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4学案1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_第1页
2015-2016学年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4学案1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_第2页
2015-2016学年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4学案1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_第3页
2015-2016学年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4学案1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_第4页
2015-2016学年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4学案1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案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学习目标要点晨背1.识记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2.正确认识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正确区分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3.在实际生活、学习中能够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坚决反对唯心主义。1.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1)主观唯心主义;(2)客观唯心主义。探究一唯物主义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

2、2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3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但它缺少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但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提醒: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的根本观点是一致的,都是与唯心

3、主义根本对立的。探究升华观点一荀子认为,“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王夫之明确提出,宇宙是由元气所构成的物质实体,认为“气者,理之依也”。观点二人是机器是法国近代哲学家拉美特利的代表作。书中讲到,不仅动物是机器,人也是机器。人的肌体和心灵的一切活动都是机械运动的一种表现,都是身躯上各种“机器”机械作用的结果。比如,当人面临万丈悬崖时,便会大吃一惊,身体机械地向后退缩;在阳光下瞳孔会机械地收缩以保护视网膜;等等。至于人和动物的区别,不过是人这种机器比动物这种机器“多几个齿轮”“多几个弹簧”而已。(1)试判断上述两种观点属于哪个阵营、哪种基本形态?(2)分别指出其合

4、理性和局限性。答案(1)上述材料反映的观点属于唯物主义。前者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后者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2)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否认世界是神创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但它具有猜测性,没有科学依据,且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是其明显的局限性。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但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名师点拨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的比较基本形态基本观点合理性局限性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气、金、木、火”等具体形态是世界本原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是一种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

5、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等同起来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原子是世界的本原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科学的提醒:唯物主义并不都是正确的,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从本质上说,唯物主义对世界本原问题的回答是科学的,但唯物主义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形态,对其科学性要作具体的分析。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由于对物质的解释不够科学,因而具有不同程度的局限性。只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科学的世界

6、观和方法论。典例1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的始基”。中国春秋时代管子一书中也指出“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他们的观点属于()A唯心主义的观点 B科学的物质观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答案D解析“水是万物的始基”,“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两者观点属于唯物主义。由于时间处于古代,并且把物质归结为物质的具体形态水,所以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选D。探究二唯心主义1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2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1)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2

7、)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提醒:客观唯心主义所说的“理念”“绝对精神”等,与人的意识、理念、精神是不同的。客观唯心主义所说的“理念”“绝对精神”等,是脱离人的意识之外的精神的东西,认为是在人的意识之外存在的某种精神的东西在支配和主宰着物质世界。3哲学上的“两个对子”(1)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来说,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具有从属的意义。(2)哲学上的“两个对子”: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但从基本派别来看,则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而不是四军对垒。

8、探究升华材料一王守仁同朋友观花,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关?”答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材料二“道”是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他认为一切由道而生。道是先天地而生的世界万物的本原,是无形无声,独立于整个自然界之外而永远不变的绝对理念。(1)王守仁认为“此花不在你的心外”是一种什么观点?老子把“道”看作世界万物的本原,这是一种什么观点?答案王守仁强调心外无物,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老子把“道”看作世界的本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2)上述两种观点有何共同之处?又有何不同之处?答案主观

9、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都把意识视为世界的本原,承认意识决定物质。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名师点拨1唯心主义的两种形态比较基本形态常见观点区别联系主观唯心主义孟子:万物皆备于我王守仁:心外无物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笛卡儿:我思故我在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

10、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二者在根本观点上是一致的,都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客观唯心主义中外“神创论”柏拉图:理念论孔子:“畏天命,获罪于天,无所祷也。”朱熹:理在事先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2.哲学史上“两个对子”的关系典例2 从哲学角度看,与下列材料寓意相符的是()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吕氏春秋

11、·自知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B心外无物,天下无一物非吾度内者C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D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唯心主义基本派别的认识,考查了学生提取、解读有效信息的能力。难度较大。材料吕氏春秋·自知中的“得钟者”犯了主观唯心主义错误。A项是唯物主义的观点,而C项属于不可知论,D项是客观唯心主义。B项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方法点拨:此类题通过列举著名的哲学观点,让学生判断属于哪个哲学派别。思考时,要注意以下技巧:(1)要注意名人所处的时代古代、近代、现代。(2)要思考名人主要代表思想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如王守仁的主要哲学

