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_第1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_第2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_第3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_第4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中地理必修高中地理必修3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议 宇宙环境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地 球 运 动 及其地理意义地 球 的 圈层结构自 然 环 境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整 体 性 和差异性对 人 类 活动的影响地壳内部物质循环地表形态变化大气受热 水循环天气系统 大洋环流大气环流自然要素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整体性差异性自然条件的影响自然条件变化的影响自然资源的影响自然灾害的影响宇宙中的地球 3、教材的形式结构 从教材内容来看,“地理i”每一节由正文和非正文两部分组成。而非正文则包括地图、地理景观照片、地理示意图、阅读和活动等五个部分。 n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n按照新课标的基本精神在编写本章教

2、材的时候,主要突出两条主线:n第一,要向学生传授最基础的地理知识。n第二,在传授相关地理知识的同时,突出培养学生的理解相关地理问题的能力、训练提高学生运用地理基本理论说明、解释现实问题的技能 n第一节主要要引起学生对地球所在的宇宙空间的关注,特别是关注日常接触比较多的宇宙空间的天体、天象等;n第二节则侧重于强调太阳本身对地球的影响。由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对人类来说是自古就存在的,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容易被忽略,因此教材以非常简明的语言突出了太阳辐射是地球上主要的能源,以及太阳活动对地球有不可忽略的影响这样两项基本内容; n第三节是该章的重点内容,该节编写的立意可以概括为六个字:理解、应用、实践。

3、n对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要理解;要能够应用地球运动及相关的知识进行时间、地球转动的角速度和线速度的计算、换算和估算;会进行简单的经度、太阳高度等的测量。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把地理知识能力于基础的数学、物理方面的知识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解决实际问题。 n第四节是进一步认识了解地理环境的基础。n虽然教材的内容相对比较简单,但是在讲授的时候不应该忽略,教师可以与初中的知识、日常的常识、以及后面的教材内容适度的进行联系和呼应,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一方面也为后续的教学进行铺垫 n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n编写思路n教材内容按“区域的主要特征区域空间结构区域产业结构”的循序组织。由远及近,从银

4、河系太阳系地月系,介绍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从地球的运动特征、物理特征以及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分析,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n处理建议n从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以及天体的层次性,说明地球所处宇宙环境;从行星的基本数据说明地球是一个普通的天体;从地球所处的位置以及由此而具备生命生存的基本条件水、大气等,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 n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n编写思路n从太阳辐射(太阳辐射组成、太阳常数、太阳辐射的能量转化以及太阳辐射与地球大气运动、水循环的关系等)和太阳活动(太阳黑子、耀斑、日珥和太阳风等)两个层面,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n处理建议n从太阳辐射的基本原理出发,说

5、明太阳辐射的波谱特征、辐射过程以及其对地球的影响,明确太阳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来源;从案例分析入手,说明太阳黑子、耀斑、日珥、太阳风等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n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n编写思路n从地球自转(周期、时间和地球自转的意义)与公转(轨道、周期和地球公转的意义)两个层面,揭示地球运动的规律,说明地球运动的意义n处理建议n从地球自传的客观存在,分析地球自传的特征方向、大小、周期,说明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运动物体的偏向、时间界定等;地球自转、公转黄赤交角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地表热量等气候特征的区域差异四季、五带形成 n第三节 地球的结构n编写思路n按照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特

6、性,将地球划分为内三圈地壳、地幔与地核;按照地球物质的属性差异,将地球划分为外三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n处理建议n按照地震波传播速度与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将地球的内三圈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按照物质组成的差异,将地表以外的空间划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n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n第一节 地壳的物质组成与物质循环n编写思路n从矿物、岩石出发,简要介绍地壳的物质组成;从三大类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之间及其与岩浆间的相互转化,说明地壳内部的物质循环过程。n处理建议n从常见的矿物与岩石观察入手,说明矿物、岩石的基本性质以及地壳的物质组成;从三类岩石的转化,阐明地壳物质循环过程

7、n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n编写思路n从内力作用(板块运动、地质构造、火山、地震)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以及人类活动的角度,分析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n处理建议n从案例分析入手,说明地形变化的客观存在,阐明地学变化的力学机制;从案例入手,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海陆分布与地质构造,从案例入手,了解流水、冰川、黄土、海岸、风沙等地貌形态特征,阐明其形成的主要外力条件;从案例入手,说明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评价人类活动对地形影响的利与弊 n第三节 大气环境n编写思路n从电磁波的波段、传播方向、能量大小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认识能量传递的过程,说明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n从热力学的原理,认识

