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1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及化学用语课堂练习_第1页
2018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1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及化学用语课堂练习_第2页
2018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1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及化学用语课堂练习_第3页
2018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1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及化学用语课堂练习_第4页
2018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1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及化学用语课堂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及化学用语最新考纲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和原子团等概念的含义。2. 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3. 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5. 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6.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 或根据化学式判 断元素的化合价。7. 掌握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等表示方法。&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溶液和胶体的区别。考点1物质的组成与分类、胶体学生用书 P1一一剖析真题感悟鬲考1. (2017 高

2、考全国卷I,7, 6 分)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A.尼龙绳 B.宣纸C.羊绒衫D.棉衬衣解析:选 A。尼龙绳是由尼龙切片制成的纤维丝经一系列加工制成的,它属于合成纤维,A 项正确;宣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它属于天然纤维,B 项错误;羊绒衫的主要原料是羊毛,属于蛋白质,C 项错误;棉衬衣的主要原料是棉花,棉花属于天然纤维,D 项错误。2. (2017 高考全国卷H,7, 6 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B. 维生素 D 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C. 蛋白质是仅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物质D.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解析:选 G 糖类化合物

3、一般可用通式 G(H2O)n表示,又称作碳水化合物,A 项正确;维生素 D 能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和利用,B 项正确;蛋白质是由 C H、O N 等多种元素构成的物质,C 项错误;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摄入过多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D 项正确。真题感悟3.(2017 高考北京卷)古丝绸之路贸易中的下列商品,主 要 成 分 属 于 无 机 物 的 是()解析:选 A 瓷器的主要成分为硅酸盐,属于无机物,A 项正确;丝绸的主要成分为蛋2白质,属于有机物,B 项错误;茶叶的主要成分为茶多酚(属于酚类)、生物碱、氨基酸、有机酸等,属于有机物,C 项错误;中草药成分复杂,通常含有糖类、氨基酸、蛋白质、油

4、脂、维生素、有机酸、生物碱等,其主要成分属于有机物,D 项错误。感悟高考1 题型:选择题2.考向:物质的组成与分类、胶体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属于热点问题,从命题内容上看,试题的难度不大。在选择题中主要以物质组成和分类的概念为出发点, 以反映重大 科技成果和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为切入点, 将有关物质组成、分类的概念、胶体知识融 合于试题之中。基本概念与其他部分化学知识和能力的相互渗透和结合将会有所加强。有些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如金刚石、SiO2、金属单质等。(2)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C2、NH3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如NaCI、Ba(OH)2、铵盐等。2.物质的分类(1) 纯净物

5、的判断由同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称为纯净物。判断物质是否属于纯净物时,不要只看表面字眼“纯”或“混”,而要看实质。 例如:“冰和水的共存物”其实不是混合物而是纯净物,因为冰和水都是由水分子组成的;又如“纯盐酸”是混合物而不是纯净物,因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2) 常见的混合物1分散系;核吧I精讲一一把握主干弥补短板1 物质的组成关系整合原子(化学变化中的J9小微粒)单原子分子分子(惺持化学性质才多原子分子f如 的一种細)J冷分子化合翎脚聚乙烯)阳离子和自由电子丽丽科丁社原子离子-血阳爭原子离子32高分子化合物;3其他特殊的混合物:石油、石油的各馏分、煤、漂白粉、碱石灰、油脂、天然气、水 煤气、铝热

6、剂、氨水、氯水、水玻璃、合金等。(3) 单质的判断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为单质。判断物质是否属于单质时应严格对照定义,如由HD 属于单质,因为它是纯净物,且只由Q、 Q 组成的物质不属于单质, 因为是混合物; 而 氢元素组成。4-特殊氧牝物如F勺0*、N叫込-广腻性氧化物.如KiOXuO 皿盐氣化樹一两性軍化物.如削出,-嚴性無化物.如SOMnA-13.胶体考查的四个切入点(1) 胶体区别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1100 nm)。(2)胶体的物理性质:丁达尔效应;电泳现象;介稳性;布朗运动;胶体粒 子不能透过半透膜,但能透过滤纸。(3) 胶体微粒一般是离子、分子或难溶物的聚

