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第一章 行星地球行星地球第三节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运动第第1课时课时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和直射点的移动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和直射点的移动漳州市芗城中学漳州市芗城中学 吴伟伟吴伟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2了解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速度和周期。了解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速度和周期。3使学生能够看懂使学生能够看懂“恒星日和太阳日示意图恒星日和太阳日示意图”,说出两者,说出两者的差异及其原因。的差异及其原因。4使学生了解昼半球、夜半球、时区、地方时等概念。使学生了解昼半球、夜半球、时区、地方时等概念。5理解昼夜更替产生的原
2、理;并能画出晨昏线。理解昼夜更替产生的原理;并能画出晨昏线。6理解地方时、区时的成因;并会计算不同地方的地方时理解地方时、区时的成因;并会计算不同地方的地方时和区时;和区时;7使学生理解黄赤交角的概念及由其产生的太阳直射点移使学生理解黄赤交角的概念及由其产生的太阳直射点移动,并能正确画图表示。动,并能正确画图表示。8使学生理解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并会画图表示并说明使学生理解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并会画图表示并说明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9使学生理解四季的形成和划分。使学生理解四季的形成和划分。 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1学会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现象,形成
3、空学会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现象,形成空间想象能力。间想象能力。2能在不同的光照图中画出晨昏线能在不同的光照图中画出晨昏线3能计算不同地方的地方时和区时能计算不同地方的地方时和区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树立科学的宇宙观。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一一)地球的自转地球的自转 (二二)地球的公转地球的公转 1、方向、方向2、周期、周期3、速度、速度1、轨道和方向、轨道和方向2、周期、周期3、速度、速度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一一)地球的自转地球的自
4、转 1、方向:、方向:从从北北极上空看,地球极上空看,地球作作逆逆时针方向旋转时针方向旋转从从南南极上空看,地球极上空看,地球作作顺顺时针方向旋转时针方向旋转(1)侧视图:侧视图:(2)俯视图:俯视图:北逆南顺北逆南顺自西向东自西向东侧视图侧视图俯视图俯视图俯视图俯视图侧视图:自西向东侧视图:自西向东记忆方法:记忆方法:右手右手四四指半握,大指半握,大拇指代表地拇指代表地轴指向北极轴指向北极星,四指为星,四指为自转方向。自转方向。 以下图中,正确表示地球自转的是(以下图中,正确表示地球自转的是( )练习练习SNN SA B C DD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一一)地球的自
5、转地球的自转 2、周期:、周期: 1个恒星日个恒星日=23时时56分分4秒秒恒星日与太阳日比较恒星日与太阳日比较同一恒星ABE1E2E3PPP项目项目恒星日恒星日太阳日太阳日参照物参照物旋转旋转角度角度时间时间意义意义恒星恒星太阳太阳360036005923时时56分分4秒秒24小时小时地球自转的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真正周期昼夜更替昼夜更替的周期的周期 在漳州某日在漳州某日21:00时第一次在天空看到了北极星,时第一次在天空看到了北极星,第二天在天空相同位置再次看到北极星时是几点?第二天在天空相同位置再次看到北极星时是几点?练习练习20:56:04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
6、一一)地球的自转地球的自转 3、速度:、速度:ABC 1 1、比较、比较ABCABC三点的三点的线速度和角速度大小线速度和角速度大小D 2 2、图中、图中D D点与哪点与哪个点的线速度一样?个点的线速度一样?线速度:线速度:ABC角速度:角速度:A=B=CD D与与B B线速度相等线速度相等练习练习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二二)地球的公转地球的公转 【阅读思考】请同学们阅读教材【阅读思考】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4相关内容及图相关内容及图1.17思考:思考: 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速度?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速度? 【归纳总结归纳总结】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一、
7、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二二)地球的公转地球的公转 1 1、地球公转的轨道和方向:、地球公转的轨道和方向:(1)(1)方向:自西向东方向:自西向东 (2)(2)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2 2、地球公转的周期:、地球公转的周期:1 1个恒星年个恒星年=365=365天天6 6时时9 9分分1010秒秒3 3、地球公转的速度:近日点(、地球公转的速度:近日点(1 1月初;较快)月初;较快) 远日点(远日点(7 7月初;较慢)月初;较慢) 1、P14“读图思考读图思考”北半球夏半年北半球夏半年(图中远日点所在的半圆图中远日点所在的半圆)的日数是的日数是186天,冬半年天,冬半年(图中近