8、气压与风的关系;从热力环流,认识三圈环流;从三圈环流,认识全球气压带与风带的分布;从下垫面性质的差异,认识气压带与风带的分布规律的复杂性。n说明天气系统对天气现象的关系;阐明主要天气系统的特征及其影响下的天气 n处理建议n借助物理学的电磁理论,从电磁波的性质(电磁波谱、电磁波传播方向、电磁辐射能量大小以及影响能量因素等方面)认识能量传递的过程,用图表说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n热力环流(物理学原理)大气水平运动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地球运动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气压带、风带的的规律性移动;n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奠定了全球气候的基本格局海陆热力性质等差异导致气压带、风带的破坏,是

9、全球气候复杂化(高低气压中心、季风)。n运用地图、实物模型阐明有关天气系统的基本概念(气团、锋、气旋与反气旋)与基本原理(锋与气旋、反气旋的运动;锋与气旋、反气旋对天气的影响);结合案例说明天气系统与天气现象(洪涝灾害、干旱)n第四节 水循环与洋流n编写思路n了解水循环的过程,认识水运动的意义,从保护水资源的角度,规范人类的行为。n从洋流形成机理上,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从洋流性质上,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人类的影响 n处理建议n从物理学的角度,讲解水的三相变化和水循环过程,重点讲清水循环的环节;结合人类行为成功与失败的案例,说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n从洋流形成机理上,认识世界洋流模式世界洋

10、流分布;从案例分析入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人类的影响洋流与人类 n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总体性与差异性n地理学最显著的特征就在于综合性和地域性,本章直接论述此两大特征,既是对自然地理学内容的总结和提高,也是启示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关键 n本章旨在让学生:n 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说明自然地理环境(即地球表层)是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人类圈等自然地理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具有不同层次的有序结构,其中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 n了解人类活

11、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经典自然地理学教科书一般都认为自然地理地理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土壤圈、生物圈五大圈层构成,但近年来日益认识到人类活动在影响自然地理环境变化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本章特别强调了人类圈,并专门论及人类活动对环境变化的作用 n认识区域差异。地球表层好似缤纷的马赛克,具有复杂的差异性,按照一定的规律发生分化,表现为不同空间尺度的地域分异,形成不同的自然地理单元。各地的自然地理条件不一样,因地制宜至关紧要;环境在不断变化,还需要因时制宜 n树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道经)以及“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贾思勰齐民要术)的观

12、念,顺应自然规律,把事情做得更好。并学会进行地理观测、地理调查,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 n第一节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n按照标准,要“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要“将视角扩展到地质历史时期,要求从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的角度认识各自然地理要素对于地理环境的作用,并由此类推到现在人们所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n高中阶段的学习不可能系统了解每一自然地理要素对地理环境的作用,要使学生认识任一自然地理要素对于地理环境的重要性,需要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本章的切入点有二,一是通过地质历史上的生物演化和多次生物灭绝,二是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都旨在说明某自然地

13、理要素变化对整体环境变迁的影响,也说明整体环境变迁对某一自然地理要素变化的影响 n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n鉴于地球表层各要素相互作用非常复杂,对高中学生不能介绍太多的理论,标准要求“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因此,关键在如何“举例”。n本章首先用图示表现地球表层各要素相互作用,并从抽象的大尺度和具体的小尺度上来显示,接着以身边可见的例子加以说明。侧重感性认识,为今后进一步提高到理论奠定基础。土壤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一面镜子,什么样的土壤,可以反映出什么样的气候、地表物质、地形、水文条件、生物乃至人类活动。因此,以土壤为例,通过成土母质与土壤、气候与土壤、生物与

14、土壤、地形与土壤、土壤形成的时间因素、人类活动与土壤等关系的阐述,可以简明扼要地说明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和整体性。最后,以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为例,说明了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规律在实践应用中的重要性 n第三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n先以我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的景观变化,提示自然地理环境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性;再显示全球尺度的地带差异、地带内部的差异、中尺度上的垂直差异和小尺度上的地方性差异,意在使学生在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时也要有空间尺度的概念。对于地域分异规律,主要介绍全球自然地带分异的规律(包括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垂直分异规律和地方性分异规律,对主要陆地自然带也做

