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与地球仪_第1页
地球与地球仪_第2页
地球与地球仪_第3页
地球与地球仪_第4页
地球与地球仪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378千米6357千米赤道4万千米一、地一、地球的形状、大小球的形状、大小赤道略鼓、两赤道略鼓、两极稍扁极稍扁的不规的不规则球体则球体大小:大小:形状:形状:平均半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赤道周长63576357千米千米63786378千米千米63716371千米千米4 4万千米万千米二、地球仪二、地球仪 地球仪: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成地球的模型。地球仪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个工具地球仪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个工具地球仪与地球真实面貌的区别 1、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 2、地轴、经线、纬线在地球上不存在地轴、经线、纬线在地球上不存在 3、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

2、同的颜色、符号、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标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和文字标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等。 4、可以方便我们了解地球的面貌,了解地、可以方便我们了解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的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球表面的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地轴地轴 地球自转轴地球自转轴北极北极 地轴北段与地地轴北段与地球边面的交点球边面的交点纬线纬线 与地轴垂直并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赤道是最大圆圈。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的纬线圈。经线经线 连接南北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

3、交的半圆垂直相交的半圆南极南极 地轴南段与地轴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地球表面的交点1. 1.纬线纬线(1 1)纬线的形状)纬线的形状(2 2)纬线是否等长)纬线是否等长圆形圆形不等长不等长东西方向东西方向与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3 3)纬线所指方向)纬线所指方向赤道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是最大的纬线圈某纬度的纬线长某纬度的纬线长 l l = = 赤道周长赤道周长 L L(4 4万千米)万千米) CosACosA (其中(其中A A代表地理纬度)代表地理纬度)MrRA 某纬度的纬线半径某纬度的纬线半径 r r = = 赤道半径赤道半径 R R CosACosA

4、 (其中(其中A A代表地理纬度)代表地理纬度)(4)纬线半径)纬线半径 与纬线长与纬线长 赤道赤道(0度)度)40度北纬北纬40度(度(N)北极北极南极南极2、纬度、纬度(北纬(北纬90度)度)(南纬(南纬90度)度)地心地心40度南纬南纬40度度(S)北半球北半球南半球南半球AB(1)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的划分)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的划分低纬度低纬度中纬度中纬度高纬度高纬度0 0-30-30N N0 0-30-30S S3030N -60N -60N N3030S -60S -60S S6060N -90N -90N N6060S-90S-90S S(2)五带的划分)五带的划分(3)划

5、分南北半球的界线-赤道3.3.经线经线北极北极南极南极(1 1)经线的形状)经线的形状(2 2)经线是否等长)经线是否等长半圆形半圆形等长等长南北南北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3 3)经线所指示的方向)经线所指示的方向(4 4)经线(也叫子午线)的特点:)经线(也叫子午线)的特点:经线是长度相等的半圆。经线是长度相等的半圆。任何一条经线的长度约是赤道的一半。任何一条经线的长度约是赤道的一半。任一经线圈把地球分成两个半球。任一经线圈把地球分成两个半球。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在同一条经线上,纬度每相差在同一条经线上,纬度每相差1 1度,

6、距离度,距离相差相差111111千米。千米。4 4、经度、经度起始点起始点0 0经线以西称西经,经线以西称西经,用用“W”W”来表示来表示。0 0经线以东称东经,经线以东称东经,用用“E”E”来表示来表示。 0 0经线,是计算东经线,是计算东西经度的起点。西经度的起点。18841884年年国际会议决定用通过英国际会议决定用通过英国格林威治天文台子午国格林威治天文台子午仪中心的经线为本初子仪中心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午线。19571957年后,格林年后,格林尼治天文台迁移台址。尼治天文台迁移台址。19681968年国际上以国际协年国际上以国际协议原点作为地极原点,议原点作为地极原点,经度起点实际上

7、不变。经度起点实际上不变。 S SN NW WE E(1)东西经的判断)东西经的判断 自西向东自西向东(或顺地球自转方向或顺地球自转方向)数值逐渐增大为东经,数值数值逐渐增大为东经,数值 逐渐减小则为西经逐渐减小则为西经。如下图所示:。如下图所示: 两条正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两者经度性质相反,经度两条正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两者经度性质相反,经度和是和是180。(2)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20W和160E划分东西半球概括:纬概括:纬线、线、纬度纬度纬线纬线在地球仪上同赤道平行的圆圈在地球仪上同赤道平行的圆圈 定义:定义:纬线长度纬线长度 相等,相等, 最长,从赤道向两最长,从赤道向两极

