为性质的若干组:二是将性的LR位合并在一起。1K数址标志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额称为c在组距数列中,各组上限与下限的差额称为12.在组距数列中,用来代表备组内变址值的一般水平,它是假定各组内变址值是分布的。二是非题1、按一个标忐进行的分组是简*1分组.按女个标忐进行的分组是复合分组。2、于-工汇总中的折叠法简便易行,

16、省时省力.但一旦出错需从头返工。3、于-工汇总中的点线法只能汇总筮位数.不能汇总标忐值。4、统计表中如果不存在某项数字时.应用符号“一”表示。5、统计分组的首要问题就是正确划分备组的界限。6、在编制变量数列时.若资料有特大或特小的极端数值.则宜采用开口组表示。7、连续型变址只能作组距式分组.且组限只能是重叠组限表示法。8、所谓“上限不在内原则.是抬、某单位的标忐值恰好等于某组上限时,就把该爪位归入该组。9、次数分布有两种表现方法,一种是用表格表示.另一种是用图表示。10统讣整理就是对统计资料进行汇总.加工处理。1K能够对总体进行分组,是由于统计总体中各讥位所具有的差界性决定的。三.讯项选择题1

17、、统计分组的依据是()C.标志值D.变址值)B、正确划分各组界限D、正确选择分布数列种类A、标吉B、才旨标(2、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A、正确选择分组标占C、正确确定组数和组限3、在全距一定的情况下,组距的大小与组数的蓼少成()A'正比B'反比C.无比例关系D.有时成正比有时成反比4、简讯分组与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A、总体的复杂程度不同B.组数女少不同C、选择分组标总的性质不同D、选择的分组标总的数虽不同5、等距分组适合于()A'一切变量B、变虽变动比较均匀的情况C、呈急剧升降变动的变址D、按一定比率变动的变址6、确定连续盘变虽的组限时.相邻的组限一般要求()A、主词是

18、否分组B、宾词是否分组C、分组标忐的多少D.分组标总:是否重叠A不重叠B、重叠C'不等D.重叠或不重叠7、简讯表与分组表的区别在于()8、统汁表的横行标题表示各组的名称.一般应写在统汁表的(A、上方B、左方C.右方D.均可以9、在统讣汇总时.如果只要求讣算各组分配的爪位数.可采用(A、过录法B、划记法C.折叠法D、卡片法10.在填写统汁表时.为发生某项不应有数字时用()符号表示A、0B、XCxD、1K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为()A、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B.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C.组间差界性.组间同质性D.组间差异性,组间差异性12 .累讣次数或累计频率中的“向上累计”是抬()A、

19、将各组变虽值由小到大依次相加B、将备组次数或频率由小到大依次相加C、将各组次数或频率从变虽值最低的一组向最高的一组依次相加D、将各组次数或频率从变虽值最高的一组向最低的一组依次相加13 .要准确地反映界距数列的实际分布情况,应采用(A、次数B、累计频率C.频率D、次数密度14 .某连续变址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170.末组的组中值为(A'260B'215Cs230D、185四、女项选择题1 .统计资料整理的内容一般包括()A、资料审核B.统计分组C、统计汇总D.统计分析E.编制统计表2 .下列分组中属于按品质标,忐分组的有()A、职匚按工龄分组

20、B.企业按所有制属性分组C、教师按职称分组D、人口按地区分组E.人口按文化程度分组3、下列分组中属于按数址标,忐分组的有()C、企业按隶属关系分组A、企业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B.职工按匚龄分组D.企业按年产量分组E、学生按健康状况分组B、单位数的女少成反比D、组数幺少成正比)组成。Cx纵栏标题4、在组距数列中-组距大小与(A、巾位数的女少成正比C、讥位数的筝少无关系E、组数多少成反比5、统计表从内容上看由(A、总标题B、横行标题D、主词6、统计分组的作用在于(A、区分现的类型Bs反映现念总体的内部结构c、比较现象间的一般水平D、分析现毁的数址变化E、研尤现彖之间的依存关系7、组距数列中影响各组分

