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收稿日期:2005206228作者简介:钟钰(1979-,男,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华树春(1978-,男,金陵科技学院商学院;靖 飞(1973-,男,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第 5 卷第 4 期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5(4VO L.5,N0.42005 年 12 月Journal of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 ocial Sciences EditionDec.,2005中国农产品贸易进口波动因素分析钟钰 1,华树春 2,靖飞 1(11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 210095;21 金陵科技学
2、院商学院,江苏南京 210001摘要:2004 年是我国入世后农产品贸易首次出现逆差,以此基础运用恒定市场份额分析(C onstant Market ShareAn alysis ,C MS 模型,从需求、商品构成、竞争力三个方面讨论我国农产品进口大幅波动的成因。研究表明需求因素对进口逆差的影响程度最重要,结构影响起着次要作用,竞争力不足阻碍了出口,进一步扩大了逆差。因此,一方面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另外转变对逆差的认知,这将 对我国农产品贸易战略有一定启示。 关键词:农产品贸易;进口波动;恒定市场份额分 析中图分类号:F304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465(20050400060
3、5农产品贸易关系到国计民生,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必 须遵守加入 WT O 的有关承诺,中国农产品贸易开放势在必行。根据海关、农业 部、商务部公布统计,2004 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继续保持着双增长势头,达514.2 亿美元,比 2003 年增长 27.4%,已跨入世界农产品贸易大国的行列。在农产品 贸易额快速增长的背后,其性质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差额由 2003 年顺差 23.5 亿美元转变为逆差 46.4 亿美元,我国已经从农产品净出口国转变成为农 产品净进口国。农产品贸易由顺差转变为逆差,主要缘于土地密集型大宗农产品出 口明显下降,进口大幅增长。从统计数
4、据来看,主要是粮谷类(包括大米、小麦、玉 米、大豆等、棉花和食糖以及畜禽产品四大类农产品进出口数量的剧烈波动所引 起。但根据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土地稀缺的资源禀赋特征,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出口尚未明显增加,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优势地位没有得到强化,这意味着中国农产品出口未能显示出中国农业资源禀赋的特征。1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农产品进口的大幅增长。现有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定性 的论述,本研究将采用定性与量化相结合,利用 C MS 模型讨论进口不稳定的影响因素,探讨出 现逆差的原因,从理论的角度澄清其内在机理。、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结构2004 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达 514.2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
5、4%。 其中,出口额233.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15%;进口额 280.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48.07%。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差额由 2003 年顺差 23.5 亿美 元转变为逆差 46.4 亿美元。入世后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出口额和进口额都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农产品贸易的一个显著变化是出现贸易逆差,在 2003 年农产品进口增长大幅度超过出口 增长的基础上,2004 年农产品进口增长继续大幅度超过出口增长,最终导致我国农产 品对外贸易出现 46.4 亿美元逆差。这不仅是自 1984 年以来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首 次出现逆差,而且也是我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农产品进出口大逆差。农产品贸易由顺差转
6、变为逆差,主要缘于土地6密集型大宗农产品出口明显下降,进口大幅增长,如粮谷对外贸易转变为净进口 大豆进口量接近历史最高纪录,进口超过 2000 万吨;2004 年我国棉花净进口量高达 197.2万吨,再创历史新高;畜产品进出口双增长,其进口额增长幅度大于出口额。但 根据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土地稀缺的资源禀赋特征,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出口比 进口尚未明显增加,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优势地位没有得到强化。表 1 入世后我国主要农产品贸易额单位:亿美元年份进口出口20012002200320042001200220032004农产品 118.14 124.15 188.93 280.30 159.75 18
