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枣阳五中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模拟试题_第1页
湖北省枣阳五中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模拟试题_第2页
湖北省枣阳五中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模拟试题_第3页
湖北省枣阳五中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模拟试题_第4页
湖北省枣阳五中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模拟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湖北省枣阳五中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模拟试题2012-3-1温馨提示:沉着、冷静对待每一题,认真、细致争取每一分!一:积累与运用1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米字格中。(2分)物竟天择,适者生存,这是大自然永衡的规律。2结合语境,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生命的美在于我们有机会接受爱的滋润,感受爱的温馨( ),播散爱的芳香。于是,我们倾( )心于名著,感受文学的魅力;倾心于景色,体验自然的情趣;倾心于色彩,发现艺术的美丽;倾心于生活,让每一个平凡的点滴都因此而充满诗意。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2、#160; )(2分)A多宝佛塔别具匠心的设计令人称奇。 B王小强讲起故事来绘声绘色,深受大家喜欢。C教师节那天,全校师生汇聚一堂,谈笑风生,不拘一格,场面很是热闹。D襄阳市民乘公交车时自觉排队,井然有序,这已成为古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A游览者必然也不会不忽略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B我们班同学基本上都是书法爱好者。C为什么对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呢? D面对西方文化的全面冲击,自觉传承华夏文明就成了每一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5给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合适的标题。(不超过25字,2分)【新浪网消息】 2011中

3、国·襄阳诸葛亮文化旅游节开幕式暨山水檀溪之夜演唱会将于12月3日20:00在襄阳市体育场隆重举行。第一届诸葛亮文化节召开于1993年10月,是当年襄樊市最大的盛会,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传为佳话。之后又于2001年、2002年、2010举办过三届诸葛亮文化节,2007年还隆重举办了纪念诸葛亮出山1800年大型庆典活动,不论活动安排、节目形式还是运作方式等,都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6读故事,识人物,析性格。(2分)拉着空车走了几步,他觉出由脸到脚都被热气围着,连手背上都流了汗。可是,见了座儿,他还想拉,以为跑起来也许倒能有点风。他拉上了个买卖,把车拉起来,他才晓得天气的厉害已经到了不允

4、许任何人工作的程度。本故事情节中的“他”是 。(填名字)从节选的故事情节中可以看出他具有的性格特征是: 。7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8分)在学习中如何对待别人的优点和缺点呢?孔子在 (论语 )十则中告诉我们: , ,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读一首诗,其实是与诗人作一次心灵交流。在“ ,一览众山小”中我们读懂了杜甫的豪迈;在“ ,带月荷锄归”中我们知晓了陶渊明的闲适;在“征蓬出汉塞, ”中我们读出了王维的孤寂(5)水何澹澹,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8假如你在滨江路十字路口发现一位老人跌倒不起,走近一看,老人已昏迷,这时,你将怎样打120电话求救?(2分) 9

5、我们热爱和平,但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阿富汗战火刚熄,利比亚又狼烟四起,以色列与巴勒斯坦,泰国与柬埔寨争论无休止,朝鲜和伊朗核问题牵涉各国神经世界何时才能铸剑为犁,和平永驻?现在班上正在开展“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8分)如果你作为“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组长,要带领全组同学开展这次活动,请你用简洁语言拟一个恰当的主题。(2分) 主题: 针对这次活动你认为应该采取什么形式,试依照示例再举两例。(2分) A战争故事讲述B C D战争成语接龙战争出英雄。你最崇拜的英雄是哪些人?他们有哪些感人事迹?请用简洁的语言举出两个例子。(2分) 例一: 例二: 在本次活动中,

6、班长肖海带来了一则他搜集的材料,请阅读后按要求作答。(2分)中国雕塑家遥远创作的世界和平女神像坐落在诺曼底登陆战场遗址。世界和平女神像高10米,重16吨,用不锈钢整理。她那舞动绸带的双臂一前一后地舒展着,高举的左手上一只和平鸽展翅欲飞。在微风中展开的飘带与女神的双臂连为一体,远远望去,好似中国的“中”字、和平的“平”字,又像英文单词WORLD(世界)的第一个字母“W”和VICTORY(胜利)的第一个字母“V”。从材料中推断“世界和平女神像”造型的意蕴是什么?(不超过20字)三:阅读与欣赏(一)、阅读钱塘湖春行后,按要求答题: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