21、配次数的因素是()A、组距的大小B.组数的多少C、不同的组限D、变虽值的大小E.分组标志的性质8、选择分组标总时应考.虑的因素有(A .统讣研尤目的或分组目的B .标志能否反映事物木质Cs是区分事物数虽差别还是性质差别D、现彖所处的客观历史条件E、变址是连续变虽还是离散变虽9 .统计资料审核主要是审核资料的(A、准确性B、及时性C、完整性D、代表性E、科学性10 .统讣汇总的组织形式一般有()A逐级汇总Bx集中汇总C.手工汇总D.电子讣算机汇总E.逐级汇总与集中汇总相结合11 .广义的统口 表从其用途上看包括(A、调查表B、汇总表C.分析表D、简单分组表E.复合分组表12 .在组距数列中,组中

22、值(A、是上限与下限的中点数C、在开口组中无法计算E、就是组平均数13、统计表从形式上看由(A、总标题B、横行标题14、组距式分组仅适合于(A、连续变虽D、离散变址且变动幅度较小知识点四:统计综合抬标B、在开口组中可参照相邻组来确定D、是用来代表各组标,忐值的一般水平)组成。C、纵栏标题 D、主词E.宾词B、离散变虽C'离散变虽且变动幅度较大E、连续变址且变动幅度较大一、填空题4总量指标的计虽玳位有三种。2、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相对数,具体有两种表现形式.除相对抬标对用表示外,其他都用表示。3、男性人口数与女性人口数之比是相对指标:男性人口数与人口总数之比是对抬标:人口总数与土地血枳之

23、比是相对指标:两个国家人口数之比是相对抬标:两个时期人口数之比是4、加权算术平均数中以为权数.力口1权涮和平均数中以为权数。5、众数是被研究总体中的标志值。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吉值分布的集中趋势.反映总体各的位标,忐值分布的离散趋势。7、标出变界指标是衡量的的尺度.同时可用来反映社会经济活动过程的和,8、测定标志变异程度的抬标有、.和等.其中,最常用的抬标是>9、总、址指标按其说明的内容不同.可分为和:按其所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分为和>10>在标总值一定的条件下,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只受的彩响:在总次数一定的条件下.分配在变址值较大的组的次数平均数的值偏大。11>算术平均数是

24、除以所得的商.简单算术平均数是根据汁算的,加权算术平均数是根据计算的。12.统讣指标中是基木形式,它是计算和的基础。二、是非题1、同一总体中时期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成有关.时点抬标数值的大小与时点间隔长短没有直接关系。2、A、B、C三个企业产虽讣划完成程度分别为95%、100%.105%.则这三个企业产量讣划平均完成程度为100%Q3、强度相对指标是又两个不同质的指标对比得到的.其计虽爪位用复名数表示。4、如果两个变虽数列的标准差相等.则它们的平均数的代表性也一定相同。5、平均差与标准差都表示各标忐值对其算术平均数的平均离差。6、直接用标准差比较两个平均数代表性大小的前提条件是两个被比较的

25、平均数相等。7、根据组距数列讣算的算术平均数只是一个近似值。8、U变量值的连乘枳等于总比率或总速度时.宜用几何平均法il算平均数。9、变虽数列的单位数不笫或单位数虽多但无明显集中趋势时,则不宜计算众数。10s算术平均数易受极大值彩响,而调和平均数易受极小值彩响。三.总项选择题1、某企业计划规定木年产值比上年增长4%.实际增长6%,则该企业产值il划完成程度为()A、150%B.%C.%Dx无法计算2、在出生婴儿中.男性占53%,女性占47%,这是()A、比例相对抬标B、强度相对抬标C、比较相对抬标D、结构相对抬标3、在加权算术平均数中,如果各个变址值都扩大3倍.而频数都减少为原来的三分之一.则

26、平均数(A、不变B、减少了C、扩大3倍D、不能确定4、平均差与标准差的主婆区别在于()A、计算条件不同B、抬标意义不同C、数学处理方法不同D.计算结果不同5、若两数列平均水平不同,在比较两数列离散程度时.应采用()A、全距B、平均差C、标准差D.标准差系数6、某班学生50名,男女生各占一半该班学生性别成数的方差为()A'B、C.1D、57、将粮食产量与人口数相比得到的人均粮食产虽指标是(A、统讣平均数B、结构相对数G比较相对数D、强度相对数8、各变虽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平方和为(A、零B、最大值C'最小值D'平均值9、由组距数列确定众数时,如果众数组的两个邻组的次数相