8、日点所在的半圆图中近日点所在的半圆)的日数是的日数是179天。造成这种日数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天。造成这种日数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造成这种北半球冬、夏半年时间不同的主要原因在于地造成这种北半球冬、夏半年时间不同的主要原因在于地球公转速度的差异。北半球夏半年时,地球距离太阳较远,球公转速度的差异。北半球夏半年时,地球距离太阳较远,公转速度慢,所以用时较长;而冬半年时,地球距离太阳较公转速度慢,所以用时较长;而冬半年时,地球距离太阳较近,地球公转速度快,所以用时较短。近,地球公转速度快,所以用时较短。 2、P15活动题第二题:填表比较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的活动题第二题:填表比较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的异同
9、。异同。 运动运动形式形式旋转旋转中心中心方向方向周期周期速度速度角速度角速度线速度线速度自转自转公转公转练习练习地轴地轴自西自西向东向东1 1恒星日恒星日=23=23时时5656分分4 4秒秒除极点外除极点外, ,各处各处都相同都相同(15(150 0/h)/h)由赤道向由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递减太阳太阳自西自西向东向东1 1恒星年恒星年=365=365天天6 6时时9 9分分1010秒秒近日点快近日点快远日点慢远日点慢近日点快近日点快远日点慢远日点慢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阅读思考】读【阅读思考】读P15图图1.18“黄赤交角与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北半球)黄赤交角与二分
10、二至日地球的位置(北半球)”及阅读及阅读P15、P16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赤道平面、黄道平面、黄赤交角?、什么是赤道平面、黄道平面、黄赤交角? 2、完成、完成P16活动。活动。 3、简要分析黄赤交角和南北回归线的关系。、简要分析黄赤交角和南北回归线的关系。 4、简要分析黄赤交角与太阳直射点移动范围的关系,若黄赤交角发、简要分析黄赤交角与太阳直射点移动范围的关系,若黄赤交角发生变化对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范围有何影响?生变化对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范围有何影响? 【归纳归纳】 1、赤道平面:、赤道平面:是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黄道平面:黄道平面:是地球公转轨道平面
11、。黄赤交角:黄赤交角:是指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的黄赤交角是23026。 2、 3、黄赤交角的角数与南北回归线的纬度数相等与南北回归线的纬度数相等。 4、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范围是在地球上的南、北纬23026之间,其最南界、最北界的纬度数与黄赤交角的度数相同。黄赤交角增大,直射点移动的范围也随之增大;黄赤交角减小,则直射点移动的范围也随之减小。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1、黄赤交角、黄赤交角 (1)赤道平面:赤道平面: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 (2)黄道平面:黄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平面。 (3)黄赤交角:黄赤交角:指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的黄赤交角是23026。黄
12、赤交角的角数与南北回归线的纬度数相等与南北回归线的纬度数相等。 (4)黄赤交角的影响黄赤交角的影响: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并使地面获得太阳的辐射能量因时因地而变化。 2、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1)定义:定义: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往返运动。 (2)周期:周期:1个回归年,即个回归年,即365天天5时时48分分46秒。秒。 (3)移动规律移动规律:B 1、读图完成下列问题:、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画出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上的地球赤道。画出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上的地球赤道。 (2)画出在画出在A,C位置时太阳直射点。位置时太阳直射点。 (3)下列日子地
13、球位于公转轨道何处附近:(用字母代号)下列日子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何处附近:(用字母代号)元旦元旦 处,处,“七一七一 处,国庆节处,国庆节 处。处。 (4)在在A位置附近地球公转速度比位置附近地球公转速度比C位置附近要位置附近要 ,因为,因为从日地距离说,从日地距离说,A位置接近位置接近 日点。日点。