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力第1节力弹力同步练习1(新版)苏科版_第1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力第1节力弹力同步练习1(新版)苏科版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力弹力一、选择题1一个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关于物体和地面受力情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物体没有发生形变B 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物体发生了形变C 物体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和物体都发生形变D 物体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物体发生了形变2 关于弹性形变概念,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 物体形状改变叫弹性形变B. 根铁丝用力折变后的形变就是弹性形变C .物体在外力停止作用后,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弹性形变D .物体在外力作用后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3 关于弹力产生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B 只要两个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有弹

2、力产生C 只要两物体相互吸引一定产生弹力D 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产生弹力4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中,错误的是()A 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应先校零B弹簧测力计只能竖直使用C 物体对弹簧测力计拉力不能超过其量程D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时,应使弹簧伸长的方向与拉力的方向一致5测一个约 6N 的力应选用的最恰当的弹簧测力计是()A .量程 10 N,分度值 0.2 NB.量程 5 N .分度值 0 . 1NC .量程 15 N,分度值 0.5 ND.以上三个弹簧测力计都可以用6 .下述作用力中,最接近 1 N的是()A .蚂蚁的拉力B.提起一只鸡的力C .托起两只鸡蛋所用的力D.马拉车时用的力7如图所

3、示,其中与其他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用绳子系住水桶,手握住绳子从井中提水,手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此拉力的施力物()A .地球B.水桶 C .绳子D .手9 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时,如果指针指在零刻度线上方就开始测量,则所测得的力的3与真实、填空题11如左下图所示,将一根弹簧测力计挂在天花板上,某人用方向相同的两个力分别作用于弹簧,已知 FiVF2观察比较图AB C,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_有关.13.某同学研究了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拉力大小/ N0.490.981.471.962.45弹黄的伸长/ cm246810分析数据后,能得出的结论是 _

4、.14.某一弹簧测力计在使用前,指针指在0. 3N 的刻度上,某同学没有校零,就用该弹簧测力计测一个 4 N 的力,测得的结果为_ N.15. 观察与作图:(1)右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 _ ;(2)如果这只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 1 N,请在图中画出它的刻度;(3)如果物体 A 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1. 20 N,请在图中画出它的指针位置;(4)画出弹簧测力计对物体 A 的拉力示意图.16.某弹簧测力计的一端受到 20 N 的拉力作用,另一端也受到 20 N 的拉力作用,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 .17.学习了“弹力与弹簧测力计”内容后,小明准备自制弹簧测力计.他找来弹簧、钩码、直尺、

5、指针等器材.首先测出弹簧的长度L0=2. 10 cm,然后在弹簧下面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测出弹簧的长度 L,算出弹簧的伸长厶 L( L=L Lo),实验数据如下:拉力 F(N)0123456长度 L(cm)2.102.502.903.303.704.104.50()A .相同B.偏小 C .偏大 D不能确定10.在下列物体所具有的能量中,不属于弹性势能的是()A 被拉长的橡皮筋.在水平路面上行驶的汽车C .钟表冗 内被旋紧的发条D.被压弯的竹竿丁12在上图中的弹簧测力计能测量的最大力是_ N,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_ N.4伸长 L(cm)00.400.801.201.602.002.40(

6、1)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弹簧伸长厶 L 和拉力 F 的关系为: _当弹簧的伸长 L=1. 40 cm 时,弹簧受到的拉力为 _N.518. 一位同学在自制弹簧测力计前,取某一规格的弹簧来做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弹簧所受拉力/ N012345678910弹簧的长度/ mm100105110115120125128134136137138(1) 分析这些数据可以得出什么结论?(2) 用这种规格的弹簧来制作弹簧测力计,它的测量范围是多大?用这种规格的弹簧做成的弹簧测力计,在原长 100 mm 处定为零刻度,以后每伸长5 mm 划一刻度,标记为“ 1 ”“2” “ 3”,且将相邻的两个刻度间均匀地分成

