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常规监测标准和声环境质量标准_第1页
噪声常规监测标准和声环境质量标准_第2页
噪声常规监测标准和声环境质量标准_第3页
噪声常规监测标准和声环境质量标准_第4页
噪声常规监测标准和声环境质量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2.5 环境噪声监测方法本标准规定了五类声环境功能区的环境噪声测量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声环境质量评价与管理。一、测量仪器测量仪器精度为2型及2型以上的积分平均声级计或环境噪声自动监测仪器,其性能需符合GB3785和GB/T17181的规定,并定期校验注:现场普查到达出型仪器要求,一般现场测量到达n型仪器要求。测量前后使用声校准器校准测量仪器的示值偏差不得大于0.5dB,否那么测量无效。声校准器应满足GBT15173对1级或2级声校准器的要求。测量时传声器应加防风罩。快慢档要求视周围主要声源而定。二、测点选择根据监测对象和目的,可选择以下三种测点条件指传声器所置位置进行环境噪声的测量:a一般户

2、外距离任何反射物地面除外至少3.5m外测量,距地面高度1.2m以上。必要时可置于高层建筑上,以扩大监测受声范围。使用监测车辆测量,传声器应固定在车顶部1.2m高度处。b噪声敏感建筑物户外在噪声敏感建筑物外,距墙壁或窗户1m处,距地面高度1.2m以上。c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距离墙面和其他反射面至少1my距窗约1.5m处,距地面1.2m-1.5m高。开窗情况下测量。三、气象条件测量应在无雨雪、无雷电天气,风速5ms以下时进行。四、监测类型与方法根据监测对象和目的,环境噪声监测分为声环境功能区监测和噪声敏感建筑物监测两种类型。A.声环境功能区监测A.1监测目的评价不同声环境功能区昼间、夜间的声环境质量

3、,了解功能区环境噪声时空分布特征。A.2定点监测法监测要求选择能反映各类功能区声环境质量特征的监测点1至假设干个,进行长期定点监测,每次测量的位置、高度应保持不变。对于0、1、2、3类声环境功能区,该监测点应为户外长期稳定、距地面高度为声场空间垂直分布的可能最大值处,其位置应能避开反射面和附近的固噪声源;4类声环境功能区监测点设于4类区内第一排噪声敏感建筑物户外交通噪声空间垂直分布的可能最大值处。声环境功能区监测每次至少进行一昼夜24小时的连续监测,得出每小时及昼间、夜间的等效声级Leq、Ld、Ln和最大声级Lmax。用于噪声分析目的,可适当增加监测工程,如累积百分声级L10、L50、L90等

4、。监测应避开节假日和非正常工作日。监测结果评价各监测点位测量结果独立评价,以昼间等效声级Ld和夜间等效声级Ln作为评价各监测点位声环境质量是否达标的根本依据。一个功能区设有多个测点的,应按点次分别统计昼间、夜间的达标率。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系统主要用于定点监测全国重点环保城市以及其他有条件的城市和地区宜设置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系统,进行不同声环境功能区监测点的连续自动监测。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系统主要由自动监测子站和中心站及通信系统组成,其中自动监测子站由全天候户外传声器、智能噪声自动监测仪器、数据传输设备等构成。A.3普查监测法A.3.10-3类声环境功能区普查监测监测要求将要普查监测的某一声环境功能区

5、划分成多个等大的正方格,网格要完全覆盖住被普查的区域,且有效网格总数应多于100个。测点应设在每一个网格的中心,测点条件为一般户外条件。监测分别在昼间工作时间和夜间22:0024:00时间缺乏可顺延进行。在前述测量时间内,每次每个测点测量10min的等效声级Leq,同时记录噪声主要来源。监测应避开节假日和非正常工作日。监测结果评价将全部网格中心测点测得的10min的等效声级Leq做算术平均运算,所得到的平均值代表某一声环境功能区的总体环境噪声水平,并计算标准偏差。根据每个网格中心的噪声值及对应的网格面积,统计不同噪声影响水平下的面积百分比,以及昼间、夜间的达标面积比例。有条件可估算受影响人口。

6、A.3.24类声环境功能区普查监测监测要求以自然路段、站场、河段等为根底,考虑交通运行特征和两侧噪声敏感建筑物分布情况,划分典型路段包括河段。在每个典型路段对应的4类区边界上指4类区内无噪声敏感建筑物存在时或第一排噪声敏感建筑物户外指4类区内有噪声敏感建筑物存在时选择1个测点进行噪声监测。这些测点应与站、场、码头、岔路口、河流汇入口等相隔一定的距离,避开这些地点的噪声干扰。监测分昼、夜两个时段进行。分别测量如下规定时间内的等效声级Leq和交通流量,对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地面段,应同时测量最大声级Lmax,对道路交通噪声应同时测量累积百分声级L10、L50、L90。根据交通类型的差异,规定的测