练习练习ACD快快近近北北极极近为夏近为夏至日至日南南极极近为冬近为冬至日至日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一一)地球的自转地球的自转 (二二)地球的公转地球的公转 1、方向、方向2、周期、周期3、速度、速度1、轨道和方向、轨道和方向2、周期、周期3、速度、速度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14、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1、黄赤交角、黄赤交角 (1)赤道平面:赤道平面: (2)黄道平面:黄道平面: (3)黄赤交角:黄赤交角: (4)黄赤交角的影响:黄赤交角的影响: 2、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1)定义:定义: (2)周期:周期: (3)移动规律:移动规律:第第1课时课时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和直射点的移动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和直射点的移动板书板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知道有昼夜变化,为什么会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知道有昼夜变化,为什么会出现昼和夜的差别呢?我们在假期中可能看了美国的现昼和夜的差别呢?我们在假期中可能看了美国的NBA或者或者是欧洲的足球赛,若想看直播
15、现场,大多数会在我们的晚上或是欧洲的足球赛,若想看直播现场,大多数会在我们的晚上或夜间甚至是凌晨进行,这又是为什么呢?这些都是由于地球自夜间甚至是凌晨进行,这又是为什么呢?这些都是由于地球自转与时差造成的,下面我们便来解决这个问题。转与时差造成的,下面我们便来解决这个问题。 第第2课时课时 昼夜交替和时差与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昼夜交替和时差与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三、昼夜交替和时差三、昼夜交替和时差 【阅读思考】请同学们阅读教材【阅读思考】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6“昼夜交替和时差昼夜交替和时差”第一、第一、二段的内容,思考以下问题:二段的内容,思考以下问题:1、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16、、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是什么?有什么特点?、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是什么?有什么特点?3、什么是昼夜交替?周期是多少?、什么是昼夜交替?周期是多少?4、如果地球不自转只公转,还有没有昼夜现象?昼夜交、如果地球不自转只公转,还有没有昼夜现象?昼夜交替现象呢?替现象呢? 1、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是一个自身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同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2、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晨昏线(圈)的特点:晨昏线(圈)由晨线和昏线组成;晨昏线(圈)把经过的纬线分割成昼弧和夜弧;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且相切,晨昏线(圈)上的太阳高度为00,昼半球
17、的太阳高度大于00,夜半球的太阳高度小于00;晨昏线自东向西以150/小时的速度移动,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3、昼夜交替:是由于地球不停自转,昼夜也就不断地交替。昼夜交替的周期:1个太阳日=24小时。4、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只能接受太阳光,因而有昼夜现象,向着太阳的半球依然是昼半球,背向太阳的半球依然是夜半球。假若地球只公转,而不自转,则会出现周期为一年的昼夜交替现象。 【归纳归纳】三、昼夜交替和时差三、昼夜交替和时差 1、昼夜交替、昼夜交替(1)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是一个自身不发光、也不地球是一个自身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透明的球体;同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
18、地球表面的一半。同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2)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圈)。 晨昏线晨昏线(圈圈)的特点:的特点:晨昏线晨昏线(圈圈)由晨线和昏线组成;由晨线和昏线组成; 晨昏线晨昏线(圈圈)把经过的纬线分割成昼弧和夜弧;把经过的纬线分割成昼弧和夜弧; 晨昏线与太阳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且相切,晨昏线光线垂直且相切,晨昏线(圈圈)上的太阳高度为上的太阳高度为00,昼半球的太,昼半球的太阳高度大于阳高度大于00,夜半球的太阳高度小于,夜半球的太阳高度小于00; 晨昏线自东向西晨昏线自东向西以以150/小时的速度移动,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补充】
19、小时的速度移动,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补充】 (3)昼夜交替:是由于地球不停自转,昼夜交替:是由于地球不停自转,昼夜也就不断地交替。昼夜也就不断地交替。 昼夜交替的周期:昼夜交替的周期:1个太阳日个太阳日=24小时小时(4)晨昏线的画法:晨昏线的画法:【补充】【补充】(5)晨线与昏线的判定:晨线与昏线的判定:【补充】【补充】 S昏线昼弧线夜弧太阳光线N晨线三、昼夜交替和时差三、昼夜交替和时差 2、地方时、地方时 【阅读思考阅读思考】请学生看教材P16页最后一段,思考: 1、地方时的概念? 2、地方时产生的原因? 3、地方时与经度差的关系? 1、地方时的概念:、地方时的概念: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