7、0.19 212.43 233.90粮谷 5.1026.6855.90113.8610.6516.7926.017.89大米 0.990.800.96 1.96 3.16 3.66 4.83 2.33小麦 1.21 1.030.777.460.470.70 2.65 1.12玉米 0.050.020.00434.65 6.2511.6617.66 3.24大豆 2.8524.8354.1769.790.770.760.87 1.20棉花 0.76 1.8611.6930.220.81 1.70 1.330.16食糖 3.13 2.38 1.74 3.140.560.800.300.22畜禽 2
8、0.2028.8933.6040.4026.7725.8125.7630.54数据来源:中国海关统计年鉴、中国农业信息网和商务部网站统计数 据汇总计算。注:按照商务部农产品的统计口径,本文的农产品包括 WT O农业协议所定 义的农产品+水产品。二、进口波动研究方法及框架11 文献回顾C MS 模型的一个基本假设是,随着时间的变化,一国在世界市场中的份额保持 不变。用恒定市场份额方法推算出的出口增长与实际出口增长之差可以归结为需 求、商品构成、竞争力的影响。既然 CMS 模型的基本假设是市场份额恒定,我们 借此利用该模型的分析方法,假定进口市场份额恒定。研究进口波动的文献较多,然而到目前为止,利
9、用 C MS 模型对进口因素的实证研究还未涉及。与研究进口影响 因素的其它方法相比,C MS 模型把一国的进口表现分为需求、商品构成和竞争力变 化等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对于一国贸易政策的制定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且能够避免 选取变量的主观性。因此,本文借助 C MS 模型用于进口因素的测算,旨在探索和揭 示我国农产品进口的原因,但先前国内外相关研究为本文的研究方法提供了良好基 础。21 模型设定(1 进口波动的影响因素2国家或者区域之间进口贸易额波动可以分解为以下几个因素:需求效应。进 口额的波动,可能是由于进口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或产品进口的增加集中在那些 需求增长较快的产品上。结构效应。从贸
10、易结构来看,一个国家无论出口或进口商品,各产品的贸易量及其增长率都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可能存在进出口商品结构的调整过程。对于进口国和出口国来说,两者进口商品的需求和出口商品的供给之间可能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如果由于本国经济快速增长,导致对某些商品的进口需求大量增长,两国之间的贸易就会增加很快,反之亦然。竞争 力效应。进口国不能或不愿意同其它出口供给国进行有效的竞争,一个国家产品竞争力的强弱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有价格方面的,也有诸如产品质量、信誉及政策等非 价格方面的。即使不对价格变量和非价格变量进行分析,也可通过对一个国家出口市场份额进行事后分析,发现其出口竞争力的变化趋势。(
11、2进口波动的影响因素模型分解3恒定市场份额的分析可以被用来计算反映一国进口增长背后隐藏的一些重要决 定因素,我们首先假定进口的商品以及来源都是无差别的。如果7第 4 期钟钰,华树春,靖飞冲国农产品贸易进口波动因素分析某个国家要维持它在这一市场中的份额,那么它的进口必须以一定的速度增加。给出如下定义M (1 =国家 A 在第一个时期农产品进口额,M (2=国家 A 在第二个时期农产品进 口额;M i (1=国家 A 在第一个时期进口商品 i 的值,M i (2=国家 A 在第二个时期进口 商品 i的值;m二在两个时期内世界总进口增长的百分比;m i =在两个时期内商品 i 的 国家 A进口增长的
12、百分比。因此,可以得出如下等式:M (2-M (1=mM (1+M (2-M (1-mM (1(I该式被称为单一层次”(one -level 分析。它把国家农产品进口的增长分解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世界进口的一般增长,另一部分是未被解释的残差。其次,把进口视为一组有很大差别的商品。对于商品来说,上述恒等式可以写成如下等式:M i (2-M i (1=m i M i (1+M i (2-M i (1-m i M i (1(n该式可以被加总从而得到下列被称之为双层次”(tw o -level 分析的式子:M (2-M (1=刀 iM i (2-EiM i (1=Eim i M i (1+EiM i (
13、2-M i (1-m i M i (1=mM (1+Xi(m i -m M i (1+EiM i (2-M i (1-m i M i (1式中Xi(m i -m M i (1 被定义为商品构成的影响,其表明国家 A 的进口集中在那些进口 增长率高于世界平均进口水平的商品组的程度。如果商品i 的世界进口的增长高于全部商品的世界平均增长,则(m i -m 为正值;如果 M i (1 相对来说比较大,则这一正值 加入到其它项目中时,它所获得的权重也比较大。因此,如果国家的进口集中在那些 市场需求增长较快的商品上,那么Xi(m i-m M i (1 就为正;反之,如果该国进口集中在那些市场增长较慢的商
14、品上,则这一商品构成影响的总和为负。该恒等式是恒定市场份额分析的基本公式,把国家 A 的进口变动分解为三个部 分:世界进口的一般增长,它主要考虑的是世界进口总增长率的标准来对某一国家 的进口进行比较,即一国进口的增长在多大程度上是由于世界进口的一般增长造成的。第一时期内国家 A 的进口商品构成,商品构成反映进口国的要素禀赋的特点 以及价格弹性的变化。如果一国不能在每一组商品上保持其世界进口份额,商品构成影响为负;相反的情形则该项为正。未被解释的残差,这一残差说明国家A 实际进口增长同该国家在每一个商品组上保持其市场份额所需增长之间的差别。负残差表明该国没有保持其市场份额。竞争 力残差反映着一般
