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学案:第二单元第5课苏轼词两首Word版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26/c6d034be-fb90-4b11-9834-ab299a423162/c6d034be-fb90-4b11-9834-ab299a4231621.gif)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学案:第二单元第5课苏轼词两首Word版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26/c6d034be-fb90-4b11-9834-ab299a423162/c6d034be-fb90-4b11-9834-ab299a4231622.gif)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学案:第二单元第5课苏轼词两首Word版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26/c6d034be-fb90-4b11-9834-ab299a423162/c6d034be-fb90-4b11-9834-ab299a4231623.gif)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学案:第二单元第5课苏轼词两首Word版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26/c6d034be-fb90-4b11-9834-ab299a423162/c6d034be-fb90-4b11-9834-ab299a4231624.gif)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学案:第二单元第5课苏轼词两首Word版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26/c6d034be-fb90-4b11-9834-ab299a423162/c6d034be-fb90-4b11-9834-ab299a4231625.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单元宋词流韵第5课苏轼词两首目标重点】1 .熟读成诵,体会词作的声律之美,感受豪放词的特点。2 .运用联想和想象,领悟词中壮阔的意境。3 .体会两首词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的写法,培养初步鉴赏诗歌的能力。4 . 了解作者的生平及思想,获得人生启示,培养勇于面对困难的旷达乐观情怀。自知自疑自学在前。语言积累1 .读准字音给巾()(3)0江月()料峭()萧般()2 .理解词义(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故垒西边:雄姿英发:橘橹灰飞烟灭:早生华发:一尊还酷江月:(2俏那()(4) 一蓑烟雨()(6)吟月()已而遂晴: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料岬春风吹酒醒:回首向来萧瑟处:(2) 一词多义.千古
2、风溅人物:风流倜傥:风流. .风流韵事:二风流女人:(3)古今异义同行皆狼狈.古义:今义:回首向来萧瑟处古义:今义:(4)词类活用大江东去:橘橹灰飞烟灭:(5)语序倒置(古诗词中,常常因为音律的严格要求而使词序倒置)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品读感悟一、结构知全局念奴娇 赤壁怀古从章法上说,词的上、下片是如何将写景与抒情结合在一起的?答:二、细读析文本(一)念奴娇赤壁怀古1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历来被人们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答:2 .作者是如何描写赤壁之景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3连接上、下片的句子是哪一句?请赏析。4下片中刻画了周瑜什么样的形象? 答:5词的
3、结尾抒发了怎样的人生感慨? 答:(二 )定风波6作者写小序的目的是什么?答:7“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两句应如何理解?“也无风雨也无晴”两句应如何理解?8在定风波中,作者经历了怎样的情感变化? 答:9苏轼通过途中遇雨这种生活小事,表达了自己怎样的生活态度? 答:【我的疑难和困惑】【相关链接】1 .作者简介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 东坡居士,自号道人,世称苏仙。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 人。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宋仁宗嘉 祐(1056 1063)年间进士。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
