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三年高考题_第1页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三年高考题_第2页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三年高考题_第3页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三年高考题_第4页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三年高考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2016卷.15)人骨骼肌的白肌细胞含少量线粒体,适合无氧呼吸、进行剧烈运动。白肌细胞葡萄糖氧化分解的产物有酒精 乳酸 CO2 H2O ATPA. B.C. D.2.(2016卷.20)下列化学反应属于水解反应的是核酸核苷酸 葡萄糖丙酮酸 ATPADPA. B. C. D.3.(2016卷.22)氨基酸在细胞氧化分解的部分过程如图7,其中过程X和分解产物Z分别是A.脱氨基;CO2、H2O和 ATPB.脱氨基;CO2、H2O和尿素C.转氨基;CO2、H2O和 ATPD.转氨基;CO2、H2O和尿素4.(2016卷.24)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中A.电子受体是水B.电子供体是NADPHC.

2、反映场所位于叶绿体膜D.H+浓度差驱动ATP合成5.(2016卷.1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温度和光照会影响CO2的同化速率 B.光合作用中O2的产生发生在光反应阶段 C.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不参与暗反应 D.土壤中的硝化细菌可利用CO2和H2O合成糖6.(2016卷.11)下列有关植物细胞能量代的叙述,正确的是A.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的ATP是DNA人基本组成单位之一B.加入呼吸抑制剂可使细胞中ADP生成减少,ATP生成增加C.无氧条件下,丙酮酸转变为酒精的过程中伴随有ATP的合成D.光下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有ATP合成7.(2016卷.2)在适宜反应条件下,用

3、白光照射离体的新鲜叶绿体一段时间后,突然改用光照强度与白光一样的红光或绿光照射。下列是光源与瞬间发生变化的物质,组合正确的是A.红光,ATP下降 B.红光,未被还原的C3上升B.绿光,H下降 D.绿光,C5上升 8.(2016新课标2卷.4)关于高等植物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中B.构成叶绿素的镁可以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C.通常,红外光和紫外光可被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用于光合作用D.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叶片呈黄色是由于叶绿素合成受阻引起的9.(2016卷.2) 葡萄酒酿制期间,酵母细胞由ADP转化为ATP的过程A. 在无氧条件下不能进行 B. 只能在

4、线粒体中进行C. 不需要能量的输入 D. 需要酶的催化10.(2016卷.1) 叶细胞的下列生理过程,一定在生物膜上进行的是AO2的产生BH2O生成CH的消耗DATP的合成11.(2016卷.5)三倍体西瓜由于含糖量高且无籽,备受人们青睐。下图是三倍体西瓜叶片净光合速率(以CO2吸收速率表示)与胞间CO2浓度(Ci)的日变化曲线,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与11:00时相比,13:00时叶绿体中合成C3的速率相对较高B.14:00后叶片的Pn下降,导致植株积累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C.17:00后叶片的Ci快速上升,导致叶片暗反应速率远高于光反应速率D.叶片的Pn先后两次下降,主要限制因素分别是CO2浓

5、度和光照强度12.(2016卷.5)在正常与遮光条件下向不同发育时期的豌豆植株供应14CO2,48h后测定植株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中14C的量。两类器官各自所含14C量占植株14C总量的比例如图所示。与本实验相关的错误叙述是A. 14CO2进入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后被转化为光合产物B. 生殖器官发育早期,光合产物大部分被分配到营养器官C. 遮光70%条件下,分配到生殖器官和营养器官中的光合产物量始终接近D. 实验研究了光强对不同发育期植株中光合产物在两类器官间分配的影响13.(2016课标1卷.1) 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 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B. 酵母菌的细胞核含有

6、DNA和RNA两类核酸C. 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D. 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14.( 2015·卷.4)在适宜温度和大气CO2浓度条件下,测得某森林中林冠层四种主要乔木的幼苗叶片的生理指标(见下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光强大于140mol·m-2·s-1,马尾松幼苗叶肉细胞中产生的O2全部进入线粒体B光强小于1255mol·m-2·s-1,影响苦储幼苗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是CO2浓度C森林中生产者积累有机物的能量总和,即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D在群落演替过程中,随着林冠密集程度增大青冈的种群密度将会