15、均衡问题,既有需求、价格方面的因素,又有供给、非价格方面的 因素;时期的选择、商品加总水平都会影响到其残差值,竞争力残差还受恒定市场份 额基本模型中各项在总体中的相对权重的影响。综上论述,进口波动的影响因素分解为三个部分:进口需求影响、商品构成影响、竞争力的影响。表 2 2004 年中国农产品进口波动的影响因素分解单位:亿美元;%2004影响额影响程度中国农产品的实际进口 280.30100.00 中国农产品的假定进口226.7080.88净差 53.60 进口需求影响 41.5677.54 商品构成影响 6.3211.79 竞争力影响5.7210.67、贸易逆差因素分解通过上述论证,得出运用
16、恒定市场份额分析方法计算的我国进口变化源泉的结 果。其中假定进口是中国要保持 2003 年恒定世界市场进口份额所应达到的水平,这 假定值和实际进口额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其被分解为进口需求影响、商品构成 影响、竞争力影响三个方面,以及相应的百分比变化。11 需求影响进口需求等于总需求减去国内供给,因此一国进口需求同时受到国内生产供给 和国内需求波动两方面影响。如图 1 所示,S 1 和 S 2 分别表示国内和国际市场供给 线,D 为国内需求线,M 1M 2 段为进口量。进口收益取决于均衡价格和均衡进口量。 由此一国进口收益的波动性由国内和国际影响因素共同决定。国内需求的增长成为进口收益波动的主要
17、源8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 5 卷图 1 进口波动理论分析图泉。一般认为相对高收入弹性的商品,通常是非食品或非初级产品,需求波动比 较频繁,但对于本国供给有缺口的产品市场来说,所有进口市场的稳定(无论是高收入 弹性还是低收入弹性都会受到本国需求的影响。 4导致 2004 年我国农产品贸易逆 差的原因虽多,但国内供求形势的变化无疑是具有决定性的因素。21 商品构成影响从影响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波动的因素来看,商品构成因素是次重要的影响因素。由商品构成因素引起的中国农产品进口的增加额为6.32 亿美元,对总出口增加额的影响程度达到了 11.79%。2004 年我国棉花进口激增则主要是由于全球
18、纺织品 服装配额将于 2005 年初全部取消,国内纺织企业纷纷看好由此带来的出口机遇,纺织 企业竞相增加棉花原料储备,国内市场仍然供不应求,企业只好把目光投向了国际市 场。从农产品进口的类型来看,我国目前仍以缺乏比较优势的土地密集型产品为主。据农业部2004 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分析,2004 年中国的粮谷类出口明 显下降,进口大幅度增加,出口粮谷类 479.5 万吨,同比下降 78.2%;进口粮谷类 975.3 万吨,同比增长 370%。呈现净进口格局,粮谷类由 2003 年净出口 1991.7 万吨转变为 净进口 495.8 万吨。农业部的分析指出,导致出现逆差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粮食出口大
19、 幅度下降,进口大幅度上升。小麦出口108.9 万吨,进口 725.8 万吨;玉米出口 232.4万吨,而 2003 年玉米出口却高达 1638.9 万吨,这是形成逆差的两个主要粮食品种。同 时,食用植物油、食用油料、食糖、畜产品的贸易逆差都有不同程度的扩大。31 竞争力影响竞争力对进口波动影响金额为 5.72 亿美元,影响程度为 10.67%。其它国家在农 产品进口方面设置的种种非关税壁垒,成为中国相关产品出口的重要障碍,因此,加大 了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的程度,究其深层原因,还是在于我国尚未实现从传统农业向 现代农业的根本转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未得到根本提高。在国际市场上,我国农产品面临着双
20、重压力:在生产方式上,我国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产 品生产成本和价格高;在产品质量上,我国农产品规格化、标准化程度低,产品质量不 高,农产品安全问题突出。众多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产品的竞争优势效果正在逐年 下降。安德森、陈武、帅传敏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标分析了中国近些年来粮食、 农产品与农林渔业产品的比较优势,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大幅度 下降,从较强比较优势变成弱比较优势。67我国农产品贸易中占有很大比重的这几类主要农产品的比较优势指数不断下降。据统计,我国近年的稻谷、小麦、玉米、大豆、油菜籽、棉花等主要农作物的生产成本中,人工费用占到 35% 53%平均为 45
21、%,而发达国家农产品人工费用不到 10%。中国农产品比较优势的下滑直接 导致了农产品竞争力的下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增长,出现逆 差不可避免。四、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以上对我国农产品进口贸易波动的实证分析中可以得到以下几点结论:我国农产品贸易进口逆差的出现主要是受国家进口需求因素的影响,供需关系失衡引起谷物、棉花进口激增是造成逆差的主因;而结构因素是次重要的影响因素,主要是缘由 几种大宗产品致使逆差;竞争力因素没有促进出口额的增长,反而竞争力下降,导致出 口额降低,进一步激化了逆差。2004 年我国农产品贸易在入世后首次出现逆差 但农 业、农民并未出现预期的灾难性的影响,主要体
22、现在国内主要农产品产量仍在增加,说明我国农产品并未受到国外严重冲击;农民收入增长幅度逐步提高,说明农民的利 益没有更多的流失;国内农业增加值也在提高,说明农业在发展。从长远趋势来看,粮 食、棉花等土地密集型产品,进口是必要的,我国土地资源短缺,生产粮食、棉花等并 没有优势,通过国际市场实现供求平衡乃是顺理成章。中国在劳动力密集型农产品生产上的优势是9第 4 期钟钰,华树春,靖飞冲国农产品贸易进口波动 因素分析价格Mi进口量不容质疑的,为使中国的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体现其优势地位,必须将其比较优 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但如何使中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转化为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优 势,却还取决于很多其它因素。