4、阳修 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 格,与黄庭坚并称 “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 “苏辛”。 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 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 坡乐府等。2 .背景剖析念奴娇 赤壁怀古是宋神宗元丰五年 (1082)苏轼谪居黄州时所写,当时作者因 “乌台 诗案”被贬黄州已两年余。 苏轼由于诗文讽喻新法, 为新派官僚罗织论罪而被贬, 心中有无 尽的忧愁无从述说,于是四处游山玩水以放松情绪。 正巧来到黄州城外的赤
5、鼻矶, 此处壮丽 的风景使作者感触良多,更让作者在追忆当年三国时期周瑜无限风光的同时也感叹时光易逝,因此写下此词。这首念奴娇历来被看作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不但词的气象境界凌厉无前,而且大声铿锵,需要铜琵琶、铁绰板来伴唱。(2)定风波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此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已近三年。在这遭受严重政治迫害后的几年里,苏轼内心当然有愤懑和痛苦的一面,但他始终能以超人的旷达心态泰然处之。写眼前景,寓心中事;因自然现象,谈人生哲理。属于即景生情,而非因情造景。这首定风波就表现了苏轼当时“泰然处之”的心境。东坡志林中说:“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
6、。”途中遇雨,便写出这样一首于简朴中见深意,寻常处生波澜的词来。3 .相关知识宋代词坛两大流派之 豪放派豪放派的特点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典较多,不拘守音律。其前驱是范仲淹,北宋时期,以苏轼为首的一批词人打破传统柳词的词风,以“豪放”评词写诗。到了南宋时期,文人已明确地把苏轼、辛弃疾作为豪放派的代表,以后遂相沿用。互动互学交流深化。交流释疑1 .念奴娇 赤壁怀古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首词是怎样表现这种意境的?答:2 .如果我们把定风波全词的思想浓缩到一个字上,你认为是哪个字?为什么?答:。深度研读1 .在念奴娇 赤壁怀古最后,作者发出了
7、 “人生如梦,一尊还好江月”的感慨。你是如 何评价这一感慨的?答:2 .你怎样理解“东坡不躲雨”这一行为?答:3 .结合这两首词和以前所学过的赤壁赋,谈谈你心中的苏轼是怎样一个人。答:点击主题积累素材主题:豁达一、文本素材苏轼的豁达苏轼一生风雨,一生坎坷,一生屡遭贬黜,且 “乌台诗案”使他险遭杀身之祸。但这一连串的打击、挫折和不幸,没有使他消沉颓丧,他总是以豪爽乐观的性格和豁达洒脱的人生态度把自己从苦闷和失意中解救出来。在被贬黄州这段最落魄的日子里,依然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赞歌,“回首向来萧瑟处”在他看来是“也无风雨也无晴”,这 是何等豁达的胸襟啊。、名言积累豁达”之名言1
8、.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陶铸2 .提起千斤重,放下二两轻。一一民谚3 .悲观的人虽生犹死,乐观的人永生不老。一一(英)拜伦4 .在这个世界上想有所成就的话,我们需要的是豁达大度,心胸开阔。我一向主张做人要宽宏大量,通情达理。 一一(美)辛克莱 刘易斯5 .要坚强,要勇敢,不要让绝望和庸俗的忧愁压倒你,保持伟大的灵魂在经受苦难时的豁达与平静。一一(意大利)亚米契斯三、相关链接丁俊晖的豁达值得称赞当世界排名第二的丁俊晖在斯诺克世锦赛首轮里9: 10不敌资格赛选手韦斯利,意外出局时,从本赛季五冠王的云端跌落,丁俊晖没有流泪没有懊恼,但是他心中必定在经历着一场风暴。丁俊晖在赛后一小时曾通过微
9、博坦露了自己的心路历程:"赛季五个冠军,正当我信心满满地想冲击第六冠时, 就这么轻易地折在了自己没留神的地方。 心情糟糕透了!当 我怀着糟糕的心情开车回家时忽然想到了:驾车有风险,能活着真好。推开家门,随手丢掉门口的垃圾后,意识到台球并不是我的全部, 开心地生活和获得冠军一样重要。 什么都不是 问题,再来!” 丁俊晖的这一席话,引起了球迷们的强烈反响,大家纷纷为他的豁达和自信“点赞”。文苑氧吧生成素养喜欢苏东坡方方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名垂青史的文人多如牛毛,被后人格外喜欢的诗人亦不计其数。但 往往诗文作得好的, 可人并不可爱;人品相当不错的,诗文却不过尔尔。而像苏东坡这样诗文书画和