7、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0;全诗以行为线索,从 起,到 终,以 春 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1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诗把春的情态描摹得妩媚动人,生机勃勃,试品一品其妙处。(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216题。(10分)【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

8、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五色交辉 相与步于中庭 1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A山川之美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遂与外人间隔 C念无与为乐者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D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寻病终 1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15. 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_之美”,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_”和 “_”。乙文描写了“月色之美”,

9、写景的名句用四个字概括是_ 。(2分) 16文章不是无情物,一切景语皆情语。甲、乙两文写景精妙纷呈,但抒情各有千秋,请分别谈谈两文表达了整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三)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完成17-22题。(14分)不给自己任何借口 她是个不幸的孩子,19岁那年,正当步入人生花季和芭蕾舞台生涯巅峰之际,却意外地发觉自己双眼模糊,后被诊断为视网膜脱落。经过家人的劝说,她接受了手术,可结果是她仍然无法恢复正常视力。医生建议她卧床一年,叮嘱她不能练习抬腿绷脚尖,不能扭头,同时需要控制脸部表情,才能达到调养效果。她心急如焚,跳芭蕾舞的人都知道:芭蕾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同行知晓,三天不练观众明白

10、。她明白一年不练,在芭蕾艺术里等待她的是一条死亡之路。 她苦苦哀求,丈夫只得辞去工作,陪伴在她身边。每天,她让丈夫的手指替代脚尖,在自己的胳膊上表演古典芭蕾剧目。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虽然不曾舞蹈,但她内心的那份感觉却真实地存在。 一年以后,她重新登上舞台,一下子就找到了久违的自己。她手持纱巾,翩翩起舞,尽情出演了吉赛尔天鹕湖胡桃夹子海盗卡门等经典芭蕾舞剧。凭着精湛的舞技,她获得了鲜花和掌声,受到人们的好评。 表演事业蒸蒸日上,可她的视力却一天天衰弱。不久,她仅有的一只眼睛视力也模糊了,丈夫劝她放弃芭蕾,可倔强的她又选择了双人舞。因为在双人舞舞段中,一般规则是由男演员来引导女演员。在舞台上,

11、她的舞伴都是精确定位,引导着她婀娜多姿的舞步,而台下的观众根本不会觉察到舞台上的她视力有问题。 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用自己的坚持和激情燃烧了半个世纪。她呕心沥血打造出的古巴国家芭蕾舞团,成为世界十大顶尖芭蕾舞团之一。她就是赫赫有名的阿隆索。2010年7月9日,这位著名古典舞演员摘取了西班牙巴勃罗艺术大奖。 当媒体曝光她双目失明的事实时,她再度成了人们心目中的奇人,每当记者好奇地追问“为什么双目失明还能取得如此佳绩”时,阿隆索总会淡淡一笑:“不给自己任何借口,将借口踩在脚下,翩翩起舞,也就一路走到了今天” 不给自己任何借口!一个人如果能秉持这种信念,就能斩断后路,不断超越自己,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功。

12、 (读者2011年5月)17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分)18第段中的划线句子属于 描写,体现了阿隆索 的性格特点。(2分)19请了解上下文揣摩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她明白一年不练,在芭蕾艺术里等待她的是一条死亡之路 (2)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用自己的坚持和激情燃烧了半个世纪。20细读第段,并展开联想和想象写出阿隆索被诊断为视网膜脱落时的心理活动。(2分)21:文段5中,再次登上舞台演出的阿隆索为什么能“一下子就找到了久违的自己”?2分22请了解实际,说说第段中划线句子给你的启示。(2分)(四)阅读下面选文,回答23-27题。(12分)给最爱的他们安全感 沈奇岚每

13、个孩子都被父母指责过不懂事,那句“都是为了你好”听过千遍万遍,“知道,知道,我都知道”也答了千遍万遍。为什么这样的事情一直在发生?我们的父母有个有趣的标准,听话的就是好孩子,不听话的就是坏孩子。换言之,就是停留在父母框架里的就是父母喜欢的孩子,任何突破框架的企图都是叛逆、不听话、不懂事甚至不孝顺。你想自己做决定,想过自己的人生。但是,在父母的框架里,你常常碰壁。他们希望你留在那个框架里面,因为他们怕你出去了会不安全。当我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父母的框架都是保护性的,“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饭前要洗手”、“听老师的话”,等等。那是他们的人生经验,他们用自己对世界的认识来为我们筑起保护墙。但是任何框