23、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有着显著差别,比较优势是建立在由要素禀赋决定的比较成本差别的基础之上的。尽管成本差别是决定一种产品在 国际市场上是否具有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但一个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是否具有竞争优 势还取决于产品质量、相关产业、农产品生产者的素质、市场壁垒、国内需求条件 等其它因素。受这些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很难体现其竞争优势。 因此,最大限度地发挥比较优势,增强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是当务之急。首先,进入 WT O 后过渡期,要善于用足用好 WT 0“绿箱”和 黄箱”政策,进一步加大 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其次,要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加快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 大力发展具有出口
24、优势和进口替代作用的农产品;推进农业标准化,建立健全农产品 质量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再次,农业走出去”战略力度 要加大,发挥我们的技术等优势,利用国外的农业资源,带动国内农产品及农业技术产品的输出;同时要加强农产品的国际促销服务,通过举办展示、展销等措施,促进优势 农产品出口,特别是要积极推进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如蔬菜、水果和鲜花等。参考文献:1 程国强.WT O 农业规则与中国农业发展M.北京冲国经济出版社,2000.2 孙林赵慧娥冲国和东盟农产品贸易波动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4,(7.3 黄益平,宋立刚.应用数量经济学M1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
25、1.4 Love,James.“ The Defin iti on and Measureme nt of In stabilityJ.Journal of Economic S tudies,1987,(14.5 A nders on. Cha nging C om parative Adva ntage in Chi na:E ffectson F ood.Feed and Fibre Markets,OEC D.1990.陈武.比较优势与中国农业经济国际化M.北京冲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7帅传敏,程国强,张金隆.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估计T rade deficits in flu
26、e ntial mecha nism on intern ati onal tradeJ.管理世界,2003,(1.(责任编辑宋雪飞01of China s agricultural productsZHONG Y u1,HUA Shu-chun2,J I NG Fei1(.College o f Econo mics and Man ageme nt,Na njing AgriculturalUn iversity,Nanji ng210095,Chi na;2.School o f Busi ness,Ji nling In stitute o f Teco nology,Nanji ng210001,Chi naAbstracts n2004t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浙教新版必修3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
- 2025年度乳制品安全检测与质量控制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安徽电信合同履行全程监控合同
- 2025年度高科技产业园区土地租赁及配套设施建设合同3篇
- 2025年度留学奖学金申请代理服务合同4篇
- 二零二五版分手后情侣分手后共同债务清偿及财产分割合同4篇
- 二零二五版高端医疗器械采购订单及合同执行监管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办公楼楼梯口装饰装修工程合同样本4篇
- 2025年度东北大豆出口贸易公司与国外采购商购销合同4篇
- 收纳盒注塑模具设计(论文-任务书-开题报告-图纸)
- 博弈论全套课件
- CONSORT2010流程图(FlowDiagram)【模板】文档
- 脑电信号处理与特征提取
- 高中数学知识点全总结(电子版)
- GB/T 10322.7-2004铁矿石粒度分布的筛分测定
- 2023新译林版新教材高中英语必修一重点词组归纳总结
-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第2课时“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
- 基于协同过滤算法的电影推荐系统设计
- 消防应急预案流程图
-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六单元(单元总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