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技术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7/fb55a0a1-7177-4c88-880f-0c6927bcddca/fb55a0a1-7177-4c88-880f-0c6927bcddca1.gif)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技术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7/fb55a0a1-7177-4c88-880f-0c6927bcddca/fb55a0a1-7177-4c88-880f-0c6927bcddca2.gif)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技术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7/fb55a0a1-7177-4c88-880f-0c6927bcddca/fb55a0a1-7177-4c88-880f-0c6927bcddca3.gif)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技术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7/fb55a0a1-7177-4c88-880f-0c6927bcddca/fb55a0a1-7177-4c88-880f-0c6927bcddca4.gif)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技术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7/fb55a0a1-7177-4c88-880f-0c6927bcddca/fb55a0a1-7177-4c88-880f-0c6927bcddca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四章第四章 危险化学品安全危险化学品安全 生产技术生产技术 1. 1.防火防爆安全技术防火防爆安全技术 2. 2.电气安全技术电气安全技术 3. 3.化工生产安全技术化工生产安全技术 4. 4.化工专用机械设备安全技术化工专用机械设备安全技术 5. 5.化工通用机械设备安全技术化工通用机械设备安全技术 第一节第一节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防火防爆安全技术 1. 1.燃烧及其特性燃烧及其特性 2. 2.爆炸及其特性爆炸及其特性 3. 3.火灾与爆炸事故火灾与爆炸事故 4. 4.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防火防爆技术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防火防爆技术 第一节第一节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防火防爆安全技术一燃烧及其特性
2、一燃烧及其特性1. 1. 燃烧的概念燃烧的概念 (1) (1)定义: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定义: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 生的放热和发光的化学反应。生的放热和发光的化学反应。 (2) (2)特性:放热、发光、生成新物质。特性:放热、发光、生成新物质。 (3) (3)本质:氧化还原反应本质:氧化还原反应( (得失电子的氧化得失电子的氧化 还原反应还原反应) )2. 2. 燃烧条件燃烧条件 (1)(1)必要条件(燃烧三要素)必要条件(燃烧三要素) 可燃物质(还原剂)可燃物质(还原剂) 助燃物质(氧化剂)助燃物质(氧化剂) 点火源(外因)点火源(外因) (2) (2)可行条件可行条件 可燃物质
3、和助燃物质达到一定的数可燃物质和助燃物质达到一定的数量量 和浓度。和浓度。 一般可燃物,空气中氧浓度一般可燃物,空气中氧浓度14%14%时,时,不会燃烧。不会燃烧。 可燃气体有浓度范围(空气中)可燃气体有浓度范围(空气中) 氢氢 气气 4.1 75.0% 4.1 75.0% 汽汽 油油 1.0 1.0 6.0% 6.0% 固体物质氧指数表示。固体物质氧指数表示。 点火源必须具备一定的强度点火源必须具备一定的强度 最小点火能量最小点火能量: : 乙炔乙炔0.02mJ 0.02mJ 甲烷甲烷0.28mJ0.28mJ 乙醚乙醚0.19mJ 0.19mJ 甲醇甲醇0.22mJ0.22mJ 汽油汽油0.
4、20mJ 0.20mJ 煤尘煤尘40.0mJ40.0mJ3. 3. 燃烧过程燃烧过程 (1) (1)可燃气体可燃气体燃烧燃烧 (2) (2)可燃液体可燃液体吸热气化吸热气化燃烧燃烧 (3) (3)可燃固体可燃固体表面燃烧表面燃烧吸热分解吸热分解 燃烧燃烧 不同物态的可燃物燃烧的难易程度不同不同物态的可燃物燃烧的难易程度不同. . 不同物态的可燃物燃烧时需要点火源的不同物态的可燃物燃烧时需要点火源的强强 度不同度不同. .4. 4. 燃烧种类燃烧种类 (1) (1)闪燃与闪点闪燃与闪点 闪燃闪燃: :当点火源接近易燃和可燃液液体时当点火源接近易燃和可燃液液体时, , 液面上蒸气与空气混合物会发生
5、瞬间液面上蒸气与空气混合物会发生瞬间 闪光的燃烧闪光的燃烧( (通常发生蓝色的火花,而通常发生蓝色的火花,而 且一闪即灭且一闪即灭),),此种燃烧现象称为闪燃此种燃烧现象称为闪燃. . 闪点闪点: :闪燃时易燃和可燃液体对应的温度称闪燃时易燃和可燃液体对应的温度称 为闪点为闪点. . 易燃液体在闪点时蒸发速度缓慢,蒸发出易燃液体在闪点时蒸发速度缓慢,蒸发出 来的蒸气仅能维持一刹那的燃烧,来不及来的蒸气仅能维持一刹那的燃烧,来不及补充新的蒸气,不能继续燃烧。补充新的蒸气,不能继续燃烧。从消防观点来说,闪燃就是火灾的先兆,从消防观点来说,闪燃就是火灾的先兆, 在防火规范中有关物质的危险等级划分,在
6、防火规范中有关物质的危险等级划分,就是以闪点为准的。就是以闪点为准的。(2)(2)自燃与自然点自燃与自然点 自燃自燃: :自燃是可燃物自燃是可燃物( (有空气存在有空气存在) )达到一达到一 定温度时不需要点火源定温度时不需要点火源, ,就能自行燃就能自行燃 烧现象称为自燃。烧现象称为自燃。 自然点自然点: :自燃时可燃物对应的温度称为自然自燃时可燃物对应的温度称为自然 点点. . 物质的自燃点越低,发生起火的危险性越物质的自燃点越低,发生起火的危险性越 大。大。 物质的自燃点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压力、物质的自燃点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压力、 温度等条件的不同改变。温度等条件的不同改变。(3)(
7、3)点燃与着火点点燃与着火点 点燃点燃: :燃点是可燃物质燃点是可燃物质( (有空气存在有空气存在) )受点受点 火源点燃发生燃烧现象称为点燃。火源点燃发生燃烧现象称为点燃。 点燃亦称强制着火点燃亦称强制着火. . 着火点着火点: :可燃物质受点火源点燃对应的温度可燃物质受点火源点燃对应的温度 称为着火点称为着火点. .可燃物质的温度低于着火点燃烧不能进行可燃物质的温度低于着火点燃烧不能进行. .可燃物质的温度越高可燃物质的温度越高, ,燃烧进行得越剧烈燃烧进行得越剧烈. .二二. .爆炸及其特性爆炸及其特性 1.1.爆炸的概念爆炸的概念 (1)定义:定义: 爆炸是一种极为迅速的释放能量的过程
8、爆炸是一种极为迅速的释放能量的过程. . 释放的能量释放的能量: : 物理能物理能( (势能势能, ,动能动能) ) 化学能化学能( (分子内能分子内能) ) 原子能原子能( (核能核能) )(2)(2)特征:特征: 爆炸点周围介质的压力突变爆炸点周围介质的压力突变 - -冲击波冲击波. . 汽油汽油与空气混合气体与空气混合气体爆炸的最大压力爆炸的最大压力 =8.18 =8.1810105 5Pa(Pa(帕帕) ) =8.35kg/cm =8.35kg/cm2 2( (工程大气压工程大气压) ) (1.0kg/cm (1.0kg/cm2 2=0.98=0.9810105 5Pa)Pa)2.2.