27、等.则()A、众数为0B、众数组的组中值就是众数C、众数组的上限就是众数D、众数组各取位变址值的平均数为众数10.不能全血反映总体各取位标忐值变异程度的标忐变界抬标是()A、全距B、平均差C、标准差D.标准差系数1K在标总变界抬标中.能相对反映总体各氓位标志值变异程度的抬标是()A、平均差B、标准差C.全距D.离散系数12 .甲.乙两生产小组人均J工资分别为420元和537元.其方差均为80元.则两小组人均工资的代表性()A、甲大于乙Bs甲等于乙C.甲小于乙D、难以判断13 .平均才旨标中最常用的是()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位宜平均数14 .标志变异指标中最常用的是()A

28、、全距B、平均差C、标准差D.离散系数15 .已知5个水果商店苹果的单-价和销售额.要求讣算这5个商店苹果的平均取价,应采用()A、简贰算术平均法B、加权算术平均法C.加权调和平均法D.几何平均法16 .比较相对指标是()A、同类现铁在不同空间上对比B、同类现仪在不同时间上对比C、同一现彖的部分与总体的对比D、有联系的不同现象的相互对比17 .正确计算和应用相对指标的前提条件是()A、正确选择对比基础B、严格保持分子,分僚的可比性C、相对抬标应与总址抬标结合应用D、分子、分母必须同类18 .由组距数列确定众数,如果众数组前一组和后一组次数相等,则众数值()A'偏向上限B.偏向下限C&#

29、39;为零D'等于组中值19 .标志变异指标中最容易受极端值彩响的是()A、极差B、平均差C、标准差D.标准差系数20 .简U又算术平均数作为加权算术平均数特例的条件是()A.各组权数相等B、各组权数不相等C、各组标总:值相等D、各组标总值不相等21 .各标志值加上(或减去)某一常数后计算的平均数()A、与原平均数相等B.等于0Cs等干原平均数加上(或减去)该常数D.与原平均数无关22 .平均差与标准差计算公式中的平均数是(D、都可以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23 .已知总体平均数为15,符标总值平方的平均数为250,则方差为(D、225)A、5C、12524 .下列指

30、标中用无名数表示的是(A、平均数B、全距C、标准差Ds离散系数25 .已知某局12个企业的职1:人数和工资总额,讣算该局职匚的平均_£资时应采用()°A、简贰算术平均法B、加权算术平均法C、加权调和平均法D、几何平均法四、女项选择§01.下列指标中属于时期指标的有()A、全年出生人数B、国民生产总值C.粮贷总产虽D、商品销售额E、产品合格率2、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寸斤标的有(A、年末人口数B、钢材库存址C、粮食产虽Dx工业总产值E、经济增长率3、总址指标的计虽单-位有(A、货币单位B.劳动虽讯位C、自然爪位D、度虽衡单位E.标准实物讥位4、相对指标中分子与分母可以互

31、换位迓的有(A'it-划完成程度许参相对抬标B、结构相对指标C.比较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抬标E、动态相对抬标5、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A、受各组变虽值大小的影响B、受各组次数篡少的影响C、随X的增大而增大D、随X的减少而减少E、与次数女少成反比关系6、下列指标中属于平均抬标的有(A、全员劳动生产率B、工人劳动生产率C.人均国民收入D.平均工资E.居民家庭收入的中位数7、能全面反映总体补氓位标也值变界程度的指标有(A'平均数Bx全距C.平均差D、标准差E.标准差系数8、总虽指标与相对指标的关系表现为(A、总虽指标是il算相对抬标的基础B、相对抬标能补充总虽抬标的不足C、相对抬标可