10、人品道德都趋于完美都富于魅力者实在也是凤毛麟角。所以,我思觉得直丛有工菱东坡后2除去李白之外的其他中国文人都在他的光照对比下显得黯然失色。(1)(1)借助对比,突出苏东坡耀眼的光芒。在这里,作者喜欢苏东坡到不讲道理。虽然感情的亲疏会影响我们对东坡的公正的认识,但唯其如此,才更见情感至深,也更吸引读者深读下 去。喜欢苏东坡当然最先是由他的诗文开始。对于苏子诗文,用什么样的溢美之词都不觉得过。在中国,如若游历名山名水,如若中秋月下饮酒,人们往往会情不自禁地提到苏东坡,仿佛离了苏东坡,山、水、月、酒都会大为逊色。历史上最具文化意义的山是庐山,将庐山写得最有韵味的是苏东坡(“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
11、山中”);最具文化意义的水是西湖,将西湖写得最为传神的也是苏东坡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而中秋,自有 了苏东坡大醉而作的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后,其他便都“余词尽废”。毛迨芳冬咙. 是在思亲,或在怀旧,无论他自品孤傲,或自作潇洒,无论他心情畅快,或心情苦闷,总而言之,但凡他有所作,其作品都几乎可列入同类作品“之最”。(2)当年神宗陛下每逢 “举箸不食”时,人们就知道他必是在读苏东坡的文章;学者章元弼家有美妻, 可因大爱苏子诗文,每日读之不肯放手,其妻难以忍受,章便为苏而休了妻。一个人的才华到了这种地步,实在是让人除却佩服和仰慕,再无话说。(2)学问做到这种地步而不脱
12、离生活百态,那当真是百代绝世,令人叹服。这是由心而出的 真诚的喜欢和热情的赞颂。苏东坡之所以让无数的后人崇敬和偏爱,除了他的才华盖世,还因为他既智慧又仁厚、既旷达又幽默、既儒雅又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的天性。(3)他的性格色彩层次丰富,太具魅力,人们不由自主地为他倾倒。 他的人生经历也算是够坎坷的了,因为才华太出众而一生受小人陷害:坐牢于京城,遭贬于黄州,浪迹于天涯,最后还上了个“元祐党人碑”,累及子女。磔其二生2其"他打选有也多少玄壬主赣购目壬? 然也他也并缘有囚为这些皿整旦一里逢头班回宴哀切切?一见人便一:通近堇也豕史二?网恋里有过?一须我也有过.?_.但这些到底也一 还是如
13、同烟云从他悟性非凡的心里只作穿行而从不停滞。他依然我行我素地热爱着生活,乐观着人生,使他的天才横溢一生:(3)用理性写作,让人感受其理;用感性写作,让人感受其情;用天性写作,才能让人感受其趣。所谓文如其人,千载之下,读子瞻笔墨,想其惊天 动地的一生,愿“做一门下走狗”足矣!(4)他一戏墨,就创立了中国文人画;他一写字,就有着惊世的书法流芳千古;他一好吃,就传出“东坡肉” “东坡饼”诸类佳肴;他一穿戴,就使 “东坡帽” “东坡屐”民间长存; 他一说笑,就让和尚成为名僧 如此等等,仿佛只要苏东坡稍一动弹, 就会留下一道浓重的文化色彩。一个人能活得如此举足轻重,那该是件多么有趣的事。中国的文化倘若将
14、苏东坡连根须带枝蔓地挖取出来,我相信整个中国文化史都会因之而失重。正是有了苏东坡的存在,有了他的生活态度和人生精神的存在,才让我们后人真正见识到什么叫作天才诗人,什么叫作大家气度。(4)苦难是人生必须经历的一课,唯其旷达的胸怀,才见其伟大的人生!我喜欢苏东坡有些入迷,甚至听不得别人不喜欢苏东坡。如有听之,便一定是红下脸来,意欲一争高低。这种态度,使得我家先生一次不由得问:如果你同苏东坡活在同一时代,你是不是会嫁给他?只要苏东坡肯娶我的话,回答自然是肯定的。他不知道,能成为世上第一个阅读苏东坡诗文的人,能一天到晚听到苏东坡谈笑风生的人该是怎样的幸福!(有删改)【我的总结和反思】提醒:完成作业自测
15、自评答案精析语百积累1. (1)guan(2)qi n到 u (3)l i e (4)su o (5)qi o a(6)xi oa (7)s e2. (1)古时军队营垒的遗迹。姿容雄伟,英气勃发。代指曹操的水军。橘,挂帆的桅 杆。橹,一种摇船的桨。花白的头发。同“樽”,酒杯;将酒洒在地上,以表示凭吊。不久,过一会儿。吟咏长啸。草鞋。略带寒意。风吹雨落的声音。(2)有功绩而又有文采的;英俊杰出的有才学而不拘礼法跟男女间情爱有关的轻浮放荡(3)古义:进退为难。今义:形容困苦或受窘的样子。古义:刚才。今义:从来,一向。(4)名词作状语,向东。名词作状语,像云一样;名词作状语,像烟一样。(5)神游故国
16、。应笑我多情。华发早生。品读感悟,上片:(赤壁)(怀古)所见:大江、故垒 所想:千古风流人物乱石、惊涛一时多少豪杰(下片:(怀古) (伤今)|雄姿英发多情善感所忆:(周郎)S风流潇洒所慨:s早生华发【才华横溢人生如梦1 .词一开篇,江山、历史、人物逐一奔入眼底,引起怀古思绪。境界开阔,气象恢宏,笼罩全词。大江东去,淘空一切,无数杰出人物在词人的视野里都 如滚滚长江水一去不复返。由江水的流逝想到岁月的无情,引发历史想象,非常自然。这三句把写景和抒情议论结合得天衣无缝,能使人产生对历史和人生的思索。2 .开篇总写长江,引起人的怀古思绪,接着通过“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具体写赤壁之景。江