9、爆炸的分类爆炸的分类 (1) (1)按爆炸形成的原因按爆炸形成的原因 物理爆炸物理爆炸 释放的能量是物理能释放的能量是物理能( (势能势能, ,动能动能).). 锅炉、压力容器或气瓶内的物质由于受锅炉、压力容器或气瓶内的物质由于受热、碰撞等因素,使气体膨胀,压力急剧热、碰撞等因素,使气体膨胀,压力急剧升高,超过了设备所能承受的机械强度而升高,超过了设备所能承受的机械强度而发生的爆炸。发生的爆炸。 化学爆炸化学爆炸 释放的能量是化学能释放的能量是化学能( (分子内能分子内能).). 爆炸品的爆炸,属于这类有爆炸品的爆炸,属于这类有TNTTNT、苦味、苦味酸、硝化棉和硝化甘油等的爆炸酸、硝化棉和硝
10、化甘油等的爆炸. . 易燃易爆化学品的爆炸,属于这类有氢易燃易爆化学品的爆炸,属于这类有氢气、液化汽、酒精、汽油、苯等的爆炸气、液化汽、酒精、汽油、苯等的爆炸. .原子爆炸原子爆炸 释放的能量是原子能释放的能量是原子能( (核能核能).). 核武器中原子弹、氢弹的爆炸核武器中原子弹、氢弹的爆炸. .(2)(2)按爆炸的物相按爆炸的物相 气相爆炸气相爆炸 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发生的爆炸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发生的爆炸. . 可燃液体与空气混合发生的爆炸可燃液体与空气混合发生的爆炸. . 可燃粉尘与空气混合发生的爆炸可燃粉尘与空气混合发生的爆炸 液相爆炸液相爆炸 固相爆炸固相爆炸 3. 3.爆炸极限及其
11、影响因素爆炸极限及其影响因素 (1) (1)爆炸极限的概念爆炸极限的概念 可燃气体与空气的混合物遇到点火源可燃气体与空气的混合物遇到点火源, ,能发生爆炸的浓度为爆炸极限能发生爆炸的浓度为爆炸极限. . 最高浓度为爆炸上限最高浓度为爆炸上限. . 最低浓度为爆炸下限最低浓度为爆炸下限. . (2)(2)爆炸极限爆炸极限 甲甲 烷烷 5.0 15.0% 5.0 15.0% 一一 氧氧 化化 碳碳 12.5 75.0% 12.5 75.0% 乙乙 炔炔 2.3 82.0% 2.3 82.0% 氢氢 气气 4.1 75.0% 4.1 75.0% 汽汽 油油 1.0 1.0 6.0% 6.0% 柴柴
12、油油 0.5 4.1% 0.5 4.1% (3) (3)影响爆炸极限的因素影响爆炸极限的因素 初炸温度初炸温度 初炸压力初炸压力 含氧量含氧量 惰性气体含量惰性气体含量 容器的材质与大小容器的材质与大小 点火能量点火能量三三. .火灾与爆炸事故火灾与爆炸事故 1. 1.火灾及其分类火灾及其分类 (1) (1)火灾火灾 凡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凡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 成的灾害成的灾害, ,都称为火灾都称为火灾. . (2) (2)火灾的分类火灾的分类 A A类火灾类火灾 含碳固体燃烧的火灾含碳固体燃烧的火灾 B B类火灾类火灾 易燃液体燃烧的火灾易燃液体燃烧的火灾 C C类
13、火灾类火灾 易燃气体燃烧的火灾易燃气体燃烧的火灾 D D类火灾类火灾 可燃金属燃烧的火灾可燃金属燃烧的火灾 E E类火灾类火灾 带电物体燃烧的火灾带电物体燃烧的火灾 2.2.爆炸事故及其特点爆炸事故及其特点 (1) (1)常见爆炸事故常见爆炸事故 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发生的爆炸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发生的爆炸. . 可燃液体与空气混合发生的爆炸可燃液体与空气混合发生的爆炸. . 可燃粉尘与空气混合发生的爆炸可燃粉尘与空气混合发生的爆炸. . 爆炸性物品发生的爆炸爆炸性物品发生的爆炸. . 锅炉及压力容器发生的爆炸锅炉及压力容器发生的爆炸. . (3)(3)爆炸事故的特点爆炸事故的特点 突发性突发性
14、爆炸事故往往在瞬间发生爆炸事故往往在瞬间发生, ,难以预料难以预料. . 复杂性复杂性 爆炸事故发生的原因程度及后果悬殊爆炸事故发生的原因程度及后果悬殊. . 严重性严重性 爆炸事故的破坏性大爆炸事故的破坏性大, ,往往造成重大损往往造成重大损 失失, ,后果的严重后果的严重. . 四四. .安全生产防火防爆技术安全生产防火防爆技术 1.1.易燃易爆化学品的控制易燃易爆化学品的控制. . (1)(1)根据物质的危险特性进行控制根据物质的危险特性进行控制. . 不同化学品的不同化学品的毒害、腐蚀、爆炸、燃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挥发等烧、助燃、挥发等危险特性不同危险特性不同, ,采取措施采
15、取措施不同不同. . (2) (2)防止可燃物外溢泄漏防止可燃物外溢泄漏. . 是防火防爆的重要措施是防火防爆的重要措施, ,能够防止生产能够防止生产设备外部的失火设备外部的失火. . (3) (3)惰性气体保护惰性气体保护. . 隔绝易燃易爆化学品和空气的接触隔绝易燃易爆化学品和空气的接触. . (4) (4)通风置换通风置换. . 降低空气中易燃易爆化学品的浓度降低空气中易燃易爆化学品的浓度. . (5) (5)安全监测及联锁安全监测及联锁. . 感温报警器。感温报警器。 红外线光电报警器。红外线光电报警器。 离子感烟报警器。离子感烟报警器。 可燃气体报警器。可燃气体报警器。 自动灭火系统