32、表明总虽抬标之间的关系D、相对指标要与总量抬标结合应用E、总虽抬标和相对指标都是综合指标9、易受极端值影响的平均指标有(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中位数E、众数10 .众数和中位数()A、都是位宜平均数B.都不是平均数C.都受极端值的影响D、都不受极端值的彩响E、都是代表值11 .标志变异指标()A、是衡址平均抬标代表性的尺度B、可用来研究现毁发展变化的均衡性与协调性C、反映现彖的集中趋势D、反映现铁的离中趋势E、既反映集中趋势.又反映离中趋势12 .相对指标的计址形式可以是()A、系数倍数6成数D.百分数E.复名数13 .相对指标中分子与分母不可以互换位宜的有()A、il

33、划完成程度许多相对指标B、结构相对指标C、比较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E、动态相对抬标14 .下列抬标中屈于强度相对抬标的是()A、人口密度B、人均国民生产总值C.人口出生率D.人口自然增长率E、男女性别比例知识点五:时间数列和动态分析一、填空题1、时间数列是将总体某一个在不同时间上的指标值,按先后顺序排列而成。2、时间数列由两个雯素构成:一个是抬标值所属的:另一个是各时间上的o3、平均发展速度是的序时平均数,它有和两种计算方法。4、测定长期趋势的常用方法右法.法.法和法。5、动态数列的分析抬标可以分为和两大类。6、动态数列的水平抬标有-、和等。7、动态数列的速度指标有、.和等。8、由间隔相等

34、的间断时点数列讣算序时平均数时应用法.由间隔不等的间断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时应用法。9、根据某20项的时间数列,采用五项移动平均法进行修匀.修匀后的新的时间数列有项。10'发展速度根据基期选择的不同可分为利两者之间具有的数址关系。1K增长址抬标由于采用不同的基期可分为和-两者之间具有的数虽关系。12 .在移动平均法方法下,移动平均的项数越长.数列所表现的长期趋势o13 .时间数列的影响I对素可分解为、和14 .时间数列中的大体相等时.可配合直线方程:大体相等时.可配合抛物线方程。15 .半数平均法的数学根据是:最小平方法的数学依据是。二是非题1、将总体系列不同的综合指标排列起来就构成

35、时间数列。2、用几何法汁算的平均发展速度的大小.与中间各期水平的大小无关。3、褊制时点数列.各项寸斤标的间隔长短必须保持一致。4、用水平法计算的平均速度.实质上只反映了现彖首末水平的变化。5、对于同一资料.按水平法和方程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是相等的。6、用方程法il算的平均发展速度的大小取决于各期发展水平总和的大小。7、半-数平均法的数学依据是变虽的实际值与埋论值的离差平方和为最小。8、通过时间数列前后各时间上指标值的对比.可以反映现彖的发展变化过程及其规律。9、时期数列中每个抬标值的大小和它所对应时期的长短有直接关系。10s时点数列中各个时点的抬标值可以相加。1K定基发展速度等干相应时期内各

36、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12 .间隔相等的间I析时点数列序时平均数的汁算采用“首尾折半简做算术平均法”13 .事物的发展变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杲.其中长期趋势是根木的因素.反映现彖的变动趋势。14 .采用偶数项移动平均时必须进行两次移动平均。15 .用半数平均法修匀时间数列时.如果所给时间数列为奇数项.则可把时间数列的笫一项删去。三.讯项选择.题1、对时间数列进行动态分析的基础是()A'发展水平B.发展速度C.平均发展水平D'增长速度2、序时平均数又称作()A'平均发展速度B、平均发展水平C.平均增长速度D、静态平均数3、现有5年各个季度的资料,用四项移动平均对其进

37、行修匀,则修匀后的时间数列项数为()A、12项B、16项C、17项D、18项4、最基木的时间数列是()A、绝对数时间数列B、相对数时间数列C、平均数时间数列D、时点数列5、历年的物资库存额时间数列是()A、时期数列B.时点数列Cs动态数列Ds相对数动态数列6、由间隔不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以()为权数A、时期长度B、时点长度C.间隔长度D、抬标值项数7'il-算动态分析指标的基础指标是()A、总虽指标B、相对指标C.平均指标D、发展水平8、用移动平均法修匀时间数列时.在确定平均的项数时(A、必须考虑现空有无周期性变动B、不必须考虑现毁有无周期性变动C、可以考虑也可以不考虏周期性