7、增加15.(2015·卷.2)下图为大豆叶片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O2的固定实质上是将ATP中的化学能转化为C5中的化学能B.CO2可直接被H还原,再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形成糖类C.被还原的C3在有关酶的作用下,可再形成C5D.光照强度由强变弱时,短时间C5含量会升高考点定位光合作用的过程16.(2015·卷.24)将一株生长正常的某种植物里于密闭的玻璃容器,在适宜条件下光照培养。从照光开始,净光合速率随着时间延长逐渐下降直至为0。之后保持不变。在上述整时间段,玻璃容器CO2浓度表现出的变化趋势是( )A降低至一定水平时再升高 B持续保持相对稳

8、定状态C降低至一定水平时保持不变 D升高至一定水平时保持相对稳定考点定位光合作用与其影响因素17.(2015·卷.9)植物甲与植物乙的净光合速率随叶片温度(叶温)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错误的是( )A植物甲和乙光合作用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于太阳能B叶温在3650时,植物甲的净光合速率比植物乙的高C叶温为25时,植物甲的光合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不同于植物乙的D叶温为35时,甲、乙两种植物的光合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均为0考点定位细胞呼吸、光合作用与其影响因素18(2015·卷.3)在光合作用中,RuBP羧化酶能催化CO2+C5(即RuBP)2C3。为测定RuBP羧化酶的活性,某学习

9、小组从菠菜叶中提取该酶,用其催化C5与14CO2的反应,并检测产物14C3的放射性强度。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菠菜叶肉细胞BuBP羧化酶催化上述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BRuBP羧化酶催化的上述反应需要在无光条件下进行C测定RuBP羧化酶活性的过程中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D单位时间14C3生成量越多说明RuBP羧化酶活性越高考点定位光合作用的过程、酶的催化效率、同位素标记法等19(2015·卷.21)从新鲜的菠菜叶片提取叶绿体色素,发现提取液明显偏黄绿色,最可能的原因是( )A加入的石英砂太多 B没有加入碳酸钙C用脱脂棉过滤不彻底 D一次加入过多无水乙醇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

10、。20(2015·卷.28)以下4支试管置于适合的温度下,经过一定时间后能产生ATP的是(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与ATP相关的知识点。21.( 2015·卷.4)将题4图所示细胞置于密闭容器中培养。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细胞外的CO2和O2浓度在短时间发生了相应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黑暗条件下,增大、减小B光强低于光补偿点时,、增大C光强等于光补偿点时,、保持不变D光强等于光饱和点时,减小、增大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细胞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细胞代时相应物质含量的变化。22(2015·卷.11)葡萄糖的无氧分解过程中,选项中各产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酒精CO

11、2H2OATP乳酸H丙酮酸ABCD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无氧呼吸知识。23(2015·卷.14)下列细胞中,其无氧呼吸过程会以乳酸为主要产物的是( )A密闭塑料袋中苹果的细胞 B用于制作酒精的酵母菌C剧烈奔跑时的马骨骼肌细胞 D浇水过多的青菜根部细胞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无氧呼吸的相关知识。24.(2014·卷.4) 下列叙述与生物学史实相符的是( )A. 孟德尔用山柳菊为实验材料,验证了基因的分离与自由组合规律B. ·海尔蒙特基于柳枝扦插实验,认为植物生长的养料来自土壤、水和空气C. 富兰克林和威尔金斯对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D. 赫尔希和蔡斯用3

12、5S 和32P 分别标记T2 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证明了DNA 的半保留复制考点定位生物学史的相关知识。25.(2014·卷.9)将水生植物和小鱼放入盛有水的玻璃缸中,密闭后置于光照、温度等适宜条件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为鱼的生存提供氧气B鱼可为植物的光合作用生存提供CO2C能量流动可以从植物到鱼,也可以由鱼到植物D若该玻璃缸长期置于黑暗中,鱼和植物将会死亡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26.(2014·卷.1)下列与实验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

13、的口腔上皮细胞经处理后被甲基绿染色,其细胞核呈绿色B剪取大蒜根尖分生区,经染色在光镜下可见有丝分裂各时期C叶绿体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越高,在滤纸上扩散就越慢D在光镜的高倍镜下观察新鲜菠菜叶装片,可见叶绿体的结构考点定位显微镜的使用、有丝分裂、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以与色素的提取实验。27.(2014·卷.6)下列关于生长在同一植株上绿色叶片和黄色叶片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两种叶片都能吸收蓝紫光B两种叶片均含有类胡萝素C两种叶片的叶绿体中都含有叶绿素aD黄绿色叶片在光反应中不会产生ATP考点定位叶片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28.(2014·卷.7)关于小麦光合作用的叙