16、。自动灭火系统。 2.2.点火源的控制点火源的控制 (1) (1)严格控制明火严格控制明火. . (2) (2)避免发生摩擦和撞击避免发生摩擦和撞击. . (3) (3)注意高温表面注意高温表面. . (4) (4)防止自燃发热防止自燃发热. . (5) (5)消除电气、静电火花消除电气、静电火花. . (6) (6)安装防雷装置安装防雷装置. . 3.3.限制火灾爆炸的蔓延扩散限制火灾爆炸的蔓延扩散 (1)(1)阻火装置阻火装置 阻火器阻火器 阻火器的作用是防止外部火焰窜入存阻火器的作用是防止外部火焰窜入存有易燃易爆气体的设备、管道内或阻止火有易燃易爆气体的设备、管道内或阻止火焰在设备、管道
17、间蔓延。焰在设备、管道间蔓延。 防爆波纹阻火器防爆波纹阻火器 防爆平板阻火器防爆平板阻火器 防爆阻火透气帽防爆阻火透气帽 防爆阻火呼吸阀防爆阻火呼吸阀 阻火圈阻火圈 阻火圈是由金属材料制作外壳,内填充阻燃阻火圈是由金属材料制作外壳,内填充阻燃膨胀芯材,套在硬聚氯乙烯管道外壁,火灾发生膨胀芯材,套在硬聚氯乙烯管道外壁,火灾发生时芯材受热迅速膨胀,挤压时芯材受热迅速膨胀,挤压UPVCUPVC管道,在较短时管道,在较短时间内封堵管道穿洞口,阻止火势沿管道蔓延。间内封堵管道穿洞口,阻止火势沿管道蔓延。 单向阀单向阀 仅允许流体向一个方向流动而不能反向流动仅允许流体向一个方向流动而不能反向流动的方向控制
18、阀。的方向控制阀。 弹簧式弹簧式 重力式重力式 旋启式旋启式 隔膜式隔膜式安全液封安全液封 液封是一种密封空间液封是一种密封空间( (密封效果极佳密封效果极佳) ),防止,防止气体泄漏,而且控制器内压力不超过给定数值,气体泄漏,而且控制器内压力不超过给定数值,防火防爆的装置。防火防爆的装置。液封装置的类型:液封装置的类型: 插管型液封装置插管型液封装置 U U形管型液封装置形管型液封装置 形管型液封装置形管型液封装置 自动排液器型液封装置自动排液器型液封装置液封的高度需要计算液封的高度需要计算 阻隔防爆技术阻隔防爆技术 HANHAN阻隔防爆技术阻隔防爆技术 HANHAN是英文是英文Hypost
19、asis Anchor-hold Hypostasis Anchor-hold No-explosion No-explosion 的缩写,意即本的缩写,意即本质安全不爆质安全不爆炸。炸。HANHAN阻隔防爆技术是一项预防易燃易爆阻隔防爆技术是一项预防易燃易爆气态、液态危险化学晶储运容器和装置,气态、液态危险化学晶储运容器和装置,因静电、明火、焊接、枪击、碰撞、错误因静电、明火、焊接、枪击、碰撞、错误操作等意外事故引发爆炸的技术,从根本操作等意外事故引发爆炸的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易燃易爆气态、液态危险化学晶上解决了易燃易爆气态、液态危险化学晶储运容器和装置的本质安全。储运容器和装置的本质安全。
20、 阻隔防爆技术的行业标准。阻隔防爆技术的行业标准。 20052005年年4 4月月1313日日,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理总局发布了20052005年第一号公告,颁布两年第一号公告,颁布两项安全生产行业标准,即汽车加油项安全生产行业标准,即汽车加油( (气气) )站、轻质燃油和液化石油气汽车罐车用阻站、轻质燃油和液化石油气汽车罐车用阻隔防爆储罐技术要求隔防爆储罐技术要求(AQ30012005)(AQ30012005)、阻隔防爆橇装式汽车加油阻隔防爆橇装式汽车加油( (气气) )装置技术装置技术要求要求(AQ3002-2005)(AQ3002-2005)。 这两项安全
21、生产行业标准是国家安全这两项安全生产行业标准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颁布的安全生产行业标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颁布的安全生产行业标准。准。 阻隔防爆技术的历史阻隔防爆技术的历史 早在早在2020世纪世纪8080年代欧美等国家就已着手对此年代欧美等国家就已着手对此项技术进行研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效果,在此项技术进行研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效果,在此期间,美国军方针对阻隔防爆技术颁布期间,美国军方针对阻隔防爆技术颁布MIL-B-MIL-B-8716287162技术标准,这个标准就是用于飞机油箱抑技术标准,这个标准就是用于飞机油箱抑爆的网状铝防护材料,在爆的网状铝防护材料,在9191年的海湾战争中,年的海
22、湾战争中,美军就使用这一防爆技术,从此以后这项技术就美军就使用这一防爆技术,从此以后这项技术就由军工转为民用。由军工转为民用。 由于此项技术实用性极强,作用特别明显,由于此项技术实用性极强,作用特别明显,从从2020世纪世纪9090年代起我国开始对此项技术展开研究,年代起我国开始对此项技术展开研究,通过近通过近1010年的努力,我国于年的努力,我国于20052005年年4 4月在全国范围月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阻隔防爆技术。内推广、应用阻隔防爆技术。 阻隔防爆技术的机理阻隔防爆技术的机理 根据热传导理论及形成燃烧、爆炸的根据热传导理论及形成燃烧、爆炸的基本条件,利用容器内的阻隔防爆材料的基本条
23、件,利用容器内的阻隔防爆材料的蜂窝结构,阻隔火焰的迅速传播与能量的蜂窝结构,阻隔火焰的迅速传播与能量的瞬间释放,当火焰与网面接触,气体向网瞬间释放,当火焰与网面接触,气体向网状材料散热,由于金属材料的热容和导热状材料散热,由于金属材料的热容和导热率远高于气体,当网状材料的孔径足够小率远高于气体,当网状材料的孔径足够小时,散热的速度超过热量产生的速度,破时,散热的速度超过热量产生的速度,破坏了燃烧介质的爆炸条件,从而防止爆炸,坏了燃烧介质的爆炸条件,从而防止爆炸,保证了易燃易爆气态、液态危险化学品的保证了易燃易爆气态、液态危险化学品的储运安全。储运安全。 阻隔防爆材料阻隔防爆材料材料材料 阻隔防