15、了简明的描述。最后强调,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是在实践中做到因地制宜的基础 n第一节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n编写思路n以生物为例,从生物进化、生物灭绝与环境变迁的辨证关系,说明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说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n处理建议n以地球环境演变过程为线索,分析各地质年代时期,海洋与陆地环境的变化以及由此导致的生命起源和生物的进化;据地球上典型生物(如恐龙)的灭绝事实,分析其灭绝的环境因素;进而说明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的过程 n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n编写思路n按照总分总的原则,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入手,进而分析自然地理要素(土壤、生物、气候、

16、地形和人类)的相互作用,形成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观,阐明资源综合利用的意义。n处理建议n通过分析不同尺度地理区域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的区域特征,明确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存在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在此基础上,以土壤为例,分析土壤与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地形、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理解正是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特征。认识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将有助于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 n第三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n编写思路n从不同的尺度,描述地球表层的差异性;从现象入手,归纳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纬度地带性、干湿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和地方性分异规律;简要介绍主

17、要陆地自然带的特征。n处理建议n从现象入手(录像、景观照片),说明地表差异的存在。从现象分析入手,说明地域分异是有规律的。从读图入手,说明什么是纬度地带性、干湿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和地方性分异规律;比较说明各自然带的典型特征,明确因地制宜的意义 n“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旨在通过具体案例使学生认识:n1、在人地关系中,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总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从事活动,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甚至制约作用;n2、同时人类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有限度的对不利于人类活动的一些自然条件进行改造,以满足生存和发展的需要;n3、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人类对自然条件的

18、利用程度在不断加深、利用范围在不断扩展。但依然要顺应自然规律,因地、因时制宜,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使人地关系和谐 n第一节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n本节的切入点有二,一是通过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二是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都旨在说明在聚落和交通线形成以及发展过程中,自然条件中地形因素的作用尤为突出。例如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城镇、交通线路受地形制约空间分布存在着显著的区域差异,表现出西部稀疏、东部稠密的特点,以此深刻说明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n第二节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n标准要求以全球气候变化为例说明自然条件的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本节首先从地质时期、历史时期

19、和近现代三个时间尺度给出气候变化资料,使学生对全球气候变化有一定的认识,尤其近现代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趋势起了加剧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从气候变化引起的资源条件的变化、加剧自然灾害、原有生态系统的改变以及对经济和社会系统的影响等方面说明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在加深 n第三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n标准要求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本节以煤炭资源为例,首先从前煤炭时期、煤炭时期、后煤炭时期说明煤炭资源的分布、数量、质量对人类产业活动的影响。进一步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三个阶段说明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开发利用

20、程度,会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n第四节 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危害n标准要求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自然灾害的成因主要是自然原因,但是,在很多情况下,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起到诱发、加剧的作用。本节以中国的洪涝灾害为例,旨在使学生认识洪涝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危害,了解洪涝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进一步认识洪涝灾害发生的机制和规律 n本章教学建议n1、阐明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地理环境具有决定性的一面,但同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增加,人类应在人地和谐的基础上利用自然资源。n2、注重知识的递进性和相互联系,在说“地”的同时更侧重于讲“

21、理”,使学生结合案例在分析地理现象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地理规律第四节 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危害。标准要求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自然灾害的成因主要是自然原因,但是,在很多情况下,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起到诱发、加剧的作用。本节以中国的洪涝灾害为例,旨在使学生认识洪涝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危害,了解洪涝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进一步认识洪涝灾害发生的机制和规律 n3、以人地关系为主线,强调二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在说明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同时,紧扣人地关系这一主线和人地可持续发展这一核心论题。n4、理论联系实际。抓住自然环境对人

22、类活动影响的关键问题,如全球气候变化、能源安全、自然灾害等结合实际进行阐述,注重引导学生对自己周围地理环境进行观察和思考,或在阐述较为抽象的地理现象时联系实际 n5、突出地域性和综合性的学科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强调地理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对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的综合影响。引导学生多角度地看待地理现象和问题,逐步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分析、比较、概括等综合性地理理性思维能力和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意识。如:全球气候变化中,从气温、降水的变化到资源条件的改变,再到经济社会活动的变化,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概括等综合性地理理性思维能力 n6、对学生的能

