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五章-小学-CS_第1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五章-小学-CS_第2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五章-小学-CS_第3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五章-小学-CS_第4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五章-小学-CS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五章-教学与教案设计-1第一节第一节 教学与教案设计教学与教案设计1教师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学习需要,以一定的教学目标为向导,运用科学、系统的方法,在教学之前对教学内容和历程等所做出的计划与安排被称为()。A小学教学设计B小学教案设计C小学课堂设计D小学活动设计本题考查小学教学设计的概念,属于识记性内容。小学教学设计是指教师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学习需要,以一定的教学目标为向导,运用科学、系统的方法,在教学之前对教学内容和历程等所做出的计划与安排。2当前我国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策略ABCD当前我国的教学目标一般包括

2、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内的三维目标。第一节第一节 教学与教案设计教学与教案设计3教学设计必须能够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体地实施,这体现了教学设计的()原则。A系统性B目标性C程序性D可行性教学设计的可行性原则是指教学设计必须能够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体地实施。4下列不属于教学理论的概念模式的是()。A任务中心模式B教学者中心模式C学习者中心模式D时间中心模式教学理论的概念模式是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它分为任务中心模式、学习者中心模式、时间中心模式。第一节第一节 教学与教案设计教学与教案设计5学生目前的学习状况与期望他们达到的学习状况之间的差距称为()。A学习期待B学习行为C学习需

3、要D学习分析学习需要是指学生目前的学习状况与期望他们达到的学习状况之间的差距,即学习者目前水平与期望学习者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6根据布卢姆的目标分类法,教学目标可分为()。A价值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B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学习技能目标C认知目标、思维目标、动作技能目标D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布卢姆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第一节第一节 教学与教案设计教学与教案设计7教学目标表述必备的要素有()。A行为目标、行为动词、表现方法、行为结果B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表现程度、行为条件C行为主体、行为对象、表现方法、行为结果D行为主体、行为目标、表现程度、行为结果教

4、学目标的表述包含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四个基本要素。8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合中选取一个或若干个个体为基准,然后把各个评价对象与基准进行比较,确定每个评价对象在集合中所处的相对位置。这种评价方法被称为()。A相对性评价B绝对性评价C形成性评价D诊断性评价本题考查教学评价的类型,题干是相对性评价的概念。第一节第一节 教学与教案设计教学与教案设计9教案有两种基本类型,即()。A文字式教案、表格式教案B文字式教案、图片式教案C公开课教案、课堂教案D纸质教案、电子教案教案是教师备课结果的主要呈现形式,它是以授课单元或章节为单位编写的具体教学方案,有文字和表格两种基本类型。10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5、是()。A写教案 B备课C选择好教学方法D编写教学计划备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是教案撰写的准备阶段。第一节第一节 教学与教案设计教学与教案设计11教师备课需要做好三项工作,主要是指()。A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考虑教法B编写计划、了解学生、设计课件C设计课件、考虑教法、编写计划D设计课件、熟悉教材、熟悉大纲备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要求教师做好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考虑教法三方面工作。第一节第一节 教学与教案设计教学与教案设计1下面是一位教师教学苏州园林一课的教学目标:(1)理解词语含义,了解景物特点,并展开合理想象,掌握运用对比手法显示景物特点的写作方法,学习“总一

6、分一总”的表达方法。(2)通过对苏州园林独特的美的感受,激发热爱祖国壮美山河的情感。(3)着重培养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朗读能力和对优美语言的敏锐感受能力。问题:试从目标把握和目标叙写的角度进行评述。(1)本课教学目标体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的整合;(2)目标表述不够清晰、到位,有的表述语言不够准确;(3)目标具有一定的操作性,但部分目标不容易测量。2举例说明数学“尝试教学法”的步骤。自学课本去解决尝试题。 例,课本例题:一个商店运进4箱热水瓶,每箱是l2个。每个热水瓶6元,一共可以卖多少元? 尝试题:文具店有20盒乒乓球,每盒6个。每个乒乓球卖2角,一共可

7、以卖多少元? 新课伊始,教师宣布课题时,一定要明确指出:这堂课学什么内容,要求是什么,后再出示尝试题。尝试题出示后,必须提出一些激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如“老师还没有教,谁会做这道题目?”“看谁能动脑筋,自己来解决这问题?”当大部分学生摇头时,转入第二步。第二步:自学课本。阅读课本前,教师可提一些引导性的思考题。例如,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可提:分母不同怎么办?为什么要通分?当大部分学生自学了课本找到了解决尝试题的办法时,转入第三步。 第三步:尝试练习。第四步:学生讨论,即讨论解题策略。第五步:教师讲解归纳。第一节第一节 教学与教案设计教学与教案设计3请从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给下列语言