7、量时间为: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内河航道两侧:昼、夜各测量不低于平均运行密度的1小时值,假设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的运行车次密集,测量时间可缩短至20min。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两侧:昼、夜各测量不低于平均运行密度的20min值。监测应避开节假日和非正常工作日。监测结果评价将某条交通干线各典型路段测得的噪声值,按路段长度进行加权算术平均,以此得出某条交通干线两侧4类声环境功能区的环境噪声平均值。也可对某一区域内的所有铁路、确定为交通干线的道路、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内河航道按前述方法进行长度加权统计,得出针对某一区域某一交通类型的环境噪声平均值。根据每

8、个典型路段的噪声值及对应的路段长度,统计不同噪声影响水平下的路段百分比,以及昼间、夜间的达标路段比例。有条件可估算受影响人口。对某条交通干线或某一区域某一交通类型采取抽样测量的,应统计抽样路段比例B、噪声敏感建筑物监测8.1 监测目的了解噪声敏感建筑物户外或室内的环境噪声水平,评价是否符合所处声环境功能区的环境质量要求。8.2 监测要求监测点一般设于噪声敏感建筑物户外。不得不在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监测时,应在门窗全翻开状况下进行室内噪声测量,并采用较该噪声敏感建筑物所在声环境功能区对应环境噪声限值低10dBA的值作为评价依据。对敏感建筑物的环境噪声监测应在周围环境噪声源正常工作条件下测量,视噪声

9、源的运行工况,分昼、夜两个时段连续进行。根据环境噪声源的特征,可优化测量时间:a受固定噪声源的噪声影响稳态噪声测量1min的等效声级Leq;非稳态噪声测量整个正常工作时间或代表性时段的等效声级Leq。b受交通噪声源的噪声影响对于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内河航道,昼、夜各测量不低于平均运行密度的1小时等效声级Leq,假设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的运行车次密集,测量时间可缩短至20min。对于道路交通,昼、夜各测量不低于平均运行密度的20min等效声级Leq。c受突发噪声的影响以上监测对象夜间存在突发噪声的,应同时监测测量时段内的最大声级Lmax。8.3 监测结果评价以昼间、夜间环境噪声源正常工作时段

10、的Leq和夜间突发噪声Lmax作为评价噪声敏感建筑物户外或室内环境噪声水平,是否符合所处声环境功能区的环境质量要求的依据。五、测量记录测量记录应包括以下事项:a日期、时间、地点及测定人员;b使用仪器型号、编号及其校准记录;c测定时间内的气象条件风向、风速、雨雪等天气状况d测量工程及测定结果;e测量依据的标准;f测点示意图;g声源及运行工况说明如交通噪声测量的交通流量等;h其他应记录的事项。3.2.6 城市声环境常规测量也叫例行测量城市声环境常规监测,也称例行监测,是指为掌握城市声环境质量状况,环保部门所开展的区域声环境监测、道路交通声环境监测和功能区声环境监测分别简称:区域监测、道路交通监测和

11、功能区监测本标准规定了城市声环境常规监测的检测内容、点位设置、监测频次、测量时间、评价方法及质量保障和质量控制等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环境保护部门为监测与评价城市声环境质量状况所开展的城市声环境常规监测。乡村地区声环境监测可参照执行。一、区域声环境监测1. 目的评价整个城市环境噪声总体水平;分析城市声环境状况的年度变化规律和变化趋势。参照声环境功能区普查监测法,将整个城市建成区划分成多个等大的正方形网格如1000mt<1000mi,对于未连成片的建成区,正方形网格可以不衔接。网格中水面面积或无法监测区域如禁区面积为100%及非建成区面积大于50%的网格为无效网格。整个城市建成区有效网格总

12、数应多于100个。在每个网格中心布设1个监测点位,假设网格中心点不宜监测如水面、禁区、马路行车道等,应将监测点位移动到距离中心最近的可测位置进行测量。测点位置选择一般户外的要求,监测点位高度距离地面为1.2m4.0m。3.区域监测的频次、时间与测量量1昼间监测每年1次,监测工作应在昼间正常工作时段内进行,并应覆盖整个工作时段。实用文档 .2夜间监测每五年1次,在每个五年规划的第三年监测,监测从夜间起始时间开始。3监测工作应安排在每年的春季和秋季,每个城市监测日期应相对固定,监测应避开节假日和非正常工作日。4每个监测点位测量10min的等效声级,记录累积百分声级L10、L50、L90、LmaxL