20、刻。2、地方时产生的原因:、地方时产生的原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一纬度地区,相对来说,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3、地方时与经度差的关系:、地方时与经度差的关系:经度每隔150,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0,地方时相差4分钟。 【归纳总结归纳总结】(1)地方时的概念:地方时的概念: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2)地方时产生的原因:地方时产生的原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一纬度地区,相对来说,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3)地方时的计算:地方时的计算:地方时与经度差的关系:地方时与经度差的关系:经度每隔150,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0,地方时相差4分钟。地方时的计算公式
21、:地方时的计算公式: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10两地经度差地方时的计算法则:地方时的计算法则:“”东早西迟,东加()西减()两地经度差的计算法则:两地经度差的计算法则:同向相减,异向相加三、昼夜交替和时差三、昼夜交替和时差 2、地方时、地方时1、已知、已知300W的地方时为的地方时为12时,求时,求600E、600W的地方时。的地方时。2、已知、已知300E的地方时为的地方时为12时,求时,求600E、600W的地方时。的地方时。练习练习18时时14时时10时时6时时已知已知300W的地方时为的地方时为12时,求时,求600E、600W的地方时。的地方时。例例第一步:求300W、600E
22、两地的经度差 300W、600E异向,根据“同向相减,异向相加”法则 300W、600E的经度差= 300+600=900第二步:求300W、600E两地的时差经度每隔150,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0,地方时相差4分钟。900150=6小时或9004分钟/10=360分钟=6小时第三步:利用公式求600E的地方时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10两地经度差;且600E在300W以东,根据“东加西减”法则,得:600E的地方时=12时+6时=18时600E的地方时为18时同理可得:600W的地方时为10时使用地方时很不方便。为了克服时间上的混乱,使用地方时很不方便。为了克服时间上的混乱,1
23、884年年在华盛顿召开了一次国际经度会议,在会上创立了标准时制在华盛顿召开了一次国际经度会议,在会上创立了标准时制度,明确了世界上的时区划分、时间计算等问题。度,明确了世界上的时区划分、时间计算等问题。 3、时区和区时、时区和区时 三、昼夜交替和时差三、昼夜交替和时差 (1)时区:时区: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0。(2)区时:区时:各时区以本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的区时。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 由于地球每由于地球每24小时自转一周,一小时转小时自转一周,一小时转15个经度。因个经度。因此,国际上规定,每隔此,国际上规定,每隔15划为一个时区,全球可分为划为一个
24、时区,全球可分为24个时区。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从西经个时区。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从西经7.5至东经至东经7.5,划为中时区,或叫零时区。在中时区以东,依次划分为东一划为中时区,或叫零时区。在中时区以东,依次划分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在中时区以西,依次划分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至东十二区;在中时区以西,依次划分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经度区。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经度7.5,合为一个时区,合为一个时区,称为东西十二区。称为东西十二区。 时区的划分时区的划分018018022.5W7.5W7.5E22.5E172.5W172.5E0时区时区西一区西一区东一区东一区西十二西十二区区东十
25、二东十二区区共划分共划分1+11+11+0.5+0.5=24个时区个时区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3、时区和区时、时区和区时 三、昼夜交替和时差三、昼夜交替和时差 (3)计算:计算:求时区数(已知该地经度,求时区数):求时区数(已知该地经度,求时区数):该地所在时区数=该地经度150(商四舍五入取整数;方向不变)求某时区的中央经线:求某时区的中央经线:该时区的中央经线=该时区的时区数150;方向不变求区时:求区时: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1小时(注:“”的选取同地方时的运算,即东西;“时区差”的计算法则同“经度差”的计算法则,即同向相减,异向相加)练习练习1、求72W、156
26、E所在的时区。 西西5区区 东东11区区2、求东5区、西11区及1270W所在时区的中央经线。 75E 165W 1200W3、已知东8区的区时为12时,求西2区、东2区、东10区和980E所在时区的区时。 11:002:00 6:00 14:00(4)分区计时法与特别计时法分区计时法与特别计时法3、时区和区时、时区和区时 三、昼夜交替和时差三、昼夜交替和时差 4、国际日期变更线(现改称国际日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现改称国际日界线) 三、昼夜交替和时差三、昼夜交替和时差 (1)特点:特点: (2)日期变更法则:日期变更法则: 原则上是1800经线(为照顾附近国家居民生活的方便,国际日界线实际