8、材料设计教学目标。A: Where is my cat?B: Is it in the living room?A. No, it isnt.B: Is it in the study?A. No, it isnt.B: Look! Its in the kitchen.(1)知识目标让学生复习五个表示房间的词汇:living room,study,kitchen,bathroom,bed-room;能初步运用句型“Is it in theYes,it isNo,it isnt”进行交际,能替换重点词组进行对话练习;能够在实际的情境中运用。(2)能力目标学生能用英语句子来描述物品的所在位置;使

9、学生掌握本课新句型,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运用。(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第二节第二节 小学生的认知与学习小学生的认知与学习1.在小学阶段数学领域,学生的思维呈现出的特点是()。A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B小学生数学思维难以形成自然结构C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呈现多维度特征D小学生数学思维成熟,没有缺陷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小学生的抽象思维开始形成和发展,并呈现出与具体形象思维交错发展的模式。2已经获得的知识、动作技能、情感和态度等对新的学习的影响称为学习()。A迁移B动机C策略D技巧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

10、的影响。迁移广泛存在于各种知识、技能、行为规范与态度的学习中。第二节第二节 小学生的认知与学习小学生的认知与学习3两种学习之间发生相互干扰、阻碍的迁移称为()。A正迁移B横向迁移C负迁移D纵向迁移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即迁移的效果不同,可以分为正迁移、负迁移和零迁移。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负迁移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4李红学了英语语法后,加深了对以前学过的中文语法的理解,这种现象属于()。A负向迁移B垂直迁移C顺向迁移D逆向迁移逆向迁移是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即后面学习中所习得的经验能够影响前面学习中所习得的经验,引起原有认知结构的变化。第二节第二节 小学

11、生的认知与学习小学生的认知与学习5小明将数学课堂上教师演示的解题方法运用到解决数学作业中的习题中去,从迁移的范围角度来看,这种现象属于()。A远迁移B近迁移C水平迁移D垂直迁移根据迁移范围的不同,可以将迁移分为远迁移和近迁移。其中,近迁移是指将所学得的知识经验或原理、方法迁移到与原来学习情境相似的情境中去。6化学中锂、钠、钾等各种金属元素概念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称为()。A水平迁移B垂直迁移C同化迁移D顺应迁移水平迁移也叫横向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内容与后继学习内容在难度、复杂程度和概括层次上属于同一水平的学习活动之间产生的影响。第二节第二节 小学生的认知与学习小学生的认知与学习7学习策略能够迁移到

12、类似或者不同的学习情境中,这种迁移属于()。A具体迁移B特殊迁移C一般迁移D水平迁移原则、原理和态度的具体应用是一般迁移,因此,学习策略的具体运用属于一般迁移。8先掌握了苹果、香蕉的概念,再来掌握水果的概念,这属于()。A垂直迁移B负迁移C一般迁移D远迁移垂直迁移也称纵向迁移,是指先行学习内容与后续学习内容是不同水平的学习活动之间产生的影响。垂直迁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下而上的迁移;二是自上而下的迁移。第二节第二节 小学生的认知与学习小学生的认知与学习9在英语学习中,学生在学习“eye”和“ball”后学习“eyeball”就比较容易,这种现象属于()。A一般迁移B具体迁移C垂直迁移D负迁移

13、具体迁移也称特殊迁移,是指学习迁移发生时,学习者原有的经验组成要素及其结构没有变化,只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要素重新组合并移用到另一种学习之中。10会讲英语的人学习德语,学得比其他人快,这属于()。A正迁移B负迁移C特殊迁移D垂直迁移会讲英语促进了德语的学习,这是正迁移的现象。第二节第二节 小学生的认知与学习小学生的认知与学习11学过高等数学后有利于初等数学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属于()。A顺向正迁移B逆向正迁移C顺向负迁移D逆向负迁移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如阅读技能的掌握有助于写作技能的形成。高等数学的学习能够促进初等数学的学习,是典型的正迁移,又因从高等数学到初