7、 5 小格,则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多少?19. 一弹簧测力计的弹簧原长为5 cm,当它挂上重为 5 N 的钩码时,弹簧伸长到 8 cm,则该测力计上挂 3 N 的钩码时,弹簧的长度为多少20小红自制了一个弹簧测力计,并正确地刻上了刻度线,只是在标数字时,把本该标“ 1的地方标上了“ 0”,依次类推,但她还是将指针弄到所标的“0”处如果用这个测力计来测量力,你认为这对弹簧测力计会产生什么影响?(提示:是影响量程、分度值或测量结果)说明理由.21 小华在课外探究弹簧的长度跟外力的变化关系,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记录了相应实22.学校科技活动小组的同学们准备自己动手制作弹簧测力计他们选了甲、乙两种规

8、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绘出如图所示的图象若他们要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应选弹簧 _;若他们要制作精确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弹簧 _钩码的质量/ g050100150200250300350指针的位置/ cm2345677.57.5(2)分析实验数据你可得到的结论: _验数据如下:(1)这项研究在实际中的应用是 _小华作了如下三个图象,其中正确的是623.某实验小组探究橡皮筋所受拉力与伸长量的关系,实验测得一根橡皮筋的有关数据如F 表,并发现再次重复实验,实验数据基本相同.所受拉力/ N00.40.81.21.62.02.42.83.0伸长量/ cm00.71.52.33.24.04.85

9、.76.6( 1 ) 请 你 根 据 他 们 的 实 验 数 据 , 在 图 上 描 点 , 再 把 这 些 点 连 起 来 , 画 出 橡 皮 筋 所 受 拉力与伸长量关系的图象;(2)你认为能用橡皮筋制作一个简易测力计的理由是什么?24 小华同学想知道“金属丝被拉断时拉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她决定和她的几个同学一起来通过实验进行探究.她们通过反复讨论,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猜想 1:金属丝被拉断时,拉力的大小可能与金属丝的长度有关;猜想 2:金属丝被拉断时,拉力的大小可能与金属丝的粗细有关;猜想 3:金属丝被拉断时,拉力的大小可能与金属丝的材料有关; 猜想 4:相同材料的金属丝被拉断时,

10、单位横截面积所受到的拉力可能相同.金属丝材料长度 1 / cm横截面积 S/ mA铜100.5B铜101.0C铜101.5D铜200.5E铜201.5F铜300.5G铁201.5H铝201.5I铝301.57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 她们找到了上表所列规格的金属丝若干根, 并借到了一 台拉力机 这台拉力机可以对固定在机器上的金属丝产生一个逐渐增大的拉力, 并能 读出金属丝被拉断时拉力的大小(1) 小华为验证猜想 1 应选用的金属丝为 _;为验证猜想 2 应选用的金属丝为 _ ;为验证猜想 3 应选用的金属丝为 _ (2) 小华为了验证猜想 4,需要记录、 处理她通过实验收集到的一些实验数据

11、请你帮 她设计一个便于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表格25小明同学在研究细线受弹力发生形变时,发现当细线受力到某一值时,细线就被拉 断他想细线能承受的最大的拉力 (细线刚被拉断时受到的拉力 ) 一定跟细线有关 他想:(1) 细线能承受的最大的拉力可能与细线的粗细有关(2) 细线能承受的最大的拉力可能与细线的颜色有关请你对“细线能承受的最大的 拉力与什么因素有关 ?”这个问题也提出两种猜想猜想 1_ ;猜想 2_(3)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小明的猜想 1,要求写出实验器材和实验步骤8参考答案I.B 2 . C 3 . D 4 . B 5 . A 6 . C 7 . D 8 . C 9 . B 10 .

12、BII.大小 12 . 5 2 . 6 13 .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与拉力成正比15 . (1)02N(3)如图所示(4)如图(b)所示is)16. 20 N17 . (1)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跟拉力成正比(2)3 518 . (1)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跟所受的拉力成正比;(2) 测量范围是 05 N ;(3)分度值是 0 . 2N.19 .根据弹簧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仲长跟所受的拉力成正比,设挂3cm x的伸长量为 x,则有得 x=1. 8 cm. 所以I=1o+x=5 cm+1 . 8 cm=6 . 8 cm .5N 3N20 .要点:会影响测力计的量程,使量程变小.对其他的不会影响.21. (1)弹簧测力计(2)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仲长与其受到的拉力成正比(3)B22 .乙 甲23 . (1)如图所示(2)在一定范围内,橡皮筋伸长量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