7、集体。在Fe(0H)3胶体中,Fe(0H)3胶体粒子的数目要远远小于原FeCb 溶液中 Fe3+的数目。(4) 区分胶体和其他分散系的最简便方法是丁达尔效应。物质的组成、分类中常见的理解误区(1)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例如:Na2Q 是过氧化物,Al203是两性氧化物,MnO 是酸性氧化物。(2) 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例如:CO NO NO等不是酸性氧化物。(3)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属于混合物,如02和 O 的混合气体是混合物,只有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才属于单质。能电离出 的物质不一

8、定是酸,如NaHSO 能电离出 0H 的物质不一定是碱,如Mg(OH)Cl;盐的构成并不一定仅有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如铵盐。(5) 非金属兀素可形成阳离子,如NH ;金属兀素也可形成阴离子,如AIO2、MnO 等。(6) 冰醋酸属于纯净物,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高班训练,举一反三二十物质的组成与分类1.(2017 河北衡水中学高三检测神农本草经说“水银熔化(加热)还复为丹”, 黄帝九鼎神丹经中的“柔丹” “伏丹”都是在土釜中加热Hg 制得的。这里的“丹”是指()A.氯化物B.合金C.硫化物解析:选 Do 在土釜中加热 Hg,金属汞可以和氧气发生反应得到氧化汞,氧化汞属于物质分类中的氧化物

9、,故选D。(4)氧化物的分类优一物性翫题组突破D.氧化物52.(2017 西安高三一模)唐代刘禹锡撰于818年的传信方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治 气痢巴石丸,取白矶一大斤,以炭火净地烧令汁尽,则其色如雪,谓之巴石”。据此推测, 用于治气痢的巴石丸,其主要原料的化学成分为()A. CuSQB. FeSQ 7WOC. KAl(SQ4)2 12H2QD. Fe2(SOU)3 9HO解析:选 G 根据实质性信息“白矶”,明矶也叫白矶,“烧令汁尽”意思就是固体本身带有结晶水,“其色如雪”意为烧后颜色如雪一样白,CuSQ 不含结晶水,A 项错误;FeSQ - 7HQ Fa(SQ)3 9HQ 烧后不可能“色如雪”

10、, B、D 项错误;经过信息提取及答案 对比,C项正确。3.分类法在化学学科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依据合理的是()1根据成盐氧化物的性质将氧化物分成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等2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3根据组成元素的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4根据电解质的水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A.B.C.D.解析:选 B。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否完全电离,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前者能完全电离,后者不能完全电离,错误。胶体的性质4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1)(2016 高考全国卷n,13A)将

11、 NaQH 浓溶液滴加到饱和FeCb 溶液中,可以制备Fe(QH)3胶体。()(2)(2015 高考安徽卷)Fe(QH)3胶体无色、透明,能产生丁达尔现象。()(3)用可见光束照射以区别溶液和胶体。()浓氨水中滴加 FeCl3饱和溶液可制得 Fe(QH)3胶体。()(5) H、K、S、Br 能在 Fe(QH)3胶体中大量共存。()(6) 明矶溶于水产生 Al(QH)3胶体:Al3+ 3H2Q=AI(QH)d +3H+O()(7) 向沸水中滴加 FeCl3饱和溶液制备 Fe(QH)3胶体的原理是加热促进了Fe3+水解。( )(8) 将 0.2 molL1FeCI3溶液滴加到沸水中,然后继续加热并

12、不断搅拌可制得氢氧化铁胶体。()(9) 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 1100 nm 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6(10) 处理废水时可加入明矶作为混凝剂,以吸附水中的杂质。7(11) “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答案:X (2) X (3)V(4) X (5)X(6)XV(8) X (9)V(10)V(11)V5. (2017 湖北第四次联考)生产、生活中常涉及化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海市蜃楼”现象是胶体的丁达尔效应造成的B. 明矶可用于自来水的净化和消毒C. 在香蕉箱中放入浸有 KMnO 溶液的硅藻土可延长其保鲜期D. 由于碘单质受热易升华,所以炒菜时加碘盐最后放解析:选 C。“

13、海市蜃楼”是一种因为光的折射和全反射而形成的自然现象,与胶体无 关,A 项错误;明矶能净水但不能给水消毒,B 项错误;KMnO 可将成熟水果释放出的催熟剂乙烯氧化,从而延长水果的保鲜期,C 项正确;碘盐中添加的是碘酸钾,不是碘单质,D 项错误。考点2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学生用书 P3剖析頁题腐悟高考1. (2016 高考四川卷)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 氯气作水的杀菌消毒剂B. 硅胶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C. 二氧化硫作纸浆的漂白剂D. 肥皂水作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解析:选 B。氯气作水的杀菌消毒剂是利用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的强氧化性,发生了化学变化;硅胶作袋