23、力的培养。首先,注重资料搜集、运用地图或图表能力的培养。教材给出了大量的地理图表,通过这些图表资料,培养学生读图及运用地图能力、处理信息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其次,注重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教材常通过典型案例来说明某一地理问题,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地理原理及分析地理问题的方法;第三,注重探究与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如,在讲述“地形对交通线路的影响”时,以四川盆地和典型河谷型城市兰州为例,说明地形对交通网的结构、密度、分布与线路、具体路径等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但这些影响又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逐渐在缩小,使学生辨证地看待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n7、关注我国的国情和未来发展,了解全球环境与发

24、展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如针对能源安全问题,引导学生掌握能源利用的阶段;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能源生产和消费特点;能源的流向;能源安全等知识点,对全球和我国的能源、环境与发展问题,都能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n第一节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n编写思路n不同的地形条件对聚落的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的影响;不同的地形条件对交通线路布局和形态特征的影响。n处理建议n从案例入手,分析不同的地形类型(平原、山地)、地势高低等地形条件对聚落的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的影响。从案例入手,分析不同的地形类型(平原、山地)、地势高低等地形条件对对交通线路类型、布局和形态特征的影响 n第

25、二节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n编写思路n按照时间序列,说明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近现代全球气候变化特征;从气候资源、气象灾害、农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等方面,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n处理建议n从资料(统计图)入手,分析不同时期全球气候(冷、热;干、湿)的变化规律;从资料入手,分析气候变化对水热资源、自然灾害、生态系统、生产领域(农业)、人体健康等方面的影响 n第三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n编写思路n以煤炭资源为例,按照时间序列,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对工业发展的影响。在不同生产力条件(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下,重要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n处理建议n从资

26、料收集与分析(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史)入手,分析不同时期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特征以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特别是对工业发展)的推动;从资料收集与分析(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史)入手,分析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的资源开发利用特征 n第四节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n编写思路n简介自然灾害的概念与危害;说明我国主要洪涝灾害的时空特征以及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以中国长江流域1998年洪涝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n处理建议n以长江流域1998年洪涝灾害案例,从灾情、水情和雨情的角度,分析洪涝灾害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从一斑窥全豹”,归纳我国主要洪涝灾害的时空特征以及

27、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 “地理地理2” 的地位的地位n“地理2”侧重人文地理。课程设计思路“体现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联系与融合”,不提倡自然和人文地理的分离和割裂。n人文地理在高中地理课程的地位体现在:人地关系的教育必须要通过分析人类活动和社会现象进行。人文地理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有直接的关系,便于开展生动活泼的地理教学活动。“地理地理2”与必修课程的关系与必修课程的关系“地理1”是“地理2”的基础。n认识社会现象的发生与自然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如人类要从自然环境中获取各种资源和能源,自然资源和能源的状况是影响地球上人口数量、质量和移动的最基础的因素,也是人类生产活

28、动布局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n在学习能力培养方面,“地理1”和“地理2”有共同之处。如“地理1”通过对“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以及“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的教学,训练了学生从多角度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迁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文地理问题,并得到进一步的提高。n“地理3”的学习,巩固和应用了“地理2”的学习成果。“地理3” 是在“地理1” “地理2”学习基础上的一个高层次综合和提升,是以案例的形式剖析具体地理现象和问题的综合体。人文地理学习中获得的地理原理、思想和方法在“地理3”得到应用。n 地理是标准规定的人文地理部分。显然,地理是体现标准“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

29、域发展等基本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的最重要部分。而在地理中,标准规定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人口”。我们知道,人在人地关系中是居于主动地位的,人口问题是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基本问题中最为基础的问题。因此,严格遵循标准强调的基本要求,结合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方面的基本科学理论 n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在了解人口增长的历史状况和一般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让学生懂得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取决于不同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在叙述不同人口增长模式时,则主要着眼于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分析及其区域差异。n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重点自然是在人口的合理容量是多少。而要

30、让学生理解人口合理容量问题,必须要先让学生理解人口合理容量问题的产生,是源于近代世界人口增长的爆炸性和资源环境的限制性二者之间的矛盾。因此,在介绍了“人口爆炸”和“环境的限制性”之后,才引出人口的合理容量问题。n第三节“人口迁移”,也是与区域人口增长相关的。在简单介绍人口迁移的基本概念和类型后,主要通过一些代表性的例证来说明引起人口迁移的各种因素。因为,如果没有人口迁移的基本概念和类型的铺垫,学生可能对人口迁移的准确含义都不能很好的理解。n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主要在于说明地域性文化对人口增长的影响。文化是一个内涵十分广泛的概念,(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也表现于很多方面。因此,本节不可能全