27、上并不与1800经线完成重合,而是有所曲折:白令海中,阿留申西,新西兰东);“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 自西向东 (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越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自东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东退西增东退西增) 日界线日界线1800自西向东自西向东向东越过日界线向东越过日界线:减一天减一天向西越过日界线向西越过日界线:加一天加一天“今天今天” “昨天昨天”【补充】【补充】地球上的日界线:自然日界线与人为日界线地球上的日界线:自然日界线与人为日界线 (1)自然日界线:自然日界线: 即0点所在的经线,它是不断变化的,自西向东过0点所在经线日期要加一天,自东向西过0点所在经线日期要减一天。 (2)人为
28、日界线:人为日界线: 即国际日期变更线(国际日界线),原则上以1800经线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自西向东过日界线要减一天,自东向西过日界线要加一天。 (3)不同日期及同一天范围的判断:不同日期及同一天范围的判断: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从0时经线到1800经线之间范围为新的一天(“今天”),余者为旧的一天(“昨天”)。新的一天(“今天”)所占的范围比重=1800经线的地方时/24 【特别提醒】【特别提醒】1800经线与日界线不是一回事,它们两者并不经线与日界线不是一回事,它们两者并不完全重合。因此,过完全重合。因此,过1800 经线,不一定过日界线,所以只有经线,不一定过日界线,所以只有过
29、日界线日期才变;过过日界线日期才变;过1800经线,日期可能变,也可能不变。经线,日期可能变,也可能不变。1.由图可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由图可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若为春分日,若为春分日,1800经线上正值日出经线上正值日出B.若为夏至日,北京时间为若为夏至日,北京时间为18点点C.若为秋分日,本初子午线上正值日出若为秋分日,本初子午线上正值日出D.若为冬至日,本初子午线地方时为若为冬至日,本初子午线地方时为0点点2.随着地球不停地自转,将会(随着地球不停地自转,将会( )A. 今天的范围不断扩大今天的范围不断扩大 B. 昨天的范围不断扩大昨天的范围不断扩大C. 明天的范围不断扩大明天的范
30、围不断扩大 D. 今天和明天平分今天和明天平分点拔:点拔:A 从图中可以看出今天的比例为1/4,即1800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若为春分日,1800经线上正值日出;若为夏至日,北京时间为2点;若为秋分日,本初子午线上为18点,为日落;若为冬至日,本初子午线地方时为18点。 点拔:点拔:A 随着地球不停地自转,1800经线的地方时在增大,今天的范围也不断扩大。 练习练习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四、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四、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1、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 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生偏转的力。 2、偏转规律:、偏转规律: 南半球:南半球:赤赤 道:道:北半
31、球:北半球:右右 偏偏左左 偏偏不偏转不偏转【思考】【思考】你觉得长江三角洲河口的河道会向哪个方向偏移?加固长江大堤时,你认为应重点加固河流的左岸还是右岸,为什么? 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长江三角洲的河道向右偏,导致南岸冲刷,北岸淤塞,因此应重点加固河流的右岸。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地球运动是自转和公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地球运动是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叠加而成的,两种运动同时存在,紧密联系,两种运动叠加而成的,两种运动同时存在,紧密联系,这种联系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具体表现就是黄赤交角的存这种联系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具体表现就是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使在和太阳直射
32、点的回归运动。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使地球表面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因时因地而变化。这地球表面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因时因地而变化。这种变化可以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来描述。种变化可以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来描述。 五、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五、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阅读思考阅读思考】读P19图1.23“北半球二分二至日全球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布”及阅读P18、P18相关内容,回答P19“读图思考”的相关问题。 图幅图幅太阳直射太阳直射的纬度的纬度昼长的分布规律昼长的分布规律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分布规律极昼极夜地区极昼极夜地区1.23a1.23a1.