14、装食品的干燥剂,是因为硅胶疏松多孔,具有吸收水分的作用,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二氧化硫作纸浆的漂白剂是因为二氧化硫可与某些有色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肥皂的主要成分为高级脂肪酸钠,肥皂水作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是利用高级脂肪酸钠在水中发生水解反应使溶液呈碱性的性质,发生了化学变化。2. (2015 高考北京卷)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中,其工作原理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真题感悟A.火药使用B.粮食酿酒C.转轮排字D.铁的冶炼8解析:选 C。A.火药爆炸时的化学反应为2KN 耐 S+ 3C 点=K2S+ Nf+ 3CQf;B.粮食9酿酒的过程是淀粉转化为葡萄糖,葡萄糖经发酵转化为酒精,涉

15、及的化学反应有+ nHbC-nC6H2C6, CH2C6雪 2C2HtOH 2COf;C.转轮排字不涉及化学反应;D.铁的冶高温炼是将铁由化合态转化为游离态,高炉炼铁过程中涉及的化学反应为Fe2Q+ 3CO 高温=2Fe +3CO。感悟高考1 题型:选择题2.考向:对于物质性质与变化的考查,近几年高考题倾向于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切入点,考查化学知识。所以要求学生要积累工业生产的常见名称及日常生活中常见现象,弄明白它们与物质变化的关系。一一把握主干弥补短板1. 认识物质的性质(1)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通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 硬度、熔点、沸点、溶解性、导电性

16、、导热性、挥发性、吸附性等。(2)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表现为金属性、非金属性、可燃性、氧化性、还原 性、毒性、溶液的酸碱性、热稳定性等。2. 全面认识物质变化(1) 从宏观上看,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反之则为物理变化。这里的新物质 生成所能实现的仅是原子与分子(或离子)的相互转化,在整个过程中原子核没有发生改变。 一种原子变为另一种原子涉及原子核的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2) 从微观上看,化学变化过程中有旧化学键的断裂,同时又有新化学键的形成,但有化学键断裂的变化未必就是化学变化,如 NaCI 晶体、SiO2晶体的熔化,分别破坏了离子键、共价键,但都属于物理变化。

17、(3) 从能量上看,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能量变化,而有能量变化的过程却不一定是化学 变化;物理变化中有的有能量变化,有的无能量变化,如气体与气体之间的扩散等。(4) 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有物理变化,但物理变化过程中未必有化学变化,观察到一 定的实验现象并不一定是发生化学变化造成的。3. 识记易混淆的物理变化、化学变化、_变化比较物理变化化学变化(C6HoO5)n核出精讲10三馏1蒸馏2分馏干馏四色焰色反应显色反应颜色反应指示剂变色反应五解潮解分解电解水解裂解十四化1熔化2汽化3液化4升华氧化风化钝化催化皂化歧化硝化酯化裂化油脂的硬化注意:化学变化: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相互转化、CuSQ5fO 的脱水

18、、蛋白质变性、电解质溶液导电、浓硫酸脱水、煤的气化和液化。物理变化:金属导电、盐析、活性炭吸附、渗析。爆炸有的是化学变化引起的,有的是物理变化引起的。题组突破.;泪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 (2017 石家庄二模)中国诗词大会不仅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还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对诗词分析不正确的是()A.李白诗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紫烟”指“香炉”中碘升华的现 象B. 刘禹锡诗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金性质稳定,可通过物理方法 得到C. 王安石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爆竹的燃放涉及氧化还原反应D. 曹植诗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这里的能量变化主

19、要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解析:选 Ao A 项,“紫烟”是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远望如紫色的烟雾,不是指“香炉”中碘升华的现象,错误;B 项,金性质稳定,在自然界中通常以单质形式存在,可通过淘漉等物理方法得到,正确;C 项,爆竹的燃放是指火药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燃烧而爆炸的过程,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正确;D 项,燃烧豆萁将豆子煮熟,主要涉及的能量变化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正确。2.(2017 泰安一模)下面的“诗” “情” “化” “意”,分析正确的是()A.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只发生了物理变化B. “日照澄洲江雾开”中伴有丁达尔效应C.“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中“玉”的成分