31、面叙述地域文化与人口之间的关系:在介绍外国文化与人口时,重在生育文化与人口出生率之间的关系;在介绍中国文化与人口时,重点也在于中国生育文化的特点及其变化。n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n编写思路n本章主要探讨城市发展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从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个不同的侧面进行阐述分析。需要指出的是,城市集中了大量的非农业人口和第二、三产业活动,是人与地理环境关系影响深刻的地域。尊重自然规律,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协调处理好人地关系,城市才能够可持续发展。n第一节是从城市区位、城市土地利用、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中心地理论4个单元讨论城市空间结构的问题。n研究城市区位

32、主要是从宏观的角度进行分析,探讨城市与区域之间的关系。这里阐述了区位的一般概念、城市的自然地理区位和经济地理区位。在区位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城镇空间布局与人口分布、水陆运输、历史文化、经济贸易等因素关系密切。城市的布局,要尽量避开自然灾害频繁的地区,选择地基较好的地方,要求工程量不太大,有足够的水资源可供利用。居住区应布置在工业区的上风向和河流的上游。城市周围应拥有良好的植被和较大的水面。 n城市土地利用反映出城市的布局形态和功能分区。城市用地通常可划分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用地及绿化地带、交通用地和其他公共事业用地、农业用地和水面。 n就城市功能分区来说,可划分为商

33、业区、居住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交通与仓储区、风景游览区与城市绿地、特殊功能区等。它受制于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状况等。n中心商务区是整个城市的商业核心地区,商业、服务、金融、贸易、信息等活动高度集中。中心商务区影响制约着城市的用地结构、功能分区、商业布局和房地产价格。n探讨空间结构模式,在此列举了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和多核心模式。n关于中心地理论,则侧重于一定区域内城镇等级、规模、职能间的关系,并采用六边形图形对城镇等级与规模关系加以概括。对中心地理论的基本概念进行了介绍,比如中心地、中心地职能、服务范围、门槛、空间相互作用等。n第二节包括两个单元:城市化

34、的基本概念和城市化动力机制。n城市化是人口和产业的区域集聚过程。在此过程中,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乡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不断扩大。n城市化能够增加就业,扩大城乡交流,促进农村发展,有助于城市产业的提升。目前,城市逐渐成为主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能够广泛带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n城市化与工业化关系密切,第三产业能够促进城市的兴起和繁荣。经济越发达,城市化水平就越高,反之就越低。n城市化主要受制于农村劳动力过剩所产生的推力和城市发展所产生的拉力。城市化并不等于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大,而是重大的社会经济结构转型

35、,是城市不断提升的过程。n发达国家的城市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有着显著差别:发达国家注重城市化的质量,发展中国家则更重视城市的数量和规模。发达国家表现出逆城市化和郊区城市化趋势,发展中国家则强调中心城市的做大做强以及对于所在地区的辐射带动功能。发达国家注重城市区域的发展,发展中国家重视特大型中心城市的建设。n第三节主要是阐述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n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讨论城市化过程。在此基础上,探讨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n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讨论城市化的利弊。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我们享受到越来越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但也饱受“城市病”的困扰。n本节阐述了一系列的城

36、市环境问题,比如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光污染、电磁波污染城市垃圾污染城市人口高度密集等。发达国家相继发生逆城市化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n本章教材处理n关于第一节,讲授城市空间结构,可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n城市区位的讨论是从宏观区域分析入手的。教材列举了海口和武汉的案例。海口是海南省的中心城市,是依托琼州海峡和北侧的广东省发展起来的。海口市北靠琼州海峡,坐落在沿海平原上,南渡江自南向北经海口市注入琼州海峡。武汉位于富庶的江汉平原的核心位置,地处长江与汉水的汇合处,有多条铁路和公路在此交汇。因此,人们誉之武汉为“九省通衢”。可在这两个城市区位分析的基础上,再归纳出城市分布的特点。