24、爆效果阻隔防爆效果 (2)(2)阻火设备阻火设备 防火门防火门 防火门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能满足耐防火门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能满足耐火稳定性、完整性和隔热性要求的门。火稳定性、完整性和隔热性要求的门。它是设在防火分区间、疏散楼梯间、垂它是设在防火分区间、疏散楼梯间、垂直竖井等具有一定耐火性的防火分隔物。直竖井等具有一定耐火性的防火分隔物。 防火门耐火等级分别为防火门耐火等级分别为0.5h(0.5h(丙级丙级) )、1.0h(1.0h(乙级乙级) )、1.5h(1.5h(甲级甲级) )和和2.0h2.0h、3.0h3.0h。 防火门分常开防火门、常闭防火门、防火门分常开防火门、常闭防火门、遇火灾快开防火
25、门、高温防爆防火门、遇火灾快开防火门、高温防爆防火门、快速闭锁防火门、活动防火门等。快速闭锁防火门、活动防火门等。防火墙防火墙 防火墙是由不燃烧体构成,耐火极限防火墙是由不燃烧体构成,耐火极限不低于不低于3h3h。为减小或避免建筑、结构、设。为减小或避免建筑、结构、设备遭受热辐射危害和防止火灾蔓延,设置备遭受热辐射危害和防止火灾蔓延,设置的竖向分隔体或直接设置在建筑物基础上的竖向分隔体或直接设置在建筑物基础上或钢筋混凝土框架上具有耐火性的墙。或钢筋混凝土框架上具有耐火性的墙。 防火墙是防火分区的主要建筑构件。防火墙是防火分区的主要建筑构件。通常防火墙有内防火墙、外防火墙和室外通常防火墙有内防火
26、墙、外防火墙和室外独立墙几种类型。独立墙几种类型。 防火堤防火堤 防火堤用于常压液体储罐组,在油罐防火堤用于常压液体储罐组,在油罐和其他液态危险品储罐发生泄漏事故时,和其他液态危险品储罐发生泄漏事故时,防止液体外流和火势蔓延的构筑物防止液体外流和火势蔓延的构筑物 事故备用贮罐事故备用贮罐 存放发生安全事故设备中物料的备用存放发生安全事故设备中物料的备用贮罐贮罐. . 集流坑集流坑 汇集发生安全事故设备中泄漏的液体物汇集发生安全事故设备中泄漏的液体物料的凹坑料的凹坑. .(3)(3)防爆泄压装置防爆泄压装置 安全阀安全阀 安全阀是一种安全保护用阀,它的启安全阀是一种安全保护用阀,它的启闭件受外力
27、作用下处于常闭状态,当设备闭件受外力作用下处于常闭状态,当设备或管道内的介质压力升高,超过规定值时或管道内的介质压力升高,超过规定值时自动开启,通过向系统外排放介质来防止自动开启,通过向系统外排放介质来防止管道或设备内介质压力超过规定数值。管道或设备内介质压力超过规定数值。爆破片爆破片 爆破片是压力容器、管道的重要安全装爆破片是压力容器、管道的重要安全装置。它能在规定的温度和压力下爆破,置。它能在规定的温度和压力下爆破, 泄泄放压力,保障安全。放压力,保障安全。 泄爆门泄爆门 泄爆门在建筑物室内发生爆炸或燃烧时屋内泄爆门在建筑物室内发生爆炸或燃烧时屋内气体压力随之急剧上升,泄爆门通过泄爆配件或
28、气体压力随之急剧上升,泄爆门通过泄爆配件或装置使窗开启并释放压力以控制爆炸的产生或使装置使窗开启并释放压力以控制爆炸的产生或使破坏程度达到最小。破坏程度达到最小。 (4)(4)安全距离安全距离 装置与装置间留有安全距离装置与装置间留有安全距离 其他装置与危险源留有安全距离其他装置与危险源留有安全距离 任务三 工艺参数的安全控 一、案例 二、温度控制 三、投料控制 四、溢料和泄漏的控制 五、自动控制与安全保护装置 第二节第二节 电气安全技术电气安全技术 电气设备安装不恰当电气设备安装不恰当, ,使用不合理使用不合理, , 维修不及维修不及时以及缺乏必要的电气安全知识,不仅会发生电时以及缺乏必要的
29、电气安全知识,不仅会发生电气事故危及人身安全,而且是引起爆炸、火灾事气事故危及人身安全,而且是引起爆炸、火灾事故的重要原因。因此,电气安全已日益得到人们故的重要原因。因此,电气安全已日益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的关注和重视。 除了电力安全之外,生产中的静电及大气中除了电力安全之外,生产中的静电及大气中雷电的影响和危害,随着生产的发展日渐突出,雷电的影响和危害,随着生产的发展日渐突出,也是引起爆炸、火灾事故的重要原因,同样需要也是引起爆炸、火灾事故的重要原因,同样需要我们高度的重视,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我们高度的重视,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电气安全包括电气安全包括: :1.1.供电系统的安全供电
30、系统的安全( (电力系统安全电力系统安全).).2.2.用电设备的安全用电设备的安全. . (1) (1)工业电器设备安全工业电器设备安全. . (2) (2)家用电器安全家用电器安全. .3.3.人身安全人身安全( (触电防护触电防护).).4.4.其他方面的安全其他方面的安全. . (1) (1)静电安全静电安全. . (2) (2)雷电安全雷电安全. . 本本 节节 内内 容容 1.1.触电防护技术触电防护技术 2. 2.电力系统安全技术电力系统安全技术 3. 3.用电设备的安全用电设备的安全 4. 4.电气防火防爆技术电气防火防爆技术 5. 5.防静电安全技术防静电安全技术 6. 6.
