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_第1页
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_第2页
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_第3页
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_第4页
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危重症患者的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营养支持前前 言言f住院患者的营养不良一直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f不少危重症患者并非死于病变的本身,而是死于营养障碍。f营养障碍造成机体免疫功能低下, 导致感染不能得到控制, 最终死于脓毒感染或多器官功能衰竭。饥饿与营养不良饥饿与营养不良f机体一旦处于饥饿状态: 最初的24 h,胰岛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和儿茶酚胺分泌增加,机体通过分解体内储存的糖原、脂肪与蛋白质,为机体提供能量。 糖类在体内常以糖原的形式储存于肝脏和肌肉,其总量约500 g500 g,这些储存的糖原将很快被耗尽,不足一日所需。 脂肪能被分解成脂肪酸和甘油,但脑组织和红细胞等仅能利用葡萄糖,由于

2、脂肪酸不能转化为葡萄糖,脑组织与红细胞所需的葡萄糖在发生饥饿的24 h内首先由糖原分解提供,以后由糖异生提供。饥饿与营养不良饥饿与营养不良f糖异生原料绝大部分来自肌肉蛋白分解产生的氨基酸,小部分来自脂肪组织分解产生的甘油、肌肉葡萄糖无氧酵解的产物乳酸。机体在没有能量储备的情况下,机体至少要分解75 g蛋白质(相当于300 g肌肉组织),通过糖异生途径为机体提供能量。f因此,短期饥饿机体丢失最多的是蛋白质蛋白质,而不是脂肪。f创伤、烧伤、感染等危重症患者都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基础代谢率可增加50-150。f由于热量不足,蛋白质出现分解,体内蛋白质下降,将影响组织的修复,伤口愈合及免疫功能,感染难

3、以控制, 营养不良与感染形成恶性循环。f据统计,当患者的体重急速下降达到35-40时,病死率可近于100。应激反应与营养不良应激反应与营养不良f病程初期,危重病人的机体处于严重应激状态,f垂体肾上腺轴功能改变,儿茶酚胺、胰高血糖素、甲状腺素、生长激素等促分解代谢激素分泌增加,胰岛素分泌减少或正常,导致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的比例失调,骨骼肌等蛋白质分解,血浆中的游离氨基酸、脂肪酸增加,糖原分解和异生均增加,出现高血糖。f胰岛素抵抗现象导致糖的利用受限,糖耐量下降,血糖上升。f而在此时胰岛素对脂肪细胞却仍有反应,从而阻止了脂肪的分解,进一步引起热量的供应不足。 这与单纯的饥饿时发生的营养障碍有所不同,

4、饥饿时,机体尚能利用脂肪作为部分的能源,而在危重症患者中脂肪的利用也受到了限制。f在病程的初期,危重症患者往往合并有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的紊乱。f低蛋白血症和水肿是应激反应最具特征的症状之一。 毛细血管渗漏,白蛋白渗至血管外 输液 ADS和ADH分泌增多,水钠潴留f机体内亢进的分解代谢并不能为外源性的营养支持所改变,在这种情况下,不适当地进行营养支持,不但不能达到营养支持的目的,反而会引起更多的代谢紊乱。f如果我们能够恰当地把“营养支持”融人到“治疗”中来,就能为那些需要营养支持的患者带来更多的益处: 应激状态时,单纯的营养支持并不能扭转由此产生的分解代谢。 符合病情需要的、适当的营养支持有利

5、于降低营养不良程度。 能量摄入不应高于总能量消耗,过度的能量供给作用可能相反。 每日摄入1.5-1.7 g/kg蛋白质虽然不能阻止机体继续分解蛋白质,却能最有效地刺激蛋白质合成,从而部分缓解负氮平衡。二、营养素二、营养素f生物体为了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及保证生长和生殖所需的外源物质称为营养要素。f由水,矿物质,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及维生素等六类所组成。f其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为产热营养素。f矿物质中除含量较多的常量元素以外,部分含量极微,但却也参加机体许多生命活动者,称为微量元素。 能量与营养素慨念能量与营养素慨念能量物质的来源能量物质的来源f糖类、脂肪、蛋白质是能量的主要来源。f糖类:

6、 是能量的主要来源。 1 g糖类可产生4 kcal热量,糖类呼吸商为1.0,糖类供能一般占60%-70%。 肠外营养中,糖类主要为葡萄糖。 一般而言,输注葡萄糖每日总量不能超过500 g,否则可增加肺负荷、诱发血糖过高、加重危重症患者的病情等。此外,为了对抗生酮作用,每日输注葡萄糖不应少于50-100 g。能量物质的来源能量物质的来源f脂肪: 脂肪是另一个重要的能量来源。 1 g脂肪可产生9 kcal热量,脂肪呼吸商为0.70-0.71,脂肪供能一般占30%-50%。 使用时,需检查血脂,监测肝脏脂肪的廓清情况。 植物来源的脂肪优于动物来源的脂肪(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能量物质的来源能量物

7、质的来源f蛋白质: 一般不作为供能物质使用,但多余的蛋白质可通过生糖、生酮途径,转化为糖原和甘油三酯为机体提供能量。 1 g蛋白质可产生4 kcal热量,蛋白质呼吸商为0.80-0.82。能量物质的来源能量物质的来源f葡萄糖作为唯一的能量来源的缺点: 容易导致高血糖。 过量时易产生肝脏的脂肪浸润。 消耗大量的O2,产生大量的CO2,可能加重病情。 缺乏必需脂肪酸。f肠外营养中,最佳的非蛋白质能量来源应是葡萄糖和脂肪所组成的双能源。氮的来源氮的来源f半必需氨基酸或条件必需氨基酸: 如肾衰竭患者,组氨酸不能有效合成。 如肝衰竭和新生儿患者,酪氨酸和半胱氨酸合成减少,需补充。f平衡的氨基酸溶液:必需

8、氨基酸应占到总供氮量的40%。氮的来源氮的来源f某些患者因疾病对某些氨基酸利用障碍,否则会加重器官的功能损害: 支链氨基酸(BCAAs,亮、异亮、缬)适用于肝脏功能不全患者。 肾衰竭患者仅补充必需和半必需氨基酸。氮的来源氮的来源f蛋白质和氨基酸是氮的主要来源,主要生理功能是维持机体新生、组织修复和生理调节等。f若作为功能物质使用,因含氮化合物的生成增多,可加重肝肾的负担。f因而,为了充分发挥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功用,必须同时供给充分、平衡的能量。f通常情况下,氮和非氮能量的摄入比应为:11(100100200200)。)。f动物性蛋白质优于植物性蛋白质(含有大量的必需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来

9、源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来源f平衡的膳食一般不会引起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缺乏,但在肠外营养中常常被忽视。f水溶性维生素在体内无储备,需每天补充。f脂溶性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在长期全肠外营养时(超过1月以上),才需补充。三、临床营养状况的评价三、临床营养状况的评价f临床营养状况的评价包括: 氮平衡监测 能量平衡监测 水、电解质平衡监测氮平衡监测氮平衡监测f机体蛋白质状态的测定: 机体没有作为能源存在的蛋白质 蛋白质的消耗即细胞功能的破坏氮平衡监测氮平衡监测f血清白蛋白: 为评价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的常用指标。 半衰期较短,约20日。 正常为3.55.0 g/dl。 一般:2.03.0 g/dl为中度营养不

10、良,2.0 g/dl为严重营养不良。 危重症患者若不能进食,又处于高分解状态,短时间内即可使血清白蛋白明显降低。 血清白蛋白短期内下降,还应注意是否有失血情况,以及严重的炎症反应所致的毛细血管渗漏。 注意:血清白蛋白水平还受肾脏疾病、胃肠疾病及肝脏疾病的影响,同时还需注意体内是否存在过量的水分。氮平衡监测氮平衡监测f肌酐身高指数(CHI):f肌酐是肌肉中磷酸肌酸的最终代谢产物,98%的肌酸存在于肌肉中,肾功能正常时,尿肌酐排出量与肌肉量直接相关,而与尿量和进食量无关。f正常范围为0.91.0,严重营养不良时常小于0.6。f此 法 更 为 敏 感 , 关 键 是 收 集 尿 量 必 需 准 确