20、是硅酸盐,该句诗表明玉的硬 度离效训练,卑一反三11很大D.“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新醅酒”即新酿的酒,在酿酒过程中,葡萄糖发生了 水解反应解析:选 B。“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涉及了碳酸钙的分解反应,属于化 学变化,A 项不正确;雾是胶体,有丁达尔效应,B 项正确;“玉”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但玉的硬度并不是很大,C 项不正确;葡萄糖属于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D 项错误。3.(2017 合肥高三调研)化学与生活、能源、材料等密切相关。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用米汤能直接检验食盐中是否含有碘B. 醋酸除水垢、纯碱去油污都发生了化学变化C. 煤的气化、液化和石油的分馏都为物理变

21、化D. 碳纤维、有机玻璃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解析:选 B。食盐中的碘元素不以单质碘的形式存在,而以碘酸钾的形式存在,故用米 汤不能直接检验出食盐中是否含有碘,A 项错误。醋酸除水垢是由于醋酸与碳酸钙、氢氧化镁发生了复分解反应, 纯碱去油污是由于碳酸钠水解呈碱性,而碱性条件下油污能发生水解反应,故二者都发生了化学变化,B 项正确。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煤的气化和液化是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C 项错误。碳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石墨,其属于无机物,D 项错误。考点 3 化学用语学生用书 P4剖析真题感悟鬲考1.2017 高考全国卷川,_ 28(1)画出砷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答案:丿丿丿2. (2017 高考

22、江苏卷)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 质量数为 31 的磷原子:1;PB.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一弓C.CaCL 的电子式: I二 .* *D. 明矶的化学式:Al2(SO4)3解析:选 A= P 的左上角标质量数,左下角标质子数,A 项正确;F 原子的最外层有 7个电子,B 项错误;两个 C应放在 Csi+的两侧,C 项错误;明矶的化学式为 KAl(SO4)2-12H2O, D项错误。真题感悟123.(2016 高考上海卷)硼的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不可能是()A. HBOB. HBOC. HBOD. H2B4O7解析:选 Bo B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 3 个,所以其最高化合价是+ 3

23、价,然后根据化合 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0 可知不可能是 HBQ,故选项 B 符合题意。感悟高考1题型:选择题(主)、填空题(次)132考向:化学用语是化学的基本功,高考历来重视,2017 年考纲明确将“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等表示方法”由了解提升为掌握,并加入了电子式的要求,该部分内容必须掌握扎实。1 化学用语四种符号1元素符号:Al、S2离子符号:Al3*、S2、S(O3同位素符号:126C、136C+324化合价符号:AI2Q、HbS七种图式1化学式:Na2Q、NH4CI、SQ22分子式:GH、NH3最简式(实验式):CH、CH2O 44电子式“1 :(): HI-

24、 H HI I5结构式:HCCdHI IH H6结构简JtiCHsCOOH(3)两种模型核业精讲一一把握主干.弥补短板比例模型,如甲烷的比例模型:原子结构示意图:14球棍模型,如甲烷的球棍模型:2正确书写六种表示物质变化的方程式15化学方程式,如 2FeCl2+ Cl2=2FeCl3。离子方程式,如 2Fe2+ Cl 2=2Fe+ 2Cl热化学方程式,如 2f(g) + Q(g)=2H2O(l) H=-571.6 kJ mol 匕(4)电离方程式,女口 CHCOOH H+ CHCOO。电极反应式,如钢铁的吸氧腐蚀,负极:2Fe 4e-=2F+;正极:Q+ 4e-+ 2fO=4OH2NaCI+2

25、HOS解=NaOHF CI2f+ H2f。3 化学用语使用的常见问题(1) 元素符号大小写不分,或元素符号相互混淆。(2) 电子式书写错误(最常见的错误)。(3) 离子的电荷符号漏写,结构简式漏写官能团,如乙烯结构简式为OsN-/成 CHCH,还要注意有机物中原子的连接情况,如不能写成(4) 化学方程式漏写反应条件,或配平错误。(5) 不清楚反应原理,误用“r“j” “”“=”“一-”符号。(6) 化学专有名词书写错误, 如“铵盐”写成“氨盐”,“油脂”写成“油酯”,“酯化”写成“脂化”,“二肽”写成“二酞”,“苯”写成“笨”,“硝化”写成“消化”等。人汨化学用语1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V”,