38、变动D、平均的项数必须是奇数9、时间数列中,每个指标值可以相加的是()A、相对数时间数列时期数列C、平均数时间数列D.时点数列10'一般平均数与序时平均数的共同点是()A、两者都是反映现仪的一般水平B、都可消除现象在时间上波动的影响C.都是反映同一总体的一般水平D、共同反映同质总体在不同时间上的一般水平1K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则定基增长速度是()A、%*%*%*%C、%*%*%*%D.12 .平均增长速度是()A、环比增长速度的算术平均数B、总增长速度的算术平均数C、环比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D、平均发展速度减100%13 .时间数列中的平均发展速度是(A、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

39、调和平均数B.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C、各时期定基发展速度的调和平均数D、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数14已知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和时期数.便能讣算出()A'平均发展速度B平均发展水平C、各期定基发展速度D、各期逐期增长址15.半数平均法适用干()A、呈直线趋势的现彖B.呈二次曲线趋势的现歙C、呈描数曲线趋势的现彖D.三次曲线趋势的现16s用最小平方法配合直线趋势,如果y=a+bx中b为正值,则这条直线呈()A、下降趋势B、上升趋势C.不升不降D.无法确定17、用最小平方法配合直线趋势,如果y二a+bx中b为负值,则这条直线呈(A、下降趋势B、上升趋势C.不升不降D.无法确定1

40、8.如果时间数列的逐期增长虽大致相等.则适宜配合()A、直线模型B、抛物线模型C、曲线模型D.抬数曲线模型19、累汁增长址等于()A、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差B.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期水平之差C、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基期水平之差D、逐期增长址之差20.增长1%的绝对值是()A、增长址与增长速度之比B.逐期增长址与定基增长速度之比C、增长虽与发展速度之比D.前期水平除以100四、女项选择gg1、各项指标值不能直接相加的时间数列有()A、时期数列B、时点数列C.相对数时间数列D、平均数时间数列E.变址数列2、时期数列的特点是()A、指标数值具有可加性B、抬标数值不能宜接相加C、抬标数值通过连续登记加总

41、取得D、抬标数值只能间断汁虽E、抬标数值的大小与时间长短有直接关系3、下列数列中属于时点数列的有()A、历年银行储番存款余额B、历年产值C.各月末职工人数D、各月商品销虽E.历年粮食库存虽4、历年国民生产总值数列是()A、绝对数时间数列B、相对数时间数列C.平均数时间数列D.时期数列E.时点数列5、某企业2000年总产值为50万元.2003年为100万元-则2003年的总产值比2000年()A、增长f50万元B、增长6100%C、增长了50%D.翻了一番E.冬甫两番6、已知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和时期数,便能讣算出()A、平均发展速度B、平均发展水平C、各期定基发展速度D、各期逐期增长址E.累计增

42、长虽7、平均发展速度是()A、环比发展速度的动态平均数B、环比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C、环比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数D.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代表值E.最末水平与最初水平之比的N次方根8、编制时间数列应遵循的原则有()A、时间长短应该一致总体范囤应该一致C、抬标的经济内容应该一致D、指标的计算方法、计算价格、计量单位应该一致E、指标数值的变化幅度应该一致9、时间数列按统il曲标的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A、时期数列B、时点数列C、绝对数时间数列D.相对数时间数列E、平均数时间数列10'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的数虽关系是(A、定基发展速度等干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枳B、两个相邻的定基发展速度之

43、比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C、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的基期一致D、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之和E、定基发展速度等干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之差1K下列社会经济现属干时期数列的有()A.某商店各J商品库存额B、某商店备刀商品销售额C、主观因素C.分段平均法D.最小平方法E、趋势剔除法C、某企业历年内部职匚调动匚种人次数D.某供销社某年各J末人数E、某企业历年产品产虽12、时间数列的水平抬标具休包括(A'发展水平B.平均发展水平C.发展速度D、增长虽E、增长速度13.时间数列的速度抬标具体包括(A'发展速度B.平均发展速度C'增长速度D、增长虽E、平均增长速度14、影