17、岸石壁,“乱”写出险怪,“穿”写出高耸。江面波涛,“惊”写出汹涌,“拍”描绘 出水石相搏的情状。“卷起千堆雪”写出浪花四溅、狂澜奔腾起伏的异景。从声音、色彩、姿态多方位描写赤壁,无不逼真。作者抓住悬崖、陡壁、惊涛、波浪这些可视性极强、变化宏大的形象,大刀阔斧横画纵抹,描绘了一幅奇险雄伟的画面。借助景色的壮丽,作者还暗写了赤壁之战惊心动魄的场面和英雄豪杰们的雄姿,表现了作者的豪迈奋发。3“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一句承上启下。“江山如画”是从眼前景色得出的结论。江山如此秀美,人物又是一时俊杰之士。这长江、 这赤壁, 岂不引起人们怀古之幽情?这样,借助这一句使得全词从上片描写赤壁景象,引起对古代英
18、雄的缅怀,合理地过渡到下片的“遥想”,抒发了对身世的感叹。4刻画了周瑜雄姿英发、风流俊雅的英雄形象:“小乔初嫁了”,美人衬英雄,写尽俊伟风姿; “羽扇纶巾”,描写周瑜儒将装束,手握羽扇,头戴纶巾,从容闲雅,一派儒将风度;“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以曹操水军的惨败衬托周瑜指挥若定、蔑视强敌的气概。5.“故国神游”,承接上文,道出了对英雄时代、英雄人物的激情向往。“多情应笑我”是用自嘲的方式写自己的感伤、感情大落,最终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在作者看来,英雄人物、丰功伟绩,全都是过眼烟云,稍纵即逝。唯有心境旷达、洒酒酬月才是人间沧桑之正道。6从序言的最后一句“故作此”可知,小序交代了这首词的写作目
19、的与写作背景。作者去沙湖看田是因为想在沙湖终老,由此可以看出,现状已经如此,洗冤复职不是自己想了、争取了就能实现的,自己没有能力再去改变这个现状。在这种情况下,他“既来之, 则安之”,安家置业,筹划生活,这恰恰反映了他积极乐观、旷达洒脱的一面。7 这两句是说,虽然遇到突如其来的风雨,而自己却像平时披着蓑衣在雨中行走一样坦然,一样毫无畏惧。在作者眼中,风雨交加也好,晴天丽日也好,都是没有什么差别的。这里的风雨既指自然界的风雨,也指生活中的风雨、政治上的风雨。结合作者当时的政治处境来看,他显然是用来比喻自己的生活遭遇和人生态度。8在“徐行”到“回首”之间,作者的情感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上片重点抒发了
20、“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情感。路途有风雨,但任风雨漫天,任乱云飞渡,我自岿然不动。下片抒发了“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情感。在乐观、旷达的人生境界里,一切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本无风雨,何来晴明。9在突如其来的风雨中,作者没有雨具,却依旧手持竹杖,脚穿芒鞋,吟咏长啸着从从容容地缓步行走。他把风雨看得很平常,觉得风雨交加的天气和晴朗的天气并没有什么差别。作者实际上是以自然风雨来隐喻人生风雨,表明自己对各种政治打击和迫害已遇变不惊,见怪不怪了!作者正是通过这件生活小事表达了自己那种旷达、洒脱的生活态度。交流释疑1 .作者描写了大江向东奔流,浪涛汹涌,拍打着堤岸,卷起层层白浪,山石嶙峋高峻等景色,
21、描绘了一幅雄伟、壮丽的画面。词人借助壮丽的山川、古代的英雄、自己壮志难酬的胸怀以及洒酒凭吊江月的豪情,共同和谐地营造出了一种壮阔、雄浑的意境。2 “归”。 因为全词思想情感的核心是:作者不怕任何风雨,也不在乎风雨阴晴多变,一心渴望退隐,可谓“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情”颇有点超凡脱俗的味道,这也是在说“归”; “回首”的动作实指刚刚遇雨之处, 虚指自己对平生经历过的宦海风波的感悟和反思,反思的结果也是“归去”。苏轼的人生态度是入世而非出世。他宦海沉浮一辈子,但从来没抛弃过世俗生活和仕途生活,他是大儒,但又通佛通道,儒释道在他身上矛盾又统一。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古代读书人都希望有所作为,建功立业,所谓“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等,当这种理想无法实现或遭遇挫折时,道家的思想又占上风,而道家讲的是无为,所以他又像庄子一样,要逃离这个社会。深度研读1) (1)理解,但不赞成。这一句体现出作者消极悲观的情绪,这是作者阶级局限性和时代局限性的反映。在封建社会里,人们一旦主宰不了自己的命运,就会悲观失意。而人越是身处逆境,越是要顽强直面逆境。逆境是人生最好的大学。2) ) 这首词中的壮丽江山、英雄业绩,既激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