33、23b1.23b1.23c1.23c23230 026N26N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北半球昼北半球昼 夜,纬度夜,纬度越高,昼越长;南半越高,昼越长;南半球反之;球反之;赤道上昼赤道上昼= =夜夜以以23230 026N26N为中为中心向南北递减心向南北递减66660 034N34N及其以及其以北地区极昼;北地区极昼;66660 034S34S及其以及其以南地区极夜南地区极夜23230 026S26S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北半球昼北半球昼 夜,纬度夜,纬度越高,昼越长;南半越高,昼越长;南半球反之;球反之;赤道上昼赤道上昼= =夜夜以以230 026N为中为中心向南北递减心向南北递减660 034N及其以
34、北及其以北地区极昼;地区极昼;660 034S及其以南及其以南地区极夜地区极夜太阳直射太阳直射的纬度的纬度昼长的分布规律昼长的分布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分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布规律极昼极夜地区极昼极夜地区230 026S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北半球昼北半球昼夜夜 昼最长昼最长 春分春分 夏至夏至冬至冬至 秋分秋分昼最短昼最短 昼渐短,昼昼渐短,昼夜夜 昼夜等长昼夜等长昼渐长昼渐长昼短于夜昼短于夜昼长于夜昼长于夜昼渐短昼渐短同一纬度,一年中最长昼长与最短昼长之和为同一纬度,一年中最长昼长与最短昼长之和为24。昼长夜长昼长夜长=24(小时)(小时)昼长昼长=(12日出地方时)日出地方时)2昼长昼长=(日落地方
35、时(日落地方时12)2昼长昼长=昼弧昼弧150夜长夜长=夜弧夜弧150(2)昼夜长短的计算公式:昼夜长短的计算公式:五、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五、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昼夜长短的变化:反映了日照时间的长短、昼夜长短的变化:反映了日照时间的长短 (1)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例)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例)BADCE12:00日日出出地地方方时时日日落落地地方方时时0:0024:00AB=BCAB+BC=昼长DA=CEDA+CE=夜长AB+BC+DA+CE=24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反映了太阳辐射的强弱、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反映了太阳辐射的强弱(1)正午太阳高度的
36、概念: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是指一日之内最大的太阳高度。在一天中,正午太阳高度出现在该地的正午,即该地的地方时12:00。(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随纬度的变化规律随纬度的变化规律:同一时刻,由直射点向南北两极递减。 夏至日: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极递减 冬至日:冬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极递减 春、秋分日: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随季节的变化规律随季节的变化规律: 夏至日: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太阳辐射最强;南半球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太阳辐射最弱。 冬至日: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
37、的最大值,太阳辐射最强;北半球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太阳辐射最弱。 南北回归线之间:南北回归线之间:太阳直射时最大,一年有两次最大值,其中赤道有两次最小值(冬至和夏至日时),其余的有一次最小值。北回归线极其以北、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北回归线极其以北、南回归线及其以南:每年有一个最大值,一次最小值。五、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五、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3)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H=900纬度差纬度差纬度差:即所求地点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的所在纬度的差距(同向相减,异向相加)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反映了太阳辐射的强弱、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反映了太阳辐射的强弱(1)
38、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五、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五、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求漳州(240N,1180E)春分日、夏至日、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例例春分日:H=900(24000)=660夏至日:H=900(24023026)=89026冬至日:H=900(24023026)=42034(4)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导学导学P20)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时,就是一天的正午时刻,此时该地的地方时为12时。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确定当地的地理纬度:当太阳直射点位置一