14、等数学是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所以又是属于逆向的。12()其根本特点是自下而上,原有经验结构是下位结构,新的经验是上位结构。A正迁移B顺应性迁移C重组性迁移D垂直迁移顺应性迁移是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经验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的过程,其根本特点是自下而上,原有经验结构是下位结构,新的经验结构是上位结构。第二节第二节 小学生的认知与学习小学生的认知与学习13“举一反三”“闻一知十”属于迁移的()。A同化性迁移B一般性迁移C重组性迁移D顺应性迁移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要的心理机制的不同,迁移可分为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和重组性迁移。同化性迁移是指不改

15、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14形式训练说的代表人物是()。A沃尔夫B桑代克C奥苏贝尔D贾德形式训练说的代表人物是18世纪德国心理学家沃尔夫,主张迁移要经历一个形式训练过程才能产生。第二节第二节 小学生的认知与学习小学生的认知与学习15在早期迁移理论中,提出两种情境中有相同要素时才能产生迁移的共同要素说的是()。A桑代克B贾德C奥苏贝尔D安德森桑代克和伍德沃斯等人提出共同要素说,认为只有当两个机能的因素中有相同的要素时,一个机能的变化才会改变另一个机能的习得。16心理学上著名的“水下击靶”实验证明了()。A相同要素说B概括化理论C关系转换理论D认知结

16、构迁移理论概括化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贾德提出的,他在1908年做的“水下击靶”实验是概括化理论的经典实验。第二节第二节 小学生的认知与学习小学生的认知与学习17最早的有关学习迁移的一种代表性理论是()。A形式训练说B共同要素说C概括原理说D关系转换说形式训练说是最早的关于迁移的理论,其心理学基础是官能心理学。它的基本主张是迁移要经历一个形式训练过程才能产生。18有关迁移的经验类化说是由心理学家()提出的。A桑代克B伍尔沃斯C贾德D詹姆士迁移的经验类化说也叫概括化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贾德提出的。第二节第二节 小学生的认知与学习小学生的认知与学习19苛勒用“小鸡啄米”实验证明了学习迁移的()。A关

17、系转换理论B认知结构迁移理论C产生式理论D结构匹配理论苛勒是格式塔心理学派代表人物,提出关系转换理论,认为迁移是学习者突然发现两个学习经验之间关系的结果。20()是学习迁移产生的前提。A认知习惯B生活经验C学习态度D具有知识背景学习者具备相应的背景知识,是迁移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第二节第二节 小学生的认知与学习小学生的认知与学习21以下不是影响迁移的客观因素的是()。A教师指导B学习材料特性C学习情境D认知结构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有很多,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包括智力和能力、认知结构、心理准备状态;客观因素包括学习材料的性质、学习情境的相似性、教师的指导。第二节第二节 小学生的认知与学习

18、小学生的认知与学习2001年秋季起,全国城市和县城小学从三年级开设小学英语课程。小学英语课程的开设,已成了21世纪初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2013年,日本文部科学省决定强化小学英语教育,把英语课提前至三年级,同时列为高年级必修课。问题:根据材料谈谈你对小学生言语学习的看法。小学阶段,小学生在语文领域认知的主要目的是学会正确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语文、英语领域,儿童表现出的认知特点主要是言语的发展。(1)小学生言语学习的准备:言语的敏感性、言语的倾向性、言语的发展性。(2)推动小学生言语水平的发展是多种因素作用于学生个体心理的结果。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自主状态、社会的文化

19、背景、学生的人际交往。(3)小学生对口头言语中语音的细微差别逐渐掌握,并开始进入书面语言发展时期。在教育教学影响下,小学生的词汇增加很快,对词义的理解越来越精确,语法运用逐步趋于合理、完善,言语表达更加连贯、生动和多样化。小学生还有能力学习外语,这说明小学生言语发展有很大的潜力。第二节第二节 小学生的认知与学习小学生的认知与学习学生A:学习英语语法对以后学习英语帮助很大。学生B:平面几何学得好,后来学习立体几何就简单了,知识之间有很大联系。学生A:不光知识这样,弹琴也是,会弹电子琴,学钢琴也快。学生B:可有时候也不一样,会骑自行车反而影响骑三轮车。学生A:有意思,学习很奇妙。问题:(1)请分析