14、述,错误的是 ( )A类囊体上产生的ATP可用于暗反应B夏季晴天光照最强时,小麦光合速率最高C进入叶绿体的CO2不能被NADPH直接还原D净光合速率为长期零时会导致幼苗停止生长考点定位光合作用的的过程。29.(2014·新课标全国卷.2)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此后绿藻细胞的叶绿体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O2的产生停止 B.CO2的固定加快 C.ATP/ADP比值下降 D.NADPH/NADP+比值下降考点定位光合作用物质变化与其比例。30.(2014·卷.20)依据图5所示的三羧酸循环运行原理判断:在有氧呼吸过程中,每分子葡萄糖能使

15、三羧酸循环运行()A. 一次 B. 二次 C. 三次 D. 六次考点定位三羧酸循环。31.(2014·卷.5)图为乙醇在人体主要的代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乙醇转化为乙酸发生的氧化反应,均由同一种氧化酶催化B体乙醇浓度越高,与乙醇分解相关的酶促反应速率越快C乙醇经代产生的H可与氧结合生成水,同时释放能量D正常生理情况下,人体分解乙醇的速率与环境温度呈正相关考点定位与细胞呼吸相关联的的乙醛、乙酸化学反应过程图解。32.(2014·卷.1)关于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外膜的蛋白质含量比膜高B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C成人心肌细胞中线粒体

16、数量比腹肌细胞的多D哺乳动物精子中的线粒体聚集在其头部和尾的基部考点定位与细胞呼吸相关的细胞器-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33.(2014·新课标全国卷.6)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磷酸是光反应中合成ATP所需的反应物B光合作用中叶绿素吸收光能不需要酶的参与C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所需的能量由乳酸分解提供D病毒核酸的复制需要宿主细胞的呼吸作用提供能量考点定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比较。34.(2014·卷.2)下图是细胞中糖类合成与分解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只在线粒体中进行,过程只在叶绿体中进行B.过程产生的能量全部储存在ATP中C.过程产生的(

17、CH2O)中的氧全部来自H2OD.过程和中均能产生H,二者还原的物质不同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该部分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35.(2014·卷.6)将桑树和大豆分别单独种植(单作)或两种隔行种植(间作),测得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如下图所示(注:光饱和点是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时所需要的最低光照强度)。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与单作相比,间作时两种植物的呼吸强度均没有受到影响B.与单作相比,间作时两种植物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均增大C.间作虽然提高了桑树的光合速率但降低了大豆的光合速率D.大豆植株开始积累有机物时的最低光照强度单作大于间作考点定位影响

18、光合作用的因素。36.(2014·卷.2)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中,H2O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存在形式B.由氨基酸形成多肽时,生成物H2O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C.有氧呼吸时,生成物中H2O中的氢来自线粒体中丙酮酸的分解D.H2O在光下分解,产生的H将固定的CO2还原成(CH2O)考点定位与水有关的生命活动。37.(2016新课标卷.29)为了探究某地夏日晴天中午时气温和相对湿度对A品种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将生长状态一致的A品种小麦植株分为5组,1组在田间生长作为对照组,另4组在人工气候室中生长作为实验组,并保持其光照

19、和CO2浓度等条件与对照组一样,与中午12:30测定各组叶片的光合速率,各组实验处理与结果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本实验结果,可以推测中午时对小麦光合作用速率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是,其依据是;并可推测,(填“增加”或“降低”)麦田环境的相对湿度可降低小麦光合作用“午休”的程度。(2)在实验组中,若适当提高第组的环境温度能提高小麦的光合速率,其原因是。(3)小麦叶片气孔开放时,CO2进入叶肉细胞的过程(填“需要”或“不需要”)载体蛋白,(填“需要”或“不需要”)消耗ATP。考点定位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相关实验分析38.(2016卷.30)(14分)下面是关于植物光合作用的问题。请