11、。 实 测 2 4 小 时 尿 肌 酐 量 ( m g )C H I ( % ) = 1 0 0 % 标准体重尿肌酐量(mg)(标准体重尿肌酐量查见专用表)氮平衡监测氮平衡监测f氮平衡估算: 氮平衡蛋白质摄入量(g/d)/6.25尿中尿素氮(g/d)+3(g/d),其中3 g/d为每日通过汗液、粪便、毛发、呼吸道以及尿中其他形式排出的氮(肌酐、卟啉等)。 若氮源为氨基酸,则其含氮量应为氨基酸重量的1/7.5。 每排便增加一次,加1g。 简易估算法: 每日需总氮量(g)(0.10.3)体重(kg) 每日需总蛋白质量(g)(12)体重(kg) 每日需总氨基酸量(g)(0.62.0)体重(kg)能量

12、平衡监测能量平衡监测f简易估算法: 简便,但精确度较差。 总能量按2030 kcal/kg/d简易计算,不超过35 kcal/kg/d。 重症患者在急性应激期(前一周),能量供应不宜过高,以2025 kcal/kg/d为宜。随着应激状态的稳定(一周后),可增至3035 kcal/kg/d。 若发热,则体温升高1,应增加基础消耗的13%;恢复中度体重丢失,应增加基础消耗的5%;严重体重丢失者,应增加基础消耗的10%15%。水及电解质的需要量水及电解质的需要量f正常的电解质需要量: Na:100120 mmol/d(NaCl 5.87 g) K:80120 mmol/d(KCl 69 g) Ga:

13、810 mmol/d(葡萄糖酸钙 3.64.5 g) Mg:1215 mmol/d(硫酸镁 1.41.8 g) 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上述电解质水平,调整用量。四、营养支持的途径选择四、营养支持的途径选择临床营养支持临床营养支持f临床营养支持方法分为两大类: 胃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 胃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营养支持途径的选择营养支持途径的选择f选择的依据: 1、是否能使用胃肠道:肠道炎性疾病、胆道感染时,为了使消化道休息,禁食本身也是治疗的措施之一。 2、胃肠道的供给量是否可以满足患者的需要。 3、患者的胃肠功能是否紊乱:腹腔内疾

14、患常影响胃肠道功能而不能进食,但腹腔外疾患(如感染)也常因脓毒血症等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致使患者不能经胃肠道进食或进食量很少。 4、患者有无胃肠外营养支持的禁忌证:如心功能不全,肾功能衰竭等疾病。营养支持途径的选择营养支持途径的选择f影响因素: 患者的胃肠道功能状态。 患者的意识状态。 患者的消化功能状态。 患者对拟选营养支持方式的耐受程度。 临床营养支持的目的。 医务人员对拟选营养支持方法的熟悉程度。 医院是否具备实施该方法的条件。营养支持途径的选择营养支持途径的选择f实际工作中,患者在一定时间的胃肠外营养支持后,根据病情可逐步过渡到胃肠内营养。f过渡原则:管饲途径满足需求量的2/3时,可考虑

15、停止静脉营养;口服途径满足需求量的2/3时,可考虑停止管饲喂养。五、胃肠内营养支持五、胃肠内营养支持胃肠内营养支持胃肠内营养支持f口服或管饲f胃肠内营养支持具有下述优点: 1、营养物质由门静脉系统吸收,有利于肝脏的蛋白质合成及代谢调节。 2、避免小肠黏膜细胞和营养酶系的活性退化,改善和维持肠道黏膜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从而防止肠衰竭和细菌易位的作用,无导管败血症的顾虑。 3、在同样热量和氮水平供应的情况下,应用肠内营养的患者体重增长和氮潴留均优于TPN。 4、对技术设备和无菌要求较低,使用简单,易于管理,费用低廉。胃肠内营养支持胃肠内营养支持f适应证: 患者受原发疾病影响,或因诊断与治疗的需

16、要,或无法及不愿经口摄食,或摄入食物不足以满足生理需要,此时适合通过管饲进行胃肠内营养。 胃肠道消化功能不足而小肠吸收功能尚可,且可耐受肠内营养,此时主要选择预先消化好的要素饮食。胃肠内营养支持胃肠内营养支持f禁忌证: 急性完全性肠梗阻或胃肠蠕动严重减慢患者。 顽固性呕吐、反流误吸者。 严重的腹腔内感染,严重的腹胀、腹腔间室综合征。 严重的吸收不良综合征。f相对禁忌证: 消化道出血:无活动性出血,尽早行EN。 重症胰腺炎急性期。 肠漏。胃肠内营养支持胃肠内营养支持f分类: 要素膳:以氨基酸或短肽提供氮源,无需消化或需简单消化即可。 匀浆膳:多种自然食物混合配置而成,以整蛋白提供氮源,适于肠道功