31、防雷电安全技术防雷电安全技术一一.触电防护技术触电防护技术1.触电事故的特点触电事故的特点(1)危险因素不能被感觉器官察觉而预防危险因素不能被感觉器官察觉而预防.(2)电气事故的危险性大,损失严重,死亡率电气事故的危险性大,损失严重,死亡率也较高也较高.(3)电气事故发生时,来得突然,毫无预感,电气事故发生时,来得突然,毫无预感,人一旦触电,自身失去防卫能力人一旦触电,自身失去防卫能力.2.触电事故触电事故 触电事故是电流直接或间接对人体造触电事故是电流直接或间接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包括电伤和电击成的伤害,包括电伤和电击. (1)电伤电伤 电伤是电流对人体外部造成的局部伤电伤是电流对人体外部造成
32、的局部伤害,并且在人体表面留有明显的伤痕,如害,并且在人体表面留有明显的伤痕,如电烧伤、电烙印、皮肤金属化等。电烧伤、电烙印、皮肤金属化等。电烧伤是电流热作用与形成电弧而引起的电烧伤是电流热作用与形成电弧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电创伤。它包括电流烧伤、电一种常见的电创伤。它包括电流烧伤、电弧烧伤和混合烧伤。弧烧伤和混合烧伤。电烙印是人体皮肤表面受电流作用而产生电烙印是人体皮肤表面受电流作用而产生的特殊损伤,通常不会产生疼痛感,但是,的特殊损伤,通常不会产生疼痛感,但是,电烙印面积过大会造成人体组织的深度损电烙印面积过大会造成人体组织的深度损伤,能够破坏人体内部器官的功能。伤,能够破坏人体内部器官的功
33、能。皮肤金属化皮肤金属化是人体皮肤表面受电流作用而是人体皮肤表面受电流作用而产生的呈现产生的呈现金属光泽的金属光泽的特殊损伤。特殊损伤。(2)电击电击 电击是电流通过人体造成人体内部的电击是电流通过人体造成人体内部的伤害,通常不会在人体表面留下大面积的伤害,通常不会在人体表面留下大面积的明显伤痕。其主要伤害部位是中枢神经系明显伤痕。其主要伤害部位是中枢神经系统、肺部和心脏。人体受到电流电击时,统、肺部和心脏。人体受到电流电击时,会出现痉挛、呼吸窒息、心颤、心跳骤停会出现痉挛、呼吸窒息、心颤、心跳骤停等症状,严重时会造成死亡。因此,电击等症状,严重时会造成死亡。因此,电击事故是最危险的触电事故。
34、事故是最危险的触电事故。电击的分类电击的分类: 单线电击单线电击,双线电击双线电击,高压电击高压电击,跨步电压电击跨步电压电击单线电击单线电击 当人体站立于地面与带电体意外接触当人体站立于地面与带电体意外接触时造成的电击,它是最常出现的触电事故,时造成的电击,它是最常出现的触电事故,主要发生在主要发生在220伏对地电压和伏对地电压和380伏伏 两相间电压的低压设备上。两相间电压的低压设备上。双线电击双线电击 当人体不同部位同时触及电压不同的两当人体不同部位同时触及电压不同的两线线(火线火线+零线,火线零线,火线+火线火线)造成的电击,这造成的电击,这类事故不易发生,一旦发生,其危险性比类事故不
35、易发生,一旦发生,其危险性比单线电击高。单线电击高。高压电击高压电击 发生在发生在1000伏以上的高压电气设备上伏以上的高压电气设备上的电击事故。当人体即将接触高压带电体的电击事故。当人体即将接触高压带电体时,高电压将空气击穿,使空气成为导体,时,高电压将空气击穿,使空气成为导体,进而使电流通过人体形成电击。这种电击进而使电流通过人体形成电击。这种电击不仅对人体造成内部伤害,其产生的高温不仅对人体造成内部伤害,其产生的高温电弧还会烧伤人体。电弧还会烧伤人体。跨步电压电击跨步电压电击 当带电设备发生一相接地时,接地电当带电设备发生一相接地时,接地电流流入大地,在距离接地位置不同的地表流流入大地,
36、在距离接地位置不同的地表面各点上呈现不同电位,距离接地点愈远面各点上呈现不同电位,距离接地点愈远电位愈低。当人的双脚同时踩在带有不同电位愈低。当人的双脚同时踩在带有不同电位的地表两点时,会引起跨步电压电击。电位的地表两点时,会引起跨步电压电击。3.电流对人体伤害程度的影响因素电流对人体伤害程度的影响因素(1)电流大小的影响电流大小的影响 通过人体内部的电流越大,人的生理反通过人体内部的电流越大,人的生理反应和病理反应越明显,引起心室颤动的时应和病理反应越明显,引起心室颤动的时间越短,致命的危险性越大。按照人体呈间越短,致命的危险性越大。按照人体呈现的状态,可将通过人体内部的电流分为现的状态,可
37、将通过人体内部的电流分为三个级别。三个级别。(3) 感知电流感知电流 使人体有感觉的最小电流称为感知电使人体有感觉的最小电流称为感知电流。工频的平均感知电流,成年男性流。工频的平均感知电流,成年男性1.1m;成年女性;成年女性0.7m,直流电均为,直流电均为5m. 摆脱电流摆脱电流 人体在触电后能自行摆脱带电体的最人体在触电后能自行摆脱带电体的最大电流为摆脱电流。工频平均摆脱电流,大电流为摆脱电流。工频平均摆脱电流,成年男性成年男性16m;成年女性;成年女性10m;直流;直流电均为电均为50m. 致命电流(室颤电流)致命电流(室颤电流) 人体发生触电后,在较短的时间内人体发生触电后,在较短的时
38、间内危及生命的最小电流称为致命电流(室颤危及生命的最小电流称为致命电流(室颤电流)。一般情况下,通过人体的工频电电流)。一般情况下,通过人体的工频电流超过流超过50m时,心脏就会停止跳动,出时,心脏就会停止跳动,出现致命的危险。实验证明:电流大于现致命的危险。实验证明:电流大于30m时,心脏就会发生心室颤动的危险,因时,心脏就会发生心室颤动的危险,因此此30m也是作为致命电流的又一极限也是作为致命电流的又一极限. 几个极限值几个极限值 1A 1A 心脏停止跳动;心脏停止跳动; 250mA250mA无可挽回心脏破裂极限;无可挽回心脏破裂极限; 30mA 30mA 呼吸瘫痪的极限;呼吸瘫痪的极限;