12、思想是主观唯心主义。新闻播报某报消息,为了让仕途顺利,一些干部开始讲风水、寻大师、求神拜佛。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何有的地方党政机关要重新修建大门改变朝向,有的地方为了修复“龙脉”而建不能走车行人的“风水桥”,有的地方想把犯官场忌讳的“骆马湖”改成“马上湖”一项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900多名县处级公务员中,有半数以上存在相信“相面”“周公解梦”“星座预测”和“求签”等迷信现象的情况,对其中一些迷信现象的相信程度相当或高于一般公众。深度思考(1)从哲学角度看,漫画与材料说明了怎样的问题?(2)漫画与材料中的某些官员的思想与哪种哲学基本派别的思想一致?这一基本派别是怎样回答哲学基本问题的?答案(1)

13、漫画和材料反映了我国某些官员仍然抱有封建迷信思想,持有错误的唯心主义世界观,同时也说明世界观决定方法论,在错误的唯心主义世界观支配下,他们信念丧失,求神拜佛的行为也必然是十分荒谬的。(2)漫画和材料中官员的思想与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相一致。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1中国古代哲学家杨泉提出:“所以立天地者,水也。成天地者,气也。水土之气,升而为天”。下列与之相一致的观点是()A天下万物之理不外乎吾心B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C气之所聚,理即在焉,然理终为主D物是观念的集合答案B解析杨泉的水一元论,认为水是根本,水里的混浊部分,下沉就成为了土,水变为蒸汽,就成为了天,

14、这种观点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A、C、D是唯心主义观点。2“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物是观念的集合”;“存在即被感知”。上述观点的共同之处在于()把人的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实在,当成是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乃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把物质归结为物质的具体形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认为意识不能离开物质而孤立存在A B C D答案A解析题干观点均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都是对主观唯心主义的正确表述,故选A。是对唯物主义的表述,不符合题意。3“我看到苹果的颜色和形状,嗅到它的气味,摸到它的光滑,尝到它的滋味,就形成对苹果的正确认识,所以,苹果的存在就是我的感觉的相加。”这种观点属于

15、()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答案B解析题中“苹果的存在就是我的感觉的相加”体现了把人的感觉夸大为唯一实在,体现了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故选B。4列宁把唯心主义哲学称作是“一朵无实花”,是因为()唯心主义包含某些合理的思想唯心主义片面夸大意识的作用以唯心主义为指导也能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A B C D答案A解析的表述是不准确的;揭示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与题意不符。故选A。5下列选项和漫画寓意相反的是()A存在即被感知B万物生于水,又复归于水C天地合而万物生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16、唯物主义的观点。漫画寓意反映的是唯物主义的观点,与这相反的观点应该是唯心主义的观点,A符合题意。基础自测知识点一唯物主义1下列说法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是()A分子、原子是世界的本原B水是万物之源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D人的生活就是追求物质的满足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及三种基本形态的理解。题干考查的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A项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C项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D项追求物质的满足与承认物质是世界的本原问题不是一回事。2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在根本观点上是正确的,但也有不足之处。它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A缺少辩证法思想,不能把世界看成不断发展中的物质世界B

17、它在自然观上是唯物的,在社会历史观上却是唯心的C否认意识反映物质D往往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答案D解析A、B、C三项均为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主要不足之处,只有D项道出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缺点。故本题选D。知识点二唯心主义恩格斯指出:“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来说是本原的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据此回答34题。3恩格斯的上述论断表明()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否认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的问题C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意识能否正确反映物质的问题D凡是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都是辩证唯物主义答案A解析B项论断中没有体现,

18、C、D两项表述错误。4在埃及胡夫金字塔上有一段令人生畏的铭文:“不论是谁骚扰了法老的安宁,死神之翼将在他的头上降临。”从哲学上看,这段铭文属于_观点()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近代机械唯物主义C主观唯心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答案D解析铭文中“死神之翼”的观点承认了神灵的存在,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现。综合提升5十九世纪中期社会主义科学理论形成时,正是经典物理学兴盛的时代,所以经典物理学所结的果必然是“经典哲学”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这种“经典哲学”()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没有科学依据,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A B C

19、 D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正确认识。应选,正确指出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主要观点;错误,这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缺陷;正确地指出了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不足,符合题意。6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三者的共同之处在于()A都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B都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C都认为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D都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答案A解析B项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C项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特点;D项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性所在。7自有人类以来,思想领域内的斗争就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而哲学上的斗争是最高形式的斗争。这里说的哲学上的斗争,最根本的是()A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斗争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D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答案C解析本题的关键是对哲学领域的几个“对子”的掌握,弄清各个“对子”在哲学上的地位及“对子”之间的关系。因为哲学上研究的最根本的问题是关于世界的本原问题,因此,哲学上的斗争,最根本的是唯物主义和唯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