17、能较好的患者。 不完全膳食:仅以某种或某类营养素为主的肠内营养膳食。 特殊应用膳食:糖尿病、肝衰竭、先天性氨基酸代谢缺陷症等患者专用。临床常用营养素临床常用营养素f能全素:无渣、整蛋白型,不含纤维素。f能全力:整蛋白型,含6种膳食纤维。f百普力:无渣、预消化好的短肽型,不含纤维素。f瑞素:无渣、整蛋白型,不含纤维素。f瑞代:糖尿病营养处方,通过缓释淀粉和膳食纤维的机制,控制血糖水平,能量密度0.9 kcal/ml。f瑞能:高蛋白、高脂肪、高能量、低糖类,富含免疫增强剂,对肿瘤有免疫治疗作用,能量密度1.3 kcal/ml。胃肠内营养支持途径胃肠内营养支持途径 鼻胃(肠)插管:最常用,容量大,但

18、有反流和吸入气管的危险。 胃造口(内窥镜下):近年来应用较多。 空肠造口:较少发生饮食反流,特别适合于胃十二指肠外瘘及胰腺疾病患者。喂养方式喂养方式f分次灌注:每次不超过200ml,每次持续15-20 min。f间歇重力输注:可减少反流误吸、腹胀腹泻。f输注泵输注:可定时、定量。注意事项注意事项f喂养前确认喂养管仍在正确位置。f患者头部抬高30度,以防反流误吸。f喂养前检查患者胃潴留量。常见并发症常见并发症f反流、误吸吸入性肺炎。f腹胀、腹泻或便秘:渗透压、脂肪不耐受、细菌污染、温度不适宜、肠黏膜萎缩、肠道功能紊乱、肠道菌群紊乱(抗生素滥用)等。f水、电解质紊乱:注意患者的液体进出量,定期测定

19、电解质。f血糖紊乱:注意监测。f精神心理并发症。六、胃肠外营养支持六、胃肠外营养支持完全胃肠外营养完全胃肠外营养fTPN(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f即完全胃肠外营养,亦称为人工胃肠(Artificial Gut)f经静脉输入,以达到营养支持的目的。TPNTPN的适应证的适应证f凡是需要维持或加强营养而又不能从胃肠摄入的患者都是TPN的适应证。具体情况如下: 1、肠瘘,尤其是高位瘘。 2、肠梗阻。 3、短肠综合征:手术切除70%以上小肠的患者在术后均使用TPN;如果切除达到80%以上者,则要终生应用TPN技术维持生命。 4、腹腔及腹膜后的化脓感染。TPNTPN的适

20、应证的适应证 5、炎性肠道疾病: 广泛的克隆氏病,严重的放射性肠炎,小肠及大肠炎性疾病,各种原因引起的严重腹泻,顽固性的呕吐等。 6、严重复合伤,多发性患者,大型手术后,严重烧伤患者。 7、营养不良患者的术前准备及术后支持。 8、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或放疗,有严重胃肠道反应。 9、早产新生儿伴先天性肠道闭锁。 10、中,重型的胰腺炎,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11、不能进食同时伴有MOF的患者。TPNTPN的成份及需要量的成份及需要量fTPN应当提供足量所有的营养成份,且和普通食物尽可能相同的比例。因此,应包括氨基酸、碳水化合物、脂肪乳剂、多种维生素、电解质、微量元素和水。能量需要量能量需要量的确定

21、的确定f非蛋白热量的计算决定于患者的基础代谢及病情程度。f危重症患者所需要加上的校正系数: 体温升高(37,每升高1) 增加 12%; 严重感染/脓毒血症 增加 10-30%; 大范围手术(新近) 增加 10-30%; 骨折/创伤 增加 10-30%; 烧伤 增加 50-150%; 呼吸窘迫征 增加 20%。说说 明明f糖脂供热比率为1-21的TPN与全糖TPN的节氮效应相同。f脂肪供热量占1/2的TPN对肝脏功能有一定影响,应避免长期使用。f中等手术创伤后早期,短期TPN中21的糖脂供应热比率最为合适。f与LCT(长链脂肪乳13-22碳)比较,MCT(中链脂肪乳6-12碳),在血中清除快,有