14、架都可能陷入一种惯性。他们习惯了这种保护你的方式,却还没有习惯你已经长大,世界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你想要空间,不得不和这个框架发生冲突。你没办法责怪他们,他们的框架都是出于爱。你在他们的框架之内,他们才觉得你是安全的,他们才有安全感。很多年以后,你会发现,父母对我们人生的横加干涉,无非是怕我们做了糟糕的选择他们心里没有安全感,对框架之外的世界没有信心。如果你希望父母尊重你的选择,你必须要给他们安全感你能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可以从小事做起,甚至从妥协做起。独立从来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用脚踏实地的行为挣来的。让父母有安全感有两条路,一条是最方便的听话之路,父母要求你做什么就做什么。这条路在你长大之

15、后会越来越难走,你会分不清楚“他们想要什么”和“你想要什么”。一条就是有些难度的独立之路,你要比他们更强大。这句话的意思不是你要通过压倒他们来达到强大,而是你要通过理解他们和保护他们变得更强大,强大到他们能够意识到你能照顾好自己了,甚至能照顾他们了。不要等他们老了,你才觉得该照顾他们了。说到这里,你会不会笑给父母安全感?真的,试试从这个角度去理解你们的关系,就会明白许多的冲突并不是他们不尊重你,而是他们没有安全感,他们不知道你已经长大。他们的横加干涉可能是一种过度的担心,是一种婉转但是失败的爱的表达。坦白地说,期待父母因为你而有所改变,恐怕是种奢望。所以你要更努力,试着去理解自己的父母,理解他

16、们的怕与爱,理解他们的局限、他们的爱好、他们的愿望。其实当父母是世间最辛苦的工作,为了保护他们的孩子,哪怕自己碰得鼻青脸肿也要努力强大。他们为你提供了那么长久的爱和安全感,现在,轮到你了。长大吧! 2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_24本文所说的“父母框架”是指什么?(2分)_25第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_26整理认为,要给父母以安全感,必须理解他们。我们应该怎样理解父母呢?请用文中的原话回答。(2分)_27文章说,让父母有安全感有两条路可走。你赞成走哪条路?说说你的理由。(3分)_四:写作50分28:在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作文1:在人生的成长过程中,有欢乐,

17、有忧伤;有振作,也有迷惘;有师长的叮咛和教诲,有同学的宽容和赞赏一件件往事记忆犹新、一幕幕场景历历在目,这些犹如人生长中泛起的朵朵浪花,这里的每一朵浪花都是美丽的。请结合自己的人生成长经历,以“一朵美丽的浪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2:题目: 之乐 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600字的文章,力求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与真受。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模拟试题答题卡2012-3-1温馨提示:书写是一个人的脸面,请让你的脸面更美丽一、积累与运用(20分)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12、(2分)(1) (2) 3、(2分)( )4、(2

18、分)( )5、( 2分) 6、(2分)( )( ) 7、(8分)(1) (2) (3) (4) (5)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0分)8、(2分) 9、(8分)(1)(2分) (2)(2分) (3)(2分) (4)2分三、阅读与欣赏(40分)(一)10、(2分) 11、(2分) (二)12、(2分)(1) (2) 13、(2分)( )14、(2分) 15、(2分) 16、(2分) (三)记叙文阅读14分17、(2分) 18、(2分) 19、(4分)(1) (2) 20、(2分) 21、(2分) 22( 2分) (四)(12分)议论文阅读 23、(2分) 24、(2分) 25 、(3分) 2

19、6、(2分) 27(3分) 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模拟题参考答案2012-3-1一、积累与运用。(20分)1、“竟”改为“竞”;“衡”改为“恒”。(改正确一字0.5分,书写1分,共2分)2xn qng (2分)3、C (2分)4、D(2分)5、诸葛亮文化节开幕式暨山水檀溪之夜演唱会即将举行。(2分)6、祥子(骆驼祥子)(1分);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坚忍。(1分)(共2分)7、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感时花溅泪 潮平两岸阔 会当凌绝顶晨兴理荒秽 归雁入胡天 山岛竦峙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0分)8、示例:你好!我在滨江路十字路口发现一老人跌倒昏迷,请速派人来抢救!(意对即可,2分)9、