20、回答:(1)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中,H20在光反应中裂解为。(2)若以14CO2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在卡尔文循环中首先出现含的三碳化合物是。该三碳化合物在NADPH的氢和ATP的等物质存在的情况下,被还原为三碳糖磷酸。(3)给某植物提供C1802和H20,释放的氧气中含有18O是由于,H218O又作为原料参与了光合作用之故。(4)植物光合作用光饱和点可通过测定不同的下的光合速率来确定。在一定条件下,某植物在温度由25降为5的过程中光饱和点逐渐减小,推测该植物在光照充足时的光合作用最适温度(选填: 、)25。39.(2016课标1卷.30) 为了探究生长条件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将某品

21、种植物的盆栽苗分成甲、乙两组,置于人工气候室中,甲组模拟自然光照,乙组提供低光照,其他培养条件一样。培养较长一段时间(T)后,测定两组植株叶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光合作用强度(即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吸收CO2的量),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判断,光照强度低于a时,影响甲组植物光合作用的限制因子是_。(2)b光照强度下,要使甲组的光合作用强度升高,可以考虑的措施是提高_(填“CO2浓度”或“O2浓度”)。(3)播种乙组植株产生的种子,得到的盆栽苗按照甲组的条件培养T时间后,再测定植株叶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光合作用强度,得到的曲线与甲组的一样。根据这一结果能够得到

22、的初步结论是_。40.(2016卷.32)(8分)为了选择适宜栽种的作物品种,研究人员在一样的条件下分别测定了3个品种S1、S2、S3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结果如图1和图2。请回答以下问题:(1)最适宜在果树林下套种的品种是,最适应较高光强的品种是。(2)增加环境中CO2浓度后,测得S2的光饱和点显著提高,但S3的光饱和点却没有显著改变,原因可能是:在超过原光饱和点的光强下,S2的光反应产生了过剩的,而S3在光饱和点时可能(填序号)。光反应已基本饱和 暗反应已基本饱和 光、暗反应都已基本饱和(3)叶绿体中光反应产生的能量既用于固定CO2,也参与叶绿体中生物大分子的合成。(4)在光合作用过程中,

23、CO2与RuBP(五碳化合物)结合的直接产物是磷酸丙糖(TP),TP的去向主要有三个。下图为叶肉细胞中部分代途径示意图。淀粉是暂时存储的光合作用产物,其合成场所应该在叶绿体的。淀粉运出叶绿体时先水解成TP或,后者通过叶绿体膜上的载体运送到细胞质中,合成由糖构成的蔗糖,运出叶肉细胞。41.(2016新课标2卷.31)(8分)BTB是一种酸碱指示剂,BTB的弱碱性溶液颜色可随其中CO2浓度的增高而由蓝变绿再变黄。某同学为研究某种水草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用少量的NaHCO3和BTB加水配制成蓝色溶液,并向溶液入一定量的CO2使溶液变成浅绿色,之后将等量的绿色溶液分别加入到7支试管中

24、,其中6支加入生长状况一致的等量水草,另一支不加水草,密闭所有试管。各试管的实验处理和结果见下表。试管编号1234567水草无有有有有有有距日光灯的距离(cm)20遮光*1008060402050min后试管中溶液的颜色浅绿色X浅黄色黄绿色浅绿色浅蓝色蓝色*遮光是指用黑纸将试管包裹起来,并放在距日光灯100cm的地方。若不考虑其他生物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中,50min后1号试管的溶液是浅绿色,则说明2至7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由引起的;若1号试管的溶液是蓝色,则说明2至7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2)表中X代表的颜色应为(填“浅绿色”、“黄色”

25、或“蓝色”),判断依据是。(3)5号试管中的溶液颜色在照光前后没有变化,说明在此条件下水草。 42.(2016卷.23)(多选)突变酵母的发酵效率高于野生型,常在酿酒工业发酵中使用。下图为呼吸链突变酵母呼吸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突变酵母乙醇代途径未变 B突变酵母几乎不能产生HC氧气充足时,野生型酵母种群增殖速率大于突变体D.通入氧气后,突变酵母产生ATP的主要部位是线粒体43.(2016卷.五)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玉米叶肉细胞中有CO2“泵”,使其能在较低的CO2浓度下进行光合作用,水稻没有这种机制。图19显示了在一样的光照和温度条件下,不同植物在不同胞间CO2浓度下的光合速率