22、更好的节氮效果,对肝脏功能影响较小。足够的氮源足够的氮源f氮是身体合成蛋白质的主要来源,fTPN时供给氨基酸的主要理由不是提供部分能量, 而是供给机体合成蛋白质所需的氨基酸式氮。f因而,在输入含氮物质的同时,必须给予足够的热量,以避免含氮物质的燃烧供能。f在计算TPN 治疗所供给的热量时,通常并不把含氮物质计算在内。足够的氮源足够的氮源fTPN时,提高BCAA(支链氨基酸)的供应量达45-50%,有重要意义,这样可使肌肉蛋白分解减少。fTPN所供氮热量比通常为1150-200。 即1 g氮比150-200 kcal热量。f但高分解代谢时,应为1100-150。f若低于1100,则有可能由于氮摄

23、入过多而加重肝肾的负担。f近几年来,营养物质供给量总的趋势是:非蛋白质热量与蛋白质的供给总量在逐渐降低。 非蛋白质热量为20-35 Kcal/kg/d 蛋白质1.0-1.5 g/kg/d病病 例例f一个需要TPN支持的普通外科患者 60 kg体重 非蛋白热卡25 Kcal/kg/d,即每天1500 Kcal 肝肾功能正常fTPN的合理分配如下:5% Glucose 1000 ml(200 kcal) 50% Glucose 300 ml(600 kcal)30%脂肪乳剂 250 ml(675 kcal)8.5%乐凡命 1000 ml(氮量:85/7.5=11.3 g)10%氯化钾 30-40

24、ml 10%葡萄糖酸钙 10-20 ml10%氯化钠 60-90 ml 25%硫酸镁 5 ml格列福斯(甘油磷酸钠) 1支安达美 1支水乐维他 1支维他利匹特 1支肝素 10-20 mg胰岛素 20-30单位(101)谷氨酰胺制剂 1支非蛋白热量:1475 kcal脂肪:46%葡萄糖:54%氮热量比:1130总液体量:约2650 ml营养素浓度:糖:7.5%脂肪乳:3.0%营养液的输入方式三升袋的输注三升袋的输注: :配制配制: : 在洁净台中完成在洁净台中完成顺序顺序: : 微量元素和电解质加入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微量元素和电解质加入复方氨基酸注射液 磷酸盐加入葡萄糖输液磷酸盐加入葡萄糖输液 脂

25、溶和水溶维生素加入脂肪乳脂溶和水溶维生素加入脂肪乳葡萄糖和氨基酸输液转移至三升袋葡萄糖和氨基酸输液转移至三升袋 脂肪乳转移至三升袋脂肪乳转移至三升袋TPNTPN混合液的配制混合液的配制f“全合一”: 将脂肪乳、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电解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混合置于一个聚氯乙烯袋中,各种营养物质混合输入。f1988年,美国肠内与肠外营养协会颁布的规定中称之为称为全营养混合液(Total Nutrient Admixture,TNA)。f这种TNA营养液既可经中心静脉又可经周围静脉输注。f卡文、卡全已配置完成的全合一静脉营养液。配制配制注意事项注意事项f配置后的溶液应保存在4冰箱内,24-48小时

26、内输完。f如室温25,脂肪乳应从另一通路单独输入,避免脂肪乳滴破坏,液体变质。f配置中避免电解质与脂肪乳剂直接接触,钙和磷直接相遇,以免产生磷酸钙沉淀。fTPN的葡萄糖溶液最终浓度应25%,Na、K离子总量应150 mmol/L,Ca、Mg4 mmol/L。fTPN的pH值应5.0,不应加入其他药物。配制配制注意事项注意事项f配置完成后,应对脂肪乳剂受破坏情况进行检查: 乳凝状态(creaming)是指TNA液中脂肪乳剂出现了分层,可见液体上方浮有一层半透明、浅黄色、条状凝结物,这是一种较轻的破坏状态。 融合反应(coalescence)是指TNA液中出现了游离的棕黄色脂性油滴,其颗粒直径可在