13、min和标准偏差。4.区域监测结果与评价1按照规定录入监测数据记录及监测统计结果。2计算整个城市环境噪声总体水平。将整个城市全部网格测点测得的等效声级分昼间和夜间,分别进行算术平均。所得到的昼间平均等效声级和夜间平均等效声级代表该城市昼间和夜间的环境噪声总体水平。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总体水平按照下表进行评价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总体水平等级划分单位:dB(A)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昼间平均等效声级50.155.160.1>65.0夜间平均等效声级<40.145.150.1>55.0评价好较好较差差、道路交通声环境监测也可单独讲1能反映城市建成区内各类道路交通噪声排放特征。2能反映不

14、同道路特点考虑车辆类型、车流量、路面结构、道路宽度等交通噪声排放特征。3测点的数量。巨大、特大城市人口300万以上100个,大城市人口100万300万80个,中等城市人口50万100万50个,小城市人口小于50万20个。一个测点可代表一条或多条相近的道路。根据道路的长度比例分配点位数量。2 .测点选择测点选在路段两路口之间,距任一路口的距离大于50ml路段缺乏100m的选路段中点,测点位于人行道上距路面含慢车道ni测点应避开非道路交通源的干扰,传声器指向被测声源。3 .监测时间1昼间监测每年1次,监测工作应在昼间正常工作时段内进行,并应覆盖整个工作时段。2夜间监测每五年1次,在每个五年规划的第

15、三年监测,监测从夜间起始时间开始。3监测工作应安排在每年的春季和秋季,每个城市监测日期应相对固定,监测应避开节假日和非正常工作日。4每个测点测量20min等效声级,记录累积百分声级L10、L50、L90、LmaxLmin和标准偏差,分类大型车、中小型车记录车流量。注:大型车为车长大于等于6m或乘坐大于等于20人的载客汽车,以及总质量大于等于12t的载货汽车或挂车。中小型车为车长小于6m且乘坐小于20人的载客汽车,总质量小于12t的载货汽车或挂车,以及摩托车。4 .结果评价1将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的等效声级采用路段长度加权算术平均法,按下式计算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平均值。Leq=(l1*Leq+l2*L

16、eq2+Tn*Leqn)/L2评价道路交通噪声强度等级划分单位:dB(A)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昼间平均等效声级<68.070.172.1>夜间平均等效声级<58.058.160.162.1评价好较好较差差三、功能区声环境监测在前面环境噪声中功能区监测根底上给出了监测频次、限定了设点法1.目的评价功能区点位的昼间和夜间达标情况;反响城市各类功能区监测点位的声环境质量随时间变化状况实用文档.1定点监测法选择能反映各类功能区声环境质量特征的监测点1至假设干个,进行长期定点监测,每次测量的位置、高度应保持不变。对于0、1、2、3类声环境功能区,该监测点应为户外长期稳定、距地面高度

17、为声场空间垂直分布的可能最大值处,其位置应能避开反射面和附近的固噪声源;4类声环境功能区监测点设于4类区内第一排噪声敏感建筑物户外交通噪声空间垂直分布的可能最大值处。2参照声环境功能区普查监测法,各功能区粗选出其等效声级与该功能区平均等效声级无显著差异,能反映该功能区声环境质量特征的测点假设干个,再根据如下原那么确定本功能区定点监测点位。能满足监测仪器测试条件,平安可靠。监测点位能保持长期稳定。能避开反射面和附近固定噪声源。监测点位应兼顾行政区划分。4类声环境功能区选择有噪声敏感建筑物的区域。3监测点位数量:巨大、特大城市人口300万以上20个,大城市人口100万300万15个,中等城市人口5

18、0万100万10个,小城市人口小于50万7个。各功能区点位数量比例按照各自城市功能区面积比例确定。4mi±03. 区域监测的频次、时间与测量量 1每年每季监测1次,各城市每次监测日期应相对固定。 2每个监测点位每次连续监测24小时,记录小时等效声级,小时累积百分声级L10、L50、l_90LmaxLmin和标准偏差。 3监测应避开节假日和非正常工作日。4. 区域监测结果与评价5. 1按照规定录入监测数据记录及监测统计结果。6. 2将某一功能区昼间16小时和夜间8小时测得的等效声级分别进行能量平均。Ld101g )1C0.1LA110"10.")Ln10.1Lai0.1La2101g-(1010得出昼间和夜间等效声级。7. 各监测点位昼、夜等效声级按标准进行独立评价。8. 各功能区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