39、 10mA 10mA 肌肉抽畜,没有危险;肌肉抽畜,没有危险; 0.5mA0.5mA有感觉的极限。有感觉的极限。IEC(IEC(国际电工委员会国际电工委员会) )规定规定10mA10mA为摆脱阈值。为摆脱阈值。(2)通电的时间的影响通电的时间的影响 通电的时间越长,危险性越大通电的时间越长,危险性越大。(3)人体体质的影响人体体质的影响 人体的电阻人体的电阻 人体的电阻越小通过的电流越大,危险人体的电阻越小通过的电流越大,危险性越大性越大(1700欧姆欧姆)。 皮肤的湿度皮肤的湿度 皮肤的湿度越湿通过的电流越大,危险皮肤的湿度越湿通过的电流越大,危险性越大。性越大。(4)电流通过人体途径的影响
40、电流通过人体途径的影响 电流通过人体神经中枢或心脏,容易电流通过人体神经中枢或心脏,容易致人于死命。危险程度:手到脚手到手致人于死命。危险程度:手到脚手到手脚到脚,依次减小脚到脚,依次减小.(5)通过电流频率的影响通过电流频率的影响 交流电对人体最危险的频率是交流电对人体最危险的频率是10100赫兹,工频电是赫兹,工频电是5060赫兹这是最危险的,赫兹这是最危险的,高于或低于危险性都减少。高于或低于危险性都减少。4.触电防护技术触电防护技术(1)安全制度安全制度 安全制度是保护操作人员安全健康的安全制度是保护操作人员安全健康的重要措施。主重要措施。主 要安要安 全制度有全制度有 工作票制度、工
41、作票制度、工作监护制度、停电安全技术措施工作监护制度、停电安全技术措施.(2) 不带电作业不带电作业 作业前必须验明是否有电作业前必须验明是否有电,未验明前一未验明前一律认律认 为有电为有电.(3) 采用安全电压采用安全电压 我国安全电压规定为五个等级,即我国安全电压规定为五个等级,即42V42V、36V36V、24V24V、12V12V及及6V.6V. 环境干燥用环境干燥用 36V36V 潮湿场所用潮湿场所用 24V24V 特别潮湿或在金属容器内用特别潮湿或在金属容器内用12V12V 外国的规定各不相同,如法国、瑞典、外国的规定各不相同,如法国、瑞典、荷兰规定为荷兰规定为24V24V;俄罗斯
42、是;俄罗斯是30V30V;美国是;美国是40V.40V.(4)绝缘绝缘 为了避免发生短路、触电等事故,需为了避免发生短路、触电等事故,需用绝缘材料将带电体封闭起来,以避免与用绝缘材料将带电体封闭起来,以避免与其他带电体或人体等接触其他带电体或人体等接触. 绝缘性能主要用绝缘电阻、耐压强度、绝缘性能主要用绝缘电阻、耐压强度、泄漏电流、介质损耗等指标来衡量。绝缘泄漏电流、介质损耗等指标来衡量。绝缘电阻是衡量绝缘性能的最基本指标。对于电阻是衡量绝缘性能的最基本指标。对于新装和大修后的低压线路和设备,其绝缘新装和大修后的低压线路和设备,其绝缘电阻要求不低于电阻要求不低于0.5兆欧。兆欧。0.5 兆欧兆
43、欧(5)屏护屏护 屏护是借助屏障物防止触及带电体的屏护是借助屏障物防止触及带电体的措施。屏护装置包括遮拦和障碍,常用的措施。屏护装置包括遮拦和障碍,常用的屏护装置有遮拦、护罩、护盖、箱闸等。屏护装置有遮拦、护罩、护盖、箱闸等。对屏护装置的一般要求:屏护装置不能与对屏护装置的一般要求:屏护装置不能与带电体接触;屏护装置所用材料应有足够带电体接触;屏护装置所用材料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良好的耐火性能;金属材料的机械强度和良好的耐火性能;金属材料制成的屏护装置必须接地或接零;屏护装制成的屏护装置必须接地或接零;屏护装置应采用必要的信号装置和联锁装置。置应采用必要的信号装置和联锁装置。(6)保持安全距离
44、保持安全距离线路间距,变、配电设备间距,用电设备线路间距,变、配电设备间距,用电设备间距,检修间距间距,检修间距.220kv安全距离安全距离: 3m跨步电压的安全距离同接地电压的高低有跨步电压的安全距离同接地电压的高低有关,关, 当离电流入地点当离电流入地点30米以外时,跨步电米以外时,跨步电压接近于零,所以,跨步电压的安全距离压接近于零,所以,跨步电压的安全距离为不小于为不小于30m.(7)(7)接地与接零接地与接零 接地接地 包括临时接地和固定接地。包括临时接地和固定接地。 临时接地是在检修设备或线路时,切断电源临时接地是在检修设备或线路时,切断电源后,临时将检修的设备或者线路的导电部分与
45、大后,临时将检修的设备或者线路的导电部分与大地连接,以防止误合闸等意外情况发生时造成触地连接,以防止误合闸等意外情况发生时造成触电事故。电事故。 固定接地包括工作接地和安全接地。工作接固定接地包括工作接地和安全接地。工作接地是维持系统正常运行的接地。安全接地是为了地是维持系统正常运行的接地。安全接地是为了防止触电、雷击、爆炸、辐射等危害而实施的接防止触电、雷击、爆炸、辐射等危害而实施的接地措施。保护接地的接地电阻一般不得大于地措施。保护接地的接地电阻一般不得大于4 4欧欧姆。姆。接零接零 是将电气设备正常时不带电的部分与电是将电气设备正常时不带电的部分与电网的零线连接,即保护接零。保护接零一网
46、的零线连接,即保护接零。保护接零一般用于低压中性点直接接地、电压般用于低压中性点直接接地、电压380/220v的三相四线制电网中。保护接零的三相四线制电网中。保护接零措施需要与其他安全措施配合使用。措施需要与其他安全措施配合使用。 对接零装置的安全要求:接零装置所对接零装置的安全要求:接零装置所用材料要有良好的机械强度,要耐腐蚀,用材料要有良好的机械强度,要耐腐蚀,要连接可靠,保护零线的导电能力不应低要连接可靠,保护零线的导电能力不应低于相线的于相线的1/2,支线部分的工作零线与保护,支线部分的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不得共用等。零线不得共用等。(8) 漏电保护装置漏电保护装置 漏电保护装置是用于防