37、需要强调的是,古代城市的地理分布,与河流或大海是密切相关的。 n城市土地利用实际上反映的是城市功能分区。从城市空间结构来看城市的土地利用。中心商务区对于城市的发展和演变具有重要作用。关于城市土地利用、同心圆结构、扇形结构、多核心结构等,都可以从中心商务区的分析切入。关于中心地理论,属于本章的难点,主要是掌握基本概念和六边形理论。高级中心地包含低级中心地,形成层次分明的空间网络系统。n关于第二节,主要是阐述基本概念以及动力机制。n城市化不但是人口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更包含有质量提升的内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之后,在就业、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城市化分析,要综

38、合考虑社会、经济、文化、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尤其是经济发展水平。n关于第三节,从城市化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着手,讨论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的深刻影响,城市问题的基本类型,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城市问题,我们身边存在哪些城市问题,发达国家为什么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n本节所列出的“移植大树”和“生态春城”的案例,也是结合上述内容阐述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练习所附的图片,图2-23是巴黎塞纳河畔皇家建筑,图2-24是昆明北郊建筑,表明其经济发展水平和传统文化保护方面,都存在着显著差异。第三章第三章 区域产业活动区域产业活动 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

39、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第二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第三节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结合实例说明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第一节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第四节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在本章教学中,应总体把握两点:在本章教学中,应总体把握两点:(1)理解人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n人类生产活动的基本形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已经接触过,高中阶段主要是从地理原理上让学生理解世界上有哪些工农

40、业生产地域类型,这些工农业地域类型是怎么形成的,它们的存在对地理环境有些什么影响。n课程标准没有规定学习哪些、学习多少个工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只要能满足学生对比较常见的工农业地域类型和形成条件有所把握即可。n在地域联系方面,除交通运输外,商业活动也属于地域联系的范畴,但课程标准没有要求专门学习商业活动,而是从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关系的角度学习前者对后者的影响。n这种学习内容的选择主要考虑人类的商业活动所涉及的领域很广,地理学习还是要偏重空间分布问题的学习,通过渗透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商业活动是怎样使不同地区的人们建立起地域之间联系的。(2)初步掌握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问题的实地调查方法n在“生产活动

41、与地域联系”的学习中,地理数据使用技能的训练取决于教师如何设计学习过程。从教学内容本身来说,区位因素的分析可以包含大量地理数据的使用。n“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的内容宏观的东西比较多,例如工农业生产地域类型,从地图上观察可能比实地调查更有效的。但教师可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让学生调查所在地区某个具体工业生产部门的布局情况和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去认识宏观的区位问题。交通运输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则可以通过学生调查所在地的情况来学习,因为交通运输和商业网点布局问题比工农业生产更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也比较容易调查。第一节第一节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课程标准:举例说明

42、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课标及教材分析:n本条“标准”涉及交通运输和通讯等内容。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地区的开放性和对外依赖性增强,货物交流或商品交流增加,地域联系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大。n除了交通运输外,中学地理教学中把通讯也包括在地域联系内容中。不论是交通运输还是通讯,它们的地理意义不仅在于地域间的沟通,而且使传统地理空间概念发生了变化,一方面,地域联系的方式和手段不同,使地域之间相对的时间距离比绝对的空间距离更有意义,另一方面,通讯手段的发展使地域之间的联系正在形成一个超越传统的地理空间信息网络。n关于区位条件,包括: n一是所有活动都与区位有关; n二是产

43、业活动对区位的要求与产业特点和科技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n三是工业产业活动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小,会有多种选择 n关于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 n一是生产协作条件 n二是商业贸易联系 n三是科技与信息联系 n四是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n第二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n在讲授此节时,有几点应加以注意: n一是传统农业的概念已有较大变化,比如“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 n二是如何进行农业区位的合理选择n三是关于世界农业地域类型,教材并未全部介绍,分类方式与传统也有所不同,这需要教师合理补充、取舍;n四是本节的图片以景观图为主,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分析即可,但p65图3-20是“点值

44、图”,每一个点代表农作物的产量,要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并要对小麦、水稻、玉米的主要生产区作比较详细的说明 n第三节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n工业转移和工业集聚有三层含义:n一是转移和集聚的起因,主要是区域内资源供给、劳动力素质、平均工资水平、市场需求、环境容量等,导致工业布局明显的趋向性; n二是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由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n三是一些发达国家维持着对高端产品的垄断地位 n第四节“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n在教学中除了讲授教材内容外,可适当补充一些高速公路、铁路干线等方面的材料,以适应布局的变化。并可要求学生对家乡的交通运输状况进行实地调查,进行案例教