20、示例:珍惜和平生活,加倍勤奋学习。(2分) 示例: 战争诗歌朗诵 战争歌曲演唱。(战争图片展览、反对战争演讲等)(2分) 示例:董存瑞舍身炸碉堡。 黄继光堵枪眼。刘胡兰宁死不屈。狼牙山五壮士,面对敌人,毫不畏惧,英勇献身。(2分) 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世界和平终将实现。(意近即可,2分)12. 交相辉映。(1分) 共同,一起。(1分) (共2分)13. C (2分)14.月光照在庭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2分)15、山川;猿鸟乱鸣;沉鳞竞跃;月色如水。(每空0.5分,共2分)16、甲文表达了整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沉醉山水的喜悦之情,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

21、意之情,也表达了整理归隐山林的志趣。(答对一点即可,1分) 乙文传达了整理复杂微妙的心境:被贬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等。(1分)(共2分)17:文章叙述了阿隆索在视力下降甚至双目失明的情况下,1分仍然坚持舞蹈,并最终取得巨大成功的故事1分(或:因视网膜脱落而双目失明的芭蕾舞演员阿隆索凭坚持与激情最终收获了属于自己的成功。)18:细节 坚持、不放弃19:1演艺生涯的结束或舞台生命的终结2对芭蕾舞的热爱20难道要我放弃跳芭蕾舞吗?不,我决不放弃。 符合语境即可21因为在患病期间,她让丈夫在胳膊上用手指表演芭蕾舞剧目,1分从而使她内心的那份感觉依然存在。1分22了解生活实际,能围

22、绕“一个人要勇敢面对困难,战胜困难”回答即可23我们要给父母安全感。(2分。如果答成了题目,只能得1分。)24“父母框架”是指他们的人生经验(或父母自己内心的标准)。(2分)25对比论证(1分) 作用:将父母标准下的二类孩子加以比较分析,对比鲜明,有力地阐述了“标准”的内涵。(2分。意近即可。)26理解他们的怕与爱,理解他们的局限、他们的爱好、他们的愿望。(3分)27例:我赞成走第二条独立之路。因为只有你独立了,能自食其力了,父母看到了你的成熟和强大才会放心,这样你就为父母提供了安全感。(3分。开放题,其中观点1分,理由2分。言之成理即可。一、积累与运用 (20分)1、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

23、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田字格中。(2分) 失志不渝地追求;不屈不饶地奋斗。 2、根据语境,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气势恢弘的安塞腰鼓,狂野、奔放。当鼓点响起时,我们会被震撼、被烧灼( ),接着,内心会涌起奔腾的力量,情不自禁地伴着铿( )锵的节奏,闻鼓起舞!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A这本小说的情节不是很精彩,不过书中的插图还算差强人意。B传奇这首歌一经在电台播放,便不由自主,传遍街头巷尾。C小弗朗士对普鲁士兵强迫法国人学德语这件事,真的是义愤填膺。D我们枣阳人现在的生活和三十年前相比,真有天壤之别。4、请用一句话给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合适的

24、标题。(2分,限20字以内)襄樊日报3月30日 3月16日,我市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中国红嘴相思鸟之乡”称号。据悉,红嘴相思鸟是湖北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又名红嘴玉,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和湖北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这种鸟在我市的分布数量约有2400万只,种群密度12.18只/公顷,是分布数量最多的种群之一。其主要分布区域为保康、南漳、谷城三县以及宜城、枣阳两个丘陵市。 5、根据语境并依照前后句式进行仿写,做到句意连贯。(2分)快乐,无处不在。如果你是鱼儿,那快乐就是一汪清凉幽静的水;如果你是小草,那快乐就是一束温暖明媚的阳光;如果你是

25、 ,那快乐就是 。6、名著阅读。(2分) 名人传不仅是一部文学名著,而且在提高人们对于历史和伟人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这部小说里,叙述了三位伟人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 。但伟人也是常人,我们在了解了这些伟人具有丰功伟绩一面的同时,也看到了他们和常人一样 。7、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8分) ,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李商隐)采菊东篱下, 。(饮酒(其五)陶渊明)历史上英雄成名也需要机遇,比如火烧赤壁、大败曹军的周瑜,于是杜牧在赤壁里面这样感慨:“ , 。”刘禹锡的诗历来表现一种豪迈乐观的心态,如他在秋词里这样写道:“ , 。” 这句诗就是整理高远爽朗心情的反映