47、止直接接触接漏电保护装置是用于防止直接接触接触电击和间接接触电击、防止漏电火灾、触电击和间接接触电击、防止漏电火灾、监测一相接地或绝缘损坏事故的装置,包监测一相接地或绝缘损坏事故的装置,包括电压型、零序电流型、中性点型和泄漏括电压型、零序电流型、中性点型和泄漏电流型等几大类电流型等几大类.漏电保护装置的主要动作漏电保护装置的主要动作参数是动作电压、动作电流参数是动作电压、动作电流30mA、动、动作时间作时间0.1s5.触电急救触电急救(1)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 对于低压触电事故,可采用拉开开关对于低压触电事故,可采用拉开开关或拔出插销、用绝缘工具切断或挑开电线、或拔出插销、
48、用绝缘工具切断或挑开电线、经绝缘物拉开触电者等方法。经绝缘物拉开触电者等方法。 对于高压触电事故,可采用尽快通知对于高压触电事故,可采用尽快通知前级停电;佩戴安全用具,按要求拉开开前级停电;佩戴安全用具,按要求拉开开关;强迫短路,造成掉闸停电等措施。关;强迫短路,造成掉闸停电等措施。 但需要防止触电者可能出现的坠落摔但需要防止触电者可能出现的坠落摔伤等二次事故的发生。伤等二次事故的发生。 (2) 现场对症抢救现场对症抢救 主要包括胸外心脏挤压法和口对口人工呼主要包括胸外心脏挤压法和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吸法胸外心脏挤压法胸外心脏挤压法A使触电者仰卧,松开衣服,清除口内使触电者仰卧,松开衣服,清除口内
49、杂物。触电者后背着地处应是硬地或木杂物。触电者后背着地处应是硬地或木板。板。B救护者位于触电者的一边,其髂骨部,救护者位于触电者的一边,其髂骨部,双手相叠,将掌根放在触电者胸骨下双手相叠,将掌根放在触电者胸骨下1/3的的部位,即部位,即“当胸一手掌,中指对凹膛当胸一手掌,中指对凹膛,手掌的跟部就是正确的压点。手掌的跟部就是正确的压点。 C找到正确的压点后,自上而下均衡地找到正确的压点后,自上而下均衡地用力向脊方向挤压,压出心脏里的血液。用力向脊方向挤压,压出心脏里的血液。对成人胸骨可压下对成人胸骨可压下34cm,对儿童则用力,对儿童则用力要小一些。要小一些。D挤压后,掌根要突然放松,使触电者胸
50、挤压后,掌根要突然放松,使触电者胸部自动恢复原状,心脏扩张后血液又回到部自动恢复原状,心脏扩张后血液又回到心脏里来。心脏里来。 按以上步骤连续不断地进行操作,每按以上步骤连续不断地进行操作,每秒钟一次。挤压时定位必须准确,压力要秒钟一次。挤压时定位必须准确,压力要适当,不可用力过猛,以免挤压出胃中的适当,不可用力过猛,以免挤压出胃中的食物,堵塞气道,影响呼吸,或造成肋骨食物,堵塞气道,影响呼吸,或造成肋骨折断、气血胸和内脏损伤等。但也不能用折断、气血胸和内脏损伤等。但也不能用力太小,而达不到挤压的作用。力太小,而达不到挤压的作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口对口人工呼吸法 A 迅速解开触电者的衣领,松开
51、上衣的紧身衣、迅速解开触电者的衣领,松开上衣的紧身衣、围巾等,使胸部能自由扩张,以免防碍呼吸。置围巾等,使胸部能自由扩张,以免防碍呼吸。置触电者于上仰卧位置,将颈部放直,把头侧向一触电者于上仰卧位置,将颈部放直,把头侧向一边,掰开嘴巴,清除其口腔中的血块和呕吐物等。边,掰开嘴巴,清除其口腔中的血块和呕吐物等。如舌根下陷,应把它拉出来,使呼吸道畅通。如如舌根下陷,应把它拉出来,使呼吸道畅通。如触电者牙关紧闭,可用小木片、金属片等从嘴角触电者牙关紧闭,可用小木片、金属片等从嘴角伸入牙缝慢慢撬开,然后使其头部尽量后仰,鼻伸入牙缝慢慢撬开,然后使其头部尽量后仰,鼻孔朝天,使舌根部不会阻塞气流。孔朝天,
52、使舌根部不会阻塞气流。 B 救护者站在触电者头部一侧,用一只手捏救护者站在触电者头部一侧,用一只手捏紧触电者鼻子,另一只手将其下颌拉向拉紧触电者鼻子,另一只手将其下颌拉向拉向前下方,使嘴巴张开,准备接受吹气。向前下方,使嘴巴张开,准备接受吹气。C 救护者作深呼吸后,紧贴触电者的嘴巴向救护者作深呼吸后,紧贴触电者的嘴巴向其大口吹气,同时观察其胸部是否膨胀,其大口吹气,同时观察其胸部是否膨胀,以决定吹气是否有效和是否适当。以决定吹气是否有效和是否适当。D 救护者吹气完毕换气时,应立即离开触电救护者吹气完毕换气时,应立即离开触电者的嘴巴,并放松捏紧的鼻子,让其自动者的嘴巴,并放松捏紧的鼻子,让其自动
53、呼气。呼气。 按照以上步骤连续操作,每五秒钟进行按照以上步骤连续操作,每五秒钟进行一次。一次。 触电急救应尽可能就地进行,只有在条触电急救应尽可能就地进行,只有在条件不允许时,才可将触电者抬到可靠地方件不允许时,才可将触电者抬到可靠地方进行急救。在运送医院途中,抢救工作也进行急救。在运送医院途中,抢救工作也不能停止,直到医生宣布可以停止为止。不能停止,直到医生宣布可以停止为止。要慎用强心针。肾上腺素要慎用强心针。肾上腺素。二二. .电力系统安全技术电力系统安全技术 1.1.对供电电源的要求对供电电源的要求( (电力负荷等级电力负荷等级) ) (1) (1)电力负荷一、二级,独立双电源供电电力负
54、荷一、二级,独立双电源供电. . (2) (2)电力负荷三级,单电源供电电力负荷三级,单电源供电. . 2. 2.变、配电所和控制室的位置变、配电所和控制室的位置 (1) (1)离危险源安全距离离危险源安全距离( (远离危险源远离危险源).). (2) (2)位于厂区常年上风区位于厂区常年上风区. . 3. 3.对电气线路敷设的的要求对电气线路敷设的的要求 (1) (1)满足电力负荷要求满足电力负荷要求. . (2) (2)满足防爆要求满足防爆要求. .三三.用电设备的安全用电设备的安全 对化工企业而言,生产过程中的原料、对化工企业而言,生产过程中的原料、中间产物、成品以及大量的辅助材料,大中