44、响时间数列变化的I大1素有(A'基本因素B、偶然因素D、循环变动因素E.季节因素15.测定长期趋势的方法有(A、时距扩大法B、移动平均法16s在直线趋势方程y=a+bt中的参数b表示()A.趋势值B.趋势线的兹距C、趋筠线的斜率D、"11变动一个单位时V平均增减的数值E、肖t=0时.丫的数值知识点六:统计指数一、填空题1 .统计指数按研尤对象的范悯不同.可分为和o2 .总抬数按计算方法不同,可分为和“3 .综合指数按其所反映现象的性质不同.可分为和4 .编制综合指数时有两个要点:一是:二是5 .同度虽因素在综合指数的计算中-既起作用.又起作用。6 一般地讲.在褊制质虽指标指数

45、时.通常是以期的指标做为同度址因素:在褊制数虽指标指数时.通常是以期的指标作为同度址因素。7 .平均数折数是从出发编制的总指数,通常作为的变形来使用,按其il算形式不同可分为和08、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是以综合抬数的作权数-通常用来编制指标总抬数:加权调和平均数抬数是以综合抬数的作权数-通常用来编制抬标总抬数。9、在目前条件下.我国编制零售物价指数的方法是公式为:10.产品产虽增长15%.做位产品成木上升5%.则生产费用增长14物价上涨后,同样多的人民币少购商品15%.则物价上涨了。12 .在指数体系中,总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的,总虽指标的绝对增长额等于各伙I素抬数所引起的绝对增长额的°

46、13 .因素分析法的特点是:假定来测定14 .总虽抬标抬数体系的数址关系表现为:平均抬标指数体系的数址关系表现为15.平均描标指数是.它又称为:固定组成抬数的公式是:结构影响指数的公式是=-二、是非题1、广义指数就是各种相对数2、总抬数就是加权抬数。3、编制综合指数的关键问题是同度虽因素及其时期的选择。4、褊制平均数f斤数.实质上就是计算个体抬数的平均数。5、如果物价上涨10%,则现在100元钱只值原来的90元了。6、总抬数可分为质址指标指数和数虽指标抬数.而个体抬数不能这样分。7、在我国统讣实践中.零售物价指数的褊制是采用固定加权平均法。8、总抬数能说明不可相加现彖总变动的情况。9、综合指数

47、中同度址元素的时期是可以选择的。10、质址抬标指数是反映总体内涵变动情况的相对数。1K因素分析的目的就是要测定现总变动中各因素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12 .对干多因素分析要使用连锁替代法。13 .匚资总额增长10%,平均工资下降5%,则职匚人数应增长15%。14 .平均抬标指数实际上就是综合抬数的变形。15 .综合抬数可以同时研允几个因素的变动方向和变动程度。16 .综合抬数是根据全面资料汁算的,平均数抬数是根据非全而资料计算的。三、爪项选择题1 .总抬数的基木形式是(A、个体抬数B、综合抬数C、算术平均数描数D、调和平均数指数2 .统计指数按其所反映的指标性质不同可分为()A、个体抬数和总寸

48、斤数B、数虽指标指数和质量抬标抬数C、综合抬数和平均数抬数D、算术平均数抬数和调和平均数抬数3 .数址指标指数的同度址艮毛素一般是()A、基期质虽抬标B、报告期质址抬标C、基期数址指标D、报告期数址指标4、质虽指标指数的同度址因素一般是()A、基期质虽才旨标B、报告期质虽抬标Cx基期数址抬标D、报告期数虽指标5、统计指数是一种反映现象变动的()A、绝对数B、相对数C.平均数D、序时平均数6、副食品类商品价格上涨10%.销停虽增长20%.则副食品类商品销售总额增长(A、30%B、32%C.2%D、10%7、如果物价上升10%,则现在的1元钱()A、只是原来的元B、与原来的1元钱等价C、无法与过去