8、逐渐极逐渐 特点:特点:指示指示 方向方向 作用:作用:纬度纬度从从 (0 0纬线)到两极各划分纬线)到两极各划分 ,以北是以北是 纬,以南是纬,以南是 纬纬 划分:划分:变化规律:变化规律: 从南向北,纬度数增大的是从南向北,纬度数增大的是 纬,纬纬,纬度数减小的是度数减小的是 纬纬特殊纬度特殊纬度低纬度低纬度中纬度中纬度高纬度高纬度0 30 60 90 23.5S- 23.5N 23.5 66.5 90 热带热带温带温带寒带寒带不不赤道赤道减小减小东西东西赤道赤道90北北南南北北南南经经线、线、经度经度经经线线定义:定义:特点:特点:作用:作用:经度经度划分:划分:变化规律:变化规律:在地

9、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同纬线垂直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同纬线垂直的半圆的半圆 长度都长度都 ,约等于,约等于 千米千米 指示指示 方向方向从从 经线(本初子午线)算起向东、西经线(本初子午线)算起向东、西各划分各划分 ,注意:,注意:0经线以东是经线以东是 经,经,以西是以西是 经,经,180经线以东是经线以东是 经,以经,以西是西是 经。相对应经线的度数之和为经。相对应经线的度数之和为180180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东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东经度数经度数 ,西经度数,西经度数 相等相等2万万南北南北0180东东西西西西东东增大增大减小减小南、北半球南、北半球以以 为界:为界:以北为

10、以北为 半球,半球, 以南为以南为 半球半球赤道穿过:非洲中部、亚洲南部、大洋赤道穿过:非洲中部、亚洲南部、大洋洲北部、南美洲北部洲北部、南美洲北部北北南南赤道赤道东、西半东、西半球球20W和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以东至至160E为为东半球东半球,主要大洲: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主要大洲: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20W以西以西至至160E为为西半球西半球。主要大洲:北美洲、南美洲主要大洲:北美洲、南美洲东西半球的判断:东西半球的判断:小小东,大大西小小东,大大西小于小于20W,小于,小于160E的是东半球;的是东半球;大于大于20W,大于,大于160E的是西半球。的是西

11、半球。半球的划分:半球的划分:纬线纬线经线经线定义定义在地球仪上任意一点,沿在地球仪上任意一点,沿着地球自转方向旋转一周着地球自转方向旋转一周形成的轨迹为通过该点的形成的轨迹为通过该点的纬线纬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弧(也叫子午直相交的半圆弧(也叫子午线)线)特特点点形状形状圆圆半圆半圆长度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赤道最长,两极收缩成一赤道最长,两极收缩成一点。南、北纬度数相等的点。南、北纬度数相等的纬线长度相等纬线长度相等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条数条数无数条无数条无数条无数条相互关系相互关系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所有纬线

12、都相互平行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极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极点点间隔间隔任意两条纬线间的间隔处任意两条纬线间的间隔处处相等,约为处相等,约为111千米。千米。任意两条经线间的间隔在赤任意两条经线间的间隔在赤道上最大,约为道上最大,约为111千米,千米,向两极递减向两极递减指示方向指示方向指示东西方向指示东西方向指示南北方向指示南北方向 总结:经纬线对比总结:经纬线对比1、本初子午线指的是:、本初子午线指的是: A.90经线经线 B.180经线经线 C.120经线经线 D.0经线经线2、地球上最大的圆圈是(、地球上最大的圆圈是( )A、南极圈、南极圈 B、北回归线、北回归线 C、南纬、南纬80纬线

13、纬线 D、赤道、赤道3、地球是个、地球是个A、正圆球、正圆球 B、纺锤形球体、纺锤形球体 C、梨形球体、梨形球体 D、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球体、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球体4、地球上既位于东半球、又属于西经度的范围、地球上既位于东半球、又属于西经度的范围是(是( )。)。A.0向东至向东至100E B.0向东至向东至180C.180向西至向西至160E D.0向西至向西至20W5、甲乙两人以相同速度从南极同时出发,分、甲乙两人以相同速度从南极同时出发,分别沿东经别沿东经40和西经和西经40向北向北前进,发生的前进,发生的情况有:(情况有:( )。)。A.他们在北极相遇他们在北极相遇 B.在赤道上他