26、。各曲线代表的植物情况见表4,其中人工植物B数据尚无。48.CO2可参与水稻光合作用暗反应的_过程,此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49.在胞间CO2浓度050时,玉米的光合速率升高,此阶段发生的变化还有_。A.经气孔释放的CO2增多B.单个叶绿素a分子的氧化性不断增强C.供给三碳化合物还原的氢增多D.单个叶绿素a分子吸收的光能持续增多50.在胞间CO2浓度200300之间,水稻的光合速率逐渐上升而玉米的不再变化的原因是_。51.根据曲线、与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推测,表4中人工植物B在不同胞间CO2浓度下的光合速率(曲线)最可能是_。52.根据表4与相关信息,图19中曲线和曲线所示光合速率的差异可说明_。

27、53.现代工业使得大气中CO2的浓度不断提高,这一环境变化趋势更有利于_。A.水稻生长,因为超过一定的胞间CO2浓度后玉米的酶活性不再增加B.水稻生长,因为在较低胞间CO2浓度围水稻的酶活性较高C.玉米生长,因为它们的光合效率极高D.玉米生长,因为它们拥有CO2泵44.(2015·卷.26)(16分)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国务院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某科研小组开展酸雨与生态系统关系的研究。下表是不同pH值的酸雨对三种植物叶绿素含量(mg/g)影响的结果。pH值5.8(对照)4.03.02.0桃树2.20(100)2.19(99.55)2.13(96.82)1.83(83.18)腊

28、梅3.65(100)3.58(98.08)3.44(94.25)2.95(80.82)木樨1.07(100)1.07(100)1.05(98.13)0.96(89.72)注:括号为与同种植物对照实验的相对百分比。(1)叶绿素位于叶绿体的_上,提取后经层析分离,扩散最慢的色素带呈_色。酸雨中的SO42-破坏叶绿素,导致光反应产生的_(产物)减少。由于光反应速率降低,将直接影响暗反应过程中的_,最后导致(CH2O)生成减少。(2)由表可知:随着酸雨pH值的降低,叶绿素含量受影响程度_;_;_。(3)长期酸雨影响会导致部分植物死亡,使生态系统的_稳定性降低,原因是_。考点定位光合作用、生态系统。45

29、.( 2015·课标I卷.29) (9分)为了探究不同光照处理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科学家以生长状态一样的某种植物为材料设计了A、B、C、D四组实验。各组实验的温度、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等条件一样、适宜且稳定,每组处理的总时间均为135s,处理结束时测定各组材料中光合作用产物的含量。处理方法和实验结果如下:A组:先光照后黑暗,时间各为67.5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50%B组:先光照后黑暗,光照和黑暗交替处理,每次光照和黑暗时间各为7.5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70%。C组:先光照后黑暗,光照和黑暗交替处理,每次光照和黑暗时间各为3.75ms(毫秒);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

30、94%。D组(对照组):光照时间为135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100%。回答下列问题:(1)单位光照时间,C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填“高于”、“等于”或“低于”)D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依据是;C组和D组的实验结果可表明光合作用中有些反应不需要,这些反应发生的部位是叶绿体的。(2)A、B、C三组处理相比,随着的增加,使光下产生的能够与时利用与与时再生,从而提高了光合作用中CO2的同化量。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本题主要是考查实验设计能力与对实验结果的处理与分析,涉与到光合作用原理、过程、场所的等知识点。46.(2015·卷.27) (8分)为了研究2 个新育品种 P1、P2 幼苗的

31、光合作用特性,研究人员分别测定了新育品种与原种(对照)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蛋白质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结果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 的净光合速率是采用叶龄一致的叶片,在一样的实验条件下,测得的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的释放量。(2)光合作用过程中,CO2 与C5 结合生成,消耗的C5 由经过一系列反应再生。(3)由图可知,P1 的叶片光合作用能力最强,推断其主要原因有:一方面是其叶绿素含量较高,可以产生更多的;另一方面是其蛋白质含量较高,含有更多的。(4)栽培以后,P2 植株干重显著大于对照,但籽实的产量并不高,最可能的生理原因是。考点定位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因素47.(

32、2015·卷.30)(14 分)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的碳反应、 蔗糖与淀粉合成代途径如图所示。 图中叶绿体膜上的磷酸转运器转运出1分子三碳糖磷酸的同时转运进1分子Pi(无机磷酸)。 请回答:(1)磷除了是光合作用相关产物的组分外,也是叶绿体核酸和 _ 的组分。 (2)卡尔文循环中 3- 磷酸甘油酸生成三碳糖磷酸的还原反应属于 _ 。 (3)若蔗糖合成或输出受阻, 则进入叶绿体的 _ 数量减少, 使三碳糖磷酸大量积累于 _中,也导致了光反应中合成 _ 数量下降, 卡尔文循环减速。上述这种三碳糖磷酸对卡尔文循环的调节属于 _ 。 此时过多的三碳糖磷酸将用于 _ , 以维持卡尔文循环运行。