55、间产物、成品以及大量的辅助材料,大多数都具有易燃、易爆、易发挥、有毒、多数都具有易燃、易爆、易发挥、有毒、有腐蚀性等特点,在化工企业必须选用防有腐蚀性等特点,在化工企业必须选用防爆电气设备。爆电气设备。 根据结构和防爆性能不同,防爆电气根据结构和防爆性能不同,防爆电气设备可分为设备可分为8种类型:种类型: 防爆型、防爆型、 安全型、安全型、 增安型、增安型、 充油型、充油型、 正压型、正压型、 充砂型、充砂型、 无火花型、无火花型、 特殊型。特殊型。四四.电气防火防爆技术电气防火防爆技术 火灾和爆炸是电气灾害的主要形式之火灾和爆炸是电气灾害的主要形式之一。电气线路、电力变压器、开关设备、一。电
56、气线路、电力变压器、开关设备、插座、电动机、电焊机、电炉等电气设备,插座、电动机、电焊机、电炉等电气设备,若设计不和理,安装、运行、维修不当,若设计不和理,安装、运行、维修不当,均有可能造成电气火灾和爆炸。短路、过均有可能造成电气火灾和爆炸。短路、过载、接触不良、电气设备铁心过热、散热载、接触不良、电气设备铁心过热、散热不良等因素,均有可能导致电气线路或电不良等因素,均有可能导致电气线路或电气线路过热,从而可能产生危险温度。电气线路过热,从而可能产生危险温度。电火花具有很高的温度,更是非常危险的引火花具有很高的温度,更是非常危险的引燃源。燃源。1.电气防火防爆的一般技术电气防火防爆的一般技术
57、电气防火防爆技术是综合技术电气防火防爆技术是综合技术 包括包括: :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的选型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的选型. . 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电气设备安全运行. . 接地与接零等内容接地与接零等内容. .2.电力火灾的扑救电力火灾的扑救 (1)切断电源后灭火切断电源后灭火. (2)带电灭火带电灭火(10Kv以下以下),采用非水系灭火采用非水系灭火剂剂五五. .静电防护安全技术静电防护安全技术1.1.静电的概念静电的概念(1)(1)静电静电 静电是由于物体的相对运动,分离和积累起静电是由于物体的相对运动,分离和积累起来的正电荷和负电荷。来的正电荷和负电荷。 (2)(2)特点特点 静电电压可能高达数
58、万乃至数十万伏,可能静电电压可能高达数万乃至数十万伏,可能在现场发生放电,产生静电火花。在现场发生放电,产生静电火花。(3)(3)危害危害 静电可以导致电击、火灾、爆炸或影响产品质量。静电可以导致电击、火灾、爆炸或影响产品质量。 2.2.物质的静电序列:物质的静电序列:(+ +)玻璃)玻璃头发头发尼龙尼龙羊毛羊毛人造纤人造纤维维绸绸醋酸人造丝醋酸人造丝奥纶奥纶纸纸黑黑橡胶橡胶维尼纶维尼纶沙纶沙纶聚酯纤维聚酯纤维电电石石聚乙烯聚乙烯可耐可龙可耐可龙赛璐珞赛璐珞玻璃玻璃纸纸聚氯乙烯聚氯乙烯聚四氟乙烯(聚四氟乙烯(- -)(+ +)石棉)石棉玻璃玻璃云母云母羊毛羊毛毛皮毛皮铅铅镉镉锌锌铝铝铁铁铜铜镍
59、镍银银金金铂(铂(- -)2.静电防护安全技术静电防护安全技术(1)(1)限制和防止静电的产限制和防止静电的产生:生: 采用导电材料;采用导电材料; 减少摩擦阻力;减少摩擦阻力; 限制静电产生的烃限制静电产生的烃类油料等在管道中类油料等在管道中的最大流速。的最大流速。 管径(mm) 最大流速(m/s)25.025.04.94.9100.0100.02.52.5400.0400.01.31.3600.0600.01.01.0(2)(2)接地和屏蔽:接地和屏蔽: 所有易燃物的贮池、贮罐以及输送设备、封所有易燃物的贮池、贮罐以及输送设备、封闭的运输装置、排注设备、混合器、过滤器、干闭的运输装置、排注
60、设备、混合器、过滤器、干燥器、升华器、吸咐器必须接地;燥器、升华器、吸咐器必须接地; 厂区的所有可能产生静电的管道必须连成一厂区的所有可能产生静电的管道必须连成一个连续的整体,并予以接地;个连续的整体,并予以接地; 油槽车应连金属链条,并大地相接触,卸油油槽车应连金属链条,并大地相接触,卸油时应接地;时应接地; 注油漏斗、工作台、磅称、金属检尺等辅助注油漏斗、工作台、磅称、金属检尺等辅助设备与工具均应接地;设备与工具均应接地; 可能产生静电的固体和粉体加工设备均应接可能产生静电的固体和粉体加工设备均应接地。地。 (3)(3)控制环境危险程度控制环境危险程度 取代易燃介质取代易燃介质 降低爆炸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其他植物激素》课件
- 《限制性液体复苏》课件
- 2024年礼仪培训讲师课件
- 2025年自然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服务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涂料助剂:流平剂项目合作计划书
- 安全保畅专项施工方案
- 小学午托申请书
- 大学英语教学之中国文化缺位现象探究
- 大学生写论文怎么找参考文献
- 三八妇女节班会活动方案
- GB/T 4745-2012纺织品防水性能的检测和评价沾水法
- 马工程教材《公共财政概论》PPT-绪论
- GB/T 26752-2020聚丙烯腈基碳纤维
- 软件需求调研表-修改版
- 山东省中考物理总复习 八上 第1讲 机械运动
- 北京理工大学应用光学课件(大全)李林
- 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消防员管理规定
- 河南省三门峡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
- 五年级上册数学习题课件 简便计算专项整理 苏教版 共21张
- 【审计工作底稿模板】FJ1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 高考语文古诗词必背重点提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