14、们之间相距最近在赤道上他们之间相距最近C.他们之间的距离始终不变他们之间的距离始终不变 D.他们可能在南极再相会他们可能在南极再相会5、经纬网(1)定义:)定义: 经线和纬线经线和纬线 相互交织,相互交织,构成经纬网。构成经纬网。AB(2)类型)类型有一渔轮在海洋里遇难,他们向我们发出了救援信有一渔轮在海洋里遇难,他们向我们发出了救援信息,说是在经度息,说是在经度30纬度纬度45的地方出事,我们凭的地方出事,我们凭借此信息能及时有效地给予救助吗?为什么?借此信息能及时有效地给予救助吗?为什么?不能,因为出事的地点没有交代清楚,不能,因为出事的地点没有交代清楚,这样的地方会有这样的地方会有4个。

15、个。、(东经、(东经3030北纬北纬4545);、);、 (东经(东经3030南纬南纬4545)、(西经、(西经3030北纬北纬4545);); 、(西经、(西经3030南纬南纬4545)120 150 180 45 30 15 90 60 30 60 45 30 0 30 60 0 15 30 120 90 60 30 45 60 (150 E , 45 N)(90 W , 45 N)(30 E ,15 S)(150 W , 60 S)在经纬网上找到相应的地点。在经纬网上找到相应的地点。读出经纬网上红点的经纬度。读出经纬网上红点的经纬度。EN1.1.判断图中表示的是南纬还是北纬?东经还是西判

16、断图中表示的是南纬还是北纬?东经还是西经?经?2.2.写出写出A A、B B两点的经纬度。两点的经纬度。A:30N, 110E B:20N, 120E利用经纬网确定方向的方法:利用经纬网确定方向的方法:在用经纬网确定两点相互方位时,应注意的问题是:在用经纬网确定两点相互方位时,应注意的问题是: 位于位于同一经线上同一经线上的两点为的两点为正南、正北正南、正北的关系,的关系,位于位于同一纬线同一纬线上的两点为上的两点为正东、正西正东、正西的关系,用的关系,用劣弧劣弧进行判断。进行判断。 若两点既若两点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在判定两点间的方位时,

17、上,在判定两点间的方位时,既要判定两点间东西既要判定两点间东西方向,又要判定两点间的南北方向。方向,又要判定两点间的南北方向。按按经线确定南北方向是绝对经线确定南北方向是绝对的,北极是地球上最北的,北极是地球上最北的地点,它的四面八方都是南方,南极则相反;的地点,它的四面八方都是南方,南极则相反;按纬按纬线确定东西方则是相对的线确定东西方则是相对的,理论上讲地球上没有最东,理论上讲地球上没有最东的地点,也没有最西的地点,判定东西方向,首先要的地点,也没有最西的地点,判定东西方向,首先要选择劣弧段选择劣弧段( (两点间的差值小于两点间的差值小于180180的弧段的弧段) ),再按,再按地球自西向

18、东的自转方向确定方位。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方向确定方位。(1)请写出请写出A、B两点的经纬度。两点的经纬度。(2)请判别请判别C在在B的的_方向,方向,A在在C的的_方向。方向。(3)A在在B的的_方向,方向,B在在A的的_方向方向300 00 300 00 200 400 600 A B C (20S,30E)(40S,30W)A在B_C在D_C在B_D在A_600 W00 600 E1200 E1200 W 600 N300 N00 300 S600 SADCB东南东南东北东北西北西北东南东南10201080220260。判断东西时注意: 若两个相比较的地点分别为东经和西经,则:若两个相比较的地点分别为东经和西经,则: 若两地经度和若两地经度和180,西经度的地点在东面西经度的地点在东面; 若两地经度和若两地经度和=180,不分东西不分东西。_西南西南东南东南S东西根据弧线式经纬网图判别方向根据弧线式经纬网图判别方向南南南南南南南南北极北极A在在C的的_方向方向A在在B的的_方向方向B在在C的的_方向方向C在在B的的_方向方向正东正东东南东南正北正北西北西北900S东东西西W WW W西北西北东南东南用局部经纬网用局部经纬网判断方向判断方向根据经纬度判别方向根据经纬度判别方向 读世界某海岛位置图,判断该岛位于北读世界某海岛位置图,判断该岛位于北京京(40(40N,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