20、材料中两位同学谈话用到的学习原理。(1)这两位同学所谈论的学习原理是学习迁移的有关理论。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根据迁移的性质可以把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叫正迁移,就是使两种学习之间相互促进。例如,学习语法后对学习英语帮助很大;学习平面几何后对立体几何有帮助;会弹电子琴就比较好学钢琴。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叫负迁移,也就是两种学习之间相互干扰。例如:学习骑自行车后影响骑三轮车。(2)教师应如何利用这一原理促进学生的学习 学生迁移能力的形成有赖于教学,促进迁移的有效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精选教材:要想使学生在有限的

21、时间内掌握大量的有用的经验,教学内容就必须精选。教师应选择那些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科学成果作为教材的基本内容。而每一门学科中的基本知识(如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技能和行为规范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其迁移价值较大。大量的实验都表明,在教授概念、原理等基本知识的同时,配合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事例,并阐明概念、原理的适用条件,则有助于迁移的产生。 合理编排教学内容:精选的教材只有通过合理的编排才能充分发挥其迁移的效能,否则迁移效果小,甚至阻碍迁移的产生。为此,既要防止教材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割裂、支离破碎,又要防止相互干扰或机械重复。网络化是一体化的引申,指教材各要素之间上下左右、纵横交叉联系要沟通,要突出各种

22、基本经验的联结点、联结线,这既有助于了解原有学习中存在的断裂带及断裂点,也有助于预测以后学习的发展带、发展点,为迁移的产生提供直接的支撑。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合理编排的教学内容是通过合理的教学程序得以体现、实施的,教学程序是使有效的教材发挥功效的最直接的环节。无论是宏观的整体教学规划还是微观的每一节课的教学活动,都应体现迁移规律。先教什么、学什么,后教什么、学什么,处理好这种教学与学习的先后次序是非常必要的。在宏观上,教学中应将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作为教学的主干结构,并依此进行教学。在微观上,应注重学习目标与学习过程的相似性,或有意识地沟通具有相似性的学习。简言之,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努

23、力体现迁移规律。 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意味着仅教给学生组织良好的信息还是不够的,还必须使学生了解在什么条件下迁移所学的内容、迁移的有效性如何,等等。掌握必要的学习策略及元认知策略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许多研究证明,学习策略及元认知策略具有广泛的迁移性,同时它们又能够提高学习者的迁移意识性。结合实际学科的教学来教授有关的学习策略和元认知策略,这不仅可以促进对所学内容的掌握,而且可以改善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提高了迁移的意识性,从根本上促进迁移的产生。第三第三节节 综合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综合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1小学开设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是()。A3

24、年级B4年级C5年级D2年级A【解析】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必修课程,自小学三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3课时。2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有哪些?()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ABCD2A【解析】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四个部分。第三节第三节 综合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综合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3下列属于儿童本位的综合课程的是()。A环境教育课程B活动课程C国际理解教育课程D融合课程儿童本位课程又称“经验本位的综合课程”,其特点是以儿童当下的生活与经验为核心来组织课程。“活动课程”就是这种类型的综合课程。4小学品

25、德与生活课程的总目标是()。A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B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C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D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总目标。第三节第三节 综合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综合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5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哪些特点?()A生成性、自主性、实践性B自愿性、选择性、综合性C灵活性、基础性、综合性D固有性、丰富性、自愿性综合实践活动的特征主要有:综合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和实践性。第四节第四节 信息技术与小学教学整合信息技术与小学教学整合1-下列不属于信息素养的基

26、本要点的是()。A信息技术的应用技能B对信息内容的判断和理解能力C运用信息的能力D创造信息的能力信息素养包含三个基本要点:一是信息技术的应用技能,包括利用信息技术对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处理、呈现交流的技能;二是对信息内容的判断和理解能力;三是运用信息,具有融入信息社会的态度和能力。2信息技术与小学教学可供选择的途径有()。多媒体组合课堂教学模式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研究性学习模式基于专题网站的探究性学习模式基于远程网站的协作学习模式ABCD题干中所提及的方式都可以与小学教学结合使用,提高教学效果。第四节第四节 信息技术与小学教学整合信息技术与小学教学整合3下列关于信息技术与小学教学整合理解正确的是()。A在课堂上使用计算机就是整合B教学应重视素材性资源C信息技术运用越多越好D应全面理解信息素养的含义A、B、C三项分别是对课程整合内涵、学习资源、技术支持几方面的误解。第四节第四节 信息技术与小学教学整合信息技术与小学教学整合2013年9月1日至30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办,中央电化教育馆协办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成果巡展正式启动。此次巡展旨在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基于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