33、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叶绿体中光合作用暗反应的过程与对结果的分析。48.(2015·卷.29)(9分)科研人员探究了不同温度(25和0.5)条件下密闭容器蓝莓果实的CO2的生成速率的变化,结果见图1和图2。(1) 由图可知,与25相比,0.5条件下果实的CO2生成速率较低,主要原因是;随着果实储存时间的增加,密闭容器的浓度越来越高,抑制了果实的细胞呼吸。该实验还可以通过检测的浓度变化来计算呼吸速率。(2)某同学拟验证上述实验结果,设计如下方案:称取两等份同一品种的蓝莓果实,分别装入甲、乙两个容积一样的瓶,然后密封将甲、乙瓶分别置于25和0.5的条件下储存,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瓶中的CO

34、2浓度记录实验数据并计算CO2的生成速率。为使试验结果更可靠,请给出两条建议,以完善上述实验方案(不考虑温度因素)。a ; b. 。考点定位细胞呼吸的实验设计与分析。49.(2015·卷.综合题五)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12分)研究发现植物能对温度的变化做出适应性改变。将15生长的绣线菊A和绣线菊B置于10下低温处理一周,分别测定两种植物低温处理前后最大光合速率(图22)、光补偿点(图23)以与叶肉细胞叶绿体蛋白质表达量的变化(表1)。50H经过类囊体上酶的方向是_(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从低浓度到高浓度/双向);蛋白质位于_;酶位于_。51结合表1数据,概括绣线菊A在低温处理前

35、最大光合速率高于绣线菊B的原因:_。52运用已有知识,结合表1数据分析低温处理后两种绣线菊最大光合速率下降(图22)的共同原因是:(1)_;(2)_。53光补偿点指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CO2等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时所对应的光强。据图23分析,更适于在北方低温弱光环境下生存的是_,这是因为低温处理后_。A绣线菊A光补偿点下降,说明其在低温下利用弱光的能力更强B绣线菊A光补偿点降幅显著大于绣线菊B的降幅,说明其低温诱导的效率更高C绣线菊B光补偿点显著低于绣线菊A,说明其在低温下利用弱光的能力更强D绣线菊B光补偿点降幅小,说明低温对其的诱导效率更高54综合本题的图、表数据,表明植物适应低温的原理是_

36、(多选)。A增加细胞呼吸速率B降低最大光合速率C增加光合作用相关酶的种类D改变光合作用相关蛋白的表达量答案50.从高浓度到低浓度 类囊体膜 叶绿体基质51.绣线菊A与光合作用光反应和暗反应有关蛋白质的表达量均高于绣线菊B52.低温降低了酶的活性低温降低了电子传递蛋白的表达量/低温降低了电子传递效率53.绣线菊B C54.CD考点定位光合作用50.(2015·卷.26)(11分)油菜果实发育所需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果皮的光合作用。(1)油菜果皮细胞通过光合作用固定CO2的细胞器是_。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主要以蔗糖的形式运输至种子。种子细胞的蔗糖浓度比细胞外高,说明种子细胞吸收蔗糖的跨(穿

37、)膜运输方式是_。(2)图甲表示在适宜条件下油菜果实净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变化。分析可知,第24天的果实总光合速率_(填“大于”或“小于”)第12天的果实总光合速率。第36天后果皮逐渐为黄,原因是叶绿素含量减少而_(填色素名称)的含量基本不变。叶绿素含量减少使光反应变慢,导致光反应供给暗反应的_和_减少,光合速率降低。(3)图乙表示油菜种子中储存有机物含量的变化。第36天,种子含量最高的有机物可用_染液检测;据图分析,在种子发育过程中该有机物由_转化而来。考点定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51.(2015·卷.31)(16分)研究者用仪器检测拟南芥叶片在光-暗转换条件下CO