39、定时,如果我们能够知道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就可以根据“某地与太阳直射点相差多少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就相差多少度”的规律,求出当地的地理纬度。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确定楼距、楼高:为了更好地保持各层楼都有良好的采光,楼与楼之间应当保持适当距离。以我国为例,见图甲,南楼高度为h,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最小楼间距LhcotH。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反映了太阳辐射的强弱、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反映了太阳辐射的强弱(1)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3)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导学导学P20“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正午太阳高度
40、角的计算计算”):H=900纬度差纬度差五、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五、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调整: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应不断调整太阳能热水器与楼顶平面之间的倾角,使太阳光与受热板之间成直角。其倾角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关系为ah90(如图乙)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确定日期、日影长短及方向:在太阳直射点上,物体的影子缩短为零;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日影越长。正午是一天中日影最短的时刻。日影永远朝向远离太阳的方向,如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日影永远朝向北方;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日影永远朝向南方;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午日影则有南、北朝向的变化。判
41、断山地自然带在南坡和北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情况下,由于阳坡正午太阳高度大,获得太阳光热多,阴坡得到太阳光热少,因此在相同高度,阳坡温度较高,阴坡温度较低,从而影响到同一自然带在阴、阳坡的分布高度。由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使得太阳辐射既有时间的变化,也有空间的变化。全球同纬度地区(除赤道外),太阳辐射在一年中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形成四季;全球不同纬度地区,太阳辐射从低纬度向高纬度呈有规律的递减,据此可划分为五带。 六、四季更替和五带六、四季更替和五带 1、四季更替、四季更替(1)天文四季:天文四季:夏季:白昼夏季:白昼最长最长;太阳;太阳最高最高,获得太阳辐射,获得太阳辐射最多最多的季节。的季节。冬季:白昼冬季:白昼最短最短;太阳;太阳最低最低,获得太阳辐射,获得太阳辐射最少最少的季节。的季节。春、秋季:是夏、冬两季的春、秋季:是夏、冬两季的过渡过渡季节,获得太阳辐射季节,获得太阳辐射居中居中。(2)气候四季:气候四季: 春季:春季:3、4、5月;月; 夏季:夏季:6、7、8月月 秋季:秋季:9、10、11月;月; 冬季:冬季:12、1、2月月2、五带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项目管理专业人士资格认证内容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燃气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 植物园绿色建筑设计与节能环保考核试卷
- 2024年项目管理考试真题解析试题及答案
- 园艺师多功能果园管理试题及答案
- 2023年中国联通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分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3年中国石化高校毕业生专项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烟草机械设备的远程监控与故障分析考核试卷
- 地铁检修库维修施工方案
- 纸板容器市场前景预测考核试卷
- 怎样学习初中物理
- DB62∕T 25-3111-2016 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
- 大班音乐《水果百变秀》课件
- 妇幼保健院医疗保健服务转介工作制度和流程
-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考试题库1100题【含答案】
- 监察机关执法工作规定学习测试
- 产品鉴定试验大纲
- 2022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PPT
- 常州市武进区征地拆迁房屋装修及附属设施补偿标准
- 民办教师人员花名册
- 国家开放大学《管理英语4》章节测试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