26、。古人用语极为精练,如郦道元在三峡一文中仅用“ , ”八个字就把各具特色的四种景物概括全面了,而且由景境导出了整理的心境。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 (10分)8、结合语言情景,请用简明、得体的语言反驳其错误言论。(2分)有位同学随地吐痰,别人批评他:“随地吐痰不卫生。”他貌似有理地说:“有痰不吐更不卫生。”你可以这样说来反驳他: 9、搜集资料不仅是语文学习过程中常用到的一项基本技能,而且是人们学习、工作、生活所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通过搜集资料可获得前人、他人的间接经验或已有成果,使自己少走弯路,提高工作效率。现在朝阳中学正在开展“怎样搜集资料”综合性学习活动,假如你是活动小组的组长,请你帮

27、助完成以下任务,使这次活动更加圆满。明确主题,确定任务:(2分)这次搜集资料活动有“节日”、“三峡”、“电脑”三个选题,你们小组确定的主题是: ,确定这个主题的理由是: 。调查采访,获取资料:(2分)当确定了活动主题,接下来你们准备进行实地调查和采访,以更好地获取资料。你认为要搞好调查、采访工作有哪些注意事项?(至少写出一点)(2分) 筛选信息,分类整理:(2分)假如你们小组确定的主题是“节日”,又在搜集资料过程中有很多收获,特别是搜集到不少春联,但有些春联的上、下联搞混淆了,请你帮忙为上联找下联(填序号):上联:爆竹一声除旧 下联: 备选下联:A、大地歌唤彩云 B、共享锦绣年华C、桃符万户更

28、新 D、喜庆国泰民安成果展示,交流互补:(2分)这次活动中你们小组就“节日”专题进行了大量的搜集整理工作,获得了丰富的资料,现在请你从“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中选取一个,说说本地的过节习俗,或介绍节日的来历及有关传说故事,让大家分享成果。(不超过60字) 三、阅读与欣赏 (40分)(一)阅读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完成 1011题。(4分)次北固山下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0、本诗的景物描写很精彩,达到了一字传神的境界。请说说诗的颔联中的“阔”字表现出一幅怎样的情景? (2分) 1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

29、的思想感情,其中“ ”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2分)(二)阅读文言文马说,完成12-16题。(10分)马说韩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1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2分)(1)一食或尽粟一石 (2)策之不以其道 13、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

30、.才美不外见 曹刿请见 B.安求其能千里也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C.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 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1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15、文中“呜呼”蕴含着整理怎样的情感? (2分) 16、如果想成为“千里马”,你认为最需要的主观和客观条件各是什么?请结合文本与现实生活谈谈看法。(2分) (三)阅读散文鼓韵,完成17-21题。(13分)鼓 韵张春玲 说起敲锣打鼓,不是吹牛,当推我们临汾。十一届亚运会开幕式上,一声呐喊,喊出了临汾800人的锣鼓队,人如潮涌,阵似排兵,男、女、老、少、壮、鼓、锣、钹、镲、磬。于是,那“咚咚

31、锵锵”的鼓声便把亚运盛会的热烈气氛推向了高潮。那黄土地铿锵有力的鼓点撼动了整个世界,那北方粗犷豪壮的鼓韵便久久萦绕在中国人的心头!雄放的黄土高原产生着阳刚气十足的艺术。就像在冷飕飕的三九天喝着65的汾酒,吃漂着厚厚一层辣油的羊肉泡漠一样,临汾人爱听铁板铜琶、高亢激越的窦娥冤、十五贯,最喜欢在拥挤的人丛里,头顶着脸庞已冻得通红的孩子,听那把心房震得咚咚作响的锣鼓。我记着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爸爸流着泪竖着大拇指对我讲:“他的一位英俊而鼓艺高超的兄弟在人们的一片喝彩声中累断筋骨含笑死去。”我便恨自己是位丫头,便急急地盼着快快长大,去挥舞那扎着红缨缨的、沉甸甸的鼓槌。 鼓声伴着我长大。而在我记忆里敲得最