45、学,让学生了解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内在关系 n 编写思路n本章主要阐明人类为什么要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怎样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问题,人类是怎样认识环境问题的,人地关系的思想走过了一条什么样的道路,什么叫可持续发展,人类应通过什么途径实现可持续发展等 第四章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n第一节,述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正因为存在着各种各样困扰人类的环境问题,且这些环境问题还在日益威胁着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所以才要协调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因此,先要弄清楚什么是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环境问题的类型等基本理论问题。然后通过大

46、量的阅读材料、图表、照片等介绍了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如部分资源趋于枯竭,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等。其中穿插的各种阅读材料和学生活动,都是要让学生掌握或了解环境问题会给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带来那些影响和危害。 n第二节,由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而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形成是在古代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基础上脱胎出来的,因此,本节主要介绍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过程及主要人地观念。其中又分成两大部分:第一,是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包括从原始社会到农业革命的各个时期,其中主要介绍了地理环境决定论

47、、人定胜天论、天人相关论和因地制宜论等的重要观点。第二,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指产业革命以来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过程及主要观念。重点介绍了拉采尔的地理环境决定论、白兰士的可能论、生态论、和谐论等主要理论 n第三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人类社会出现了人口爆炸、资源枯竭、能源、粮食、淡水资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可持续发展就被认为是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本节首先阐述为什么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介绍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和世界及中国21世纪议程的主要内容。然后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包括发展的内涵、公平的内涵、环境与权利的观念等。其中穿插的阅读材料和活动主要是要让学生进一

48、步认识什么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其内涵如何等 n第四节,在认识了环境问题、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上,人类应通过什么途径来达到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呢?本节通过控制人口规模、转变发展模式、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等途径的讲述,最后引导学生树立协调人地关系从我做起的观念,达到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目的 n教材处理n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n本节主要介绍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二是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重点是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环境问题对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影响。建议先从什么是环境问题入手,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概念、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环境问题的分类等。

49、然后,着重讲述或让学生分组讨论人类面临哪些主要的环境问题,这些环境问题是怎样影响人类的生产与生活的,环境问题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哪些危害等。教师除了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各种阅读材料和活动给出的素材外,还可以利用教参以及各种媒体资料,并可事先布置给学生收集环境污染等方面的资料,将各种材料综合起来进行师生互动式的研究性学习 n第二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n本节主要包括古代与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与发展两部分内容。除了要学生了解人地关系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原因与脉络外,重点在于掌握各个不同时期人地关系思想的主要观点和理论。其中古代的地理环境决定论、人定胜天论、天人相关论以及因地制宜观点等需要学生有基本的了解

50、,而近现代的可能论、生态论、和谐论等则应重点掌握。教材的处理可通过古代和现代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历程,从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时期各个不同历史阶段人口增长和生产力发展状况所导致的环境问题及当时人们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特别是一些著名的学者的观点来理解和掌握人地关系思想的基本理论 n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n本节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必由之路;二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n在第一部分中,重点掌握人类为什么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教师可列举大量的环境问题说明,如果人类继续传统的生产方式,人类的未来将会怎样,以此来说明只有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是人类的唯一出路。其次,介绍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

51、的过程和21世纪议程的主要内容。并对比分析世界21世纪议程与中国21世纪议程主要内容的不同特点 n第二部分中,在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和核心思想的基础上,重点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如发展的内涵、公平的观念、环境的观念、权利的观念等。通过可持续发展内涵的学习与探究活动练习,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怎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n第四节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n本节分为四个部分。n第一部分,首先要让学生理解协调人地关系的最根本途径是控制人口规模,因为人地关系不协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地球上人口过多,环境不堪重负的缘故。怎样控制人口规模则可以通过探究活动提供的材料让学生们讨论得出 n第二部分,转变

52、发展模式,则要求区分传统发展模式与可持续发展模式得区别,并通过探究活动了解什么是可持续得经济发展模式,哪些生产方式可实现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n第三部分,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要求从土地、森林、水、海洋资源等方面,认识过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将会带来哪些危害,人类社会应如何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问题 n第四部分,协调人地关系,从我做起。这是本教材的重点目标之一。即要让学生认识环境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到作为一个公民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责任与义务。并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知道,保护环境,自己可以从身边的哪些事情做起,有哪些责任与义务或权利等 n“地理3”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地位n“地理3”是学生在学习了“地理1