38、2吸收量的变化,每2s记录一个实验数据并在图中以点的形式呈现。(1)在开始检测后的200s,拟南芥叶肉细胞利用光能分解,同化CO2。而在实验的整个过程中,叶片可通过将储藏在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转化为和热能。(2)图中显示,拟南芥叶片在照光条件下,CO2吸收量在mol.m-2s-1围,在300s时CO2达到2.2mol.m-2s-1。由此得出,叶片的总(真实)光合速率大约是mol CO2.m-2s-1。(本小题所填数值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3)从图中还可看出,在转入黑暗条件下100s以后,叶片的CO2释放,并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这提示在光下叶片可能存在一个与在黑暗中不同的呼吸过程。(4)为证

39、明叶片在光下呼吸产生的CO2中的碳元素一部分来自叶绿体中的五碳化合物,可利用技术进行探究。考点定位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52.(2014·卷.9)(14分)棉花幼铃(幼果)获得光合产物不足会导致其脱落。为研究某种外源激素对棉花光合产物调配的影响,某课题组选择生长整齐的健壮植株,按题9图1步骤进行实验,激素处理方式和实验结果如题9图2所示(上述处理不影响叶片光合与呼吸强度)。(1)该放射性物质中被标记的元素是。光合作用过程中,含标记元素的化合物被光反应提供的还原成糖类。在适宜温度下测得叶片光饱和点,若其他条件不变,进一步提高温度,则该叶片光饱和点的变化是。(2)由实验结果推断,幼铃脱落显著

40、减少的是组。B组幼铃放射性强度百分比最低,说明B组叶片的光合产物。为优化实验设计,增设了D组(激素处理叶片),各组幼铃的放射性强度百分比由高到低排序是。由此可知,正确使用该激素可改善光合产物调配,减少棉铃脱落。(3)若该激素不能促进插条生根,却可促进种子萌发和植株增高,其最可能是 。考点定位光合作用和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53.(2014·卷.26)(16分)观测不同光照条件下生长的柑橘,结果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CO2以方式进入叶绿体后,与结合而被固定,固定产物的还原需要光反应提供的。在弱光下,柑橘通过和来吸收更多的光能,以适应弱光环境。与弱光下相比,强光下柑橘平均每片叶的气孔

41、总数,单位时间平均每片叶CO2吸收量。对强光下生长的柑橘适度遮阴,持续观测叶色、叶面积和净光合速率,这三个指标中,最先发生改变的是,最后发生改变的是。考点定位光合作用过程和影响因素。54.(2014·新课标全国卷.29)某植物净光合速率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当CO2浓度为a时,高光强下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_,CO2浓度在ab之间时,曲线_表示了净光合速率随CO2浓度的增高而增高。(2)CO2浓度大于c时,曲线B和C所表示的净光合速率不在增加,限制其增加的环境因素是_。(3)当环境中CO2浓度小于a时,在图示的3种光强下,该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_(填“大于”、

42、“等于”或“小于”)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4)据图可推测,在温室中,若要采取提高CO2浓度的措施来提高该种植物的产量,还应该同时考虑_这一因素的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考点定位光合作用影响因素。55.(2014·卷.26)(12分)氢是一种清洁能源。莱茵衣藻能利用光能将H2O分解成H和O2,H可参与暗反应,低氧时叶绿体中的产氢酶活性提高,使H转变为氢气。(1)莱茵衣藻捕获光能的场所在叶绿体的。(2)CCCP(一种化学物质)能抑制莱茵衣藻的光合作用,诱导其产氢。已知缺硫也能抑制莱茵衣藻的光合作用。为探究缺硫对莱茵衣藻产氢的影响,设完全培养液(A组)和缺硫培养液(B组),在特定条件下培

43、养莱茵衣藻,一定时间后检测产氢总量。实验结果:B组>A组,说明缺硫对莱茵衣藻产氢有作用。为探究CCCP、缺硫两种因素对莱茵衣藻产氢的影响与其相互关系,则需增设两实验组,其培养液为和。(3)产氢会导致莱茵衣藻生长不良,请从光合作用物质转化的角度分析其原因。(4)在自然条件下,莱茵衣藻几乎不产氢的原因是,因此可通过筛选高耐氧产投藻株以提高莱茵衣藻产氢量。考点定位光合作用与相关实验设计。56.(2014·全国大纲卷.31)(9分)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1)右图表示了对某种C3植物和某种C4植物的影响。当光照强度大于p时,C3植物和C4植物中光能利用率高的是植