32、响最热烈最奔放的,要数春节的添岁鼓了。一入腊月,十里八村的人们便聚在一起,切磋技艺,共享欢乐。腊月二十三,人们用虔诚的锣鼓送灶;除夕之夜,在铺天盖地的爆竹声里,总少不了鼓的和鸣;正月十五,锣鼓成了花灯的前奏;直到二十,焰火晚会的礼花总是在欢乐的鼓乐里升腾 我永远忘不了骑在爸爸脖子上,脸儿冻得红红的,在人头缝里看正月十五闹社火的场面:在高跷队、旱船舞的前面,锣鼓在为他们开道(那时你一定得拦住他们的观众堵住去路便是对表演者的最大奖赏了),于是,我看见皂袍束带、头裹纶巾、一身戎装的鼓手们,在一位鹤发童颜的长者令旗下,风风火火地敲打起来,爸爸说:这一段叫秦王点兵,那一节是穆桂英大破天门阵,我不懂。我看

33、见那系着彩绸,一开一合的铜钹,在阳光下,金灿灿,亮闪闪,那清脆声撞击着耳鼓,让人好激动好激动啊。我被那击鼓敲锣上下翻飞的一片红缨牢牢吸引住了。于是,在别人含笑的注视里,我把自己的一双小手拍得生疼生疼。我觉得,我的家乡是一片生长锣鼓的土地;我知道,家乡的锣鼓是鼓林里的伟男!腰鼓虽轻快活泼却失之纤弱;婚丧嫁娶的锣鼓因有唢呐的伴唱又显得凄婉;那银屏上、戏剧里的升堂,会令你想起百姓的冤屈只有故乡热情奔放豪迈恣肆的鼓声,让你顿生崇敬,催你奋发进取! 家乡唤春的如黄河涛声一样的锣鼓哟,我为你骄傲!17、通读全文,思考临汾锣鼓的特色,然后从中提取关键信息,把下面句式补充完整。(表达阅读感受)(2分)家乡的锣

34、鼓,是热情奔放、豪迈恣肆的锣鼓;家乡的锣鼓,是 的锣鼓。18、说说第段的主体部分是从哪两个方面支撑第一句话的。(理解文章写法)(2分) 19、第段中写老爸爸讲的故事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明确材料作用)(3分) 20、请你说说文章第、段在结构上的关系。(理清文章思路)(3分) 21、这篇散文表达了整理怎样的情感?(把握情感倾向)(3分) (四)阅读说明文“弓”中为何多道弯,完成22-26题。(13分)“弓”中为何多道弯戴吾三 弓为人们所熟悉,它是古代战争中的重要武器,今天拉弓射箭转化为有益的竞争项目。与“弓”有关的常用字不少,如强、弱、张、弛等。 “弓”是象形字,古人用弓,平时松下弦,战时张紧弦

35、,故甲骨文中“弓”对应两个字形。注意不管“弓”的哪一字形,中间都有道弯,这是为什么? 弓起源很早,考古发现,在距今三万年前的山西朔县峙峪文化遣址中有石镞,这表明当时先民已经使用弓。早期的弓为竹或木制,容易腐朽难保存下来。虽然没有实物,但可以想象,最初的弓和现在小孩子的玩具没什么两样。将一根竹片或者树枝弯过来,用一段绳子系紧,拉住两端,便成一张弓。这种弓,大致是个半圆形,再确切点说,是段圆弧形。 现代的“弓”字是个象形字。在商代甲骨文,已有“弓”字。为什么“弓”字多曲折,而不是一段圆弧形呢?前者比起后者,在中间多了一道弯,非常有讲究,可以说,它是古代制弓技术的一大进步,是一个有标志性的进步。 弓

36、的中间为什么要弯一下?由现代力学知识知道,一根直的竹材可以想象是由许多薄竹片一层层粘在一起的。当竹子弯成弧形,外层竹片受拉力,内层竹片受压力。如果拉弓的劲越大,竹材弯的越厉害,当力达到不能承受的时候,就会出现裂纹甚至折断。为了让竹材承受较大的弯力,而外层不致裂开,于是古人想到,将竹材向相反的方向预先弯一下,使外层先受些压力,内层先受些拉力。等到使用弓的时候,外层受拉,内层受压,便可从内部先抵消一些力,而使弓承受的力增大,这样,“弓”的样子就形成了。先向反方向弯一下,用现代的工程术语叫做“加预应力”。先弯一下会产生预应力,这种方法在古代最先应用于制弓。早期的记载不详,宋代时著名学者沈括在梦溪笔谈里做了有关的记述,该文总结得很精辟,说:“(弓)揉其材令仰”。“揉”的意思是“弯曲”,“令仰”就是“向相反方向弯一下”的意思。这样整理的弓,力量就大了。出土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