49、进行比较D、只是原来的元8、某企业2003年比2002年产虽增长了10%.产值增长f20%,则产品的价格提岛/(A、10%B、30%Cx100%D、%9、某厂2003年产品单位成木比去年提高f6%,产品产址抬数为96%.则该厂总成木(A'提高了%B、提高了%C、下降了4%10'反映自并个项目或变虽的综合变动的相对数是A、数虽抬数B、质虽抬数C.个体指数D、综合指数1K反映物虽变动水平的抬数是(A、数虽指标抬数B、综合指数C.个体指数D、质虽抬标抬数12 .下列是数虽抬标抬数的有(A、产品产虽抬数B、商品销倍额抬数C、价格抬数D.产品成木抬数13s商品销售额的增加额为400元,由

50、于销售虽增加使销售额增加410元.由于价格(A、增长使销售额增加10元B、增长使销售额增加205元C、降低使销售额减少10元D、降低使销售额减少205元14s某城市商业银行贷款增加25%利率提岛20%则利息额增加<A、45%B、50%C>5%D'1205%15 .狭义的指数是指(A、动态融数B.总抬数C.定基抬数D、个体抬数16 .根据个体指数和报告期总址抬标讣算的总抬数是(A、综合指数B、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C、加权调和平均数描数D、可变构成抬数17、编制质虽抬标抬数时-同度虽伙I素一般固定在(A、基期B、报告期C、都可以D、视具体情况而定18、我国零售物价抬数的编制是采用

51、()方法A、个体指数B.综合描数C.平均数J斤数D.固定权数平均数指数19s为了反映职工工资水平的变动程度,应讣算平均1:资(A、可变构成指数B、结构影响指数C.固定组成抬数D.都不是20 .平均抬标才旨数是(A、平均数抬数B、个体指数的平均数C.由两个平均抬标对比形成的抬数D、两个总虽描标对比形成的抬数21 .算术平均数抬数是()A.对个体数址抬标抬数进行平均C.对个体数虽抬标进行平均B、对个体质址抬标抬数进行平均D、对个体质址抬标进行平均1、下列属于数址指标指数的是(A.D.产品成木抬数E.职工人数才旨数2、下列属于质址指标指数的是()产品产虽指数B、商品销售额抬数C、价格抬数)A、产品产

52、虽指数B、商品销告额抬数C、价格抬数D、产品成木抬数E.职工人数J旨数3、某商品基期售出50公斤.报告期售出60公斤,抬数为120%.该抬数为()A、数虽抬标抬数B、综合指数C.总抬数D.销售址指数E、个体抬数4、统计中通常所讲的指数()A、是一种特殊的动态相对数B、具有平均数的性质C.是一种综合性的代表值D.可用来分析现彖变动的原因E.可用来反映现象在长时间内的变动趋势5、同度量因素在综合指数中的作用有()A、比较作用B、平衡作用C.权数作用D.推算作用Es媒介作用6、综合指数()A、是两个总址抬标对比的动态相对指标B、分子分母分别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因素的乘积之和C、分子、分母有一个是假定的总

53、址抬标D、综合反映多种现象的变动程度E、固定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因素观察另一个园素的变动7、平均数抬数(A、是综合抬数的变形是斡个个体抬数的平均数C.其权数可以是总址抬标也可以是相对抬标D.是我国目前褊制物价指数的常用方法E.有算术平均数抬数和调和平均数抬数之分8、编制总抬数的方法有()A、综合抬数B、平均数抬数C、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D、平均抬标抬数E.可变构成抬数9、某种产品的生产总费用2003年为50万元.比2002年多2万元.而单位产品成木2003年比2002年降低5%,则(A、生产费用总抬数为%B.生产费用抬数为C、讥位成木抬数为95%D、产量指数为E.由干成木降低而节约的生产费用为万元10s三个地区同一种商品的价格报告期为基期的108%,这个抬数是rA、个体指数B、总抬数C.综合抬数D、平均数指数E.质址抬标抬数11、平均指标指数包括A、固定权数算术平均数抬数B、固定构成指数C、可变构成指数D、算术平均数指数E、结构影响抬数知识点七:相关与回归分析填空题1、社会经济现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概括为和两种类型。2、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按相关程度不同分为、和3、现毁之间的相关关系按相关方向不同分为和o4、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按相关的形式不同分为和:5、判断现彖之间相关关系表现形式的方法是:测定现歙之间相关关系密切程度的方法是c6、相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