53、”、“地理2”,基本了解了地理环境的组成、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人地环境协调发展等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如何应用有关的地理原理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从“地理1”、“地理2”到“地理3”,是一个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过程。“地理1”和“地理2”目的在于使学生能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原理。“地理3”则是在上述的基础上,使学生结合“区域可持续发展”,学习将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原理应用于实践 n“地理3”的内部结构分析n“地理3”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从“区域”的含义,区域间自然

54、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同一区域在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方式的影响,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等方面概括区域地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n第二部分是“区域可持续发展”。这一部分是“地理3”的核心内容。这一部分采用案例方式,从世界与中国的角度,选择了“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等五个较为典型的范例,以说明不同区域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存在着不同的问题,应采用不同的对策和措施 n第三部分是“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目的是在地理课程中引入地理信息获取的新技术、新手

55、段和新成果,培养学生地理信息素养 n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n第一节 区域的基本含义n编写思路n教材内容按“区域的主要特征区域空间结构区域产业结构”的循序组织。区域的特性:相似性;差异性;开放性。区域空间结构是从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区域产业结构是指区域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区域空间结构和区域产业结构是对区域基本知识的进一步介绍 n处理建议n从区域共性(高原区、经济区、城市商业区);区域空间尺度(中国上海浦东开发区); 区域整体性(热带雨林、黄土高原);差异性(城市与农村);开放性(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联系)。区域空间分布(农村面状;城市点状;城市与农村间的交通线线状)

56、;区域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的演进与工业化、城市化的关系)等方面认识区域 n第二节 区域发展阶段n编写思路n教材内容按“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工业化阶段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的循序组织。重点描述各阶段的发展特征;自然条件(地理位置、资源环境和技术力量、产业结构)特别是自然资源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n处理建议n通过实例的分析,深入浅出的说明在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资源充足,环境破坏不明显,人地关系基本上是协调的。成长阶段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渐趋复杂,物质、能量的输入、输出大幅度地增加,人地关系随之也发生了和大的变化;资源逐渐出现短缺现象,

57、环境也受到了明显的破坏。人地关系已逐渐地不协调了。随着本地区资源的枯竭,同时,由于技术、产业结构等与区域外整个市场发展的不和谐,增长速度衰退,效益减低,本区域原先具有的集聚因素的集聚能力减弱,导致整体区域呈现萎缩状态。区域最先存在的优势(包括资源的、地理位置的)已几乎丧失殆尽,人地关系已处于严重的不协调 n第三节 区域发展差异n编写思路n教材以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和南方与北方地区为对象,探讨东、中、西部地区间的区域差异和南方与北方地区的区域差异。东、中、西部地区侧重分析产业结构、工业化与城市化、对外开放等方面的差异;南方与北方地区重点对比分析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的差异 n处理建议n以两

58、个不同区域(如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和南方与北方地区)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区域间的自然条件差异可从地理位置的比较开始,探寻形成气候差异的原因,再比较地貌、地质、水文等的差异,探寻产生土壤、植被等差异的原因。两个区域人类活动的差异,可从农业生产类型(种植业、畜牧业等)和生产方式(包括耕地类型、主要农作物、复种制度等),以及住房样式等方面进行比较 n第四节 区域经济联系n编写思路n教材从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资源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为例)和产业转移(沿海企业向内地的迁移、台湾产业向大陆转移、广东边远地区的产业集群效应)等三个方面,揭示区域间的经济联系,说明产

59、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n处理建议n通过对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典型案例分析(水资源的跨流域调配与能源资源的跨区域题调配),要求学认识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自然资源分布的不均衡与社会资源分布的地域差异。不仅要关注对资源调出区或调入区地理环境的影响,而且还应关注资源调配中所涉及到的有关区域的影响 n通过对产业转移的三种情况分析n第一种情况,因为当地的环境、资源等问题而将当地的产业向其他区域转移。n第二种情况,因为要寻求新的市场而发生的产业转移。n第三种情况,是为实现地区内部产业布局的均衡发展,以发达地区带动其他地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要求学生通过实例的分析认识:产

60、业的转移对产业迁出区和移入区地理环境不同的影响 n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地理3”的核心内容。按照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在“区域可持续发展”这一部分采用案例方式,选择了“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等五个较为典型的范例,以说明不同区域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存在着不同的问题,应采用不同的对策和措施 n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掌握:n环境与发展问题是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以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与洞庭湖地区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为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