27、550 m,这种现象具有致命性,不宜输入。输入途径输入途径f1、外周静脉:短期(1-2周)的TPN可采用外周静脉补充。但外周静脉输注TPN液,常受到液体浓度,酸碱度及渗透压的影响,易发生静脉炎、静脉栓塞乃至静脉闭塞硬化,常不能满足需要。f2、中心静脉:管径粗,血流快,输入的液体可很快被稀释,不引起血管壁的刺激,不受液体浓度及速度的限制,保证机体对热量及营养物质的需要。f腔静脉置管途径: a.经颈内静脉 b.经锁骨下静脉 c.经股静脉 d.经头静脉 e.经贵要静脉TPNTPN治疗中的并发症治疗中的并发症 1、与导管有关的并发症及处理 空气栓塞 动脉损伤 动静脉瘘 血气胸、皮下气肿 胸腔积血、积水

28、(营养液) 锁骨下静脉撕裂 中心静脉及心脏穿孔 神经损伤 心律紊乱,心脏骤停2 2、感染性并发症及处理、感染性并发症及处理 导管入口部蜂窝织炎 导管阻塞及静脉血栓形成 导管败血症f3 3、代谢并发症、代谢并发症f糖代谢紊乱: 高渗性非酮症昏迷(NHDC)或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HHNC) 低血糖:由于突然中断输入高浓度的葡萄糖,而胰岛素半衰期较长所致(反跳性低血糖)f脂肪代谢紊乱: 必需脂肪酸缺乏:必需脂肪酸包括亚油酸即十八碳二烯酸,亚麻酸即十八碳三烯酸, 花生四烯酸即二十碳四烯酸等;必需脂肪酸缺乏时最最突出的表现是面,胸部出现湿疹样皮炎,同时可有腹泻,皮肤干燥,增厚,脱发,伤口愈合延迟,血胆固

29、醇下降,血小板减少,贫血,红细胞脆性增加等。 高脂血症:输入脂肪乳剂过快或总量过多可引起发热,急性胃肠道溃疡,血小板减少,溶血或自身免疫性贫血,细胞减少及肝脾肿大等,称为脂肪超负荷综合征。f蛋白质代谢异常: 高血氨症:由于体内缺乏精氨酸、天门冬氨酸、谷氨酸,干扰鸟氨酸循环,特别是在肝功能不全病人常可引起血氨增高,应加用精氨酸治疗。 肾前性氮质血症:输入过量的氨基酸或氨基酸配方不适宜,可使机体来不及利用或利用不完全,导致出现血尿素氮升高。f电解质紊乱f代谢性酸中毒f微量元素缺乏f4 4、肝胆系统并发症、肝胆系统并发症 胆汁淤积性肝炎:主要是长期应用脂肪乳剂,磷脂能使细胞内的胆固醇流出,胆固醇转化

30、为胆酸,胆小管的胆汁分泌机制可能受异常胆酸或其比例失调损害所致,如不及时纠正,可引起肝细胞坏死及门脉周围纤维化。 胆石症:是由于长期缺乏食物对胆囊收缩的刺激,造成胆囊内胆汁淤积的结果。TPN 6周后100%的患者出现胆泥。 肝功能衰竭:其原因是由于缺乏必需脂肪酸、某些氨基酸、维生素等,以及热氮比例失调,过多的葡萄糖超过肝细胞的氧化量,而招致肝的脂肪变性。处理的方法是减少葡萄糖的用量,降低热氮比,增加脂肪供热。f5 5、肠道屏障受损、肠道屏障受损: : 肠道是一个大的免疫器官,60%的淋巴细胞存在与肠道。同时肠黏膜的屏障功能也很重要,它由黏膜屏障、免疫屏障与生物屏障组成,能阻断肠腔内细菌、内毒素向外转移。 当黏膜屏障出现障碍,细菌、内毒素可移至肠外淋巴与门静脉系,引起细胞因子的产生及系列炎症应答反应。肠道屏障受损肠道屏障受损长期禁食病人会导致肠上皮绒毛萎缩,变稀,皱折变平,肠壁变薄使肠道的屏障结构受损。对于TPN期间肠道黏膜屏障损害的防治,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