26、错误的打“x”)(1) 氯化钠、二氧化硅的分子式分别是NaCI、SQ2。()(2) 丙烯的结构简式是 GH6。()乙醛的结构简式是 CHCOH ()(4)硝基苯的结构简式是NS.(5)曲萄糖的岫简式是CfiH12OfiaH ()I II(6)乙酸的结构式是H(:C()H *(6)电解方程式,如CH=CI4 不能写题组突破一一窩效训练.举一反三(7)乙烯分子的球棍模型为(8)CO2分子的比例模型:)16(9)四氯化碳分子的比例模型:17:Cl::0 : : c:O : : (?:(10)水分子的比例模型:匕 9 心。()答案:X(2)X(3)XX(5)X(6)V(7)V(8)X(9)X(10)X

27、HO*C2-cT,NH*CH。(2)HClO,CC14NH,CQCS2,COS2,HCHO,C2H4(CN)2,(SCN)2COC2,N2H4N2H*。(3)NaOH,NaHS* O : HC:Q :(.):O:IIH:C : II::Cl:H:O :Cl :Cl:c :Cl:H:2 按要求书写电子式(1) OH_,OH_ ,MgNNaHNaCN,NaBH答案:18Q:-H H:Cl; C :Cl: H: N : N : H H:Na-: O : H_Na-: S : H * ! Na:N十Mg2-: N : r_Mg?_: N : *Mg2Na- : S : 2-Na-i *HNa-: H

28、-H: P : H: HNa+:C; ;N:_HHNa-1: S : C : IN:NH+H: B :P *VH3.(2017 济南针对训练)下列化学用语使用科学规范的是()A.35CI 和37Cl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均为B. HCI 的形成过程为丨、-W.:C. 乙烯的结构简式为 CHCHD.草酸的电离过程为 H2C2O42H+ C2Ot解析:选 Ao35CI 和37CI 的质子数都是 17,原子结构示意图均为打茫慕了,A 项正2丿丿确。课后达标检测学生用书 P125(单独成册)1谚语诗词中蕴含科学道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熔点很高B. “众人拾柴火焰高”是指可

29、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越容易着火C. “百炼成钢”与“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蕴含的化学原理相同D. “满架蔷薇一院香”说明分子在时刻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解析:选 D。“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活动性很弱,很难与其他物质反应;“众人拾柴火焰高”是指可燃物越多,燃烧越旺;“百炼成钢”与“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前者发生的是化学变化而后者是物理变化。2下列根据事实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JHHEHNH1sA. SiO2不溶于水,而 NQ 溶于水得到 NaOH 则 Si02不是酸性氧化物,NaO 是碱性氧化物B.NaHSO 溶液、Na2CO 溶液分别呈酸性、碱性,贝 UNaHSO 属于酸,NatCO

30、 属于碱C.HCI、NH3的水溶液都能导电,贝 U HCI、NH 均属于电解质D. 用一束光照射稀豆浆时产生丁达尔效应,则稀豆浆属于胶体解析:选 Do A.SiOt能够与碱反应生成盐,属于酸性氧化物,NatQ 为过氧化物,故 A 错误;B.NaHSO 和 NatCO 都属于盐,故 B 错误;C.NH 的水溶液能导电,但 NH 属于非电解质, 故 C错误;D.稀豆浆属于胶体,用一束光照射稀豆浆时产生丁达尔效应,故D 正确。3.由不同种类的原子组成的物质可能是 ()纯净物 混合物 非金属单质 化合物 酸碱 盐 氧化物A.B.C.D.全部解析:选 Do H 和 CI 能组成氯化氢(属于化合物、纯净物

31、);H、S 和 O 能组成 HSQ(属于 酸、化合物);He 和 Ne 组成的混合气体属于混合物;由同位素;H 和?H 能组成氢气(属于非金 属单质);Na 和 CI 能组成氯化钠(属于盐、纯净物、化合物);Na 和 O H 能组成氢氧化钠(属 于碱、纯净物、化合物);Na 和 0 能组成氧化钠(属于氧化物、纯净物、化合物),故选Db4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1根据酸分子中含有 H 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2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3根据丁达尔效应可将分散系分为胶体、溶液和浊液4SiOt能与 NaOH 溶液反应生成 NatSiOs和水,SiOt是