44、物。通常提高光能利用率的措施有的面积,补充气体等。(2)在光合作用过程中,C4植物吸收的CO2被固定后首先形成化合物。(3)C3植物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需要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这两种物质在叶绿体形成的部位是。NADPH的中文简称是,其在暗反应中作为剂,用于糖类等有机物的形成。考点定位光合作用过程。57.(2014·卷.31) (8 分)为研究浮游藻类的光合作用,将一种绿藻培养至指数生长期,并以此为材料,测定了藻细胞在不同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Pn)。 图 1 为光合放氧测定装置的示意图;图 2 是不同 NaHCO3 浓度(pH 8.5,25)条件下测得的 Pn 曲线图。 请回答

45、下列问题:(1)通过变换图1 中光源,可研究、对光合作用的影响。(2)在测定不同光照对 Pn 的影响时,如不精确控制温度,则测得的光照与 Pn 的关系 (填“呈正相关”、“呈负相关”或“难以确定”)。(3)由于弱碱性的藻培养液中游离 CO2 浓度很低,藻光合作用主要通过胞碳酸酐酶(CA)分解水中的 HCO-3 获得 CO2。 图 2 中达到最大 Pn 值的最低 NaHCO3 浓度为;在更高 NaHCO3 浓度下,Pn 不再增加的主要原因有、。(4)培养基中的 HCO-3 与 CO2-3 之间的离子平衡与 pH 有关,碱性条件下 pH 越高,HCO-3 越少,CO2-3 越多,而 CO2-3 几

46、乎不能被该藻利用。 在测定不同 pH(7. 0 10. 0)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时,导致 Pn 发生变化的因素有、。考点定位光合作用的有关知识。58.(2014·卷.49-52)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11分)49. 植物水光解过程放出的气体是_。将下列选项用箭头排序,表示出光反应过程_。A.活化叶绿a促使水光解,释放出e和H+B. 光能传递到叶绿素aC. e经一系列传递后将NADP+还原为NADPHD. 类囊体膜上各种色素吸收光能E. H+将能量传给ADP,在酶的作用下合成ATP 水不仅直接参与光反应,还是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子之一。以含水80%土壤为对照(CK),测耐旱能力

47、较强的大丽花中度缺水(MD)时的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图16),探讨环境对植物的调控机理。50. 用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通过气孔的气体量表示气孔导度(Gs)。据图16的Gs曲线和Pn曲线推测,35天中度缺水生长的大丽花叶片,会持续发生的现象有_(多选)。A蒸腾速率下降 B.蒸腾速率升高C.光合放出O2速率下降 D.光合放出O2速率上升E.干旱导致叶片气孔关闭,光合作用停止51.胞间CO2进入叶绿体参与卡尔文循环时,在_ (酶/光/酶和光)条件下,被_化合物固定后,还原生成糖。52据图16,非气孔因素主要影响Pn-MD的时间段是_,以下属于非气孔因素的

48、是_(多选)。A. CO2供应不足 B 叶肉细胞叶绿体类囊体膜受损C. 还原三碳化合物的酶空间结构改变 D.固定CO2的酶活力不足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影响因素的有关知识。59.(2014·考卷.26)(10分)某豆科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CO2释放和O2吸收速率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在1224h期间,呼吸速率逐渐增强,在此期间呼吸作用的主要方式是呼吸,该呼吸方式在细胞中发生的部位是,其产物是。从第12h到胚根长出期间,萌发种子的干物质总量会,主要原因是。胚根长出后,萌发种子的呼吸速率明显升高。考点定位呼吸作用的有关知识。60.(2013·卷.29)某新能源研究兴趣小组尝试用木薯块根的淀粉制备燃料酒精。他们用酶将木薯淀粉讲解成单糖。查阅资料后,安装的酒精发酵装置、采用的发酵条件如图12。(1)向发酵瓶中加入5g酵母菌开始试验,发酵初期,通气阀需要偶尔短时间打开,并在A通气口处打气,以利于_;实验过程中,通气阀需要偶尔短时间打开,但目的是_。(2)第3天,取出少量发酵液,滴加含有_的浓硫酸永夜来检测酒精。(3)检测后发现,尽管酵母菌菌种合适、淀粉酶解物充足、操作正确、发酵温度和PH值适宜,但酒精含量(+)比预期低,我们展开了讨论,认为还有其它影响因素,如_,请设计试验对此因素进行探究并预测实验结果(用表格形式呈现;用“+”表示酒精量,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