32、酸性氧化物A.B.C.D.解析:选 Bo根据酸分子在溶液中电离出的氢离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1错误;碱性氧化物是指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2正确;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可将分散系分为胶体、溶液和浊液,错误; SiO2能与 NaOH溶液反应生成 NatSiOs和水,SiOt是酸性氧化物,正确。5“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 ()是溶液 是胶体 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能透过滤纸 不能透过滤纸 静 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A.B.D.20C.21解析:选 B。纳米材料的粒子直径为几纳

33、米至几十纳米,属于胶体粒子的直径范围,将 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具有胶体的性质。6. NS2O NaOH NstCG、NaCI、NstSQ 可按某种标准划为一类物质,下列分类标准正确的是()钠的化合物能与硝酸反应的物质可溶于水的物质电解质钠盐 钠的含氧化合物A.C.解析:选 0 各化合物中均含有 Na 元素,正确;NaCI 和 Na2SQ 为强酸强碱盐,与硝 酸不反应,错误;钠的化合物均是易溶于水的,正确;酸、碱、盐、金属氧化物及水均 属于电解质,正确; NaaO 属于氧化物,NaOH 属于碱,都不属于盐,错误;NaCI 中不含有氧元素,错误。7.物质发生化学变化

34、时,下列各项在反应前后肯定不变的是()电子总数原子总数 质子总数物质的总质量 物质所含的总能量 物质的种类A.都不变B.都变C.D.解析:选 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根据电子守恒、原子守恒、质量守恒判断,电子总 数、原子总数、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选Do&下列有关氯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表示正确的是()A.质子数为 17、中子数为 20 的氯原子:1CI氯离子(CL)的结构示意图:u 氯分子的电子式;:ci: ci: * * IX氯乙烯分f的结构简式:H3t CH?C1答案:C9.下列过程均有沉淀生成,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浓氯化铁溶液B. 两种不同品牌的墨水混合C.

35、 向饱和 BaSO 溶液中加入浓 BaCl2溶液B.D.22D. 向饱和NQCO溶液中通入 CO 气体解析:选 Do A.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浓氯化铁溶液,蛋白质析出,再加水会溶解,发生盐析不是化学变化,故 A 错误;B.两种胶粒带有相反电荷的胶体混合时,胶体能发生聚沉。墨水是胶体,不同品牌的墨水混合时能发生胶体的聚沉,属于物理变化,故 B 错误;C.向饱和 BaSQ 溶液中加入浓 BaCb 溶液,钡离子浓度和硫酸根离子浓度乘积大于其Ksp会析出沉淀,过程中只有化学键形成,属于物理变化过程,故C 错误;D.向饱和 NaCQ 溶液中通入 CQ 气体,二氧化碳、水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过程中生成新

36、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已知 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w2.5X10一6m 的颗粒物,则受 PM2.5 污染的大气一定能 产生丁达尔效应B.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的程度,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C.黑火药的配方为“一硫二硝三木炭”,其中“硝”是指硝酸D.1H、1H是制造氢弹的原料,它们是同一种核素解析:选 B。分散质的直径介于 10910m 之间的分散系属于胶体,胶体能产生丁达 尔效应,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w2.5X10一6m 的颗粒物,则受 PM2.5 污染的大气不一定能产 生丁达尔效应,故 A 错误;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否完全电离将电

37、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 电解质,故 B 正确;“一硫二硝三木炭”分别指硫黄、硝酸钾、碳单质,故C 错误;2H 和?H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是不同种核素,故D 错误。11我国古代发明或技术应用中,其工作原理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指南针 黑火药 黏土制陶瓷 用玻璃瓶盛装“强水” (古书中记载一种能腐 蚀五金的液体 )用明矾溶液清洗铜镜表面的铜锈 湿法炼铜A.B.C.D.解析:选 B。指南针工作时不涉及化学变化,正确;黑火药在发生爆炸时生成新的 物质,是化学变化,错误;黏土制陶瓷,在焙烧的过程中涉及化学反应,错误;用玻璃 瓶盛装“强水” (古书中记载一种能腐蚀五金的液体) ,这里所说的强水应该是王水, 王水不会和玻璃 (主要成分二氧化硅 ) 发生反应, 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正确; 用明矾溶液清洗铜镜 表面的铜锈,明矶水解呈酸性,再与碱式碳酸铜发生反应,错误;湿法炼铜,是用硫酸把 矿石中的铜浸取出来,转化为可溶性的硫酸铜,再用铁把硫酸铜中的铜置换出来,发生了化 学变化,错误,答案选 B。2312下列有关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